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二十一

作者: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辽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文学与历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1世纪)。

内容简要:《辽史》是宋代史学家所编写的关于契丹辽朝历史的史书,详细记录了辽朝的兴衰历程。书中内容涉及辽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后的一个强大政权,辽史不仅记载了辽朝的历代帝王与重要事件,还涉及了辽朝与宋朝、金朝等其他朝代的互动。通过对辽朝历史的详细阐述,《辽史》为后世研究契丹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二十一-原文

耶律韩八 耶律唐古 萧术哲(药师奴) 耶律玦 耶律仆里笃

耶律韩八,字嘲隐,倜傥有大志,北院详稳古之五世孙。

太平中,游京师,寓行宫侧,惟囊衣匹马而已。

帝微服出猎,见而问之曰:“汝为何人?”韩八初不识,漫应曰:“我北院部人韩八,来觅官耳。”

帝与语,知有长才,阴识之。

会北院奏南京疑狱久不决,帝召韩八驰驿审录,举朝皆惊。

韩八量情处理,人无冤者。

上嘉之。

籍群牧马,阙其二,同事者考寻不已,韩八略不加诘,即先驰奏,帝益信任。

景福元年,为左夷离毕,徙北面林牙,眷遇优异。

重熙六年,改北院大王,政务宽仁,复为左夷离毕。

十二年,再为北院大王。

入朝,帝从容谓曰:“卿守边任重,当实府库、振贫乏以报朕。”

既受诏,愈竭忠谨,知无不言,便益为多。

卒,年五十五。

上闻,悼惜。

死之日,箧无旧蓄,椸无新衣,遣使吊祭,给葬具。

韩八平居不屑细务,喜愠不形。

尝失所乘马,家僮以同色者代之,数月不觉。

耶律唐古,字敌隐,于越屋质之庶子。

廉谨,善属文。

统和二十四年,述屋质安民治盗之法以进,补小将军,迁西南面巡检,历豪州刺史、唐古部详稳。

严立科条,禁奸民鬻马于宋、夏界。

因陈弭私贩安边境之要。

太后嘉之,诏边郡遵行,著为令。

朝议欲广西南封域,黑山之西,绵亘数千里,唐古言:“戍垒太远,卒有警急,赴援不及,非良策也。”从之。

西番来侵,诏议守御计,命唐古劝督耕稼以给西军,田于胪朐河侧,是岁大熟。

明年,移屯镇州,凡十四稔,积粟数十万斛,斗米数钱。

重熙间,改隗衍党项部节度使。

先是,筑可敦城以镇西域。

诸部纵民畜牧,反招寇掠。

重熙四年,上疏曰:“自建可敦城已来,西蕃数为边患,每烦远戍。岁月既久,国力耗竭。不若复守故疆,省罢戍役。”不报。

是年,致仕。

乞勒其父屋质功于石,帝命耶律庶成制文,勒石上京崇孝寺。

卒,年七十八。

萧术哲,字石鲁隐,孝穆弟高九之子。

以戚属加监门卫上将军。

重熙十三年,将卫兵讨李元昊有功,迁兴圣宫使。

蒲奴里部长陶得里叛,术哲为统军都监,从都统耶律义先击之,擒陶得里。

术哲与义先不协,诬义先罪,免官。

稍迁西南面招讨都监,坐事下狱,以太后言,杖而释之。

清宁初,为国舅详稳、西北路招讨使,私取官粟三百斛,及代,留畜产,令主者鬻之以偿。

后族弟胡睹到部发其事,帝怒,决以大杖,免官。

寻起为昭德军节度使,征为北院宣徽使。

九年,上以术哲先为招讨,威行诸部,复为西北路招讨使。

训士卒,增器械,省追呼,严号令。

人不敢犯,边境晏然。

十年,入朝,封柳城郡王。

咸雍二年,拜北府宰相,为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所忌,诬术哲与护卫萧忽古等谋害乙辛。

