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梁书-列传-卷三十二

作者: 沈约(441年-513年),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沈约在文学和历史方面有深厚的造诣,《梁书》是他在担任南朝梁代史学家时所编写的历史著作。

年代:成书于南朝梁代(约6世纪)。

内容简要:《梁书》是南朝梁的官方历史,详细记载了梁朝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过程,主要描述了梁朝的政权更替、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全书重点讲述了梁武帝及其后继者的治国理政,尤其突出了梁朝政治的复杂性和权力斗争的深刻性。沈约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细致描述,为后人了解梁朝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梁书》在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是中国史学的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梁书-列传-卷三十二-原文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

幼而随从高祖。

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从高祖东下平建鄴,稍为主书,散财聚士,常思效用。

除奉朝请。

普通中,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于彭城求入内附,以庆之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诸军应接。

还,除宣猛将军、文德主帅,仍率军二千,送豫章王综入镇徐州。

魏遣安豊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众二万来拒,屯据陟。

延明先遣其别将丘大千筑垒浔梁,观兵近境。

庆之进薄其垒,一鼓便溃。

后豫章王弃军奔魏,众皆溃散,诸将莫能制止。

庆之乃斩关夜退,军士得全。

普通七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除庆之假节、总知军事。

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长钧别筑两城相拒。

庆之攻之,宪力屈遂降,庆之入据其城。

转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

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

魏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十五万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

庆之欲逆战,韦放以贼之前锋必是轻锐,与战若捷,不足为功,如其不利,沮我军势,兵法所谓以逸待劳,不如勿击。

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出其不意,必无不败之理。且闻虏所据营,林木甚盛,必不夜出。诸君若疑惑,庆之请独取之。’

于是与麾下二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

庆之乃还与诸将连营而进,据涡阳城,与魏军相持。

自春至冬,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欲退师。

庆之杖节军门曰:‘共来至此,涉历一岁,糜费粮仗,其数极多。诸军并无斗心,皆谋退缩,岂是欲立功名,直聚为抄暴耳。吾闻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须虏大合,然后与战。审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今日犯者,便依明诏。’

仲宗壮其计,乃从之。

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衔枚夜出,陷其四垒,涡阳城主王纬乞降。

所余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而攻之,遂大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降城中男女三万余口。

诏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

众军乘胜前顿城父。

高祖嘉焉,赐庆之手诏曰:‘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硃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大通初,魏北海王元颢以本朝大乱,自拔来降,求立为魏主。

高祖纳之,以庆之为假节、飚勇将军,送元颢还北。

颢于涣水即魏帝号,授庆之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发自铚县,进拔荥城,遂至睢阳。

魏将丘大千有众七万,分筑九城以相拒。

庆之攻之,自旦至申,陷其三垒,大千乃降。

时魏征东将军济阴王元晖业率羽林庶子二万人来救梁、宋,进屯考城,城四面萦水,守备严固。

庆之命浮水筑垒,攻陷其城,生擒晖业,获租车七千八百辆。

仍趋大梁,望旗归款。

颢进庆之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

仍率众而西。

魏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率御仗羽林宗子庶子众凡七万,据荥阳拒颢。

兵既精强,城又险固,庆之攻未能拔。

魏将元天穆大军复将至,先遣其骠骑将军尔硃吐没儿领胡骑五千,骑将鲁安领夏州步骑九千,援杨昱;又遣右仆射尔硃世隆、西荆州刺史王罴骑一万,据虎牢。

天穆、吐没儿前后继至,旗鼓相望。

时荥阳未拔,士众皆恐,庆之乃解鞍秣马,宣喻众曰:‘吾至此以来,屠城略地,实为不少;君等杀人父兄,略人子女,又为无算。天穆之众,并是仇雠。我等才有七千,虏众三十余万,今日之事,义不图存。吾以虏骑不可争力平原,及未尽至前,须平其城垒,诸君无假狐疑,自贻屠脍。’

一鼓悉使登城,壮士东阳宋景休、义兴鱼天愍逾堞而入,遂克之。

俄而魏阵外合,庆之率骑三千背城逆战,大破之,鲁安于阵乞降,元天穆、尔硃吐没儿单骑获免。

收荥阳储实,牛马谷帛不可胜计。

进赴虎牢,尔硃世隆弃城走。

魏主元子攸惧,奔并州。

其临淮王元彧、安豊王元延明率百僚,封府库,备法驾,奉迎颢入洛阳宫,御前殿,改元大赦。

颢以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增邑万户。

魏大将军上党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又率众四万,攻陷大梁,分遣老生、费穆兵二万,据虎牢,刁宣、刁双入梁、宋,庆之随方掩袭,并皆降款。

天穆与十余骑北渡河。

高祖复赐手诏称美焉。

庆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

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自铚县至于洛阳,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

初,元子攸止单骑奔走,宫卫嫔侍无改于常。

颢既得志,荒于酒色,乃日夜宴乐,不复视事。

与安豊、临淮共立奸计,将背朝恩,绝宾贡之礼;直以时事未安,且资庆之之力用,外同内异,言多忌刻。

庆之心知之,亦密为其计。

乃说颢曰:’今远来至此,未伏尚多,若人知虚实,方更连兵,而安不忘危,须预为其策。宜启天子,更请精兵;并勒诸州,有南人没此者,悉须部送。’

颢欲从之,元延明说颢曰:’陈庆之兵不出数千,已自难制;今增其众,宁肯复为用乎?权柄一去,转动听人,魏之宗社,于斯而灭。’

颢由是致疑,稍成疏贰。

虑庆之密启,乃表高祖曰:’河北、河南一时已定,唯尔硃荣尚敢跋扈,臣与庆之自能擒讨。今州郡新服,正须绥抚,不宜更复加兵,摇动百姓。’

