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辽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文学与历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1世纪)。
内容简要:《辽史》是宋代史学家所编写的关于契丹辽朝历史的史书,详细记录了辽朝的兴衰历程。书中内容涉及辽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后的一个强大政权,辽史不仅记载了辽朝的历代帝王与重要事件,还涉及了辽朝与宋朝、金朝等其他朝代的互动。通过对辽朝历史的详细阐述,《辽史》为后世研究契丹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十一-原文
耶律室鲁(欧里斯) 王继忠 萧孝忠 陈昭衮 萧合卓
耶律室鲁,字乙辛隐,六院部人。魁岸美容仪。圣宗同年生,帝爱之。甫冠,补祗候郎君。未几,为宿直官。及出师伐宋,为队帅,从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统军使萧挞览略地赵、魏,有功,加检校太师,为北院大王。攻拔通利军。宋和议成,特进门下平章事,赐推诚竭节保义功臣。以本部俸羊多阙,部人空乏,请以羸老之羊及皮毛岁易南中绢,彼此利之。拜北院枢密使,封韩王。自韩德让知北院,职多废旷,室鲁拜命之日,朝野相庆。从上猎松林,至沙岭卒,年四十四,赠守司徒、政事令。二子:十神奴、欧里斯。十神奴,南院大王。
欧里思,字留隐,少有大志。未冠,补祗候郎君。开泰初,为本部司徒。秩满闲居,征为郎君班详稳。迁右皮室详稳,将本部兵,从东平王萧排押伐高丽,至茶、陀二河,战不利。欧里斯独全军还,帝嘉赏。终西南面招讨使。
王继忠,不知何郡人。仕宋为郓州刺史、殿前都虞候。统和二十一年,宋遣继忠屯定之望都,以轻骑觇我军,遇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等,获之。太后知其贤,授户部使,以康默记族女女之。继忠亦自激昂,事必尽力。宋以继忠先朝旧臣,每遣使,必有附赐,圣宗许受之。二十二年,宋使来聘,遗继忠弧矢、鞭策及求和劄子,有曰:“自临大位,爱养黎元。岂欲穷兵,惟思息战。每敕边事,严谕守臣。至于北界人民,不令小有侵扰,众所具悉,尔亦备知。向以知雄州何承矩已布此恳,自后杳无所闻。汝可密言,如许通和,即当别使往请。”诏继忠与宋使相见,仍许讲和。以继忠家无奴隶,赐宫户三十,加左武卫上将军,摄中京留守。开泰五年,为汉人行宫都部署,封琅邪郡王。六年,进楚王,赐国姓。上尝燕饮,议以萧合卓为北院枢密使,继忠曰:“合卓虽有刀笔才,暗于大体。萧敌烈才行兼备,可任。”上不纳,竟用合卓。及遣合卓伐高丽,继忠为行军副部署,攻兴化镇,月余不下。师还,上谓明于知人,拜枢密使。太平三年致仕,卒。子怀玉,仕至防御使。
萧孝忠,字撒板,小字图古斯,志慷慨。开泰中,补祗候郎君,尚越国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殿前都点检。太平中,擢北府宰相。重熙七年,为东京留守。时禁渤海人击球,孝忠言:“东京最为重镇,无从禽之地,若非球马,何以习武?且天子以四海为家,何分彼此?宜弛其禁。”从之。十二年,入朝,封楚王,拜北院枢密使。国制,以契丹、汉人分北、南院枢密治之,孝忠奏曰:“一国二枢密,风俗所以不同。若并为一,天下幸甚。”事未及行,薨。追封楚国王。帝素服哭临,赦死囚数人,为孝忠荐福。葬日,亲临,赐宫户守冢。子阿速,终南院枢密使。
