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贞顺传-楚白贞姬

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贞顺传-楚白贞姬-原文

贞姬者,楚白公胜之妻也。

白公死,其妻纺绩不嫁。

吴王闻其美且有行,使大夫持金百镒、白璧一双以聘焉,以辎軿三十乘迎之,将以为夫人。

大夫致币,白妻辞之曰:

‘白公生之时,妾幸得充后宫,执箕帚,掌衣履,拂枕席,托为妃匹。’

‘白公不幸而死,妾愿守其坟墓,以终天年。’

‘今王赐金璧之聘。夫人之位,非愚妾之所闻也。’

‘且夫弃义从欲者,污也。见利忘死者,贪也。夫贪污之人,王何以为哉!’

‘妾闻之:‘忠臣不借人以力,贞女不假人以色。’’

‘岂独事生若此哉,于死者亦然。’

‘妾既不仁,不能从死,今又去而嫁,不亦太甚乎!’

遂辞聘而不行。

吴王贤其守节有义,号曰楚贞姬。

君子谓贞姬廉洁而诚信。

夫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诗云:‘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此之谓也。

颂曰:

白公之妻,守寡纺绩,

吴王美之,聘以金璧,

妻操固行,虽死不易,

君子大之,美其嘉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贞顺传-楚白贞姬-译文

贞姬是楚国的白公胜的妻子。白公胜去世后,他的妻子继续纺纱织布,没有再嫁。吴王听说她既美丽又有德行,就派大夫带着一百两金子和一对白玉璧去求婚,用三十辆马车来接她,打算让她成为夫人。大夫送来聘礼,贞姬拒绝说:“在我丈夫白公胜活着的时候,我有幸能成为后宫的一员,负责扫帚、鞋履,拂拭枕头和床席,担任妃子的角色。白公胜不幸去世后,我愿意守在他的坟墓旁边,度过余生。现在吴王赐予我金子和玉璧作为聘礼,夫人的位置,我从未听说过。而且,放弃道义追求欲望的人是可耻的,看到利益就忘记生死的人是贪婪的。对于贪污的人,吴王您打算如何对待呢!我听说:‘忠诚的臣子不借助他人的力量,贞洁的女子不借助他人的容貌。’这不仅仅是活着的时候要这样做,对于死者也是如此。我既然不仁,不能随丈夫而去,现在又要离开去嫁人,这不是太过分了吗!”于是她拒绝了婚聘而没有前往。吴王赞赏她坚守节操和道义,称她为楚贞姬。君子认为贞姬廉洁诚信。承担重任并且道路遥远,把仁义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是非常沉重吗?死而后已,难道不是非常遥远吗?《诗经》中说:‘那美丽的孟姜,她的美德和声音永不会被忘记。’这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颂词说:白公的妻子,守寡织布,吴王称赞她,用金玉来求婚,妻子坚守道义,即使丈夫去世也不改变,君子非常赞赏她,赞美她的美好成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贞顺传-楚白贞姬-注解

贞姬:贞姬,指坚守节操的女子。在古代中国,贞节是女性美德的重要体现,强调女性在丈夫去世后应保持贞洁,不嫁他人。

楚白公胜:楚白公胜,指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贵族,是楚国的白公。

纺绩:纺绩,指纺织布料,这里指贞姬在丈夫去世后,以纺织为生,表示她愿意过朴素的生活。

吴王:吴王,指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

大夫:大夫,古代中国的官职,指高级官员。

百镒:百镒,古代货币单位,一镒等于二十两,百镒即为两千两黄金,表示价值极高。

白璧一双:白璧一双,指两块上等的白色玉石,古代常作为贵重的聘礼。

辎軿:辎軿,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车辆,这里指用来迎接贞姬的豪华车队。

夫人:夫人,古代对贵族妻子的尊称,这里指吴王想要聘娶贞姬为夫人。

弃义从欲:弃义从欲,指放弃道德原则,追求个人欲望。

见利忘死:见利忘死,指为了利益而不顾生死。

忠臣不借人以力,贞女不假人以色: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忠臣不利用别人的力量,贞女不利用自己的美貌。

仁以为己任:仁以为己任,指把仁义作为自己的责任。

死而后已:死而后已,指直到死去才停止,形容坚持不懈。

诗云:诗云,指引用《诗经》中的诗句。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这句话出自《诗经·卫风·硕人》,意为那美丽的女子孟姜,她的美德永远不会被忘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贞顺传-楚白贞姬-评注

贞姬者,楚白公胜之妻也。此句开篇即点明了贞姬的身份,楚白公胜的妻子,为读者设定了故事的背景。

白公死,其妻纺绩不嫁。此句描述了白公去世后,贞姬坚守寡居,继续从事纺织工作,表现了她的贞节。

吴王闻其美且有行,使大夫持金百镒、白璧一双以聘焉,以辎軿三十乘迎之,将以为夫人。此句写吴王听闻贞姬的美貌与品德,遂派遣使者以重金和美玉为聘礼,欲迎她为夫人,展现了吴王对贞姬的重视。

大夫致币,白妻辞之曰:‘白公生之时,妾幸得充后宫,执箕帚,掌衣履,拂枕席,托为妃匹。’贞姬以谦卑之态拒绝吴王的聘礼,回顾了自己在白公生前的侍奉之职,表达了对白公的忠心。

白公不幸而死,妾愿守其坟墓,以终天年。此句表达了贞姬对白公的哀思和对承诺的坚守,她愿意守寡以终。

今王赐金璧之聘。夫人之位,非愚妾之所闻也。且夫弃义从欲者,污也。见利忘死者,贪也。夫贪污之人,王何以为哉!妾闻之:‘忠臣不借人以力,贞女不假人以色。’岂独事生若此哉,于死者亦然。妾既不仁,不能从死,今又去而嫁,不亦太甚乎!”贞姬在拒绝聘礼时,以理力争,强调了对道德和忠诚的坚持,认为自己的行为符合忠臣和贞女的定义。

遂辞聘而不行。吴王贤其守节有义,号曰楚贞姬。此句表明贞姬坚定地拒绝了吴王的聘礼,吴王对她坚守节义的行为表示赞赏,并赐予她“楚贞姬”的称号。

君子谓贞姬廉洁而诚信。夫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诗云:‘彼美孟姜,德音不忘。’此之谓也。此段是对贞姬的评价,认为她廉洁诚信,有仁爱之心,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能坚守道德,与古代诗人的赞誉相呼应。

颂曰:白公之妻,守寡纺绩,吴王美之,聘以金璧,妻操固行,虽死不易,君子大之,美其嘉绩。此段是对贞姬一生的总结,赞扬她的坚守和美德,体现了古代对节义的高度评价。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贞顺传-楚白贞姬》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67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