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十一尤

作者: 杨洪(1617年-1674年),字元孟,号笠翁,清代文学家。杨洪致力于诗词和韵文的创作和教学,《笠翁对韵》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笠翁对韵》是一本专门教授儿童韵律的启蒙书,书中通过对对联和韵文的讲解,使儿童掌握音韵和文学基础。它是清代最有影响力的启蒙书之一,帮助孩子们打下了良好的诗文基础,并通过形式上的对仗与修辞技巧,培养了儿童的文学感觉和创作能力。书中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了古代诗词的韵律技巧,至今仍是古代文学教育的重要教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十一尤-原文

荣对辱,喜对忧。

缱绻对绸缪。

吴娃对越女,野马对沙鸥。

茶解渴,酒消愁。

白眼对苍头。

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

莘野耕夫闲举耜,磻溪渔父晚垂钩。

龙马游河,羲圣因图而画卦;神龟出洛,禹王取法以明畴。

冠对履,舄对裘。

院小对庭幽。

面墙对膝地,错智对良筹。

孤嶂耸,大江流。

芳泽对园丘。

花潭来越唱,柳屿起吴讴。

莺懒燕忙三月雨,蛩摧蝉退一天秋。

钟子听琴,荒径入林山寂寂;谪仙捉月,洪涛接岸水悠悠。

鱼对鸟,鸽对鸠。

翠馆对红楼。

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

虎类狗,蚁如牛。

列辟对诸侯。

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

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

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十一尤-译文

荣耀与耻辱相对,喜悦与忧愁相对。缠绵与绸缪相对。吴地的美女与越地的美女相对,野马与沙鸥相对。茶可以解渴,酒可以消愁。白眼与黑奴相对。司马迁修订了史记,孔子编写了春秋。莘野的农夫闲暇时拿起锄头,磻溪的渔夫傍晚时放下鱼钩。龙马在河中游动,伏羲圣人根据图样画出了八卦;神龟从洛水出现,大禹根据神龟的形状明确了九州的地形。

帽子与鞋子相对,草鞋与皮衣相对。院子小与庭院幽静相对。面对墙壁与跪地相对,错误与好的计谋相对。孤立的山峰高耸,大江水流不息。芳香的油膏与园中的土丘相对。花潭边的歌声越过越地,柳树岛上的吴地歌谣响起。莺鸟懒散而燕子忙碌在三月春雨中,蟋蟀被摧毁,蝉虫退去,一天之内秋天来临。钟子听琴,荒径进入树林,山间寂静无声;谪仙捉月,波涛接岸,水面悠悠。

鱼与鸟相对,鸽子与斑鸠相对。翠绿的馆舍与红色的楼阁相对。七位贤人相对三友,热爱阳光相对悲叹秋天。老虎像狗,蚂蚁像牛。各朝的君主相对诸侯。陈唱的《临春乐》,隋朝的《清夜游》。空中的事业如麒麟阁,地下的文章如鹦鹉洲。旷野和平原,猎人的马蹄快如箭;斜风细雨中,牧童在牛背上稳如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十一尤-注解

荣:荣耀,指光荣、尊贵。

辱:耻辱,指羞耻、不名誉。

喜:高兴,喜悦。

忧:忧虑,悲伤。

缱绻:形容情意缠绵,多用于形容男女之间的爱情。

绸缪:紧密编织,比喻关系紧密。

吴娃:古代美女的代称,这里指美女。

越女:古代美女的代称,这里指美女。

野马:比喻气势磅礴,不可阻挡的事物。

沙鸥:一种水鸟,常在沙滩上觅食。

茶:一种饮料,具有解渴的作用。

酒:一种饮料,具有消愁的作用。

白眼:表示轻视或不满的眼神。

苍头:古代士兵的称呼,这里泛指仆役。

马迁: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著有《史记》。

史记: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孔子: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春秋:孔子编撰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莘野:古代地名,指田野。