陈昭衮,小字王九,云州人。工译鞮,勇而善射。统和中,补祗候郎君,为奚拽剌详稳,累迁敦睦宫太保,兼掌围场事。开泰五年秋,大猎,帝射虎,以马驰太速,矢不及发。虎怒,奋势将犯跸。左右辟易,昭衮舍马,捉虎两耳骑之。虎骇,且逸。上命卫士追射,昭衮大呼止之。虎虽轶山,昭衮终不堕地。伺便,拔佩刀杀之。辇至上前,慰劳良久。即日设燕,悉以席上金银器赐之,特加节钺,迁围场都太师,赐国姓,命张俭、吕德懋赋以美之。迁归义军节度使,同知上京留守,历西南面招讨都监,卒。
萧合卓,字合鲁隐,突吕不部人。始为本部吏。统和初,以谨恪,补南院侍郎。十八年,北院枢密使韩德让举合卓为中丞,以太后遗物使宋。还,迁北院枢密副使。开泰三年,为左夷离毕。合卓久居近职,明习典故,善占对。以是尤被宠渥,升北院枢密使。时议以为无完行,不可大用;南院枢密使王继忠侍宴,又讥其短。帝颇不悦。六年,遣合卓伐高丽,还,时求进者多附之;然其服食、仆马不加于旧。帝知其廉,以族属女妻其子,诏许亲友馈献,豪贵奔趋于门。太平五年,有疾,帝欲临视,合卓辞曰:“臣无状,猥蒙重任。今形容毁瘁,恐陛下见而动心。”帝从之。会北府宰相萧朴问疾,合卓执其手曰:“吾死,君必为枢密使,慎勿举胜己者。”朴出而鄙之。是日卒。子乌古,终本部节度使。
论曰:统和诸臣,名昭王室者多矣。室鲁拜枢密使,朝野相庆,必有得民心者。继忠既不能死国,虽通南北之和,有知人之鉴,奚足尚哉!孝忠、昭衮,皆有可称者。合卓临终,教萧朴毋举胜己者任枢密,其误国之罪大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十一-译文
耶律室鲁(欧里斯)王继忠萧孝忠陈昭衮萧合卓
耶律室鲁,字乙辛隐,是六院部的人。他身材魁梧,容貌俊美。和圣宗同一年出生,皇帝很喜欢他。刚成年,就被补任为祗候郎君。不久后,成为宿直官。等到出兵攻打宋朝,担任队帅,跟随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统军使萧挞览征讨赵、魏两地,立了功,被授予检校太师的职位,成为北院大王。攻下通利军。宋朝和议达成后,特被任命为门下平章事,赐予推诚竭节保义功臣的称号。因为本部俸禄中的羊很多缺失,部下人手不足,他请求用瘦弱的羊和皮毛每年交换南方的丝绸,对双方都有利。被任命为北院枢密使,封为韩王。自从韩德让掌管北院以来,职务很多被废弃,室鲁被任命的那天,朝廷和民间都互相庆祝。跟随皇帝在松林中打猎,到沙岭时去世,享年四十四岁,追赠守司徒、政事令。有两个儿子:十神奴、欧里斯。十神奴,担任南院大王。
欧里思,字留隐,年少时就很有大志。未成年时,就被补任为祗候郎君。开泰初年,担任本部司徒。任期满了之后闲居在家,后来被征召为郎君班详稳。升迁为右皮室详稳,率领本部兵马,跟随东平王萧排押攻打高丽,到茶、陀二河时,战事不利。欧里思独自率领全军返回,皇帝嘉奖了他。最终担任西南面招讨使。
