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十四寒

作者: 杨洪(1617年-1674年),字元孟,号笠翁,清代文学家。杨洪致力于诗词和韵文的创作和教学,《笠翁对韵》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笠翁对韵》是一本专门教授儿童韵律的启蒙书,书中通过对对联和韵文的讲解,使儿童掌握音韵和文学基础。它是清代最有影响力的启蒙书之一,帮助孩子们打下了良好的诗文基础,并通过形式上的对仗与修辞技巧,培养了儿童的文学感觉和创作能力。书中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了古代诗词的韵律技巧,至今仍是古代文学教育的重要教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十四寒-原文

家对国,治对安。

地主对天官。

坎男对离女,周诰对殷盘。

三三暖,九九寒。

杜撰对包弹。

古壁蛩声匝,闲亭鹤影单。

燕出帘边春寂寂,莺闻枕上漏珊珊。

池柳烟飘,日夕郎归青琐闼;

砌花雨过,月明人倚玉栏杆。

肥对瘦,窄对宽。

黄犬对青鸾。

指环对腰带,洗钵对投竿。

诛佞剑,进贤冠。

画栋对雕栏。

双垂白玉箸,九转紫金丹。

陕右棠高怀召伯,河南花满忆潘安。

陌上芳春,弱柳当风披彩线;

池中清晓,碧荷承露捧珠盘。

行对卧,听对看。

鹿洞对鱼滩。

蛟腾对豹变,虎踞对龙蟠。

风凛凛,雪漫漫。

手辣对心酸。

莺莺对燕燕,小小对端端。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至圣不凡,嬉戏六龄陈俎豆;

老莱大孝,承欢七秩舞斑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十四寒-译文

家庭对应国家,治理对应安宁。地主对应天官。坎卦的男性对应离卦的女性,周代的诰命对应殷商的盘铭。三三为暖,九九为寒。虚构对应指责。古老的墙壁上蟋蟀的声音环绕,闲适的亭子里鹤影孤单。燕子飞出帘边,春天寂静无声,黄莺在枕上听到漏水的声音,时断时续。池塘边的柳树烟雾飘散,傍晚时分,郎君归来,青色的宫门紧闭;台阶上的花朵被雨打过后,月光下人们依靠在玉栏杆上。

肥胖对应瘦弱,狭窄对应宽敞。黄色的狗对应青色的凤凰。指环对应腰带,洗钵对应钓鱼竿。诛杀奸佞的剑,推荐贤能的冠。彩绘的栋梁对应雕刻的栏杆。双垂如白玉的筷子,九转如紫金丹的药。陕西右边的棠棣树高大,怀念召伯;河南的花开得满园,回忆起潘安。田间的小路上,春天的气息中,柔弱的柳树随风飘扬着彩线;池塘中清晨时分,碧绿的荷叶承托着露水,如同捧着的珠盘。

行走对应躺卧,听对应看。鹿洞对应鱼滩。蛟龙腾飞对应豹子变化,老虎蹲伏对应龙盘旋。风凛冽,雪漫漫。手辣心狠对应心酸。黄莺和燕子对应,小小和端端对应。蓝色的水流从千个山涧落下,玉山高耸,两座山峰显得寒冷。至圣之人非凡,六岁时玩耍时摆放祭器;老莱子非常孝顺,七十岁时还承欢父母,跳舞取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十四寒-注解

家:指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人们情感和生活的依托。

国:指国家,是领土、人民、政府三个要素的统一体,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的总称。

治:指治理,指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管理。

安:指安定,指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安宁。

地主:指古代土地的所有者,是封建社会中的地主阶级。

天官: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上的官员,也指古代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坎男:坎,八卦之一,代表水;男,指男性。坎男在这里可能指某种特定的男性形象或特质。