诏狱无状,罢相,出镇顺义军。

卒,追王晋、宋、梁三国。

侄药师奴。

药师奴,幼颖悟,谨礼法,补祗候郎君。

大康中,为兴圣宫使,累迁同知殿前点检司事。

上嘉其宿卫严肃,迁右夷离毕。

夏王李乾顺为宋所攻,求解,帝命药师奴持节使宋,请罢兵通好,宋从之。

拜南面林牙,改汉人行宫副部署。

乾统初,出为安东军节度使,卒。

耶律玦,字吾展,遥辇鲜质可汗之后。

重熙初,召修国史,补符宝郎,累迁知北院副部署事。

入见太后,后顾左右曰:“先皇谓玦必为伟人,果然。”

除枢密副使,出为西南面招讨都监,历同签南京留守事、南面林牙。

皇弟秦国王为辽兴军节度使,以玦同知使事,多所匡正。

十年,复为枢密副使。

咸雍初,兼北院副部署。

及秦国王为西京留守,请玦为佐,从之。

岁中狱空者三,召为孟父房敞稳。

玦不喜货殖,帝知其贫,赐宫户十。

尝谓宰相曰:“契丹忠正无如玦者,汉人则刘伸而已。然熟察之,玦优于伸。”

先是,西北诸部久不能平,上遣玦问状,执弛慢者痛绳之。

以酒疾卒。

耶律仆里笃,字燕隐,六院林牙突吕不也四世孙。

开泰间,为本班郎君。

有捕盗功,枢密使萧朴荐之,迁率府率。

太平中,同知南院宣徽事,累迁彰圣军节度使。

重熙十六年,知兴中府,以狱空闻。

十八年,伐夏,摄西南面招讨使。

十九年,夏人侵金肃军,败之,斩首万余级,加右武卫上将军。

时近边群牧数被寇掠,迁倒塌岭都监以治之,桴鼓不鸣。

二十年,知金肃军事。

宰相赵惟节总领边城桥道刍粟,请贰,帝命仆里笃副之,以称职闻。

清宁初,历长宁、匡义二军节度使,致仕。

咸雍间卒。

子阿固质,终倒塌岭都监。

论曰:韩八因帝微行,才始见售,及任以事,落落知大体,不负上之知矣。

唐古、术哲经略西北边,劝农积粟,训练士卒,敌人不敢犯。

玦以忠直见称于上,仆里笃以干敏为宰相佐,在镇俱以狱空闻。

之数人者,岂特甲胄之士,抑亦李牧、程不识之亚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二十一-译文

耶律韩八、耶律唐古、萧术哲(药师奴)、耶律玦、耶律仆里笃

耶律韩八,字嘲隐,风流倜傥,志向远大,是北院详稳古的五世孙。在太平年间,他游历京师,住在行宫旁边,只有一袋衣物和一匹马而已。皇帝微服出猎时见到他,问他说:‘你是谁?’韩八一开始没认出皇帝,随意回答说:‘我是北院部的人,韩八,来寻找官职的。’皇帝与他交谈后,知道他很有才华,暗自记住了他。正逢北院上报南京的疑案久未决断,皇帝召韩八骑马前往审案,朝廷上下都感到惊讶。韩八根据情况处理,没有人冤枉。皇帝对他表示赞赏。在清点群牧的马匹时,缺少了两匹,与韩八共事的人一直在寻找,但韩八并没有过多追究,而是立即骑马上报,皇帝更加信任他。景福元年,韩八被任命为左夷离毕,调任北面林牙,受到优待。重熙六年,改任北院大王,政务宽松仁爱,又担任左夷离毕。十二年,再次担任北院大王。入朝时,皇帝从容地对他说:‘你守卫边疆责任重大,应当充实府库、救济贫困以报答我。’韩八接受诏令后,更加竭尽忠诚,知无不言,提出的建议很多。他去世时,年仅五十五岁。皇帝听闻后,感到悲痛和惋惜。他去世的那天,箱子里没有积蓄,衣架上没有新衣,皇帝派人去吊唁祭祀,并提供了葬礼用品。