耕夫:指从事耕作的农民。

耜:古代农具,用于翻土。

磻溪:古代地名,指河流。

渔父:指渔夫。

钩:钓鱼用的工具。

龙马:古代传说中的神马,这里指吉祥的象征。

羲圣:指伏羲,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发明了八卦。

图:图画,这里指伏羲画的八卦图。

卦:八卦,古代的一种占卜符号。

神龟: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指吉祥的象征。

洛:洛水,古代河流。

禹王:大禹,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畴:田地,这里指治理好的土地。

冠:帽子,这里指戴帽子。

履:鞋子。

舄:古代鞋子,这里指鞋子。

裘:皮衣。

院:庭院。

庭:庭院。

幽:幽静,安静。

面墙:面对墙壁,形容人孤独或无助。

膝地:跪在地上,表示谦卑或尊敬。

错智:错误的认识或判断。

良筹:好的计划或策略。

孤嶂:孤立的山峰。

大江:宽阔的江河。

芳泽:香气扑鼻的泉水。

园丘:园林中的小丘。

花潭:开满花的池塘。

越唱:越地(今浙江一带)的歌声。

柳屿:长满柳树的小岛。

吴讴:吴地(今江苏一带)的歌声。

莺:黄莺,一种小鸟。

懒:懒惰,不活跃。

燕:燕子,一种小鸟。

蛩:蟋蟀,一种昆虫。

蝉:蝉,一种昆虫。

秋:秋天,季节之一。

钟子:钟子期,古代传说中的音乐家,善于欣赏音乐。

琴:古代弦乐器,这里指音乐。

荒径:荒凉的小路。

林山:山林。

谪仙:李白,唐代著名诗人,有“谪仙人”之称。

月:月亮。

洪涛:波涛汹涌的大海。

鱼:鱼类,水生动物。

鸟:鸟类,空中飞行的动物。

鸽:鸽子,一种家禽。

鸠:鸠,一种鸟类。

翠馆:装饰华丽的馆舍。

红楼:红色的楼阁,这里指华丽的建筑。

七贤:指古代七位贤人,具体指谁在文中未明确。

三友:指古代三位朋友,具体指谁在文中未明确。

爱日:珍惜时光,热爱太阳。

悲秋:悲伤秋天,多用于抒发离别之情。

虎类狗:老虎像狗,比喻人行为像狗。

蚁如牛:蚂蚁像牛,比喻人微小而有力。

列辟:古代诸侯的称呼。

诸侯:古代分封制下的地方领主。

陈唱:陈国的歌声。

临春乐:古代乐曲名。

隋歌:隋朝的歌声。

清夜游:在清静的夜晚游玩。

空中事业:指在天空中进行的伟大事业,如飞翔的鸟儿。

麒麟阁:古代皇帝赐予功臣的荣誉称号。

地下文章:指地下流传的文字,如墓志铭等。

鹦鹉洲:古代地名,指江中的小洲。

旷野:广阔的田野。

平原:平坦的陆地。

猎士:猎人。

马蹄:马蹄声。

箭:箭矢,这里比喻速度极快。

斜风细雨:倾斜的风和细小的雨,形容天气。

牧童:放牧的儿童。

牛背:牛的背上。

舟:船,这里指牛背上的小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十一尤-评注

荣对辱,喜对忧。这两句对仗工整,以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人生百态。荣与辱,喜与忧,都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两种极端情感,通过对仗,凸显了它们之间的对立与平衡。

缱绻对绸缪。缱绻形容情感缠绵,绸缪则指精心筹备,两句对仗,展现了情感与行动的对比,寓意着情感的真挚与行动的周密。

吴娃对越女,野马对沙鸥。吴娃与越女都是古代美女的代称,野马与沙鸥则是自然界的两种生物,两句对仗,既表现了古代对美女的赞美,也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

茶解渴,酒消愁。茶与酒都是古代常见的饮品,茶解渴,酒消愁,两句对仗,既描绘了饮品的功效,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

白眼对苍头。白眼指冷漠的态度,苍头则指仆人,两句对仗,反映了社会阶层和人际关系的复杂。

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司马迁与孔子都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两句对仗,展现了古代文化的重要成就。

莘野耕夫闲举耜,磻溪渔父晚垂钩。莘野与磻溪都是古代地名,耕夫与渔父则是古代常见的职业,两句对仗,描绘了古代农民和渔民的宁静生活。

龙马游河,羲圣因图而画卦;神龟出洛,禹王取法以明畴。龙马与羲圣、神龟与禹王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象征,两句对仗,展现了古代神话与历史的交融。

冠对履,舄对裘。冠与履、舄与裘都是古代的服饰,两句对仗,反映了古代服饰的多样性和礼仪的重要性。

院小对庭幽。院与庭都是古代住宅的组成部分,小与幽形成对比,两句对仗,描绘了古代住宅的宁静与雅致。

面墙对膝地,错智对良筹。面墙与膝地都是古代生活中的动作,错智与良筹则是智慧与策略的对比,两句对仗,反映了古代生活中的智慧与策略。

孤嶂耸,大江流。孤嶂与大江都是自然景观,两句对仗,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雄浑。

芳泽对园丘。芳泽与园丘都是古代园林的组成部分,两句对仗,反映了古代园林的美丽与和谐。

花潭来越唱,柳屿起吴讴。花潭与柳屿都是自然景观,越唱与吴讴则是古代音乐的代表,两句对仗,展现了古代音乐的优美与地方特色。

莺懒燕忙三月雨,蛩摧蝉退一天秋。莺与燕、蛩与蝉都是昆虫,三月雨与一天秋则是季节的象征,两句对仗,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与生物的生存状态。

钟子听琴,荒径入林山寂寂;谪仙捉月,洪涛接岸水悠悠。钟子与谪仙都是古代文人,听琴与捉月则是他们的雅好,两句对仗,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境界。

鱼对鸟,鸽对鸠。鱼与鸟、鸽与鸠都是鸟类,两句对仗,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

翠馆对红楼。翠馆与红楼都是古代建筑的代称,两句对仗,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美丽与豪华。

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七贤与三友都是古代文人的代称,爱日与悲秋则是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两句对仗,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理想与情感。

虎类狗,蚁如牛。虎与狗、蚁与牛都是动物,两句对仗,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

列辟对诸侯。列辟与诸侯都是古代政治体制中的官职,两句对仗,反映了古代政治的层级与秩序。

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陈与隋都是古代朝代,临春乐与清夜游则是古代音乐的代表,两句对仗,展现了古代音乐的丰富与多样性。

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麒麟阁与鹦鹉洲都是古代文化象征,两句对仗,反映了古代文化的辉煌与传承。

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旷野与平原、猎士与牧童、马蹄与牛背、箭与舟都是古代生活的场景,两句对仗,展现了古代生活的真实与生动。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下卷-十一尤》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30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