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周幽褎姒

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周幽褎姒-原文

褎姒者,童妾之女,周幽王之后也。

初,夏之衰也,褎人之神化为二龙,同于王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也。’

夏后卜杀之与去,莫吉。

卜请其漦藏之而吉,乃布币焉。

龙忽不见,而藏漦椟中,乃置之郊,至周,莫之敢发也。

及周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也。

王使妇人裸而噪之,化为玄蚖,入后宫,宫之童妾未毁而遭之,既笄而孕,当宣王之时产。

无夫而乳,惧而弃之。

先是有童谣曰:‘弧箕服,寔亡周国。’

宣王闻之。

后有人夫妻卖弧箕服之器者,王使执而戮之,夫妻夜逃,闻童妾遭弃而夜号,哀而取之,遂窜于褒。

长而美好,褎人姁有狱,献之以赎,幽王受而嬖之,遂释褒姁,故号曰褎姒。

既生子伯服,幽王乃废后申侯之女,而立褎姒为后,废太子宜咎而立伯服为太子。

幽王惑于褎姒,出入与之同乘,不恤国事,驱驰弋猎不时,以适褎姒之意。

饮酒流湎,倡优在前,以夜续昼。

褎姒不笑,幽王乃欲其笑,万端,故不笑。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诸侯悉至而无寇,褎姒乃大笑。

幽王欲悦之,数为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不至。

忠谏者诛,唯褒姒言是从。

上下相谀,百姓乖离,申侯乃与缯西夷犬戎共攻幽王,幽王举烽燧征兵,莫至,遂杀幽王于骊山之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

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太子宜咎,是为平王。

自是之后,周与诸侯无异。

诗曰:‘赫赫宗周,褎姒灭之。’此之谓也。

颂曰:褎神龙变,寔生褎姒,兴配幽王,废后太子,举烽致兵,笑寇不至,申侯伐周,果灭其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周幽褎姒-译文

褎姒是童妾的女儿,是周幽王的后妃。

当初,夏朝衰落的时候,褎人的神变成了两条龙,在王庭里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位君主。’夏后为了卜卦,询问是杀掉它们还是赶走它们,结果都不吉利。卜卦后建议将它们的唾液藏起来,这样才是吉利的,于是他们摆放了祭品。

龙突然消失了,它们的唾液被藏在了一个盒子里,然后被放在了郊外,到了周朝,没有人敢打开它。

到了周厉王末年,有人打开了盒子,唾液流到了庭院里,无法清除。周厉王派妇女裸体大声喧哗,唾液变成了黑色的蛇,进入了后宫,那些还未毁容的宫女遇到了它,结发后怀孕了,在周宣王时期分娩。

没有丈夫却生了孩子,她们害怕就丢弃了孩子。在此之前,有一首童谣说:‘用弓箭和簸箕装饰,周国就要灭亡。’周宣王听到了这首歌。

后来有人夫妻卖弓箭簸箕的装饰品,周宣王派人抓住他们并处死了他们,夫妻俩在夜里逃跑了,听到被丢弃的童妾在夜里哭泣,她们感到同情就收养了她,于是逃到了褒国。

她长大后很美,褒国的姁有因为犯罪被关押,就把她献出来赎罪,周幽王接受了她并宠爱她,于是赦免了褒姁,所以被称为褎姒。

生了儿子伯服后,周幽王废掉了申侯的女儿皇后,立褎姒为皇后,废掉了太子宜咎,立伯服为太子。

周幽王被褎姒迷惑,出入都和她一起乘坐,不顾国事,频繁地打猎,以满足褎姒的愿望。

他饮酒过度,酒徒在前,日夜不停地娱乐。褎姒不笑,周幽王就想要她笑,想尽了各种办法,但她就是不笑。

周幽王就点燃烽火,如果有敌人来,就举烽火,诸侯们都会来,但实际上并没有敌人,褎姒就笑了。

周幽王想要取悦她,就多次点燃烽火,但后来诸侯不再相信,不再前来。

忠诚的谏言者被处死,只有听从褒姒的话。上下相互奉承,百姓离心离德,申侯就和西夷的犬戎一起攻打周幽王。

周幽王点燃烽火征召兵力,但没有诸侯前来,于是他在骊山脚下被杀,褒姒被俘虏,周国的财物也被夺走。

于是诸侯们推举申侯,共同立了原来的太子宜咎,这就是周平王。

从那时起,周朝和诸侯国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诗经中说:‘辉煌的周朝,被褎姒毁灭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周幽褎姒-注解

