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十三

作者: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辽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文学与历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1世纪)。

内容简要:《辽史》是宋代史学家所编写的关于契丹辽朝历史的史书,详细记录了辽朝的兴衰历程。书中内容涉及辽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后的一个强大政权,辽史不仅记载了辽朝的历代帝王与重要事件,还涉及了辽朝与宋朝、金朝等其他朝代的互动。通过对辽朝历史的详细阐述,《辽史》为后世研究契丹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十三-原文

耶律休哥(马哥) 耶律斜轸 耶律 奚低 耶律学古(乌不吕)

耶律休哥,字逊宁。祖释鲁,隋国王。父绾思,南院夷离堇。休哥少有公辅器。

初乌古、室韦二部叛,休哥从北府宰相萧干讨之。应历末,为惕隐。

乾亨元年,宋侵燕,北院大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等败绩,南京被围。

帝命休哥代奚底,将五院军往救。遇大敌于高梁河,与耶律斜轸分左右翼,击败之。

追杀三十余里,斩首万余级,休哥被三创。

明旦,宋主遁去,休哥以创不能骑,轻车追至涿州,不及而还。

是年冬,上命韩匡嗣、耶律沙伐宋,以报围城之役。

休哥率本部兵从匡嗣等战于满城。

翌日将复战,宋人请降,匡嗣信之。

休哥曰:‘彼众整而锐,必不肯屈,乃诱我耳。宜严兵以待。’

匡嗣不听。

休哥引兵凭高而视。

须臾南兵大至,鼓噪疾驰。

匡嗣仓卒不知所为,士卒弃旗鼓而走,遂败绩。

休哥整兵进击,敌乃却。

诏总南面戍兵,为北院大王。

明年,车驾亲征,围瓦桥关。

宋兵来救,守将张师突围出。

帝亲督战,休哥斩师,余众退走入城。

宋阵于水南。

将战,帝以休哥马介独黄,虑为敌所识,乃赐玄甲、白马易之。

休哥率精骑渡水,击败之,追至莫州。

横尸满道,〈革义〉矢俱罄,生获数将以献。

帝悦,赐御马、金盂,劳之曰:‘尔勇过于名,若人人如卿,何忧不克?’

师还,拜于越。

圣宗即位,太后称制,令休哥总南面军务,以便宜从事。

休哥均戍兵,立更休法,劝农桑,修武备,边境大治。

统和四年,宋复来侵,其将范密、杨继业出云州;曹彬、米信出雄、易,取歧沟、涿州,陷固安,置屯。

时北南院、奚部兵未至,休哥力寡,不敢出战。

夜以轻骑出两军间,杀其单弱以胁余众;昼则以精锐张其势,使彼劳于防御,以疲其力。

又设伏林莽,绝其粮道。

曹彬等以粮运不继,退保白沟。

月余,复至。

休哥以轻兵薄之,伺彼蓐食,击其离伍单出者,且战且却。

由是南军自救不暇,结方阵,堑地两边而行。

军渴乏井,漉淖而饮,凡四日始达于涿。

闻太后军至,彬等冒雨而遁。

太后益以锐卒,追及之。

彼力穷,环粮车自卫,休哥围之。

至夜,彬、信以数骑亡去,余众悉溃。

追至易州东,闻宋师尚有数万,濒沙河而爨,促兵往击之。

宋师望尘奔窜,堕岸相蹂死者过半,沙河为之不流。

太后旋旆,休哥收宋尸为京观。

封宋国王。

又上言,可乘宋弱,略地至河为界。

书奏,不纳。

及太后南征,休哥为先锋,败宋兵于望都。

时宋将刘廷让以数万骑并海而出,约与李敬源合兵,声言取燕。

休哥闻之,先以兵扼其要地。

会太后军至,接战,杀敬源,廷让走瀛州。

七年,宋遣刘廷让等乘暑潦来攻易州,诸将惮之;独休哥率锐卒逆击于沙河之北,杀伤数万,获辎重不可计,献于朝。

太后嘉其功,诏免拜、不名。

自是宋不敢北向。

时宋人欲止儿啼,乃曰:‘于越至矣!’

