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五代史-后梁-末帝纪中

作者: 薛居正(公元908年-976年),五代时期的历史学家,他为《旧五代史》的编纂做出了重要贡献。《旧五代史》详细记录了五代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对了解五代历史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年代:成书于五代十国时期(约10世纪)。

内容简要:《旧五代史》是五代时期的历史学家所编撰的关于五代历史的史书,内容涉及五代时期的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书中详细描述了各个朝代的兴起与灭亡、各朝帝王的治理方略、历史人物的事迹及内外战争。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记载,揭示了五代时期政治动荡、战争频繁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如何在复杂的局势中进行政治博弈。《旧五代史》是研究五代历史的基本资料之一,对于理解五代时期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至今具有重要意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五代史-后梁-末帝纪中-原文

贞明三年春正月戊午,以前淄州刺史高允奇为右羽林统军。

癸亥,以前天平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太保硃勍为怀州刺史。

癸酉,以右天武军使石钊为密州刺史。

戊寅,以前怀州刺史李建为安州刺史,仍赐名知节。

己卯,以宣义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北面行营副招讨等使、特进、检校太傅霍彦威为天平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二月甲申,晋王攻我黎阳,刘鄩拒之而退。

乙酉,前蔡州刺史董璋权知宣义军军州事。

丁亥,以前右羽林军统军梁继业为左卫上将军。

壬辰,以租庸判官、检校司徒张绍圭为光禄卿,依前充租庸判官。

癸巳,以权知平卢军军州事、客省使、知银台事元湘为检校司空。

甲午,以飞龙使娄继英为左武卫大将军。

三月庚申,以前平戎军使、检校司徒郭绍宾为禧州刺史。

辛酉,以前天平军节度副使裴彦为随州刺史。

戊寅,湖州刺史钱传璟、苏州刺史钱传蒨、镇海军节度副使钱传瓘、温州刺史钱传璲、睦州刺史钱传琇、宝州刺史钱传瞿、明州刺史钱传球、义州刺史钱传季、峰州刺史钱传珦、峦州刺史钱传琰、镇海军都知兵马使钱传璛等凡一十一人,并加官勋阶爵,从吴越王钱镠之请也。

夏四月庚辰,以前行左武卫大将军蔡敬思为右武卫上将军。

辛巳,以前安州刺史刘权知晋州军州事。

以前密州刺史张实为颍州刺史,充本州团练使。

癸未,以六军押衙、充左天武军使刘彦圭为澶州刺史。

辛卯,以右千牛卫大将军刘璩充契丹宣谕使。

诏诸道兵马元帅开幕除吏,一同天策上将府故事。

辛丑,以清海军元从都押衙、陇州刺史吴锷为检校司空。

癸卯,以两浙衙内先锋指挥使、守峰州刺史钱传珦为泗州刺史。

六月庚辰,以前东京马步都指挥使兼左天武军使雷景从为汝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

辛卯,以租庸判官、光禄大夫、检校司徒、行光禄卿张绍圭为申州刺史。

壬辰,以权知晋州建宁军军州事、前安州刺史刘为建宁军节度观察留后。

秋七月丁巳,以淄州刺史陈洪为棣州刺史。

乙丑,以刑部员外郎封翘为翰林学士。

丙寅,以汝州刺史杨延直为左卫大将军,以前左卫上将军刘重霸为起复云麾将军、右骁卫上将军。

庚午,以六军诸卫副使、起复云麾将军、检校太保张业为淄州刺史。

八月辛巳,以左神武军统军周武为宁州刺史,以左崇安指挥使、前申州刺史刘仁铎为衍州刺史。

戊子,泰宁军节度使张万进赐名守进。

九月庚申,以遥领常州刺史张昌孙遥领寿州刺史,充本州团练使。

冬十月壬午,以权西面行营都监、左武卫上将军张筠权知商州军州事。

戊子,诏曰:‘太子太傅李,多因释教,诳惑群情,此后不得出入无恆。’

癸巳,以前崇德军使张思绾为左武卫上将军。

己亥,以启圣匡运同德功臣、诸道兵马元帅、淮南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充淮南宣润等四面行营都统、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吴越王钱镠为天下兵马元帅。

壬寅,以尚书左丞吴蔼为工部尚书,充两浙官告使。

是月,晋王自魏州还太原。

闰十月丁卯,以前商州刺史徐珰为左骁卫上将军,充西都大内皇墙使。

十一月壬午,以中书侍郎、平章事郑珏权判户部事。

戊子,以宁州刺史周武为武静军防御使,守庆州刺史;以河潼军使窦廷琬为宁州刺史。

十二月,晋王自太原复至魏州。

庚申,以左金吾卫大将军、充街使华温琪为右龙虎军统军,以右龙虎统军张彦勋为商州刺史,以前西京大内皇墙使李项为右威卫上将军,以左金吾卫上将军李周彝权兼左街使。

壬戌,以守太尉、兼中书令、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魏王张宗奭为天下兵马副元帅。

丙寅,以西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检校太保、郑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王彦章为检校太傅。

丁卯,以西面行营马步都指挥使、左龙虎军统军贺瑰为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宣义军节度使、郑滑濮等州观察处置等使。