王继忠,不知道是哪个郡的人。在宋朝担任郓州刺史、殿前都虞候。统和二十一年,宋朝派遣继忠驻守定州的望都,率领轻骑侦查我军,遇到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等人,被俘获。太后知道他很有才能,任命他为户部使,用康默记的族女嫁给他。继忠也自告奋勇,对事情必尽全力。宋朝因为继忠是先朝旧臣,每次派遣使者,都会有附赠的礼物,圣宗允许他接受。二十二年,宋朝使者来访,送给继忠弓箭、马鞭和求和的文书,其中说:‘自从担任皇帝以来,爱护百姓。难道我想穷兵黩武,只是想停止战争。每次下令边防事务,都严格命令守臣。至于北界的人民,不让他们受到任何侵扰,大家都知道,你也清楚。以前因为知道雄州的何承矩已经提出了这个请求,从此就再也没有听到消息。你可以私下告诉我,如果答应通和,我会另外派遣使者前往请求。’皇帝下诏让继忠与宋朝使者见面,并且答应讲和。因为继忠家中没有奴隶,赐予他三十户宫户,加封左武卫上将军,代理中京留守。开泰五年,担任汉人行宫都部署,封为琅邪郡王。六年,晋升为楚王,赐予国姓。皇帝曾经设宴,讨论任命萧合卓为北院枢密使,继忠说:‘合卓虽然有一定的文才,但对于大局不太了解。萧敌烈文武双全,可以担任这个职位。’皇帝没有采纳,最终还是任命了合卓。等到派遣合卓攻打高丽,继忠担任行军副部署,攻打兴化镇,一个多月都攻不下。军队返回后,皇帝认为他善于识别人才,任命他为枢密使。太平三年退休,去世。儿子王怀玉,官至防御使。
萧孝忠,字撒板,小字图古斯,志向豪迈。开泰年间,补任为祗候郎君,娶越国公主为妻,被封为驸马都尉,多次升迁至殿前都点检。太平年间,晋升为北府宰相。重熙七年,担任东京留守。当时禁止渤海人打马球,孝忠说:‘东京是最重要的镇守之地,没有打猎的地方,如果没有马球,怎么练习武艺?而且天子以四海为家,何必分彼此?应该解除这个禁令。’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十二年,入朝,被封为楚王,担任北院枢密使。按照国家制度,契丹人和汉人分别管理北、南院枢密,孝忠上奏说:‘一个国家有两个枢密使,风俗所以不同。如果合并为一个,对天下都有利。’这件事还没有实施,他就去世了。被追封为楚国王。皇帝穿着素服哭临,赦免了几名死囚,为孝忠祈福。下葬那天,皇帝亲自前往,赐予宫户守护墓地。儿子阿速,最终担任南院枢密使。
陈昭衮,小字王九,云州人。擅长翻译,勇敢且善于射箭。统和年间,补任为祗候郎君,担任奚拽剌详稳,多次升迁至敦睦宫太保,兼管围场事务。开泰五年秋天,举行大规模狩猎,皇帝射杀了一只老虎,但因为马跑得太快,箭没有射出去。老虎愤怒,准备冲撞皇帝。左右侍卫都躲避,昭衮下马,抓住老虎的两只耳朵骑在它身上。老虎惊恐,想要逃跑。皇帝命令卫士追赶射击,昭衮大声呼喊让他们停下来。老虎虽然逃进了山里,但昭衮始终没有掉落。等待机会,拔出佩刀杀死了老虎。车驾到达皇帝面前,皇帝慰劳了他很久。当天设宴,把宴席上的金银器物都赐给了他,特别加封节钺,升迁为围场都太师,赐予国姓,命令张俭、吕德懋赋诗赞美他。升迁为归义军节度使,同知上京留守,历任西南面招讨都监,去世。
萧合卓,字合鲁隐,突吕不部人。最初是本部的官吏。统和初年,因为谨慎严谨,被补任为南院侍郎。十八年,北院枢密使韩德让推荐合卓担任中丞,带着太后遗物出使宋朝。回来后,升迁为北院枢密副使。开泰三年,担任左夷离毕。合卓长期担任近职,熟悉典故,善于应对。因此特别受到宠爱,升任北院枢密使。当时有人认为他没有完整的品行,不能重用;南院枢密使王继忠在宴会上又批评他的短处。皇帝对此不太高兴。六年,派遣合卓攻打高丽,回来后,当时想要晋升的人很多都依附于他;但他的服饰、仆从和马匹并没有比以前增加。皇帝知道他廉洁,将自己的族属女嫁给他的儿子,下诏允许亲友馈赠礼物,富贵之人纷纷前往他的门下。太平五年,生病了,皇帝想要亲自探望,合卓推辞说:‘我没有什么德行,却受到如此重任。现在身体衰弱,恐怕陛下看到我会感到伤心。’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正逢北府宰相萧朴探望病情,合卓握着他的手说:‘我死后,你一定会担任枢密使,千万不要推荐比你更强的人。’萧朴离开后,轻视了他。那天合卓去世。儿子乌古,最终担任本部节度使。
