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洪(1617年-1674年),字元孟,号笠翁,清代文学家。杨洪致力于诗词和韵文的创作和教学,《笠翁对韵》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笠翁对韵》是一本专门教授儿童韵律的启蒙书,书中通过对对联和韵文的讲解,使儿童掌握音韵和文学基础。它是清代最有影响力的启蒙书之一,帮助孩子们打下了良好的诗文基础,并通过形式上的对仗与修辞技巧,培养了儿童的文学感觉和创作能力。书中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了古代诗词的韵律技巧,至今仍是古代文学教育的重要教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四豪-原文
茭对茨,荻对蒿。
山麓对江皋。
莺簧对蝶板,麦浪对松涛。
骐骥足,凤凰毛。
美誉对嘉褒。
文人窥蠹简,学士书兔毫。
马援南征载薏苡,张骞西使进葡萄。
辩口悬河,万语千言常亹亹;
词源倒峡,连篇累牍自滔滔。
梅对杏,李对桃。
棫朴对旌旄。
酒仙对诗史,德泽对恩膏。
悬一榻,梦三刀。
拙逸对贵劳。
玉堂花烛绕,金殿月轮高。
孤山看鹤盘云下,蜀道闻猿向月号。
万事从人,有花有酒应自乐;
百年皆客,一丘一壑尽吾豪。
台对省,署对曹。
分袂对同袍。
鸣琴对击剑,返辙对回舠。
良借箸,操捉刀。
香茗对醇醪。
涓泉归海大,寸壤积山高。
石室客来煎雀舌,画堂宾至饮羊羔。
被谪贾生,湘水凄凉吟《鵩鸟》;
遭谗屈子,江潭憔悴著离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四豪-译文
茭白对应茨菇,荻草对应蒿草。山脚下对应江边的沙洲。黄莺的歌声对应蝴蝶的翅膀,麦田的波浪对应松树的声音。骏马的四蹄,凤凰的羽毛。美好的名声对应夸奖。文人读书看到被虫蛀的竹简,学者用兔毛做的笔写字。
马援南征时带着薏苡,张骞西行时进贡葡萄。口才如同悬河,说起来万语千言总是滔滔不绝;文思如泉涌,写起文章来连篇累牍自有一股气势。
梅花对应杏花,李子对应桃子。棫树和朴树对应旗帜。酒仙对应诗史,恩德对应恩泽。放下一个榻榻米,梦见三把刀。笨拙的才智对应贵重的劳力。玉堂上的花烛照耀,金殿上的月亮高挂。在孤山上看到鹤在云下盘旋,在蜀道中听到猿猴对着月亮哀号。
万事顺从人的意愿,有花有酒自然快乐;一生都是客旅,哪怕是一块小山丘和一个小山谷也能满足我的豪情。
台对应省,署对应官署。离别对应袍泽之情。弹琴对应击剑,掉头对应掉船。好借别人的筷子,拿起刀来操作。香茶对应美酒。细小的泉水汇入大海变得巨大,小片土地堆积成高山。石室中的客人来时煮雀舌茶,画堂中的宾客到时喝羊羔美酒。
被贬谪的贾生,在湘水凄凉的地方吟唱《鵩鸟》诗;遭受诽谤的屈原,在江潭憔悴地写下《离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四豪-注解
茭:茭白,一种水生植物,其茎可食用,常用于烹饪。
茨:茨菇,一种水生植物,其地下球茎可食用。
荻:荻,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可编席。
蒿:蒿,一种草本植物,种类繁多,有的可药用。
山麓:山麓,山的脚下。
江皋:江皋,江边的高地。
莺簧:莺簧,指黄莺的鸣声,比喻音乐或歌声。
蝶板:蝶板,古代戏曲中的一种板式,比喻戏曲。
麦浪:麦浪,麦田里麦苗随风摇动的景象。
松涛:松涛,风吹松林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章的气势。
骐骥:骐骥,指骏马,比喻优秀的人才。
凤凰毛:凤凰毛,凤凰的羽毛,比喻珍贵的事物。
美誉:美誉,美好的名声。
嘉褒:嘉褒,赞美和表扬。
文人:文人,指有文化修养的人。
窥蠹简:窥蠹简,指翻阅被虫蛀的竹简,比喻读书。
学士:学士,古代的一种学位,也指有学问的人。
兔毫:兔毫,指用兔毛制成的笔,古代文人常用。
马援:马援,东汉名将,以战功显赫著称。
南征:南征,向南进军。
薏苡:薏苡,一种药用植物,其种子可入药。
张骞:张骞,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
西使:西使,指向西出使的人。
葡萄:葡萄,一种水果,原产于西域。
辩口:辩口,善于辩论的口才。
悬河:悬河,形容口才极好,能言善辩。
万语千言:万语千言,形容说话很多。
常亹亹:常亹亹,形容说话不停,滔滔不绝。
词源:词源,指文章的源头或灵感。
倒峡:倒峡,形容文章气势磅礴,如江河倒流。
连篇累牍:连篇累牍,形容文章篇幅很长,内容很多。
自滔滔:自滔滔,形容文章自然流畅,如流水般。