《通鉴》云:时论平庆州功,故贺瑰进秩。

己巳,帝幸洛阳,为来年有事于南郊也。

遂幸伊阙,亲拜宣陵。

时租庸使赵岩劝帝郊天,且言:‘帝王受命,须行此礼,愿陛下力行之。’

宰臣敬翔奏曰:‘国家自刘失律以来,府藏殚竭,箕敛百姓,供军不暇,郊祀之礼,颁行赏赉,所谓取虚名而受实弊也。

况晋人压境,车驾未可轻动。’

帝不听,遂行。

是月,晋人陷杨刘城,帝闻之惧,遂停郊礼,车驾急归东京。

《通鉴》云:道路讹言晋军已入大梁,扼汜水矣。

从官皆忧其家,相顾涕泣,帝惶骇失图,遂罢郊祀。

癸酉,诏文武两班,除元随驾人数外,其余并令御史司宪张衮部署,候车驾离京后一两日,发赴东京。

甲戌,以天下兵马副元帅、太尉、兼中书令、河南尹、魏王张宗奭为西都留守。

贞明四年春正月,晋人寇郓、濮之境,车驾至自洛阳。

庚辰,以蔡州刺史姚勍权知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

乙酉,以前静难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黄贵为蔡州刺史。

甲午,以右领军卫上将军齐奉国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街使。

二月,遣将谢彦章帅众数万迫杨刘城。

甲子,晋王来援杨刘城,彦章之军不利 而退。

三月壬午,以前右武卫上将军张筠为左卫上将军。

癸巳,以镇国军节度押衙、 充本道马步军都指挥使江可复为衍州刺史。

壬寅,镇海镇东等军节度行军司马、秦 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马绰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依前镇海、镇东等军 节度行军司马,余如故,从钱镠之请也。

夏四月丁未,以宣徽院使、右卫上将军赵縠权知青州军州事,以宣徽院副使韦 坚权知本院事。

己酉,以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权判户 部郑珏为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 上柱国,仍进封荥阳郡开国侯,加食邑五百户。

以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 上柱国、兰陵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萧顷为中书门下平章事,仍进封兰陵县开国伯, 加食邑四百户。

庚戌,以前崇德军使、前右武卫大将军杜存为右领军卫上将军。

甲寅,以刑部郎中、充史馆修撰窦专为翰林学士。

初,学士窦梦征草钱镠麻,贬蓬莱 尉,帝召专入翰林,遣崇政使李振问宰相云:“专是宰臣萧顷女婿,令中书商量可 否?”中书奏曰:“宰相亲情,不居清显,避嫌之道,虽著旧规,若蒙特恩,亦有 近例,固不妨事。”帝乃可之。

己未,灵武节度使韩洙落起复,授开府仪同三司, 依前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癸亥,以延州忠义军节度使、太原西面招讨应接使、检 校太师、兼中书令、渤海王高万兴兼鄜、延两道都制置使,余如故。时万兴弟鄜州 节度使万金卒,故有是命。

己巳,以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赵光逢为司徒致仕,兼加食邑五百户,以光逢累上章请老故也。

辛未,诏宰臣敬翔 权判诸道盐铁使务。

壬申,以太子宾客赵光允为吏部侍郎。

五月甲戌,以荆南衙内马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司徒高从诲领濠州刺史。

乙亥, 以特进、检校太傅、前颍州团练使张实为起复云麾将军,依前颍州团练使。

庚辰, 以工部尚书致仕孔拯为国子祭酒。

己丑,以太常少卿韦彖为右谏议大夫。

六月甲辰,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歙州刺史硃令德为忠武军节度观察留 后。

己酉,以权知感化军两使留后、特进、检校太保姚勍为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

庚戌,上以秘书少监王翘为将作监,以其父名秘故也。

丙辰,以左监门卫将军康赞美为商州刺史,以左卫上将军张筠为权知永平军节度观察留后,兼判大安府事。

戊午,以前景州刺史卫审符为右卫大将军。

庚申,以河阳节度、充北面行营排阵、两 京马军都军节度等使、光禄大夫、检校太保谢彦章为匡国军节度、陈许蔡等州观察 处置等使,以宣徽院副使韦坚权知河阳军州事。

秋七月庚辰,以商州刺史康赞美为起复云麾将军,依前商州刺史。

辛卯,以前 左骁卫上将军杨诏为右武卫上将军。

戊戌,以前匡国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罗 周敬为检校司空、守殿中监、附马都尉。

八月丙午,以右广胜军使刘君铎为虢州刺史。

戊申,以武宁军节度副使李存权 知宿州事。

辛亥,泾原节度使杜建徽加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建徽,吴越王钱镠之 将也,遥领泾原节制,至是以其上请加恩,故有是命。

乙卯,以蔡州刺史黄贵为绛 州刺史。

辛酉,以绛州刺史尹皓为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

癸亥,以前永平军节度副 使张正己为房州刺史。

乙丑,以宿州团练使赵麓权知河阳节度观察留后,以左骁卫 将军刘去非为郢州刺史。

戊辰,以权知永平军节度观察留后、兼判大安府事张筠为 永平军节度观察留后,依前兼判大安府事。

是月,晋王率师次杨刘口,遂军于麻家 渡,北面招讨使贺瑰以兵屯濮州北行台村,对垒百余日。

晋王以轻骑来觇,许州节 度使谢彦章发伏兵掩击。

围之数重,会救军至,晋王仅以身免。

九月丁丑,静胜军节度、崇裕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温昭图加检校太尉。

甲午,崇政院副使张希逸加金紫光禄大夫,行秘书少监。

乙未,起复云麾将军、检校太保、寿州团练使张昌孙落起复,授光禄大夫、检校太傅。

冬十月辛丑朔,以前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特进、检校太保姚勍为左龙虎统军, 充西都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

