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洪(1617年-1674年),字元孟,号笠翁,清代文学家。杨洪致力于诗词和韵文的创作和教学,《笠翁对韵》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笠翁对韵》是一本专门教授儿童韵律的启蒙书,书中通过对对联和韵文的讲解,使儿童掌握音韵和文学基础。它是清代最有影响力的启蒙书之一,帮助孩子们打下了良好的诗文基础,并通过形式上的对仗与修辞技巧,培养了儿童的文学感觉和创作能力。书中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了古代诗词的韵律技巧,至今仍是古代文学教育的重要教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九佳-原文
门对户,陌对街。
枝叶对根荄。
斗鸡对挥麈,凤髻对鸾钗。
登楚岫,渡秦淮。
子犯对夫差。
石鼎龙头缩,银筝雁翅排。
百年诗礼延余庆,万里风云入壮怀。
能辨名伦,死矣野哉悲季路;不由径窦,生乎愚也有高柴。
冠对履,袜对鞋。
海角对天涯。
鸡人对虎旅,六市对三街。
陈俎豆,戏堆埋。
皎皎对皑皑。
贤相聚东阁,良朋集小斋。
梦里山川书越绝,枕边风月记齐谐。
三径萧疏,彭泽高风怡五柳;六朝华贵,琅琊佳气种三槐。
勤对俭,巧对乖。
水榭对山斋。
冰桃对雪藕,漏箭对更牌。
寒翠袖,贵荆钗。
慷慨对诙谐。
竹径风声籁,花蹊月影筛。
携囊佳韵随时贮,荷锄沉酣到处埋。
江海孤踪,云浪风涛惊旅梦;乡关万里,烟峦云树切归怀。
杞对梓,桧对楷。
水泊对山崖。
舞裙对歌袖,玉陛对瑶阶。
风入袂,月盈怀。
虎兕对狼豺。
马融堂上帐,羊侃水中斋。
北面黉宫宜拾芥,东巡岱畤定燔柴。
锦缆春江,横笛洞箫通碧落;华灯夜月,遗簪堕翠遍香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九佳-译文
家门对户门,田间小路对大街。树枝树叶对树根树苗。斗鸡对挥动麈尾,凤形的发髻对鸾形的发钗。登上楚地的山丘,横渡秦淮河。子犯对夫差。
石制的鼎上龙头的形状缩小,银制的筝上雁形的琴弦排列。百年的诗书礼仪传承了多余的喜庆,万里的风云变幻进入了壮阔的胸怀。能够辨别名分和伦理,死了也是野外的人,令人悲哀的季路;不通过小路和洞穴,活着的人也有像高柴那样愚蠢的。
帽子对鞋子,袜子对鞋子。海角对天涯。宫中的使者对虎狼般的军队,六个市场对三条街道。摆放祭品的桌子对玩耍的土堆。
明亮对洁白。贤能的人相聚在东边的阁楼,好朋友聚集在小屋中。梦中的山川记录了越绝书,枕边的风月记下了齐谐志。
三条小路荒凉,彭泽县的高风让五柳树感到愉悦;六个朝代华贵,琅琊县的佳气种植了三棵槐树。
勤劳对节俭,灵巧对笨拙。水边的亭子对山中的小屋。冰冻的桃子对雪中的莲藕,漏壶的箭对报时的牌子。
寒冷的翠绿袖子,珍贵的荆钗。慷慨对诙谐。竹子小路中的风声如音乐,花朵小径上的月光如筛子。
携带口袋中的好诗随时保存,荷锄耕作后沉醉于到处埋藏。江海中的孤独身影,云浪和风涛惊扰旅人的梦;乡关万里,烟雨云雾中的树木触动归乡的情怀。
枸杞对梓树,桧树对楷树。水边的沼泽地对山崖。跳舞的裙子对唱歌的手袖,玉制的台阶对瑶石铺成的台阶。
风吹入衣袖,月亮圆满在胸怀。老虎和犀牛对狼和豺。马融在堂上的帐子,羊侃在水中的小屋。
面对北方的学校适宜拾取芥末,东巡泰山时确定烧柴。锦缎系在春天的江上,横笛和洞箫声通向碧落;华灯在夜晚的月光下,遗落的簪子和翠玉遍布香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九佳-注解
门对户:古代住宅的称呼,门指大门,户指小门,两者相对,表示住宅的入口。
陌对街:陌和街都是古代的道路名称,陌指田间小路,街指城市中的道路,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道路。
枝叶对根荄:比喻事物的整体与部分,枝叶指树木的枝条和叶子,根荄指树木的根和根茎。
斗鸡对挥麈:斗鸡指古代的一种游戏,挥麈指挥动麈尾,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娱乐方式。
凤髻对鸾钗:凤髻指古代女性的一种发髻,鸾钗指古代女性佩戴的一种首饰,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装饰。
登楚岫,渡秦淮:楚岫指楚地的山,秦淮指秦淮河,两者都是古代地名,表示不同的地理位置。
子犯对夫差:子犯和夫差都是古代人物,子犯指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夫差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君主,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历史人物。
石鼎龙头缩,银筝雁翅排:石鼎指古代的一种炊具,银筝指古代的一种乐器,雁翅排指筝的形状,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器物。
百年诗礼延余庆,万里风云入壮怀:诗礼指古代的诗歌和礼仪,余庆指子孙的福分,壮怀指豪迈的胸怀,表示家族的繁荣和个人的抱负。
能辨名伦,死矣野哉悲季路;不由径窦,生乎愚也有高柴:名伦指名分和伦理,季路指春秋时期的孔子弟子,径窦指小路,高柴指春秋时期的孔子弟子,表示对道德和智慧的追求。
