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三

作者: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辽史的主要编撰者之一。他在自然科学、文学与历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1世纪)。

内容简要:《辽史》是宋代史学家所编写的关于契丹辽朝历史的史书,详细记录了辽朝的兴衰历程。书中内容涉及辽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后的一个强大政权,辽史不仅记载了辽朝的历代帝王与重要事件,还涉及了辽朝与宋朝、金朝等其他朝代的互动。通过对辽朝历史的详细阐述,《辽史》为后世研究契丹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三-原文

耶律曷鲁 萧敌鲁(阿古只) 耶律斜涅赤(老古 颇德)耶律欲稳 耶律海里

耶律曷鲁,字控温,一字洪隐,迭剌部人。

祖匣马葛,简宪皇帝兄。

父偶思,遥辇时为本部夷离堇,曷鲁其长子也。

性质厚。

在髫鬌,与太祖游,从父释鲁奇之曰:‘兴我家者,必二儿也。’

太祖既长,相与易裘马为好,然曷鲁事太祖弥谨。

会滑哥弑其父释鲁,太祖顾曷鲁曰:‘滑哥弑父,料我必不能容,将反噬我。今彼归罪台哂为解,我姑与之。是贼吾不忘也!’

自是曷鲁常佩刀从太祖,以备不虞。

居久之,曷鲁父偶思病,召曷鲁曰:‘阿保机神略天授,汝率诸弟赤心事之。’

已而太祖来问疾,偶思执其手曰:‘尔命世奇才。吾儿曷鲁者,他日可委以事,吾已谕之矣。’

既而以诸子属之。

太祖为挞马狘沙里,参预部族事,曷鲁领数骑召小黄室韦来附。

太祖素有大志,而知曷鲁贤,军国事非曷鲁议不行。

会讨越兀与乌古部,曷鲁为前锋,战有功。

及太祖为迭剌部夷离堇,讨奚部,其长术里偪险而垒,攻莫能下,命曷鲁持一笴往谕之。

既入,为所执。

乃说奚曰:‘契丹与奚言语相通,实一国也。我夷离堇于奚岂有輘轹之心哉?汉人杀我祖奚首,夷离堇怨次骨,日夜思报汉人。顾力单弱,使我求援于奚,传矢以示信耳。夷离堇受命于天,抚下以德,故能有此众也。今奚杀我,违天背德,不祥莫大焉。且兵连祸结,当自此始,岂尔国之利乎!’

术里感其言,乃降。

太祖为于越,秉国政,欲命曷鲁为迭剌部夷离堇。

辞曰:‘贼在君侧,未敢远去。’

太祖讨黑车子室韦,幽州刘仁恭遣养子赵霸率众来救。

曷鲁伏兵桃山,俟霸众过半而要之;与太祖合击,斩获甚众,遂降室韦。

太祖会李克用于云州,时曷鲁侍,克用顾而壮之曰:‘伟男子为谁?’

太祖曰:‘吾族曷鲁也。’

会遥辇痕德堇可汗殁,群臣奉遗命请立太祖。

太祖辞曰:‘昔吾祖夷离堇雅里尝以不当立而辞,今若等复为是言,何欤?’

曷鲁进曰:‘曩吾祖之辞,遗命弗及,符瑞未见,第为国人所推戴耳。今先君言犹在耳,天人所与,若合符契。天不可逆,人不可拂,而君命不可违也。’

太祖曰:‘遗命固然,汝焉知天道?’

曷鲁曰:‘闻于越之生也,神光属天,异香盈幄,梦受神诲,龙锡金佩。天道无私,必应有德。我国削弱,齮龁于邻部日久,以故生圣人以兴起之。可汗知天意,故有是命。且遥辇九营棋布,非无可立者;小大臣民属心于越,天也。昔者于越伯父释鲁尝曰:‘吾犹蛇,儿犹龙也。’天时人事,几不可失。’

太祖犹未许。

是夜,独召曷鲁责曰:‘众以遗命迫我。汝不明吾心,而亦俯随耶?’

曷鲁曰:‘在昔夷离堇雅里虽推戴者众,辞之而立阻午为可汗。相传十余世,君臣之分乱,纪纲之统隳。委质他国,若缀斿然。羽檄蜂午,民疲奔命。兴王之运,实在今日。应天顺人,以答顾命,不可失也。’

太祖乃许。

明日,即皇帝位,命曷鲁总军国事。

时制度未讲,国用未充,扈从未备,而诸弟剌葛等往往觊非望。

太祖宫行营始置腹心部,选诸部豪健二千余充之,以曷鲁及萧敌鲁总焉。

已而诸弟之乱作,太祖命曷鲁总领军事,讨平之,以功为迭剌部夷离堇。

时民更兵焚剽,日以抏敝,曷鲁抚辑有方,畜牧益滋,民用富庶。

乃讨乌古部,破之。

自是震慑,不敢复叛。

乃请制朝仪、建元,率百官上尊号。

太祖既备礼受册,拜曷鲁为阿鲁敦于越。

“阿鲁敦”者,辽言盛名也。

后太祖伐西南诸夷,数为前锋。

神册二年,从逼幽州,与唐节度使周德威拒战可汗州西,败其军,遂围幽州,未下。

太祖以时暑班师,留曷鲁与卢国用守之。

俄而救兵继至,曷鲁等以军少无援,退。

三年七月,皇都既成,燕群臣以落之。

曷鲁是月得疾薨,年四十七。

既葬,赐名其阡宴答,山曰于越峪,诏立石纪功。

清宁间,命立祠上京。

初,曷鲁病革,太祖临视,问所欲言。

曷鲁曰:‘陛下圣德宽仁,群生咸遂,帝业隆兴。臣既蒙宠遇,虽瞑目无憾。惟析迭剌部议未决,愿亟行之。’

及薨,太祖流涕曰:‘斯人若登三五载,吾谋蔑不济矣!’

