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贤明传-宋鲍女宗-原文
女宗者,宋鲍苏之妻也。
养姑甚谨。
鲍苏仕卫三年,而娶外妻,女宗养姑愈敬。
因往来者请问其夫,赂遗外妻甚厚。
女宗姒谓曰:‘可以去矣。’
女宗曰:‘何故?’
姒曰:‘夫人既有所好,子何留乎?’
女宗曰:‘妇人一醮不改,夫死不嫁,执麻枲,治丝●,织纴组紃,以供衣服,以事夫室,澈漠酒醴,羞馈食以事舅姑。
以专一为贞,以善从为顺。
贞顺,妇人之至行也。
岂以专夫室之爱为善哉!若其以淫意为心,而扼夫室之好,吾未知其善也。
夫礼,天子十二,诸侯九,卿大夫三,士二。
今吾夫诚士也。
有二,不亦宜乎!
且妇人有七见去。
夫无一去义。
七去之道,妒正为首。
淫僻窃盗,长舌骄侮,无子恶病,皆在其后。
吾姒不教吾以居室之礼,而反欲使吾为见弃之行,将安所用此!’
遂不听,事姑愈谨。
宋公闻之,表其闾,号曰女宗。
君子谓女宗谦而知礼。
诗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故训是式,威仪是力。’
此之谓也。
颂曰:宋鲍女宗,好礼知理。
夫有外妻,不为变己。
称引妇道,不听其姒。
宋公贤之,表其闾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贤明传-宋鲍女宗-译文
女宗是宋国鲍苏的妻子。她对婆婆非常孝顺。鲍苏在卫国做官三年后,又娶了一个外室,但女宗对婆婆的孝顺反而更加恭敬。有人来问她的丈夫,他给外室很多财物。女宗的妹妹对她说:“你可以离开这里了。”女宗问:“为什么?”妹妹说:“既然夫人有了自己的喜好,你为什么还要留下来?”女宗说:“妇人一旦嫁人就不会改变,丈夫去世后也不再嫁人,拿着麻和丝,织布做衣服,以供丈夫和家人使用,制作酒和饮料,敬奉公婆。以专一为贞节,以顺从为美德。贞节和顺从,是妇女的最高行为准则。难道因为专一于丈夫的爱就是美德吗!如果以淫乱的想法为心,而阻止丈夫的喜好,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美德。按照礼制,天子有十二个妻子,诸侯有九个,卿和大夫有三个,士有两个。现在我的丈夫确实是士,有两个妻子,不是也很正常吗!而且妇女有七种情况可以离婚。丈夫没有这七种情况。这七种情况中,以嫉妒为首要。淫乱、偷盗、长舌、傲慢、无子、恶病,都包括在内。我的妹妹不教我如何处理家庭事务的礼节,反而想让我做出被抛弃的行为,这有什么用呢!”于是她没有听从,对婆婆的孝顺更加谨慎。宋公听说了这件事,表彰了她的家门,称她为女宗。君子认为女宗谦逊有礼。诗中说:“美好的仪态和容貌,小心翼翼,遵循正确的教导,威严的举止是力量的表现。”这就是说的女宗。
颂词:宋国的鲍女宗,喜好礼节,懂得道理。丈夫有了外室,她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她坚持妇道,不听从妹妹的建议。宋公认为她贤良,表彰了她的家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贤明传-宋鲍女宗-注解
女宗:女宗,人名,宋鲍苏的妻子,以孝顺著称。
养姑:养姑,指照顾婆婆,这里表示女宗对婆婆的孝顺和尊敬。
鲍苏:鲍苏,人名,女宗的丈夫,曾在卫国任职。
仕卫三年:仕卫三年,指鲍苏在卫国做官三年。
外妻:外妻,指鲍苏在任职期间娶的另一个妻子。
姒:姒,人名,女宗的小姑子。
醮:醮,指婚姻,这里指女宗的第一次婚姻。
麻枲:麻枲,指麻和亚麻,古代妇女用来纺织的原料。
织纴组紃:织纴组紃,指纺织各种布料。
衣服:衣服,指为家庭制作的衣物。
舅姑:舅姑,指丈夫的父母,即岳父岳母。
贞顺:贞顺,指妇女的贞节和顺从。
礼:礼,指古代的礼仪制度。
天子:天子,指古代中国的皇帝。
诸侯:诸侯,指古代中国的诸侯王。
卿大夫:卿大夫,指古代中国的官员。
士:士,指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
七去:七去,指古代婚姻中的七种可以休妻的理由。
妒正:妒正,指妻子嫉妒丈夫的正室。