高祖遂诏众军皆停界首。

洛下南人不出一万,羌夷十倍,军副马佛念言于庆之曰:’功高不赏,震主身危,二事既有,将军岂得无虑?自古以来,废昏立明,扶危定难,鲜有得终。今将军威震中原,声动河塞,屠颢据洛,则千载一时也。’

庆之不从。

颢前以庆之为徐州刺史,因固求之镇。

颢心惮之,遂不遣。

乃曰:’主上以洛阳之地全相任委,忽闻舍此朝寄,欲往彭城,谓君遽取富贵,不为国计,手敕频仍,恐成仆责。’

庆之不敢复言。

魏天柱将军尔硃荣、右仆射尔硃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骠骑将军尔硃吐没儿、荣长史高欢、鲜卑、芮芮,勒众号百万,挟魏主元子攸来攻颢。

颢据洛阳六十五日,凡所得城,一时反叛。

庆之渡河守北中郎城,三日中十有一战,伤杀甚众。

荣将退,时有刘助者,善天文,乃谓荣曰:’不出十日,河南大定。’

荣乃缚木为筏,济自硖石,与颢战于河桥,颢大败,走至临颍,遇贼被擒,洛阳陷。

庆之马步数千,结阵东反,荣亲自来追,值蒿高山水洪溢,军人死散。

庆之乃落须发为沙门,间行至豫州,豫州人程道雍等潜送出汝阴。

至都,仍以功除右卫将军,封永兴县侯,邑一千五百户。

出为持节、都督缘淮诸军事、奋武将军、北兗州刺史。

会有妖贼沙门僧强自称帝,土豪蔡伯龙起兵应之。

僧强颇知幻术,更相扇惑,众至三万,攻陷北徐州,济阴太守杨起文弃城走,钟离太守单希宝见害,使庆之讨焉。

车驾幸白下,临饯谓庆之曰:’江、淮兵劲,其锋难当,卿可以策制之,不宜决战。’

庆之受命而行。

曾未浃辰,斩伯龙、僧强,传其首。

中大通二年,除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诸军事、南、北司二州刺史,余并如故。

庆之至镇,遂围悬瓠。

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又破行台孙腾、大都督侯进、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

罢义阳镇兵,停水陆转运,江湖诸州并得休息。

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

高祖每嘉劳之。

又表省南司州,复安陆郡,置上明郡。

大同二年,魏遣将侯景率众七万寇楚州,刺史桓和陷没,景仍进军淮上,贻庆之书使降。

敕遣湘潭侯退、右卫夏侯夔等赴援,军至黎浆,庆之已击破景。

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庆之收之以归。

进号仁威将军。

是岁,豫州饥,庆之开仓赈给,多所全济。

州民李升等八百人表请树碑颂德,诏许焉。

五年十月,卒,时年五十六。

赠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鼓吹一部。

谥曰武。

敕义兴郡发五百丁会丧。

庆之性祗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

长子昭嗣。

第五子昕,字君章。

七岁能骑射。

十二随父入洛,于路遇疾,还京师。

诣鸿胪卿硃异,异访北间形势,昕聚土画地,指麾分别,异甚奇之。

大同四年,为邵陵王常侍、文德主帅、右卫仗主,敕遣助防义阳。

魏豫州刺史尧雄,北间骁将,兄子宝乐,特为敢勇。

庆之围悬瓠,雄来赴其难,宝乐求单骑校战,昕跃马直趣宝乐,雄即散溃,仍陷溱城。

六年,除威远将军、小岘城主,以公事免。

十年,妖贼王勤宗起于巴山郡,以昕为宣猛将军,假节讨焉。

勤宗平,除阴陵戍主、北谯太守,以疾不之官。

又除骠骑外兵,俄为临川太守。

太清二年,侯景围历阳,敕召昕还,昕启云:’采石急须重镇,王质水军轻弱,恐虑不济。’

乃板昕为云骑将军,代质,未及下渚,景已渡江,仍遣率所领游防城外,不得入守。

欲奔京口,乃为景所擒。

景见昕殷勤,因留极饮,曰:’我至此得卿,余人无能为也。’

令昕收集部曲,将用之,昕誓而不许。

景使其仪同范桃棒严禁之,昕因说桃棒令率所领归降,袭杀王伟、宋子仙为信。

桃棒许之,遂盟约,射启城中,遣昕夜缒而入。

高祖大喜,敕即受降,太宗迟疑累日不决,外事发泄,昕弗之知,犹依期而下。

景邀得之,乃逼昕令更射书城中,云:’桃棒且轻将数十人先入。’

景欲裹甲随之。

昕既不肯为书,期以必死,遂为景所害,时年三十三。

兰钦,字休明,中昌魏人也。

父子云,天监中,军功官至云麾将军,冀州刺史。

钦幼而果决,篸捷过人。

随父北征,授东宫直阁。

大通元年,攻魏萧城,拔之。

仍破彭城别将郊仲,进攻拟山城,破其大都督刘属众二十万。

进攻笼城,获马千余匹。

又破其大将柴集及襄城太守高宣、别将范思念、郑承宗等。

仍攻厥固、张龙、子城,未拔,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

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

杨目又遣都督范思念、别将曹龙牙数万众来援,钦与战,于阵斩龙牙,传首京师。

又假钦节,都督衡州三郡兵,讨桂阳、阳山、始兴叛蛮,至即平破之。

封安怀县男,邑五百户。

又破天漆蛮帅晚时得。

会衡州刺史元庆和为桂阳人严容所围,遣使告急,钦往应援,破容罗溪,于是长乐诸洞一时平荡。

又密敕钦向魏兴,经南郑,属魏将托跋胜寇襄阳,仍敕赴援。

除持节、督南梁、南、北秦、沙四州诸军事、光烈将军、平西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增封五百户,进爵为侯。

