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仁智传-齐灵仲子-原文
齐灵仲子者,宋侯之女,齐灵公之夫人也。
初,灵公娶于鲁声姬,生子光,以为太子。
夫人仲子,与其娣戎子,皆嬖于公。
仲子生子牙,戎子请以牙为太子代光,公许之。
仲子曰:‘不可。夫废常,不祥;闻诸侯之难,失谋。夫光之立也,列于诸侯矣。今无故而废之,是专绌诸侯,而以难犯不祥也。君心悔之。’
‘在我而已。’
仲子曰:‘妾非让也,诚祸之萌也。’
以死争之,公终不听,遂逐太子光,而立牙为太子,高厚为傅。
灵公疾,高厚微迎光。
及公薨,崔杼立光而杀高厚。
以不用仲子之言,祸至于此。
君子谓仲子明于事理。
诗云:‘听用我谋,庶无大悔。’
仲子之谓也。
颂曰:齐灵仲子,仁智显明,灵公立牙,废姬子光,仲子强谏,弃适不祥,公既不听,果有祸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仁智传-齐灵仲子-译文
齐灵仲子是宋侯的女儿,也是齐灵公的妻子。起初,灵公娶了鲁国的声姬,生了个儿子叫光,立他为太子。夫人仲子和她的妹妹戎子都受到灵公的宠爱。仲子生了儿子牙,戎子请求将牙立为太子,代替光,灵公答应了。仲子说:‘不可以。废除常规,是不吉利的;听到诸侯有难,失去了良策。光被立为太子,已经在诸侯中有了地位。现在无缘无故废除他,这是专门得罪诸侯,冒着不吉利的事情去挑战。’‘这取决于我。’仲子说:‘我并不是谦让,实在是担心祸患的开始。’她以死来争取,但灵公最终没有听她的。于是,灵公驱逐了太子光,立牙为太子,让高厚做他的师傅。灵公生病时,高厚偷偷地迎接太子光回来。等到灵公去世,崔杼立太子光为君,并杀了高厚。因为不听仲子的劝告,灾祸最终降临。君子认为仲子明白事理。《诗经》中说:‘听从我的计谋,或许就不会有大悔。’这正是说的仲子啊。
赞颂说:齐灵仲子,仁慈智慧,彰显光明。灵公立牙为太子,废除姬子光,仲子坚决劝谏,放弃嫡长子是不吉利的。公既然不听,果然有灾祸降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仁智传-齐灵仲子-注解
齐灵仲子:齐灵仲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女性,她是宋国的公主,后来成为齐灵公的夫人。在古代,仲子是对女性的一种尊称,类似于‘仲女’或‘仲母’。
宋侯:宋国的国君,‘侯’是古代对诸侯的一种称呼。
齐灵公:齐国的国君,齐灵仲子的丈夫。
夫人:古代对妻子的一种尊称,指国君或诸侯的妻子。
鲁声姬:鲁国的公主,齐灵公的前妻。
太子:太子的地位通常高于其他王子,是继承王位的第一人选。
嬖:宠爱,指受到国君的特别宠爱。
生子牙:生下了儿子牙。
娣:古代女子出嫁时,通常要带着自己的妹妹一同嫁过去,这个妹妹就称为娣。
废常:废弃常规,指违反通常的做法或规定。
诸侯:古代对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君主的统称。
专绌诸侯:专断地贬低诸侯,即不顾诸侯的尊严和地位。
不祥:不吉利,预兆着不幸的事情将要发生。
高厚:齐灵公的近臣,被任命为太子的师傅。
薨:古代对国君或诸侯去世的一种委婉说法。
崔杼:齐国的权臣,后来篡位自立。
列于诸侯:在诸侯中排列,意味着太子光已经成为诸侯中的一位。
在我而已:这句话的意思是,决定权在我,我不会改变我的立场。
让:谦让,这里指仲子不要求自己成为太子。
祸之萌:灾祸的开始,指仲子认为废太子光会带来灾难。
高厚微迎光:高厚暗中迎接太子光回来。
君子:古代对有道德、有智慧的人的尊称。
诗云:引用《诗经》中的句子。
庶无大悔:希望不会后悔,‘庶’是‘或许’的意思。
颂曰:这是对仲子的赞美之词,‘颂’在这里指赞美或颂扬。
仁智显明:仁爱和智慧都表现得非常明显。
弃适不祥:废弃嫡长子是不吉利的。
果有祸殃:果然出现了灾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仁智传-齐灵仲子-评注
齐灵仲子,宋侯之女,齐灵公之夫人也。此句开篇即点明了仲子的身份背景,她是宋国国君的女儿,嫁给了齐灵公,成为了齐国的国母。这种婚姻关系不仅体现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联姻策略,也反映了古代贵族社会的婚姻观念。
初,灵公娶于鲁声姬,生子光,以为太子。夫人仲子,与其娣戎子,皆嬖于公。此句描述了灵公的婚姻状况,他最初娶了鲁国的声姬,生下了太子光。而仲子和戎子都受到了灵公的宠爱。这里的‘嬖’字,揭示了古代宫廷中妃嫔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后宫争斗的残酷。
仲子生子牙,戎子请以牙为太子代光,公许之。仲子曰:‘不可。夫废常,不祥;闻诸侯之难,失谋。夫光之立也,列于诸侯矣。今无故而废之,是专绌诸侯,而以难犯不祥也。君心悔之。’’仲子对戎子的提议表示坚决反对,她认为废立太子是违背常理的行为,会带来不祥之兆。她的言论体现了她对国家政治的深刻理解和责任感。
‘在我而已。’仲子曰:‘妾非让也,诚祸之萌也。’以死争之,公终不听,遂逐太子光,而立牙为太子,高厚为傅。此段描绘了仲子为了维护国家稳定,不惜以生命相争的情景。她的坚持和勇气,展现了古代女性在政治斗争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灵公疾,高厚微迎光。及公薨,崔杼立光而杀高厚。以不用仲子之言,祸至于此。君子谓仲子明于事理。诗云:‘听用我谋,庶无大悔。’仲子之谓也。此句说明了灵公去世后,崔杼拥立太子光,并杀死了高厚。仲子的预言成真,她的政治远见和智慧得到了认可。
颂曰:齐灵仲子,仁智显明,灵公立牙,废姬子光,仲子强谏,弃适不祥,公既不听,果有祸殃。这段颂词总结了仲子的品质和她的政治悲剧。‘仁智显明’体现了她的道德品质和智慧,而‘弃适不祥’则是对她政治决策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