评论说:统和年间,很多大臣的名字在王室中都很响亮。室鲁被任命为枢密使,朝廷和民间都互相庆祝,这一定是得到了民心。继忠既然不能为国捐躯,虽然促成南北和议,有识别人才的洞察力,但还有什么值得称道呢!孝忠、昭衮,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合卓临终前,教导萧朴不要推荐比自己更强的人担任枢密使,他误国的罪过是很大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十一-注解
耶律室鲁:耶律室鲁,辽朝大臣,字乙辛隐,六院部人,因美貌和才能受到圣宗的喜爱。他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显著成就,曾担任北院大王,后封韩王。
王继忠:王继忠,辽朝大臣,曾任宋国郓州刺史、殿前都虞候。后被俘至辽,因才干被重用,成为辽朝的重要官员。
萧孝忠:萧孝忠,辽朝大臣,字撒板,小字图古斯,曾任驸马都尉、北府宰相、东京留守等职,因主张弛禁击球而知名。
陈昭衮:陈昭衮,辽朝大臣,小字王九,云州人,以勇猛和射箭技艺著称,曾任奚拽剌详稳、敦睦宫太保等职。
萧合卓:萧合卓,辽朝大臣,字合鲁隐,突吕不部人,曾任北院枢密使,因廉洁而受宠,但在政治上存在争议。
祗候郎君:祗候郎君,辽朝官职,为官员的初级职位,主要负责宫廷的礼仪和接待。
检校太师:检校太师,辽朝官职,为荣誉性的官职,表示对官员的尊崇。
北院大王:北院大王,辽朝官职,负责北方地区的军事和政治事务。
枢密使:枢密使,辽朝官职,负责军事和外交事务,是辽朝的最高军事长官。
驸马都尉:驸马都尉,辽朝官职,皇帝女婿的封号。
殿前都点检:殿前都点检,辽朝官职,负责宫廷的警卫和礼仪。
东京留守:东京留守,辽朝官职,负责东京(今辽宁辽阳)地区的军事和政治事务。
夷离毕:夷离毕,辽朝官职,负责司法和监察事务。
节钺:节钺,古代军事指挥官的象征,代表权力和威严。
国姓:国姓,辽朝皇帝赐予功臣的姓氏,以示尊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十一-评注
耶律室鲁,字乙辛隐,六院部人。魁岸美容仪。圣宗同年生,帝爱之。甫冠,补祗候郎君。未几,为宿直官。
此段文字描绘了耶律室鲁的出身和早期经历。‘魁岸美容仪’形容其外貌威严且俊美,‘圣宗同年生’表明其身份高贵,‘帝爱之’则体现了其在皇帝心中的地位。‘甫冠’指他刚刚成年,便被任命为祗候郎君,‘未几,为宿直官’则说明他迅速晋升,显示出其才能和皇帝的赏识。
及出师伐宋,为队帅,从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统军使萧挞览略地赵、魏,有功,加检校太师,为北院大王。攻拔通利军。
这段文字记录了耶律室鲁在军事上的成就。他作为队帅参与伐宋,跟随耶律奴瓜和萧挞览出征,因功被封为北院大王,并攻下通利军,展现了其军事才能和战功。