破通生,擒行台元子礼、大将薛俊、张菩萨,魏梁州刺史元罗遂降,梁、汉底定。

进号智武将军,增封二千户。

俄改授持节、都督衡、桂二州诸军事、衡州刺史。

未及述职,魏遣都督董绍、张献攻围南郑,梁州刺史杜怀瑶请救。

钦率所领援之,大破绍、献于高桥城,斩首三千余,绍、献奔退,追入斜谷,斩获略尽。

西魏相宇文黑泰致马二千匹,请结邻好。

诏加散骑常侍,进号仁威将军,增封五百户,仍令述职。

经广州,因破俚帅陈文彻兄弟,并擒之。

至衡州,进号平南将军,改封曲江县公,增邑五百户。

在州有惠政,吏民诣阙请立碑颂德,诏许焉。

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寻改授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广州刺史。

既至任所,前刺史南安侯密遣厨人置药于食,钦中毒而卒,时年四十二。

诏赠侍中、中卫将军,鼓吹一部。

子夏礼,侯景至历阳,率其部曲邀击景,兵败死之。

史臣曰:陈庆之、兰钦俱有将略,战胜攻取,盖颇、牧、卫、霍之亚欤。

庆之警悟,早侍高祖,既预旧恩,加之谨肃,蝉冕组珮,亦一世之荣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梁书-列传-卷三十二-译文

陈庆之,字子云,是义兴国山人。从小就跟随着高祖。高祖喜欢下棋,常常从夜晚下到天亮都不停歇,其他人都已经疲倦入睡,只有陈庆之不睡,一听到呼唤就立刻到来,非常受到高祖的赏识。陈庆之跟随高祖东下平定建邺,逐渐担任主书,散尽家财聚集士卒,常常想着如何为国家效力。后来被任命为奉朝请。在普通年间,魏国的徐州刺史元法僧在彭城请求归附,陈庆之被任命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领各军迎接。返回后,被任命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仍然率领两千军队,送豫章王萧综到徐州镇守。魏国派遣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领两万军队来抵抗,驻扎在陟道。

延明先派遣他的部将丘大千在浔梁修筑堡垒,观察边境的军队。陈庆之进攻他们的堡垒,一鼓作气就将他们击溃。后来豫章王萧综放弃军队逃奔到魏国,军队溃散,各位将领都无法阻止。陈庆之于是夜里斩断关卡撤退,士兵们得以保全。在普通七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陈庆之被任命为假节、总管军事。

魏国豫州刺史李宪派遣他的儿子李长钧另外修筑两座城池来抵抗。陈庆之进攻他们,李宪力量耗尽后投降,陈庆之占领了他们的城池。后来转任东宫直阁,被赐予关中侯的爵位。

大通元年,陈庆之被隶属于领军曹仲宗,征伐涡阳。魏国派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人率领十五万马步军来支援,前锋到达驼涧,距离涡阳四十里。陈庆之想要迎战,韦放认为敌人的前锋一定是轻锐之师,如果战胜了不足以显示功绩,如果不利,反而会挫伤我军的士气,兵法上讲的是以逸待劳,不如不战。陈庆之说:‘魏人远道而来,都已经疲惫,离我们这么远,一定不会怀疑,趁他们还没有集结,我们要挫败他们的士气,出其不意,必定能够大败他们。而且听说他们所占据的营地,树木茂盛,一定不会在夜间出击。如果你们还有疑虑,我陈庆之愿意独自去攻取。’于是带领部下两百骑兵奔袭,击溃了他们的前锋,魏人震惊恐惧。陈庆之于是返回与诸将连营而进,占据涡阳城,与魏军对峙。从春天到冬天,进行了数十上百次的战斗,军队疲惫士气低落,魏国的援军又想在军后修筑堡垒,曹仲宗等人担心腹背受敌,商议想要撤退。陈庆之在军门举起节杖说:‘我们一起来到这里,已经过了一年,耗费的粮食武器数量极多。各军都没有战斗的意志,都想着撤退,这难道是我们想要建立功名吗?这只是聚集起来进行抢劫罢了。我听说把军队置于死地,才能求得生存,等敌人全部集结,我们再与他们战斗。如果真的想要撤退,我陈庆之另有密令,今天违抗命令的人,就按照圣旨处决。’曹仲宗认为他的计策很好,于是听从了他的建议。魏人在战场上修建了十三座堡垒,陈庆之在夜间潜行,攻陷了四座堡垒,涡阳城主王纬请求投降。剩下的九座堡垒,兵力装备仍然强大,陈庆之展示俘虏,鼓噪而攻之,最终大败,斩杀俘获几乎全部,涡水断流,城中男女三万多人投降。朝廷下令将涡阳之地设立为西徐州。各军乘胜前进,驻扎在城父。

高祖对此表示赞赏,赐予陈庆之手诏说:‘你并非将门之后,也不是豪族,却能够凭借自己的才能,达到今天的地位。你应该深思奇谋,善于克敌制胜。打开朱门等待宾客,在竹帛上扬名,难道不是大丈夫吗!’