韩八平时不屑于处理琐事,喜怒不形于色。曾经丢失了自己骑的马,家僮用颜色相同的马代替,几个月都没有察觉。

耶律唐古,字敌隐,是于越屋质的庶子。他廉洁谨慎,擅长写文章。统和二十四年,他向皇帝进献了述屋质安抚百姓、治理盗贼的方法,被任命为小将军,后来升任西南面巡检,历任豪州刺史、唐古部详稳。他严格制定法规,禁止奸民在宋、夏边界贩卖马匹。因此他提出了消除私自贩卖、安定边疆的关键策略。太后对他表示赞赏,下诏边郡遵守执行,并定为法令。朝廷讨论想要在广西南部的封域,黑山以西,绵延数千里,唐古说:‘戍垒太远,如果有紧急情况,援军无法及时到达,这不是好办法。’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西番来侵犯时,皇帝下诏讨论防御策略,命令唐古督促耕作以供应西军,他们在胪朐河旁耕种,那一年大丰收。第二年,他们移驻镇州,共十四年,积攒了数十万斛粮食,每斗米只值几钱。重熙年间,他被任命为隗衍党项部节度使。在此之前,为了镇守西域,建造了可敦城。各部落放任百姓放牧,反而招来了敌寇的掠夺。重熙四年,他上疏说:‘自从建造可敦城以来,西番多次成为边患,每次都不得不远征。时间久了,国力耗尽。不如重新守卫旧疆,取消戍役。’但没有得到回复。那一年,他退休。他请求在石碑上刻录他父亲屋质的功绩,皇帝命令耶律庶成撰写碑文,刻在东京崇孝寺。他去世时,享年七十八岁。

萧术哲,字石鲁隐,是孝穆王弟高九的儿子。因为亲戚关系被任命为监门卫上将军。重熙十三年,他率领卫兵讨伐李元昊有功,升任兴圣宫使。蒲奴里部长陶得里叛乱,术哲担任统军都监,跟随都统耶律义先击败了他,擒获了陶得里。术哲与义先不和,诬陷义先有罪,被免官。后来逐渐升任西南面招讨都监,因为事情被关进监狱,因为太后的言论,被杖责后释放。清宁初年,担任国舅详稳、西北路招讨使,私自取走官粮三百斛,及至离职,留下牲畜,让主管的人卖掉来偿还。后来他的族弟胡睹发现了这件事,皇帝大怒,用大杖处罚他,免去了他的官职。不久后,他又被任命为昭德军节度使,后来被征召为北院宣徽使。九年,皇帝因为术哲先前担任招讨使,威震各部落,再次任命他为西北路招讨使。他训练士兵,增加器械,减少骚扰,严格号令。人们不敢侵犯,边境安宁。十年,他入朝,被封为柳城郡王。咸雍二年,被任命为北府宰相,因为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的忌恨,被诬陷与护卫萧忽古等人密谋杀害乙辛。皇帝下诏,没有证据,罢免了他的宰相职务,外放镇守顺义军。他去世后,被追封为晋、宋、梁三国的王。他的侄子药师奴。

药师奴,年幼时聪明伶俐,谨慎遵守礼法,被补为祗候郎君。大康年间,担任兴圣宫使,多次升迁至同知殿前点检司事。皇帝赞赏他守卫严肃,升任右夷离毕。夏王李乾顺被宋朝攻打,请求援助,皇帝命令药师奴出使宋朝,请求停止战争,通好,宋朝同意了。他被任命为南面林牙,改任汉人行宫副部署。乾统初年,出京担任安东军节度使,去世。