离女:离,八卦之一,代表火;女,指女性。离女可能指某种特定的女性形象或特质。

周诰:周诰,指周代的诰命,是周王发布的命令或教诲。

殷盘:殷盘,指商代的盘盂,是一种古代的器皿,也指商代的文献。

三三暖,九九寒:三三暖,指三月的气候渐暖;九九寒,指九月的气候渐寒。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杜撰:指凭空编造,虚构。

包弹:指包容、容纳。

古壁蛩声匝:古壁,指古老的墙壁;蛩,指蟋蟀;匝,指围绕。这里形容古老墙壁上蟋蟀的鸣叫声。

闲亭鹤影单:闲亭,指空闲的亭子;鹤影,指鹤的影子;单,指孤单。这里形容亭子中鹤影孤单。

燕出帘边春寂寂,莺闻枕上漏珊珊:燕,指燕子;帘,指窗帘;莺,指黄鹂;漏,指漏水;珊珊,形容声音悦耳。这里描绘春天燕子飞出帘边,黄鹂在枕上鸣叫的景象。

池柳烟飘,日夕郎归青琐闼;砌花雨过,月明人倚玉栏杆:池柳,指池塘边的柳树;烟飘,指柳树在风中摇曳;郎,指年轻人;青琐闼,指古代贵族的住宅;砌花,指墙壁上的花饰;玉栏杆,指装饰华丽的栏杆。这里描绘了春天和夜晚的景色。

肥对瘦,窄对宽:肥瘦、窄宽,这里是对立的概念,用以比喻或对比。

黄犬对青鸾:黄犬,指黄色的狗;青鸾,指青色的凤凰,这里用以比喻不同的事物。

指环对腰带:指环,指戴在手指上的环形装饰品;腰带,指系在腰间的带子,这里用以比喻不同的事物。

洗钵对投竿:洗钵,指清洗僧人吃饭用的钵盂;投竿,指钓鱼,这里用以比喻不同的行为。

诛佞剑,进贤冠:诛佞剑,指用来诛杀奸佞的剑;进贤冠,指进贤者的帽子,这里用以比喻不同的品质或行为。

画栋对雕栏:画栋,指画有彩画的栋梁;雕栏,指雕刻精美的栏杆,这里用以比喻不同的艺术形式。

双垂白玉箸,九转紫金丹:白玉箸,指白色的筷子;紫金丹,指红色的丹药,这里用以比喻珍贵的事物。

陕右棠高怀召伯,河南花满忆潘安:陕右,指陕西西部;棠,指棠梨树;召伯,指古代的官员;河南,指河南省;潘安,指古代的美男子。这里用以描绘风景和怀念人物。

陌上芳春,弱柳当风披彩线;池中清晓,碧荷承露捧珠盘:陌上,指田间小路;芳春,指春天的美好;弱柳,指柔弱的柳树;彩线,指柳条;碧荷,指绿色的荷花;珠盘,指装满珍珠的盘子。这里用以描绘春天的景色。

行对卧,听对看:行卧、听看,这里是对立的概念,用以比喻或对比。

鹿洞对鱼滩:鹿洞,指鹿的洞穴;鱼滩,指鱼儿聚集的沙滩,这里用以比喻不同的地方。

蛟腾对豹变,虎踞对龙蟠:蛟腾,指蛟龙腾跃;豹变,指豹子的变化;虎踞,指老虎蹲坐;龙蟠,指龙盘旋,这里用以比喻不同的动物形象。

风凛凛,雪漫漫:凛凛,形容风很冷;漫漫,形容雪很大,这里用以形容天气的寒冷。

手辣对心酸:手辣,形容手段狠辣;心酸,形容内心痛苦,这里用以比喻不同的性格或情感。

莺莺对燕燕,小小对端端:莺莺、燕燕,指两种鸟;小小、端端,指两种人的名字或称呼,这里用以比喻不同的事物。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蓝水,指蓝色的河流;千涧,指众多的山涧;玉山,指山名;两峰,指山峰。这里用以描绘山水景色。

