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辽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文学与历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1世纪)。
内容简要:《辽史》是宋代史学家所编写的关于契丹辽朝历史的史书,详细记录了辽朝的兴衰历程。书中内容涉及辽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后的一个强大政权,辽史不仅记载了辽朝的历代帝王与重要事件,还涉及了辽朝与宋朝、金朝等其他朝代的互动。通过对辽朝历史的详细阐述,《辽史》为后世研究契丹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三十七-原文
◎列女
○邢简妻陈氏 耶律氏常哥 耶律奴妻萧氏 耶律术者妻萧氏 耶律中妻萧氏
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与其得烈女,不若得贤女。天下而有烈女之名,非幸也。
《诗》赞卫共姜,《春秋》褒宋伯姬,盖不得已,所以重人伦之变也。
辽据北方,风化视中土为疏。终辽之世,得贤女二,烈女三,以见人心之天理有不与世道存亡者。
邢简妻陈氏,营州人。父陉,五代时累官司徒。
陈氏甫笄,涉通经义,凡览诗赋,辄能诵,尤好吟咏,时以女秀才名之。
年二十,归于简。
孝舅姑,闺门和睦,亲党推重。
有六子,陈氏亲教以经。
后二子抱朴、抱质皆以贤,位宰相。
统和十二年卒。
睿智皇后闻之,嗟悼,赠鲁国夫人,刻石以表其行。
及迁祔,遣使以祭。
论者谓贞静柔顺,妇道母仪始终无慊云。
耶律氏,太师适鲁之妹,小字常哥。
幼爽秀,有成人风。
及长,操行修洁,自誓不嫁。
能诗文,不苟作。
读《通历》,见前人得失,历能品藻。
咸雍间,作文以述时政。
其略曰:
“君以民为体,民以君为心。
“人主当任忠贤,人臣当去比周,则政化平,阴阳顺。
“欲怀远则崇恩尚德,欲强国则轻徭薄赋。
“四端五典为治教之本,六府三事实生民之命。
“淫侈可以为戒,勤俭可以为师。
“错枉则人不敢诈,显忠则人不敢欺。
“勿泥空门,崇饰土木;勿事边鄙,妄费金帛。
“满当思溢,安必虑危。
“刑罚当罪,则民劝善。
“不宝远物,则贤者至。
“建万世磐石之业,制诸部强横之心。
“欲率下则先正身,欲治远则始朝廷。”
上称善。
时枢密使耶律乙辛爱其才,屡求诗,常哥遗以回文。
乙辛知其讽己,衔之。
大康三年,皇太子坐事,乙辛诬以罪,按无迹,获免。
会兄适鲁谪镇州,常哥与俱,常布衣疏食。
人问曰:
“何自苦如此?”
对曰:
“皇储无罪遭废,我辈岂可美食安寝。”
及太子被害,不胜哀痛。
年七十,卒于家。
耶律奴妻萧氏,小字意辛,国舅驸马都尉陶苏斡之女。
母胡独公主。
意幸美姿容,年二十始适奴。
事亲睦族,以孝谨闻。
尝与娣姒会,争言厌魅以取夫宠,意辛曰:
“厌魅不若礼法。”
众问其故,意辛曰:
“修己以洁,奉长以敬,事夫以柔,抚下以宽,毋使君子见其轻易,此之为礼法,自然取重于夫。
“以厌魅获宠,独不愧于心乎!”
闻者大惭。
初,奴与枢密使乙辛有隙。
及皇太子废,被诬夺爵,没入兴圣宫,流乌古部。
上以意辛公主之女,欲使绝婚。
意辛辞曰:
“陛下以妾葭莩之亲,使免流窜,实天地之恩。
“然夫归之义,生死以之。
“妾自笄年从奴,一旦临难,顿尔乖离,背纲常之道,于禽兽何异?
“幸陛下哀怜,与奴俱行,妾即死无恨!”
帝感其言,从之。
意辛久在贬所,亲执役事,虽劳无难色。
事夫礼敬,有加于旧。
寿隆中,上书乞子孙为著帐郎君。
帝嘉其节,召举家还。
子国隐,乾统间始仕。
保大中,意辛在临潢,谓诸子曰:
“吾度卢彦伦必叛,汝辈速避,我当死之。”
贼至,遇害。
耶律术者妻萧氏,小字讹里本,国舅孛堇之女。
性端悫,有容色,自幼与他女异。
年十八归术者。
谨裕贞婉,娣姒推尊之。
及居术者丧,极哀毁。
既葬,谓所亲曰:
“夫妇之道,如阴阳表里。
“无阳则阴不能立,无表则里无所附。
“妾今不幸失所天,且生必有死,理之自然。
“术者早岁登朝,有才不寿。
“天祸妾身,罹此酷罚,复何依恃。
“傥死者可见,则从;不可见,则当与俱。”
侍婢慰勉,竟无回意,自刃而卒。
耶律中妻萧氏,小字挼兰,韩国王惠之四世孙。
聪慧谨愿。
年二十归于中,事夫敬顺,亲戚咸誉其德。
中尝谓曰:
“汝可粗知书,以前贞淑为鉴。”
遂发心诵习,多涉古今。
天庆中,为贼所执,潜置刃于履,誓曰:
“人欲污我者,即死之。”
至夜,贼遁而免。
久之,帝召中为五院都监,中谓妻曰:
“吾本无宦情,今不能免。
“我当以死报国,汝能从我乎?”