梅:梅,一种常绿乔木,其花在冬季开放,有清香。
杏:杏,一种落叶乔木,其果实可食用。
李:李,一种落叶乔木,其果实可食用。
桃:桃,一种落叶乔木,其果实可食用。
棫朴:棫朴,古代一种用于制作车辕的木材。
旌旄:旌旄,古代军旗上的装饰。
酒仙:酒仙,指酒量极大的人,也指酿酒技艺高超的人。
诗史:诗史,指诗歌中的历史记载。
德泽:德泽,指恩惠和恩泽。
恩膏:恩膏,指恩惠和好处。
悬一榻:悬一榻,指只挂一张床,形容生活简朴。
梦三刀:梦三刀,指梦中梦见三把刀,比喻处境危险。
拙逸:拙逸,指笨拙而清闲。
贵劳:贵劳,指尊贵而劳累。
玉堂:玉堂,古代宫殿中的华丽建筑。
花烛:花烛,装饰华丽的蜡烛。
金殿:金殿,用金装饰的宫殿。
月轮:月轮,月亮的形状,比喻圆满。
孤山:孤山,指孤立的山峰。
鹤盘云下:鹤盘云下,指鹤在云端飞翔。
蜀道:蜀道,指通往蜀地的道路,非常险峻。
猿向月号:猿向月号,指猿猴在月光下啼叫。
万事从人:万事从人,指一切事情都随人的意愿。
有花有酒:有花有酒,指生活富足。
应自乐:应自乐,应当感到快乐。
百年皆客:百年皆客,指一生都在他乡为客。
一丘一壑:一丘一壑,指一小块土地和一个小山丘,比喻隐居之地。
尽吾豪:尽吾豪,指充分展现自己的豪情。
台:台,古代官署名。
省:省,古代官署名。
署:署,古代官署名。
曹:曹,古代官署名。
分袂:分袂,分别,离别。
同袍:同袍,指战友,比喻共同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
鸣琴:鸣琴,弹琴,比喻和平宁静的生活。
击剑:击剑,比试剑术,比喻争斗或竞争。
返辙:返辙,回车掉头,比喻改变方向。
回舠:回舠,回船,比喻改变方向。
良借箸:良借箸,指善于借机行事。
操捉刀:操捉刀,指拿起刀剑,比喻准备战斗。
香茗:香茗,指香气扑鼻的茶。
醇醪:醇醪,指味道醇厚的酒。
涓泉:涓泉,细小的泉水。
归海大:归海大,小水汇入大海,比喻事物逐渐壮大。
寸壤:寸壤,极小的一块土地。
积山高:积山高,小土堆成高山,比喻积累成就伟大。
石室:石室,用石头建造的房间。
客来:客来,客人来访。
煎雀舌:煎雀舌,指煮茶,雀舌是古代对茶叶的一种别称。
画堂:画堂,装饰华丽的房屋。
宾至:宾至,客人到来。
饮羊羔:饮羊羔,指喝羊奶,羊羔是羊的幼崽。
被谪:被谪,被贬谪,指被贬官。
贾生:贾生,指贾谊,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湘水:湘水,指湘江,位于湖南省。
凄凉:凄凉,寂寞冷清。
吟《鵩鸟》:吟《鵩鸟》,指贾谊作《鵩鸟赋》,表达自己的不得志。
遭谗:遭谗,遭受诽谤。
屈子:屈子,指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江潭:江潭,江边的低洼地。
憔悴:憔悴,瘦弱而面色不好,形容极度劳累或悲伤。
著离骚:著离骚,指屈原作《离骚》,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四豪-评注
茭对茨,荻对蒿。山麓对江皋。
此句通过对仗工整的修辞手法,将自然界中的植物与地理环境进行对比,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和谐与多样。茭与茨、荻与蒿,均为草本植物,而山麓与江皋则分别指山脚下和江边的高地,通过这种对比,诗人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莺簧对蝶板,麦浪对松涛。
莺簧与蝶板,一指鸟鸣,一指乐器,代表了音乐之美;麦浪与松涛,则分别代表了田野与山林的声音,通过对比,诗人展现了自然界中声音的丰富与和谐,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
骐骥足,凤凰毛。美誉对嘉褒。
骐骥与凤凰,均为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高贵与美好;美誉与嘉褒,则是对人品德或成就的高度赞扬。此句通过对仗,强调了美德与荣誉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推崇。
文人窥蠹简,学士书兔毫。
文人窥蠹简,意指文人学者在简册中寻找知识;学士书兔毫,则是指学士用兔毫笔书写。此句通过对仗,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学术追求,体现了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
马援南征载薏苡,张骞西使进葡萄。
