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礼记-杂记上

作者: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礼记》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是由孔子及其弟子对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的总结。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

内容简要:《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讨论礼仪、仪式、社会行为规范以及个人修养的相关内容。全书共包含了近四十篇,内容涵盖了家庭、政治、教育、宗教、婚姻、葬礼等各个方面的礼仪制度。它是儒家思想的基石之一,主张通过礼仪来达到社会和谐与个人的道德修养。书中的礼仪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行为规范,更深刻地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与“礼义”对人际关系、国家治理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礼记-杂记上-原文

诸侯行而死于馆,则其复如于其国。

如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

其輤有裧,缁布裳帷素锦以为屋而行。

至于庙门,不毁墙遂入适所殡,唯輤为说于庙门外。

大夫、士死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

如于馆死,则其复如于家。

大夫以布为輤而行,至于家而说輤,载以輲车,入自门至于阼阶下而说车,举自阼阶,升适所殡。

士輤,苇席以为屋,蒲席以为裳帷。

凡讣于其君,曰:‘君之臣某死’;

父母、妻、长子,曰:‘君之臣某之某死’。

君讣于他国之君,曰:‘寡君不禄,敢告于执事。’;

夫人,曰:‘寡小君不禄。’;

大子之丧,曰:‘寡君之适子某死。’

大夫讣于同国:适者,曰:‘某不禄’;

讣于士,亦曰:‘某不禄’;

讣于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死’,

讣于适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

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

士讣于同国大夫,曰:‘某死’,

讣于士,亦曰:‘某死’;

讣于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

讣于大夫,曰:‘吾子之外私某死’,

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某死’。

大夫次于公馆以终丧,士练而归。

士次于公馆,大夫居庐,士居垩室。

大夫为其父母兄弟之未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服。

士为其父母兄弟之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服。

大夫之适子,服大夫之服。

大夫之庶子为大夫,则为其父母服大夫服;其位,与未为大夫者齿。

士之子为大夫,则其父母弗能主也,使其子主之。

无子,则为之置后。

大夫卜宅与葬日,有司麻衣、布衰、布带,因丧屦,缁布冠不蕤。

占者皮弁。

如筮,则史练冠长衣以筮。

占者朝服。

大夫之丧,既荐马。

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大夫之丧,大宗人相,小宗人命龟,卜人作龟。

复,诸侯以褒衣冕服,爵弁服,夫人税衣揄狄,狄税素沙。

内子以鞠衣,褒衣,素沙。

下大夫以襢衣,其余如士。

复西上。

大夫不揄绞,属于池下。

大夫附于士,士不附于大夫,附于大夫之昆弟。

无昆弟,则从其昭穆。

虽王父母在,亦然。

妇附于其夫之所附之妃,无妃。

则亦从其昭穆之妃。

妾附于妾祖姑,无妾祖姑则亦从其昭穆之妾。

男子附于王父则配;女子附于王母,则不配。

公子附于公子。

君薨,大子号称子,待犹君也。

有三年之练冠,则以大功之麻易之;唯杖屦不易。

有父母之丧,尚功衰,而附兄弟之殇则练冠。

附于殇,称阳童某甫,不名,神也。

凡异居,始闻兄弟之丧,唯以哭对,可也。

其始麻,散带绖。

未服麻而奔丧,及主人之未成绖也:

疏者,与主人皆成之;

