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二十二

作者: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辽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文学与历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1世纪)。

内容简要:《辽史》是宋代史学家所编写的关于契丹辽朝历史的史书,详细记录了辽朝的兴衰历程。书中内容涉及辽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后的一个强大政权,辽史不仅记载了辽朝的历代帝王与重要事件,还涉及了辽朝与宋朝、金朝等其他朝代的互动。通过对辽朝历史的详细阐述,《辽史》为后世研究契丹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二十二-原文

八年春正月癸丑,如鸭子河。

二月,驻跸纳葛泺。

三月戊申朔,楚王萧革致仕,进封郑国王。

夏五月,吾独婉惕隐屯秃葛等乞岁贡马、驼,许之。

六月丙子朔,驻跸拖古烈。

辛丑,以右夷离毕奚马六为奚六部大王。

是月,御清凉殿放进士王鼎等九十三人。

秋七月甲子,射熊于外室剌。

冬十月甲戌朔,驻跸独卢金。

十二月庚辰,以知北院枢密使事萧图古辞为北院枢密使。

癸未,幸西京。

戊子,以皇太后行再生礼,曲赦西京囚。

九年春正月辛亥,幸鸳鸯泺。

辛未,禁民鬻铜。

三月辛未,宋主祯殂,以侄曙为子嗣位。

夏五月丙午,以隋王仁先为南院枢密使,徙封许王。

是月,清暑曷里狘。

秋七月丙辰,如太子山。

戊午,皇太叔重元与其子楚国王涅鲁古及陈国王陈六、同知北院枢密使事萧胡睹、卫王贴不、林牙涅剌溥古、统军使萧迭里得、驸马都尉参及弟术者、图骨、旗鼓拽剌详稳耶律郭九、文班太保奚叔、内藏提点乌骨、护卫左太保敌不古、按答、副宫使韩家奴、宝神奴等凡四百人,诱胁弩手军犯行宫。

