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陈女夏姬-原文
陈女夏姬者,陈大夫夏征舒之母,御叔之妻也。
其状美好无匹,内挟伎术,盖老而复壮者。
三为王后,七为夫人。
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
夏姬之子征舒为大夫,公孙宁仪、行父与陈灵公皆通于夏姬,或衣其衣,或裴其幡,以戏于朝。
泄冶见之,谓曰:‘君有不善,子宜掩之。今自子率君而为之,不待幽闲于朝廷,以戏士民,其谓尔何?’
二人以告灵公,灵公曰:‘众人知之,吾不善无害也。泄冶知之,寡人耻焉。’
乃使人征贼泄冶而杀之。
灵公与二子饮于夏氏召征舒也,公戏二子曰:‘征舒似汝。’
二子亦曰:‘不若其似公也。’
征舒疾此言。
灵公罢酒出,征舒伏弩厩门,射杀灵公。
公孙宁仪、行父皆奔楚,灵公太子午奔晋。
其明年,楚庄王举兵诛征舒,定陈国,立午,是为成公。
庄王见夏姬美好,将纳之,申公巫臣谏曰:‘不可。王讨罪也,而纳夏姬,是贪色也。贪色为淫,淫为大罚。愿王图之。’
王从之,使坏后垣而出之。
将军子反见美,又欲取之。
巫臣谏曰:‘是不祥人也。杀御叔,弒灵公,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天下多美妇人,何必取是!’
子反乃止。
庄王以夏姬与连尹襄老,襄老死于邲,亡其尸,其子黑要又通于夏姬。
巫臣见夏姬,谓曰:‘子归,我将聘汝。’
及恭王即位,巫臣聘于齐,尽与其室俱,至郑,使人召夏姬曰:‘尸可得也。’
夏姬从之,巫臣使介归币于楚,而与夏姬奔晋。
大夫子反怨之,遂与子重灭巫臣之族而分其室。
诗云:‘乃如之人兮,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言嬖色殒命也。
颂曰:夏姬好美,灭国破陈,走二大夫,杀子之身,殆误楚庄,败乱巫臣,子反悔惧,申公族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陈女夏姬-译文
陈女夏姬,是陈国大夫夏征舒的母亲,也是御叔的妻子。她容貌美丽无人能比,内心还有高超的技艺,可以说是年纪虽大却依然保持年轻的人。她曾经三次成为王后,七次成为夫人。公侯们争相追求她,没有人不被她迷惑而失去理智。夏姬的儿子征舒也成为了大夫,公孙宁仪、行父和陈灵公都与夏姬有染,有的穿她的衣服,有的模仿她的旗帜,在朝廷中嬉戏。泄冶看到这一幕,对夏姬说:“君主有不当之处,你应该帮他掩盖。现在你自己却引导君主做出这样的事情,不等到朝廷的幽静之处,却在公众面前嬉戏,人们会怎么评价你呢?”这两个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灵公,灵公说:“大家都知道了,我的不当之处无伤大雅。泄冶知道了,我感到羞耻。”于是派人去抓捕泄冶并将其杀害。灵公和那两个儿子在夏姬家饮酒,邀请征舒一起,灵公开玩笑说:“征舒长得像你们。”两个儿子也回说:“不如说你们像君主。”征舒对此话感到非常愤怒。灵公酒足饭饱后离开,征舒在马厩门口埋伏弩箭,射杀了灵公。公孙宁仪、行父都逃到了楚国,灵公的儿子太子午逃到了晋国。第二年,楚庄王出兵诛杀了征舒,稳定了陈国,立太子午为君,这就是成公。庄王看到夏姬美貌,想要纳她为妃,申公巫臣劝阻说:“不可以。大王是因为征舒的罪行而讨伐他,如果纳了夏姬,那就是贪恋美色。贪恋美色是淫乱,淫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希望大王三思。”庄王听从了他的建议,让人拆毁了后墙让夏姬离开。将军子反看到夏姬的美貌,又想要占有她。巫臣劝阻说:“这是一个不祥的人。她杀死了御叔,弑杀了灵公,杀害了夏南,驱逐了孔仪,使陈国灭亡。天下那么多美丽的女人,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她呢!”子反这才作罢。庄王把夏姬给了连尹襄老,襄老在邲地战死,尸体丢失,他的儿子黑要又与夏姬通奸。巫臣见到夏姬,对她说:“你回去吧,我将去迎娶你。”等到恭王即位,巫臣前往齐国迎娶,带着夏姬和她的全部家眷,到达郑国后,派人召回夏姬说:“你丈夫的尸体可以找到了。”夏姬听从了他的话,巫臣派人带着礼物回到楚国,然后与夏姬一起逃到了晋国。大夫子反对此怀恨在心,于是与子重一起消灭了巫臣的家族,并瓜分了他的家产。诗中说:“像这样的人啊,怀着婚约,大失信用,不知天命。”这是说迷恋美色会导致死亡。
颂词说:夏姬喜欢美色,导致国家灭亡,陈国被破,赶走了两位大夫,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差点误了楚庄王,扰乱了巫臣,子反后悔害怕,申公的家族被分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陈女夏姬-注解