冠对履,袜对鞋:冠指古代男性的帽子,履指古代的鞋子,袜指古代的袜子,鞋指现代的鞋子,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服饰。
海角对天涯:海角指海洋的尽头,天涯指世界的边缘,两者相对,表示极远的地方。
鸡人对虎旅,六市对三街:鸡人指古代宫廷中的官员,虎旅指勇猛的军队,六市指六个市场,三街指三条街道,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场所。
陈俎豆,戏堆埋:俎豆指古代的祭祀用品,戏堆埋指古代的一种娱乐方式,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活动。
皎皎对皑皑:皎皎指明亮的样子,皑皑指洁白的样子,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颜色或状态。
贤相聚东阁,良朋集小斋:贤指有才德的人,东阁指古代官员的住宅,良朋指好朋友,小斋指简陋的房间,表示不同的社交场合。
梦里山川书越绝,枕边风月记齐谐:山川指自然景观,越绝指越地,风月指风景,齐谐指和谐,表示梦境和现实中的美好景象。
三径萧疏,彭泽高风怡五柳;六朝华贵,琅琊佳气种三槐:三径指三条小路,萧疏指荒凉,彭泽指古代地名,高风指高尚的品德,五柳指五种树木,六朝指六个朝代,华贵指富贵,琅琊指古代地名,佳气指吉祥的气息,三槐指三种树木,表示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
勤对俭,巧对乖:勤指勤奋,俭指节俭,巧指聪明,乖指顽皮,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性格或行为。
水榭对山斋:水榭指建在水边的亭子,山斋指建在山上的小屋,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居住环境。
冰桃对雪藕,漏箭对更牌:冰桃指冰冻的桃子,雪藕指雪白的藕,漏箭指古代计时用的工具,更牌指古代报时的牌子,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物品。
寒翠袖,贵荆钗:寒翠袖指寒冷的绿色袖子,贵荆钗指贵重的荆钗,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装饰。
慷慨对诙谐:慷慨指豪爽,诙谐指幽默风趣,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性格或行为。
竹径风声籁,花蹊月影筛:竹径指竹林中的小路,籁指风声,花蹊指花丛中的小路,月影筛指月光透过树叶的影子,表示宁静美好的自然景象。
携囊佳韵随时贮,荷锄沉酣到处埋:携囊指携带行囊,佳韵指美好的诗篇,荷锄指扛着锄头,沉酣指陶醉,表示诗人和农夫的生活态度。
江海孤踪,云浪风涛惊旅梦;乡关万里,烟峦云树切归怀:江海指广阔的江河和海洋,孤踪指孤独的踪迹,乡关指家乡,烟峦云树指山峦和树木,切归怀指深切地思念家乡,表示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杞对梓,桧对楷:杞和梓都是古代的树木,桧和楷也是古代的树木,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植物。
水泊对山崖:水泊指湖泊,山崖指山石,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自然景观。
舞裙对歌袖:舞裙指舞者穿的裙子,歌袖指歌手的袖子,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服饰。
玉陛对瑶阶:玉陛指古代帝王登基的台阶,瑶阶指用美玉铺成的台阶,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地位和尊贵。
风入袂,月盈怀:风入袂指风吹进袖子,月盈怀指月亮充满胸怀,表示自然景象的美丽。
虎兕对狼豺:虎兕指老虎和犀牛,狼豺指狼和豺狼,两者相对,表示不同的猛兽。
马融堂上帐,羊侃水中斋:马融指古代学者,堂上帐指学者的书房,羊侃指古代人物,水中斋指在水中的小屋,表示不同的居住环境。
北面黉宫宜拾芥,东巡岱畤定燔柴:北面黉宫指古代的学府,拾芥指小事,东巡指帝王巡视东方,岱畤指泰山的祭坛,燔柴指燃烧的柴火,表示帝王的巡幸和祭祀。
锦缆春江,横笛洞箫通碧落;华灯夜月,遗簪堕翠遍香街:锦缆指用锦缎制成的缆绳,春江指春天的江河,横笛和洞箫是两种乐器,碧落指天空,华灯指华丽的灯笼,夜月指夜晚的月亮,遗簪堕翠指掉落的簪子和翠绿色的装饰,香街指香气弥漫的街道,表示美好的自然景象和繁华的城市景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笠翁对韵-上卷-九佳-评注
门对户,陌对街。枝叶对根荄。斗鸡对挥麈,凤髻对鸾钗。
此四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通过对比形成鲜明对照,门户与陌街分别指代不同的居住环境,枝叶与根荄象征着生命之源,斗鸡与挥麈、凤髻与鸾钗则是对动物和装饰的对比,展现出一种和谐与平衡的美感。这种对仗不仅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登楚岫,渡秦淮。子犯对夫差。