马援与张骞,均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和探险家。马援南征时携带薏苡,张骞西使时引进葡萄,这两句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古代英雄的英勇事迹和开拓精神。
辩口悬河,万语千言常亹亹;词源倒峡,连篇累牍自滔滔。
此句通过对仗,形象地描绘了辩论与写作的景象。辩口悬河,形容辩论时口才之佳;词源倒峡,则形容写作时文思泉涌。这两句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辩论与写作的重视,以及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追求。
梅对杏,李对桃。棫朴对旌旄。
此句通过对仗,将梅、杏、李、桃这四种水果进行对比,同时将棫朴与旌旄这两种物品进行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
酒仙对诗史,德泽对恩膏。
酒仙与诗史,分别代表了酒文化与诗歌文化;德泽与恩膏,则是对道德与恩惠的赞美。此句通过对仗,强调了文化传承与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悬一榻,梦三刀。拙逸对贵劳。
悬一榻,梦三刀,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拙逸与贵劳,则分别代表了不事世俗与重视劳动。此句通过对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玉堂花烛绕,金殿月轮高。
玉堂与金殿,分别代表了皇家宫殿与文人雅士的居所;花烛与月轮,则分别代表了夜晚的美丽与宁静。此句通过对仗,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宫廷与自然之美的描绘。
孤山看鹤盘云下,蜀道闻猿向月号。
孤山与蜀道,分别代表了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鹤盘云下与猿向月号,则分别展现了动物与自然的声音。此句通过对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万事从人,有花有酒应自乐;百年皆客,一丘一壑尽吾豪。
此句通过对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万事从人,意味着人生由自己掌控;有花有酒应自乐,强调了生活的美好与快乐;百年皆客,一丘一壑尽吾豪,则是对人生短暂与豁达的感悟。
台对省,署对曹。分袂对同袍。
此句通过对仗,将官职与服饰进行对比,展现了古代官场的等级制度。台与省、署与曹,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官职;分袂与同袍,则分别代表了分离与团结。
鸣琴对击剑,返辙对回舠。
鸣琴与击剑,分别代表了音乐与武术;返辙与回舠,则分别代表了回归与航行。此句通过对仗,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艺术与生活的追求。
良借箸,操捉刀。香茗对醇醪。
良借箸,操捉刀,描绘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场景;香茗与醇醪,则分别代表了茶与酒。此句通过对仗,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涓泉归海大,寸壤积山高。
涓泉与寸壤,分别代表了细小与微小;归海与积山,则分别代表了伟大与崇高。此句通过对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石室客来煎雀舌,画堂宾至饮羊羔。
石室与画堂,分别代表了简朴与奢华;煎雀舌与饮羊羔,则分别代表了茶与酒。此句通过对仗,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被谪贾生,湘水凄凉吟《鵩鸟》;遭谗屈子,江潭憔悴著离骚。
此句通过对仗,描绘了贾谊与屈原这两位古代文人的遭遇。被谪贾生,遭谗屈子,分别反映了他们的人生困境;湘水凄凉与江潭憔悴,则分别描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吟《鵩鸟》与著离骚,则展现了他们文学创作的成就。这两句通过对仗,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意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