时南院枢密使许王仁先、知北枢密院事赵王耶律乙辛、南府宰相萧唐古、北院宣徽使萧韩家奴、北院枢密副使萧惟信、敦睦宫使耶律良等率宿卫士卒数千人御之。

涅鲁古跃马突出,将战,为渤海近侍详稳阿厮、护卫苏射杀之。

己未,族逆党家。

庚申,重元亡入大漠,自杀。

辛酉,诏谕诸道。

壬戌,以仁先为北院枢密使,进封宋王,加尚父,耶律乙辛南院枢密使,萧韩家奴殿前都点检,封荆王。

萧惟信、耶律冯家奴并加太子太傅。

宿卫官萧乙辛、回鹘海邻、褭里、耶律挞不也、阿厮、宫分人急里哥、霞抹、乙辛、只鲁并加上将军。

诸护卫及士卒、庖夫、弩手、伞子等三百余人,各授官有差。

耶律良密告重元变,命籍横帐夷离堇房,为汉人行宫都部署。

癸亥,贴不诉为重元等所胁,诏削爵为民,流镇州。

戊辰,以黑白羊祭天。

八月庚午朔,遣使安抚南京吏民。

癸酉,以永兴宫使耶律塔不也有定乱动,为同知点检司事。

冬十月戊辰朔,幸兴王寺。

庚午,以六院部太保耶律合术知南院大王事。

是月,驻跸藕丝淀。

十一月辛丑,以南院宣徽使萧九哥为北府宰相。

己未,追封故富春郡王耶律义先为许王。

是岁,封皇子浚为梁王。

十年春正月己亥,北幸。

二月,禁南京民决水种粳稻。

秋七月壬申,诏决诸路囚。

辛巳,禁僧尼私诣行在,妄述祸福取财物。

九月壬寅,幸怀州,谒太宗、穆宗庙。

冬十月壬辰朔,驻跸中京。

戊午,禁民私刊印文字。

十一月甲子,定吏民衣服之制。

辛未,禁六斋日屠杀。

丁丑,诏求乾文阁所阙经籍,命儒臣校雠。

庚辰,以彰国军节度使韩谢十为惕隐。

诏南京不得私造御用彩缎,私货铁,及非时饮酒。

命南京三司,每岁春秋以官钱飨将士。

十二月癸巳,以北院大王萧兀古匿为契丹行宫都部署。

是岁,南京、西京大熟。

咸雍元年春正月辛酉朔,文武百僚加上尊号曰圣文神武全功大略广智聪仁睿孝天佑皇帝。

改元,大赦。

册梁王浚为皇太子,内外官赐级有差。

甲子,如鱼儿泺。

庚寅,诏诸遇正旦、重午、冬至,别表贺东宫。

三月丁亥,以知兴中府事杨绩知枢密院事。

夏四月辛卯,以知枢密院事张嗣复疾,改知兴中府事。

庚子,清暑拖古烈。

五月辛巳,夏国遣使来贡。

秋七月丙子,以皇太后射获熊,赏赉百官有差。

八月丙申,客星犯天庙。

诏诸路备盗贼,严火禁。

九月乙亥,驻跸藕丝淀。

丁丑,左夷离毕綎古为孟父敞稳。

冬十月丁亥朔,幸医巫闾山。

己亥,皇太后射获虎,大宴群臣,令各赋诗。

十一月壬戌,有星如斗,逆行,隐隐有声。

十二月甲午,以辽王仁先为南京留守,徙封晋王。

辛亥,以南京留守萧惟信为左夷离毕。

壬子,荧惑与月并行,自旦至午。

二年春正月丁巳,如鸭子河。

宋贺正使王严卒,以礼送还。

癸未,幸山榆淀。

二月甲午,诏武定军节度使姚景行,问以治道,拜南院枢密使。

三月辛巳,以东北路详稳耶律韩福奴为北院大王。

壬午,彗星见于西方。

夏四月,霖雨。

五月乙亥,驻跸拖古烈。

辛巳,以户部使刘诜为枢密副使。

六月丙戌,回鹘来贡。

甲辰,阻卜来贡。

秋七月癸丑朔,以西北路招讨使萧术者为北府宰相,左夷离毕萧惟信南院枢密使,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耶律白惕隐。

