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洪(1617年-1674年),字元孟,号笠翁,清代文学家。杨洪致力于诗词和韵文的创作和教学,《笠翁对韵》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笠翁对韵》是一本专门教授儿童韵律的启蒙书,书中通过对对联和韵文的讲解,使儿童掌握音韵和文学基础。它是清代最有影响力的启蒙书之一,帮助孩子们打下了良好的诗文基础,并通过形式上的对仗与修辞技巧,培养了儿童的文学感觉和创作能力。书中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了古代诗词的韵律技巧,至今仍是古代文学教育的重要教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十蒸-原文
蘋对蓼,芡对菱。
雁弋对鱼罾。
齐纨对鲁缟,蜀锦对吴绫。
星渐没,日初升。
九聘对三征。
萧何曾作吏,贾岛昔为僧。
贤人视履循规矩,大匠挥斤按准绳。
野渡春风,人喜乘潮移酒舫;江天暮雨,客愁隔岸对渔灯。
谈对吐,谓对称。
冉闵对颜曾。
侯嬴对伯嚭,祖逖对孙登。
抛白纻,宴红绫。
胜友对良朋。
争名如逐鹿,谋利似趋蝇。
仁杰姨惭周不仕,王陵母识汉方兴。
句写穷愁,浣花寄迹传工部;诗吟变乱,凝碧伤心叹右丞。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十蒸-译文
蘋菜对蓼草,芡实对菱角。
雁箭对鱼网。
齐国的细绢对鲁国的粗布,蜀地的锦绣对吴地的丝绸。
星星逐渐消失,太阳刚刚升起。
九次聘请对三次征召。
萧何曾经做过小官,贾岛曾经做过和尚。
贤明的人走路时遵循规矩,技艺高超的人挥动斧头时遵循准绳。
野外的小河在春风中,人们高兴地乘着潮水移动酒船;江边的天空下着傍晚的雨,客人忧愁地隔着岸对着渔灯。
谈话对开口说话,称呼对称谓。
冉闵对颜曾。
侯嬴对伯嚭,祖逖对孙登。
抛出白色的丝织品,宴会上展示红色的绫。
优秀的朋友对好的朋友。
争名像追逐鹿,谋利像追逐苍蝇。
仁杰的姑姑因为周朝不任用贤人而感到羞愧,王陵的母亲识破了汉朝的兴起。
写下了表达穷困和忧愁的诗句,浣花女子寄居在这里,传颂着工部的名声;吟咏着变乱中的诗篇,凝碧池旁伤心地叹息右丞的遭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十蒸-注解
蘋:蘋,即莼菜,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烹饪,尤其在古代文学中常与蓼相提并论,表示水边的植物。
蓼:蓼,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药用,也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中,与蘋相对,象征着水边的植物。
芡:芡,即芡实,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可食用,常与菱相对,表示水生植物及其果实。
菱:菱,菱角,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可食用,常与芡相对,象征着水生植物及其果实。
雁弋:雁弋,古代用来射雁的带有长绳的箭,比喻远大的志向。
鱼罾:鱼罾,捕鱼的网,比喻捕捉。
齐纨:齐纨,指齐地的细绢,古代以齐地丝绸闻名。
鲁缟:鲁缟,指鲁地的细绢,古代以鲁地丝绸闻名。
蜀锦:蜀锦,指四川出产的精美丝绸。
吴绫:吴绫,指吴地出产的精美丝绸。
星渐没:星渐没,指星星逐渐消失,比喻时间流逝。
日初升:日初升,指太阳刚刚升起,比喻新的一天开始。
九聘:九聘,古代官员的九级聘禄,比喻高官厚禄。
三征:三征,指古代对官员的三次征召,比喻官员的选拔。
萧何:萧何,西汉初期著名政治家,曾作吏,即做过小官。
贾岛:贾岛,唐代著名诗人,曾为僧,即曾经出家为僧。
贤人视履循规矩:贤人视履循规矩,指贤人走路时遵循规矩,比喻行为端正。
大匠挥斤按准绳:大匠挥斤按准绳,指技艺高超的工匠挥动斧头时按照准绳,比喻做事严谨。
野渡春风:野渡春风,指在野外渡口感受到的春风,比喻美好的时光。
人喜乘潮移酒舫:人喜乘潮移酒舫,指人们喜欢趁着潮水移动酒舫,比喻享受生活。
江天暮雨:江天暮雨,指江面上傍晚时的雨,比喻离愁别绪。
客愁隔岸对渔灯:客愁隔岸对渔灯,指客人因思乡或别离而感到愁绪,对岸的渔灯象征着远方。
谈对吐:谈对吐,指交谈时的话语与表达。
谓对称:谓对称,指称呼与回应。
冉闵:冉闵,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君主,历史上以勇猛著称。
颜曾:颜曾,颜回和曾子,都是孔子的弟子,以贤德著称。
侯嬴:侯嬴,战国时期魏国的谋士,以智谋著称。
伯嚭:伯嚭,春秋时期晋国的谋士,以忠诚著称。
祖逖:祖逖,东晋时期的名将,以英勇著称。
孙登:孙登,东晋时期的名士,以学识渊博著称。
抛白纻:抛白纻,指抛掷白色的纻布,纻布是一种麻布,这里比喻慷慨赠送。
宴红绫:宴红绫,指在宴会上展示的红绫,红绫是一种丝绸,这里比喻盛大的宴会。
胜友对良朋:胜友对良朋,指优秀的朋友和良好的伴侣。
争名如逐鹿:争名如逐鹿,指为了名利而争斗激烈,如同追逐鹿群。