后太祖二十一功臣,各有所拟,以曷鲁为心云。

子惕剌、撒剌,俱不仕。

论曰:曷鲁以肺腑之亲,任帷幄之寄,言如蓍龟,谋成战胜,可谓算无遗策矣。

其君臣相得之诚,庶吴汉之于光武欤?

夫信其所可信,智也,太祖有焉。

故曰:惟圣知圣,惟贤知贤,斯近之矣。

萧敌鲁,字敌辇,其母为德祖女弟,而淳钦皇后又其女兄也。

五世祖曰胡母里,遥辇氏时尝使唐,唐留之幽州。

一夕,折关遁归国,由是世为决狱官。

敌鲁性宽厚,膂力绝人,习军旅事。

太祖潜藩,日侍左右,凡征讨必与行阵。

既即位,敌鲁与弟阿古只、耶律释鲁、耶律曷鲁偕总宿卫。

拜敌鲁北府宰相,世其官。

太祖征奚及讨刘守光,敌鲁略地海滨,杀获甚众。

顷之,剌葛等作乱,溃而北走。

敌鲁率轻骑追之,兼昼夜行。

至榆河,败其党,获剌葛以献。

太祖嘉之,锡赉甚渥。

后讨西南夷,功居诸将先。

神册三年十二月卒。

敌鲁有胆略,闻敌所在即驰赴,亲冒矢石,前后战未尝少恤,必胜乃止。

以故在太祖功臣列,喻以手云。

弟阿古只。

阿古只,字撒本。

少卓越自放不羁。

长骁勇善射,临敌敢前。

每射甲楯辄洞贯。

太祖为于越时,以材勇充任使。

既即位,与敌鲁总腹心部。

剌葛之乱也,淳钦皇后军黑山,阻险自固。

太祖方经略奚地,命阿古只统百骑往卫之。

逆党迭里特、耶律滑哥素惮其勇略,相戒曰:‘是不可犯也!’

剌葛既北走,与敌鲁追擒于榆河。

神册初元,讨西南夷有功;徇山西诸郡县,又下之,败周德威军。

三年,以功拜北府宰相,世其职。

天赞初,与王郁略地燕、赵,破磁窑镇。

太祖西征,悉诿以南面边事。

攻渤海,破扶余城,独将骑兵五百,败老相军三万。

渤海既平,改东丹国。

顷之,已降郡县复叛,盗贼蜂起。

阿古只与康默记讨之,所向披靡。

会贼游骑七千自鸭渌府来援,势张甚。

阿古只帅麾下精锐,直犯其锋,一战克之,斩馘三千余,遂进军破回跋城。

以病卒。

功臣中喻阿古只为耳云。

子安团,官至右皮室详稳。

耶律斜涅赤,字撒剌,六院部舍利褭古直之族。

始字铎碗,早隶太祖幕下,尝有疾,赐樽酒饮而愈,辽言酒樽曰‘撒剌’,故诏易字焉。

太祖即位,掌腹心部。

天赞初,分迭剌部为北、南院,斜涅赤为北院夷离堇。

帝西征至流沙,威声大振,诸夷溃散,乃命斜涅赤抚集之。

及讨渤海,破扶余城,斜涅赤从太子大元帅率众夜围忽汗城,大諲歙降。

已而复叛,命诸将分地攻之。

诘旦,斜涅赤感励士伍,鼓噪登陴,敌震慑,莫敢御,遂破之。

天显中卒,年七十,居佐命功臣之一。

侄老古、颇德。

老古,字撒懒,其母淳钦皇后姊也。

老古幼养宫掖,既长,沉毅有勇略,隶太祖帐下。

既即位,屡有战功。

剌葛之乱也,欲乘我不备为掩袭计,绐降。

太祖将纳之,命老古、耶律欲稳严号令,勒士卒,控辔以防其变。

逆党知有备,惧而遁。

以功授右皮室详稳,典宿卫。

太祖侵燕、赵,遇唐兵云碧店,老古恃勇轻敌,直犯其锋。

战久之,被数创,归营而卒。

太祖深悼惜之,佐命功臣其一也。

颇德,字兀古邻。

弱冠事太祖。

天显初,为左皮室详稳,典宿卫,迁南院夷离堇,治有声。

石敬瑭破张敬达军于太原北,时颇德勒兵为援,敬达遁。

敬达追至晋安寨围之,颇德领轻骑袭潞州,塞其饷道。

唐诸将惧,杀敬达以降。

会同初,改迭剌部夷离堇为大王,即拜颇德,既而加采访使。

旧制,肃祖以下宗室称院,德祖宗室号三父房,称横帐,百官子弟及籍没人称著帐。

耶律斜的言,横帐班列,不可与北、南院并。

太宗诏在廷议,皆曰然,乃诏横帐班列居上。

颇德奏曰:‘臣伏见官制,北、南院大王品在惕隐上。今横帐始图爵位之高,愿与北、南院参任;兹又耻与同列。夫横帐与诸族皆臣也,班列奚以异?’

帝乃谕百官曰:‘朕所不知,卿等不宜面从。’诏仍旧制。

其强直不挠如此。

颇德状貌秀伟,初,太祖见之曰:‘是子风骨异常儿,必为国器。’