挼兰对曰:
“谨奉教。”
及金兵徇地岭西,尽徙其民,中守节死。
挼兰悲戚不形于外,人怪之。
俄跃马突出,至中死所自杀。
论曰:
陈氏以经教二子,并为贤相,耶律氏自洁不嫁,居闺阃之内而不忘忠其君,非贤而能之乎!
三萧氏之节,虽烈丈夫有不能者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三十七-译文
列女传
邢简的妻子陈氏,耶律氏常哥,耶律奴的妻子萧氏,耶律术者的妻子萧氏,耶律中的妻子萧氏。
男女共同生活,是人的重要伦理关系。与其得到烈女的名声,不如得到贤良的妻子。天下若有烈女的名声,并不是幸运的事情。《诗经》赞美卫国的共姜,《春秋》赞扬宋国的伯姬,这些都是出于无奈,是为了强调人伦的变化。辽国占据北方,风俗教化比中原地区要疏远。在整个辽国时期,出现了两位贤良的女子和三位烈女,以此表明人心中的天理并不完全与世道兴衰相一致。
邢简的妻子陈氏,是营州人。她的父亲陉,在五代时期官至司徒。陈氏在年幼时就已经通晓经义,阅读诗赋时能够背诵,尤其喜欢吟咏,当时以女秀才著称。二十岁时,她嫁给了邢简。她孝顺公婆,家庭和睦,亲戚朋友都对她非常尊重。她有六个儿子,陈氏亲自教导他们经书。后来,她的两个儿子抱朴和抱质都因为贤良而成为宰相。统和十二年去世。睿智皇后听闻后,感叹哀悼,追赠她鲁国夫人的称号,并刻石来表彰她的品行。在她迁葬时,派人去祭祀。评论者认为她始终保持着贞静柔顺,符合妇道和母仪。
耶律氏,是太师适鲁的妹妹,小字常哥。她自幼聪明秀丽,有成熟的风度。长大后,行为端正,发誓不嫁。她能写诗作文,不随意创作。阅读《通历》时,能够品评前人的得失。咸雍年间,她写文章来述说时政。她的文章大意是:君主以百姓为身体,百姓以君主为心灵。君主应当任用忠诚贤良的人,臣子应当摒弃结党营私,这样政治教化才能平和,阴阳才能顺应。想要使远方归附,就要崇尚恩德;想要使国家强大,就要减轻赋税。四端五常是治理教化的根本,六府三事是百姓生命的保障。淫侈可以引以为戒,勤俭可以为人师表。纠正错误,人们就不敢欺诈;彰显忠诚,人们就不敢欺骗。不要沉迷于空门,过度装饰土木;不要从事边远地区的事务,浪费金银财宝。富足时要想到可能到来的危险,安定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机。刑罚应当与罪行相当,这样百姓才会被劝善。不珍视远方的东西,贤人就会到来。建立万世稳固的事业,制服各部的强横之心。想要管理下属,首先要端正自己;想要治理远方,就要从朝廷开始。
皇帝称赞她写得很好。当时枢密使耶律乙辛喜欢她的才华,多次求她写诗,常哥就回赠他一首回文诗。耶律乙辛知道她是在讽刺自己,怀恨在心。大康三年,皇太子因为事情被诬陷,耶律乙辛陷害他,经过调查没有证据,皇太子得以免罪。后来,常哥的哥哥适鲁被贬谪到镇州,常哥与他一同前往,过着简朴的生活。有人问她为什么如此苦行,她回答说:‘皇太子无罪却遭到废黜,我们怎能安心享受美食和安睡呢?’等到太子被害,她非常悲痛。七十岁时,在家中去世。
耶律奴的妻子萧氏,小字意辛,是国舅驸马都尉陶苏斡的女儿。她的母亲是胡独公主。意辛容貌美丽,二十岁时嫁给了耶律奴。她尊敬父母,和睦家族,以孝顺和谨慎著称。曾经与姐妹们聚会,讨论如何通过厌魅来赢得丈夫的宠爱,意辛说:‘厌魅不如遵守礼法。’众人问她为什么,意辛说:‘修养自己以保持清洁,尊敬长辈,对待丈夫要温柔,对待下属要宽容,不要让君子看到你的轻率,这就是礼法,自然能够得到丈夫的尊重。通过厌魅获得宠爱,难道不会感到内心愧疚吗!’听的人都感到非常羞愧。起初,耶律奴与枢密使耶律乙辛有矛盾。等到皇太子被废黜,耶律奴被诬陷剥夺爵位,被没收入兴圣宫,流放到乌古部。皇帝因为意辛是公主的女儿,想要让她断绝婚约。意辛辞谢说:‘陛下因为我是亲戚,使我免于流放,这是天地的恩赐。然而,我对丈夫的承诺,是生死与共。我从年幼时就跟随耶律奴,一旦面临困难,立刻分离,违背了纲常之道,与禽兽有何区别?希望陛下怜悯,让我与耶律奴一同流放,我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皇帝被她的言语所感动,同意了她的请求。意辛在流放地久居,亲自做各种劳役,虽然辛苦但面无难色。她对丈夫的尊敬超过了以前。寿隆年间,她上书请求让自己的子孙担任著帐郎君。皇帝赞赏她的节操,召她全家返回。她的儿子国隐,在乾统年间开始做官。保大年间,意辛在临潢,对孩子们说:‘我预料卢彦伦一定会叛变,你们快点躲避,我将为他而死。’贼人到来时,她遇害。
