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母仪传-有虞二妃-原文
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
长娥皇,次女英。
舜父顽母嚚。
父号瞽叟,弟曰象,敖游于嫚,舜能谐柔之,承事瞽叟以孝。
母憎舜而爱象,舜犹内治,靡有奸意。
四岳荐之于尧,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厥内。
二女承事舜于畎亩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骄盈怠嫚,犹谦谦恭俭,思尽妇道。
瞽叟与象谋杀舜。
使涂廪,舜归告二女曰:‘父母使我涂廪,我其往。’
二女曰:‘往哉!’
舜既治廪,乃捐阶,瞽叟焚廪,舜往飞出。
象复与父母谋,使舜浚井。
舜乃告二女,二女曰:‘俞,往哉!’
舜往浚井,格其出入,从掩,舜潜出。
时既不能杀舜,瞽叟又速舜饮酒,醉将杀之,舜告二女,二女乃与舜药浴汪,遂往,舜终日饮酒不醉。
舜之女弟系怜之,与二嫂谐。
父母欲杀舜,舜犹不怨,怒之不已。
舜往于田号泣,日呼旻天,呼父母。
惟害若兹,思慕不已。
不怨其弟,笃厚不怠。
既纳于百揆,宾于四门,选于林木,入于大麓,尧试之百方,每事常谋于二女。
舜既嗣位,升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
封象于有庳,事瞽叟犹若初焉。
天下称二妃聪明贞仁。
舜陟方,死于苍梧,号曰重华。
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
君子曰:‘二妃德纯而行笃。’
诗云:‘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
此之谓也。
颂曰:
元始二妃,帝尧之女,
嫔列有虞,承舜于下,
以尊事卑,终能劳苦,
瞽叟和宁,卒享福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母仪传-有虞二妃-译文
有虞国的两位妃子,是帝尧的两个女儿。大的叫娥皇,小的叫女英。舜的父亲是个顽固的人,母亲是个凶狠的人。父亲名叫瞽叟,弟弟名叫象,他们都很放荡不羁。舜却能以和顺的态度对待他们,孝顺地侍奉父亲。母亲不喜欢舜,偏爱弟弟象,但舜仍然在家里治理家务,没有做出任何不轨的事情。四岳向尧推荐了舜,尧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以观察他的内心。两个女儿在田地里侍奉舜,并不因为自己是天子的女儿就傲慢自大,反而谦虚恭俭,尽力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
瞽叟和象密谋杀害舜。他们让舜去修补仓库,舜回来告诉两个女儿说:‘父母让我去修补仓库,我应该去。’两个女儿说:‘去吧!’舜修补完仓库后,拆掉了梯子,瞽叟放火烧仓库,舜从梯子上飞身而出。象又和父母密谋,让舜去疏通井。舜告诉两个女儿,两个女儿说:‘去吧!’舜疏通完井后,堵住了井的进出口,舜就从井里悄悄地逃了出来。当时他们没能杀死舜,瞽叟又让舜喝酒,想趁他醉酒时杀他,舜告诉两个女儿,两个女儿就给舜洗了一个药浴,于是跟着舜去了,舜整天喝酒也不醉。
舜的妹妹很关心他,和两个嫂子一起。父母想杀舜,但舜并不怨恨,只是愤怒不已。舜跑到田野里哭泣,天天呼唤苍天,呼唤父母。她如此受到伤害,却仍然不停地思念。她不怨恨弟弟,对他们的关系非常忠诚。
舜被尧任命为百官之首,被邀请到四门,被选中在山林中,进入大麓,尧用各种方法考验他,每件事都和两个女儿商量。舜继承了帝位后,成为了天子,娥皇成为了皇后,女英成为了妃子。尧封象到了有庳,象对待父亲就像以前一样。
天下人都称赞两位妃子的聪明和忠诚。舜巡行四方时,在苍梧去世,被称为重华。两位妃子在江湘之间去世,人们称她们为湘君。
君子说:‘两位妃子的德行纯正,行为坚定。诗经中说:“不显赫的只有德行,百官都会效法它。”说的就是他们。’
颂歌说:最初的有虞二妃,是帝尧的女儿,她们在虞国受到尊敬,在舜的身边侍奉,尊重地位低的人,最终能够忍受劳苦,使父亲瞽叟安详宁静,最终享受了幸福和吉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母仪传-有虞二妃-注解
有虞:有虞,古国名,相传为帝尧的封地,后成为夏朝的都城所在地。
帝尧:帝尧,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是古代华夏民族的部落联盟首领,以德治天下著称。
二妃:二妃,指帝尧的两个女儿,即娥皇和女英。
长娥皇,次女英:长娥皇和次女英,分别指帝尧的两个女儿中的长女和次女。
舜:舜,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继尧之后成为华夏民族的部落联盟首领,以孝著称。
顽母嚚:顽母嚚,指舜的父亲瞽叟性格顽劣,母亲性格凶狠。
瞽叟:瞽叟,舜的父亲,因瞎眼而得名。
象:象,舜的弟弟,性格傲慢。
四岳:四岳,古代四方诸侯的领袖,这里指四方诸侯共同推荐舜。
尧:尧,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是舜的前任首领。
