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十三覃

作者: 杨洪(1617年-1674年),字元孟,号笠翁,清代文学家。杨洪致力于诗词和韵文的创作和教学,《笠翁对韵》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笠翁对韵》是一本专门教授儿童韵律的启蒙书,书中通过对对联和韵文的讲解,使儿童掌握音韵和文学基础。它是清代最有影响力的启蒙书之一,帮助孩子们打下了良好的诗文基础,并通过形式上的对仗与修辞技巧,培养了儿童的文学感觉和创作能力。书中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了古代诗词的韵律技巧,至今仍是古代文学教育的重要教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十三覃-原文

宫对阙,座对龛。

水北对天南。

蜃楼对蚁郡,伟论对高谈。

遴杞梓,树楩楠。

得一对函三。

八宝珊瑚枕,双珠玳瑁簪。

萧王待士心惟赤,卢相欺君面独蓝。

贾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

张颠草圣,头能濡墨写时酣。

闻对见,解对谙。

三橘对双柑。

黄童对白叟,静女对奇男。

秋七七,径三三。

海色对山岚。

鸾声何哕哕,虎视正眈眈。

仪封疆吏知尼父,函谷关人识老聃。

江相归池,止水自盟真是止;

吴公作宰,贪泉虽饮亦何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十三覃-译文

宫殿对着牌楼,座位对着神龛。水流的北边对着天空的南边。海市蜃楼对着蚂蚁聚集的小地方,宏大的论述对着高深的谈论。挑选出像杞树和梓树一样的好木材,种植楩树和楠树。得到一对就是得到了三份。八宝珊瑚做的枕头,双珠玳瑁做的发簪。萧王对待士人的心只有赤诚,卢相欺骗君主的面色却独自蓝。贾岛的诗作狂放,手拿门槌想象着敲门的情景;张旭写字如同草圣,头能沾墨尽情书写。

听到对应看到,明白对应熟悉。三个橘子对应两个柑橘。黄发的小孩对应白发的老人,安静的女孩对应奇怪的男孩。秋天七七对应的数字是三三。海的颜色对应山的雾气。凤凰的声音多么婉转,老虎的目光正凝视着。仪封的疆吏知道孔子,函谷关的人认识老子。江相归隐到池塘边,平静的水自盟誓,真是达到了停止的境界;吴公担任地方官,即使喝了贪泉也没有贪婪之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十三覃-注解

宫对阙:古代宫殿的前门称为阙,因此宫与阙相对,表示皇宫与宫门。

座对龛:座指座位,龛指供奉神像或佛祖的小室,二者相对,表示尊贵与供奉。

水北对天南:指方位的相对,水北即北方,天南即南方。

蜃楼对蚁郡:蜃楼是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蚁郡指小郡,比喻微不足道的地方。

伟论对高谈:伟论指高深的论述,高谈指高谈阔论。

遴杞梓,树楩楠:杞梓、楩楠都是古代名贵的木材,用来比喻优秀的人才。

得一对函三:得一对,指得到一对美好的事物;函三,指用盒子装着的三个。

八宝珊瑚枕,双珠玳瑁簪:八宝珊瑚枕和双珠玳瑁簪都是古代珍贵的装饰品,用来形容富贵与奢华。

萧王待士心惟赤,卢相欺君面独蓝:萧王待士心惟赤,指萧王对待士人的赤诚之心;卢相欺君面独蓝,指卢相欺骗君主,脸色阴沉如蓝。

贾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张颠草圣,头能濡墨写时酣:贾岛是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著称;张颠是唐代书法家张旭,以草书闻名。这两句描述了两位文化名人的特点。

闻对见,解对谙:闻见指听到和看到,解谙指懂得和熟悉。

三橘对双柑:三橘指三个橘子,双柑指两个柑橘,都是水果,用来形容数量。

黄童对白叟,静女对奇男:黄童指年幼的男孩,白叟指年老的男子;静女指文静的女孩,奇男指性格奇特的男人。

秋七七,径三三:秋七七指秋天的第七个七日,径三三指小径只有三三步。

海色对山岚:海色指海的颜色,山岚指山中的雾气。

鸾声何哕哕,虎视正眈眈:鸾声指凤凰的鸣声,哕哕是鸟鸣声;虎视正眈眈指老虎凶猛地盯着。

仪封疆吏知尼父,函谷关人识老聃:仪封疆吏指古代的官员,尼父指孔子;函谷关人指函谷关的守关人,老聃指老子。

江相归池,止水自盟真是止;吴公作宰,贪泉虽饮亦何贪:江相归池指江相回到自己的池塘,止水自盟表示自我约束;吴公作宰指吴公担任地方官员,贪泉虽饮亦何贪表示即使面对诱惑也不贪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十三覃-评注

宫对阙,座对龛。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古代建筑中的对称美学。宫与阙,座与龛,都是古代建筑中的典型元素,它们之间的对比既体现了建筑的美感,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秩序和等级的重视。

水北对天南。这里运用了方位的对比,水北与天南,一南一北,一阴一阳,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对立与和谐,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思想。

蜃楼对蚁郡,伟论对高谈。蜃楼是海市蜃楼,象征着虚幻和飘渺;蚁郡则指小国,象征着实际和稳定。伟论与高谈则是对言辞的对比,伟论强调深刻,高谈强调流畅,两句之间既有对立,也有互补。

遴杞梓,树楩楠。杞梓与楩楠都是古代重要的木材,象征着人才和栋梁之才。这里通过对树木的描述,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

得一对函三。这里的‘得’与‘函’、‘三’字都是多音字,通过变换读音,形成了丰富的意境。

八宝珊瑚枕,双珠玳瑁簪。这两句通过对宝物和饰品的描绘,展现了古代贵族生活的奢华。

萧王待士心惟赤,卢相欺君面独蓝。萧王与卢相分别代表了忠诚与背叛,通过对比,强调了忠诚的可贵。

贾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张颠草圣,头能濡墨写时酣。这两句通过对贾岛和张旭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狂放不羁和对艺术的执着。

闻对见,解对谙。这里通过对感官和知识的对比,强调了听觉和视觉、理解和熟悉之间的差异。

三橘对双柑。这里通过对水果的对比,体现了古代文学中的意象美。

黄童对白叟,静女对奇男。这里通过对年龄和性格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秋七七,径三三。这里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述,营造了一种宁静和淡泊的氛围。

海色对山岚。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神秘。

鸾声何哕哕,虎视正眈眈。这里通过对动物声音和神态的描述,展现了动物的生命力和自然界的威严。

仪封疆吏知尼父,函谷关人识老聃。这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古代文化中的历史传承。

江相归池,止水自盟真是止;吴公作宰,贪泉虽饮亦何贪。这两句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道德修养和对廉洁的重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十三覃》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30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