休哥以燕民疲弊,省赋役,恤孤寡,戒戍兵无犯宋境,虽马牛逸于北者悉还之。

远近向化,边鄙以安。

十六年,薨。

是夕,雨木冰。

圣宗诏立祠南京。

休哥智略宏远,料敌如神。

每战胜,让功诸将,故士卒乐为之用。

身更百战,未尝杀一无辜。

二子:高八,官至节度使;高十,终于越。

孙马哥。

马哥,字讹特懒。

兴宗时,以散职入见,上问:‘卿奉佛乎?’对曰:‘臣每旦诵太祖、太宗及先臣遗训,未暇奉佛。’

帝悦。

清宁中,迁唐古部节度使。

咸雍中,累迁匡义军节度使。

大康初,致仕,卒。

耶律斜轸,字韩隐,于越曷鲁之孙。

性明敏,不事生产。

保宁元年,枢密使萧思温荐斜轸有经国才,上曰:‘朕知之,第佚荡,岂可羁屈?’

对曰:‘外虽佚荡,中未可量。’

乃召问以时政,占对剀切,帝器重之。

妻以皇后之侄,命节制西南面诸军,仍援河东。

改南院大王。

乾亨初,宋再攻河东,从耶律沙至白马岭遇敌,沙等战不利;斜轸赴之,令麾下万矢齐发,敌气褫而退。

是年秋,宋下河东,乘胜袭燕,北院大王耶律奚底与萧讨古逆战,败绩,退屯清河北。

斜轸取奚底等青帜军于得胜口以诱敌,敌果争赴。

斜轸出其后,奋击败之。

及高梁之战,与耶律休哥分左右翼夹击,大败宋军。

统和初,皇太后称制,益见委任,为北院枢密使。

会宋将曹彬、米信出雄、易,杨继业出代州。

太后亲帅师救燕,以斜轸为山西路兵马都统。

继业陷山西诸郡,各以兵守,自屯代州。

斜轸至定安,遇贺令图军,击破之,追至五台,斩首数万级。

明日,至蔚州,敌不敢出,斜轸书帛射城上,谕以招慰意。

阴闻宋军来救,令都监耶律题子夜伏兵险厄,俟敌至而发。

城守者见救至,突出。

斜轸击其背,二军俱溃,追至飞狐,斩首二万余级,遂取蔚州。

贺令图、潘美复以兵来,斜轸逆于飞狐,击败之。

宋军在浑源、应州者,皆弃城走。

斜轸闻继业出兵,令萧挞凛伏兵于路。

明旦,继业兵至,斜轸拥众为战势。

继业麾帜而前,斜轸佯退。

伏兵发,斜轸进攻,继业败走,至狼牙村,众军皆溃。

继业为流矢所中,被擒。

斜轸责曰:‘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

继业但称死罪而已。

初,继业在宋以骁勇闻,人号杨无敌,首建梗边之策。

至狼牙村,心恶之,欲避不可得。

既擒,三日死。

斜轸归阙,以功加守太保。

从太后南伐,卒于军。

太后亲为哀临,仍给葬具。

庶子狗儿,官至小将军。

耶律奚低,孟父楚国王之后。

便弓马,勇于攻战。

景宗时,多任以军事。

统和四年,为右皮室详稳。

时宋将杨继业陷山西郡县,奚低从枢密使斜轸讨之。

凡战必以身先,矢无虚发。

继业败于朔州之南,匿深林中。

奚低望袍影而射,继业堕马。

先是,军令须生擒继业,奚低以故不能为功。

后太后南伐,屡有战绩。

以病卒。

耶律学古,字乙辛隐,于越洼之庶孙。

颖悟好学,工译鞮及诗。

保宁中,补御盏郎君。

乾亨元年,宋既下河东,乘胜侵燕,学古受诏往援。

始至京,宋败耶律奚底、萧讨古等,势益张,围城三周,穴地而进,城中民怀二心。

学古以计安反侧,随宜备御,昼夜不少懈。

适有敌三百余人夜登城,学古战却之。

会援军至,围遂解。

学古开门列阵,四面鸣鼓,居民大呼,声震天地。

旋有高梁之捷。

以功遥授保静军节度使,为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

二年,伐宋,乞将汉军,从之,改彰国军节度使。

时南境未静,民思休息,学古禁寇掠以安之。

会宋将潘美率兵分道来侵,学古以军少,虚张旗帜,杂丁黄为疑兵。

是夜,适独虎峪举烽火,遣人侦视,见敌俘掠村野,击之,悉获所掠物,擒其将领。

自是学古与潘美各守边约,无相侵轶,民获安业。

以功为惕隐,卒。

弟乌不吕。

乌不吕,字留隐。

严重,有膂力,善属文。

统和中伐宋,屡任以军事。

尝与爻直不相能,因曰:‘尔奴才,何所知?’

