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十三元

作者: 杨洪(1617年-1674年),字元孟,号笠翁,清代文学家。杨洪致力于诗词和韵文的创作和教学,《笠翁对韵》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笠翁对韵》是一本专门教授儿童韵律的启蒙书,书中通过对对联和韵文的讲解,使儿童掌握音韵和文学基础。它是清代最有影响力的启蒙书之一,帮助孩子们打下了良好的诗文基础,并通过形式上的对仗与修辞技巧,培养了儿童的文学感觉和创作能力。书中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了古代诗词的韵律技巧,至今仍是古代文学教育的重要教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十三元-原文

卑对长,季对昆。

永巷对长门。

山亭对水阁,旅舍对军屯。

扬子渡,谢公墩。

德重对年尊。

承乾对出震,叠坎对重坤。

志士报君思犬马,仁王养老察鸡豚。

远水平沙,有客泛舟桃叶渡;斜风细雨,何人携榼杏花村。

君对相,祖对孙。

夕照对朝暾。

兰台对桂殿,海岛对山村。

碑堕泪,赋招魂。

报怨对怀恩。

陵埋金吐气,田种玉生根。

相府珠帘垂白昼,边城画角动黄昏。

枫叶半山,秋去烟霞堪倚杖;梨花满地,夜来风雨不开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十三元-译文

卑下的人对应年长的人,小辈对应长辈。深宫中的巷道对应宫殿中的长门。山上的亭子对应水边的阁楼,旅店对应军营。扬子江的渡口,谢公墩。德行厚重的人对应年岁高的人。忠诚的士人报答君主的恩情如同犬马一样忠诚,仁德的君王在晚年关注百姓的生活如同关心鸡和猪。远处的水平沙地上,有客人乘船在桃叶渡口;斜风细雨中,有谁带着酒葫芦在杏花村中?

君主对应宰相,祖先对应子孙。夕阳的余晖对应朝阳。兰台对应桂殿,海岛对应山村。碑石落下让人泪流,赋诗召唤亡魂。报复怨恨对应怀念恩情。陵墓中埋藏的金器散发出气息,田地里种植的玉石生根发芽。相府中的珠帘在白天也低垂,边城的画角在黄昏时分响起。枫叶半覆盖山腰,秋天离去后烟霞美丽,可以倚杖观赏;梨花铺满地面,夜晚风雨来临时门无法打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十三元-注解

卑:在古代社会等级制度中,卑指地位低下的,常用来形容人的身份或地位。

长:长可以指长辈,也可以指年长的人,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尊敬。

季:季在古代常指最小的儿子,也用来表示最小的或最后出现的。

昆:昆是兄弟中的排行老大,也泛指兄弟。

永巷:永巷在古代是宫中供后宫居住的地方,也指深宫。

长门:长门是古代宫门之一,也常用来指代深宫。

山亭:山亭是建在山上的亭子,供人休息和观赏风景。

水阁:水阁是建在水边的阁楼,常用于观赏水景。

旅舍:旅舍是供行人住宿的旅馆。

军屯:军屯是指军队驻扎的地方。

扬子渡:扬子渡是指扬子江上的渡口,扬子江是长江的别称。

谢公墩:谢公墩是古代著名文人谢安的居所。

德重:德重指品德高尚,德行深厚。

年尊:年尊指年纪大,受人尊敬。

承乾:承乾是古代帝王的名字,也指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事业。

出震:出震是《易经》中的卦名,象征震动、变革。

叠坎:叠坎是《易经》中的卦名,象征困难、阻塞。

重坤:重坤是《易经》中的卦名,象征地,也指重复、累积。

志士:志士是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报君思犬马:报君思犬马是指忠诚于君主,如同犬马般忠诚。