耶律玦,字吾展,是遥辇鲜质可汗的后代。重熙初年,被召来修订国史,补任符宝郎,多次升迁至知北院副部署事。入宫见太后,太后对左右说:‘先皇说玦一定会成为伟人,果然如此。’他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出京担任西南面招讨都监,历任同签南京留守事、南面林牙。皇弟秦国王担任辽兴军节度使时,因为玦同知使事,多次提出正确的建议。十年,再次担任枢密副使。咸雍初年,兼任北院副部署。当秦国王担任西京留守时,请求玦作为助手,他被任命了。一年中,监狱三次空无一人,被召回担任孟父房敞稳。玦不喜欢经商,皇帝知道他贫穷,赐给他十户宫户。他曾对宰相说:‘契丹人中忠诚正直没有比玦更出色的,汉人中则是刘伸。然而仔细观察,玦比刘伸更优秀。’在此之前,西北各部落长期不能平定,皇帝派遣玦调查情况,严厉惩罚了态度傲慢的人。他因饮酒生病去世。

耶律仆里笃,字燕隐,是六院林牙突吕不也的四世孙。开泰年间,担任本班郎君。有捕捉盗贼的功绩,枢密使萧朴推荐他,升任率府率。太平年间,担任同知南院宣徽事,多次升迁至彰圣军节度使。重熙十六年,担任兴中府知府,以监狱空无一人而闻名。十八年,攻打夏国,代理西南面招讨使。十九年,夏人侵犯金肃军,被打败,斩首万余人,被任命为右武卫上将军。当时靠近边界的群牧多次被敌寇掠夺,他被任命为倒塌岭都监来治理,没有发生任何战事。二十年,担任金肃军事。宰相赵惟节总领边城桥道粮草,请求副手,皇帝任命仆里笃作为副手,因为称职而闻名。清宁初年,历任长宁、匡义二军节度使,退休。咸雍年间去世。他的儿子阿固质,最终担任倒塌岭都监。

论曰:韩八因为皇帝微服出巡,他的才华才得以展现,等到被任命处理事务时,他处理得落落大方,知道大事,没有辜负皇帝的知遇之恩。唐古、术哲经营西北边疆,鼓励耕作积攒粮食,训练士兵,敌人不敢侵犯。玦以忠诚正直被皇帝称赞,仆里笃以能干敏捷作为宰相的助手,在地方任职时都以监狱空无一人而闻名。这四个人,岂止是身穿铠甲的士兵,他们也是李牧、程不识那样的杰出人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二十一-注解

耶律韩八:耶律韩八是辽朝的一位官员,字嘲隐,北院详稳古之五世孙。他在辽朝政治和军事上都有显著成就,曾任北院大王、左夷离毕等职。

耶律唐古:耶律唐古是辽朝的一位官员,字敌隐,于越屋质之庶子。他在治理边境、军事、农业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曾任西南面巡检、唐古部详稳等职。