爻直讼于北院枢密使韩德让。

德让怒,问曰:‘尔安得此奴耶?’

乌不吕对曰:‘三父异籍时亦易得。’

德让笑而释之。

后从萧恒德伐蒲卢毛朵部,以功为东路统军都监。

及德让为大丞相,荐其材可任统军使,太后曰:‘乌不吕尝不逊于卿,何善而荐?’

德让奏曰:‘臣忝相位,于臣犹不屈,况于其余。以此知可用。若任使之,必能镇抚诸蕃。’

太后从之,加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太尉。

而弟国留以罪亡,乌不吕及其母俱下吏。

恐祸及母,阴使人召国留,绐曰:‘太后知事之诬,汝第来勿畏。’

国留至,送有司,坐诛。

其后,退归田里,以疾卒。

论曰:宋乘下太原之锐,以师围燕,继遣曹彬、杨继业等分道来伐。

是两役也,辽亦岌岌乎殆哉!

休哥奋击于高梁,敌兵奔溃;斜轸擒继业于朔州,旋复故地。

宋自是不复深入,社稷固而边境宁,虽配古名将,无愧矣。

然非学古之在南京安其反侧,则二将之功,盖亦难致。

故曰国以人重,信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十三-译文

耶律休哥(马哥)、耶律斜轸、耶律、奚低、耶律学古(乌不吕)

耶律休哥,字逊宁。他的祖父是释鲁,隋朝国王。父亲是绾思,南院夷离堇。休哥年轻时就很有才能。起初,乌古、室韦两部叛乱,休哥跟随北府宰相萧干去讨伐他们。应历末年,担任惕隐。乾亨元年,宋朝侵犯燕地,北院大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等战败,南京被围。皇帝命令休哥代替奚底,率领五院军去救援。在高梁河遇到强敌,与耶律斜轸分左右翼,击败了敌人。追击敌人三十多里,斩首超过一万人,休哥身受三处创伤。第二天,宋朝皇帝逃走,休哥因为受伤不能骑马,乘坐轻车追到涿州,但没有追上就回来了。这年冬天,皇帝命令韩匡嗣、耶律沙攻打宋朝,以报复围城之役。休哥率领本部兵马在满城与韩匡嗣等人作战。第二天将要再次作战,宋朝人请求投降,韩匡嗣相信了他们。休哥说:‘他们人马整齐而勇猛,肯定不会屈服,这不过是诱敌之计。我们应该严阵以待。’韩匡嗣没有听从。休哥带领军队占据高地观察。不久,南军大举到来,鼓噪着快速前进。韩匡嗣仓促之间不知所措,士兵们丢弃旗帜和战鼓逃跑,结果大败。休哥整顿军队进攻,敌人就退却了。皇帝下诏让休哥总管南面戍兵,担任北院大王。第二年,皇帝亲自出征,围攻瓦桥关。宋朝军队来救援,守将张师突围而出。皇帝亲自督战,休哥斩杀了张师,其余士兵退入城中。宋朝军队在河的南边布阵。将要交战时,皇帝因为休哥的马是独角黄马,担心被敌人认出,就赐给他黑色铠甲和白马更换。休哥率领精锐骑兵渡河,击败了敌人,追击到莫州。路上尸体横陈,箭矢用尽,生擒了几名将领献给皇帝。皇帝很高兴,赐给他御马和金盂,慰劳他说:‘你的勇气超过你的名声,如果人人都能像你一样,还有什么担忧不能克服的呢?’军队返回,封休哥为于越。