后果然。

卒年四十九。

耶律欲稳,字辖剌干,突吕不部人。

祖台押,遥辇时为北边拽剌。

简献皇后与诸子之罹难也,尝倚之以免。

太祖思其功不忘,又多欲稳严重有济世志,乃命典司近部,以遏诸族窥觊之想。

欲稳既见器重,益感奋思报。

太祖始置宫分以自卫,欲稳率门客首附宫籍。

帝益嘉其忠,诏以台押配享庙廷。

及平剌葛等乱,以功迁奚迭剌部夷离堇。

从征渤海有功。

天显初卒。

后诸帝以太祖之与欲稳也为故,往往取其子孙为友。

宫分中称‘八房’,皆其后也。

弟霞里,终奚六部秃里。

耶律海里,字涅剌昆,遥辇昭古可汗之裔。

太祖传位,海里与有力焉。

初受命,属籍比局萌觊觎,而遥辇故族尤觖望。

海里多先帝知人之明,而素服太祖威德,独归心焉。

以故太祖托为耳目,数从征讨。

既清内乱,始置遥辇敞稳,命海里领之。

天显初,征渤海,海里将遥辇糺破忽汗城。

师班,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三-译文

耶律曷鲁,字控温,又字洪隐,是迭剌部的人。他的祖父是匣马葛,是简宪皇帝的兄弟。他的父亲是偶思,在遥辇时期担任本部的夷离堇,耶律曷鲁是他的长子。耶律曷鲁性格敦厚。在他年幼的时候,就跟随太祖游玩,他的父亲释鲁奇对他评价说:‘振兴我们家族的,一定是这两个孩子。’太祖长大后,他们交换裘皮和马匹作为友谊的象征,但耶律曷鲁对太祖的事务更加谨慎。当滑哥杀害了他的父亲释鲁时,太祖对耶律曷鲁说:‘滑哥杀害了自己的父亲,我料定我无法容忍他,他会反咬我一口。现在他归咎于台哂来作为借口,我就暂时接受他。但这个仇人是不会忘记的!’从那时起,耶律曷鲁经常佩刀跟随太祖,以防万一。

过了一段时间,耶律曷鲁的父亲偶思生病,召唤耶律曷鲁说:‘阿保机拥有神略,是天授的,你带领你的弟弟们要诚心诚意地侍奉他。’不久太祖来看望偶思,偶思握着他的手说:‘你是世间的奇才。我的儿子耶律曷鲁,将来可以托付大事,我已经告诉他了。’随后他将所有的儿子托付给了他。

太祖担任挞马狘沙里,参与部族事务,耶律曷鲁带领几名骑兵召见小黄室韦使他们归附。太祖素有大志,知道耶律曷鲁贤能,军国大事没有耶律曷鲁的议定就不能执行。在讨伐越兀和乌古部时,耶律曷鲁担任前锋,战功显赫。当太祖成为迭剌部的夷离堇,讨伐奚部时,奚部的首领术里占据险要之地筑起堡垒,攻击未能攻克,太祖命令耶律曷鲁拿着一杆长矛去说服他们。耶律曷鲁进入后,被他们抓住。他就对奚人说:‘契丹和奚言语相通,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我作为夷离堇,对奚部怎么会怀有敌意呢?汉人杀害了我的祖先奚首,夷离堇的怨恨深入骨髓,日夜都在想着报复汉人。只是力量单薄,所以我请求奚部支援,传递箭矢以表示我的诚意。夷离堇受命于天,用德行安抚下属,所以能有这么多的人。现在奚部杀害我,违背天意和德行,不祥之事莫大于此。而且战争连绵不断,应该从现在开始,这对你们国家有利吗!’术里被他的话所感动,于是投降。

太祖成为于越,掌握国家大政,想要任命耶律曷鲁为迭剌部的夷离堇。耶律曷鲁推辞说:‘敌人还在君王身边,我不敢远离。’太祖讨伐黑车子室韦,幽州的刘仁恭派遣他的养子赵霸率领军队来救援。耶律曷鲁在桃山设伏,等到赵霸的军队过半时拦截他们;与太祖合力攻击,斩杀和俘虏很多,最终使室韦投降。太祖在云州会合李克用,当时耶律曷鲁在旁边侍奉,李克用看着他称赞说:‘这个伟男子是谁?’太祖回答:‘这是我族中的耶律曷鲁。’

当遥辇痕德堇可汗去世后,群臣遵照遗命请求立太祖为可汗。太祖推辞说:‘以前我的祖父夷离堇雅里曾经因为不应当立为可汗而推辞,现在你们又提出这样的建议,为什么呢?’耶律曷鲁进言说:‘以前祖父推辞,是因为遗命没有涉及,符瑞也没有出现,只是被国人推戴。现在先君的遗言还在耳边,天意和人心都与我们相符,如同符契一般。天意不可违背,人心不可拂逆,君王的命令也不可违背。’太祖说:‘遗命固然如此,但你如何知道天道呢?’耶律曷鲁说:‘听说于越出生时,神光照耀天空,异香充满帐篷,梦中接受神的启示,龙赐金佩。天道无私,必定会赐予有德之人。我国长久以来受到邻部的欺凌,因此产生了圣人来振兴国家。可汗明白天意,所以有这个命令。而且遥辇九营分布,并非没有可以立为可汗的人;小大臣民都心属你,这是天意。以前于越的伯父释鲁曾经说过:‘我像蛇,我的儿子像龙。’天时和人事,几乎不可失去。’太祖仍然没有答应。

这一夜,太祖单独召见耶律曷鲁,责备说:‘众人因为遗命逼迫我。你不明白我的心思,也随波逐流吗?’耶律曷鲁说:‘以前夷离堇雅里虽然被众人推戴,但他推辞而立阻午为可汗。经过十几代,君臣之分混乱,纲纪之统破坏。我们依附于他国,就像悬挂的枯枝一样。战火纷飞,百姓疲于奔命。兴王之运,实在今日。顺应天意和人心,以回应先君的遗命,不可失去。’太祖于是答应。第二天,即位为皇帝,任命耶律曷鲁总管军国大事。当时制度尚未完善,国家财政未充足,扈从未准备齐全,而诸弟剌葛等人常常贪图非分之想。太祖在宫行营开始设立心腹部,挑选各部豪健之士两千余人充任,由耶律曷鲁和萧敌鲁共同负责。不久诸弟之乱爆发,太祖命令耶律曷鲁总领军事,平定了叛乱,因功被封为迭剌部夷离堇。当时百姓经历了战火和掠夺,日渐凋敝,耶律曷鲁安抚有方,畜牧业得以发展,百姓生活富足。随后他讨伐乌古部,将其击败。从此以后,乌古部不敢再叛乱。耶律曷鲁请求制定朝仪、建立年号,率领百官上尊号。太祖准备完备礼节接受册封,任命耶律曷鲁为阿鲁敦于越。‘阿鲁敦’是辽语中的盛名。

