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节义传-盖将之妻-原文
盖之偏将邱子之妻也。
戎伐盖,杀其君,令于盖群臣曰:‘敢有自杀者,妻子尽诛。’
邱子自杀,人救之,不得死。
既归,其妻谓之曰:‘吾闻将节勇而不果生,故士民尽力而不畏死,是以战胜攻取,故能存国安君。夫战而忘勇,非孝也。君亡不死,非忠也。今军败君死,子独何生?忠孝忘于身,何忍以归?’
邱子曰:‘盖小戎大,吾力毕能尽,君不幸而死,吾固自杀也,以救故,不得死。其妻曰:‘曩日有救,今又何也?’
邱子曰:‘吾非爱身也。戎令曰‘自杀者诛及妻子’是以不死,死又何益于君?’
其妻曰:‘吾闻之:‘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君死而子不死,可谓义乎!多杀士民,不能存国而自活,可谓仁乎!忧妻子而忘仁义,背故君而事强暴,可谓忠乎!人无忠臣之道仁义之行,可谓贤乎!周书曰:‘先君而后臣,先父母而后兄弟,先兄弟而后交友,先交友而后妻子。’妻子,私爱也。事君,公义也。今子以妻子之故,失人臣之节,无事君之礼,弃忠臣之公道,营妻子之私爱,偷生苟活,妾等耻之,况于子乎!吾不能与子蒙耻而生焉。’
遂自杀。
戎君贤之,祠以太牢,而以将礼葬之,赐其弟金百镒,以为卿,而使别治盖。
君子谓盖将之妻洁而好义。
诗曰:‘淑人君子,其德不回。’此之谓也。
颂曰:盖将之妻,据节锐精,戎既灭盖,邱子独生,妻耻不死,陈设五荣,为夫先死,卒遗显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节义传-盖将之妻-译文
这位盖国的偏将,是邱子的妻子。当戎国攻打盖国时,杀了盖国的君主,命令盖国的臣子们说:‘如果有敢自杀的,他的妻子和子女都将被处死。’邱子选择了自杀,但被他人救起,没有死去。他回来后,他的妻子对他说:‘我听说将帅应该勇敢但不轻生,所以士兵和百姓愿意尽力而不怕死,这样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攻占城池,保国家安宁,君王安全。如果在战争中忘记勇敢,那是不孝的表现。君主已经死去,你不死,那是不忠的表现。现在军队战败,君主去世,你一个人还活着有什么意义?忠孝之心都忘记了,你怎么忍心活着回去?’邱子回答说:‘盖国虽然小,但我的力量已经用尽,君主不幸去世,我本来应该自杀,但因为有人救我,所以我没能死去。我的妻子问:“以前有救的机会,现在为什么还要自杀?”我说:“我并不是因为爱惜自己的生命。戎国的命令是“自杀者及其妻子和子女都将被处死”,所以我才没有自杀。如果我死了,对君主又有什么好处?”我的妻子说:“我听说‘君主有忧,臣子就感到羞辱;君主受辱,臣子就愿意以死相报。’现在君主已经死去,而你却不死,这能算是有义吗?杀害很多士兵和百姓,不能保国家,却让自己活下来,这能算是有仁吗?为了妻子而忘记仁义,背叛故君去侍奉强敌,这能算是有忠吗?人如果没有忠臣之道和仁义之行,怎能算是有德行呢?《周书》说:“先君主而后臣子,先父母而后兄弟,先兄弟而后朋友,先朋友而后妻子。”妻子是私人的爱,侍奉君主是公义的。现在你因为妻子的原因,失去了作为臣子的节操,没有尽到侍奉君主的礼节,放弃了忠臣的公道,追求妻子的私爱,苟且偷生,我们这些妻子都感到羞耻,何况是你呢!我不能和你一起忍受这种耻辱而活着。’于是她选择了自杀。戎国的君主认为她很贤德,用最隆重的仪式祭祀她,并以将军的礼仪安葬她,赐给她弟弟一百两金子,封他为卿,并派他去治理盖国。君子认为盖国的将军的妻子既纯洁又崇尚正义。《诗经》中说:‘贤淑的君子,他们的品德不会改变。’这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颂词说:盖国的将军的妻子,坚守节操,勇敢坚定。当戎国灭掉盖国后,只有邱子一个人幸存,他的妻子以死为耻,陈设了五种荣耀,为了丈夫先他而死,最终留下了显赫的名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节义传-盖将之妻-注解
盖:盖,指盖国,古代的一个国家。
偏将:偏将,指军队中的副将,是主将的副手。
邱子:邱子,指盖国偏将的名字。
戎:戎,指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这里指入侵盖国的戎族。
君:君,指盖国的君主。
节:节,指节操,道德操守。
果生:果生,指果断地生存。
士民:士民,指国家的士兵和百姓。
攻取:攻取,指攻城掠地,取得胜利。
忠孝:忠孝,指忠诚于君主和孝顺父母。
周书:周书,指周代的书籍,这里可能指的是《周书》中的某段话。
先君而后臣:先君而后臣,指先考虑君主,然后是臣子。
先父母而后兄弟:先父母而后兄弟,指先考虑父母,然后是兄弟。
先兄弟而后交友:先兄弟而后交友,指先考虑兄弟,然后是朋友。
先交友而后妻子:先交友而后妻子,指先考虑朋友,然后是妻子。
妻子:妻子,指妻子和儿女。