亲者,终其麻带绖之日数。

主妾之丧,则自绖至于练祥,皆使其子主之。

其殡祭,不于正室。

君不抚仆妾。

女君死,则妾为女君之党服。

摄女君,则不为先女君之党服。

闻兄弟之丧,大功以上,见丧者之乡而哭。

适兄弟之送葬者弗及,遇主人于道,则遂之于墓。

凡主兄弟之丧,虽疏亦虞之。

凡丧服未毕,有吊者,则为位而哭拜踊。

大夫之哭大夫,弁绖;大夫与殡,亦弁绖。

大夫有私丧之葛,则于其兄弟之轻丧,则弁绖。

为长子杖,则其子不以杖即位。

为妻,父母在,不杖,不稽颡。

母在,不稽颡。

稽颡者,其赠也拜。

违诸侯之大夫,不反服。

违大夫之诸侯,不反服。

丧冠条属,以别吉凶。

三年之练冠,亦条属,右缝。

小功以下左。

缌冠缲缨。

大功以上散带。

朝服十五升,去其半而缌;加灰,锡也。

诸侯相襚,以后路与冕服。

先路与褒衣,不以襚。

遣车视牢具。

疏布輤,四面有章,置于四隅。

载粻,有子曰:‘非礼也。丧奠,脯醢而已。’

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

端衰,丧车,皆无等。

大白冠,缁布之冠,皆不蕤。

委武玄缟而后蕤。

大夫冕而祭于公,弁而祭于己。

士弁而祭于公,冠而祭于己。

士弁而亲迎,然则士弁而祭于己可也。

畅臼以椈,杵以梧。

枇以桑,长三尺;或曰五尺。

毕用桑,长三尺,刊其柄与末。

率带,诸侯、大夫皆五采;士二采。

醴者,稻醴也。

瓮甒筲衡,实见间而后折入。

重,既虞而埋之。

凡妇人,从其夫之爵位。

小敛、大敛、启,皆辩拜。

朝夕哭,不帷。

无柩者不帷。

君若载而后吊之,则主人东面而拜,门右北面而踊。

出待,反而后奠。

子羔之袭也:茧衣裳与税衣纁袡为一,素端一,皮弁一,爵弁一,玄冕一。

曾子曰:‘不袭妇服。’

为君使而死,于公馆,复;私馆不复。

公馆者,公宫与公所为也。

私馆者,自卿大夫以下之家也。

公七踊,大夫五踊,妇人居间,士三踊,妇人皆居间。

公袭:卷衣一,玄端一,朝服一,素积一,纁裳一,爵弁二,玄冕一,褒衣一。

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

小敛环绖,公大夫士一也。

公视大敛,公升,商祝铺席,乃敛。

鲁人之赠也:三玄二纁,广尺,长终幅。

吊者即位于门西,东面;其介在其东南,北面西上,西于门。主孤西面。

相者受命曰:‘孤某使某请事。’

客曰:‘寡君使某,如何不淑!’

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

吊者入,主人升堂,西面。

吊者升自西阶,东面,致命曰:‘寡君闻君之丧,寡君使某,如何不淑!’

子拜稽颡,吊者降,反位。

含者执璧将命曰:‘寡君使某含。’

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

含者入,升堂,致命。

再拜稽颡。

含者坐委于殡东南,有苇席;既葬,蒲席。

降,出,反位。

宰朝服,即丧屦升自西阶,西面,坐取璧,降自西阶以东。

襚者曰:‘寡君使某襚。’

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

襚者执冕服;左执领,右执要,入,升堂致命曰:‘寡君使某襚。’

子拜稽颡。

委衣于殡东。

襚者降,受爵弁服于门内溜,将命,子拜稽颡,如初。

受皮弁服于中庭。

自西阶受朝服,自堂受玄端,将命,子拜稽颡,皆如初。

襚者降,出,反位。

宰夫五人,举以东。

降自西阶。

其举亦西面。

上介赗:执圭将命,曰:‘寡君使某赗。’

相者入告,反命曰:‘孤某须矣。’

陈乘黄大路于中庭,北辀。

执圭将命。

客使自下,由路西。

子拜稽颡,坐委于殡东南隅。

宰举以东。

凡将命,乡殡将命,子拜稽颡。

西面而坐,委之。

宰举璧与圭,宰夫举襚,升自西阶,西面,坐取之,降自西阶。

赗者出,反位于门外。

上客临曰:‘寡君有宗庙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老某相执綍。’

相者反命曰:‘孤某须矣。’