后来太祖征伐西南各部族,耶律曷鲁多次担任前锋。神册二年,他跟随太祖逼近幽州,与唐节度使周德威在可汗州西拒战,击败了敌军,随后围攻幽州,未能攻克。太祖因为天气炎热而班师,留下耶律曷鲁和卢国用守卫。不久援军到达,耶律曷鲁等人因为军队少且没有援军,撤退。

神册三年七月,皇都建成,燕国群臣举行庆祝。耶律曷鲁在这个月得病去世,享年四十七岁。下葬后,赐名其墓为宴答,山为于越峪,并下诏立石纪功。清宁年间,命令在上京建立祠堂。

起初,耶律曷鲁病重,太祖亲自前来探视,询问他有什么想说的。耶律曷鲁说:‘陛下圣德宽仁,百姓安居乐业,帝业兴盛。我已经蒙受恩宠,即使闭上眼睛也没有遗憾。只是关于分割迭剌部的议题尚未决定,希望尽快实施。’等到他去世,太祖流泪说:‘这个人如果再活三五载,我的大业肯定能成功!’后来太祖将二十一功臣各有所拟,认为耶律曷鲁是他的心腹。他的儿子惕剌和撒剌都没有做官。

评论说:耶律曷鲁因为是太祖的亲信,承担了重要的政治使命,他的言论如同蓍草和龟甲一样准确,他的谋略和战争胜利没有留下任何遗憾。他的君臣之间的真诚,可以比作吴汉和光武帝的关系。相信可以相信的人,这是智慧,太祖具有这种智慧。所以说:只有圣人才能理解圣人,只有贤人才能理解贤人,这是接近圣贤之道。

萧敌鲁,字敌辇,他的母亲是德祖的女儿,而淳钦皇后又是他的姐姐。他的五世祖胡母里在遥辇氏时期曾经出使唐朝,被唐朝留在幽州。一天,他翻越关卡逃回国家,从此世代担任司法官。萧敌鲁性格宽厚,力大无穷,熟悉军事事务。太祖在潜藩时期,萧敌鲁每天侍奉在太祖左右,所有征讨之事必定参与。即位后,萧敌鲁与他的弟弟阿古只、耶律释鲁、耶律曷鲁一起负责宿卫。被任命为北府宰相,世袭其官职。太祖征伐奚部和讨伐刘守光时,萧敌鲁在沿海地区攻略土地,杀敌众多。不久,剌葛等人发动叛乱,溃败而逃。萧敌鲁率领轻骑追击,日夜兼程。到达榆河,击败了叛军,生擒剌葛献给了太祖。太祖嘉奖他,赏赐丰厚。后来讨伐西南夷,功绩排在众将之首。神册三年十二月去世。萧敌鲁有胆略,听到敌人所在之处就飞驰前往,亲自冲锋陷阵,前后战斗从未稍懈,一定要取得胜利才罢休。因此他在太祖的功臣行列中,被特别提及。他的弟弟阿古只。

耶律斜涅赤(老古 颇德)、耶律欲稳、耶律海里:这些人的信息在提供的古文中没有具体内容,无法进行翻译。

阿古只,字撒本。年轻时就非常杰出,性格放纵不拘小节。长大后勇猛善射,面对敌人敢于冲锋。每次射箭都能穿透甲盾。太祖担任于越时,因为他的才能和勇敢被任命为使者。即位后,与敌人鲁总的心腹部队作战。剌葛叛乱时,淳钦皇后在黑山驻军,占据险要之地巩固自己的地位。太祖正在经略奚地,命令阿古只率领一百骑兵前往保卫。逆党迭里特、耶律滑哥都十分畏惧他的勇猛和智略,相互告诫说:‘这是不可侵犯的!’剌葛北逃后,阿古只与敌人鲁在榆河追捕并擒获了他。神册初元,讨伐西南夷有功;攻占山西各郡县,又攻下它们,击败了周德威的军队。三年,因功被封为北府宰相,世袭其职。天赞初年,与王郁攻略燕、赵地区,攻破磁窑镇。太祖西征时,将南面边事全部委托给他。

攻打渤海,攻破扶余城,阿古只独自率领五百骑兵,击败了三万老相的军队。渤海平定后,改为东丹国。不久,已经投降的郡县又叛乱,盗贼蜂拥而起。阿古只与康默记讨伐他们,所向披靡。恰逢贼军的七千游骑从鸭渌府前来支援,声势浩大。阿古只率领麾下的精锐部队,直接冲向敌人的前锋,一战击败了他们,斩杀了三千多人,随后进军攻破回跋城。因病去世。

在功臣中,阿古只被尊称为耳云。他的儿子安团,官至右皮室详稳。

耶律斜涅赤,字撒剌,是六院部舍利褭古直之族。最初字为铎碗,早年归属太祖麾下,曾经生病,被赐予酒杯饮酒后痊愈,因为辽语中酒杯称为‘撒剌’,所以皇帝下诏更改了他的字。太祖即位后,他掌管腹心部。天赞初年,将迭剌部分为北、南院,斜涅赤担任北院夷离堇。皇帝西征至流沙,声威大振,各部族溃散,皇帝命令斜涅赤安抚他们。在讨伐渤海时,攻破扶余城,斜涅赤跟随太子大元帅率众夜袭忽汗城,大諲歙投降。不久又叛乱,皇帝命令诸将分地攻打他们。第二天早晨,斜涅赤激励士兵,鼓噪登城,敌人震惊,无人敢抵挡,于是攻破城池。天显中去世,享年七十岁,是辅佐皇帝的重要功臣之一。他的侄子老古、颇德。

