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仁智传-晋羊叔姬

作者: 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昭(约48年-100年),是中国史学界的杰出人物。《列女传》是她为《汉书》所编写的一个专门介绍古代女性品德、节操与家庭美德的篇章。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1世纪)。

内容简要:《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记录女性历史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位典型女性的故事,强调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美德。书中收录了自上古至汉代的一些历史女性,她们的贤良、节俭、坚贞等美德被用作家庭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典范。《列女传》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还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仁智传-晋羊叔姬-原文

叔姬者,羊舌子之妻也,叔向、叔鱼之母也,一姓杨氏。

叔向名肸,叔鱼名鲋。

羊舌子好正,不容于晋,去而之三室之邑。

三室之邑人相与攘羊而遗之,羊舌子不受。

叔姬曰:‘夫子居晋不容,去之三室之邑,又不容于三室之邑,是于夫子不容也,不如受之。’

羊舌子受之,曰:‘为肸与鲋亨之。’

叔姬曰:‘不可。南方有鸟名曰干吉,食其子,不择肉,子常不遂。今肸与鲋,童子也。随大夫而化者,不可食以不义之肉,不若埋之,以明不与。’

于是乃盛以瓮,埋垆阴。

后二年,攘羊之事发,都吏至,羊舌子曰:‘吾受之,不敢食也。’

发而视之,则其骨存焉。

都吏曰:‘君子哉,羊舌子!不与攘羊之事矣。’

君子谓叔姬为能防害远疑。

诗曰:‘无曰不显,莫予云觏。’此之谓也。

叔向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夏姬之女,美而有色,叔姬不欲娶其族。

叔向曰:‘吾母之族,贵而无庶,吾惩舅氏矣。’

叔姬曰:‘子灵之妻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尔不惩此,而反惩吾族,何也?且吾闻之:有奇福者,必有奇祸。有甚美者,必有甚恶。今是郑穆少妃姚子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早死无后,而天钟美于是,将必以是大有败也。’

‘昔有仍氏生女,发黑而甚美,光可监人,名曰玄妻。乐正夔娶之,生伯封。宕有豕心,贪惏毋期,忿戾毋餍,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用不祀。且三代之亡,及恭太子之废,皆是物也。汝何以为哉!夫有美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也。’

叔向惧而不敢娶,平公强使娶之,生杨食我,食我号曰伯硕。

伯硕生时,侍者谒之叔姬曰:‘长姒产男。’

叔姬往视之,及堂,闻其号也而还,曰:‘豺狼之声也。狼子野心,今将灭羊舌氏者,必是子也。’

遂不肯见。

及长,与祁胜为乱,晋人杀食我,羊舌氏由是遂灭。

君子谓叔姬为能推类。

诗云:‘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此之谓也。

叔姬之始生叔鱼也而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啄,鸢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赂死。’

遂不见。

及叔鱼长,为国赞理。

邢侯与雍子争田,雍子入其女于叔鱼以求直,邢侯杀叔鱼与雍子于朝。

韩宣子患之。

叔向曰:‘三奸同罪,请杀其生者而戮其死者。’

遂族邢侯氏,而尸叔鱼与雍子于市。

叔鱼卒以贪死,叔姬可谓智矣。

诗云:‘贪人败类。’此之谓也。

颂曰:‘叔向之母,察于情性,推人之生,以穷其命,叔鱼食我,皆贪不正,必以货死,果卒分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仁智传-晋羊叔姬-译文

