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献骊姬-原文
骊姬者,骊戎之女,晋献公之夫人也。
初,献公娶于齐,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生公子重耳、夷吾。
献公伐骊戎,克之,获骊姬以归,生奚齐、卓子。
骊姬嬖于献公,齐姜先死,公乃立骊姬以为夫人。
骊姬欲立奚齐,乃与弟谋曰:‘一朝不朝,其闲用刀,逐太子与二公子而可闲也。’
于是骊姬乃说公曰:‘曲沃,君之宗邑也;蒲与二屈,君之境也。不可以无主。宗邑无主,则民不畏边境;无主,则开寇心。夫寇生其心,民嫚其政,国之患也。若使太子主曲沃,二公子主蒲与二屈,则可以威民而惧寇矣。’
遂使太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夷吾居二屈。
□□骊姬既远太子,乃夜泣,公问其故,对曰:‘吾闻申生为人,甚好仁而强,甚宽惠而慈于民,今谓君惑于我,必乱国,无乃以国民之故,行强于君,君未终命而殁,君其柰何?胡不杀我,无以一妾乱百姓。’
公曰:‘惠其民而不惠其父乎?’
骊姬曰:‘为民与为父异。夫杀君利民,民孰不戴。苟父利而得宠,除乱而众说,孰不欲焉。虽其爱君,欲不胜也。若纣有良子,而先杀纣,毋章其恶,钧死也,毋必假手于武王以废其祀。自吾先君武公兼翼,而楚穆弒成。此皆为民而不顾亲,君不早图,祸且及矣。’
公惧曰:‘柰何而可?’
骊姬曰:‘君何不老而授之政。彼得政而治之,殆将释君乎?’
公曰:‘不可,吾将图之。’
由此疑太子。
骊姬乃使人以公命告太子曰:‘君梦见齐姜,亟往祀焉。’
申生祭于曲沃,归福于绛,公田不在,骊姬受福,乃寘鸩于酒,施毒于脯。
公至,召申生将胙,骊姬曰:‘食自外来,不可不试也。’覆酒于地,地坟,申生恐而出。
骊姬与犬,犬死,饮小臣,小臣死之。
骊姬乃仰天叩心而泣,见申生哭曰:‘嗟乎!国,子之国,子何迟为君?有父恩忍之,况国人乎!弒父以求利,人孰利之?’
献公使人谓太子曰:‘尔其图之。’
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
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
遂自经于新城庙。
公遂杀少傅杜原款。
使阉楚刺重耳,重耳奔狄。
使贾华刺夷吾,夷吾奔梁。
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
献公卒,奚齐立,里克杀之。
卓子立,又杀之。
乃戮骊姬,鞭而杀之。
于是秦立夷吾,是为惠公。
惠公死,子圉立,是为怀公。
晋人杀怀公于高梁,立重耳,是为文公。
乱及五世然后定。
诗曰:‘妇有长舌,惟厉之阶。’
又曰:‘哲妇倾城。’
此之谓也。
颂曰:骊姬继母,惑乱晋献,谋谮太子,毒酒为权,果弒申生,公子出奔,身又伏辜,五世乱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献骊姬-译文
骊姬是骊戎部落的女儿,也是晋献公的夫人。起初,献公在齐国娶妻,生下了秦穆夫人和太子申生,后来又从戎族娶了两个女儿,生下了公子重耳和夷吾。献公攻打骊戎,战胜了他们,带回了骊姬,并生下了奚齐和卓子。骊姬受到献公的宠爱,齐姜先去世了,于是献公立骊姬为夫人。骊姬想要立奚齐为继承人,就和她的弟弟密谋说:‘如果有一天不朝见君主,我们就可以趁机用刀,赶走太子和两个公子,这样就可以轻松控制了。’于是骊姬劝说献公说:‘曲沃是您的宗族领地;蒲地和两个屈地是您的边境。这些地方不能没有主人。如果宗族领地没有主人,民众就不会敬畏边境;如果边境没有主人,就会招来敌寇。敌寇一旦生心,民众就会轻视国政,这是国家的祸患。如果让太子管理曲沃,让两个公子管理蒲地和两个屈地,就可以威慑民众并吓退敌寇了。’于是,献公就让太子住在曲沃,重耳住在蒲地,夷吾住在两个屈地。