大通初年,魏国的北海王元颢因为本国大乱,自己逃出来投降,请求被立为魏国君主。高祖接纳了他,任命陈庆之为假节、飚勇将军,送元颢返回北方。元颢在涣水即位为魏帝,任命陈庆之为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从铚县出发,进军荥城,最终到达睢阳。魏国将领丘大千有七万军队,分筑九座城池来抵抗。陈庆之进攻他们,从早上到下午,攻陷了三座堡垒,丘大千于是投降。当时魏国征东将军济阴王元晖业率领羽林军二万人来救援梁、宋,进驻考城,城池四面环水,守备严密。陈庆之命令军队在水上修筑堡垒,攻陷了城池,生擒了元晖业,缴获了七千八百辆车。

陈庆之随后前往大梁,看到旗帜便归顺。元颢提升陈庆之为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陈庆之继续率领军队西进。

魏国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率领御林军七万人,据守荥阳抵抗元颢。军队既精良又强大,城池又险要坚固,陈庆之攻打未能攻克。魏国将领元天穆的大军即将到来,先派遣他的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率领五千胡骑,骑将鲁安率领夏州步骑九千人,支援杨昱;又派遣右仆射尔朱世隆、西荆州刺史王罴率领一万骑兵,据守虎牢。元天穆、尔朱吐没儿前后相继到达,旗帜和战鼓相望。

当时荥阳尚未攻克,士兵们都感到恐惧,陈庆之于是解开马鞍喂马,向众人宣布:‘我从到这里以来,攻城掠地,实际上已经不少;你们杀人父母兄弟,掠夺他人子女,更是不计其数。元天穆的军队,都是我们的仇敌。我们只有七千人,敌人有三十多万,今天的事情,义无反顾。我以敌人的骑兵不适合在平原上争斗,在他们还没有全部到达之前,我们必须平定他们的城池,各位不要犹豫,自寻死路。’一鼓作气让所有士兵登城,勇将宋景休、鱼天愍翻越城墙进入,于是攻克了荥阳。不久魏军在外部合围,陈庆之率领三千骑兵背城迎战,大败魏军,鲁安在战场上请求投降,元天穆、尔朱吐没儿独自骑马逃脱。收缴了荥阳的物资,牛马粮食布匹数不胜数。进军虎牢,尔朱世隆弃城逃跑。魏国君主元子攸害怕,逃往并州。他的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率领百官,封存府库,准备法驾,迎接元颢进入洛阳宫,御前殿,改元大赦。元颢任命陈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增加封地一万户。

魏国大将军上党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又率领四万军队,攻陷了大梁,分遣王老生、费穆的军队二万人据守虎牢,刁宣、刁双进入梁、宋,陈庆之四处袭击,他们都投降了。元天穆和十几个骑兵北渡黄河。高祖再次赐予手诏称赞他。陈庆之的部下都穿着白袍,所向披靡。在此之前洛阳有童谣说:‘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从铚县到洛阳,十四个旬月平定了三十二座城池,进行了四十七次战斗,所向无敌。

起初,元子攸独自一人骑马奔跑,宫中的卫兵和嫔妃侍女都保持常态。颢一旦得志,便沉溺于酒色,日夜宴乐,不再处理政务。他与安豊、临淮共同策划奸计,打算背叛朝廷的恩惠,断绝宾客进贡的礼仪;只是因为时事不稳定,而且依赖庆之的力量,表面上一致,内心却各有打算,言辞中充满了忌恨。庆之心里明白这一点,也秘密地为他制定计划。于是他对颢说:‘现在我们远道而来,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情,如果别人知道了虚实,就会联合兵力,而安不忘危,我们必须提前制定对策。应该向天子启奏,请求增派精兵;并且命令各州,如果有南人逃到这里的,都要全部送来。’颢想要接受这个建议,元延明却对颢说:‘陈庆之的兵力不过几千人,已经很难控制;现在增加他的兵力,难道他还会继续为我们效力吗?一旦权力丧失,所有的行动都将听从别人的,魏国的宗庙社稷,就可能会因此灭亡。’颢因此产生了怀疑,渐渐与庆之疏远。担心庆之会秘密启奏,于是上表给高祖说:‘河北、河南已经暂时稳定,只有硃荣还敢跋扈,我和庆之能够自己捕捉并讨伐他。现在州郡刚刚服从,正需要安抚,不应该再增兵,以免打扰百姓。’高祖于是下令所有军队都停止在界首集结。

洛阳城下的南人不超过一万,而羌夷却多十倍,军副马佛念对庆之说:‘功高不赏,震主身危,这两件事都有了,将军怎能不担忧?自古以来,废掉昏君立明君,扶持危难定艰难,很少有能善终的。现在将军威震中原,声动河塞,攻克颢据守的洛阳,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庆之不听从。

颢之前任命庆之为徐州刺史,因此坚持要求他去镇守。颢心里害怕他,就没有派遣。颢说:‘主上把洛阳之地完全委托给我,忽然听说我要放弃这里,想要去彭城,好像你是急于追求富贵,不为国家考虑,皇帝的手诏频繁,恐怕会变成仆人的责备。’庆之不敢再说话。

魏国的天柱将军尔硃荣、右仆射尔硃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骠骑将军尔硃吐没儿、荣的长史高欢、鲜卑、芮芮,率领百万大军,带着魏主元子攸来攻打颢。颢占据洛阳六十五天,所得到的城池,一时之间都反叛了。庆之渡过黄河守卫北中郎城,三天内进行了十一次战斗,伤亡惨重。荣准备撤退,当时有个叫刘助的人,擅长天文,就对荣说:‘不出十天,河南就会大定。’荣于是绑上木头做成筏子,从硖石渡河,与颢在河桥上交战,颢大败,逃到临颍,被敌人俘虏,洛阳陷落。庆之的步骑兵数千人,结阵向东反攻,荣亲自来追击,正遇到草丛高大,山水暴涨,士兵死伤散去。庆之于是剃掉胡须头发,装扮成沙门,秘密行至豫州,豫州人程道雍等人秘密送他出汝阴。到达都城后,因为他的功绩被任命为右卫将军,封为永兴县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庆之被任命为持节、都督缘淮诸军事、奋武将军、北兖州刺史。恰逢有妖贼沙门僧强自称皇帝,地方豪强蔡伯龙起兵响应他。僧强懂得一些幻术,相互煽惑,人数增至三万,攻陷了北徐州,济阴太守杨起文弃城逃跑,钟离太守单希宝被杀,朝廷命令庆之讨伐他们。皇帝亲临白下,临行前对庆之说:‘江、淮的士兵勇猛,他们的锋芒难以抵挡,你可以用策略来控制他们,不应该进行决战。’庆之接受命令出发。不到一天,就斩杀了伯龙、僧强,传首示众。