圣宗即位后,太后临朝听政,命令休哥总管南面军务,可以便宜行事。休哥平均分配戍兵,建立轮换休息制度,鼓励农业和桑蚕业,加强军事装备,边境得到了很好的治理。统和四年,宋朝再次侵犯,他们的将领范密、杨继业出云州;曹彬、米信出雄、易,夺取了歧沟、涿州,攻陷了固安,并设立了屯兵。当时南北院、奚部军队还没有到来,休哥兵力不足,不敢出战。夜晚,他带领轻骑兵出现在两军之间,杀死了一些弱小的敌人来威胁其余的人;白天则用精锐部队展示力量,使对方疲于防御,消耗他们的力量。他还设置了伏兵在树林中,切断他们的粮道。曹彬等人因为粮草运输不继,退守白沟。一个月后,他们又回来了。休哥用轻兵逼近他们,等待他们休息吃饭时,攻击那些单独出来的敌人,边打边退。因此南军自救不暇,结成方阵,在两边挖沟行军。军队口渴找不到井水,只能从泥潭中过滤饮用,总共四天才到达涿州。听说太后军队到了,曹彬等人冒雨逃跑。太后增派精锐部队,追上了他们。对方力量耗尽,围绕粮车自卫,休哥包围了他们。到了夜晚,曹彬、米信带着几个骑兵逃走,其余的人全部溃散。休哥追到易州东边,听说宋朝军队还有几万人,在沙河边煮饭,就派兵去攻击他们。宋朝军队望风而逃,掉进河岸相践踏的死亡人数超过一半,沙河因此断流。太后调转军队,休哥收集宋朝的尸体作为京观。封宋朝国王。又上奏,建议乘宋朝虚弱,夺取土地到河边为界。奏书呈上,但没有被采纳。等到太后南征,休哥担任先锋,在望都击败了宋朝军队。当时宋朝将领刘廷让带领几万骑兵从海边出来,约定与李敬源会合兵力,声称要夺取燕地。休哥听说后,先派兵扼守要地。等到太后军队到达,两军交战,杀死了李敬源,刘廷让逃到瀛州。七年,宋朝派遣刘廷让等人趁着暑热和洪水来攻打易州,其他将领都害怕,只有休哥率领精锐部队在沙河以北迎击,杀伤数万人,缴获了无数的军用物资,献给朝廷。太后嘉奖他的功绩,下诏免除他的朝拜礼和不提名号。从此宋朝不敢向北进攻。当时宋朝人想要停止孩子的啼哭,就说:‘于越来了!’

休哥因为燕地百姓疲惫,减免赋税劳役,照顾孤儿寡母,告诫戍兵不要侵犯宋朝边境,即使是马牛跑到北边来的也全部归还。远近的人都向他归附,边境得以安宁。十六年,去世。那天晚上,雨中树木结冰。圣宗下诏在南京建立祠堂。

休哥智谋宏大,预测敌人如同神明。每次战胜,他都把功劳让给将领们,因此士兵们都很愿意为他效力。他身经百战,从未杀过一个无辜的人。他有二子:高八,官至节度使;高十,最终也成为了于越。孙子马哥。

马哥,字讹特懒。兴宗时,以散职入见,皇帝问他:‘你信奉佛教吗?’他回答说:‘我每天早上都背诵太祖、太宗和先人的遗训,没有时间去信奉佛教。’皇帝很高兴。清宁年间,他被任命为唐古部节度使。咸雍年间,连续升迁为匡义军节度使。大康初年,退休,去世。

耶律斜轸,字韩隐,是于越曷鲁的孙子。他性格聪明敏捷,不从事生产。保宁元年,枢密使萧思温推荐斜轸有治国才能,皇帝说:‘我知道,但他放荡不羁,怎么能束缚他呢?’他回答说:‘外表虽然放荡不羁,但内心不可估量。’于是皇帝召见他询问时政,他的回答直率而中肯,皇帝很器重他。皇帝把他的妻子嫁给皇后的侄子,命令他节制西南面各军,并援助河东。后来改任南院大王。乾亨初年,宋朝再次攻打河东,耶律沙等人到白马岭遇到敌人,战况不利;斜轸赶到,命令手下万箭齐发,敌人气焰被压制而退却。这年秋天,宋朝攻下河东,乘胜袭击燕地,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和萧讨古迎战,战败,退守清河北。斜轸在得胜口截获了耶律奚底等人的青旗军来诱敌,敌人果然争相前来。斜轸从后面出击,大败敌人。在高梁河之战中,他与耶律休哥分左右翼夹击,大败宋朝军队。

