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贞顺传-楚昭贞姜-原文
贞姜者,齐侯之女,楚昭王之夫人也。
王出游,留夫人渐台之上而去。
王闻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符,使者至,请夫人出,夫人曰:‘王与宫人约令,召宫人必以符。今使者不持符,妾不敢从使者行。’
使者曰:‘今水方大至,还而取符,则恐后矣。’
夫人曰:‘妾闻之:贞女之义不犯约,勇者不畏死,守一节而已。妾知从使者必生,留必死。然弃约越义而求生,不若留而死耳。’
于是使者反取符,还则水大至,台崩,夫人流而死。
王曰:‘嗟夫!守义死节,不为苟生,处约持信,以成其贞。’
乃号之曰贞姜。
君子谓贞姜有妇节。
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此之谓也。
颂曰:楚昭出游,留姜渐台,江水大至,无符不来,夫人守节,流死不疑,君子序焉,上配伯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贞顺传-楚昭贞姜-译文
贞姜是齐国的公主,也是楚昭王的妻子。楚昭王出游时,把王后留在了渐台上,然后离开了。王后听说江水涨得很大,就派使者去接她,但使者忘记了带符节。使者来到渐台,请求王后出来,王后说:‘王宫里和王后约好的,召见宫人必须出示符节。现在使者没有带符节,我无法随使者一同走。’使者说:‘现在江水正在上涨,如果我们回去取符节,就怕来不及了。’王后说:‘我听说,忠贞的女子不会违反约定,勇敢的人不怕死,只要坚守一个节操就可以了。我知道跟随使者出去可能还会活下来,但留在渐台上一定会死。然而,放弃约定和节操去求生,不如留在渐台上死去。’于是使者回去取了符节,等他们回来时,江水已经很大,渐台倒塌了,王后流落水中而死。楚昭王说:‘唉!坚守节操而死,不是为了苟且偷生,坚持约定和信用,来成就她的忠贞。’于是称她为贞姜。君子认为贞姜有妇人的节操。《诗经》中说:‘贤良的人,君子的行为不偏离正道。’这就是说的贞姜了。
赞颂词:楚昭王出游,留下贞姜在渐台,江水涨得很大,没有符节不敢前来。贞姜坚守节操,流落水中而不怀疑。君子把她的事迹记载下来,认为她的品德可以与伯姬相媲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贞顺传-楚昭贞姜-注解
贞姜:贞姜,指楚昭王的夫人,姓芈,名贞姜,是齐国的公主,以贞节著称。
齐侯:齐侯,指齐国的国君,这里指的是齐国的某位君主。
楚昭王:楚昭王,指楚国的国君,名熊商臣,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君主。
夫人:夫人,古代对诸侯王后或诸侯之妻的尊称。
渐台:渐台,古代宫殿中的台名,位于水边,这里指楚昭王留下的地方。
使者:使者,指派遣去执行任务的官员或使者。
符:符,古代的一种凭证,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双方各执一半,合之可以验真,这里指召见宫人的凭证。
宫人:宫人,指宫廷中的女官或女仆。
义:义,指道义、正义,这里指遵守约定。
节:节,指节操、气节,这里指坚守道义。
流而死:流而死,指被洪水冲走而死亡。
君子: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诗:诗,指《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淑人君子:淑人君子,指有德行的女子和男子。
仪不忒:仪不忒,指行为举止合乎规范,没有偏差。
颂:颂,指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歌颂、赞美。
伯姬:伯姬,指春秋时期鲁国的公主,以贤德著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贞顺传-楚昭贞姜-评注
贞姜,作为齐侯之女,楚昭王之夫人,其身份的尊贵与她的品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楚昭王出游之际,将夫人留于渐台之上,这一行为本身便是对夫人身份的尊重,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关注。
‘王闻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符’这一情节,揭示了王对夫人的关爱,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礼仪的重视。符作为古代传递信息的凭证,象征着权威与信任,王虽遗忘持符,但并未因此怀疑夫人的忠诚。
夫人的拒绝,‘王与宫人约令,召宫人必以符’一句,体现了她对礼仪的恪守和对王命的尊重。夫人坚持原则,不为权势所动,展现了她坚定的道德品质。
使者的劝说,‘今水方大至,还而取符,则恐后矣’一句,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生命安全的重视。然而,夫人以‘贞女之义不犯约,勇者不畏死,守一节而已’的坚定信念,拒绝了他的建议。
夫人的选择,‘妾知从使者必生,留必死。然弃约越义而求生,不若留而死耳’一句,展现了她的高尚情操和牺牲精神。她宁愿守节而死,也不愿违背约定而求生,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可贵。
‘使者反取符,还则水大至,台崩,夫人流而死’这一情节,是悲剧性的高潮,夫人的忠诚与坚持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但她的精神却得到了升华。
楚昭王的评价,‘守义死节,不为苟生,处约持信,以成其贞’一句,是对夫人品德的高度赞扬。他认为夫人坚守道义,不为苟且偷生,这是值得尊敬的。
‘乃号之曰贞姜’一句,表明了楚昭王对夫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将她的名字与忠诚、节操联系在一起。
‘君子谓贞姜有妇节’一句,是对夫人品德的高度评价,认为她具备了古代女性应有的品德。
‘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此之谓也’一句,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夫人品德的高尚。
颂文‘楚昭出游,留姜渐台,江水大至,无符不来,夫人守节,流死不疑,君子序焉,上配伯姬’对整个故事进行了总结,赞扬了夫人的忠诚与节操,并将她与古代贤妻良母伯姬相提并论,彰显了她的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