临者入门右,介者皆从之,立于其左东上。

宗人纳宾,升,受命于君;降曰:‘孤敢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

客对曰:‘寡君命某,毋敢视宾客,敢辞。’

宗人反命曰:‘孤敢固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

客对曰:‘寡君命某,毋敢视宾客,敢固辞。’

宗人反命曰:‘孤敢固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

客对曰:‘寡君命使臣某,毋敢视宾客,是以敢固辞。固辞不获命,敢不敬从。’

客立于门西,介立于其左,东上。

孤降自阼阶,拜之,升哭,与客拾踊三。

客出,送于门外,拜稽颡。

其国有君丧,不敢受吊。

外宗房中南面,小臣铺席,商祝铺绞紟衾,士盥于盘北。

举迁尸于敛上,卒敛,宰告子,冯之踊。

夫人东面坐,冯之兴踊。

士丧有与天子同者三:其终夜燎,及乘人,专道而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礼记-杂记上-译文

诸侯出行在外地客馆去世,就按照其国礼将其遗体送回国内。如果在路上去世,则登上其马车左侧的车辕,用绳索包裹遗体。车上的遮盖物有布料,用黑色布料做裙帷,用白色锦缎做屋顶,然后送行。到达宗庙门口,不破坏墙壁,直接进入停放遗体的地方,只在宗庙门外宣布丧事。

士和庶民在路上去世,也按照同样的方式登上马车左侧的车辕,用绳索包裹遗体。如果在客馆去世,则按照回家时的礼仪处理。大夫去世时,用布料做遮盖物,到达家中后解开遮盖物,用马车载着遗体,从大门进入,到达堂阶下解开马车,然后抬起遗体。

士的遮盖物,用苇席做屋顶,蒲席做裙帷。

向君主报告丧事,说:‘君主的臣子某人去世’;父母、妻子、长子,说:‘某人去世’。君主向其他国家的君主报告丧事,说:‘我国君主不幸去世,敢告知贵国使者’;夫人,说:‘我国君主夫人不幸去世’;太子去世,说:‘我国君主的长子某人去世’。

大夫向同国君主报告丧事:如果是太子,说:‘某人去世’;如果是士,也说:‘某人去世’;向其他国家的君主报告丧事,说:‘贵国君主的外臣某大夫去世’,向太子报告,说:‘我国君主的外臣某大夫去世,使某实际报告’;向士报告,也说:‘我国君主的外臣某大夫去世,使某实际报告’。

士向同国大夫报告丧事,说:‘某人去世’,向士报告,也说:‘某人去世’;向其他国家的君主报告丧事,说:‘贵国君主的外臣某大夫去世’,向大夫报告,说:‘我国君主的外臣某大夫去世’,向士报告,也说:‘我国君主的外臣某大夫去世’。

大夫在公馆居住以完成丧期,士则直接回家。士在公馆居住,大夫住在草庐,士住在粉刷过的房间。大夫为其未成为大夫的父母兄弟的丧事,穿着像士一样的丧服。士为其成为大夫的父母兄弟的丧事,也穿着像士一样的丧服。大夫的长子,穿着大夫的丧服。大夫的庶子成为大夫,则为其父母穿着大夫的丧服;其地位,与未成为大夫的人一样。士的儿子成为大夫,则其父母不能主持丧事,由其子主持。如果没有儿子,则为其安排继承人。

大夫选择住宅和葬礼日期,有关官员穿着麻布衣、布料裹尸布、布带,穿着丧鞋,戴黑色布料帽子不装饰。占卜者戴皮帽子。如果使用蓍草占卜,则史官戴练冠、长衣进行占卜。占卜者穿着朝服。大夫的丧事,献祭马匹后,献祭者哭泣、跳跃,然后包裹祭品并阅读祭文。