褎姒:褎姒,指褒姒,是褒国国君的妹妹,后来成为周幽王的宠妃。褒姒在周朝历史上以美色和荒淫著称,是导致西周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夏之衰:夏朝的衰落时期,指夏朝末年,夏朝开始走向衰败。

褎人:指褒国的人,褒国是周朝时期的一个小国。

神化为二龙:神明化身为两条龙,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常见的现象,通常象征着天意或神示。

漦:指龙的口水,古人认为龙的口水具有神秘的力量。

布币:摆放币钱,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仪式。

夏后:夏朝的后代,指夏朝末期的君主。

童妾:年轻的女仆,通常指未成年的女子。

笄:古代女子成年的标志,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

弧箕服:指用弧形和箕形的器物,这里指预言的象征物。

寔亡周国:实际上亡了周国,指这个预言的实现。

宣王:周宣王,周朝的一位君主,这里指周宣王时期。

褒姁:褒姒的姐姐,曾因褒姒被幽王宠爱而获释。

幽王:周幽王,周朝的一位君主,因宠爱褒姒而荒废国事,导致西周灭亡。

申侯:申国的国君,周幽王的亲家。

太子宜咎:周幽王的太子,因被废而失去继承权。

伯服:幽王与褒姒所生之子,后来被立为太子。

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用的烟火台,有敌情时点燃烽火。

缯西夷犬戎:指缯国、西夷、犬戎等周边的少数民族。

骊山:位于今天的陕西省临潼区,周幽王被杀的地方。

平王:周平王,周幽王之子,继位后迁都洛邑,开始了东周时期。

宗周:指周朝的宗庙,这里代指周朝。

颂: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歌颂英雄或重大事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周幽褎姒-评注

褎姒者,童妾之女,周幽王之后也。此句开篇点明了褎姒的身份,她并非出身显赫,而是来自周幽王的宫中,这样的身份设定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初,夏之衰也,褎人之神化为二龙,同于王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也。’夏后卜杀之与去,莫吉。卜请其漦藏之而吉,乃布币焉。此段描述了夏朝衰败时,褒人之神化为二龙,向夏后预言褒国的命运。通过占卜,夏后得知只有将龙的泪水藏起来才能避免灾难,这一情节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展现了古人对神灵的敬畏。

龙忽不见,而藏漦椟中,乃置之郊,至周,莫之敢发也。及周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也。王使妇人裸而噪之,化为玄蚖,入后宫,宫之童妾未毁而遭之,既笄而孕,当宣王之时产。无夫而乳,惧而弃之。这段文字讲述了龙泪化为玄蚖,进入后宫,使童妾怀孕的故事。这里的‘无夫而乳’和‘惧而弃之’等词语,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

先是有童谣曰:‘弧箕服,寔亡周国。’宣王闻之。后有人夫妻卖弧箕服之器者,王使执而戮之,夫妻夜逃,闻童妾遭弃而夜号,哀而取之,遂窜于褒。长而美好,褎人姁有狱,献之以赎,幽王受而嬖之,遂释褒姁,故号曰褎姒。此段描述了童谣预言周国灭亡,以及褎姒的身世。这里的童谣和预言,为后文的故事发展提供了铺垫。

既生子伯服,幽王乃废后申侯之女,而立褎姒为后,废太子宜咎而立伯服为太子。幽王惑于褎姒,出入与之同乘,不恤国事,驱驰弋猎不时,以适褎姒之意。饮酒流湎,倡优在前,以夜续昼。褎姒不笑,幽王乃欲其笑,万端,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诸侯悉至而无寇,褎姒乃大笑。幽王欲悦之,数为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不至。忠谏者诛,唯褒姒言是从。上下相谀,百姓乖离,申侯乃与缯西夷犬戎共攻幽王,幽王举烽燧征兵,莫至,遂杀幽王于骊山之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这段文字讲述了幽王宠爱褎姒,不顾国事,导致国家灭亡的故事。通过‘惑于褎姒’、‘举烽火’等词语,揭示了幽王的昏庸和褎姒的邪恶。

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太子宜咎,是为平王。自是之后,周与诸侯无异。诗曰:‘赫赫宗周,褎姒灭之。’此之谓也。此句总结了周朝的兴衰,强调了褎姒对周朝灭亡的影响。

颂曰:‘褎神龙变,寔生褎姒,兴配幽王,废后太子,举烽致兵,笑寇不至,申侯伐周,果灭其祀。’此段是对褎姒一生的总结,通过‘褎神龙变’、‘兴配幽王’等词语,强调了褎姒的神秘和邪恶。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孽嬖传-周幽褎姒》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57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