宋和议成,特进门下平章事,赐推诚竭节保义功臣。以本部俸羊多阙,部人空乏,请以羸老之羊及皮毛岁易南中绢,彼此利之。
耶律室鲁在政治上也有建树。他在宋和议成后,被任命为平章事,并赐予功臣称号。他还关心部下,通过交换物资的方式解决了部人生活困难,体现了他的仁政和智慧。
拜北院枢密使,封韩王。自韩德让知北院,职多废旷,室鲁拜命之日,朝野相庆。
耶律室鲁的官职不断晋升,直至北院枢密使和韩王。他的晋升不仅是因为个人能力,还因为他的政绩得到了朝野的认可,体现了其政治影响力。
从上猎松林,至沙岭卒,年四十四,赠守司徒、政事令。
耶律室鲁在四十四岁时去世,留下了丰富的政治遗产。他的去世得到了朝廷的追赠,显示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二子:十神奴、欧里斯。十神奴,南院大王。
此段文字提到了耶律室鲁的后代,十神奴继承了他的官职,成为南院大王,体现了家族的延续和影响力。
欧里思,字留隐,少有大志。未冠,补祗候郎君。
欧里思的简介突出了他的早慧和志向,‘未冠’即未成年,便已担任祗候郎君,显示出其非凡的才能。
开泰初,为本部司徒。秩满闲居,征为郎君班详稳。迁右皮室详稳,将本部兵,从东平王萧排押伐高丽,至茶、陀二河,战不利。
欧里思在政治和军事上的经历被简要描述。他担任司徒,参与伐高丽的战役,虽然战事不利,但他能够保全军队,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欧里斯独全军还,帝嘉赏。终西南面招讨使。
欧里思在战争中的表现得到了皇帝的嘉奖,最终官至西南面招讨使,这是对他能力的肯定。
王继忠,不知何郡人。仕宋为郓州刺史、殿前都虞候。
王继忠的简介简洁,但提到了他在宋的官职,表明他在宋朝也有一定的地位。
统和二十一年,宋遣继忠屯定之望都,以轻骑觇我军,遇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等,获之。
王继忠在统和二十一年被宋朝派遣,但意外地遭遇了耶律奴瓜等人,被俘。
太后知其贤,授户部使,以康默记族女女之。继忠亦自激昂,事必尽力。
太后看中了王继忠的才能,授予他户部使的职位,并赐予他康默记的族女为妻。王继忠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努力。
宋以继忠先朝旧臣,每遣使,必有附赐,圣宗许受之。
王继忠作为先朝旧臣,在宋朝使者来访时,经常获得赏赐,圣宗皇帝也允许他接受这些赏赐。
二十二年,宋使来聘,遗继忠弧矢、鞭策及求和劄子,有曰:“自临大位,爱养黎元。岂欲穷兵,惟思息战。
宋使带来了求和的文书,王继忠在文中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的厌恶。
每敕边事,严谕守臣。至于北界人民,不令小有侵扰,众所具悉,尔亦备知。
王继忠在文中强调了皇帝对边事的重视,以及对北界人民的保护。
向以知雄州何承矩已布此恳,自后杳无所闻。汝可密言,如许通和,即当别使往请。
王继忠在文中提到了何承矩的请求,并希望宋朝能够认真考虑和平的可能性。
诏继忠与宋使相见,仍许讲和。
皇帝下诏,让王继忠与宋使会面,并继续支持和平谈判。
以继忠家无奴隶,赐宫户三十,加左武卫上将军,摄中京留守。
王继忠因为家中无奴隶,被赐予宫户,并晋升为左武卫上将军,同时担任中京留守。
开泰五年,为汉人行宫都部署,封琅邪郡王。六年,进楚王,赐国姓。