中大通二年,被任命为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诸军事、南、北司二州刺史,其余职务照旧。庆之到任后,就包围了悬瓠。在溱水打败了魏国的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又在楚城打败了行台孙腾、大都督侯进、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撤销了义阳镇的守军,停止了水陆运输,江湖各州都得到了休息。开垦了六千顷土地,两年后,仓库充实。高祖经常嘉奖他。又上表撤销了南司州,恢复了安陆郡,设立了上明郡。

大同二年,魏国派遣将领侯景率领七万大军侵犯楚州,刺史桓和被俘,侯景继续进军淮上,写信给庆之要求他投降。朝廷派遣湘潭侯退、右卫夏侯夔等人前去支援,军队到达黎浆时,庆之已经打败了侯景。当时天气非常寒冷,下着大雪,侯景丢弃了辎重逃跑,庆之收缴了这些物资。晋升为仁威将军。这一年,豫州发生饥荒,庆之打开仓库赈济,救了很多人的命。州民李升等八百人上表请求树立碑文歌颂他的功德,皇帝下诏同意了。五年十月,庆之去世,享年五十六岁。被追赠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赐予一支鼓吹乐队。谥号武。皇帝下令义兴郡派出五百丁丁来参加他的丧事。

庆之性格谦逊谨慎,衣服不穿丝绸,不喜欢音乐,射箭不穿箭靶,骑马也不擅长,但他善于抚慰士兵,能够得到他们的死力。他的长子叫昭嗣。

第五个儿子叫昕,字君章。七岁就能骑马射箭。十二岁时随父亲入洛,在途中生病,返回京师。他拜访了鸿胪卿朱异,朱异询问北方的情况,昕用土堆在地上,指画并分别说明,朱异对他非常惊奇。大同四年,他被任命为邵陵王的常侍、文德主帅、右卫仗主,皇帝命令他协助防守义阳。魏国的豫州刺史尧雄,是北方的勇将,他的侄子宝乐特别勇敢。庆之围攻悬瓠时,尧雄前来支援,宝乐请求单骑挑战,昕骑马直冲宝乐,尧雄立即溃散,然后攻陷了溱城。六年,他被任命为威远将军、小岘城主,因为公事被免职。十年,巴山郡的妖贼王勤宗起事,他被任命为宣猛将军,假节讨伐他。勤宗被平定后,他被任命为阴陵戍主、北谯太守,因病未能到任。后来又被任命为骠骑外兵,不久后成为临川太守。太清二年,侯景围攻历阳,皇帝命令昕返回,昕上奏说:‘采石急需重兵把守,王质的军队轻弱,恐怕难以成功。’于是被任命为云骑将军,代替王质,还没等下船,侯景已经渡江,于是被命令率领所部游防城外,不得入城防守。他想逃往京口,却被侯景擒获。侯景看到昕非常诚恳,就留他饮酒,说:‘我到这里得到你,其他人就无法对我构成威胁了。’命令昕收集部下,准备使用他们,昕发誓拒绝。侯景命令他的仪同范桃棒严禁他,昕趁机说服范桃棒率领所部投降,并暗杀王伟、宋子仙以示诚意。范桃棒答应了他,于是结盟,射箭向城中发出信号,派遣昕夜间缒城而下。高祖非常高兴,下令立即接受投降,但太宗犹豫了几天没有决定,外事泄露,昕并不知道,还是按照约定行事。侯景得到他后,逼迫昕再次射箭向城中发出信号,说‘范桃棒将带领几十人先进入’。侯景想要穿上铠甲跟随他。昕既然不肯写信,就发誓必死,最终被侯景杀害,时年三十三岁。

兰钦,字休明,是中昌魏地的人。他的父亲名叫云,在天监年间,因军功官至云麾将军,冀州刺史。兰钦从小果断勇敢,敏捷过人。跟随父亲北征,被授予东宫直阁的职位。大通元年,攻打魏国的萧城,成功攻克。接着又击败了彭城守将郊仲,进攻拟山城,击败了大都督刘属率领的二十万大军。进攻笼城,缴获马匹一千多匹。又击败了魏国的大将柴集、襄城太守高宣、别将范思念、郑承宗等人。继续攻打厥固、张龙、子城,未能攻克,魏国彭城守将杨目派儿子杨孝邕率领轻兵来援,兰钦迎击并击退了他们。又击败了谯州刺史刘海游,收复了厥固,并俘虏了那里的居民。杨目又派都督范思念、别将曹龙牙率领数万大军来援,兰钦与他们交战,在战场上斩杀了曹龙牙,并将首级传送到京城。

又授予兰钦节度权,都督衡州三郡兵马,讨伐桂阳、阳山、始兴叛乱的蛮族,一到就平定了他们。被封为安怀县男,封地五百户。又击败了天漆蛮族首领晚时得。恰逢衡州刺史元庆和被桂阳人严容围困,派人告急,兰钦前往支援,击败了严容在罗溪的军队,于是长乐各洞一时平定。又秘密敕令兰钦前往魏兴,经过南郑,正逢魏将托跋胜侵犯襄阳,于是又敕令他前往支援。被任命为持节、督南梁、南、北秦、沙四州诸军事、光烈将军、平西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增封五百户,进爵为侯。击败了通生,生擒行台元子礼、大将薛俊、张菩萨,魏梁州刺史元罗于是投降,梁、汉地区得以平定。进封为智武将军,增封二千户。不久改任持节、都督衡、桂二州诸军事、衡州刺史。还未到任,魏国派遣都督董绍、张献攻打围困南郑,梁州刺史杜怀瑶请求救援。兰钦率领所部前往支援,在高桥城大败董绍、张献,斩首三千多人,董绍、张献败退,兰钦追击进入斜谷,斩杀和俘虏几乎全部。西魏相宇文黑泰送来马匹两千匹,请求结为邻邦友好。皇帝下诏加封他为散骑常侍,进封为仁威将军,增封五百户,并命令他前往任职。

