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贤明传-楚于陵妻-原文
楚于陵子终之妻也。
楚王闻于陵子终贤,欲以为相,使使者持金百镒,往聘迎之,
于陵子终曰:‘仆有箕帚之妾,请入与计之。’
即入,谓其妻曰:‘楚王欲以我为相,遣使者持金来。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丈于前,可乎?’
妻曰:‘夫子织屦以为食,非与物无治也。左琴右书,乐亦在其中矣。夫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乱世多害,妾恐先生之不保命也。’
于是子终出谢使者而不许也。
遂相与逃,而为人灌园。
君子谓于陵妻为有德行。
诗云:‘愔愔良人,秩秩德音。’此之谓也。
颂曰:于陵处楚,王使聘焉,入与妻谋,惧世乱烦,进往遇害,不若身安,左琴右书,为人灌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贤明传-楚于陵妻-译文
楚国的于陵子终的妻子。
楚王听说了于陵子终的贤能,想要请他担任宰相,派使者带着一百镒金去聘请他。于陵子终说:‘我有个扫帚一样的妻子,我想先进去和她商量一下。’他进去后,对妻子说:‘楚王想要让我做宰相,派使者带着金子来聘我。如果我今天做了宰相,明天就能坐上豪华的马车,前边摆上丰盛的酒席,这样可以吗?’妻子说:‘先生您织草鞋为生,并不是因为和外物无关。左手弹琴,右手写字,乐趣也在其中。如果坐上豪华马车,舒适的地方也不过是能放下膝盖的地方。前边摆上丰盛的酒席,美味的食物也不过是那么一小块肉。现在为了能放下膝盖的舒适和一小块肉的滋味,却要承担楚国的忧虑,这行吗!乱世多灾多难,我担心先生您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于是子终出来向使者道歉,但没有答应。于是他们一起逃跑,然后去给别人浇灌园子。君子认为于陵的妻子是有德行的。诗中说:“温和的良人,美好的德行。”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颂歌说:于陵住在楚国,楚王派人去聘请他,他进去和妻子商量,担心世道混乱烦恼,出去做官可能会遇到危险,不如保持自己的安宁。左手弹琴,右手写字,去给别人浇灌园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贤明传-楚于陵妻-注解
楚:指楚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诸侯国,存在于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21年,位于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等地区。
于陵子终:于陵子终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贤人,他的名字和事迹在《史记》中有记载,他因为拒绝楚王的聘请而闻名。
相: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是国王的高级顾问和助手,负责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大事。
使者:古代国家派出的官方代表,负责传达命令、传递信息或进行外交活动。
金百镒:古代货币单位,一镒等于二十两,百镒即为两千两黄金,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礼物。
箕帚之妾:箕帚是古代家庭中女性使用的扫帚,这里用来比喻贫穷的家境。
结驷连骑:结驷是指驾车的马匹,连骑则是指多匹马并驾齐驱,这里形容豪华的出行。
食方丈:方丈是古代的一种量词,一丈大约等于十尺,这里指丰盛的食物。
乱世多害:乱世指的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多害表示在这个时代中有很多危险和困难。
灌园:指从事园艺工作,这里表示于陵子终和妻子选择了一种隐居的生活方式。
君子:古代对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尊称。
德行:指人的品德和行为,尤其是高尚的道德品质。
愔愔良人:愔愔形容人温和、文雅,良人是对有德行的人的称呼。
秩秩德音:秩秩形容声音有序,德音指美好的德行。
颂:古代一种文体,用于歌颂和赞美人物或事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贤明传-楚于陵妻-评注
楚于陵子终之妻也。楚王闻于陵子终贤,欲以为相,使使者持金百镒,往聘迎之,于陵子终曰:‘仆有箕帚之妾,请入与计之。’
此句描绘了于陵子终在面对楚王的重聘时,首先想到的是与妻子商议,体现了他的谦逊和对家庭的尊重。‘仆’字的使用,更是表现出他的谦卑,将自己定位为仆人,而非高高在上的贵族。
即入,谓其妻曰:‘楚王欲以我为相,遣使者持金来。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丈于前,可乎?’
此句通过于陵子终与妻子的对话,展现了古代士人的价值观。于陵子终询问妻子是否愿意接受楚王的聘请,并描述了成为宰相后的奢华生活,以征求妻子的意见。
妻曰:‘夫子织屦以为食,非与物无治也。左琴右书,乐亦在其中矣。夫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乱世多害,妾恐先生之不保命也。’
妻子的回答深刻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智慧与德行。她以自己织鞋为食,琴书为乐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同时,她担忧乱世之中,丈夫若成为宰相,可能会面临的风险。
于是子终出谢使者而不许也。
此句表现了于陵子终对妻子的尊重和对自身价值观的坚持。他拒绝了楚王的聘请,坚守了自己的原则。
遂相与逃,而为人灌园。
于陵子终与妻子选择逃离,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以灌园为生。这体现了他们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回避。
君子谓于陵妻为有德行。
此句是对于陵子终妻子的高度评价,认为她具有高尚的德行。
诗云:‘愔愔良人,秩秩德音。’此之谓也。
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于陵子终妻子德行的美好。
颂曰:于陵处楚,王使聘焉,入与妻谋,惧世乱烦,进往遇害,不若身安,左琴右书,为人灌园。
这段颂词是对于陵子终夫妇行为的总结,赞扬了他们不慕名利、坚守道德的行为,以及他们选择简朴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