统和初年,皇太后临朝称制,越来越信任她,任命她为北院枢密使。当时宋将曹彬、米信出兵雄州、易州,杨继业出兵代州。太后亲自率领军队援救燕地,任命斜轸为山西路兵马都统。杨继业攻陷山西各郡,各郡都派兵防守,他自己驻扎在代州。斜轸到达定安,遇到贺令图军队,将其击溃,追击到五台,斩首数万。第二天,到达蔚州,敌人不敢出战,斜轸写信射到城上,告诉他们招降安抚的意思。暗中听说宋军来援救,命令都监耶律题子夜间在险要处埋伏,等敌人到来就发动攻击。城中的守军看到援军到来,突出城外。斜轸从背后攻击,两军都溃败,追击到飞狐,斩首二万多人,于是攻取了蔚州。贺令图、潘美再次率兵来攻,斜轸在飞狐迎战,将其击败。宋军在浑源、应州的,都弃城逃跑。斜轸听说杨继业出兵,命令萧挞凛在路上埋伏。第二天早上,杨继业的军队到来,斜轸带领大军摆开战斗态势。杨继业挥舞旗帜前进,斜轸假装撤退。伏兵发动,斜轸进攻,杨继业败逃,逃到狼牙村,大军都溃散。杨继业被流箭射中,被俘。斜轸责问他说:“你和我国家争斗三十多年,今天还有什么脸面相见!”杨继业只说自己是死罪。起初,杨继业在宋朝以勇猛闻名,人们称他为杨无敌,首先提出阻挠边境的策略。到狼牙村后,他心里很厌恶,但想逃避却做不到。被俘后,三天后死去。斜轸回到朝廷,因功被封为守太保。跟随太后南征,在军中去世。太后亲自为他举行丧礼,并提供了葬礼用品。他的庶子狗儿,官至小将军。

耶律奚低,是孟父楚国王的后代。擅长射箭和骑马,勇敢善战。景宗时期,多次被任命负责军事。统和四年,担任右皮室详稳。当时宋将杨继业攻陷山西郡县,耶律奚低跟随枢密使斜轸讨伐他。每次战斗都亲自冲锋在前,箭无虚发。杨继业在朔州以南战败,隐藏在深林中。耶律奚低根据他的衣服影子射击,杨继业从马上摔下来。之前,军令要求生擒杨继业,耶律奚低因此不能立功。后来太后南征,耶律奚低多次有战功。因病去世。

耶律学古,字乙辛隐,是于越洼的庶孙。聪明好学,擅长翻译和写诗。保宁年间,补任御盏郎君。乾亨元年,宋朝攻下河东,乘胜进攻燕地,耶律学古受命前往支援。刚到京城,宋朝打败了耶律奚底、萧讨古等人,势力更加壮大,围城三圈,挖地道进攻,城中的百姓怀有二心。耶律学古用计谋安抚了那些动摇的人,随时准备防御,日夜不懈。恰好有三百多敌人夜间登上城墙,耶律学古击退了他们。援军到来,围城得以解除。耶律学古打开城门列阵,四面擂鼓,居民大声呼喊,声震天地。随后又有高梁之战的胜利。因功被授予保静军节度使,担任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第二年,攻打宋朝,请求率领汉军,被批准,改任彰国军节度使。当时南境还未安定,百姓渴望休息,耶律学古禁止抢劫掠夺来安抚他们。当时宋将潘美率兵分路来侵,耶律学古因为军队人数少,就虚张旗帜,混入丁黄作为疑兵。当晚,独虎峪举起了烽火,派人侦察,看到敌人正在掠夺村庄,将其击退,夺回了所有被抢的物品,并擒获了他们的将领。从此耶律学古和潘美各自守卫边境,不再相互侵犯,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因功被封为惕隐,去世。他的弟弟乌不吕。

乌不吕,字留隐。严肃庄重,有力量,擅长写作。统和年间攻打宋朝,多次被任命负责军事。曾与爻直不和,因此说:“你是奴才,懂什么?”爻直向北院枢密使韩德让告状。韩德让生气地问:“你从哪里得到这个奴才的?”乌不吕回答说:“我三个父亲分家时也容易得到。”韩德让笑着放过了他。后来跟随萧恒德攻打蒲卢毛朵部,因功被封为东路统军都监。等到韩德让成为大丞相,推荐他可以担任统军使,太后说:“乌不吕曾经对我无礼,有什么好处你推荐他?”韩德让上奏说:“我愧居相位,对我尚且不屈,何况其他人。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可用。如果任命他,一定能镇抚各部落。”太后同意了,封他为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太尉。而他的弟弟国留因罪逃亡,乌不吕和他的母亲都被下到官府。担心祸及母亲,暗中派人召回国留,骗他说:“太后知道事情是诬告的,你只管来,不要害怕。”国留来了,被送到官府,被处死。之后,他退隐回家,因病去世。

评论说:宋朝趁着攻下太原的锐气,派军队围攻燕地,随后又派遣曹彬、杨继业等人分路来攻。这两次战役,辽国也是危在旦夕!休哥在高梁奋力作战,敌人军队溃败;斜轸在朔州擒获杨继业,很快又收复了失地。宋朝从此不再深入,国家稳固,边境安宁,即使和古代的名将相比,也毫不逊色。然而,如果不是耶律学古在南京安抚了那些不安定的人,这两位将领的功绩可能也难以取得。所以说,国家因为人才而重要,这话是真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十三-注解