丙辰,南院枢密使姚景行致仕。

庚申,录囚。

辛酉,景行复前职。

丁卯,如藕丝淀。

以岁旱,遣使振山后贫民。

九月壬子朔,日有食之。

以参知政事韩孚为枢密副使。

冬十二月壬午,以知枢密院事杨绩为南院枢密使,枢密副使刘诜参知政事。

戊子,僧守志加守司徒。

丁酉,以西京留守合术为南院大王。

辛丑,以萧术者为武定军节度使。

是年,御永安殿,放进士张臻等百一人。

三年春正月辛亥,如鸭子河。

甲子,御安流殿钓鱼。

三月癸亥,宋主曙殂,子顼嗣位,遣使告哀;即遣右护卫太保萧挞不也、翰林学士陈觉第吊祭。

闰月丁亥,扈驾军营火,赐钱、粟及马有差。

辛卯,驻跸春州北淀。

乙巳,以萧兀古匿为北府宰相。

夏五月壬辰,驻跸纳葛泺。

壬寅,赐随驾官诸工人马。

六月戊申,有司奏新城县民杨从谋反,伪署官吏。

上曰:‘小人无知,此儿戏尔。’独流其首恶,余释之。

庚戌,宋遣使馈其先帝遗物。

辛亥,宋以即位,遣陈襄来报,即遣知黄龙府事萧图古辞、中书舍人马铉往贺。

壬戌,南府宰相韩王萧唐古致仕。

壬申,以广德军节度使耶律蕊奴为南府宰相,度支使赵徽参知政事。

秋七月辛丑,荧惑昼见,凡三十五日。

九月戊戌,诏给诸路囚粮。

癸卯,幸南京。

冬十一月壬辰,夏国遣使进回鹘僧、金佛、《梵觉经》。

十二月丁未,以参知政事刘诜为枢密副使,东北路详稳高八南院大王,枢密直学士张孝杰参知政事。

己酉,以张孝杰同知枢密院事。

丁巳,行再生礼,赦死罪以下。

是月,夏国王李谅祚薨。

是岁,南京旱、蝗。

四年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丙子,如鸳鸯泺。

辛巳,改易州兵马使为安抚使。

丁亥,猎炭山。

辛卯,遣使振西京饥民。

二月甲辰朔,诏元帅府募军。

壬子,夏国王李谅祚子秉常遣使告哀。

癸丑,颁行《御制华严经赞》。

丁卯,北行。

三月丙子,遣使夏国吊祭。

甲申,振应州饥民。

乙酉,诏南京除军行地,余皆得种稻。

庚寅,振朔州饥民。

乙未,夏国李秉常遣使献其父谅祚遗物。

夏四月戊午,阿萨兰回鹘遣使来贡。

五月丙戌,驻跸拖古烈。

六月壬子,西北路雨谷,方三十里。

丙寅,以北院林牙耶律赵三为北院大王,右夷离毕萧素飒中京留守。

秋七月壬申,置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

丙子,猎黑岭。

是月,南京霖雨,地震。

九月己亥,驻跸藕丝淀。

冬十月辛亥,曲赦南京徒罪以下囚。

永清、武清、安次、固安、新城、归义、容城诸县水,复一岁租。

戊辰,册李秉常为夏国王。

十二月辛亥,夏国遣使来贡。

五年春正月,阻卜叛,以晋王仁先为西北路招讨使,领禁军讨之。

夏六月己亥,驻跸拖古烈。

丙午,吐蕃遣使来贡。

壬戌,以南院枢密使萧惟信知北院枢密使事。

秋七月乙丑朔,日有食之。

戊辰,夏国遣使来谢封册。

癸未,诏禁皇族恃势侵渔细民。

八月,谒庆陵。

九月戊辰,仁先遣人奏阻卜捷。

冬十月己亥,驻跸藕丝淀。

十一月丁卯,诏四方馆副使止以契丹人充。

丁丑,五国剖阿里部叛,命萧素飒讨之。

闰月戊申,夏国王李秉常遣使乞赐印绶。

己未,僧志福加守司徒。

十二月甲子,行皇太子再生礼,减诸路徒以下罪一等。

乙丑,诏百官廷议国政。

甲戌,五国来降。仍献方物。

六年春正月甲午,如千鹅泺。

二月丙寅,阻卜来朝,贡方物。

夏四月癸未,西北路招讨司以所降阻卜酋长至行在。

五月甲辰,清暑拖古烈。

甲寅,设贤良科,诏应是科者,先以所业十万言进。

六月辛巳,阻卜来朝。

乙酉,以惕隐耶律白为中京留守。

是月,御永安殿放进士赵廷睦等百三十八人。

秋七月辛亥,猎于合鲁聂特。

八月丙子,耶律白薨,追封辽西郡王。

九月庚戌,幸藕丝淀。

甲寅,以马希白诗才敏妙,十吏书不能给,召试之。

冬十月丁卯,五国部长来朝。

壬申,西北路招讨司擒阻卜酋长来献。

十一月乙卯,禁鬻生熟铁于回鹘、阻卜等界。

十二月戊午,加圆释、法钧二僧并守司空。

己未,以坤宁节,赦死罪以下。

辛酉,禁汉人捕猎。

七年春正月戊子,如鸭子河。

二月乙丑,女直进马。

丙寅,以南院枢密使姚景行知兴中府事。

三月己酉,以讨五国功,加知黄龙府事蒲延、怀化军节度使高元纪、易州观察使高正并千牛卫上将军,五国节度使萧陶苏斡、宁江州防御使大荣并静江军节度使。

幸黑水。

夏四月癸酉,如纳葛泺。

乙亥,禁布帛短狭不中尺度者。

六月己卯,吐蕃来贡。

癸未,南院大王高八致仕。

秋七月甲申朔,以东北路详稳合里只为南院大王,西南面招讨使拾得奴为奚六部大王。

己丑,遣使按问五京囚。

庚子,如藕丝淀。

八月辛巳,置佛骨于招仙浮图,罢猎,禁屠杀。

冬十月己卯,如医巫闾山。

壬戌,以南府宰相耶律蕊奴为南京统军使。

戊辰,谒乾陵。

庚辰,诏百官廷议军国事。

十一月戊子,免南京流民租。

己丑,振饶州饥民。

丙午,高丽遣使来贡。

十二月壬子,以契丹行宫都部署耶律胡睹知北院枢密使事,知北院枢密使事萧惟信为南府宰相,兼契丹行宫都部署。

丁巳,汉人行宫都部署李仲禧、北院宣徽使刘霂、枢密副使王观、都承旨杨兴工各赐国姓。

戊寅,回鹘来贡。

是岁,春州斗粟六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二十二-译文

道宗二年春天正月癸丑日,皇帝前往鸭子河。二月,皇帝驻扎在纳葛泺。三月戊申日,楚王萧革退休,被封为郑国王。夏天五月,我独自警惕隐居的秃葛等人请求岁贡马、驼,我答应了他们。六月丙子日,皇帝驻扎在拖古烈。辛丑日,任命右夷离毕奚马六为奚六部大王。这个月,皇帝在清凉殿亲自选拔进士王鼎等九十三人。