陈女夏姬:陈女夏姬,指春秋时期陈国大夫夏征舒的母亲,夏姬因其美貌和魅力而闻名。
夏征舒:夏征舒,陈国大夫,夏姬之子,因不满其父陈灵公与夏姬的关系,而射杀陈灵公。
御叔:御叔,夏姬的前夫,夏征舒的父亲。
御叔之妻:指夏姬。
御叔之妻也:即夏姬。
其状美好无匹:形容夏姬非常美丽,无人能比。
内挟伎术:指夏姬拥有一些特殊技能或知识。
盖老而复壮者:指夏姬虽然年纪较大,但仍然保持年轻的状态。
三为王后,七为夫人:指夏姬曾三次成为王后,七次成为夫人,说明她的魅力和影响力。
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指公侯们争相追求夏姬,但最终都感到失望。
公孙宁仪、行父与陈灵公皆通于夏姬:公孙宁仪和行父是陈国的官员,他们都与夏姬有染。
或衣其衣,或裴其幡,以戏于朝:他们或穿夏姬的衣服,或模仿夏姬的旗帜,在朝廷中戏谑。
泄冶:泄冶,陈国的大夫,因直言进谏而被杀。
君有不善,子宜掩之:指出君王有不当之处,儿子应该为其遮掩。
不待幽闲于朝廷,以戏士民,其谓尔何:指不应该在朝廷中公开戏谑士民。
征舒疾此言:征舒对此言论感到愤怒。
伏弩厩门,射杀灵公:征舒在厩门埋伏弩箭,射杀了陈灵公。
公孙宁仪、行父皆奔楚,灵公太子午奔晋:陈灵公的两位官员和太子都逃到了其他国家。
楚庄王:楚国的君主,曾举兵讨伐陈国。
成公:陈国的新君主,楚庄王立他为君。
申公巫臣:楚国的官员,以直言进谏著称。
坏后垣而出之:拆毁后墙使夏姬逃走。
将军子反:楚国的将军,对夏姬的美貌垂涎。
子重:楚国的另一位官员,与子反一起消灭了巫臣的家族。
嬖色:指沉迷于美色。
大无信也,不知命也:指不知天命,不守信用。
颂曰:这是对夏姬事迹的总结和评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陈女夏姬-评注
陈女夏姬,其名虽简,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首句‘陈女夏姬者,陈大夫夏征舒之母,御叔之妻也’直接点明了夏姬的身份,她是陈国大夫夏征舒的母亲,同时也是御叔的妻子,这样的身份背景使得她在故事中成为了一个复杂的角色。
‘其状美好无匹,内挟伎术,盖老而复壮者’一句,描绘了夏姬的美丽和神秘。她的美貌无人能及,且拥有高超的技艺,年龄虽大却依然保持年轻的状态,这种形象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与神秘和诱惑联系在一起。
‘三为王后,七为夫人’进一步强调了夏姬的权势和影响力。她曾三次成为王后,七次成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可见她的魅力和影响力之大。
‘或衣其衣,或裴其幡,以戏于朝’描绘了夏姬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她不仅影响了公侯,甚至能够影响君王。这种影响力和诱惑力,使得她在故事中成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角色。
‘泄冶见之,谓曰:“君有不善,子宜掩之。”’这句话反映了夏姬对权力和欲望的操控,她不仅影响了君王,甚至能够操控他人。泄冶的劝告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道德和忠诚的重视。
‘灵公曰:“众人知之,吾不善无害也。泄冶知之,寡人耻焉。”’这句话揭示了灵公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知道自己不善,但另一方面又认为无害,这种心理反映了人性的复杂。
‘灵公罢酒出,征舒伏弩厩门,射杀灵公’这一情节,展现了夏姬家族的悲剧。夏姬的儿子征舒为了复仇,射杀了灵公,这一行为既是对夏姬家族的复仇,也是对陈国的一次破坏。
‘楚庄王举兵诛征舒,定陈国,立午,是为成公’这一情节,反映了楚庄王的仁政和智慧。他能够平定陈国,稳定局势,展现了古代君王的治理能力。
‘庄王见夏姬美好,将纳之’这一情节,揭示了夏姬的诱惑力。她的美貌吸引了楚庄王,但最终被申公巫臣劝阻,避免了更大的悲剧。
‘诗云:“乃如之人兮,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这句话总结了夏姬的一生,她的美貌和诱惑力最终导致了家族的毁灭和个人的悲剧。
‘颂曰:夏姬好美,灭国破陈,走二大夫,杀子之身,殆误楚庄,败乱巫臣,子反悔惧,申公族分。’这首颂诗总结了夏姬的一生,强调了她的美貌和诱惑力对个人和国家的破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