骊姬将太子安置得远离之后,夜晚哭泣,献公问她为什么,她回答说:‘我听说申生为人,非常仁慈而坚强,非常宽厚而慈爱于民众,现在您被我所迷惑,必定会乱国,难道不是因为民众的缘故,而强行违背您的意愿,您还没有完成使命就去世了,您该怎么办呢?为什么不杀了我,不要因为一个妾室而扰乱百姓。’献公说:‘难道他对自己父亲不仁慈吗?’骊姬说:‘为民和为父是不同的。杀掉君主对民众有利,哪个民众不拥护呢?如果父亲有利并且得到宠爱,消除祸乱并且得到民众的赞同,哪个不愿意呢?虽然他爱护君主,但他的欲望是无法控制的。如果商纣王有好的儿子,先杀掉纣王,不宣扬他的恶行,同样是死,为什么一定要让武王动手废除他的祭祀呢?自从我们祖先武公兼并了翼地,楚穆王杀死了成王,这些都是为了民众而不顾亲人,您不早做打算,祸患就会降临。’献公害怕地说:‘怎么办才好呢?’骊姬说:‘您为什么不老了就把政事交给他呢?他得到政事并治理它,可能就会释放您了。’献公说:‘不行,我打算自己处理。’从此对太子产生了怀疑。
骊姬派人用献公的名义告诉太子说:‘您梦见齐姜了,赶紧去祭祀她。’申生在曲沃祭祀,回来把祭品献给了绛地的献公,献公外出打猎不在家,骊姬接受了祭品,就在酒中下了毒,在肉脯上施了毒。献公回来后,召唤申生准备分给他祭肉,骊姬说:‘食物是从外面来的,不可不检验一下。’她把酒倒在地上,地面冒泡,申生害怕地逃走了。骊姬把肉喂给了狗,狗死了,喂给了小臣,小臣也死了。骊姬仰天捶胸哭泣,对申生说:‘唉!国家,是你的国家,你为什么还不做君主呢?有父亲在,你还能忍受,何况是国人呢!杀害父亲来求利,谁会从中获利呢?’献公派人告诉太子说:‘你自己想办法吧。’太傅里克说:‘太子如果亲自去解释可以活下来,否则就不可以活下来。’太子说:‘我的君主已经老了。如果我进去解释,骊姬就会死,我的君主会感到不安。’于是他在新城庙自缢而死。
献公于是杀死了少傅杜原款。派阉人楚刺杀重耳,重耳逃到了狄地。派贾华刺杀夷吾,夷吾逃到了梁国。驱逐了所有的公子,然后立奚齐为继承人。献公去世后,奚齐即位,里克杀了他。卓子即位,也被杀了。然后诛杀了骊姬,鞭打至死。这时秦国立夷吾为君,这就是晋惠公。惠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圉即位,这就是晋怀公。晋国人杀了怀公在高梁,立重耳为君,这就是晋文公。混乱一直持续到第五代君主才平定。诗中说:“妇人长舌,是引发灾难的阶梯。”又说:“聪明的妇人能倾覆国家。”这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赞颂说:骊姬作为继母,扰乱了晋献公,谋害太子,用毒酒作为手段,最终杀害了申生,公子们被迫逃亡,她自己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国家混乱了五代才得以安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献骊姬-注解
骊姬:骊姬是骊戎国的女子,后来成为晋献公的夫人,以美色和阴谋著称。
骊戎: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与晋国相邻。
晋献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因骊姬之乱而国政动荡。
齐:古代国家,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一带。
秦穆夫人:晋献公的原配夫人,来自齐国。
太子申生:晋献公的长子,因骊姬的陷害而遭受不幸。
公子重耳:晋献公的次子,后来成为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夷吾:晋献公的第三个儿子,后来成为晋惠公。
曲沃:晋国的地名,晋献公的宗族居住地。
蒲与二屈:晋国的两个地名,分别是重耳和夷吾的封地。
嬖:宠爱,特指宠爱到过分的程度。
齐姜:晋献公的原配夫人,齐国的公主。
蒲:晋国的地名,晋献公的封地。
二屈:晋国的地名,晋献公的封地。
申生:晋献公的长子,太子。
申生为人:指申生的性格和为人。