王继忠在开泰五年被封为琅邪郡王,六年后晋升为楚王,并赐予国姓,这是对他贡献的认可。
上尝燕饮,议以萧合卓为北院枢密使,继忠曰:“合卓虽有刀笔才,暗于大体。萧敌烈才行兼备,可任。”上不纳,竟用合卓。
王继忠在宴会上对皇帝的决策提出了建议,但皇帝没有采纳,最终任命了萧合卓。
及遣合卓伐高丽,继忠为行军副部署,攻兴化镇,月余不下。
王继忠在萧合卓伐高丽的战役中担任副部署,但攻城未能成功。
师还,上谓明于知人,拜枢密使。
战役结束后,皇帝认为王继忠能够明辨人才,因此任命他为枢密使。
太平三年致仕,卒。
王继忠在太平三年退休,最终去世。
子怀玉,仕至防御使。
王继忠的儿子王怀玉也担任了官职,官至防御使。
萧孝忠,字撒板,小字图古斯,志慷慨。
萧孝忠的简介突出了他的性格特点,‘志慷慨’表明他性格豪迈。
开泰中,补祗候郎君,尚越国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殿前都点检。
萧孝忠的早期经历包括担任祗候郎君,娶越国公主为妻,并晋升为殿前都点检。
太平中,擢北府宰相。重熙七年,为东京留守。
萧孝忠在太平年间晋升为北府宰相,并在重熙七年担任东京留守,这是他政治生涯的重要阶段。
时禁渤海人击球,孝忠言:“东京最为重镇,无从禽之地,若非球马,何以习武?且天子以四海为家,何分彼此?宜弛其禁。”从之。
萧孝忠在东京留守期间,提出了关于击球禁令的建议,认为东京作为重镇,应该放松禁令,以便人们习武。
十二年,入朝,封楚王,拜北院枢密使。
萧孝忠在入朝后,被封为楚王,并担任北院枢密使,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
国制,以契丹、汉人分北、南院枢密治之,孝忠奏曰:“一国二枢密,风俗所以不同。若并为一,天下幸甚。”事未及行,薨。
萧孝忠在国制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应该合并北、南院枢密,以统一风俗,但他的建议未能实施,他就去世了。
追封楚国王。帝素服哭临,赦死囚数人,为孝忠荐福。
萧孝忠去世后,被追封为楚国王,皇帝为他举行了葬礼,并赦免了一些死囚,以示对他的纪念。
葬日,亲临,赐宫户守冢。
皇帝亲自参加了萧孝忠的葬礼,并赐予宫户守墓。
子阿速,终南院枢密使。
萧孝忠的儿子萧阿速最终官至南院枢密使。
陈昭衮,小字王九,云州人。
陈昭衮的简介简要,但提到了他的籍贯和昵称。
工译鞮,勇而善射。
陈昭衮的才能被描述为善于翻译和射箭,这是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技能。
统和中,补祗候郎君,为奚拽剌详稳,累迁敦睦宫太保,兼掌围场事。
陈昭衮的早期经历包括担任祗候郎君,奚拽剌详稳,敦睦宫太保,以及掌管围场事务。
开泰五年秋,大猎,帝射虎,以马驰太速,矢不及发。虎怒,奋势将犯跸。
陈昭衮在开泰五年的一次狩猎中,皇帝射虎未中,老虎发怒,准备攻击皇帝。
左右辟易,昭衮舍马,捉虎两耳骑之。虎骇,且逸。
陈昭衮在危险的情况下,果断地跳下马,抓住老虎的耳朵骑在它身上,使老虎受惊逃走。
上命卫士追射,昭衮大呼止之。虎虽轶山,昭衮终不堕地。
皇帝命令卫士追射老虎,但陈昭衮大声呼喊阻止,最终他成功地控制了老虎,没有从马上掉下来。
伺便,拔佩刀杀之。辇至上前,慰劳良久。
陈昭衮等待机会,用佩刀杀死了老虎,并受到了皇帝的慰劳。
即日设燕,悉以席上金银器赐之,特加节钺,迁围场都太师,赐国姓,命张俭、吕德懋赋以美之。