以洛苑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守左威卫大将 军董璋为右龙虎统军。

己酉,以安南静海节度使、检校司徒曲美为检校太保、同平 章事。

庚戌,以商州刺史康赞美为蔡州刺史。

十一月壬辰,前怀州刺史硃勍授起复 云麾将军,依前怀州刺史。

十二月庚子朔,晋王领军迫行台寨,距寨十里结营而止。

北面招讨使贺瑰杀许州节度使谢彦章、濮州刺史孟审澄、别将侯温裕等于军,以谋叛闻,为行营马步都虞候硃圭构之也。

晋王闻之,喜曰:‘彼将帅不和,亡无日矣。’

丁未,以行营诸军马步都虞候、光禄大夫、检校太保、曹州刺史硃圭为检校太傅,充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依前行营诸军马步都虞候。

癸丑,诏曰:‘行营诸军马步都虞候、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硃圭,昨以寇戎未灭,兵革方严,所期朝夕之间,克弭烟尘之患,每于将帅,别注忧劳。而谢彦章、孟审澄、侯温裕忽构异图,将萌逆节,赖硃圭挺施贞节,密运沈机,果致枭擒,免资仇敌。特加异殊之命,用旌忠孝之谋,便委雄籓,俾荷隆渥。可检校太傅,充平卢军节度、淄青登莱等州观察处置、押新罗渤海两番等使兼行营诸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仍进封沛国郡开国侯。’

乙巳,起复云麾将军、检校太保、陈州刺史、惠王友能,镇国军节度、陕虢等州观察处置等使、起复云麾将军、检校太保、邵王友诲,并落起复,加检校太傅。

以前房州刺史牛知业为右羽林军统军。

癸亥,北面招讨使贺瑰率大军与晋人战于胡柳陂,晋人败绩。

是日既晡,复为晋人所败。

初,晋人起军将袭东京,乃下令军中老弱悉归于鄴。

是月二十二日,晋王次临濮,贺瑰、王彦章自行台寨率军蹑之。

二十四日,至胡柳陂,晋王领军出战,瑰军已成列,晋王以骑突之,王彦章一军先败,彦章走濮阳。

晋人辎重在阵西,瑰领军薄之,晋人大奔,自相蹈籍,死者不可胜计,晋大将周德威殁于阵。

瑰军乃登土山,列阵于山之下,晋王领兵复来战,瑰军遂败。

翼日,晋人攻濮阳,陷之,京师戒严。

贞明五年春正月,晋人城德胜,夹河为栅。

二月乙巳,以宣徽院副使韦坚权知徐州军事。

三月己卯,以华州感化军留后尹皓为华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

癸未,制削夺兗州节度使张守进在身官爵,以其叛故也。仍命刘鄩为兗州管内安抚制置使,领兵以攻之。

夏四月壬寅,以永平军留后兼判大安府事张筠为永平军节度使、检校太保,行大安尹。

庚戌,以镇海军北面水陆都指挥使、湖州刺史、检校太傅钱传璟遥领宣州宁国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

是月,贺瑰攻德胜南城,以艨艟战舰横于河,以扼津济之路。

晋人断其艨艟,济军以援南城,瑰等退军。

五月己巳,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孔勍加同平章事。

丁亥,以延州节度使、鄜延两道都制置、太原西面招讨应接等使、渤海郡王高万兴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充保大忠义等军节度、鄜延管内观察等使。

是月,以行营诸军左厢马军都指挥使、郑州防御使王彦章为许州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依前行营诸军左厢马军都指挥使。

六月壬戌,以天骥院使李随权知登州军州事。

秋七月,晋王自魏州还太原。

八月乙未朔,滑州节度使贺瑰卒,辍视朝三日,诏赠侍中。

是月,命开封尹王瓚为北面行营招讨使。

瓚乃与许州留后王彦章等率大军自黎阳济,营于杨村,造浮梁以通津路。

九月丙寅,制削夺广州节度使、南平王刘岩在身官爵,以其将谋僭号故也。仍诏天下兵马元帅钱镠指挥攻讨。

冬十月,晋王复至魏州。

是月,刘鄩攻下兗州,擒张守进,夷其族。

十一月丁丑,以兗州安抚制置使、特进、检校太傅、大彭郡开国公刘鄩为兗州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同平章事,赏平兗之功也。

辛卯,王瓚帅师至戚城,遇晋军。交绥而退。

十二月戊戌,晋王领军迫河南寨,王瓚率师御之,获晋将石家才。

既而瓚军不利,瓚退保杨村寨,晋人陷濮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五代史-后梁-末帝纪中-译文