纣: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以暴虐著称。
武王:周朝的开国君主,推翻了商朝。
武公:晋国的君主,武公时期晋国开始强大。
楚穆:楚国的君主,楚穆弒成指的是楚穆王杀害了成王。
贾华:晋献公的臣子,被派去刺杀重耳。
狄: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与晋国相邻。
梁:古代国家,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一带。
群公子:晋献公的其他儿子。
奚齐:骊姬与晋献公所生的儿子,被立为太子。
卓子:奚齐死后,卓子被立为太子。
怀公:晋惠公的儿子,被立为晋怀公。
文公:晋献公的孙子,重耳,成为晋文公。
乱及五世然后定:指骊姬之乱影响到了晋国五代君主,直到晋文公时期才得以平定。
诗:引用自《诗经》,指古代诗歌。
颂: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歌颂或赞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献骊姬-评注
骊姬者,骊戎之女,晋献公之夫人也。
此句开篇点明骊姬的身份背景,她是骊戎之女,后来成为晋献公的夫人。这里的‘骊戎’指的是今天的甘肃、宁夏一带,而‘晋献公’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这一句话为后文的故事铺垫了背景。
初,献公娶于齐,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生公子重耳、夷吾。
此句介绍了晋献公的婚姻情况,他先后娶了两位夫人,生有几位公子。这里的‘齐’指的是齐国的公主,‘秦穆夫人’则是秦国的公主,‘太子申生’是晋献公的长子,‘公子重耳、夷吾’则是他的弟弟。
献公伐骊戎,克之,获骊姬以归,生奚齐、卓子。
此句讲述了晋献公征服骊戎,并获得了骊姬,她为晋献公生下了奚齐和卓子。这里的‘伐’指的是军事征伐,‘克’则表示胜利,‘获’则表示俘获。
骊姬嬖于献公,齐姜先死,公乃立骊姬以为夫人。
此句说明了骊姬受到晋献公的宠爱,而齐姜则先于骊姬去世,因此晋献公将骊姬立为夫人。这里的‘嬖’表示宠爱,‘立’则表示册封。
骊姬欲立奚齐,乃与弟谋曰:‘一朝不朝,其闲用刀,逐太子与二公子而可闲也。’
此句描述了骊姬为了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与弟弟密谋,计划逐出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这里的‘闲’指的是空闲,‘用刀’则是暗指谋杀。
于是骊姬乃说公曰:‘曲沃,君之宗邑也;蒲与二屈,君之境也。不可以无主。宗邑无主,则民不畏边境;无主,则开寇心。夫寇生其心,民嫚其政,国之患也。若使太子主曲沃,二公子主蒲与二屈,则可以威民而惧寇矣。’
骊姬向晋献公提出建议,认为太子申生应该管理曲沃,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别管理蒲和二屈,以此来震慑民众和防止外敌入侵。这里的‘宗邑’指的是宗族聚居的地方,‘无主’则表示没有首领。
遂使太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夷吾居二屈。
晋献公接受了骊姬的建议,安排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别管理各自的领地。
□□骊姬既远太子,乃夜泣,公问其故,对曰:‘吾闻申生为人,甚好仁而强,甚宽惠而慈于民,今谓君惑于我,必乱国,无乃以国民之故,行强于君,君未终命而殁,君其柰何?胡不杀我,无以一妾乱百姓。’
骊姬在太子远离后夜晚哭泣,晋献公询问原因,骊姬表示自己对太子的仁德和为民着想感到担忧,认为太子如果继续执政,国家可能会陷入混乱。
公曰:‘惠其民而不惠其父乎?’