叔姬是羊舌子的妻子,也是叔向和叔鱼的母亲,她们姓杨。叔向名叫肸,叔鱼名叫鲋。羊舌子为人正直,在晋国不受欢迎,于是离开晋国去了三室之邑。三室之邑的人一起偷羊后却把羊留给了羊舌子,羊舌子却不接受。叔姬说:“先生在晋国不受欢迎,离开后去了三室之邑,在那里也不受欢迎,这是对先生的不欢迎,不如接受它。”羊舌子接受了羊,说:“为肸和鲋炖了它。”叔姬说:“不可以。南方有一种鸟叫干吉,吃它的孩子,不挑肉,孩子常常活不下来。现在肸和鲋还是孩子。跟随大夫变化的人,不能吃这种不义之肉,不如埋掉它,以此来表明我们不参与。”于是就把羊装在瓮里,埋在阴暗的地方。两年后,偷羊的事情被发现了,都吏来了,羊舌子说:“我接受了它,但不敢吃。”打开一看,羊的骨头还在。都吏说:“羊舌子真是个君子!没有参与偷羊的事情。”君子认为叔姬能够预防未来的危害和疑虑。诗中说:“不要说我不显眼,不要说我没有被人看见。”这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叔向想娶申公巫臣氏的女儿,夏姬的女儿,她既美丽又有色,叔姬不想让她嫁入自己的家族。叔向说:“我母亲的家族,地位高贵但没有庶出,我已经从舅舅那里得到了教训。”叔姬说:“子灵的妻子杀死了三个丈夫、一个国君和一个儿子,导致一个国家两个大夫灭亡。你不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反而从我的家族中吸取教训,这是为什么?而且我听说:有奇特福分的人,必然有奇特的灾祸。有非常美丽的人,必然有非常丑陋的东西。现在这是郑穆少妃姚子的儿子,子貉的妹妹。子貉早死没有后代,而天却把美加在他身上,这将必定会因为这件事而大败。从前有仍氏生了一个女儿,头发黑而非常美丽,光芒可以照人,名叫玄妻。乐正夔娶了她,生下了伯封。他有豕心,贪婪无度,愤怒不知满足,被称为封豕。有穷后羿灭了他,夔因此不再被祭祀。而且夏、商、周三代的灭亡,以及恭太子被废,都是因为这个原因。你打算怎么办!有美丽的东西足以转移人,如果不是有德行和正义,那么必然会有灾祸。”叔向害怕而不敢娶,平公强迫他娶,生下了杨食我,食我被称为伯硕。伯硕出生时,侍者向叔姬报告说:“长姒生了个男孩。”叔姬去看,走到堂上,听到他的哭声就回来了,说:“这是豺狼的声音。狼子野心,现在要灭羊舌氏的人,一定是这个孩子。”于是不肯见。等到他长大,和祁胜搞乱,晋国人杀了食我,羊舌氏因此灭亡。君子认为叔姬能够推断同类。诗中说:“就像那泉水流动,不要一起沉沦而失败。”这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叔姬生下叔鱼时看着他说:“这是虎眼而有猪嘴,鹰肩而有牛腹,山谷可以填满,这是不可满足的,一定会因为贿赂而死。”于是不再见。等到叔鱼长大,担任国家的赞理。邢侯和雍子争夺田地,雍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叔鱼来求得公正,邢侯在朝廷上杀了叔鱼和雍子。韩宣子对此感到困扰。叔向说:“三个坏人犯了同样的罪,请杀掉活着的人,并且处死死者。”于是灭了邢侯家族,把叔鱼和雍子的尸体放在市场上。叔鱼最终因为贪婪而死,叔姬可以说是明智的。诗中说:“贪婪的人败坏同类。”这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赞颂说:叔向的母亲,善于观察人的性情,推算人的命运,叔鱼食我,都是贪婪不正直的,必然会因为财物而死,果然因为争夺而失败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仁智传-晋羊叔姬-注解

叔姬:叔姬是羊舌子的妻子,叔向和叔鱼的母亲,姓杨。

羊舌子:羊舌子是叔姬的丈夫,以正直著称,在晋国不受容,因此离开。

叔向:叔向,名肸,羊舌子的儿子,与叔鱼都是叔姬的子女。

叔鱼:叔鱼,名鲋,羊舌子的儿子,与叔向是兄弟。

三室之邑:三室之邑是指一个地方,这里指的是羊舌子离开晋国后居住的地方。

攘羊:攘羊是指偷羊的行为。

干吉:干吉是一种鸟,这里比喻叔向和叔鱼。

亨之:亨之是指为叔向和叔鱼准备食物。

诗:诗指的是《诗经》,这里引用的诗句用来比喻叔姬的行为。

申公巫臣氏:申公巫臣氏是指申公巫臣的家族,叔向想娶其女儿。

夏姬:夏姬是申公巫臣的女儿,以美貌著称。

子貉:子貉是夏姬的兄弟,早逝无后。

有仍氏:有仍氏是一个古代部族,这里指的是一个古代的故事。

乐正夔:乐正夔是古代的一个人物,这里指的是一个古代的故事。

伯封:伯封是乐正夔的儿子,这里指的是一个古代的故事。

封豕:封豕是指伯封,这里指的是一个古代的故事。

有穷后羿:有穷后羿是古代的一个人物,这里指的是一个古代的故事。

恭太子:恭太子是古代的一个太子,这里指的是一个古代的故事。

豺狼之声:豺狼之声是指叔向儿子的哭声,叔姬认为不吉利。

祁胜:祁胜是叔向的儿子,与叔鱼有乱。

邢侯:邢侯是古代的一个诸侯,与雍子争田。

雍子:雍子是古代的一个人物,与邢侯争田。

韩宣子:韩宣子是古代的一个官员,对邢侯和雍子的事件表示担忧。

赞理:赞理是指辅佐国君处理政务。

贪不正:贪不正是指贪婪且行为不端正。

货死:货死是指因财物而丧命。

分争:分争是指争斗、纷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仁智传-晋羊叔姬-评注

叔姬者,羊舌子之妻也,叔向、叔鱼之母也,一姓杨氏。叔向名肸,叔鱼名鲋。

此段文字开篇即点明了叔姬的身份及其与叔向、叔鱼的关系,为后续的叙述奠定了基调。杨氏作为姓氏,也暗示了叔姬家族的背景。

羊舌子好正,不容于晋,去而之三室之邑。

羊舌子因其正直而不得志,流离失所,体现了古人对正直品质的推崇和对不公的批判。

三室之邑人相与攘羊而遗之,羊舌子不受。

这里展现了羊舌子的坚守原则,即使面对物质诱惑也不为所动,体现了君子之风。

叔姬曰:‘夫子居晋不容,去之三室之邑,又不容于三室之邑,是于夫子不容也,不如受之。’