经过广州,趁机击败了俚族首领陈文彻兄弟,并生擒了他们。到达衡州后,进封为平南将军,改封为曲江县公,增封五百户。在衡州任上施行仁政,官吏和百姓到朝廷请求为他立碑歌颂功德,皇帝下诏同意了。被征召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不久改任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广州刺史。到任后,前任刺史南安侯密派人将毒药放在食物中,兰钦中毒而死,时年四十二岁。皇帝下诏追赠他为侍中、中卫将军,并赐予鼓吹一部。

儿子兰夏礼,在侯景到达历阳时,率领自己的部下拦截攻击侯景,战败而死。

史臣评论说:陈庆之、兰钦都有军事才能,战胜攻取,可以说是古代名将庞涓、李牧、卫青、霍去病的同类。陈庆之警醒,早年侍奉高祖,既蒙受旧恩,又加上他严谨庄重,冠冕珠玉,也是一世的荣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梁书-列传-卷三十二-注解

陈庆之:陈庆之,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名将,以勇猛著称。

兰钦:兰钦,字休明,是中昌魏人,即北魏时期的一位将领。他在军事上有很高的成就,官至云麾将军、冀州刺史等职。

高祖:高祖,指南梁的皇帝萧衍,即梁武帝。

棋:棋,指围棋,古代中国的一种棋类游戏,象征着智慧和策略。

建鄴:建鄴,即邺城,古都之一,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

主书:主书,古代官职,负责管理文书、档案等。

武威将军:武威将军,古代武官职名,掌管军事。

豫章王综:豫章王综,南梁宗室,被封为豫章王。

安豊王元延明:安豊王元延明,北魏宗室,曾任安豊王。

临淮王元彧:临淮王元彧,北魏宗室,曾任临淮王。

陟□:陟,攀登;□,此处应为地名,但原文中缺失。

浔梁:浔梁,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宣猛将军:宣猛将军,古代武官职名,掌管军事。

文德主帅:文德主帅,是文德主帅的官职。

奉朝请:奉朝请,古代官职,负责接待朝臣。

普通:普通,南梁年号,公元520年至527年。

元法僧:元法僧,北魏末年的地方割据势力。

彭城:古代城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

安西将军:安西将军,古代武官职名,掌管西部边疆军事。

寿春:寿春,古都之一,位于今安徽省寿县。

元树:元树,北魏将领。

李宪:李宪,北魏将领。

东宫直阁:东宫是古代皇帝太子居住的地方,直阁是直阁将军的简称,是负责东宫安全的武官。

关中侯:关中侯,古代爵位,属于侯爵的一种。

曹仲宗:曹仲宗,南梁将领。

涡阳:涡阳,古县名,位于今安徽省涡阳县。

常山王元昭:常山王元昭,北魏宗室,曾任常山王。

驼涧:驼涧,地名,位于今安徽省。

韦放:韦放,南梁将领。

元颢:元颢,北魏宗室,曾自立为帝。

铚县:铚县,古县名,位于今安徽省。

荥城:荥城,古城名,位于今河南省。

睢阳:睢阳,古都之一,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

丘大千:丘大千,北魏将领。

羽林庶子:羽林庶子,古代官职,掌管羽林军。

考城:考城,古县名,位于今河南省。

大梁:大梁,古都之一,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

侍中:侍中,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机密事务。

车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古代武官职名,掌管军事。

左光禄大夫:左光禄大夫,古代官职,掌管礼仪。

上党王元天穆:上党王元天穆,北魏宗室,曾任上党王。

尔硃吐没儿:尔硃吐没儿,北魏将领。

鲁安:鲁安,北魏将领。

夏州:夏州,古州名,位于今陕西省。

荥阳:荥阳,古县名,位于今河南省。

元子攸:元子攸,北魏末年皇帝,名元恪,是北魏孝文帝的孙子。

洛阳:洛阳,古都之一,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上党王:上党王,古代王爵,属于王爵的一种。