贞明三年春天正月戊午日,任命以前任淄州刺史的高允奇为右羽林统军。癸亥日,任命以前任天平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太保朱勍为怀州刺史。癸酉日,任命右天武军使石钊为密州刺史。戊寅日,任命以前任怀州刺史的李建为安州刺史,并赐名知节。己卯日,任命宣义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北面行营副招讨等使、特进、检校太傅霍彦威为天平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二月甲申日,晋王攻打我们的黎阳,刘鄩抵抗后撤退。乙酉日,以前任蔡州刺史的董璋暂时管理宣义军军州事务。丁亥日,任命以前任右羽林军统军梁继业为左卫上将军。壬辰日,任命租庸判官、检校司徒张绍圭为光禄卿,继续担任租庸判官。癸巳日,任命暂时管理平卢军军州事务、客省使、知银台事元湘为检校司空。甲午日,任命飞龙使娄继英为左武卫大将军。

三月庚申日,任命以前任平戎军使、检校司徒郭绍宾为禧州刺史。辛酉日,任命以前任天平军节度副使裴彦为随州刺史。戊寅日,湖州刺史钱传璟、苏州刺史钱传蒨、镇海军节度副使钱传瓘、温州刺史钱传璲、睦州刺史钱传琇、宝州刺史钱传瞿、明州刺史钱传球、义州刺史钱传季、峰州刺史钱传珦、峦州刺史钱传琰、镇海军都知兵马使钱传璛等十一人,都增加官职和勋位,这是根据吴越王钱镠的请求。

夏四月庚辰日,任命以前任行左武卫大将军蔡敬思为右武卫上将军。辛巳日,任命以前任安州刺史刘权暂时管理晋州军州事务。以前任密州刺史张实为颍州刺史,充任本州团练使。癸未日,任命六军押衙、充任左天武军使刘彦圭为澶州刺史。辛卯日,任命右千牛卫大将军刘璩充任契丹宣谕使。皇帝下诏,各道兵马元帅可以开设幕府,任用官吏,按照天策上将府的旧例。

辛丑日,任命清海军元从都押衙、陇州刺史吴锷为检校司空。癸卯日,任命两浙衙内先锋指挥使、守峰州刺史钱传珦为泗州刺史。

六月庚辰日,任命以前任东京马步都指挥使兼左天武军使雷景从为汝州刺史,充任本州防御使。辛卯日,任命租庸判官、光禄大夫、检校司徒、行光禄卿张绍圭为申州刺史。壬辰日,任命暂时管理晋州建宁军军州事务、以前任安州刺史刘权为建宁军节度观察留后。

秋七月丁巳日,任命淄州刺史陈洪为棣州刺史。乙丑日,任命刑部员外郎封翘为翰林学士。丙寅日,任命汝州刺史杨延直为左卫大将军,以前任左卫上将军刘重霸为起复云麾将军、右骁卫上将军。庚午日,任命六军诸卫副使、起复云麾将军、检校太保张业为淄州刺史。八月辛巳日,任命左神武军统军周武为宁州刺史,任命左崇安指挥使、以前任申州刺史刘仁铎为衍州刺史。戊子日,泰宁军节度使张万进赐名守进。

九月庚申日,任命遥领常州刺史张昌孙遥领寿州刺史,充任本州团练使。

冬十月壬午日,任命暂时管理西面行营都监、左武卫上将军张筠暂时管理商州军州事务。戊子日,皇帝下诏说:‘太子太傅李戬,多次因为佛教,迷惑众人,以后不得随意出入。’癸巳日,任命以前任崇德军使张思绾为左武卫上将军。己亥日,任命启圣匡运同德功臣、各道兵马元帅、淮南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充任淮南宣润等四面行营都统、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吴越王钱镠为天下兵马元帅。壬寅日,任命尚书左丞吴蔼为工部尚书,充任两浙官告使。这个月,晋王从魏州回到太原。

闰十月丁卯日,任命以前任商州刺史徐珰为左骁卫上将军,充任西都大内皇墙使。十一月壬午日,任命中书侍郎、平章事郑珏暂时管理户部事务。戊子日,任命宁州刺史周武为武静军防御使,守庆州刺史;任命河潼军使窦廷琬为宁州刺史。

十二月,晋王从太原再次来到魏州。庚申日,任命左金吾卫大将军、充街使华温琪为右龙虎军统军,任命右龙虎统军张彦勋为商州刺史,以前任西京大内皇墙使李项为右威卫上将军,任命左金吾卫上将军李周彝暂时兼左街使。壬戌日,任命守太尉、兼中书令、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魏王张宗奭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丙寅日,任命西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检校太保、郑州刺史、充任本州防御使王彦章为检校太傅。丁卯日,任命西面行营马步都指挥使、左龙虎军统军贺瑰为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任宣义军节度使、郑滑濮等州观察处置等使。《通鉴》记载:当时因为平定庆州有功,所以贺瑰晋升官职。己巳日,皇帝前往洛阳,为来年南郊祭祀做准备。于是前往伊阙,亲自拜祭宣陵。当时租庸使赵岩劝说皇帝进行郊天祭祀,并且说:‘帝王接受天命,必须行此礼,愿陛下尽力实行。’宰相敬翔上奏说:‘自从刘鄩失职以来,国库空虚,征收百姓,供应军队都不够,郊祀之礼,颁布赏赐,这是追求虚名而承受实际弊端。何况晋军已经逼近,车驾不可轻举妄动。’皇帝不听,于是前往。这个月,晋军攻陷杨刘城,皇帝听说后害怕,于是停止郊礼,车驾急忙返回东京。《通鉴》记载:道路上谣言四起,说晋军已经进入大梁,扼守汜水。随从官员都担心自己的家人,相互看着流泪,皇帝惊慌失措,于是停止郊祀。癸酉日,下诏文武百官,除了随驾人员外,其余都由御史司宪张衮部署,等车驾离开京城后一两日,出发前往东京。甲戌日,任命天下兵马副元帅、太尉、兼中书令、河南尹、魏王张宗奭为西都留守。