叔姬的劝解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于家庭和谐的重视,以及对于孝道的尊重。

羊舌子受之,曰:‘为肸与鲋亨之。’

羊舌子最终接受羊,却以不食为条件,体现了他的原则性。

叔姬曰:‘不可。南方有鸟名曰干吉,食其子,不择肉,子常不遂。今肸与鲋,童子也。随大夫而化者,不可食以不义之肉,不若埋之,以明不与。’

叔姬以鸟食子的典故,巧妙地表达了对不义之财的拒绝,以及对于教育子女的重视。

于是乃盛以瓮,埋垆阴。

叔姬的行为体现了她的智慧和果断,以及对道德的坚守。

后二年,攘羊之事发,都吏至,羊舌子曰:‘吾受之,不敢食也。’

羊舌子的行为再次证明了他的正直,以及叔姬对他的影响。

发而视之,则其骨存焉。

这一细节描写加深了羊舌子坚守原则的形象。

都吏曰:‘君子哉,羊舌子!不与攘羊之事矣。’

都吏的评价是对羊舌子品德的肯定,也是对叔姬教育子女成功的认可。

君子谓叔姬为能防害远疑。

这一评价体现了叔姬在家庭教育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卓越能力。

诗曰:‘无曰不显,莫予云觏。’此之谓也。

诗句引用与叔姬的故事相呼应,强调了叔姬的智慧和道德。

叔向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夏姬之女,美而有色,叔姬不欲娶其族。

叔向的选择反映了儒家对于婚姻和家族观念的重视。

叔向曰:‘吾母之族,贵而无庶,吾惩舅氏矣。’

叔向的解释体现了他的孝顺和对家族荣誉的重视。

叔姬曰:‘子灵之妻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尔不惩此,而反惩吾族,何也?且吾闻之:有奇福者,必有奇祸。有甚美者,必有甚恶。’

叔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预判,体现了她的智慧和远见。

今是郑穆少妃姚子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早死无后,而天钟美于是,将必以是大有败也。

叔姬对历史和命运的洞察力,以及对美与恶的辩证思考,令人敬佩。

昔有仍氏生女,发黑而甚美,光可监人,名曰玄妻。乐正夔娶之,生伯封。

叔姬通过历史典故,警示叔向避免重蹈覆辙。

宕有豕心,贪惏毋期,忿戾毋餍,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用不祀。

叔姬用历史故事说明贪欲的恶果,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且三代之亡,及恭太子之废,皆是物也。

叔姬对历史的总结,揭示了社会动荡和道德沦丧的根源。

汝何以为哉!夫有美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也。

叔姬的话语充满了哲理,警示人们警惕美与善之间的界限。

叔向惧而不敢娶,平公强使娶之,生杨食我,食我号曰伯硕。

叔向的恐惧和最终的屈服,反映了当时社会压力和家族期望的矛盾。

伯硕生时,侍者谒之叔姬曰:‘长姒产男。’叔姬往视之,及堂,闻其号也而还,曰:‘豺狼之声也。狼子野心,今将灭羊舌氏者,必是子也。’

叔姬对伯硕的预判,体现了她的洞察力和对家族命运的担忧。

遂不肯见。

叔姬的果断拒绝,再次展现了她的智慧和坚定。

及长,与祁胜为乱,晋人杀食我,羊舌氏由是遂灭。

叔姬的预判不幸成真,羊舌氏的灭亡令人惋惜。

君子谓叔姬为能推类。

这一评价肯定了叔姬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云:‘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此之谓也。

诗句的引用再次强调了叔姬的智慧和道德。

叔姬之始生叔鱼也而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啄,鸢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赂死。’

叔姬对叔鱼的预判,体现了她的先知先觉和对家族命运的担忧。

遂不见。

叔姬的果断拒绝,再次展现了她的智慧和坚定。

及叔鱼长,为国赞理。

叔鱼最终成为国家的辅佐,但他的命运却充满悲剧。

邢侯与雍子争田,雍子入其女于叔鱼以求直,邢侯杀叔鱼与雍子于朝。

叔鱼因争田事件而丧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残酷和道德的沦丧。

韩宣子患之。

韩宣子的担忧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

叔向曰:‘三奸同罪,请杀其生者而戮其死者。’

叔向的提议体现了他的正义感和对家族荣誉的维护。

遂族邢侯氏,而尸叔鱼与雍子于市。

叔鱼的死亡和邢侯家族的灭亡,令人感慨。

叔鱼卒以贪死,叔姬可谓智矣。

叔姬的智慧和对家族命运的担忧,得到了验证。

诗云:‘贪人败类。’此之谓也。

诗句的引用再次强调了叔姬的智慧和道德。

颂曰:‘叔向之母,察于情性,推人之生,以穷其命,叔鱼食我,皆贪不正,必以货死,果卒分争。’

这段颂词总结了叔姬的一生,肯定了她的智慧和道德,以及对家族命运的深远影响。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列女传-仁智传-晋羊叔姬》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55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