秋天七月甲子日,皇帝在外室射熊。冬天十月甲戌日,皇帝驻扎在独卢金。十二月庚辰日,任命知北院枢密使事萧图古辞为北院枢密使。癸未日,皇帝前往西京。戊子日,因为皇太后行再生礼,对西京囚犯实行特赦。

道宗九年春天正月辛亥日,皇帝前往鸳鸯泺。辛未日,禁止民间出售铜。三月辛未日,宋朝君主赵昚去世,他的侄子赵曙继位。夏天五月丙午日,任命隋王仁先为南院枢密使,改封为许王。这个月,皇帝在清暑曷里狘。

秋天七月丙辰日,皇帝前往太子山。戊午日,皇太叔重元和他的儿子楚国王涅鲁古以及陈国王陈六、同知北院枢密使事萧胡睹、卫王贴不、林牙涅剌溥古、统军使萧迭里得、驸马都尉参及弟弟术者、图骨、旗鼓拽剌详稳耶律郭九、文班太保奚叔、内藏提点乌骨、护卫左太保敌不古、按答、副宫使韩家奴、宝神奴等共四百人,诱骗胁迫弩手军队进攻行宫。当时南院枢密使许王仁先、知北枢密院事赵王耶律乙辛、南府宰相萧唐古、北院宣徽使萧韩家奴、北院枢密副使萧惟信、敦睦宫使耶律良等率领数千名宿卫士卒抵御。

涅鲁古跃马冲出,准备战斗,被渤海近侍详稳阿厮、护卫苏射杀。己未日,处决了叛逆者的家族。庚申日,重元逃入大漠,自杀。辛酉日,皇帝下诏晓谕各道。壬戌日,任命仁先为北院枢密使,进封为宋王,加封尚父,耶律乙辛为南院枢密使,萧韩家奴为殿前都点检,封为荆王。萧惟信、耶律冯家奴都加封为太子太傅。宿卫官萧乙辛、回鹘海邻、褭里、耶律挞不也、阿厮、宫分人急里哥、霞抹、乙辛、只鲁都加封为上将军。所有护卫和士兵、厨师、弩手、伞子等三百余人,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耶律良秘密报告了重元的变故,命令登记横帐夷离堇的房舍,为汉人行宫都部署。癸亥日,贴不诉因被重元等人胁迫,皇帝下诏剥夺他的爵位,贬为平民,流放到镇州。戊辰日,以黑白羊祭天。八月庚午日,派遣使者安抚南京的官民。癸酉日,因为永兴宫使耶律塔不也有平定叛乱的功绩,任命他为同知点检司事。冬天十月戊辰日,皇帝前往兴王寺。庚午日,任命六院部太保耶律合术为南院大王事。这个月,皇帝驻扎在藕丝淀。十一月辛丑日,任命南院宣徽使萧九哥为北府宰相。己未日,追封故富春郡王耶律义先为许王。这一年,封皇子耶律浚为梁王。

道宗十年春天正月己亥日,皇帝北行。二月,禁止南京的民众决水种植粳稻。秋天七月壬申日,皇帝下诏释放各路囚犯。辛巳日,禁止僧尼私自到皇帝所在之地,胡说八道,索要财物。九月壬寅日,皇帝前往怀州,拜谒太宗、穆宗的庙宇。冬天十月壬辰日,皇帝驻扎在中京。戊午日,禁止民间私自刻印文字。十一月甲子日,规定了官民衣服的制度。辛未日,禁止六斋日屠杀。丁丑日,皇帝下诏寻找乾文阁所缺的经籍,命令儒臣校对。庚辰日,任命彰国军节度使韩谢十为惕隐。诏令南京不得私自制造御用彩缎,私自贩卖铁,以及非时饮酒。命令南京三司,每年春秋两季用官钱宴请将士。十二月癸巳日,任命北院大王萧兀古匿为契丹行宫都部署。这一年,南京、西京大丰收。