萧术哲:萧术哲是辽朝的一位官员,字石鲁隐,孝穆弟高九之子。他在军事上有显著成就,曾任兴圣宫使、昭德军节度使等职。

耶律玦:耶律玦是辽朝的一位官员,字吾展,遥辇鲜质可汗之后。他在政治上有显著成就,曾任枢密副使、西南面招讨都监等职。

耶律仆里笃:耶律仆里笃是辽朝的一位官员,字燕隐,六院林牙突吕不也四世孙。他在军事上有显著成就,曾任彰圣军节度使、金肃军事等职。

北院详稳:北院详稳是辽朝官职,负责管理北方边疆事务。

南京:南京是辽朝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天的北京。

南面林牙:南面林牙是辽朝官职,负责管理南方边疆事务。

左夷离毕:左夷离毕是辽朝官职,负责司法事务。

右夷离毕:右夷离毕是辽朝官职,负责司法事务。

枢密使:枢密使是辽朝官职,负责军事事务。

招讨使:招讨使是辽朝官职,负责军事征讨。

节度使:节度使是辽朝官职,负责地方军事和行政。

详稳:详稳是辽朝官职,负责地方军事和行政。

祗候郎君:祗候郎君是辽朝官职,负责宫廷侍卫。

符宝郎:符宝郎是辽朝官职,负责管理符节。

同知:同知是辽朝官职,协助知某官职处理事务。

郎君:郎君是辽朝对贵族子弟的称呼。

契丹:契丹是辽朝的建立民族,也是辽朝的名称。

宋:宋是辽朝时期的一个朝代,指北宋。

夏:夏是辽朝时期的一个朝代,指西夏。

金:金是辽朝时期的一个朝代,指金朝。

可敦城:可敦城是辽朝在西域建造的一座城池。

西番:西番是辽朝时期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统称。

党项:党项是辽朝时期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宁夏、甘肃一带。

可汗:可汗是辽朝时期对某些部族首领的称呼。

大康:大康是辽朝的一个年号。

乾统:乾统是辽朝的一个年号。

清宁:清宁是辽朝的一个年号。

咸雍:咸雍是辽朝的一个年号。

阿固质:阿固质是耶律仆里笃的儿子,最终官至倒塌岭都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二十一-评注

耶律韩八,字嘲隐,倜傥有大志,北院详稳古之五世孙。太平中,游京师,寓行宫侧,惟囊衣匹马而已。帝微服出猎,见而问之曰:“汝为何人?”韩八初不识,漫应曰:“我北院部人韩八,来觅官耳。”帝与语,知有长才,阴识之。

此段文字描绘了耶律韩八的出身与志向,以及他初次与皇帝相遇的情景。‘倜傥有大志’四字,既展现了韩八的风采,也预示了他的不凡。‘微服出猎’与‘漫应’则生动地刻画了他的随性和不拘小节。

会北院奏南京疑狱久不决,帝召韩八驰驿审录,举朝皆惊。韩八量情处理,人无冤者。上嘉之。

这段文字表现了韩八的才干和公正。‘量情处理’和‘人无冤者’体现了他的司法才能和公正无私,‘上嘉之’则说明皇帝对他的认可。

籍群牧马,阙其二,同事者考寻不已,韩八略不加诘,即先驰奏,帝益信任。

此段文字突出了韩八的果断和忠诚。‘略不加诘’表明他在处理事务时的果断,‘帝益信任’则体现了皇帝对他的信任。

景福元年,为左夷离毕,徙北面林牙,眷遇优异。

这段文字描绘了韩八在官场上的晋升和皇帝对他的优待,‘眷遇优异’说明皇帝对他的重视。

重熙六年,改北院大王,政务宽仁,复为左夷离毕。

此段文字展现了韩八在政务上的才能和为政之道,‘政务宽仁’说明他治理有方,受到皇帝的再次重用。

十二年,再为北院大王。入朝,帝从容谓曰:“卿守边任重,当实府库、振贫乏以报朕。”既受诏,愈竭忠谨,知无不言,便益为多。

这段文字描述了韩八对皇帝的忠诚和尽职尽责,‘竭忠谨’和‘知无不言’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皇帝的尊重。

