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仁智传-曹僖氏妻-原文
曹大夫僖负羁之妻也。
晋公子重耳亡,过曹,恭公不礼焉。
闻其骈胁,近其舍,伺其将浴,设微薄而观之。
负羁之妻言于夫曰:‘吾观晋公子,其从者三人皆国相也。’
‘以此三人者,皆善戮力以辅人,必得晋国。’
‘若得反国,必霸诸侯而讨无礼,曹必为首。’
‘若曹有难,子必不免,子胡不早自贰焉?’
‘且吾闻之:‘不知其子者,视其父;不知其君者,视其所使。’’
‘今其从者皆卿相之仆也,则其君必霸王之主也。’
‘若加礼焉,必能报施矣。’
‘若有罪焉,必能讨过。’
‘子不早图,祸至不久矣。’
负羁乃遗之壶,加璧其上,公子受反璧。
及公子反国,伐曹,乃表负羁之闾,令兵士无敢入。
士民之扶老携弱而赴其闾者,门外成市。
君子谓僖氏之妻能远识。
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此之谓也。
颂曰:‘僖氏之妻,厥智孔白,见晋公子,知其兴作,使夫馈,且以自托,文伐曹国,卒独见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仁智传-曹僖氏妻-译文
曹大夫的妻子就是僖负羁的妻子。晋国的公子重耳逃亡时,经过曹国,曹国的国君对他不礼貌。听说重耳的肋骨是并排的,曹国国君就派人靠近他的住处,等待他洗澡时去看他,并准备了些简单的食物来观察他。僖负羁的妻子对丈夫说:‘我看晋国的公子,他身边的三个随从都是国家的大臣。凭这三个人,他们都擅长团结他人来辅助别人,一定能够帮助晋国取得成功。如果他们能回到国家,必定会称霸诸侯,并且惩罚那些对他不礼貌的人,曹国肯定是第一个被惩罚的。如果曹国遇到麻烦,你肯定也逃脱不了,你为什么不早点表示自己的忠诚呢?而且我听说:“不了解一个人的孩子,就看看他的父亲;不了解一个君主,就看看他派遣的人。”现在他身边的随从都是大臣的仆人,那么他们的君主肯定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如果你对他表示礼貌,他一定会回报你的好意。如果他有什么过错,你也一定能够纠正。你不早点打算,灾祸很快就会降临了。’于是僖负羁的妻子就给公子送去了酒壶,并在上面加了一块玉璧,公子接受了玉璧。等到公子回国后,攻打曹国,他就在僖负羁的住宅门上标明,让士兵们不要进入。老弱病残的百姓都扶老携幼地去僖负羁的住宅,门外成了集市。君子们都说僖负羁的妻子有远见卓识。《诗经》中说:‘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颂词说:僖负羁的妻子,智慧非常明亮,看到晋国的公子,就知道他会兴盛,所以让丈夫去送东西,并且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忠诚。通过文化手段削弱曹国,最终独自得到释放。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仁智传-曹僖氏妻-注解
曹大夫:指曹国的官员,曹大夫僖负羁之妻即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
晋公子重耳:晋国公子重耳,后成为晋文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恭公:指曹国的国君,对晋公子重耳不礼貌。
骈胁:指身体强壮,骈胁即并列的肋骨,形容身体强健。
负羁之妻:指曹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她在文中展现了非凡的远见和智慧。
国相:古代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宰相。
戮力:共同努力,齐心协力。
反国:返回自己的国家。
霸诸侯:成为诸侯之长,称霸。
无礼:不礼貌,不尊重他人。
自贰:背叛,不忠。
不知其子者,视其父;不知其君者,视其所使:这是古代的一种政治智慧,意思是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父亲或他所派遣的人来推断这个人的品德和能力。
卿相之仆:指卿相的仆人,卿相是古代的高级官员。
加礼:给予礼遇,表示尊敬。
报施:回报恩情。
讨过:追究过错。
图:计划,打算。
壶:古代的一种容器,用来装酒。
璧:古代的一种玉器,用作装饰或礼物。
反璧:退还玉璧,表示不接受对方的礼物。
闾:古代的住宅区,这里指负羁的住宅。
成市:形容人很多,热闹非凡。
君子:指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明且哲:明智且智慧。
保其身:保护自己,保全自身。
厥智孔白:她的智慧非常明显。
兴作:兴起,成功。
文伐:用文辞或策略攻击,这里指负羁之妻通过智慧帮助晋公子重耳成功。
释:释放,解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仁智传-曹僖氏妻-评注
曹大夫僖负羁之妻,首先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对晋公子重耳及其随从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她认为重耳的随从三人都是国相之才,能够团结一致,辅佐君主,这表明重耳有成为霸主的潜力。
在曹恭公不礼遇重耳的情况下,负羁之妻预见到了重耳未来可能对曹国的威胁。她引用了‘不知其子者,视其父;不知其君者,视其所使’的古训,通过观察随从来推断重耳的君王之才,这种推理方式体现了古代智者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
负羁之妻的远见卓识不仅体现在对重耳未来势力的判断上,还体现在她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她建议丈夫负羁向重耳示好,以防止未来可能的灾难。这种未雨绸缪的策略,显示了古代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智慧和作用。
负羁之妻的行为,如赠送壶和璧,既是对重耳的礼遇,也是对自身未来的保护。她的这一举动,不仅得到了重耳的认可,也为日后曹国的平安埋下了伏笔。
当重耳返回晋国并成为君主后,他确实对曹国进行了讨伐,但并未对负羁之闾造成伤害,反而表彰了负羁的忠诚。这体现了负羁之妻的预见性和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也说明了她的行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最后,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的评价,是对负羁之妻智慧和远见的最高赞誉。她的行为不仅保护了自己和家族,也为曹国的百姓带来了和平。
综上所述,负羁之妻的故事是一则充满智慧、远见和策略的古代寓言,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也揭示了人际交往中智慧和远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