咸雍元年春天正月辛酉日,文武百官加封尊号为圣文神武全功大略广智聪仁睿孝天佑皇帝。改元,大赦。册封梁王耶律浚为皇太子,内外官员按等级赐予官职。甲子日,皇帝前往鱼儿泺。庚寅日,皇帝下诏,凡遇正月初一、端午、冬至,都要特别向东宫表示祝贺。三月丁亥日,任命知兴中府事杨绩为枢密院事。夏天四月辛卯日,因为知枢密院事张嗣复生病,改任知兴中府事。庚子日,皇帝在拖古烈消暑。五月辛巳日,夏国派遣使者来进贡。秋天七月丙子日,因为皇太后射获熊,分别赏赐百官。八月丙申日,客星侵犯天庙。皇帝下诏各路准备防备盗贼,严格火禁。九月乙亥日,皇帝驻扎在藕丝淀。丁丑日,左夷离毕綎古为孟父敞稳。冬天十月丁亥日,皇帝前往医巫闾山。己亥日,皇太后射获虎,大宴群臣,命令他们各自赋诗。十一月壬戌日,有如斗大的星星逆行,发出隐约的声音。十二月甲午日,任命辽王仁先为南京留守,改封为晋王。辛亥日,任命南京留守萧惟信为左夷离毕。壬子日,火星和月亮并行,从早晨到中午。

咸雍二年春天正月丁巳日,皇帝前往鸭子河。宋朝贺正使王严去世,按照礼仪送还。癸未日,皇帝前往山榆淀。二月甲午日,皇帝下诏询问武定军节度使姚景行治国之道,任命他为南院枢密使。三月辛巳日,任命东北路详稳耶律韩福奴为北院大王。壬午日,彗星出现在西方。夏天四月,连绵大雨。五月乙亥日,皇帝驻扎在拖古烈。辛巳日,任命户部使刘诜为枢密副使。六月丙戌日,回鹘来进贡。甲辰日,阻卜来进贡。秋天七月癸丑日,任命西北路招讨使萧术者为北府宰相,左夷离毕萧惟信为南院枢密使,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耶律白惕隐。丙辰日,南院枢密使姚景行退休。庚申日,记录囚犯的情况。辛酉日,景行恢复原职。丁卯日,前往藕丝淀。因为当年旱灾,派遣使者赈济山后贫民。九月壬子日,出现日食。任命参知政事韩孚为枢密副使。冬天十二月壬午日,任命知枢密院事杨绩为南院枢密使,枢密副使刘诜为参知政事。戊子日,僧守志加封为守司徒。丁酉日,以西京留守合术为南院大王。辛丑日,任命萧术者为武定军节度使。这一年,皇帝在永安殿亲自选拔进士张臻等一百零一人。

三年春天正月辛亥日,皇帝前往鸭子河。甲子日,皇帝在御安流殿钓鱼。三月癸亥日,宋国君主去世,他的儿子赵顼继位,派人前来报告丧事;随即派遣右护卫太保萧挞不也、翰林学士陈觉前往吊祭。闰月丁亥日,随驾的军营发生火灾,皇帝赐予钱、粮食和马匹。辛卯日,皇帝驻扎在春州北淀。乙巳日,任命萧兀古匿为北府宰相。夏天五月壬辰日,皇帝驻扎在纳葛泺。壬寅日,赐予随驾官员和工人马匹。六月戊申日,有关部门上奏新城县民杨从谋反,他假托官职。皇帝说:‘无知小人,这只是儿戏罢了。’只流放了首恶,其他人释放了。庚戌日,宋国派人赠送先帝遗物。辛亥日,宋国因为新君即位,派遣陈襄来报告,随即派遣知黄龙府事萧图古辞、中书舍人马铉前往祝贺。壬戌日,南府宰相韩王萧唐古退休。壬申日,任命广德军节度使耶律蕊奴为南府宰相,度支使赵徽为参知政事。秋天七月辛丑日,火星白天出现,持续了三十五天。九月戊戌日,下诏给各路囚犯提供粮食。癸卯日,皇帝前往南京。冬天十一月壬辰日,夏国派人进献回鹘僧人、金佛、《梵觉经》。十二月丁未日,任命参知政事刘诜为枢密副使,东北路详稳高八为南院大王,枢密直学士张孝杰为参知政事。己酉日,任命张孝杰为枢密院同知。丁巳日,举行再生礼,赦免死罪以下罪犯。这个月,夏国王李谅祚去世。这一年,南京发生旱灾和蝗灾。