卒,年五十五。上闻,悼惜。死之日,箧无旧蓄,椸无新衣,遣使吊祭,给葬具。

此段文字描绘了韩八的清廉和皇帝对他的哀悼,‘箧无旧蓄,椸无新衣’说明他的清廉,‘遣使吊祭’则体现了皇帝对他的尊重。

耶律唐古,字敌隐,于越屋质之庶子。廉谨,善属文。

此段文字介绍了耶律唐古的出身和品质,‘廉谨’和‘善属文’说明他既清廉又文采飞扬。

统和二十四年,述屋质安民治盗之法以进,补小将军,迁西南面巡检,历豪州刺史、唐古部详稳。

这段文字描述了耶律唐古的官场生涯,‘安民治盗之法’说明他在治理地方上的才能。

严立科条,禁奸民鬻马于宋、夏界。因陈弭私贩安边境之要。

此段文字突出了耶律唐古在维护边境安全方面的贡献,‘严立科条’和‘禁奸民鬻马’体现了他对边境安全的重视。

太后嘉之,诏边郡遵行,著为令。

这段文字说明了耶律唐古的政策得到了太后的认可,并成为官方的法规。

朝议欲广西南封域,黑山之西,绵亘数千里,唐古言:“戍垒太远,卒有警急,赴援不及,非良策也。”从之。

此段文字展现了耶律唐古的政治远见和战略眼光,他提出的建议得到了朝廷的采纳。

西番来侵,诏议守御计,命唐古劝督耕稼以给西军,田于胪朐河侧,是岁大熟。

这段文字描述了耶律唐古在抵御外敌入侵时的贡献,‘劝督耕稼’和‘大熟’说明他在保障军粮供应方面的努力。

明年,移屯镇州,凡十四稔,积粟数十万斛,斗米数钱。

此段文字展现了耶律唐古在屯田积粮方面的成就,‘积粟数十万斛’说明他在物资储备上的贡献。

重熙间,改隗衍党项部节度使。

这段文字说明了耶律唐古在军事上的晋升。

先是,筑可敦城以镇西域。诸部纵民畜牧,反招寇掠。

此段文字描述了耶律唐古在巩固边疆方面的努力,‘筑可敦城’说明他在防御上的措施。

重熙四年,上疏曰:“自建可敦城已来,西蕃数为边患,每烦远戍。岁月既久,国力耗竭。不若复守故疆,省罢戍役。”不报。

这段文字展现了耶律唐古的政治智慧和忠诚,他提出的建议虽然没有得到回应,但体现了他对国家利益的考虑。

是年,致仕。乞勒其父屋质功于石,帝命耶律庶成制文,勒石上京崇孝寺。

此段文字描述了耶律唐古的退休和他在历史上的留名。

萧术哲,字石鲁隐,孝穆弟高九之子。

此段文字介绍了萧术哲的出身。

以戚属加监门卫上将军。

这段文字说明了萧术哲的官职。

重熙十三年,将卫兵讨李元昊有功,迁兴圣宫使。

此段文字描述了萧术哲在军事上的贡献。

蒲奴里部长陶得里叛,术哲为统军都监,从都统耶律义先击之,擒陶得里。

这段文字展现了萧术哲在平定叛乱中的英勇表现。

术哲与义先不协,诬义先罪,免官。

此段文字说明了萧术哲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

稍迁西南面招讨都监,坐事下狱,以太后言,杖而释之。

这段文字描述了萧术哲在政治上的起伏。

清宁初,为国舅详稳、西北路招讨使,私取官粟三百斛,及代,留畜产,令主者鬻之以偿。

此段文字说明了萧术哲在官场上的腐败行为。

后族弟胡睹到部发其事,帝怒,决以大杖,免官。

这段文字描述了萧术哲因腐败行为被惩处。

寻起为昭德军节度使,征为北院宣徽使。

此段文字说明了萧术哲在政治上的再次起落。

九年,上以术哲先为招讨,威行诸部,复为西北路招讨使。

这段文字描述了萧术哲在军事上的再次晋升。

训士卒,增器械,省追呼,严号令。

此段文字展现了萧术哲在军事训练和制度建设上的努力。

人不敢犯,边境晏然。

这段文字说明了萧术哲在军事上的成功,边境的安宁。

十年,入朝,封柳城郡王。

此段文字描述了萧术哲在政治上的成就。

咸雍二年,拜北府宰相,为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所忌,诬术哲与护卫萧忽古等谋害乙辛。