元天穆:元天穆,北魏将领。

尔硃世隆:尔硃世隆,北魏将领。

王罴:王罴,北魏将领。

虎牢:虎牢,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并州:并州,古州名,位于今山西省。

洛阳童谣:洛阳童谣,古代流传于洛阳的童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

宫卫嫔侍:宫卫嫔侍,指宫廷中的侍卫和嫔妃,这里是说宫廷中的侍卫和嫔妃并没有因为皇帝的失政而有所改变。

颢:颢,指元颢,是北魏末年的权臣,曾一度自立为帝。

宴乐:宴乐,指宴饮和娱乐活动,这里指元颢沉溺于酒色。

安豊、临淮:安豊、临淮,分别是地名,这里指元颢与安豊、临淮的官员共同策划了背叛朝廷的计划。

背朝恩:背朝恩,指背叛朝廷的恩惠,即背叛朝廷。

宾贡之礼:宾贡之礼,指朝贡之礼,这里是说元颢想要断绝朝贡之礼。

元延明:元延明,是元颢的部下,劝告元颢不要增加陈庆之的兵力。

魏之宗社:魏之宗社,指北魏的宗庙和社稷,这里是说北魏的宗庙和社稷可能会因此灭亡。

硃荣:硃荣,北魏末年的将领,曾参与攻打南梁。

羌夷:羌夷,指羌族和夷族,这里指洛阳的南人数量远少于羌夷。

马佛念:马佛念,是陈庆之的部下,劝告陈庆之要小心行事。

沙门:沙门,指佛教徒,这里指陈庆之剃发为僧。

豫州:豫州,是南梁的一个州,这里指陈庆之逃到豫州。

程道雍:程道雍,是豫州的人,帮助陈庆之逃离。

永兴县侯:永兴县侯,是陈庆之被封的爵位。

北兗州刺史:北兗州刺史,是陈庆之担任的官职。

妖贼沙门僧强:妖贼沙门僧强,是自称皇帝的僧人。

蔡伯龙:蔡伯龙,是南梁的土豪,起兵响应僧强。

车驾:车驾,指皇帝的车队,这里指梁武帝的车队。

黎浆:黎浆,是地名,这里指陈庆之与侯景交战的地点。

淮上:淮上,指淮河上游,这里指侯景进军淮河上游。

湘潭侯退:湘潭侯退,是南梁的将领。

右卫夏侯夔:右卫夏侯夔,是南梁的将领。

仁威将军:古代武官名,是将军的一种。

散骑常侍:古代官职,是皇帝的近臣,负责顾问和监察。

左卫将军:左卫将军,是南梁的官职,负责宫廷的保卫。

谥曰武:谥曰武,指陈庆之死后被追赠的谥号,表示其武功显著。

祗慎:祗慎,指谨慎小心。

纨绮:纨绮,指华丽的丝绸衣物。

丝竹:丝竹,指弦乐器和竹管乐器,这里指音乐。

札:札,指箭靶。

鼓吹一部:鼓吹一部,指一组乐队。

邵陵王常侍:邵陵王常侍,是邵陵王的官职。

右卫仗主:右卫仗主,是右卫仗主的官职。

义阳:义阳,是地名,这里指义阳镇。

侯景:古代人名,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将领。

王质:王质,是南梁的将领。

范桃棒:范桃棒,是侯景的部下。

王伟:王伟,是侯景的部下。

宋子仙:宋子仙,是侯景的部下。

太清二年:太清二年,是南梁的年号,相当于公元548年。

云麾将军:古代武官名,是将军的一种,主要负责军事指挥。

冀州刺史:古代官职,冀州是古代的一个州名,刺史是州的行政长官,负责地方的行政和军事。

果决:形容人果断、决断力强。

篸捷过人:篸,通‘才’,指才能;捷,敏捷;过人,超过一般人。形容才能敏捷,超群出众。

萧城:古代城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拟山城:古代城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笼城:古代城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厥固:古代城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张龙:古代城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子城:古代城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杨目:古代人名,是魏国彭城守将。

孝邕:古代人名,是杨目的儿子。

轻兵:轻装简装的军队。

谯州刺史:谯州是古代的一个州名,刺史是州的行政长官。

刘海游:古代人名,是谯州刺史。

京师:古代指国都,即皇帝居住的地方。

假钦节:假,代理;节,符节,古代使者或武官所持的凭证。

衡州: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湖南省。

桂阳:古代的一个县名,位于今天的湖南省。

阳山:古代的一个县名,位于今天的广东省。

始兴:古代的一个县名,位于今天的广东省。

叛蛮:指反抗朝廷的少数民族。

安怀县男:古代的爵位,县男是爵位的一种,表示一定的地位和封地。

天漆蛮帅:天漆蛮,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帅,首领。

元庆和:古代人名,是衡州刺史。

严容:古代人名,是桂阳人,曾围困元庆和。

魏兴:古代的一个郡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南郑:古代的一个县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托跋胜:古代人名,是魏将。

襄阳:古代的一个城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省。

持节:古代武官名,指持有符节的武官。

南梁、南、北秦、沙四州:南梁、南、北秦、沙是古代的四个州名。

光烈将军:古代武官名,是将军的一种。

平西校尉:古代武官名,是校尉的一种,负责平定西部边疆。

梁、汉:梁、汉是古代的两个州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元子礼:古代人名,是行台元子礼,行台是古代的行政机构。

薛俊:古代人名,是大将。

张菩萨:古代人名,是大将。

元罗:古代人名,是魏梁州刺史。

智武将军:古代武官名,是将军的一种。

衡、桂二州:衡、桂是古代的两个州名,衡州位于今天的湖南省,桂州位于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董绍:古代人名,是魏将。

张献:古代人名,是魏将。

高桥城:古代城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宇文黑泰:古代人名,是西魏的宰相。

俚帅:俚,古代对某些少数民族的称呼;帅,首领。

陈文彻:古代人名,是俚帅。

曲江县公:古代的爵位,曲江县公是爵位的一种,表示一定的地位和封地。

南安侯:古代的爵位,南安侯是爵位的一种,表示一定的地位和封地。

历阳:古代的一个县名,位于今天的安徽省。

部曲:古代对部下和军队的称呼。

警悟:形容人机警、聪明。

蝉冕组珮:蝉冕,古代官员的冠帽;组珮,古代官员的佩饰。形容官员的服饰。

谨肃:形容人谨慎、严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梁书-列传-卷三十二-评注

兰钦,字休明,中昌魏人也。父子云,天监中,军功官至云麾将军,冀州刺史。

此句开篇点明兰钦的出身和家世,中昌魏人暗示其身份高贵,父子二人的成就也突显了兰钦的家族背景。天监中,即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年号,表明兰钦生活在梁朝的鼎盛时期,这也是他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

钦幼而果决,篸捷过人。随父北征,授东宫直阁。

此句描绘了兰钦的个性特点,幼年便果敢果断,篸捷过人,随父北征,授东宫直阁,说明他从小便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且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大通元年,攻魏萧城,拔之。仍破彭城别将郊仲,进攻拟山城,破其大都督刘属众二十万。

此句展现了兰钦的军事才能,大通元年即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大通元年,攻魏萧城,拔之,说明他能够迅速取得胜利。接着破彭城别将郊仲,进攻拟山城,破其大都督刘属众二十万,更是凸显了他的勇猛和战功。