贞明四年春天,晋军侵犯郓州、濮州边境,车驾从洛阳返回。庚辰日,任命蔡州刺史姚勍暂时管理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乙酉日,任命以前任静难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黄贵为蔡州刺史。甲午日,任命右领军卫上将军齐奉国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任街使。

二月,派遣将领谢彦章率领数万军队围攻杨刘城。甲子日,晋王前来援助杨刘城,但谢彦章的军队不利,于是撤退。三月壬午日,任命前右武卫上将军张筠为左卫上将军。癸巳日,任命镇国军节度押衙、充本道马步军都指挥使江可复为衍州刺史。壬寅日,任命镇海镇东等军节度行军司马、秦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马绰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仍担任镇海、镇东等军节度行军司马,其余职务不变,这是根据钱镠的请求。

夏四月丁未日,任命宣徽院使、右卫上将军赵縠为代理青州军州事,任命宣徽院副使韦坚为代理本院事。己酉日,任命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代理判户部郑珏为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上柱国,并封为荥阳郡开国侯,增加食邑五百户。任命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兰陵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萧顷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并封为兰陵县开国伯,增加食邑四百户。庚戌日,任命前崇德军使、前右武卫大将军杜存为右领军卫上将军。甲寅日,任命刑部郎中、充史馆修撰窦专为翰林学士。最初,窦专为钱镠起草丧事文书,被贬为蓬莱尉,皇帝召回窦专进入翰林院,派崇政使李振询问宰相:‘窦专是宰臣萧顷的女婿,中书是否商量可行?’中书上奏说:‘宰相亲情,不居显位,避免嫌疑,虽是旧规,如果特赐恩典,也有先例,不妨事。’皇帝于是同意了。己未日,灵武节度使韩洙被免职后恢复原职,授予开府仪同三司,仍担任检校太傅、同平章事。癸亥日,任命延州忠义军节度使、太原西面招讨应接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渤海王高万兴兼鄜、延两道都制置使,其余职务不变。当时高万兴的弟弟鄜州节度使万金去世,因此有这个任命。己巳日,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光逢为司徒退休,并增加食邑五百户,因为赵光逢多次上书请求退休。辛未日,下诏宰臣敬翔代理判诸道盐铁使务。壬申日,任命太子宾客赵光允为吏部侍郎。

五月甲戌日,任命荆南衙内马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司徒高从诲为濠州刺史。乙亥日,任命特进、检校太傅、前颍州团练使张实为起复云麾将军,仍担任前颍州团练使。庚辰日,任命工部尚书退休孔拯为国子祭酒。己丑日,任命太常少卿韦彖为右谏议大夫。

六月甲辰日,任命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歙州刺史朱令德为忠武军节度观察留后。己酉日,任命代理感化军两使留后、特进、检校太保姚勍为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庚戌日,皇帝任命秘书少监王翘为将作监,因为他的父亲名字叫秘。丙辰日,任命左监门卫将军康赞美为商州刺史,任命左卫上将军张筠为代理永平军节度观察留后,兼判大安府事。戊午日,任命前景州刺史卫审符为右卫大将军。庚申日,任命河阳节度、充北面行营排阵、两京马军都军节度等使、光禄大夫、检校太保谢彦章为匡国军节度、陈许蔡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任命宣徽院副使韦坚代理河阳军州事。

秋七月庚辰日,任命商州刺史康赞美为起复云麾将军,仍担任前商州刺史。辛卯日,任命前左骁卫上将军杨诏为右武卫上将军。戊戌日,任命前匡国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罗周敬为检校司空、守殿中监、附马都尉。

八月丙午日,任命右广胜军使刘君铎为虢州刺史。戊申日,任命武宁军节度副使李存权代理宿州事。辛亥日,泾原节度使杜建徽加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杜建徽是吴越王钱镠的将领,遥领泾原节制,到此时因他上请加恩,所以有这个任命。乙卯日,任命蔡州刺史黄贵为绛州刺史。辛酉日,任命绛州刺史尹皓为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癸亥日,任命前永平军节度副使张正己为房州刺史。乙丑日,任命宿州团练使赵麓代理河阳节度观察留后,任命左骁卫将军刘去非为郢州刺史。戊辰日,任命代理永平军节度观察留后、兼判大安府事张筠为永平军节度观察留后,仍兼判大安府事。这个月,晋王率领军队驻扎在杨刘口,随后驻军于麻家渡,北面招讨使贺瑰在濮州北行台村驻兵,对峙一百多日。晋王率领轻骑前来侦察,许州节度使谢彦章发动伏兵袭击。晋王被围困多圈,救援军队到来,晋王仅以身免。