耶律休哥:耶律休哥是辽朝的一位著名将领,字逊宁,辽圣宗时期的重要军事人物。他在对抗宋朝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多次取得胜利。

耶律斜轸:耶律斜轸也是辽朝的一位著名将领,字韩隐,是辽圣宗时期的军事人才。他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高梁河之战中与耶律休哥合作击败宋军。

耶律:耶律是辽朝皇室的姓氏,源自契丹族,是辽朝皇室的标志。

奚低:奚低可能是“奚底”的误写,奚底是辽朝的一位将领,参与了对抗宋朝的战争。

耶律学古(乌不吕):耶律学古,字乌不吕,是辽朝的一位将领,与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人一同参与对抗宋朝的战争。

公辅器:指具有辅佐君主的才能和品德。

北府宰相:北府宰相是辽朝的一种官职,负责北方地区的行政和军事事务。

惕隐:辽朝的官职,负责边防。

北院大王:北院大王是辽朝的一种官职,负责北方军事。

南京:指辽朝的南京,今北京。

高梁河:高梁河是位于今天的北京市的一条河流,也是历史上辽宋战争的重要战场。

宋主:指宋朝的皇帝。

南院夷离堇:南院夷离堇是辽朝的一种官职,负责南方地区的行政和军事事务。

应历末:应历是辽朝的一个年号,应历末指的是这个年号即将结束时。

乾亨元年:辽朝乾亨年间的第一年。

五院军:五院军是辽朝的一支军队。

北府宰相萧干:萧干是辽朝的一位北府宰相。

南京被围:南京被围指的是辽朝的南京被宋朝军队包围。

涿州:涿州是位于今天的河北省的一个城市,也是历史上辽宋战争的重要战场。

韩匡嗣:韩匡嗣是辽朝的一位将领。

耶律沙:耶律沙是辽朝的一位将领。

南面戍兵:南面戍兵是指负责南方边防的军队。

车驾亲征:车驾亲征指的是皇帝亲自领兵出征。

瓦桥关:瓦桥关是位于今天的河北省的一个关隘,也是历史上辽宋战争的重要战场。

张师:张师是宋朝的一位将领。

玄甲:玄甲是指黑色的铠甲。

白马:白马是指白色的马。

莫州:莫州是位于今天的河北省的一个城市。

革义:革义可能是指箭矢的箭头。

京观:京观是指在战场上收集敌军尸体堆砌而成的纪念物。

于越:于越是辽朝的一种官职,相当于宰相。

圣宗:圣宗是辽朝的一位皇帝。

太后:太后指的是辽朝的皇后,有时也指皇帝的母亲。

唐古部节度使:唐古部节度使是辽朝的一种官职,负责唐古部的行政和军事事务。

匡义军节度使:匡义军节度使是辽朝的一种官职,负责匡义军的行政和军事事务。

兴宗:兴宗是辽朝的一位皇帝。

枢密使:枢密使是辽朝的一种官职,负责军事事务。

皇后之侄:皇后之侄指的是皇后的侄子。

西南面诸军:西南面诸军是指负责西南面地区的军队。

河东:地名,位于山西。

得胜口:得胜口是位于今天的山西省的一个地方。

清河北:清河北是位于今天的河北省的一个地区。

青帜军:青帜军是指以青色旗帜为标志的军队。

易州:易州是位于今天的河北省的一个城市。

瀛州:瀛州是位于今天的河北省的一个城市。

暑潦:暑潦指的是炎热的雨季。

辎重:辎重是指军需物资。

节度使:节度使是辽朝的一种官职,负责一个地区的行政和军事事务。

散职:散职是指没有固定职责的官职。

保宁元年:保宁是辽朝的一个年号,保宁元年指的是这个年号的第一年。

占对剀切:占对剀切指的是回答问题直截了当,毫不回避。

节制:节制是指指挥和调度。

白马岭:白马岭是位于今天的山西省的一个地方。

高梁之战:高梁之战是辽宋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

方阵:方阵是指军队排成方形的阵型。

漉淖:漉淖是指过滤泥沙。

统和初:指辽朝统和年间的初期,统和是辽朝的年号,由辽圣宗耶律隆绪使用。

皇太后称制:皇太后在皇帝年幼或无法处理国事时,代理国政。

北院枢密使:辽朝官职,负责军事和边防事务。

曹彬、米信出雄、易:曹彬和米信是宋朝的将领,出雄和易可能是地名。