四年春天正月甲戌日,出现了日食。丙子日,皇帝前往鸳鸯泺。辛巳日,改任易州兵马使为安抚使。丁亥日,在炭山打猎。辛卯日,派遣使者赈济西京饥民。二月甲辰日,下诏元帅府招募军队。壬子日,夏国王李谅祚的儿子李秉常派人前来报告丧事。癸丑日,颁布《御制华严经赞》。丁卯日,北行。三月丙子日,派遣使者前往夏国吊祭。甲申日,赈济应州饥民。乙酉日,下诏南京除了军行地,其余地方都可以种植水稻。庚寅日,赈济朔州饥民。乙未日,夏国李秉常派人献上他父亲李谅祚的遗物。夏天四月戊午日,阿萨兰回鹘派人来进贡。五月丙戌日,皇帝驻扎在拖古烈。六月壬子日,西北路降雨,方圆三十里。丙寅日,任命北院林牙耶律赵三为北院大王,右夷离毕萧素飒为中京留守。秋天七月壬申日,设立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丙子日,在黑岭打猎。这个月,南京连绵大雨,发生地震。九月己亥日,皇帝驻扎在藕丝淀。冬天十月辛亥日,皇帝在南京曲赦徒罪以下的囚犯。永清、武清、安次、固安、新城、归义、容城等县因水灾,免除一年的租税。戊辰日,册封李秉常为夏国王。十二月辛亥日,夏国派人来进贡。

五年春天正月,阻卜叛乱,任命晋王耶律仁先为西北路招讨使,率领禁军讨伐他们。夏天六月己亥日,皇帝驻扎在拖古烈。丙午日,吐蕃派人来进贡。壬戌日,任命南院枢密使萧惟信为北院枢密使。秋天七月乙丑日,出现了日食。戊辰日,夏国派人来感谢封册。癸未日,下诏禁止皇族依仗势力欺压百姓。八月,拜谒庆陵。九月戊辰日,耶律仁先派人报告阻卜战败的消息。冬天十月己亥日,皇帝驻扎在藕丝淀。十一月丁卯日,下诏四方馆副使只允许契丹人担任。丁丑日,五国剖阿里部叛乱,命令萧素飒讨伐。闰月戊申日,夏国王李秉常派人请求赐予印绶。己未日,僧人志福被封为司徒。十二月甲子日,举行皇太子再生礼,减去各路徒罪以下一等。乙丑日,下诏百官廷议国政。甲戌日,五国来降,并献上各种方物。

六年春天正月甲午日,皇帝前往千鹅泺。二月丙寅日,阻卜来朝,进贡方物。夏天四月癸未日,西北路招讨司将降服的阻卜首领带到皇帝行在。五月甲辰日,在拖古烈避暑。甲寅日,设立贤良科,下诏参加这个科目的人,先提交十万字的著作。六月辛巳日,阻卜来朝。乙酉日,任命惕隐耶律白为中京留守。这个月,皇帝在永安殿放进士赵廷睦等一百三十八人。秋天七月辛亥日,在合鲁聂特打猎。八月丙子日,耶律白去世,被追封为辽西郡王。九月庚戌日,皇帝前往藕丝淀。甲寅日,因为马希白的诗才敏捷,十个官员的书写速度都赶不上他,于是召见他进行考试。冬天十月丁卯日,五国部长来朝。壬申日,西北路招讨司擒获阻卜首领来献。十一月乙卯日,禁止在回鹘、阻卜等地区买卖生熟铁。十二月戊午日,加封圆释、法钧两位僧人为司空。己未日,因为坤宁节,赦免死罪以下的罪犯。辛酉日,禁止汉人捕猎。