大夫的丧事,大宗人主持,小宗人占卜龟甲,占卜者制作龟甲。复礼时,诸侯穿礼服、戴冕冠,爵弁服,夫人穿丧服、戴狄冠,狄冠用白色沙布。内子穿鞠衣、褒衣、白色沙布。下大夫穿襢衣,其他人像士一样。复礼时面向西方。

大夫不戴绞带,绑在池塘下面。大夫跟随士,士不跟随大夫,跟随大夫的兄弟。如果没有兄弟,则按照昭穆顺序。即使王父母在世,也是如此。妻子跟随其丈夫所跟随的妃子,如果没有妃子,则也按照昭穆顺序。妾跟随其妾祖母,如果没有妾祖母,则也按照昭穆顺序。男子跟随王父,则配对;女子跟随王母,则不配对。公子跟随公子。

君主去世,太子称号为子,待遇与君主相同。

有三年之练冠,则用大功之麻布替换;只有手杖和草鞋不替换。有父母的丧事,仍然穿着功服衰服,而跟随兄弟的丧事则穿练冠。跟随殇儿,称‘阳童某人’,不直呼名字,表示哀悼。所有异居的人,刚开始听到兄弟的丧事,只需哭泣即可。

开始穿麻布,解开腰带。

未穿麻布而奔丧,以及主人未完成腰带时:与主人一起完成;亲近的人,则持续麻带腰带的时间。

主妾的丧事,从绖带到练祥,都由其子主持。其殡葬祭祀,不在正室进行。君主不抚慰仆妾。女君去世,妾为女君的党服。代理女君,则不为先前的女君的党服。

听到兄弟的丧事,大功以上的,见到丧者之乡而哭泣。如果是送葬的人,未能及时赶到,在路上遇到主人,则跟随至墓地。所有主持兄弟丧事的人,即使是关系疏远的人,也要表示哀悼。

丧服未完成时,有吊丧者,则为位哭泣、跪拜、跳跃。

大夫为长子持杖,则其子不持杖即位。为妻子,如果父母在世,不持杖,不磕头。如果母亲在世,不磕头。磕头是表示赠礼的拜礼。违反诸侯的大夫,不恢复原来的服制。

违反大夫的诸侯,不恢复原来的服制。丧冠有不同颜色,以区分吉凶。三年的练冠,也有不同颜色,右侧缝线。小功以下的左边。缌冠用缨带。大功以上的散带。朝服十五升,去掉一半后用缌带;加上灰,即锡。

诸侯相互赠送衣物,用后路和冕冠服。先路穿褒衣,不用衣物。遣车根据牢具来安排。疏布遮盖物,四面有标记,放在四个角落。载粻,有子说:‘这不是礼制。’丧奠,只需干肉和酱。

祭祀时称孝子、孝孙,丧事时称哀子、哀孙。端衰,丧车,都没有等级。大白冠,黑色布料帽子,都不装饰。脱下武玄缟衣后再装饰。大夫戴冕冠在公庙祭祀,戴弁冠在自己家中祭祀。士戴弁冠在公庙祭祀,戴冠在自己家中祭祀。士戴弁冠迎亲,那么士戴弁冠在自己家中祭祀也是可以的。

用椈杵舂米,用梧木做杵。用桑木做枇,长三尺;或者说是五尺。用桑木做毕,长三尺,砍掉柄和末端。系带,诸侯和大夫都使用五种颜色;士使用两种颜色。醴,是稻醴。瓮、甒、筲、衡,装满后折入。重,虞祭后埋藏。

所有妇女,都跟随其丈夫的爵位。小敛、大敛、启棺,都要辩别拜礼。早晚哭泣,不挂帘子。没有柩车的,不挂帘子。如果君主亲自载着柩车来吊丧,则主人面向东而拜,门右面向北而跳跃。出去等待,回来后再奠酒。