仁王:仁王是指仁慈的国王或皇帝。

养老察鸡豚:养老察鸡豚是指君主关心百姓生活,如同照顾家禽家畜一样。

远水平沙:远水平沙是指远处的水面平静,沙滩广阔。

有客泛舟桃叶渡:有客泛舟桃叶渡是指有客人乘船经过桃叶渡。

斜风细雨:斜风细雨是指斜着的风和细小的雨。

何人携榼杏花村:何人携榼杏花村是指谁在杏花村带着酒葫芦。

君:君是指君主,即国家的统治者。

相:相是指宰相,古代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

祖:祖是指祖先,家族的创始人。

孙:孙是指子孙,后辈。

夕照:夕照是指夕阳,傍晚的阳光。

朝暾:朝暾是指早晨的阳光。

兰台:兰台是古代宫中的台阁,也指文学创作的地方。

桂殿:桂殿是指装饰华丽的宫殿。

海岛:海岛是指海中的岛屿。

山村:山村是指山中的村庄。

碑堕泪:碑堕泪是指看到碑文而感动落泪,常用来形容对先人的怀念。

赋招魂:赋招魂是指通过赋文来招魂,即招回亡魂。

报怨:报怨是指报复别人的怨恨。

怀恩:怀恩是指心怀感激之情。

陵埋金吐气:陵埋金吐气是指墓地中的金器因某种原因而显露出来。

田种玉生根:田种玉生根是指种下的玉(比喻美好事物)能够在田地里生根发芽。

相府珠帘垂白昼:相府珠帘垂白昼是指宰相府中的珠帘在白天也垂下来。

边城画角动黄昏:边城画角动黄昏是指边城的画角声在黄昏时分响起。

枫叶半山:枫叶半山是指山上一半是枫叶。

秋去烟霞堪倚杖:秋去烟霞堪倚杖是指秋天过去了,烟雾和霞光可以让人倚杖欣赏。

梨花满地:梨花满地是指地上都是梨花。

夜来风雨不开门:夜来风雨不开门是指夜晚来了风雨,门没有打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十三元-评注

卑对长,季对昆。永巷对长门。

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卑’与‘长’相对,‘季’与‘昆’相对,分别代表了地位低下的仆役与尊贵的长辈,以及家中的小辈与长兄。‘永巷’与‘长门’则象征着深宫禁苑与高门大户,二者之间的对比,凸显了封建社会等级的不可逾越。

山亭对水阁,旅舍对军屯。

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建筑的对比,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山亭’与‘水阁’分别代表了山间小亭与水边楼阁,‘旅舍’与‘军屯’则代表了商旅歇息之所与军事驻防之地,二者相对,体现了古代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

扬子渡,谢公墩。德重对年尊。

此句中的‘扬子渡’与‘谢公墩’分别指代了古代著名的地理标志,‘扬子渡’是长江上的重要渡口,‘谢公墩’则是谢安曾经居住的地方。‘德重’与‘年尊’则是对人品质与年龄的尊称,通过对比,强调了德行与年龄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承乾对出震,叠坎对重坤。

此句运用了《易经》中的卦象,‘承乾’与‘出震’分别代表乾卦与震卦,‘叠坎’与‘重坤’则代表坎卦与坤卦。通过对卦象的对比,表达了古代哲学中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

志士报君思犬马,仁王养老察鸡豚。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古代士人的忠诚与仁王的仁爱。‘志士报君’与‘仁王养老’分别代表了忠诚与仁爱,‘思犬马’与‘察鸡豚’则代表了君主对臣子的关怀和对百姓的体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

远水平沙,有客泛舟桃叶渡;斜风细雨,何人携榼杏花村。

此句描绘了一幅山水画般的景象,‘远水平沙’与‘斜风细雨’分别代表了宁静与萧瑟,‘有客泛舟’与‘何人携榼’则展现了旅人的闲适与隐士的恬淡,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君对相,祖对孙。夕照对朝暾。

此句通过对君臣、祖孙、昼夜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君’与‘相’、‘祖’与‘孙’分别代表了权力的象征和家族的传承,‘夕照’与‘朝暾’则代表了日落与日出,寓意着生命的起伏与更迭。

兰台对桂殿,海岛对山村。

此句通过对建筑和地理环境的对比,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建筑风格和地理风貌。‘兰台’与‘桂殿’分别代表了华丽的宫廷建筑,‘海岛’与‘山村’则代表了遥远的海岛和宁静的山村,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多元文化。

碑堕泪,赋招魂。报怨对怀恩。

此句通过对历史遗迹和情感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对历史的缅怀和对情感的珍视。‘碑堕泪’与‘赋招魂’分别代表了历史的沉重和生命的消逝,‘报怨’与‘怀恩’则代表了仇恨与感恩,通过对这些情感的对比,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陵埋金吐气,田种玉生根。

此句通过对生死和自然生长的对比,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规律。‘陵埋金’与‘田种玉’分别代表了生命的消逝和生命的延续,‘吐气’与‘生根’则分别代表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生长,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对比,传达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相府珠帘垂白昼,边城画角动黄昏。

此句通过对不同场景的对比,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繁华与边塞的荒凉。‘相府珠帘’与‘边城画角’分别代表了权贵的奢华与边塞的艰苦,‘垂白昼’与‘动黄昏’则分别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景象的变化,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对比,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多样性。

枫叶半山,秋去烟霞堪倚杖;梨花满地,夜来风雨不开门。

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季节的更迭和人生的无常。‘枫叶半山’与‘梨花满地’分别代表了秋天的萧瑟与春天的生机,‘秋去烟霞’与‘夜来风雨’则分别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幻,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对比,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十三元》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28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