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赵灵吴女-原文
赵灵吴女者,号孟姚吴广之女,赵武灵王之后也。
初,武灵王娶韩王女为夫人,生子章,立以为后,章为太子。
王尝梦见处女,鼓瑟而歌,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兮命兮,逢天时而生,曾莫我嬴嬴。’
异日,王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人,吴广闻之,乃因后而入其女孟姚,甚有色焉,王爱幸之,不能离,数年,生子何。
孟姚数微言后有淫意,太子无慈孝之行,王乃废后与太子,而立孟姚为惠后,以何为王,是为惠文王。
武灵王自号主父,封章于代,号安阳君。
四年,朝群臣,安阳君来朝,主父从旁观窥,群臣宗室见章儽然也,反臣于弟,心怜之。
是时惠后死久恩衰,乃欲分赵而王章于代,计未决而辍。
主父游沙丘宫,章以其徒作乱,李兑乃起四邑之兵击章,章走主父,主父闭之,兑因围主父宫。
既杀章,乃相与谋曰:‘以章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主父,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乃探雀而食之,三月余,遂饿死沙丘宫。
诗曰:‘流言以对,寇攘式内。’言不善之从内出也。
颂曰:吴女苕颜,神寤赵灵,既见嬖近,惑心乃生,废后兴戎,子何是成,主闭沙丘,国以乱倾。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赵灵吴女-译文
赵灵吴女,就是号孟姚吴广的女儿,她是赵武灵王的后代。起初,武灵王娶了韩王的女儿为夫人,生下了儿子章,立她为皇后,章被立为太子。武灵王曾经梦见一个处女,弹着瑟唱歌,说:‘美丽的人啊,你的容颜像苕花一样鲜艳,命运啊命运啊,你逢天时而生,却没有人能与你争艳。’有一天,王在饮酒作乐时,多次提起这个梦,想要见到梦中的人,吴广听说了这件事,就通过皇后孟姚见到了她的女儿孟姚,孟姚长得非常漂亮,武灵王非常喜欢她,无法离开她。几年后,他们生下了儿子何。孟姚多次暗示皇后有淫乱之意,太子章没有慈孝的行为,于是武灵王废掉了皇后和太子,立孟姚为惠后,立何为王,这就是惠文王。武灵王自称主父,封章到代地,封号为安阳君。第四年,武灵王在朝廷上召见群臣,安阳君前来朝见,主父在旁边观察,看到群臣和宗室都对章感到怜悯,因为他背叛了兄弟。这时惠后已经去世很久,恩情已经淡薄,主父就想分割赵国,在代地立章为王,但计划还没决定就暂时搁置了。主父在沙丘宫游玩时,章带着手下作乱,李兑于是调动四邑的兵力攻打章,章逃到主父那里,主父将他关起来,李兑于是包围了主父的宫殿。杀了章之后,他们一起商量说:‘如果用章来包围主父,我们就解除了兵围,我们这些人就完了。’于是他们继续包围了主父,主父想出去却不能,又得不到食物,只能吃麻雀,三个月后,在沙丘宫饿死了。诗中说:‘流言以对,寇攘式内。’意思是说,不好的话是从内部传出来的。
赞颂说:吴女孟姚,容颜如苕花般美丽,她的出现让赵灵王神往,一旦见到她,就被她的美貌所迷惑。废掉皇后引发战乱,儿子何却因此得以成就,主父被困沙丘宫,国家因此陷入混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赵灵吴女-注解
赵灵:赵灵,指赵武灵王,名赵雍,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以改革著称。
吴女:吴女,指吴广的女儿孟姚,后被立为赵惠后。
孟姚:孟姚,吴广之女,赵武灵王的爱妃,后被立为赵惠后。
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推行胡服骑射等改革措施。
韩王女:韩王女,指韩国国君的女儿,赵武灵王的夫人。
章:章,赵武灵王与韩王女所生之子,原为太子。
鼓瑟:鼓瑟,指弹奏古琴,此处比喻音乐的美妙。
荧荧:荧荧,明亮闪烁的样子。
苕:苕,一种植物,此处比喻女子的美丽。
嬴嬴:嬴嬴,形容女子轻盈柔美的样子。
主父:主父,赵武灵王自封的称号,表示他拥有父亲般的权威。
代:代,古代地名,此处指赵国的一个封地。
安阳君:安阳君,指赵武灵王之子章,被封于代地。
朝群臣:朝群臣,指召集朝中的大臣。
李兑:李兑,赵国的大臣,在此处起到平定内乱的作用。
夷:夷,指被消灭或灭亡。
沙丘宫:沙丘宫,赵国的一座宫殿,位于沙丘之地。
流言:流言,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寇攘:寇攘,指强盗抢劫。
式内:式内,指在国内发生。
颂:颂,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歌颂或赞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赵灵吴女-评注
赵灵吴女者,号孟姚吴广之女,赵武灵王之后也。此句开篇即点明了吴女孟姚的身份背景,她是赵武灵王的后代,这一设定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奠定了基础。
初,武灵王娶韩王女为夫人,生子章,立以为后,章为太子。此句描述了武灵王的婚姻与子嗣,太子章的立后,预示着国家权力的传承。
王尝梦见处女,鼓瑟而歌,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兮命兮,逢天时而生,曾莫我嬴嬴。’此句通过梦境描绘了武灵王对美人的向往,梦境中的处女象征着美好与纯洁,同时也暗示了武灵王内心的渴望。
异日,王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人,吴广闻之,乃因后而入其女孟姚,甚有色焉,王爱幸之,不能离。此句描绘了武灵王对孟姚的宠爱,以及孟姚的美貌与魅力。
孟姚数微言后有淫意,太子无慈孝之行,王乃废后与太子,而立孟姚为惠后,以何为王,是为惠文王。此句反映了武灵王废立后妃、太子的决策,以及惠文王的诞生。
武灵王自号主父,封章于代,号安阳君。四年,朝群臣,安阳君来朝,主父从旁观窥,群臣宗室见章儽然也,反臣于弟,心怜之。此句描述了武灵王对章的封赏与朝会时的情景,展现了武灵王对章的关爱与同情。
是时惠后死久恩衰,乃欲分赵而王章于代,计未决而辍。此句揭示了惠后去世后,武灵王对国家权力的争夺,以及他未能实现分封章于代的计划。
主父游沙丘宫,章以其徒作乱,李兑乃起四邑之兵击章,章走主父,主父闭之,兑因围主父宫。此句描述了沙丘宫之乱,以及李兑起兵讨伐章的情景。
既杀章,乃相与谋曰:‘以章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主父,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乃探雀而食之,三月余,遂饿死沙丘宫。此句描绘了主父被困沙丘宫的悲惨结局,以及他最终的饿死。
诗曰:‘流言以对,寇攘式内。’言不善之从内出也。此句引用了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内部矛盾与流言的反思。
颂曰:吴女苕颜,神寤赵灵,既见嬖近,惑心乃生,废后兴戎,子何是成,主闭沙丘,国以乱倾。此句总结了整个故事,强调了吴女孟姚的美貌与魅力,以及她与赵灵王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国家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