九月丁丑日,静胜军节度、崇裕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温昭图加检校太尉。甲午日,崇政院副使张希逸加金紫光禄大夫,行秘书少监。乙未日,起复云麾将军、检校太保、寿州团练使张昌孙被免职,授予光禄大夫、检校太傅。

冬十月辛丑朔日,任命前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特进、检校太保姚勍为左龙虎统军,充西都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任命洛苑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守左威卫大将军董璋为右龙虎统军。己酉日,任命安南静海节度使、检校司徒曲美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庚戌日,任命商州刺史康赞美为蔡州刺史。十一月壬辰日,前怀州刺史朱勍授起复云麾将军,仍担任前怀州刺史。

十二月庚子朔,晋王领军迫行台寨,距寨十里结营而止。

晋王率领军队逼近行台寨,在离寨十里处扎营停下。

北面招讨使贺瑰杀许州节度使谢彦章、濮州刺史孟审澄、别将侯温裕等于军,以谋叛闻,为行营马步都虞候硃圭构之也。

北面招讨使贺瑰在军中杀害了许州节度使谢彦章、濮州刺史孟审澄、别将侯温裕等人,因为谋反的消息,这是由行营马步都虞候朱圭所策划的。

晋王闻之,喜曰:“彼将帅不和,亡无日矣。”

晋王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说:“那些将领不和睦,灭亡的日子不远了。”

丁未,以行营诸军马步都虞候、光禄大夫、检校太保、曹州刺史硃圭为检校太傅,充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依前行营诸军马步都虞候。

丁未那天,任命行营诸军马步都虞候、光禄大夫、检校太保、曹州刺史朱圭为检校太傅,担任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依循之前的行营诸军马步都虞候职务。

癸丑,诏曰:“行营诸军马步都虞候、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硃圭,昨以寇戎未灭,兵革方严,所期朝夕之间,克弭烟尘之患,每于将帅,别注忧劳。

癸丑这天,皇帝下诏说:“行营诸军马步都虞候、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朱圭,由于敌寇尚未被消灭,战事正紧张,所期望的是在朝夕之间平息战乱,对各位将领,特别关注他们的辛劳。

而谢彦章、孟审澄、侯温裕忽构异图,将萌逆节,赖硃圭挺施贞节,密运沈机,果致枭擒,免资仇敌。

而谢彦章、孟审澄、侯温裕突然图谋不轨,将要背叛,多亏朱圭坚守忠诚,暗中策划,最终成功擒获他们,避免了敌人的援助。

特加异殊之命,用旌忠孝之谋,便委雄籓,俾荷隆渥。

特别给予特殊的任命,以表彰忠诚和孝顺的计谋,就委托他担任重要职务,以获得厚重的恩宠。

可检校太傅,充平卢军节度、淄青登莱等州观察处置、押新罗渤海两番等使兼行营诸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仍进封沛国郡开国侯。

可以担任检校太傅,充任平卢军节度使、淄青登莱等州观察处置使、押新罗渤海两番等使,兼任行营诸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并晋升为沛国郡开国侯。

乙巳,起复云麾将军、检校太保、陈州刺史、惠王友能,镇国军节度、陕虢等州观察处置等使、起复云麾将军、检校太保、邵王友诲,并落起复,加检校太傅。

乙巳那天,任命云麾将军、检校太保、陈州刺史、惠王友能恢复原职,担任镇国军节度使、陕虢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恢复云麾将军、检校太保、邵王友诲的原职,并晋升为检校太傅。