耶律术者的妻子萧氏,小字讹里本,是国舅孛堇的女儿。她性格端正,有美好的容貌,从小与其他女子不同。十八岁时嫁给了耶律术者。她谨慎宽厚,温柔婉顺,姐妹们都尊敬她。等到耶律术者去世,她极度哀伤。下葬后,她对亲近的人说:‘夫妇之道,就像阴阳的表里。没有阳,阴就不能自立;没有表,里就没有所依附。我现在不幸失去了丈夫,而且生死有命,这是自然规律。耶律术者早年入朝,有才华但寿命不长。天降灾祸于我,遭受这样的严厉惩罚,我还能依靠什么呢?如果死者能够见到我,我就跟随他;如果不行,我就与他一同离去。’侍婢安慰她,但她坚决没有改变主意,最终自刎而死。
耶律中的妻子萧氏,小字挼兰,是韩国王惠的四世孙。她聪明谨慎,愿意学习。二十岁时嫁给了耶律中,对待丈夫尊敬顺从,亲戚们都称赞她的品德。耶律中曾经对她说:‘你可以大致了解书籍,以前贞淑的榜样。’于是她发心学习,广泛涉猎古今。天庆年间,她被贼人抓捕,她在鞋里藏了刀,发誓说:‘如果有人想要污辱我,我就死。’到了晚上,贼人逃跑,她得以逃脱。过了一段时间,皇帝召耶律中担任五院都监,耶律中对妻子说:‘我本来没有做官的愿望,现在无法避免。我将以死报国,你能跟我一起去吗?’挼兰回答说:‘我谨遵您的教诲。’等到金兵攻占岭西地区,将当地百姓全部迁移,耶律中坚守节操而死。挼兰虽然悲伤,但并不表现在外面,人们对此感到奇怪。不久,她骑马冲出,来到耶律中死去的地方,自杀。
评论说:陈氏通过教育两个儿子,他们都成为了贤良的宰相,耶律氏洁身自好,不嫁人,在家中不忘对君主的忠诚,这不是贤良的人能做到的吗?三位萧氏的节操,即使是刚强的男子也无法做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三十七-注解
列女:指古代被认为有节操、有德行的女性,这里特指文中提到的几位女性。
邢简妻陈氏:邢简的妻子,一位有才德的女性。
耶律氏常哥:耶律常哥,辽朝时期的一位女性,以才德著称。
耶律奴妻萧氏:耶律奴的妻子,萧氏,辽朝时期的一位女性。
耶律术者妻萧氏:耶律术者的妻子,萧氏,辽朝时期的一位女性。
耶律中妻萧氏:耶律中的妻子,萧氏,辽朝时期的一位女性。
男女居室:指男女成家立室,即结婚。
大伦:指人的基本道德和伦理关系。
烈女:指那些在极端情况下坚持节操,甚至以死明志的女性。
贤女:指品德高尚、有贤能的女性。
《诗》:指《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春秋》:指《春秋》这部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
卫共姜:春秋时期卫国的贤夫人。
宋伯姬:春秋时期宋国的贤夫人。
辽:指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存在于公元907年至1125年。
风化:指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
中土:指中原地区,即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带。
经义:指儒家经典的意义和解释。
诗赋:指古代的诗歌和赋文。
女秀才:指有才华的女性,古代对有才学的女性的称呼。
孝舅姑:指对公公婆婆孝顺。
亲党:指亲戚和朋友。
经:指儒家经典,如《诗经》、《尚书》等。
宰相:指古代的政府高级官员,负责国家政务。
睿智皇后:指辽朝的一位皇后,以睿智著称。
鲁国夫人:一种封号,表示对女性的尊称。
迁祔:指将某人的灵位迁入祖庙。
操行:指个人的行为和品德。
修洁:指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自誓不嫁:指自己发誓不嫁人。
《通历》:指《通历》这部历史著作。
品藻:指品评、评价。
咸雍间:指辽朝咸雍年间,即公元1055年至1065年。
比周:指结党营私,互相勾结。
政化:指政治教化。
阴阳:指自然界中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元素,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对立面。
