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节义传-晋圉怀嬴-原文
怀嬴者,秦穆之女,晋惠公太子之妃也。
圉质于秦,穆公以嬴妻之。
六年,圉将逃归,谓嬴氏曰:
“吾去国数年,子父之接忘,而秦晋之友不加亲也。
夫鸟飞反乡,狐死首邱,我其首晋而死,子其与我行乎?”
嬴氏对曰:
“子,晋太子也。辱于秦,子之欲去,不亦宜乎!
虽然,寡君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
今吾不足以结子,是吾不肖也。
从子而归,是弃君也。
言子之谋,是负妻之义也。
三者无一可行,虽吾不从子也。
子行矣,吾不敢泄言,亦不敢从也。
子圉遂逃归。
君子谓怀嬴善处夫妇之间。
颂曰:
晋圉质秦,配以怀嬴,
圉将与逃,嬴不肯听,
亦不泄言,操心甚平,
不告所从,无所阿倾。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节义传-晋圉怀嬴-译文
怀嬴是秦穆公的女儿,也是晋惠公太子的妻子。她曾经被送到秦国作为人质,穆公就把她嫁给了太子。在第六年,太子圉打算逃回晋国,他对怀嬴说:‘我在国外已经好几年了,父亲和我的关系已经淡忘,秦国和晋国的友谊也没有加深。鸟儿飞回故乡,狐狸死时头朝向自己的山丘,我打算回到晋国去死,你愿意和我一起走吗?’怀嬴回答说:‘你是晋国的太子。在秦国受辱,你想离开,不是很正常吗!尽管如此,我国的国君派我来服侍你,是为了巩固你的地位。现在我没有办法让你留下,这说明我是个不称职的人。跟你一起回去,就是背叛了君主。说出你的计划,就是违背了作为妻子的道义。这三件事我都不可以做,即使我不愿意跟你走。你走吧,我不敢泄露你的计划,也不敢跟你一起走。’太子圉最终还是逃回了晋国。君子认为怀嬴处理夫妻关系很得体。
歌颂说:晋国的太子圉在秦国作为人质,配给了怀嬴。圉想要逃跑,怀嬴不同意,也没有泄露秘密,她心里非常平静,没有告诉别人她要跟谁走,也没有偏袒任何一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节义传-晋圉怀嬴-注解
怀嬴:怀嬴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穆公的女儿,晋惠公的太子妃。她的名字中‘怀’字意味着怀有秦国与晋国联姻的期望,‘嬴’则是她的姓氏。
秦穆公: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一位君主,他在位期间,秦国逐渐强大,成为霸主之一。
晋惠公:晋惠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君主,他在位期间,晋国也是强国之一。
太子:太子的意思是国家的储君,即未来的君主。
圉质:圉质是指晋国太子圉被作为人质送到秦国,这是两国之间的一种政治联姻手段。
接忘:接忘指的是亲情之间的疏远和遗忘。
鸟飞反乡:这句话出自《诗经》,意指鸟儿飞回自己的家乡,比喻人应当回到自己的国家。
狐死首邱:这句话出自《诗经》,意指狐狸死后头朝向自己的山丘,比喻人应当忠诚于自己的国家。
首晋而死:首晋而死是指圉太子愿意为了晋国而死。
执巾栉:执巾栉是指照顾、侍奉,这里指的是怀嬴作为太子妃,负责照顾圉太子的日常。
固子:固子是指巩固圉太子的地位。
寡君:寡君是对自己国君的谦称,这里怀嬴在秦穆公面前自称寡君,表达对秦穆公的尊敬。
婢子:婢子是对自己的谦称,怀嬴在这里自称为婢子,表示自己只是秦国国君的一个仆人。
言子之谋:言子之谋是指圉太子提出的逃跑计划。
负妻之义:负妻之义是指违背了作为妻子的道义。
颂:颂是一种古代文学形式,通常是对人物或事件的赞美。
无所阿倾:无所阿倾是指不偏不倚,公正无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节义传-晋圉怀嬴-评注
怀嬴者,秦穆之女,晋惠公太子之妃也。
此句开篇即点明了怀嬴的身份背景,她是秦穆公的女儿,同时也是晋惠公太子的妻子。这一身份的设定,使得她在秦晋两国之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奠定了基础。
圉质于秦,穆公以嬴妻之。
圉被作为人质送往秦国,而秦穆公则将怀嬴许配给他。这一举措,既体现了秦国对晋国的政治策略,也反映了怀嬴在秦晋关系中的特殊地位。
六年,圉将逃归,谓嬴氏曰:‘吾去国数年,子父之接忘,而秦晋之友不加亲也。夫鸟飞反乡,狐死首邱,我其首晋而死,子其与我行乎?’
六年之后,圉想要逃离秦国返回晋国,他对怀嬴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里引用了‘鸟飞反乡,狐死首邱’的成语,表达了圉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返回晋国的决心。
嬴氏对曰:‘子,晋太子也。辱于秦,子之欲去,不亦宜乎!虽然,寡君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今吾不足以结子,是吾不肖也。从子而归,是弃君也。言子之谋,是负妻之义也。三者无一可行,虽吾不从子也。子行矣,吾不敢泄言,亦不敢从也。’
怀嬴的回答体现了她的忠诚与智慧。她首先肯定了圉的愿望,但随后以忠诚于秦国和晋国的关系为出发点,拒绝了他的请求。她认为自己的责任是维护两国之间的和平,而不是追随个人的情感。这种忠诚与智慧的体现,使得她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子圉遂逃归。
尽管怀嬴的劝阻,圉最终还是选择了逃离秦国,返回晋国。这一行为虽然违背了怀嬴的意愿,但也体现了圉对故国的忠诚。
君子谓怀嬴善处夫妇之间。
这句话是对怀嬴的评价,认为她在处理夫妇关系时表现得非常得体。她既没有因为个人的情感而违背国家利益,也没有因为丈夫的离去而表现出过度的悲伤,展现了一种高尚的品德。
颂曰:晋圉质秦,配以怀嬴,圉将与逃,嬴不肯听,亦不泄言,操心甚平,不告所从,无所阿倾。
这段颂词进一步强调了怀嬴的忠诚与智慧。她不仅在言语上拒绝丈夫的请求,而且在行动上也没有泄露任何信息,表现出极大的谨慎。她的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她在秦晋两国之间保持了平衡,避免了可能引发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