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贤明传-周南之妻

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贤明传-周南之妻-原文

周南之妻者,周南大夫之妻也。

大夫受命,平治水土。

过时不来,妻恐其懈于王事,盖与其邻人陈素所与大夫言:

‘国家多难,惟勉强之,无有谴怒,遗父母忧。’

‘昔舜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河滨。非舜之事,而舜为之者,为养父母也。’

‘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亲操井臼,不择妻而娶。’

‘故父母在,当与时小同,无亏大义,不罹患害而已。’

‘夫凤凰不离于蔚罗,麒麟不入于陷,蛟龙不及于枯泽。’

‘鸟兽之智,犹知避害,而况于人乎!’

‘生于乱世,不得道理,而迫于暴虐,不得行义,然而仕者,为父母在故也。’

‘乃作诗曰:‘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盖不得已也。’

‘君子以是知周南之妻而能匡夫也。’

颂曰:

‘周大夫妻,夫出治土,维戒无怠,勉为父母,凡事远周,之在,作诗鲂鱼,以敕君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贤明传-周南之妻-译文

周南的妻子,是周南大夫的妻子。大夫接受了国家的命令,去治理水土。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回来,妻子担心他在国家大事上有所懈怠,于是和她的邻居陈素一起讨论,说:‘国家现在多灾多难,只能尽力而为,不要让国王生气,以免让父母担忧。以前舜在历山耕田,在雷泽捕鱼,在河滨制陶。这些事情不是舜的本分,但他去做,是为了赡养父母。家里贫穷,父母年迈,他不会因为官职的大小而选择是否去做官。父母操持家务,他也不会因为妻子的出身而选择妻子。所以,父母在世的时候,应该稍微顺从时代,不要违背大义,只求不遇到祸害。凤凰不会飞离茂密的树林,麒麟不会走进陷阱,蛟龙不会到干涸的沼泽。鸟兽都有避害的智慧,何况是人呢!在乱世中,不得道理,被迫忍受暴虐,不能行正义,然而还要去做官,是因为有父母在世。于是他写下了一首诗:‘鲂鱼尾巴红,王室如破败,虽然王室破败,但父母离我很近。’这是他不得已而为之。”君子因此知道周南的妻子能够帮助她的丈夫。

颂歌说:周南的妻子,丈夫外出治理土地,她提醒丈夫不要懈怠,鼓励他为父母尽力。在所有事情上都要远离危险,她写下《鲂鱼》这首诗,来告诫君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贤明传-周南之妻-注解

周南:周南是《诗经》中的第一篇,也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内容多为周代早期的民歌,反映了周代初期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大夫:古代官职,指周代的贵族,通常负责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等事务。

平治水土:指治理土地和水资源,是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

国家多难:指国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勉强之:勉力为之,努力去做。

谴怒:责备和愤怒。

遗父母忧:给父母带来忧虑。

舜:传说中的圣王,以孝道著称,是中国古代的五帝之一。

历山:山名,舜曾在此耕作。

雷泽:泽名,舜曾在此捕鱼。

河滨:河边,舜曾在此制陶。

养父母:赡养父母,尽孝道。

官而仕:做官。

亲操井臼:父母操持家务,如打水、舂米等。

不择妻而娶:不因贫富而选择妻子。

大义:重大的道义原则。

罹患害:遭受祸害。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的品质和吉祥。

蔚罗:指茂密的树林,凤凰不愿离开。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象征仁德和吉祥。

陷:陷阱,麒麟不会进入。

蛟龙:传说中的神兽,象征智慧和力量。

枯泽:干涸的湖泊,蛟龙不会前往。

鸟兽之智:鸟兽的智慧。

乱世: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

道理:道德和法则。

暴虐:残暴和凶狠。

行义:行善,做正义之事。

鲂鱼赪尾:鲂鱼,一种鱼,赪尾指红色的尾巴,这里比喻国家的困境。

王室如毁:王室如同毁灭。

父母孔迩:父母就在身边。

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匡夫:辅佐丈夫,帮助丈夫。

颂: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歌颂和赞美。

维戒无怠:始终保持警惕,不松懈。

勉为父母:努力为了父母。

凡事远周:做任何事情都要远离周南。

之在:存在。

作诗鲂鱼:创作了《鲂鱼》这首诗。

以敕君子:用来告诫君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贤明传-周南之妻-评注

周南之妻者,周南大夫之妻也。

此句开篇即点明主题,周南之妻与周南大夫的关系,为后文对夫妻二人的品德和行为进行赏析奠定了基础。

大夫受命,平治水土。

此句描述了周南大夫接受国家使命,负责治理水土,体现了他的忠诚与担当。

过时不来,妻恐其懈于王事,盖与其邻人陈素所与大夫言:‘国家多难,惟勉强之,无有谴怒,遗父母忧。’

此句描绘了周南之妻对丈夫的关心与担忧。她担心丈夫因工作繁忙而忽视国家大事,因此提醒他要努力工作,不要让父母担忧。这体现了周南之妻的贤良与深明大义。

‘昔舜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河滨。非舜之事,而舜为之者,为养父母也。’

此句引用了古代圣贤舜的故事,说明舜虽然不是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但他之所以去做,是为了养活父母。这体现了孝顺父母的美德,同时也暗示了周南之妻希望丈夫能够以舜为榜样,尽孝道。

‘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亲操井臼,不择妻而娶。’

此句进一步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指出即使家境贫寒,也要选择合适的官职,以养活父母。同时,也体现了周南之妻对丈夫的尊重和信任。

‘故父母在,当与时小同,无亏大义,不罹患害而已。’

此句表明,在父母在世的情况下,应当遵循大义,不偏离正道,以免给父母带来麻烦。

‘夫凤凰不离于蔚罗,麒麟不入于陷,蛟龙不及于枯泽。’

此句通过比喻,说明凤凰、麒麟、蛟龙等神兽都有避害的本能,人更应该懂得趋利避害。

‘鸟兽之智,犹知避害,而况于人乎!’

此句进一步强调,人应该具备避害的智慧,如同鸟兽一样。

‘生于乱世,不得道理,而迫于暴虐,不得行义,然而仕者,为父母在故也。’

此句指出,在乱世之中,人们可能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作为子女,为了父母,仍然要尽力行善。

‘乃作诗曰:‘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盖不得已也。’

此句描述了周南之妻为了劝诫丈夫,创作了一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父母的孝心。

‘君子以是知周南之妻而能匡夫也。’

此句总结了周南之妻的品德,认为她能够劝诫丈夫,使丈夫成为君子。

颂曰:‘周大夫妻,夫出治土,维戒无怠,勉为父母,凡事远周,之在,作诗鲂鱼,以敕君子。’

此句是对周南夫妇的赞美,强调了他们的忠诚、孝顺和品德,并以此教导后人。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贤明传-周南之妻》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68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