子羔之袭也:茧衣裳与税衣纁袡合在一起,素端一,皮弁一,爵弁一,玄冕一。曾子说:‘不穿妇人的丧服。’为君主出使而死,在公馆,要复礼;在私馆,则不复礼。

公馆,是指公宫和公所。私馆,是指从卿大夫以下的住宅。公家举行七次跳跃,大夫五次,妇女居中,士三次,妇女都居中。公家举行袭礼:卷衣一,玄端一,朝服一,素积一,纁裳一,爵弁二,玄冕一,褒衣一。朱绿带,再加大带。

小敛时系环绖,公、大夫、士都一样。公家查看大敛,公家升堂,商祝铺席,然后进行敛葬。鲁人的赠礼:三件黑色,两件红色,宽一尺,长满幅。

等等

吊丧的人站在门的西边,面向东;他的使者站在他的东南方,面向北,从西边走上前,站在门边。主人站在门的西边。使者接受命令说:‘我寡君派我来请求吊丧的事情。’客人说:‘我寡君派我来,怎么不合适呢!’使者进去告诉主人,出来后说:‘我寡君正在等待。’吊丧的人进去,主人上堂,站在西边。吊丧的人从西边的台阶上来,面向东,传达命令说:‘我寡君听闻您的大丧,派我来吊丧,怎么不合适呢!’子行礼后磕头,吊丧的人下来,回到原位。

送葬的人拿着玉璧来传达命令说:‘我寡君派我来送葬。’使者进去告诉主人,出来后说:‘我寡君正在等待。’送葬的人进去,上堂传达命令。行两次礼后磕头。送葬的人坐在殡床东南角,有苇席;下葬后,换成蒲席。下来,出去,回到原位。

主管丧事的人穿着朝服,穿着丧鞋,从西边的台阶上来,面向西,坐着取玉璧,从西边的台阶下去,向东走。

穿丧服的人说:‘我寡君派我来穿丧服。’使者进去告诉主人,出来后说:‘我寡君正在等待。’穿丧服的人拿着冠服;左手拿领子,右手拿腰带,进去,上堂传达命令说:‘我寡君派我来穿丧服。’子行礼后磕头。把衣服放在殡床东边。

穿丧服的人下来,从门内的台阶上接受冠服,传达命令时,子行礼后磕头,和刚才一样。在中庭接受皮弁服,在堂上接受玄端服,传达命令时,子行礼后磕头,都和刚才一样。穿丧服的人下来,出去,回到原位。

有五个宰夫,举着东西向东走。从西边的台阶下去。他们也是面向西。

上等使者送葬:拿着玉圭来传达命令,说:‘我寡君派我来送葬。’使者进去告诉主人,再传达命令说:‘我寡君正在等待。’在庭院中陈列着黄色的马车,车辕朝北。拿着玉圭来传达命令。客人从下面下来,从路西边走。子行礼后磕头,坐在殡床东南角。宰夫举着东西向东走。所有传达命令的时候,面向殡床传达命令,子行礼后磕头。面向西边坐着,把东西放在那里。宰夫举着玉璧和玉圭,宰夫举着穿丧服的衣物,从西边的台阶上来,面向西,坐着取东西,从西边的台阶下去。

送葬的人出去,回到门外。

上等客人来了说:‘我寡君有宗庙的事情,不能亲自前来吊丧,派一个老臣来代表我执掌仪式。’使者再传达命令说:‘我寡君正在等待。’客人进入大门右边,使者们都跟随着,站在他的左边东边。宗人迎接宾客,上堂,从君主那里接受命令;下堂时说:‘我寡君敢拒绝您的屈尊,请您回到原位。’客人回答说:‘我寡君命令我来,我不敢看宾客,敢拒绝。’宗人再传达命令说:‘我寡君敢坚决拒绝您的屈尊,请您回到原位。’客人回答说:‘我寡君命令我来,我不敢看宾客,敢坚决拒绝。’宗人再传达命令说:‘我寡君敢坚决拒绝您的屈尊,请您回到原位。’客人回答说:‘我寡君命令使臣我来,我不敢看宾客,因此敢坚决拒绝。坚决拒绝但未能得到命令,敢不敬从。’客人站在门西边,使者站在他的左边,东边。君主从阼阶下来,向他行礼,上堂哭,和客人一起跳了三次。客人出去,送到门外,行礼后磕头。