妻以二女:妻以二女,指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
畎亩之中:畎亩之中,指田间地头。
涂廪:涂廪,指用泥涂抹的仓库。
飞出:飞出,指舜从燃烧的仓库中飞出,比喻舜的机智和逃脱。
浚井:浚井,指挖掘井。
格其出入,从掩:格其出入,从掩,指舜在井中设置障碍,防止被人发现。
汪:汪,指水。
百揆:百揆,指古代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四门:四门,指朝廷的四个大门。
大麓:大麓,指深山。
重华:重华,舜的别称,因他德行高尚,有如日月之华光。
湘君:湘君,指娥皇和女英,她们死后成为湘水之神。
百辟:百辟,指古代诸侯。
刑:刑,通“型”,意为效法。
元始:元始,指最初的、最根本的。
嫔列:嫔列,指成为妃嫔。
承舜于下:承舜于下,指作为妃嫔侍奉舜。
嫔列有虞:嫔列有虞,指成为有虞国的妃嫔。
事瞽叟:事瞽叟,指侍奉父亲瞽叟。
卒享福祜:卒享福祜,指最终享受到幸福和福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母仪传-有虞二妃-评注
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
此句开篇即点明有虞二妃的身份,她们是帝尧的两个女儿,其中娥皇为长女,女英为次女。这一笔简洁地介绍了两位女性的背景,为后文的故事铺垫了基础。
舜父顽母嚚。父号瞽叟,弟曰象,敖游于嫚,舜能谐柔之,承事瞽叟以孝。
此句描绘了舜的家庭环境。舜的父亲瞽叟性格顽劣,母亲嚚悍,弟弟象放荡不羁。然而舜却能以柔克刚,孝顺父母,这一点在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视,体现了舜的孝道美德。
四岳荐之于尧,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厥内。
此句说明了舜因其孝顺而被四岳推荐给尧。尧为了考察舜的内在品质,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
二女承事舜于畎亩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骄盈怠嫚,犹谦谦恭俭,思尽妇道。
这句话赞颂了娥皇和女英的谦逊与勤勉。她们虽然身为天子之女,却能在田间劳作中对待舜谦恭有礼,始终保持着谦逊的美德。
瞽叟与象谋杀舜。使涂廪,舜归告二女曰:‘父母使我涂廪,我其往。’二女曰:‘往哉!’
此句揭示了瞽叟和象对舜的忌恨,他们企图谋杀舜。舜在告知娥皇和女英后,她们依然鼓励他前往。
舜既治廪,乃捐阶,瞽叟焚廪,舜往飞出。
舜在处理完廪事之后,故意破坏了楼梯,使得瞽叟无法追杀他,最终舜得以逃脱。
象复与父母谋,使舜浚井。舜乃告二女,二女曰:‘俞,往哉!’舜往浚井,格其出入,从掩,舜潜出。
象再次与父母密谋陷害舜,舜同样告知娥皇和女英,她们再次鼓励他前往。舜在浚井时巧妙地逃离了险境。
时既不能杀舜,瞽叟又速舜饮酒,醉将杀之,舜告二女,二女乃与舜药浴汪,遂往,舜终日饮酒不醉。
瞽叟企图在酒中下毒杀害舜,但舜通过娥皇和女英的帮助,得以安全度过。
舜之女弟系怜之,与二嫂谐。父母欲杀舜,舜犹不怨,怒之不已。
舜的妹妹对舜的遭遇表示同情,并与两位嫂嫂一起帮助舜。舜在遭受父母多次陷害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宽容和忍耐。
舜往于田号泣,日呼旻天,呼父母。惟害若兹,思慕不已。
舜在田地中哭泣,呼天喊地,表达了对父母和家庭的思念之情。
不怨其弟,笃厚不怠。
舜对弟弟的恶意并未产生怨恨,始终保持着宽厚的态度。
既纳于百揆,宾于四门,选于林木,入于大麓,尧试之百方,每事常谋于二女。
舜在尧的考验下,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在民间,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始终与娥皇、女英商议事务。
舜既嗣位,升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
舜继承了帝位,成为天子,娥皇和女英也成为了皇后和妃子。
封象于有庳,事瞽叟犹若初焉。
舜将弟弟象封于有庳,并且对待父亲瞽叟的态度始终如一。
天下称二妃聪明贞仁。
娥皇和女英因其聪明和贞洁仁爱而受到天下人的称赞。
舜陟方,死于苍梧,号曰重华。
舜在巡视四方时,不幸在苍梧去世,被尊称为重华。
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
娥皇和女英在江湘之间去世,被后人尊称为湘君。
君子曰:‘二妃德纯而行笃。诗云:“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此之谓也。’
这句话总结了娥皇和女英的美德,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强调了她们的德行。
颂曰:元始二妃,帝尧之女,嫔列有虞,承舜于下,以尊事卑,终能劳苦,瞽叟和宁,卒享福祜。
这是一首颂扬有虞二妃的诗歌,赞美了她们的高尚品质和对家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