这段文字说明了萧术哲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

诏狱无状,罢相,出镇顺义军。

此段文字描述了萧术哲因政治斗争被罢相。

卒,追王晋、宋、梁三国。

这段文字说明了萧术哲在历史上的留名。

侄药师奴。

此段文字介绍了萧术哲的侄子药师奴。

药师奴,幼颖悟,谨礼法,补祗候郎君。

此段文字描述了药师奴的出身和品质。

大康中,为兴圣宫使,累迁同知殿前点检司事。

此段文字说明了药师奴在官场上的晋升。

上嘉其宿卫严肃,迁右夷离毕。

这段文字描述了药师奴在官场上的成就。

夏王李乾顺为宋所攻,求解,帝命药师奴持节使宋,请罢兵通好,宋从之。

此段文字展现了药师奴在外交上的贡献。

拜南面林牙,改汉人行宫副部署。

这段文字说明了药师奴在官场上的晋升。

乾统初,出为安东军节度使,卒。

此段文字描述了药师奴的去世。

耶律玦,字吾展,遥辇鲜质可汗之后。

此段文字介绍了耶律玦的出身。

重熙初,召修国史,补符宝郎,累迁知北院副部署事。

此段文字说明了耶律玦在官场上的晋升。

入见太后,后顾左右曰:“先皇谓玦必为伟人,果然。”除枢密副使,出为西南面招讨都监,历同签南京留守事、南面林牙。

这段文字描述了耶律玦在官场上的成就和皇帝对他的认可。

皇弟秦国王为辽兴军节度使,以玦同知使事,多所匡正。

此段文字说明了耶律玦在政治上的贡献。

十年,复为枢密副使。

这段文字描述了耶律玦在官场上的再次晋升。

咸雍初,兼北院副部署。

此段文字说明了耶律玦在官场上的成就。

及秦国王为西京留守,请玦为佐,从之。

此段文字描述了耶律玦在政治上的再次合作。

岁中狱空者三,召为孟父房敞稳。

此段文字说明了耶律玦在司法上的成就。

玦不喜货殖,帝知其贫,赐宫户十。

这段文字描述了耶律玦的清廉和皇帝对他的关怀。

尝谓宰相曰:“契丹忠正无如玦者,汉人则刘伸而已。然熟察之,玦优于伸。”

此段文字展现了耶律玦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先是,西北诸部久不能平,上遣玦问状,执弛慢者痛绳之。

此段文字说明了耶律玦在处理边疆事务上的果断。

以酒疾卒。

此段文字描述了耶律玦的去世。

耶律仆里笃,字燕隐,六院林牙突吕不也四世孙。

此段文字介绍了耶律仆里笃的出身。

开泰间,为本班郎君。

此段文字说明了耶律仆里笃的出身。

有捕盗功,枢密使萧朴荐之,迁率府率。

此段文字描述了耶律仆里笃在军事上的贡献。

太平中,同知南院宣徽事,累迁彰圣军节度使。

此段文字说明了耶律仆里笃在官场上的晋升。

重熙十六年,知兴中府,以狱空闻。

此段文字描述了耶律仆里笃在司法上的成就。

十八年,伐夏,摄西南面招讨使。

此段文字说明了耶律仆里笃在军事上的晋升。

十九年,夏人侵金肃军,败之,斩首万余级,加右武卫上将军。

此段文字描述了耶律仆里笃在军事上的胜利。

时近边群牧数被寇掠,迁倒塌岭都监以治之,桴鼓不鸣。

此段文字说明了耶律仆里笃在边疆治理上的成就。

二十年,知金肃军事。

此段文字描述了耶律仆里笃在军事上的再次晋升。

宰相赵惟节总领边城桥道刍粟,请贰,帝命仆里笃副之,以称职闻。

此段文字说明了耶律仆里笃在军事后勤上的贡献。

清宁初,历长宁、匡义二军节度使,致仕。

此段文字描述了耶律仆里笃的退休。

咸雍间卒。

此段文字描述了耶律仆里笃的去世。

子阿固质,终倒塌岭都监。

此段文字说明了耶律仆里笃的儿子继承了他的事业。

论曰:韩八因帝微行,才始见售,及任以事,落落知大体,不负上之知矣。

这段文字对耶律韩八的一生进行了总结,‘落落知大体’说明他在处理事务上的大气和智慧。

唐古、术哲经略西北边,劝农积粟,训练士卒,敌人不敢犯。

这段文字对耶律唐古和萧术哲的功绩进行了总结,‘劝农积粟’和‘训练士卒’说明他们在军事上的贡献。

玦以忠直见称于上,仆里笃以干敏为宰相佐,在镇俱以狱空闻。

这段文字对耶律玦和耶律仆里笃的品格和政绩进行了总结,‘忠直’和‘干敏’说明他们的品质。

之数人者,岂特甲胄之士,抑亦李牧、程不识之亚欤。

这段文字对上述人物的评价进行了提升,‘李牧、程不识之亚欤’说明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二十一》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41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