那个国家有君主去世,不敢接受吊丧。外宗房的南边,小臣铺好席子,商祝铺好绞紟衾,士在盘北边洗手。把尸体举到敛床上,尸体收敛完毕,宰夫告诉子,让他跳跃。夫人面向东坐着,跳跃起来。士的丧事有三项与天子相同:整夜燃烧火炬,以及随行人员,专走一条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礼记-杂记上-注解

诸侯:古代中国分封制度下的地方领主。

馆:古代供宾客住宿的公共场所。

乘车:古代贵族乘坐的四轮车。

绥:古代车辕两侧的带子,用于固定车盖。

輤:古代丧葬时覆盖在棺材上的布。

裧:古代丧葬时用于覆盖棺材的布。

缁布裳帷素锦:黑色的布料、白色的布料和素色的锦缎。

庙门:宗庙的门口。

殡:停放死者尸体等待下葬的地方。

讣:古代报丧的方式,告知他人有丧事。

执事:古代指掌管事务的官员。

夫人:古代诸侯或大夫的妻子。

大子:古代诸侯或大夫的长子。

公馆:古代供公卿大夫居住的官邸。

庐:古代为丧家搭建的简陋住所。

垩室:古代为士人搭建的简陋住所。

练: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布料,用于制作丧服。

练冠: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冠帽。

杖:古代丧葬时用来拄地的木杖。

屦:古代的一种鞋子。

荐马:古代丧葬仪式中献祭的马。

大宗人:古代宗族中的大宗族长。

小宗人:古代宗族中的小宗族长。

卜人:古代负责占卜的人。

复: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死者灵魂归来。

褒衣冕服:古代贵族的礼服。

爵弁服:古代贵族的冠服。

税衣:古代贵族的便服。

狄:古代的一种冠帽。

鞠衣:古代妇女的便服。

襢衣:古代丧葬时的一种丧服。

西上: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死者灵魂上升。

揄绞: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死者灵魂下降。

昭穆:古代宗族中按辈分排列的序列。

妇:古代指妻子。

妾:古代指妾室。

王父母:古代对国王父母的尊称。

公子:古代对诸侯王的儿子的尊称。

大功: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服制。

麻: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布料。

功衰: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服制。

殇:古代指未成年而死的人。

练祥: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丧期结束。

主妾:古代丧葬仪式中主持丧事的人。

柩:古代停放死者的棺材。

吊者:指前来吊唁的人,即前来表示哀悼的使者。

私丧:私人丧事。

丧冠: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冠帽。

条属: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区分吉凶。

襚:古代葬服。

牢具:古代丧葬仪式中使用的祭品。

粻:古代的一种谷物。

祭:古代对神灵或祖先的祭祀。

端衰: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丧服。

丧车:古代丧葬仪式中使用的车辆。

等: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等级。

大白冠: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冠帽。

缁布之冠: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冠帽。

委武玄缟: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死者灵魂归位。

朝服:古代官员的正式服装。

椈: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送葬。

杵:古代丧葬仪式中用来捣土的工具。

梧:古代丧葬仪式中用来捣土的工具。

枇: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送葬。

桑:古代丧葬仪式中用来制作仪式用品的植物。

率带: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等级。

大夫:古代中国的官员。

士:古代中国的士人。

醴:古代的一种酒。

瓮甒筲衡:古代丧葬仪式中使用的容器。

重: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送葬。

妇人:古代对女性的尊称。

党服: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归宗。

摄女君: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代替女君。

子羔之袭: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归宗。