至圣不凡,嬉戏六龄陈俎豆;老莱大孝,承欢七秩舞斑斓:至圣,指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陈俎豆,指古代祭祀用的器物;老莱,指古代的孝子;七秩,指七十岁;斑斓,形容色彩斑斓。这里用以赞美孔子和老莱的品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十四寒-评注

家对国,治对安。地主对天官。坎男对离女,周诰对殷盘。

此四句以对仗工整著称,通过对家国、治安、地主天官、坎离男女、周殷诰盘等概念的对比,展现了古代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家国观念强调个人与国家的紧密联系,治安则体现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地主与天官分别代表了土地与天象,坎离男女则象征阴阳相合,周诰殷盘则是古代文献的代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智慧的尊重。整体上,这四句诗通过对立统一的概念,揭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宇宙观。

三三暖,九九寒。杜撰对包弹。

三三暖,九九寒,这里运用了数字的象征意义,三三代表春意渐浓,九九则暗示严寒将至。杜撰与包弹则是对虚构与真实、诬陷与弹劾的对比,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法律制度。

古壁蛩声匝,闲亭鹤影单。

古壁与闲亭形成对比,古壁给人以古老、深沉的感觉,而闲亭则显得宁静、悠然。蛩声匝与鹤影单,一静一动,一多一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氛围,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燕出帘边春寂寂,莺闻枕上漏珊珊。

此两句以燕子和黄莺为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燕子出帘边,春意盎然,而莺声珊珊,则给人以温柔、细腻的感觉。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池柳烟飘,日夕郎归青琐闼;砌花雨过,月明人倚玉栏杆。

此两句以池柳、砌花、雨、月等为意象,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园林景象。池柳烟飘,日夕郎归,砌花雨过,月明人倚,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卷,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肥对瘦,窄对宽。黄犬对青鸾。

此四句通过对立的概念进行对比,表现了古代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思想。肥瘦、窄宽、黄犬青鸾,都是相对的概念,通过对它们的对比,展现了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指环对腰带,洗钵对投竿。

指环与腰带、洗钵与投竿,都是古代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通过对它们的对比,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诛佞剑,进贤冠。画栋对雕栏。

诛佞剑与进贤冠,分别代表了正义与贤能,画栋与雕栏则是对建筑艺术的赞美。这四句诗通过对立的概念进行对比,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双垂白玉箸,九转紫金丹。

双垂白玉箸与九转紫金丹,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宝物,通过对它们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神秘、奇幻世界的向往。

陕右棠高怀召伯,河南花满忆潘安。

陕右棠与河南花,分别代表了古代中国的地理和文化。召伯与潘安,则是古代著名的贤臣和美男子,通过对他们的怀念,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陌上芳春,弱柳当风披彩线;池中清晓,碧荷承露捧珠盘。

此两句以陌上、池中为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弱柳披彩线,碧荷捧珠盘,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行对卧,听对看。鹿洞对鱼滩。

此四句通过对立的概念进行对比,表现了古代中国哲学中的动静观。行与卧、听与看、鹿洞与鱼滩,都是相对的概念,通过对它们的对比,展现了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蛟腾对豹变,虎踞对龙蟠。

此四句以蛟、豹、虎、龙为意象,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生物。蛟腾与豹变、虎踞与龙蟠,都是生动形象的描绘,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

风凛凛,雪漫漫。手辣对心酸。

此四句以风雪为意象,描绘了严寒的天气。手辣与心酸,则是形容人的情感,通过对它们的对比,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百态。

莺莺对燕燕,小小对端端。

此四句以莺莺、燕燕、小小、端端为意象,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对它们的对比,展现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美丽。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此两句以蓝水、玉山为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观。蓝水远落,玉山高寒,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至圣不凡,嬉戏六龄陈俎豆;老莱大孝,承欢七秩舞斑斓。

此两句以至圣、老莱为意象,描绘了古代圣贤的形象。至圣不凡,老莱大孝,通过对他们的赞美,反映了古代中国对道德和孝道的重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十四寒》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28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