七年春天正月戊子日,皇帝前往鸭子河。二月乙丑日,女真进贡马匹。丙寅日,任命南院枢密使姚景行为兴中府知事。三月己酉日,因为征讨五国的功绩,加封知黄龙府事蒲延、怀化军节度使高元纪、易州观察使高正以及千牛卫上将军,五国节度使萧陶苏斡、宁江州防御使大荣以及静江军节度使。皇帝前往黑水。夏天四月癸酉日,皇帝前往纳葛泺。乙亥日,禁止布帛短狭不符合尺寸。六月己卯日,吐蕃来进贡。癸未日,南院大王高八退休。秋天七月甲申日,任命东北路详稳合里只为南院大王,西南面招讨使拾得奴为奚六部大王。己丑日,派遣使者审查五京囚犯。庚子日,皇帝前往藕丝淀。八月辛巳日,将佛骨置于招仙浮图,停止打猎,禁止屠杀。冬天十月己卯日,皇帝前往医巫闾山。壬戌日,任命南府宰相耶律蕊奴为南京统军使。戊辰日,拜谒乾陵。庚辰日,下诏百官廷议军国大事。十一月戊子日,免除南京流民租税。己丑日,赈济饶州饥民。丙午日,高丽派人来进贡。十二月壬子日,任命契丹行宫都部署耶律胡睹为北院枢密使,北院枢密使萧惟信为南府宰相,兼契丹行宫都部署。丁巳日,汉人行宫都部署李仲禧、北院宣徽使刘霂、枢密副使王观、都承旨杨兴工分别被赐予国姓。戊寅日,回鹘来进贡。这一年,春州一斗米售价六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二十二-注解

道宗二:指辽朝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二个年号,即公元1075年至1084年。

如鸭子河:指皇帝前往鸭子河地区。

驻跸:指皇帝临时居住的地方,即行宫。

纳葛泺:纳葛泺是指一个地名,可能是湖泊或地区。

楚王萧革:指辽朝的楚王萧革。

致仕:指官员退休。

郑国王:指封为郑国王的官职。

吾独婉惕隐屯秃葛等:指吾独婉、惕隐、秃葛等人。

乞岁贡马、驼:请求每年进贡马和骆驼。

放进士:指科举考试合格后,授予进士称号。

射熊于外室剌:在外室剌地方射杀熊。

契丹行宫都部署:契丹行宫都部署是官职,负责契丹行宫的事务。

幸西京:指皇帝前往西京。

曲赦西京囚:特赦西京的囚犯。

鸳鸯泺:鸳鸯泺是指一个地名,可能是湖泊或地区。

禁民鬻铜:禁止民间出售铜。

宋主祯殂:宋朝的宋主赵祯去世。

侄曙为子嗣位:宋主赵曙继承皇位。

南院枢密使:指南院枢密使的官职。

许王:指封为许王的官职。

清暑曷里狘:指在曷里狘地方避暑。

太子山:地名,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

皇太叔重元:指辽朝的皇太叔重元。

诱胁弩手军犯行宫:诱使并胁迫弩手军进攻行宫。

族逆党家:处决叛逆者的家族。

幸:指皇帝前往。

南京:指当时的南京,即今天的北京。

西京:指当时的西京,即今天的山西大同。

幸怀州:指皇帝前往怀州。

太宗、穆宗庙:指太宗和穆宗的庙宇。

中京:指辽朝的中京,即今天的内蒙古宁城。

禁民私刊印文字:禁止民间私自刻印文字。

吏民衣服之制:规定官员和民众的服饰制度。

乾文阁:指藏书的地方。

经籍:指书籍。

惕隐:指辽朝的惕隐官职。

彩缎:指彩色的丝绸。

铁:指铁器。

官钱:指官府的钱财。

契丹行宫:指契丹族的行宫。

鱼儿泺:地名,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

册梁王浚为皇太子:立梁王耶律浚为皇太子。

正旦、重午、冬至:指春节、端午节、冬至节。

山榆淀:地名,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

武定军节度使:指武定军节度使的官职。

东北路详稳:指东北路的详稳官职。

北院大王:指北院大王的官职。

彗星见于西方:彗星出现在西方天空。

霖雨:指连绵不断的雨。

阻卜:指阻卜部族。

招讨使:指招讨使的官职。

北府宰相:北府宰相是官职,负责北方地区的行政事务。

录囚:审查囚犯。

参知政事:参知政事是官职,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僧守志:指僧人守志。

守司徒:指守司徒的官职。

南院大王:指南院大王的官职。

御永安殿:在永安殿举行仪式。

进士:指科举考试合格后,授予进士称号的人。

辛亥:辛亥是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日期,表示农历正月初一。

御安流殿:御安流殿是古代帝王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宋主曙殂:宋主指宋朝的君主,曙殂表示君主去世。