老古,字撒懒,他的母亲是淳钦皇后的姐姐。老古在宫中抚养长大,长大后沉稳勇敢,有勇略,归属太祖麾下。即位后,屡建战功。剌葛叛乱时,想要趁我不备进行偷袭,假装投降。太祖准备接受他,命令老古、耶律欲稳严肃号令,约束士兵,勒马以防变故。逆党知道有准备,害怕而逃走。因功被封为右皮室详稳,负责宿卫。太祖侵犯燕、赵,遇到唐军在云碧店,老古依仗勇猛轻敌,直接冲向敌军。战斗了很久,身受多处创伤,回到营地后去世。太祖深感痛惜,他是辅佐皇帝的重要功臣之一。

颇德,字兀古邻。弱冠之年就侍奉太祖。天显初年,担任左皮室详稳,负责宿卫,后升任南院夷离堇,治理有声望。石敬瑭在太原北击败张敬达的军队时,当时颇德率领军队作为援军,张敬达逃走。石敬瑭追至晋安寨围攻,颇德率领轻骑袭击潞州,截断他们的补给线。唐军诸将害怕,杀死张敬达投降。会同初年,将迭剌部夷离堇改为大王,即封颇德,后来又加封他为采访使。按照旧制,肃祖以下的宗室称院,德宗的宗室号为三父房,称横帐,百官子弟及籍没人称著帐。耶律斜的认为,横帐班列,不应与北、南院并列。太宗下诏在朝堂上讨论,大家都说应该如此,于是下诏横帐班列居上。颇德上奏说:‘我观察到官制,北、南院大王品级在惕隐之上。现在横帐开始追求爵位之高,希望与北、南院共同任职;现在又耻于与他们并列。横帐与各族都是臣子,班列有何不同呢?’皇帝于是告诉百官说:‘我不知道,你们不应该表面顺从。’下诏恢复旧制。他就是这样坚强正直,不屈不挠。颇德身材魁梧,起初,太祖见到他说:‘这个孩子风骨非凡,必成国家栋梁。’果然如此。去世时四十九岁。

耶律欲稳,字辖剌干,是突吕不部人。他的祖父台押,在遥辇时期担任北边的拽剌。简献皇后和她的儿子们遭遇灾难时,曾经依靠他得以幸免。太祖想起他的功劳,又觉得欲稳严肃有救世之志,于是命令他负责管理近部,以阻止各部族的觊觎之心。欲稳受到重用后,更加感奋,想要报答。太祖开始设立宫分以自卫,欲稳率领门客首先加入宫籍。皇帝更加赞赏他的忠诚,下诏将台押配享庙廷。在平定剌葛等人的叛乱中,因功升任奚迭剌部夷离堇。随从征讨渤海有功。天显初年去世。后来的皇帝因为太祖与欲稳的关系,常常挑选他的子孙作为朋友。宫分中称为‘八房’,都是他的后代。他的弟弟霞里,最终担任奚六部秃里。

耶律海里,字涅剌昆,是遥辇昭古可汗的后裔。太祖传位时,海里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初接受命令时,局萌觊觎,而遥辇的旧族尤其不满。海里因为先帝的明察秋毫,而且一直敬畏太祖的威德,所以独自归心。因此太祖让他担任耳目,多次随从征讨。在内乱平定后,开始设立遥辇敞稳,任命海里担任。天显初年,征讨渤海,海里率领遥辇糺攻破忽汗城。军队班师,海里去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三-注解

耶律曷鲁:耶律曷鲁是辽朝初期的著名将领,字控温,一字洪隐,迭剌部人,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亲信和重要辅佐。他在辽朝的建立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萧敌鲁(阿古只):萧敌鲁,字敌辇,是辽朝的著名将领,与耶律曷鲁齐名。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亲信,以勇猛和忠诚著称。

耶律斜涅赤(老古 颇德):耶律斜涅赤是辽朝的将领,老古和颇德是他的别称。他在辽朝的军事活动中有所贡献。

耶律欲稳:耶律欲稳是辽朝的将领,具体事迹在文中未详细描述。

耶律海里:耶律海里是辽朝的将领,具体事迹在文中未详细描述。

迭剌部:迭剌部,契丹的一个部落。

夷离堇:夷离堇,官职名,相当于部落首领。

遥辇:遥辇,指古代契丹的帝王。

于越:于越,契丹官职,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神册:神册是辽朝的一个年号,表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位期间的重要事件。

