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母仪传-齐女傅母-原文
傅母者,齐女之傅母也。
女为卫庄公夫人,号曰庄姜。
姜交好。
始往,操行衰惰,有冶容之行,淫泆之心。
傅母见其妇道不正,谕之云:
子之家,世世尊荣,当为民法则。
子之质,聪达于事,当为人表式。
仪貌壮丽,不可不自修整。
衣锦絅裳,饰在舆马,是不贵德也。
乃作诗曰:
硕人其颀,衣锦絅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谭公维私。
砥厉女之心以高节,以为人君之子弟,为国君之夫人,尤不可有邪僻之行焉。
女遂感而自修。
君子善傅母之防未然也。
庄姜者,东宫得臣之妹也。
无子。
姆戴妫之子桓公,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
有宠,骄而好兵,庄公弗禁。
后州吁果杀桓公。
诗曰:
毋教猱升木。
此之谓也。
颂曰:
齐女傅母,防女未然,
称列先祖,莫不尊荣,
作诗明指,使无辱先,
庄姜姆妹,卒能修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母仪传-齐女傅母-译文
傅母,是指齐国的女子傅母。这个女子是卫庄公的夫人,被称为庄姜。庄姜与傅母关系很好。起初,庄姜的行为懒惰,有轻浮的举止,内心也有些放荡。傅母看到她的妇道不正,就劝告她说:‘你的家庭世代受人尊敬,应当成为民众的榜样。你的才智聪明,应当成为别人的表率。你的容貌美丽,不应该不注重自己的修养。穿着华丽的衣服,装饰车马,这样做并不看重品德。’于是傅母作了一首诗说:‘身材高大的人,穿着华丽的衣服,是齐国的公主,卫国的王后,东宫的妹妹,邢国的姨母,谭国的私交。’以此来激励庄姜树立高尚的节操,认为作为国君的子女,作为国君的夫人,更不能有邪僻的行为。庄姜被感动后,开始自我修养。君子称赞傅母能够防患于未然。
庄姜是东宫得臣的妹妹。她没有儿子。保姆戴妫的儿子是桓公,而公子州吁是嬖生的儿子。州吁受到宠爱,骄傲自大,喜欢兵器,庄公没有加以阻止。后来州吁果然杀害了桓公。诗中说:‘不要教猴子爬树。’这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赞颂说:齐国的女子傅母,预防了女子不良的行为,称赞她的祖先,没有人不尊敬。她作诗明确指出,使她不会辱没祖先,庄姜的保姆妹妹,最终能够修养自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母仪传-齐女傅母-注解
傅母:古代指对女子进行教育、辅导的母亲或女性长辈,这里特指对庄姜进行教育的女性。
齐女:指来自齐国的女子,即庄姜。
卫庄公夫人:卫庄公的妻子,即庄姜。
庄姜:齐国的公主,后来成为卫国的夫人,以美貌和才情著称。
交好:关系亲密,友好。
操行衰惰:行为懒散,缺乏操守。
冶容之行:打扮得过于妖艳,不符合端庄的仪容。
淫泆之心:内心淫荡,行为放荡。
妇道:妇女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民法则:民众应当遵守的法则。
质:资质,指人的天赋或内在的品质。
表式:榜样,示范。
仪貌:外表,容貌。
壮丽:雄伟壮丽,这里指容貌美丽。
自修整:自我修养,使自己更加整洁。
衣锦絅裳:穿着华丽的衣服。
饰在舆马:装饰在车辆和马匹上,指豪华的生活。
不贵德:不重视品德。
硕人其颀:身材高大而修长。
衣锦絅衣:穿着华丽的衣服。
齐侯之子:齐国的公子。
卫侯之妻:卫国的侯夫人。
东宫之妹: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的妹妹。
邢侯之姨:邢侯的姨母。
谭公维私:谭公的私属。
砥厉:磨砺,激励。
高节:高尚的节操。
人君之子弟:国君的子弟。
国君之夫人:国家的君主之妻。
邪僻之行:邪恶、不正当的行为。
姆:保姆。
戴妫之子:戴妫的儿子,即桓公。
公子州吁:卫国的公子,后来成为叛乱的首领。
嬖人:宠爱之人,这里指州吁的母亲。
有宠:受到宠爱。
骄而好兵:骄傲并且喜欢兵器。
弗禁:不加以阻止。
果杀桓公:最终杀害了桓公。
猱:猴子。
升木:爬树。
颂:一种古代文体,用以歌颂或赞美。
称列先祖:尊称列祖列宗。
莫不尊荣:没有人不尊崇荣耀。
使无辱先:使不会辱没祖先。
庄姜姆妹:庄姜的妹妹,即东宫得臣之妹。
卒能修身:最终能够修养自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母仪传-齐女傅母-评注
傅母者,齐女之傅母也。女为卫庄公夫人,号曰庄姜。姜交好。
此句点明了傅母的身份以及她所教育的女子,即卫庄公夫人庄姜。傅母,古代对女子的保姆、教育者的称呼,此处特指负责教育庄姜的保姆。齐女,指庄姜,因为她是齐国的女子。庄姜号曰庄姜,说明她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尊贵。
始往,操行衰惰,有冶容之行,淫泆之心。
这句话描述了庄姜初到卫国的行为,操行衰惰意味着她的行为不端正,冶容之行指的是她打扮得过于妖艳,淫泆之心则表示她内心有放纵的欲望。这里反映了傅母对庄姜初期行为的担忧。
傅母见其妇道不正,谕之云:“子之家,世世尊荣,当为民法则。子之质,聪达于事,当为人表式。仪貌壮丽,不可不自修整。衣锦絅裳,饰在舆马,是不贵德也。”
傅母看到庄姜的行为不端,便以庄姜家世尊荣、应遵守民法、自身聪明才智应成为他人楷模等理由,劝诫庄姜要修身养性,不可过于注重外表而忽视品德。
这里体现了傅母的教育智慧和对庄姜的关爱,她不仅指出了庄姜的错误,还给出了改正的方向。
乃作诗曰:“硕人其颀,衣锦絅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傅母通过作诗来进一步教育庄姜,这首诗以庄姜的尊贵身份为背景,提醒她要保持高洁的品德。
砥厉女之心以高节,以为人君之子弟,为国君之夫人,尤不可有邪僻之行焉。
傅母用诗中的内容激励庄姜,让她明白作为一个国君的夫人,更应该以高尚的品德来要求自己,不可有邪僻之行。
女遂感而自修。
庄姜被傅母的话所感动,开始自我修养,这说明傅母的教育方法非常有效。
君子善傅母之防未然也。
这句话赞扬了傅母的教育方式,她能够在问题发生之前就预防,体现了她的教育智慧。
庄姜者,东宫得臣之妹也。无子。姆戴妫之子桓公,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
这里介绍了庄姜的家族背景,以及她与桓公、州吁的关系,为后文州吁杀桓公的情节做铺垫。
有宠,骄而好兵,庄公弗禁。
州吁因受宠而变得骄横,喜欢军事,庄公没有加以制止,这为州吁后来的行为埋下了隐患。
后州吁果杀桓公。
这句话直接点明了州吁杀害桓公的事实,是整个故事的高潮。
诗曰:“毋教猱升木。”此之谓也。
傅母引用这句诗来警示人们不要教育出危害社会的人,州吁的行为正是这句话的体现。
颂曰:齐女傅母,防女未然,称列先祖,莫不尊荣,作诗明指,使无辱先,庄姜姆妹,卒能修身。
这篇颂文对傅母的教育成果进行了总结,赞扬了她预防问题的能力,以及庄姜最终能够修身养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