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洪(1617年-1674年),字元孟,号笠翁,清代文学家。杨洪致力于诗词和韵文的创作和教学,《笠翁对韵》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笠翁对韵》是一本专门教授儿童韵律的启蒙书,书中通过对对联和韵文的讲解,使儿童掌握音韵和文学基础。它是清代最有影响力的启蒙书之一,帮助孩子们打下了良好的诗文基础,并通过形式上的对仗与修辞技巧,培养了儿童的文学感觉和创作能力。书中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了古代诗词的韵律技巧,至今仍是古代文学教育的重要教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十灰-原文
春对夏,喜对哀。
大手对长才。
风清对月朗,地阔对天开。
游阆苑,醉蓬莱。
七政对三台。
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
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
玉橘冰桃,王母几因求道降;
莲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
朝对暮,去对来。
庶矣对康哉。
马肝对鸡肋,杏眼对桃腮。
佳兴适,好怀开。
朔雪对春雷。
云移鳷鹊观,日晒凤凰台。
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
柳媚花明,燕语莺声浑是笑;
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
忠对信,博对赅。
忖度对疑猜。
香消对烛暗,鹊喜对蛩哀。
金花报,玉镜台。
倒斝对衔杯。
岩巅横老树,石磴覆苍苔。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绿柳沿堤,皆因苏子来时种;
碧桃满观,尽是刘郎去后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十灰-译文
春天对夏天,喜欢对悲伤。大手对长才。风清对月明,地广对天开。游阆苑,醉蓬莱。七政对三台。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玉橘冰桃,王母几因求道降;莲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
朝对暮,去对来。庶几对康哉。马肝对鸡肋,杏眼对桃腮。佳兴适,好怀开。北雪对春雷。云移鹳鹊观,日晒凤凰台。河边清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柳树妖娆花明,燕子呢喃黄鹂声声笑;松树呼啸柏树摇,猿猴啼叫鹤鸣声声哀。
忠对信,博对赅。忖度对疑猜。香消对烛暗,鹊喜对蟋蟀哀。金花报,玉镜台。倒酒对举杯。山巅横卧老树,石阶覆盖青苔。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绿柳沿堤,都是因为苏轼来时种植;碧桃满园,都是因为刘郎离去后栽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十灰-注解
春:春季,一年四季之一,代表生机和新生。
夏:夏季,一年四季之一,代表繁荣和成长。
喜:喜悦,快乐,积极向上的情感。
哀:悲哀,悲伤,消极的情感。
大手:指手艺高超,技艺精湛。
长才:指才能出众,有很高的才能。
风清:风清和,指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月朗:月亮明亮,指月光皎洁。
地阔:地面宽广,指地域辽阔。
天开:天空开阔,指天空无云,视野开阔。
阆苑:阆苑,传说中的仙园,指美丽的园林。
蓬莱:蓬莱,传说中的仙岛,指仙境。
七政:七政,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古代天文学中指七种重要的天体。
三台:三台,指天上的三座星宿,也指古代天文观测的三座台。
青龙:青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东方守护神,也指东方七宿之一。
壶老杖:壶老杖,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杖。
白燕:白燕,白色的燕子,也指传说中的神鸟。
玉人钗:玉人钗,用玉石制成的女子发饰。
香风:香气扑鼻的风,形容环境宜人。
十里:十里,古代长度单位,约合五公里,这里形容距离之远。
仙阁:仙阁,指仙人居住的楼阁。
子台:子台,指古代的一种台形建筑,这里可能指思念的地方。
玉橘:玉橘,指珍贵的橘子。
冰桃:冰桃,指口感像冰的桃子,形容味道鲜美。
王母:王母,指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西王母,西方的仙女。
求道:寻求道法,指追求真理或超脱的境界。
真人:真人,指有超凡脱俗能力的人。
庶矣:庶矣,指众多,形容数量多。
康哉:康哉,指平安幸福的样子。
马肝:马肝,指马的内脏之一,这里比喻珍贵的东西。
鸡肋:鸡肋,比喻没有多大价值但又不忍舍弃的东西。
杏眼:杏眼,指眼睛像杏子一样圆润,形容眼睛美丽。
桃腮:桃腮,指面颊像桃花一样红润,形容面容美丽。
佳兴:佳兴,指好心情,愉快的心情。
朔雪:朔雪,指北方的雪,也指寒冷的天气。
春雷:春雷,春天的雷声,象征春天的到来。
鳷鹊:鳷鹊,指鸟类,这里可能指某种特定的鸟。
凤凰:凤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美好。
淑气:淑气,指温和的气息,这里可能指春天的气息。
芳草:芳草,指香草,这里可能指春天的草。
柳媚:柳媚,指柳树妖娆,形容柳树美丽。
花明:花明,指花朵明亮,形容花朵鲜艳。
燕语:燕语,指燕子鸣叫的声音,形容春天生机勃勃。
莺声:莺声,指黄鹂的鸣叫声,形容春天鸟语花香。
松号:松号,指松树的声音,这里可能指风吹松树的声音。
柏舞:柏舞,指柏树摇曳的样子,形容树木随风摇动。
猿啼:猿啼,指猿猴的叫声,形容山林中的声音。
鹤唳:鹤唳,指鹤鸟的叫声,形容高雅的鸣声。
忠:忠诚,指对国家、朋友或事业的忠实。
信:诚信,指诚实可靠,言行一致。
博:博学,指学识渊博,知识丰富。
赅:赅博,指广泛而丰富。
忖度:推测,估计,指根据已知情况推测未知情况。
疑猜:怀疑猜测,指对事物持有疑问和猜测的态度。
香消:香气消散,指香气消失。
烛暗:蜡烛暗淡,指光线昏暗。
鹊喜:喜鹊欢叫,指喜鹊高兴地鸣叫,常用来比喻好消息。
蛩哀:蟋蟀悲鸣,指蟋蟀悲哀地鸣叫,常用来比喻凄凉或悲伤的气氛。
金花报:金花报喜,指好的消息或吉祥的事情。