幽州:幽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北京地区,是辽朝的重要城市。

刘仁恭:刘仁恭是五代十国时期幽州节度使,与辽朝有多次冲突。

赵霸:赵霸是刘仁恭的养子,曾率军抵抗辽朝。

痕德堇可汗:痕德堇可汗是辽朝早期的可汗,其死引发了辽朝的权力斗争。

阿鲁敦:阿鲁敦是辽朝对耶律曷鲁的尊称,意为盛名。

神光:神光指的是神话或传说中神灵显现的光芒。

符瑞:符瑞是指古代认为预示着吉祥的征兆。

齮龁:齮龁形容国家或部族之间的激烈争斗。

羽檄:羽檄是指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以羽毛装饰。

阻午:阻午是辽朝的一个可汗。

三五载:三五载是指三五年,表示较短的时间。

扈从:扈从是指随从皇帝或高级官员的侍卫。

腹心部:腹心部,指皇帝身边的重要亲信。

剌葛:剌葛,契丹贵族,曾参与叛乱。

乌古部:乌古部是辽朝时期的一个部族。

清宁:清宁是辽朝的一个年号。

祠:祠是指祭祀祖先或英雄的庙宇。

肺腑之亲:肺腑之亲是指最亲近的人,比喻关系非常亲密。

帷幄之寄:帷幄之寄是指承担重要任务或职责。

蓍龟:蓍龟是古代占卜用的两种动物,比喻能预知未来的人或事。

光武:光武是指东汉光武帝刘秀,以仁德和武功著称。

手云:手云是指得到皇帝的亲自赞誉,表示极高的荣誉。

阿古只:阿古只,契丹人名,字撒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部将,以勇猛善战著称。

撒本:撒本,阿古只的字,通常用于表示对其人的尊称。

太祖:太祖,指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朝的开国皇帝。

材勇:材勇,指有才能和勇武。

临敌:临敌,面对敌人。

甲楯:甲楯,古代士兵所穿的铠甲和盾牌。

洞贯:洞贯,形容箭矢直穿铠甲。

淳钦皇后:淳钦皇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

黑山:黑山,指辽朝的黑山地区。

经略:经略,指治理、管理。

奚地:奚地,指契丹与奚族居住的地区。

逆党:逆党,指叛乱分子。

迭里特:迭里特,契丹人名。

耶律滑哥:耶律滑哥,契丹人名。

相戒:相戒,相互告诫。

榆河:榆河,指辽朝的榆河地区。

神册初元:神册初元,指辽太祖神册元年。

西南夷:西南夷,指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山西诸郡县:山西诸郡县,指山西地区的各个郡县。

周德威:周德威,五代时期后梁将领。

北府宰相:北府宰相,辽朝的官职,相当于宰相。

世其职:世其职,指世袭其职位。

天赞初:天赞初,指辽太祖天赞元年。

燕、赵:燕、赵,指古代的燕国和赵国地区。

磁窑镇:磁窑镇,指辽朝的磁窑镇地区。

南面边事:南面边事,指辽朝南方的边防事务。

渤海:渤海,指古代东北地区的渤海国。

扶余城:扶余城,渤海国的城池。

东丹国:东丹国,渤海国被辽太祖征服后,设立的一个行政区划。

康默记:康默记,契丹人名。

鸭渌府:鸭渌府,指辽朝的鸭渌府地区。

游骑:游骑,指游动的骑兵。

回跋城:回跋城,指辽朝的回跋城地区。

耳云:耳云,指被众人传颂。

右皮室详稳:右皮室详稳,辽朝的官职,掌管宫中警卫。

六院部:六院部,契丹的一个部落。

舍利:舍利,官职名,相当于副将。

褭古直:褭古直,人名。

铎碗:铎碗,耶律斜涅赤的字,因治愈疾病而得名。

流沙:流沙,指古代西域的沙漠地区。

忽汗城:忽汗城,指渤海国的忽汗城。

大諲歙:大諲歙,人名。

诘旦:诘旦,指第二天早晨。

天显中:天显中,指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天显年间。

佐命功臣:佐命功臣,指辅助皇帝建立功业的功臣。

老古:老古,耶律斜涅赤的侄子,字撒懒。

沉毅:沉毅,指沉着刚毅。

皮室详稳:皮室详稳,辽朝的官职,掌管宫中警卫。

云碧店:云碧店,指辽朝的云碧店地区。

唐兵:唐兵,指唐朝的军队。

石敬瑭:石敬瑭,五代时期后晋的开国皇帝。

张敬达:张敬达,五代时期后晋将领。

潞州:潞州,指辽朝的潞州地区。

觊觎:觊觎,指贪婪地希望得到。

昭古可汗:昭古可汗,指遥辇可汗。

属籍比局:属籍比局,指官职等级。

拽剌:拽剌,官职名,相当于护卫。

宫分:宫分,指宫中分设的警卫部队。

门客:门客,指依附于某人的宾客。

宫籍:宫籍,指宫中警卫的编制。

庙廷:庙廷,指祭祀祖先的庙宇。

奚迭剌部:奚迭剌部,契丹的一个部落。

遥辇敞稳:遥辇敞稳,辽朝的官职,掌管宫廷事务。

糺:糺,指聚集。

师班:师班,指军队班师回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三-评注

阿古只,字撒本。少卓越自放不羁。长骁勇善射,临敌敢前。每射甲楯辄洞贯。

此段描述了阿古只的少年才情和成年后的英勇。‘少卓越自放不羁’描绘了他年轻时的个性,‘长骁勇善射,临敌敢前’则展现了他成年后的武勇和战场上的果敢。‘每射甲楯辄洞贯’更是凸显了他箭术的高超,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赞美。

太祖为于越时,以材勇充任使。既即位,与敌鲁总腹心部。

此句反映了阿古只与太祖的关系。‘太祖为于越时’表明阿古只是在太祖成为领袖之前就已经受到重用,‘既即位,与敌鲁总腹心部’则说明他随太祖一同参与对抗敌人的重要战役,显示出他对太祖的忠诚和自身的军事才能。

剌葛之乱也,淳钦皇后军黑山,阻险自固。太祖方经略奚地,命阿古只统百骑往卫之。

这段描述了阿古只在剌葛之乱中的表现。‘剌葛之乱’是辽朝内部的一次叛乱,‘淳钦皇后军黑山’和‘太祖方经略奚地’表明了当时的政治背景。阿古只在此事件中的表现,既体现了他的忠诚,也展示了他作为将领的果断和智谋。

逆党迭里特、耶律滑哥素惮其勇略,相戒曰:‘是不可犯也!’