皇帝为了表彰陈昭衮的勇敢,设宴款待他,并赐予他金银器物,加封他为围场都太师,赐予国姓,并命张俭、吕德懋为他赋诗。
迁归义军节度使,同知上京留守,历西南面招讨都监,卒。
陈昭衮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包括担任归义军节度使,同知上京留守,以及西南面招讨都监,最终去世。
萧合卓,字合鲁隐,突吕不部人。
萧合卓的简介简要,但提到了他的籍贯和字。
始为本部吏。统和初,以谨恪,补南院侍郎。
萧合卓最初是本部的小吏,因为他的谨慎和恪守职责,被提升为南院侍郎。
十八年,北院枢密使韩德让举合卓为中丞,以太后遗物使宋。
在统和十八年,韩德让推荐萧合卓为中丞,并派他携带太后的遗物出使宋朝。
还,迁北院枢密副使。
萧合卓从宋朝返回后,被晋升为北院枢密副使。
开泰三年,为左夷离毕。
在开泰三年,萧合卓被任命为左夷离毕,这是一个重要的官职。
合卓久居近职,明习典故,善占对。以是尤被宠渥,升北院枢密使。
萧合卓因为长期担任重要职位,熟悉典故,善于应对,因此得到了特别的宠爱,并被晋升为北院枢密使。
时议以为无完行,不可大用;南院枢密使王继忠侍宴,又讥其短。
当时有人认为萧合卓的行为有缺陷,不适合担任重要职位;南院枢密使王继忠在宴会上也批评了他的短处。
帝颇不悦。
皇帝对此感到不悦。
六年,遣合卓伐高丽,还,时求进者多附之;然其服食、仆马不加于旧。
在开泰六年,皇帝派遣萧合卓伐高丽,他回来后,许多人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但他的服饰和仆马并没有比以前更加豪华。
帝知其廉,以族属女妻其子,诏许亲友馈献,豪贵奔趋于门。
皇帝知道萧合卓的廉洁,因此将族属的女儿嫁给了他的儿子,并允许他的亲友馈赠礼物,这使得许多豪贵都前来拜访。
太平五年,有疾,帝欲临视,合卓辞曰:“臣无状,猥蒙重任。今形容毁瘁,恐陛下见而动心。”帝从之。
在太平五年,萧合卓生病,皇帝想要亲自探望他,但萧合卓辞谢说自己的形象憔悴,担心皇帝会因此动心,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会北府宰相萧朴问疾,合卓执其手曰:“吾死,君必为枢密使,慎勿举胜己者。”朴出而鄙之。
当北府宰相萧朴探望萧合卓时,萧合卓握着他的手说:‘如果我死了,你一定会成为枢密使,但请务必不要推荐比你更强的人。’萧朴离开后,对他产生了轻视。
是日卒。
萧合卓在同一天去世。
子乌古,终本部节度使。
萧合卓的儿子萧乌古最终官至本部节度使。
论曰:统和诸臣,名昭王室者多矣。
这段文字是对上述人物的总结,指出在统和年间,许多臣子的名字都闻名于王室。
室鲁拜枢密使,朝野相庆,必有得民心者。
耶律室鲁被任命为枢密使,受到了朝野的庆祝,这表明他得到了民心。
继忠既不能死国,虽通南北之和,有知人之鉴,奚足尚哉!
王继忠虽然不能为国家而死,虽然他促成了南北和平,但他对人才的识别能力也值得肯定。
孝忠、昭衮,皆有可称者。
萧孝忠和陈昭衮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合卓临终,教萧朴毋举胜己者任枢密,其误国之罪大矣!
萧合卓在临终前教导萧朴不要推荐比自己更强的人担任枢密使,这表明他犯下了重大的误国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