以前房州刺史牛知业为右羽林军统军。

以前房州刺史牛知业担任右羽林军统军。

癸亥,北面招讨使贺瑰率大军与晋人战于胡柳陂,晋人败绩。

癸亥那天,北面招讨使贺瑰率领大军与晋军在胡柳陂交战,晋军大败。

是日既晡,复为晋人所败。

当天傍晚时分,又被晋军击败。

初,晋人起军将袭东京,乃下令军中老弱悉归于鄴。

起初,晋军起兵准备袭击东京,于是下令军中老弱全部撤回鄴城。

是月二十二日,晋王次临濮,贺瑰、王彦章自行台寨率军蹑之。

这个月二十二日,晋王驻扎在临濮,贺瑰、王彦章从行台寨率领军队追赶他们。

二十四日,至胡柳陂,晋王领军出战,瑰军已成列,晋王以骑突之,王彦章一军先败,彦章走濮阳。

二十四日,到达胡柳陂,晋王率领军队出战,贺瑰的军队已经排列整齐,晋王用骑兵冲击,王彦章的军队首先溃败,王彦章逃往濮阳。

晋人辎重在阵西,瑰领军薄之,晋人大奔,自相蹈籍,死者不可胜计,晋大将周德威殁于阵。

晋军的辎重在西边,贺瑰率领军队逼近,晋军大乱,互相践踏,死者无数,晋军大将周德威在战场上阵亡。

瑰军乃登土山,列阵于山之下,晋王领兵复来战,瑰军遂败。

贺瑰的军队于是登上土山,在山下排列阵势,晋王率领军队再次来战,贺瑰的军队因此战败。

翼日,晋人攻濮阳,陷之,京师戒严。

第二天,晋军攻打濮阳,攻陷了城池,京城戒严。

贞明五年春正月,晋人城德胜,夹河为栅。

贞明五年正月,晋军在德胜筑城,在河的两边建立栅栏。

二月乙巳,以宣徽院副使韦坚权知徐州军事。

二月乙巳那天,任命宣徽院副使韦坚暂时负责徐州的军事事务。

三月己卯,以华州感化军留后尹皓为华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

三月己卯那天,任命华州感化军留后尹皓为华州节度使,加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

癸未,制削夺兗州节度使张守进在身官爵,以其叛故也。

癸未这天,皇帝下令剥夺兗州节度使张守进的所有官职,因为他叛变的原因。

仍命刘鄩为兗州管内安抚制置使,领兵以攻之。

仍然任命刘鄩为兗州管内安抚制置使,率领军队去攻打他。

夏四月壬寅,以永平军留后兼判大安府事张筠为永平军节度使、检校太保,行大安尹。

四月壬寅那天,任命永平军留后兼判大安府事张筠为永平军节度使、检校太保,担任大安尹。

庚戌,以镇海军北面水陆都指挥使、湖州刺史、检校太傅钱传璟遥领宣州宁国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

四月庚戌那天,任命镇海军北面水陆都指挥使、湖州刺史、检校太傅钱传璟为宣州宁国军节度使,加授同平章事。

是月,贺瑰攻德胜南城,以艨艟战舰横于河,以扼津济之路。

这个月,贺瑰攻打德胜南城,用战舰横在河上,以阻断渡河的道路。

晋人断其艨艟,济军以援南城,瑰等退军。

晋军切断他们的战舰,派援军支援南城,贺瑰等人撤退。

五月己巳,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孔勍加同平章事。

五月己巳那天,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孔勍被加授同平章事。

丁亥,以延州节度使、鄜延两道都制置、太原西面招讨应接等使、渤海郡王高万兴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充保大忠义等军节度、鄜延管内观察等使。

五月丁亥那天,任命延州节度使、鄜延两道都制置、太原西面招讨应接等使、渤海郡王高万兴为检校太师、兼任中书令,担任保大忠义等军节度使、鄜延管内观察等使。

是月,以行营诸军左厢马军都指挥使、郑州防御使王彦章为许州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依前行营诸军左厢马军都指挥使。

这个月,任命行营诸军左厢马军都指挥使、郑州防御使王彦章为许州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依循之前的行营诸军左厢马军都指挥使职务。

六月壬戌,以天骥院使李随权知登州军州事。

六月壬戌那天,任命天骥院使李随暂时负责登州军州事务。

秋七月,晋王自魏州还太原。

七月,晋王从魏州返回太原。

八月乙未朔,滑州节度使贺瑰卒,辍视朝三日,诏赠侍中。

八月乙未初一日,滑州节度使贺瑰去世,停止上朝三天,皇帝下诏追赠他为侍中。

是月,命开封尹王瓚为北面行营招讨使。

这个月,任命开封尹王瓚为北面行营招讨使。

瓚乃与许州留后王彦章等率大军自黎阳济,营于杨村,造浮梁以通津路。

王瓚于是与许州留后王彦章等人率领大军从黎阳渡河,在杨村扎营,建造浮桥以通行。

九月丙寅,制削夺广州节度使、南平王刘岩在身官爵,以其将谋僭号故也。

九月丙寅那天,皇帝下令剥夺广州节度使、南平王刘岩的所有官职,因为他将要僭越王位的原因。

仍诏天下兵马元帅钱镠指挥攻讨。

仍然下诏命令天下兵马元帅钱镠指挥攻打讨伐。

冬十月,晋王复至魏州。

冬天十月,晋王再次回到魏州。

是月,刘鄩攻下兗州,擒张守进,夷其族。

这个月,刘鄩攻下兗州,擒获张守进,灭了他的家族。

十一月丁丑,以兗州安抚制置使、特进、检校太傅、大彭郡开国公刘鄩为兗州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同平章事,赏平兗之功也。

十一月丁丑那天,任命兗州安抚制置使、特进、检校太傅、大彭郡开国公刘鄩为兗州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以奖赏他平定兗州的功效。

辛卯,王瓚帅师至戚城,遇晋军。交绥而退。

辛卯那天,王瓚率领军队到达戚城,遇到晋军。两军交战后撤退。

十二月戊戌,晋王领军迫河南寨,王瓚率师御之,获晋将石家才。

十二月戊戌那天,晋王率领军队逼近河南寨,王瓚率领军队抵御,俘获了晋将石家才。

既而瓚军不利,瓚退保杨村寨,晋人陷濮阳。

不久之后,王瓚的军队不利,王瓚撤退并保卫杨村寨,晋军攻陷了濮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五代史-后梁-末帝纪中-注解

贞明三年:贞明是后梁的年号,贞明三年即后梁贞明三年的意思,指公元917年。

正月: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月份。

戊午:古代干支纪日中的戊午日,指农历正月初八。

淄州刺史:淄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右羽林统军:右羽林统军是官职名,掌管羽林军。