此句通过逆党的恐惧来侧面表现阿古只的勇猛。‘相戒曰:“是不可犯也!”’这句话不仅说明了阿古只的威名,也反映了他在敌人心中的地位。

剌葛既北走,与敌鲁追擒于榆河。

这句话描述了阿古只追击敌人的事迹,体现了他的勇敢和决心,同时也表明了他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

神册初元,讨西南夷有功;徇山西诸郡县,又下之,败周德威军。

这段话展示了阿古只在不同战场的功绩,‘讨西南夷有功’和‘徇山西诸郡县’说明了他的广泛影响力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三年,以功拜北府宰相,世其职。

这句话表明了阿古只因为战功被封为北府宰相,并且他的职位被世袭,这反映了他在辽朝政治和军事中的重要地位。

天赞初,与王郁略地燕、赵,破磁窑镇。

此句描述了阿古只与其他将领一同征服燕、赵地区,并攻破磁窑镇的事迹,进一步证明了他在军事上的成就。

太祖西征,悉诿以南面边事。

这句话说明了阿古只被太祖委以重任,负责处理南面的边防事务,这表明了他在辽朝政治中的影响力。

攻渤海,破扶余城,独将骑兵五百,败老相军三万。

这段描述了阿古只对渤海国的征服,‘独将骑兵五百,败老相军三万’更是突出了他的英勇和战术上的智慧。

渤海既平,改东丹国。

这句话说明了阿古只征服渤海国后的政治举措,‘改东丹国’表明了他在政治上的远见。

顷之,已降郡县复叛,盗贼蜂起。阿古只与康默记讨之,所向披靡。

这段描述了阿古只面对叛乱时的应对策略,‘所向披靡’则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

会贼游骑七千自鸭渌府来援,势张甚。阿古只帅麾下精锐,直犯其锋,一战克之,斩馘三千余,遂进军破回跋城。

此句描绘了阿古只面对强敌时的英勇和胜利,‘一战克之,斩馘三千余’突出了他的战功。

以病卒。

这句话简洁地说明了阿古只的去世,同时也暗示了他的英雄生涯的终结。

功臣中喻阿古只为耳云。

此句反映了阿古只的功绩被后人铭记,‘喻阿古只为耳云’则表明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

子安团,官至右皮室详稳。

这句话说明了阿古只的儿子安团也继承了家族的荣耀,官至右皮室详稳。

耶律斜涅赤,字撒剌,六院部舍利褭古直之族。

此段介绍了耶律斜涅赤的出身和家族背景,‘六院部舍利褭古直之族’表明了他的高贵血统。

始字铎碗,早隶太祖幕下,尝有疾,赐樽酒饮而愈,辽言酒樽曰‘撒剌’,故诏易字焉。

这段描述了耶律斜涅赤的早期经历,以及他因为治愈疾病而得到赐名的故事,反映了辽朝皇帝对他的赏识。

太祖即位,掌腹心部。

这句话说明了耶律斜涅赤在太祖即位后的地位和职责,‘掌腹心部’表明了他对太祖的忠诚和信任。

天赞初,分迭剌部为北、南院,斜涅赤为北院夷离堇。

此句描述了耶律斜涅赤在政治上的晋升,‘北院夷离堇’表明了他的重要地位。

帝西征至流沙,威声大振,诸夷溃散,乃命斜涅赤抚集之。

这段描述了耶律斜涅赤在太祖西征时的贡献,‘威声大振’和‘诸夷溃散’说明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影响力。