淫僻窃盗:淫僻窃盗,指淫乱、邪僻、盗窃等行为。
长舌骄侮:长舌骄侮,指搬弄是非、傲慢无礼。
无子恶病:无子恶病,指没有子女或有恶疾。
表其闾:表其闾,指在女宗的住宅门上挂上匾额。
号曰女宗:号曰女宗,指给女宗起名为“女宗”。
令仪令色:令仪令色,指美好的仪态和容貌。
小心翼翼:小心翼翼,指非常谨慎小心。
故训是式:故训是式,指遵循古训。
威仪是力:威仪是力,指威严的仪态是力量的体现。
颂:颂,一种古代的文体,用于歌颂和赞美。
贤之:贤之,认为某人贤良。
表其闾里:表其闾里,指在女宗的住宅门上挂匾,以示表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贤明传-宋鲍女宗-评注
女宗者,宋鲍苏之妻也。养姑甚谨。
此句开篇点明女宗的身份,她是宋鲍苏的妻子,并且以孝顺公婆而著称。‘养姑甚谨’中的‘谨’字,体现了女宗对长辈的尊重和细心照料,这是儒家文化中‘孝道’的重要体现。
鲍苏仕卫三年,而娶外妻,女宗养姑愈敬。
鲍苏在任职卫国的三年间,娶了外妻,但女宗并没有因此对公婆的孝顺有所松懈,反而更加尊敬。这展现了女宗的高尚品德和坚定的道德信念,即使在丈夫不忠的情况下,她依然坚守妇道。
因往来者请问其夫,赂遗外妻甚厚。
这句话描述了女宗的外甥女向鲍苏询问情况,并且给予外妻丰厚的财物。这里的‘赂遗’一词,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即通过财物来维持关系,而女宗对此持反对态度。
女宗姒谓曰:‘可以去矣。’女宗曰:‘何故?’姒曰:‘夫人既有所好,子何留乎?’
女宗的外甥女建议女宗离开鲍苏,认为既然鲍苏已经有了外妻,女宗就没有必要继续留在他身边。这里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地位较低,容易受到他人干涉和支配的现象。
女宗曰:‘妇人一醮不改,夫死不嫁,执麻枲,治丝●,织纴组紃,以供衣服,以事夫室,澈漠酒醴,羞馈食以事舅姑。以专一为贞,以善从为顺。贞顺,妇人之至行也。岂以专夫室之爱为善哉!若其以淫意为心,而扼夫室之好,吾未知其善也。
女宗的回答展现了她的坚定和智慧。她引用了古代的妇道观念,强调妇女应该坚守贞节,顺从丈夫,这是妇人的最高行为准则。她认为,专一于夫室的爱才是善,而不是为了金钱或地位而改变自己的原则。
夫礼,天子十二,诸侯九,卿大夫三,士二。今吾夫诚士也。有二,不亦宜乎!且妇人有七见去。夫无一去义。七去之道,妒正为首。淫僻窃盗,长舌骄侮,无子恶病,皆在其后。
女宗进一步引用了古代的礼仪规范,指出士人可以有两位妻子,这是符合礼制的。同时,她列举了妇女应该避免的七种行为,即七去之道,其中以嫉妒为首,其他包括淫乱、偷盗、搬弄是非、傲慢无礼、无子嗣、恶病等。
吾姒不教吾以居室之礼,而反欲使吾为见弃之行,将安所用此!遂不听,事姑愈谨。
女宗拒绝了外甥女的建议,她认为外甥女的行为是不教之礼,反而想要让她做出被丈夫抛弃的行为。因此,她选择继续孝顺公婆,更加谨慎地履行妇道。
宋公闻之,表其闾,号曰女宗。
宋公听闻女宗的事迹后,对其表示赞赏,并表彰她的美德,为她树立了榜样。‘表其闾’意味着在女宗的住宅门上挂上标志,以示表彰。
君子谓女宗谦而知礼。诗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故训是式,威仪是力。’此之谓也。
这句话是对女宗的评价,认为她谦逊有礼,符合古代的道德规范。引用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女宗的仪态和威仪,以及她遵循的教诲和力量。
颂曰:宋鲍女宗,好礼知理。夫有外妻,不为变己。称引妇道,不听其姒。宋公贤之,表其闾里。
最后,这段颂词总结了女宗的美德,她坚守妇道,不受外界的干扰,得到了宋公的认可和表彰。这也是对女宗品德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是对古代妇女道德观念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