四端五典:指儒家所倡导的四种美德和五种典籍。
六府三事:指古代国家的六个主要部门及其职责。
淫侈:指过度奢侈。
徭赋:指古代的劳役和赋税。
六府:指古代国家的六个主要部门。
三事:指古代国家的三个主要事务。
错枉:指纠正错误。
显忠:指彰显忠诚。
空门:指佛教寺庙。
土木:指建筑和土木工程。
边鄙:指边远的地方。
金帛:指黄金和丝绸等贵重物品。
满当思溢:指富贵不能淫。
安必虑危:指安不忘危。
刑罚:指法律规定的惩罚。
宝远物:指珍视远方的东西。
磐石之业:指稳固的事业。
诸部:指辽朝统治下的各个部落。
强横之心:指蛮横无理的心态。
率下:指领导下属。
正身:指端正自己的行为。
治远:指治理远方。
朝廷:指国家的中央政府。
枢密使:指古代负责军事的高级官员。
诬以罪:指诬陷某人犯罪。
谪镇州:指被贬谪到镇州。
布衣疏食:指穿着布衣,吃粗食,形容生活简朴。
厌魅:指古代一种用巫术来吸引配偶的方法。
礼法:指礼节和法律。
葭莩之亲:指远亲。
没入兴圣宫:指被贬入兴圣宫。
流乌古部:指被流放到乌古部。
笄年:指女子十五岁。
乖离:指分离。
纲常: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禽兽:指动物,这里比喻没有道德的人。
贬所:指被贬谪的地方。
执役事:指从事劳役。
守节死:指坚守节操而死。
天祸:指天降灾祸。
酷罚:指严厉的惩罚。
表里:指内外,这里比喻夫妻关系。
登朝:指进入朝廷任职。
宦情:指做官的愿望。
岭西:指岭西地区。
徇地:指占领土地。
守节:指坚守节操。
贞淑:指贞节和善良。
诵习:指学习和背诵。
古今:指古代和现代。
天庆中:指辽朝天庆年间,即公元1111年至1120年。
贼:指敌人或强盗。
徇:指掠夺。
悲戚不形于外:指内心悲伤但不表现在外面。
跃马突出:指骑马冲出。
死所:指死亡的地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三十七-评注
《列女》一文通过列举五位女性的生平事迹,展现了古代中国女性的贤良、节烈、忠诚等美德,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邢简妻陈氏,出身名门,才貌双全,不仅在家庭中孝顺公婆,教育子女,而且在外界也以才女著称。她的丈夫邢简官至司徒,陈氏亲自教授子女经义,二子皆以贤能闻名,位至宰相。陈氏的贤德不仅体现在家庭生活中,更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体现了古代女性的教育智慧和责任感。
耶律氏常哥,才情出众,不嫁而自洁,其诗文才华和政论见解都显示出她的非凡才能。她在丈夫被诬陷时,与丈夫一同流放,布衣蔬食,表现出了她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国家政治的关心。
耶律奴妻萧氏,以孝谨著称,她在丈夫被诬陷时,坚决不离不弃,甚至请求与丈夫一同流放,体现了古代女性的坚强和忠诚。
耶律术者妻萧氏,性格端悫,面对丈夫的去世,她悲痛欲绝,但仍然坚定地选择了与丈夫同生共死,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坚贞。
耶律中妻萧氏,聪慧谨慎,她在丈夫被贼人抓捕时,机智地躲避了危险。后来,她丈夫被任命为五院都监,她表示愿意陪伴丈夫,共同为国家效力。最终,丈夫在保卫国家时英勇牺牲,她悲痛欲绝,但仍然坚守节操。
通过对这五位女性的描述,作者表达了对女性美德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评价。这些女性的事迹不仅体现了古代女性的智慧、勇气和忠诚,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文章最后,作者对这五位女性的评价,既是对她们个人品德的肯定,也是对整个女性群体的肯定。这种肯定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下社会的启示,鼓励女性在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传承和发扬女性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