杨继业出代州:杨继业是辽朝的将领,出代州表示他率领军队从代州出发。

太后亲帅师救燕:太后亲自率领军队去救援燕地。

斜轸为山西路兵马都统:斜轸被任命为山西路的兵马都统,负责该地区的军事。

陷山西诸郡:攻陷山西地区的各个郡县。

山西路兵马都统:山西路的军事指挥官。

定安:地名,位于山西。

贺令图军:贺令图是宋朝的将领,他率领的军队。

五台:地名,位于山西。

射城上:用箭射向城墙上。

谕以招慰意:用箭传达招抚的意图。

耶律题子:辽朝的将领。

险厄:险要的地方。

俟敌至而发:等待敌人到来时再发动攻击。

飞狐:地名,位于山西。

潘美:宋朝的将领。

浑源、应州:地名,位于山西。

梗边之策:指对抗边境的计策。

狼牙村:地名,位于山西。

流矢所中:被箭射中。

守太保:辽朝的官职,是一种荣誉性的职位。

南伐:指辽朝向南方的宋朝发动战争。

景宗:辽朝的皇帝,景宗耶律贤。

右皮室详稳:辽朝的官职,负责皮室(皮室是辽朝的一种军事编制)。

朔州:地名,位于山西。

鞮:古代的一种皮制鞋子。

御盏郎君:辽朝的官职,负责御盏(皇帝的酒杯)。

京:指辽朝的都城,今北京。

于越洼:人名,于越洼是辽朝的贵族。

保宁:辽朝的年号。

御盏:皇帝的酒杯。

马步军都指挥使:辽朝的官职,负责马步军的指挥。

彰国军节度使:辽朝的官职,负责彰国军的节度。

丁黄:指穿着黄色军服的士兵。

独虎峪:地名,位于山西。

烽火:古代用于传递信息的烟火信号。

乌不吕:人名,乌不吕是辽朝的将领。

爻直:人名,爻直是乌不吕的同事。

北院枢密使韩德让:韩德让是辽朝的枢密使,负责军事。

蒲卢毛朵部:部落名,位于辽朝境内。

金紫崇禄大夫:辽朝的官职,是一种荣誉性的职位。

检校太尉:辽朝的官职,负责军事。

配古名将:与古代的名将相媲美。

社稷:国家的代称。

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南京的军事指挥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十三-评注

统和初,皇太后称制,益见委任,为北院枢密使。此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皇太后称制,显示了皇权的集中,同时也表明了皇太后对北院枢密使的信任与重用。

会宋将曹彬、米信出雄、易,杨继业出代州。太后亲帅师救燕,以斜轸为山西路兵马都统。这几句描述了宋辽之间的军事冲突,宋将曹彬、米信、杨继业分头出兵,而太后亲自领兵救援燕地,任命斜轸为山西路兵马都统,显示了对斜轸的信任。

继业陷山西诸郡,各以兵守,自屯代州。斜轸至定安,遇贺令图军,击破之,追至五台,斩首数万级。明日,至蔚州,敌不敢出,斜轸书帛射城上,谕以招慰意。这几句描写了斜轸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他不仅击破了贺令图军,还追击至五台,斩首数万级,显示出其军事才能和果敢。

阴闻宋军来救,令都监耶律题子夜伏兵险厄,俟敌至而发。城守者见救至,突出。斜轸击其背,二军俱溃,追至飞狐,斩首二万余级,遂取蔚州。这几句展现了斜轸的智谋,他通过伏兵和诱敌深入的策略,成功击败了宋军,并取得了蔚州。

贺令图、潘美复以兵来,斜轸逆于飞狐,击败之。宋军在浑源、应州者,皆弃城走。这几句说明了斜轸在战斗中的连续胜利,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斜轸闻继业出兵,令萧挞凛伏兵于路。明旦,继业兵至,斜轸拥众为战势。继业麾帜而前,斜轸佯退。伏兵发,斜轸进攻,继业败走,至狼牙村,众军皆溃。继业为流矢所中,被擒。这几句描述了斜轸在狼牙村之战中的智谋和勇敢,他通过伏兵和佯退的策略,成功擒获了杨继业。

斜轸责曰:“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继业但称死罪而已。这几句展现了斜轸的威严和杨继业的无奈,杨继业在战败后只能低头认罪。