晋献公反问骊姬,认为太子对民众的恩惠难道不是对父亲的好吗?这里的‘惠’表示恩惠。
骊姬曰:‘为民与为父异。夫杀君利民,民孰不戴。苟父利而得宠,除乱而众说,孰不欲焉。虽其爱君,欲不胜也。若纣有良子,而先杀纣,毋章其恶,钧死也,毋必假手于武王以废其祀。自吾先君武公兼翼,而楚穆弒成。此皆为民而不顾亲,君不早图,祸且及矣。’
骊姬进一步解释,认为为民和为父是不同的,杀君可以利民,民众都会拥护。她以商朝的纣王为例,说明即使有良子,也可以先杀掉君主,不必等到武王来废除他的祭祀。这里的‘纣’指的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纣王,‘武王’则是周朝的建立者。
公惧曰:‘柰何而可?’
晋献公因为骊姬的话感到恐惧,询问如何是好。
骊姬曰:‘君何不老而授之政。彼得政而治之,殆将释君乎?’
骊姬建议晋献公将政权交给太子,认为太子如果能够治理国家,晋献公就可以摆脱政务。
公曰:‘不可,吾将图之。’由此疑太子。
晋献公表示不可,但从此开始怀疑太子。
骊姬乃使人以公命告太子曰:‘君梦见齐姜,亟往祀焉。’申生祭于曲沃,归福于绛,公田不在,骊姬受福,乃寘鸩于酒,施毒于脯。
骊姬利用晋献公梦见齐姜的机会,安排太子申生祭祀,然后毒害了他。
公至,召申生将胙,骊姬曰:‘食自外来,不可不试也。’覆酒于地,地坟,申生恐而出。
晋献公回来后,骊姬让太子申生试吃食物,结果食物有毒,申生害怕地逃走。
骊姬与犬,犬死,饮小臣,小臣死之。
骊姬还用狗和小臣来试验食物,结果他们都中毒而死。
骊姬乃仰天叩心而泣,见申生哭曰:‘嗟乎!国,子之国,子何迟为君?有父恩忍之,况国人乎!弒父以求利,人孰利之?’
骊姬哭泣着对申生说,国家是你的国家,你为何不早点成为君主?即使有父亲的爱护,对国人来说也是如此。弑父以求利,又有谁会从中获益呢?
献公使人谓太子曰:‘尔其图之。’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
晋献公派人告诉太子要小心,太傅里克则表示太子如果能够自我证明清白,就可以活下来,否则就无法生存。
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遂自经于新城庙。
太子申生认为父亲已经年老,如果自己回去自证清白,骊姬会死,而父亲也会因此不安,于是他在新城庙自缢。
公遂杀少傅杜原款。使阉楚刺重耳,重耳奔狄。使贾华刺夷吾,夷吾奔梁。
晋献公杀死了少傅杜原款,派人刺杀公子重耳和夷吾,他们分别逃到了狄国和梁国。
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
晋献公驱逐了所有的公子,立奚齐为太子。
献公卒,奚齐立,里克杀之。卓子立,又杀之。
晋献公去世后,奚齐即位,但被里克杀死。接着卓子即位,也被杀死。
乃戮骊姬,鞭而杀之。
晋献公的继任者将骊姬处死,鞭打后杀死。
于是秦立夷吾,是为惠公。
秦国立夷吾为君主,即惠公。
惠公死,子圉立,是为怀公。
惠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子圉即位,即怀公。
晋人杀怀公于高梁,立重耳,是为文公。
晋国人杀死了怀公,立重耳为君主,即文公。
乱及五世然后定。
这场乱事影响了五代君主,直到文公即位才得以平定。
诗曰:‘妇有长舌,惟厉之阶。’又曰:‘哲妇倾城。’此之谓也。
这两句诗反映了骊姬的恶行,她像长舌妇一样挑拨离间,最终导致了国家的混乱。
颂曰:骊姬继母,惑乱晋献,谋谮太子,毒酒为权,果弒申生,公子出奔,身又伏辜,五世乱昏。
这段颂词总结了骊姬的行为和后果,她作为继母惑乱晋献公,谋害太子申生,使用毒酒作为手段,最终导致国家陷入混乱,历经五代才得以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