进攻笼城,获马千余匹。又破其大将柴集及襄城太守高宣、别将范思念、郑承宗等。

此句继续描述兰钦的战功,进攻笼城,获马千余匹,说明他在战争中不仅能够击败敌人,还能够缴获战利品。接着破其大将柴集及襄城太守高宣、别将范思念、郑承宗等,再次证明了他的军事才能。

仍攻厥固、张龙、子城,未拔,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

此句描述了兰钦在攻城过程中遭遇的挑战,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说明他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冷静应对,挫败敌人的援军。

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杨目又遣都督范思念、别将曹龙牙数万众来援,钦与战,于阵斩龙牙,传首京师。

此句继续描述兰钦的战功,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表明他在战争中不仅能够击败敌人,还能够保护自己的家人。杨目再次遣军来援,钦与战,于阵斩龙牙,传首京师,彰显了他的英勇无畏。

又假钦节,都督衡州三郡兵,讨桂阳、阳山、始兴叛蛮,至即平破之。封安怀县男,邑五百户。

此句描述了兰钦在平定叛乱方面的才能,假钦节,都督衡州三郡兵,讨桂阳、阳山、始兴叛蛮,至即平破之,说明他在处理地方事务方面也表现出色。封安怀县男,邑五百户,是对他战功的嘉奖。

又破天漆蛮帅晚时得。会衡州刺史元庆和为桂阳人严容所围,遣使告急,钦往应援,破容罗溪,于是长乐诸洞一时平荡。

此句描述了兰钦在平定地方叛乱中的又一成就,破天漆蛮帅晚时得,会衡州刺史元庆和为桂阳人严容所围,钦往应援,破容罗溪,表明他在处理地方事务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平定叛乱。

又密敕钦向魏兴,经南郑,属魏将托跋胜寇襄阳,仍敕赴援。除持节、督南梁、南、北秦、沙四州诸军事、光烈将军、平西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增封五百户,进爵为侯。

此句描述了兰钦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战功,密敕钦向魏兴,经南郑,属魏将托跋胜寇襄阳,仍敕赴援,说明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除持节、督南梁、南、北秦、沙四州诸军事、光烈将军、平西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增封五百户,进爵为侯,是对他战功的肯定。

破通生,擒行台元子礼、大将薛俊、张菩萨,魏梁州刺史元罗遂降,梁、汉底定。进号智武将军,增封二千户。

此句描述了兰钦在平定梁、汉地区叛乱中的成就,破通生,擒行台元子礼、大将薛俊、张菩萨,魏梁州刺史元罗遂降,梁、汉底定,说明他在处理地方事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进号智武将军,增封二千户,是对他战功的进一步嘉奖。

俄改授持节、都督衡、桂二州诸军事、衡州刺史。未及述职,魏遣都督董绍、张献攻围南郑,梁州刺史杜怀瑶请救。

此句描述了兰钦在朝廷中的职位变动和面临的挑战,俄改授持节、都督衡、桂二州诸军事、衡州刺史,说明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有所变动。未及述职,魏遣都督董绍、张献攻围南郑,梁州刺史杜怀瑶请救,表明他在任职期间,仍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

钦率所领援之,大破绍、献于高桥城,斩首三千余,绍、献奔退,追入斜谷,斩获略尽。西魏相宇文黑泰致马二千匹,请结邻好。

此句描述了兰钦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钦率所领援之,大破绍、献于高桥城,斩首三千余,说明他在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西魏相宇文黑泰致马二千匹,请结邻好,表明他在战争中的表现得到了对方的认可。

诏加散骑常侍,进号仁威将军,增封五百户,仍令述职。

此句描述了兰钦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战功,诏加散骑常侍,进号仁威将军,增封五百户,是对他战功的进一步嘉奖。仍令述职,说明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得到了巩固。

经广州,因破俚帅陈文彻兄弟,并擒之。至衡州,进号平南将军,改封曲江县公,增邑五百户。

此句描述了兰钦在平定地方叛乱中的又一成就,经广州,因破俚帅陈文彻兄弟,并擒之,表明他在处理地方事务方面再次取得了胜利。至衡州,进号平南将军,改封曲江县公,增邑五百户,是对他战功的嘉奖。

在州有惠政,吏民诣阙请立碑颂德,诏许焉。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寻改授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广州刺史。

此句描述了兰钦在地方治理方面的成就,在州有惠政,吏民诣阙请立碑颂德,说明他在地方治理方面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寻改授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广州刺史,表明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有所变动。

既至任所,前刺史南安侯密遣厨人置药于食,钦中毒而卒,时年四十二。诏赠侍中、中卫将军,鼓吹一部。

此句描述了兰钦的悲剧结局,既至任所,前刺史南安侯密遣厨人置药于食,钦中毒而卒,时年四十二,说明他在任职期间遭遇了不测。诏赠侍中、中卫将军,鼓吹一部,是对他生前的肯定。

子夏礼,侯景至历阳,率其部曲邀击景,兵败死之。

此句描述了兰钦的儿子夏礼的英勇事迹,子夏礼,侯景至历阳,率其部曲邀击景,兵败死之,表明他继承了父亲的英勇。

史臣曰:陈庆之、兰钦俱有将略,战胜攻取,盖颇、牧、卫、霍之亚欤。庆之警悟,早侍高祖,既预旧恩,加之谨肃,蝉冕组珮,亦一世之荣矣。

此句是对兰钦的评价,史臣认为他与陈庆之俱有将略,战胜攻取,盖颇、牧、卫、霍之亚欤,说明他在军事才能上与古代名将相当。庆之警悟,早侍高祖,既预旧恩,加之谨肃,蝉冕组珮,亦一世之荣矣,是对他一生的总结。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梁书-列传-卷三十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33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