初,继业在宋以骁勇闻,人号杨无敌,首建梗边之策。至狼牙村,心恶之,欲避不可得。既擒,三日死。这几句回顾了杨继业在宋的英勇事迹,以及他在狼牙村被擒后的悲惨结局。

斜轸归阙,以功加守太保。从太后南伐,卒于军。太后亲为哀临,仍给葬具。庶子狗儿,官至小将军。这几句说明了斜轸的功绩和他在太后南伐中的贡献,以及太后对他的哀悼。

耶律奚低,孟父楚国王之后。便弓马,勇于攻战。景宗时,多任以军事。统和四年,为右皮室详稳。这几句介绍了耶律奚低的背景和他在军事上的才能。

时宋将杨继业陷山西郡县,奚低从枢密使斜轸讨之。凡战必以身先,矢无虚发。继业败于朔州之南,匿深林中。奚低望袍影而射,继业堕马。这几句描述了耶律奚低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他身先士卒,箭无虚发,最终帮助斜轸擒获了杨继业。

先是,军令须生擒继业,奚低以故不能为功。后太后南伐,屡有战绩。以病卒。这几句说明了耶律奚低在军事上的贡献,以及他因军令而未能生擒杨继业,后来在太后南伐中屡立战功,最终因病去世。

耶律学古,字乙辛隐,于越洼之庶孙。颖悟好学,工译鞮及诗。保宁中,补御盏郎君。乾亨元年,宋既下河东,乘胜侵燕,学古受诏往援。这几句介绍了耶律学古的背景和他在文化、军事上的才能。

始至京,宋败耶律奚底、萧讨古等,势益张,围城三周,穴地而进,城中民怀二心。学古以计安反侧,随宜备御,昼夜不少懈。适有敌三百余人夜登城,学古战却之。会援军至,围遂解。这几句描述了耶律学古在军事上的智谋和勇气,他通过计谋稳定了城中的民心,并在敌军夜袭时成功击退了敌人。

学古开门列阵,四面鸣鼓,居民大呼,声震天地。旋有高梁之捷。以功遥授保静军节度使,为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二年,伐宋,乞将汉军,从之,改彰国军节度使。这几句说明了耶律学古在战斗中的表现,以及他在军事上的成就。

时南境未静,民思休息,学古禁寇掠以安之。会宋将潘美率兵分道来侵,学古以军少,虚张旗帜,杂丁黄为疑兵。是夜,适独虎峪举烽火,遣人侦视,见敌俘掠村野,击之,悉获所掠物,擒其将领。自是学古与潘美各守边约,无相侵轶,民获安业。这几句描述了耶律学古在军事上的策略和智慧,他通过虚张声势和智取敌军,成功保卫了边境的安全。

以功为惕隐,卒。弟乌不吕。这几句说明了耶律学古的功绩和他在军事上的贡献。

乌不吕,字留隐。严重,有膂力,善属文。统和中伐宋,屡任以军事。这几句介绍了乌不吕的背景和他在军事上的才能。

尝与爻直不相能,因曰:“尔奴才,何所知?”爻直讼于北院枢密使韩德让。德让怒,问曰:“尔安得此奴耶?”乌不吕对曰:“三父异籍时亦易得。”德让笑而释之。这几句描述了乌不吕的个性特点,他在军事上的才能也得到了韩德让的认可。

后从萧恒德伐蒲卢毛朵部,以功为东路统军都监。及德让为大丞相,荐其材可任统军使,太后曰:“乌不吕尝不逊于卿,何善而荐?”德让奏曰:“臣忝相位,于臣犹不屈,况于其余。以此知可用。若任使之,必能镇抚诸蕃。”太后从之,加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太尉。这几句说明了乌不吕在军事上的成就和他在政治上的影响。

而弟国留以罪亡,乌不吕及其母俱下吏。恐祸及母,阴使人召国留,绐曰:“太后知事之诬,汝第来勿畏。”国留至,送有司,坐诛。其后,退归田里,以疾卒。这几句描述了乌不吕的家庭悲剧和他在政治上的遭遇。

论曰:宋乘下太原之锐,以师围燕,继遣曹彬、杨继业等分道来伐。是两役也,辽亦岌岌乎殆哉!休哥奋击于高梁,敌兵奔溃;斜轸擒继业于朔州,旋复故地。宋自是不复深入,社稷固而边境宁,虽配古名将,无愧矣。然非学古之在南京安其反侧,则二将之功,盖亦难致。故曰国以人重,信哉!这几句是对整个故事的总结,赞扬了辽国将领的英勇和智慧,同时也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十三》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43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