公义:公义,指公共的道德和正义。
私爱:私爱,指个人的私情和偏爱。
祠:祠,指祭祀。
太牢:太牢,指古代祭祀时用的牛、羊、猪三牲全备的祭品。
卿:卿,指古代的一种官职,位高权重。
洁而好义:洁而好义,指品德纯洁且喜好正义。
淑人君子:淑人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其德不回:其德不回,指其品德坚定不移,不改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节义传-盖将之妻-评注
盖之偏将邱子之妻也。戎伐盖,杀其君,令于盖群臣曰:‘敢有自杀者,妻子尽诛。’
此段描述了盖国偏将军邱子的妻子在面对国家灭亡和个人生死抉择时的坚定立场。‘盖之偏将’表明了邱子妻子的身份,她的丈夫是盖国的偏将军,这一身份暗示了她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戎伐盖’则揭示了外部势力对盖国的侵略,‘杀其君’则是对盖国君主生命的剥夺,这种情况下,邱子妻子的抉择显得尤为重要。
邱子自杀,人救之,不得死。
邱子自杀的行为体现了他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但他的妻子及时出手相救,阻止了他的死亡。这一情节反映了妻子对丈夫的关爱,同时也暗示了她在道德和情感上的双重考量。
既归,其妻谓之曰:‘吾闻将节勇而不果生,故士民尽力而不畏死,是以战胜攻取,故能存国安君。夫战而忘勇,非孝也。君亡不死,非忠也。今军败君死,子独何生?忠孝忘于身,何忍以归?’
这段话是邱子妻子对他提出的道德和伦理的质问。她引用了古代的军事思想,认为将领应该勇敢而不轻生,因为士兵和民众之所以不畏牺牲,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将领。她认为邱子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忠诚,不应该在君主去世后还活着。这段话体现了妻子对丈夫的期望,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孝观念的深刻影响。
邱子曰:‘盖小戎大,吾力毕能尽,君不幸而死,吾固自杀也,以救故,不得死。其妻曰:‘曩日有救,今又何也?’
邱子的回答显示了他的无奈和矛盾。他承认自己愿意为国家牺牲,但由于外敌的威胁,他的生命得以保全。妻子的质问则进一步揭示了邱子内心的挣扎和对妻子的愧疚。
邱子曰:‘吾非爱身也。戎令曰‘自杀者诛及妻子’是以不死,死又何益于君?’
邱子表达了自己并非贪生怕死,而是因为外敌的威胁,他无法以自己的生命来报效国家。他的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对生命和牺牲的深刻理解,即牺牲必须是有意义的。
其妻曰:‘吾闻之:‘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君死而子不死,可谓义乎!多杀士民,不能存国而自活,可谓仁乎!忧妻子而忘仁义,背故君而事强暴,可谓忠乎!人无忠臣之道仁义之行,可谓贤乎!周书曰:‘先君而后臣,先父母而后兄弟,先兄弟而后交友,先交友而后妻子。’妻子,私爱也。事君,公义也。今子以妻子之故,失人臣之节,无事君之礼,弃忠臣之公道,营妻子之私爱,偷生苟活,妾等耻之,况于子乎!吾不能与子蒙耻而生焉。’
邱子妻子的这段话是对丈夫的强烈谴责,她引用了古代的道德准则,认为邱子没有履行作为臣子的义务,甚至背弃了忠诚和仁义。她的言辞中充满了对国家、君主和道德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邱子行为的失望和愤怒。
遂自杀。
邱子妻子的自杀是对丈夫行为的直接回应,也是她对自己道德信念的坚持。她的行为体现了古代中国女性在道德和伦理上的独立和坚定。
戎君贤之,祠以太牢,而以将礼葬之,赐其弟金百镒,以为卿,而以别治盖。
戎君对邱子妻子的行为表示了尊重和赞赏,她的牺牲得到了应有的认可和回报。这一情节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忠诚和牺牲的重视。
君子谓盖将之妻洁而好义。
这段评价表明了社会对邱子妻子的道德品质的认可,她的行为被视为纯洁和正义的典范。
诗曰:‘淑人君子,其德不回。’此之谓也。
这句诗是对邱子妻子道德品质的赞美,她的行为符合了古代社会对淑女君子的道德要求。
颂曰:盖将之妻,据节锐精,戎既灭盖,邱子独生,妻耻不死,陈设五荣,为夫先死,卒遗显名。
这段颂词总结了邱子妻子的生平和她的道德行为,她的牺牲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也为国家留下了不朽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