玉镜台:玉镜台,指精美的镜子,这里可能指美丽的女子。
倒斝:倒斝,古代的一种酒器,这里可能指饮酒或欢乐的场合。
衔杯:衔杯,指端着酒杯,这里可能指饮酒或欢乐的场合。
岩巅:山岩的顶部,指山顶。
石磴:用石头铺成的台阶,指山间的道路。
苍苔:青苔,指石头或树干上生长的绿色苔藓。
高士:高尚的士人,指品德高尚的人。
美人:美丽的女子,这里可能指仙子或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苏子:苏子,指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这里可能指他的作品或他所带来的影响。
刘郎:刘郎,指刘禹锡,唐代文学家,这里可能指他的作品或他所带来的影响。
绿柳:绿色的柳树,指春天柳树成荫的景象。
堤:河堤,指河流两旁的堤坝。
碧桃:碧绿色的桃花,指美丽的桃花。
观:园林中的观赏景点,这里可能指园林。
栽:种植,指把植物种在土地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十灰-评注
春对夏,喜对哀。大手对长才。
这两句通过对比春与夏、喜与哀,以及大手与长才,展现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对立与统一的哲学思想。春天与夏天代表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更迭,喜与哀则是情绪的对比,大手与长才则是对才能的形容,体现了才智的不同层次。这种对比手法,既凸显了事物的多样性,又揭示了事物内在的联系。
风清对月朗,地阔对天开。
这两句描绘了风清月朗的夜晚和地阔天开的景象,给人以宁静与广阔之感。风清月朗象征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地阔天开则表达了宇宙的无限与壮丽,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
游阆苑,醉蓬莱。七政对三台。
阆苑和蓬莱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境,游阆苑、醉蓬莱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七政指的是日月星辰,三台则是古代天文观测的三个台,这里用以象征天象的有序与稳定,展现了古人对于宇宙秩序的认识。
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
青龙和白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这里用来象征长寿和美好。壶老杖和玉人钗则是古代文人雅士的象征,体现了文人对于高雅生活的追求。
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
香风十里、明月一天,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望仙阁和思子台则分别代表了仙境和亲情,反映了人们对于理想生活和亲情的向往。
玉橘冰桃,王母几因求道降;莲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
玉橘和冰桃是神话传说中的仙果,王母因求道降,表现了仙界的神秘。莲舟藜杖则是道教的象征,真人原为读书来,体现了道教对于学问的重视。
朝对暮,去对来。庶矣对康哉。
朝暮、去来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庶矣和康哉则是对于美好生活的祝愿。这两句通过对时间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期待和追求。
马肝对鸡肋,杏眼对桃腮。
马肝和鸡肋代表了事物的价值,杏眼和桃腮则是对于美貌的形容。这两句通过对比,反映了人们对于价值判断和审美观念的差异。
佳兴适,好怀开。朔雪对春雷。
佳兴适、好怀开表达了心情的愉悦,朔雪和春雷则代表了季节的变换。这两句通过对心情和季节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变化。
云移鳷鹊观,日晒凤凰台。
鳷鹊和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云移和日晒则描绘了自然景象。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宁静致远的意境。
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
淑气和芳草、轻风和落梅都是自然界中的美好元素,这里通过对它们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柳媚花明,燕语莺声浑是笑;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
柳媚花明、燕语莺声代表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松号柏舞、猿啼鹤唳则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哀愁。这两句通过对季节和声音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生的悲欢。
忠对信,博对赅。忖度对疑猜。
忠与信、博与赅、忖度与疑猜都是对于品质和态度的描述,通过对它们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对于诚信、博学、深思熟虑的价值观。
香消对烛暗,鹊喜对蛩哀。
香消烛暗和鹊喜蛩哀,通过对香消与烛暗、鹊喜与蛩哀的对比,表达了事物变化的无常和人生情感的复杂。
金花报,玉镜台。倒斝对衔杯。
金花报和玉镜台是神话传说中的宝物,倒斝和衔杯则是古代酒器的象征。这两句通过对宝物和酒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岩巅横老树,石磴覆苍苔。
岩巅老树和石磴苍苔,描绘了一幅古朴的自然景象,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雪满山中和高士卧、月明林下和美人来,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绿柳沿堤,皆因苏子来时种;碧桃满观,尽是刘郎去后栽。
绿柳沿堤和碧桃满观,通过对植物生长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传承。苏子和刘郎则是历史人物,这里用以象征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