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母仪传-启母涂山-原文
启母者,涂山氏长女也。
夏禹娶以为妃。
既生启,辛壬癸甲,启呱呱泣,禹去而治水,惟荒度土功,三过其家,不入其门。
涂山独明教训,而致其化焉。
及启长,化其德而从其教,卒致令名。
禹为天子,而启为嗣,持禹之功而不殒。
君子谓涂山强于教诲。
诗云:‘厘尔士女,从以孙子。’此之谓也。
颂曰:启母涂山,维配帝禹,
辛壬癸甲,禹往敷土,
启呱呱泣,母独论序,
教训以善,
卒继其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母仪传-启母涂山-译文
启母,是涂山氏的大女儿。夏禹娶她为妃子。生了启之后,辛日、壬日、癸日、甲日,启哭哭啼啼,禹去治理洪水,只顾着荒野的土石工程,三次经过家门口,也没有进去。涂山氏独自承担起教育和启的责任,并成功地引导他。等到启长大了,继承了父亲的德行并遵循她的教导,最终赢得了好名声。禹成为天子,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保持了禹的功业而没有毁坏。君子认为涂山氏在教诲方面非常出色。诗中说:‘你们这些士人和女子,都要跟随子孙。’这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颂歌说:启的母亲涂山,是配得上帝禹的。在辛日、壬日、癸日、甲日,禹去治理土地,启哭哭啼啼,只有母亲独自教导他,用善良的教导引导他,最终继承了父亲的功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母仪传-启母涂山-注解
启母:启母指的是启的母亲,涂山女,夏朝的传说人物,是夏禹的妻子。
涂山氏:涂山氏是涂山氏族的名称,涂山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
夏禹:夏禹,又称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被尊为夏朝的开国君主。
妃:妃,古代指帝王的妻子,这里指夏禹的妻子涂山女。
辛壬癸甲:这里指的是四天,古代以天干地支纪日,辛壬癸甲代表连续四日。
呱呱泣:呱呱泣,形容婴儿的哭声。
荒度土功:荒度土功,指禹在治理洪水期间,荒废了家庭生活,致力于水土工程。
三过其家,不入其门:三过其家,不入其门,形容禹在治水期间三次经过家门,但都没有进去。
明教训:明教训,指涂山女对启的教育和指导。
化其德而从其教:化其德而从其教,指启在母亲的教导下,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并遵循母亲的教诲。
令名:令名,指好的名声。
嗣:嗣,指继承,这里指启继承了他父亲禹的地位。
持禹之功而不殒:持禹之功而不殒,指启继承了禹的功业,并且没有使这些功业丧失。
君子: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强于教诲:强于教诲,指涂山女在教诲孩子方面有很强的能力。
厘尔士女,从以孙子:厘尔士女,从以孙子,出自《诗经》,意思是教导你的子女,让他们成为有德的后代。
颂:颂,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歌颂和赞美。
配:配,指匹配,这里指涂山女与夏禹的匹配关系。
敷土:敷土,指治理土地,进行土地的整治。
论序:论序,指按照顺序或者规律进行。
教训以善:教训以善,指用善良的教导来教育孩子。
卒继其父:卒继其父,指最终继承了父亲的地位和事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母仪传-启母涂山-评注
启母,作为涂山氏的长女,其身份本身就带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中国,姓氏不仅是一个人的标志,更蕴含着家族的荣誉和地位。涂山氏作为夏朝的一个重要部族,其长女能够成为夏禹的妃子,可见其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夏禹娶启母为妃,这一婚姻关系不仅是对个人身份的认可,更是对涂山氏部族地位的肯定。夏禹作为夏朝的开国君主,其选择启母作为妃子,体现了对涂山氏部族文化的尊重和融合。
启呱呱泣,禹去而治水,惟荒度土功,三过其家,不入其门。这一情节展现了夏禹对治水的执着和专注,同时也体现了启母的坚强和独立。她没有因为丈夫的长期外出而消沉,而是独自承担起教育和抚养孩子的责任。
涂山独明教训,而致其化焉。这句话强调了启母的教育智慧。在古代中国,女性虽然地位较低,但她们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启母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成功地教育了启,使他成为了一位有德有才的人。
及启长,化其德而从其教,卒致令名。这句话说明了启母的教育成果。启在母亲的教导下,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德行,还成为了有德有才的君主,这是对启母教育智慧的极大肯定。
禹为天子,而启为嗣,持禹之功而不殒。这句话表明启继承了父亲的功业,没有因为父亲的去世而衰落。这既是对启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启母教育的成功证明。
君子谓涂山强于教诲。这句话是对启母教育成就的高度评价。在古代中国,教诲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启母的教育成就被赋予了极高的赞誉。
诗云:‘厘尔士女,从以孙子。’这句话出自《诗经》,是对启母教育成就的进一步肯定。‘厘尔士女’指的是启母,‘从以孙子’则是对启的赞美,意味着启继承了母亲的优秀品质。
颂曰:‘启母涂山,维配帝禹,辛壬癸甲,禹往敷土,启呱呱泣,母独论序,教训以善,卒继其父。’这段颂词全面概括了启母的一生,从她的婚姻到教育,再到启的继承,展现了启母在夏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