这两句描绘了地理上的变化和人物的对立。登楚岫和渡秦淮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理景观,子犯与夫差则是对抗的双方,通过这种对比,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
石鼎龙头缩,银筝雁翅排。
这里以石鼎和银筝为喻,石鼎龙头缩象征着稳重与内敛,银筝雁翅排则展现了优雅与灵动,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寓意着不同品质和性格。
百年诗礼延余庆,万里风云入壮怀。
此句通过对诗礼和风云的描绘,表达了文化传承和壮志豪情。诗礼代表着文化底蕴,延余庆则是对文化传承的肯定;万里风云则象征着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能辨名伦,死矣野哉悲季路;不由径窦,生乎愚也有高柴。
这两句反映了古人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能辨名伦指的是辨别是非,死矣野哉悲季路则是对无知者的悲哀;不由径窦,生乎愚也有高柴则是对智慧与愚昧的对比,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
冠对履,袜对鞋。海角对天涯。
这些句子继续运用对仗,通过对服饰和地理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空间距离。
鸡人对虎旅,六市对三街。
这里通过鸡人与虎旅、六市与三街的对比,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和城市规模的对比。
陈俎豆,戏堆埋。皎皎对皑皑。
陈俎豆与戏堆埋是对古代礼仪和娱乐活动的对比,皎皎与皑皑则是对明亮与洁白的对比,这些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自然界的丰富性。
贤相聚东阁,良朋集小斋。
这两句描绘了贤者与良朋的聚集,通过东阁与小斋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场合和人际关系的差异。
梦里山川书越绝,枕边风月记齐谐。
这里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悟。
三径萧疏,彭泽高风怡五柳;六朝华贵,琅琊佳气种三槐。
这两句通过对不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三径萧疏与彭泽高风怡五柳代表了隐逸的生活,六朝华贵与琅琊佳气种三槐则代表了繁华与富贵。
勤对俭,巧对乖。水榭对山斋。
这些句子通过对立的概念进行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观念。
冰桃对雪藕,漏箭对更牌。
这里通过对食物和时间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时间的流逝。
寒翠袖,贵荆钗。慷慨对诙谐。
这两句通过对服饰和性格的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竹径风声籁,花蹊月影筛。
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宁静与和谐的美。
携囊佳韵随时贮,荷锄沉酣到处埋。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态度,携囊佳韵与荷锄沉酣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江海孤踪,云浪风涛惊旅梦;乡关万里,烟峦云树切归怀。
这里通过对江海和乡关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
杞对梓,桧对楷。水泊对山崖。
这些句子通过对植物和地理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态的平衡。
舞裙对歌袖,玉陛对瑶阶。
这里通过对服饰和建筑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和审美。
风入袂,月盈怀。虎兕对狼豺。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动物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和生命的多样性。
马融堂上帐,羊侃水中斋。
这里通过对人物和居住环境的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和追求。
北面黉宫宜拾芥,东巡岱畤定燔柴。
这两句通过对古代礼仪和活动的描述,展现了古代社会的规范和仪式。
锦缆春江,横笛洞箫通碧落;华灯夜月,遗簪堕翠遍香街。
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夜晚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