子顼嗣位:子顼是宋主的后代,嗣位表示继承皇位。

右护卫太保萧挞不也:右护卫太保是官职,萧挞不也是人名。

翰林学士陈觉第:翰林学士是官职,陈觉第是人名。

扈驾军营火:扈驾指皇帝出行时随行的军队,军营火指军队的营地。

赐钱、粟及马有差:赐钱、粟指赏赐钱粮,马有差指根据不同情况赏赐不同数量的马。

春州北淀:春州北淀是指春州北面的一个湖泊。

随驾官:随驾官指跟随皇帝出行的官员。

新城县民杨从谋反:新城县民指新城县的人,杨从是谋反者的名字。

伪署官吏:伪署官吏指未经正式任命而擅自任命的官员。

宋遣使馈其先帝遗物:宋遣使指宋朝派遣使者,馈遗指赠送。

即位:即位指新皇帝登基。

陈襄:陈襄是人名,可能为使者或官员。

南府宰相:南府宰相是官职,负责南方地区的行政事务。

广德军节度使耶律蕊奴:广德军节度使是官职,耶律蕊奴是人名。

度支使赵徽:度支使是官职,赵徽是人名。

荧惑:荧惑是古代对火星的别称。

日有食之:日有食之指日食现象。

易州兵马使:易州兵马使是官职,负责易州的军事事务。

安抚使:安抚使是官职,负责安抚地方。

振西京饥民:振西京饥民指赈济西京地区的饥民。

元帅府:元帅府是军事机构,负责指挥军队。

夏国王李谅祚:夏国王指西夏国的君主,李谅祚是人名。

《御制华严经赞》:《御制华严经赞》是皇帝所作的赞颂《华严经》的文章。

阿萨兰回鹘:阿萨兰回鹘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区。

拖古烈:拖古烈是指一个地名,可能是湖泊或地区。

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是军事机构,负责乌古敌烈部的军事事务。

五国剖阿里部叛:五国剖阿里部叛指五国剖阿里部发生叛乱。

夏国王李秉常:夏国王指西夏国的君主,李秉常是人名。

庆陵:庆陵是皇帝的陵墓。

仁先:仁先是人名,可能为将领或官员。

契丹人:契丹人指契丹民族的人。

五国:五国指五个国家或地区。

千鹅泺:千鹅泺是指一个地名,可能是湖泊或地区。

合鲁聂特:合鲁聂特是指一个地名,可能是湖泊或地区。

佛骨:佛骨指佛教中佛祖的遗骨。

医巫闾山:医巫闾山是指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

乾陵:乾陵是皇帝的陵墓。

汉人行宫都部署:汉人行宫都部署是官职,负责汉人的行宫事务。

北院枢密使:北院枢密使是官职,负责北方地区的军事事务。

方物:方物指各地方特产的物品。

春州斗粟六钱:春州斗粟六钱指春州地区一斗粟米的售价为六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二十二-评注

这段古文记录了辽朝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从三年春正月到七年十二月,涵盖了政治、军事、宗教、经济等多个方面的事件。以下是对这段古文的具体赏析:

1. 年代与事件记载:古文以干支纪年,详细记录了每年的重大事件,如‘三年春正月辛亥,如鸭子河’等,这种纪年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辽朝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2. 政治事件:古文中记载了多位皇帝的即位、官员的任命和调动等政治事件,如‘三月癸亥,宋主曙殂,子顼嗣位’、‘夏五月壬辰,驻跸纳葛泺’等。这些事件反映了辽朝政治体制的运作和皇帝的权力。

3. 军事事件:古文中记载了辽朝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战争、和平以及军事调动等事件,如‘五年春正月,阻卜叛,以晋王仁先为西北路招讨使’、‘秋七月乙丑朔,日有食之’等。这些事件展示了辽朝的军事力量和对外关系。

4. 宗教事件:古文中记载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活动,如‘冬十一月壬辰,夏国遣使进回鹘僧、金佛、《梵觉经》’、‘己未,僧志福加守司徒’等。这些事件反映了辽朝宗教文化的繁荣和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5. 经济事件:古文中记载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如‘是岁,南京旱、蝗’、‘七年春正月戊子,如鸭子河’等。这些事件展示了辽朝经济状况和社会生活。

6. 语言风格:古文采用了古汉语的语法和词汇,语言简练、准确,富有文学性。这种语言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

7. 历史价值:这段古文为我们研究辽朝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有助于我们了解辽朝的政治、军事、宗教、经济等方面的状况。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本纪-卷二十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50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