及讨渤海,破扶余城,斜涅赤从太子大元帅率众夜围忽汗城,大諲歙降。

此句描绘了耶律斜涅赤在讨伐渤海国时的英勇表现,‘大諲歙降’则说明了他的胜利。

已而复叛,命诸将分地攻之。诘旦,斜涅赤感励士伍,鼓噪登陴,敌震慑,莫敢御,遂破之。

这段描述了耶律斜涅赤面对叛乱时的果断和策略,‘感励士伍,鼓噪登陴’表明了他的激励能力和战场上的领导力。

天显中卒,年七十,居佐命功臣之一。

这句话说明了耶律斜涅赤的去世和他在辽朝历史上的地位,‘居佐命功臣之一’表明了他的重要贡献。

侄老古、颇德。

此句提到了耶律斜涅赤的侄子老古和颇德,暗示了家族的荣耀传承。

老古,字撒懒,其母淳钦皇后姊也。

这段介绍了老古的出身,‘其母淳钦皇后姊也’表明了他的高贵血统。

老古幼养宫掖,既长,沉毅有勇略,隶太祖帐下。

此句描述了老古的早期经历和他在太祖帐下的地位,‘沉毅有勇略’则突出了他的个性。

既即位,屡有战功。

这句话说明了老古在太祖即位后的战功,表明了他的军事才能。

剌葛之乱也,欲乘我不备为掩袭计,绐降。太祖将纳之,命老古、耶律欲稳严号令,勒士卒,控辔以防其变。

这段描述了老古在剌葛之乱中的表现,‘严号令,勒士卒,控辔以防其变’表明了他的警惕和应对策略。

逆党知有备,惧而遁。

这句话说明了老古成功阻止了叛乱,‘逆党知有备,惧而遁’则反映了他的威慑力。

以功授右皮室详稳,典宿卫。

此句描述了老古因为战功而获得的职位和职责,‘典宿卫’表明了他的重要地位。

太祖侵燕、赵,遇唐兵云碧店,老古恃勇轻敌,直犯其锋。

这段描述了老古在对抗唐朝时的英勇,‘恃勇轻敌,直犯其锋’表明了他的勇猛。

战久之,被数创,归营而卒。

这句话说明了老古在战斗中的受伤和最终的牺牲,‘被数创,归营而卒’则表达了他的英勇和忠诚。

太祖深悼惜之,佐命功臣其一也。

此句说明了太祖对老古的哀悼和对他的功绩的认可,‘佐命功臣其一也’表明了他的重要地位。

颇德,字兀古邻。

此段介绍了颇德的字号,‘字兀古邻’表明了他的个性。

弱冠事太祖。

这句话说明了颇德在年轻时就已经跟随太祖,‘弱冠事太祖’表明了他的忠诚和早年的政治参与。

天显初,为左皮室详稳,典宿卫,迁南院夷离堇,治有声。

此句描述了颇德的官职和政绩,‘典宿卫’和‘迁南院夷离堇’表明了他的重要地位。

石敬瑭破张敬达军于太原北,时颇德勒兵为援,敬达遁。

这段描述了颇德在对抗石敬瑭时的贡献,‘勒兵为援’表明了他的军事才能。

敬达追至晋安寨围之,颇德领轻骑袭潞州,塞其饷道。

此句描绘了颇德在战斗中的行动,‘领轻骑袭潞州,塞其饷道’则表明了他的战术和决心。

唐诸将惧,杀敬达以降。

这句话说明了颇德在战斗中的胜利,‘唐诸将惧,杀敬达以降’则反映了他的影响力。

会同初,改迭剌部夷离堇为大王,即拜颇德,既而加采访使。

此句描述了颇德在政治上的晋升,‘改迭剌部夷离堇为大王’表明了他的重要地位。

旧制,肃祖以下宗室称院,德祖宗室号三父房,称横帐,百官子弟及籍没人称著帐。

这段描述了辽朝的官制和宗室称号,‘肃祖以下宗室称院’和‘德祖宗室号三父房’表明了颇德的家族地位。

耶律斜的言,横帐班列,不可与北、南院并。

此句反映了耶律斜的对于官制的看法,‘横帐班列,不可与北、南院并’则表明了他对地位的坚持。

太宗诏在廷议,皆曰然,乃诏横帐班列居上。

这句话说明了太宗对耶律斜的提议的采纳,‘乃诏横帐班列居上’则表明了颇德在政治上的成功。

颇德奏曰:‘臣伏见官制,北、南院大王品在惕隐上。今横帐始图爵位之高,愿与北、南院参任;兹又耻与同列。夫横帐与诸族皆臣也,班列奚以异?’

这段描述了颇德在官制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臣伏见官制’表明了他的深思熟虑,‘班列奚以异’则反映了他对平等地位的追求。

帝乃谕百官曰:‘朕所不知,卿等不宜面从。’诏仍旧制。

这句话说明了太宗对颇德的回应,‘帝乃谕百官’表明了他的权威,‘诏仍旧制’则表明了他的决策。

其强直不挠如此。

此句总结了颇德的性格特点,‘强直不挠’表明了他的坚定和正直。

颇德状貌秀伟,初,太祖见之曰:‘是子风骨异常儿,必为国器。’后果然。

这段描述了太祖对颇德的评价和后来的证实,‘是子风骨异常儿,必为国器’表明了太祖对他的看好,‘后果然’则说明了他的成就。

卒年四十九。

这句话说明了颇德的去世和寿命,‘卒年四十九’则表明了他的英年早逝。

耶律欲稳,字辖剌干,突吕不部人。

此段介绍了耶律欲稳的字号和出身,‘突吕不部人’表明了他的民族背景。

祖台押,遥辇时为北边拽剌。

这段描述了耶律欲稳的家族背景,‘遥辇时为北边拽剌’表明了他的家族在辽朝政治中的地位。

简献皇后与诸子之罹难也,尝倚之以免。

此句说明了耶律欲稳在辽朝历史上的重要角色,‘尝倚之以免’表明了他的忠诚和贡献。

太祖思其功不忘,又多欲稳严重有济世志,乃命典司近部,以遏诸族窥觊之想。

这段描述了太祖对耶律欲稳的赏识和任命,‘乃命典司近部’表明了他的重要职责。

欲稳既见器重,益感奋思报。

这句话说明了耶律欲稳在太祖的赏识下的反应,‘益感奋思报’表明了他的忠诚和报国之心。

太祖始置宫分以自卫,欲稳率门客首附宫籍。

此句描述了耶律欲稳在太祖建立宫分制度时的贡献,‘率门客首附宫籍’表明了他的领导能力。

帝益嘉其忠,诏以台押配享庙廷。

这句话说明了太祖对耶律欲稳的进一步赏识,‘诏以台押配享庙廷’则表明了他的荣誉。

及平剌葛等乱,以功迁奚迭剌部夷离堇。

此句描述了耶律欲稳在平定剌葛之乱后的晋升,‘以功迁奚迭剌部夷离堇’表明了他的军事才能。

从征渤海有功。

这句话说明了耶律欲稳在征讨渤海国时的贡献,‘从征渤海有功’则表明了他的战功。

天显初卒。

这句话说明了耶律欲稳的去世,‘天显初卒’则表明了他的寿命。

后诸帝以太祖之与欲稳也为故,往往取其子孙为友。

此句说明了耶律欲稳在辽朝历史上的影响,‘以太祖之与欲稳也为故’表明了他的家族在政治上的地位。

宫分中称‘八房’,皆其后也。

这句话说明了耶律欲稳家族在宫分中的地位,‘八房’则表明了他的家族势力。

弟霞里,终奚六部秃里。

此句说明了耶律欲稳的弟弟霞里的官职,‘终奚六部秃里’则表明了他的政治地位。

耶律海里,字涅剌昆,遥辇昭古可汗之裔。

此段介绍了耶律海里的字号和家族背景,‘遥辇昭古可汗之裔’表明了他的高贵血统。

太祖传位,海里与有力焉。

这句话说明了耶律海里在太祖传位过程中的作用,‘与有力焉’表明了他的重要地位。

初受命,属籍比局萌觊觎,而遥辇故族尤觖望。

此句描述了耶律海里在太祖传位后的政治环境,‘属籍比局萌觊觎’和‘遥辇故族尤觖望’表明了当时的政治动荡。

海里多先帝知人之明,而素服太祖威德,独归心焉。

这段描述了耶律海里的政治立场和忠诚,‘素服太祖威德,独归心焉’表明了他的坚定。

以故太祖托为耳目,数从征讨。

这句话说明了耶律海里在太祖心中的地位,‘托为耳目’表明了他作为太祖的亲信。

既清内乱,始置遥辇敞稳,命海里领之。

此句描述了耶律海里在内乱平定后的任命,‘命海里领之’则表明了他的领导能力。

天显初,征渤海,海里将遥辇糺破忽汗城。

这段描述了耶律海里在征讨渤海国时的贡献,‘将遥辇糺破忽汗城’则表明了他的战功。

师班,卒。

这句话说明了耶律海里的去世,‘师班’则表明了他的寿命。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辽史-列传-卷三》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38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