茧衣裳: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归宗。

税衣纁袡: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归宗。

素端: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归宗。

皮弁: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冠帽。

爵弁: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冠帽。

玄冕: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冠帽。

褒衣: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礼服。

朱绿带: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等级。

申加大带于上: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等级。

小敛环绖: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等级。

鲁人之赠:古代鲁地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送葬。

玄纁: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仪式,表示等级。

介:古代使者或宾客,这里指前来吊唁的使者。

孤:古代对君主或尊贵者的谦称,这里指国君。

相者:指使者中的使者,负责传达命令。

寡君:古代君主或尊贵者自谦之词,表示自己的君主。

使某:派遣某人,某指派遣的人。

如何不淑:表示对不幸事件的哀悼,不淑即不幸。

致命:传达命令或信息。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国君之子。

拜稽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表示极度恭敬。

含者:指负责为国君含璧的人。

璧:古代玉器,用于礼仪。

襚者:指负责为国君穿上葬服的人。

冕服:古代贵族的冠服。

要:古代衣服的腰部。

宰:古代官名,这里指负责礼仪的官员。

玄端:古代官员的礼服。

赗:古代丧礼中的一种赠礼。

圭:古代的一种玉器,用于礼仪。

宗庙:古代祭祀祖先的场所。

綍:古代的一种带子,用于系挂物品。

阼阶:古代建筑中,位于东面的台阶。

踊:古代丧礼中的一种舞蹈,表示哀悼。

燎: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用火祭神。

乘人:古代随从人员。

专道而行:指专一地走在特定的道路上,这里指国君的使者或随从人员专一地走在丧葬的道路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礼记-杂记上-评注

这段古文描述了中国古代的一种丧葬礼仪,具体是诸侯国国君去世后,前来吊唁的其他诸侯国国君及其使者进行的礼仪过程。以下是对每行的赏析:

吊者即位于门西,东面;其介在其东南,北面西上,西于门。主孤西面。

此句描述了吊丧者及其随从的位置安排。吊者位于门西,面朝东;其随从位于东南方向,面朝北,西上至门口。主国君位于西面,体现了尊卑有序的礼仪原则。

相者受命曰:“孤某使某请事。”客曰:“寡君使某,如何不淑!”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

相者接受使者传达的吊唁使命,使者表达了对吊唁不周的担忧。相者进入主国君处报告,然后出来告诉使者,国君需要时间准备。

吊者入,主人升堂,西面。吊者升自西阶,东面,致命曰:“寡君闻君之丧,寡君使某,如何不淑!”子拜稽颡,吊者降,反位。

吊者进入主国君处,主国君升堂至西面。吊者在西阶上升至东面,传达吊唁的使命,主国君行拜稽颡之礼,吊者降阶回原位。

含者执璧将命曰:“寡君使某含。”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含者入,升堂,致命。再拜稽颡。

含者手持玉璧传达使命,相者进入报告,出来告诉使者国君需要时间。含者进入,升堂传达使命,再次行拜稽颡之礼。

含者坐委于殡东南,有苇席;既葬,蒲席。降,出,反位。

含者坐在殡床东南,用苇席覆盖;葬后改用蒲席。下堂,出门,回到原位。

宰朝服,即丧屦升自西阶,西面,坐取璧,降自西阶以东。

宰夫身着朝服,穿着丧鞋,从西阶上至西面,坐下取玉璧,然后从西阶东侧下堂。

襚者曰:“寡君使某襚。”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襚者执冕服;左执领,右执要,入,升堂致命曰:“寡君使某襚。”子拜稽颡。

襚者传达使者送葬衣物的使命,相者进入报告,出来告诉使者国君需要时间。襚者手持冕服,左手指领,右手指腰,进入,升堂传达使命,主国君行拜稽颡之礼。

委衣于殡东。襚者降,受爵弁服于门内溜,将命,子拜稽颡,如初。受皮弁服于中庭。自西阶受朝服,自堂受玄端,将命,子拜稽颡,皆如初。

襚者将衣物放在殡床东边。下堂,在门内接受爵弁服,再次传达使命,主国君行拜稽颡之礼,如同之前。在庭院中接受皮弁服,从西阶接受朝服,在堂上接受玄端服,再次传达使命,主国君行拜稽颡之礼,均如之前。