谋利似趋蝇:谋利似趋蝇,指为了利益而奔波劳碌,如同苍蝇追逐食物。
仁杰姨惭周不仕:仁杰姨惭周不仕,指唐朝名臣狄仁杰的姨母因为周朝的衰落而不愿出仕。
王陵母识汉方兴:王陵母识汉方兴,指西汉初年王陵的母亲能够识别汉室兴起的时代特征。
句写穷愁,浣花寄迹传工部:句写穷愁,浣花寄迹传工部,指诗人杜甫在穷困潦倒时,寄情于浣花溪,其事迹传颂于工部。
诗吟变乱,凝碧伤心叹右丞:诗吟变乱,凝碧伤心叹右丞,指诗人杜甫在战乱中创作诗歌,表达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其中“凝碧”指的是他的诗作《春望》中的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而“右丞”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杜甫在此表达了对王维的敬仰和对其诗歌的感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十蒸-评注
蘋对蓼,芡对菱。雁弋对鱼罾。
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水生植物与鸟类、鱼类的生活习性相对照,蘋与蓼,芡与菱均为水生植物,而雁弋与鱼罾则分别代表了鸟类和鱼类的生活状态。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又隐含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齐纨对鲁缟,蜀锦对吴绫。
这两句通过对比南北方的特产,展现了地域文化的差异。齐纨和鲁缟分别代表了齐地和鲁地的丝绸,而蜀锦和吴绫则代表了蜀地和吴地的丝绸。这种对比突出了各地文化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
星渐没,日初升。
此句描绘了夜幕降临,星辰逐渐消失,而旭日初升的景象。通过星辰与日月的对比,传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
九聘对三征。
九聘与三征在此处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九品中正制和三征制,两者都是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此句通过对两种制度的对比,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官员选拔的重视。
萧何曾作吏,贾岛昔为僧。
此句以萧何和贾岛为例,展现了古代人物的人生经历和转变。萧何由吏至相,贾岛由僧至诗,两人的经历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贤人视履循规矩,大匠挥斤按准绳。
此句通过贤人与大匠的比喻,强调了遵循规矩和准绳的重要性。贤人视履,大匠挥斤,都是对道德和技艺的尊重和追求。
野渡春风,人喜乘潮移酒舫;江天暮雨,客愁隔岸对渔灯。
此句描绘了春日野渡和江天暮雨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野渡春风中,人们乘潮移酒舫,喜气洋洋;而江天暮雨中,客愁隔岸对渔灯,显得孤独寂寞。这种对比突出了人生百态。
谈对吐,谓对称。
此句通过对谈与吐、谓与称的对比,强调了言语表达的重要性。谈与吐,谓与称,都是沟通的媒介,而恰当的表达则是沟通的关键。
冉闵对颜曾,侯嬴对伯嚭,祖逖对孙登。
这三句通过对古代人物的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就。冉闵、颜曾、侯嬴、伯嚭、祖逖、孙登,均为古代著名人物,他们的故事和成就各具特色。
抛白纻,宴红绫。
此句通过抛白纻和宴红绫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宴会时的奢华与雅致。白纻和红绫均为古代高档织物,象征着财富和地位。
胜友对良朋。
此句通过对胜友与良朋的对比,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胜友和良朋都是指值得信赖的朋友,他们的存在对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争名如逐鹿,谋利似趋蝇。
此句通过争名与逐鹿、谋利与趋蝇的比喻,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欲望。争名逐利,是人性的一部分,但过度追求则会使人迷失自我。
仁杰姨惭周不仕,王陵母识汉方兴。
此句通过仁杰姨和王陵母的故事,展现了古代人物的高尚品质。仁杰姨因周公不仕而感到惭愧,王陵母则识破汉室方兴未艾。两人的行为体现了忠诚和智慧。
句写穷愁,浣花寄迹传工部;诗吟变乱,凝碧伤心叹右丞。
此句通过对古代诗人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才华。句写穷愁,诗吟变乱,都是诗人在逆境中的创作,而他们的作品则成为了传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