襚者降,出,反位。宰夫五人,举以东。降自西阶。其举亦西面。

襚者下堂,出门,回到原位。五位宰夫向东举起祭品。他们从西阶下堂,举起祭品时面朝西。

上介赗:执圭将命,曰:“寡君使某赗。”相者入告,反命曰:“孤某须矣。”陈乘黄大路于中庭,北辀。

上介持玉圭传达使者送葬财物的使命,相者进入报告,然后出来告诉使者国君需要时间。使者在中庭陈列黄车,车辕朝北。

执圭将命。客使自下,由路西。子拜稽颡,坐委于殡东南隅。宰举以东。

使者再次持玉圭传达使命。使者从下面进入,由西面道路而来。主国君行拜稽颡之礼,坐在殡床东南角。宰夫将祭品向东举起。

凡将命,乡殡将命,子拜稽颡。西面而坐,委之。宰举璧与圭,宰夫举襚,升自西阶,西面,坐取之,降自西阶。

每次传达使命时,面向殡床行拜稽颡之礼。主国君面朝西坐下,将祭品放在一边。宰夫举起玉璧和玉圭,宰夫举起衣物,从西阶上至西面,坐下取物,然后从西阶下堂。

赗者出,反位于门外。

使者出门,回到门外。

上客临曰:“寡君有宗庙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老某相执綍。”相者反命曰:“孤某须矣。”

上客表示由于国君有宗庙之事,不能亲自接待使者,派遣一位老者代为接待。相者进入报告,然后出来告诉使者国君需要时间。

临者入门右,介者皆从之,立于其左东上。

使者进入门右侧,随从者跟随,站在左侧东边。

宗人纳宾,升,受命于君;降曰:“孤敢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客对曰:“寡君命某,毋敢视宾客,敢辞。”

宗人接待使者,上升至君主处接受使命,然后下降说,国君不敢辞谢使者,请使者复位。使者回答说,国君命令他,不敢看宾客,所以敢辞。

宗人反命曰:“孤敢固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客对曰:“寡君命某,毋敢视宾客,敢固辞。

宗人再次进入报告,说国君坚决辞谢使者,请使者复位。使者再次回答说,国君命令他,不敢看宾客,所以坚决辞谢。

宗人反命曰:“孤敢固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客对曰:“寡君命使臣某,毋敢视宾客,是以敢固辞。

宗人再次进入报告,说国君坚决辞谢使者,请使者复位。使者回答说,国君命令他,不敢看宾客,因此坚决辞谢。

固辞不获命,敢不敬从。

即使坚决辞谢没有得到允许,也敢恭敬地遵从。

客立于门西,介立于其左,东上。

使者站在门西,随从站在其左侧,面向东。

孤降自阼阶,拜之,升哭,与客拾踊三。

国君从阼阶下降,向使者行礼,然后上升哭泣,与使者一起抬手跳跃三次。

客出,送于门外,拜稽颡。

使者出门,国君送至门外,行拜稽颡之礼。

其国有君丧,不敢受吊。

在该国国君去世时,其他国不敢接受吊唁。

外宗房中南面,小臣铺席,商祝铺绞紟衾,士盥于盘北。

外宗房的南面,小臣铺设席子,商祝铺设绞紟衾,士在北边的盘前盥洗。

举迁尸于敛上,卒敛,宰告子,冯之踊。

将尸体移至敛床上,尸体收敛完毕,宰夫告诉主国君,主国君扶尸跳跃。

夫人东面坐,冯之兴踊。

国君的妻子面朝东坐下,扶尸跳跃。

士丧有与天子同者三:其终夜燎,及乘人,专道而行。

士的丧礼有三项与天子相同:整夜点燃火把,使者专程前来,走专用道路。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礼记-杂记上》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23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