癸亥:古代干支纪日中的癸亥日,指农历正月十一。

天平军:天平军是古代的一个军事编制。

马步军都指挥使:马步军都指挥使是官职名,掌管马步军。

检校太保:同上。

怀州刺史:怀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癸酉:古代干支纪日中的癸酉日,指农历正月十九。

右天武军使:右天武军使是官职名,掌管天武军。

密州刺史:密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戊寅:古代干支纪日中的戊寅日,指农历正月二十。

安州刺史:安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知节:知节是官职名,是地方行政长官。

宣义军节度副大使:宣义军节度副大使是官职名,掌管宣义军。

知节度事:知节度事是官职名,掌管节度使事务。

北面行营副招讨等使:北面行营副招讨等使是官职名,掌管北面行营的副招讨等事务。

特进:古代官职名称,是荣誉官职,无实际权力。

检校太傅:检校太傅是官职,太傅是官职,表示尊贵的顾问。

霍彦威:霍彦威是人名。

天平军节度副大使:天平军节度副大使是官职名,掌管天平军。

甲申:古代干支纪日中的甲申日,指农历二月十六。

晋王:指五代十国时期的晋王李存勖,他是后梁的敌对势力。

黎阳:黎阳是古代地名,今河南省浚县。

刘鄩:刘鄩是人名。

前蔡州刺史:前蔡州刺史是指曾任蔡州刺史的人。

董璋:董璋是人名。

权知宣义军军州事:权知宣义军军州事是官职名,临时负责宣义军军州事务。

左卫上将军:左卫上将军是官职名,掌管左卫军。

租庸判官:租庸判官是官职名,掌管租庸事务。

检校司徒:古代官职名称,是荣誉官职,无实际权力。

光禄卿:光禄卿是官职名,掌管光禄寺事务。

客省使:客省使是官职名,掌管客省事务。

知银台事:知银台事是官职名,掌管银台事务。

检校司空:检校司空是官职名,是虚职,无实际权力。

飞龙使:飞龙使是官职名,掌管飞龙府事务。

左武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是官职名,掌管左武卫军。

平戎军使:平戎军使是官职名,掌管平戎军。

郭绍宾:郭绍宾是人名。

禧州刺史:禧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裴彦:裴彦是人名。

随州刺史:随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湖州刺史:湖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苏州刺史:苏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镇海军节度副使:镇海军节度副使是官职名,掌管镇海军。

温州刺史:温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睦州刺史:睦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宝州刺史:宝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明州刺史:明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义州刺史:义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峰州刺史:峰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峦州刺史:峦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镇海军都知兵马使:镇海军都知兵马使是官职名,掌管镇海军兵马。

钱镠:钱镠是人名,吴越国的建立者。

刘:刘是人名。

权知晋州军州事:权知晋州军州事是官职名,临时负责晋州军州事务。

颍州刺史:颍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六军押衙:六军押衙是官职名,掌管六军押衙事务。

充左天武军使:充左天武军使是官职名,担任左天武军使。

澶州刺史:澶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右千牛卫大将军:右千牛卫大将军是官职名,掌管右千牛卫军。

契丹宣谕使:契丹宣谕使是官职名,负责向契丹传达命令。

天策上将府:天策上将府是古代的一个军事编制。

清海军元从都押衙:清海军元从都押衙是官职名,掌管清海军元从都押衙事务。

陇州刺史:陇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两浙衙内先锋指挥使:两浙衙内先锋指挥使是官职名,掌管两浙衙内先锋指挥使事务。

守峰州刺史:守峰州刺史是官职名,掌管峰州事务。

泗州刺史:泗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东京马步都指挥使:东京马步都指挥使是官职名,掌管东京马步军。

左天武军使:左天武军使是官职名,掌管左天武军。

雷景从:雷景从是人名。

汝州刺史:汝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防御使:防御使是官职名,掌管地方防御事务。

申州刺史:申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建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建宁军节度观察留后是官职名,掌管建宁军节度观察留后事务。

刑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是官职名,掌管刑部事务。

翰林学士:古代官职名称,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等。

左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是官职名,掌管左卫军。

刘重霸:刘重霸是人名。

云麾将军:云麾将军是官职,表示高级武官。

右骁卫上将军:右骁卫上将军是官职名,掌管右骁卫军。

张业:张业是人名。

左神武军统军:左神武军统军是官职名,掌管左神武军。

宁州刺史:宁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左崇安指挥使:左崇安指挥使是官职名,掌管左崇安指挥使事务。

刘仁铎:刘仁铎是人名。

衍州刺史:衍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泰宁军节度使:泰宁军节度使是官职名,掌管泰宁军。

张万进:张万进是人名。

常州刺史:常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寿州刺史:寿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商州刺史:商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西面行营都监:西面行营都监是官职名,掌管西面行营都监事务。

左武卫上将军:左武卫上将军是官职名,掌管左武卫军。

张筠:张筠是人名。

权知晋州建宁军军州事:权知晋州建宁军军州事是官职名,临时负责晋州建宁军军州事务。

李戬:李戬是人名。

释教:释教即佛教。

左骁卫上将军:左骁卫上将军是官职名,掌管左骁卫军。

西都大内皇墙使:西都大内皇墙使是官职名,掌管西都大内皇墙事务。

中书侍郎:古代官职名称,是中书省的次官。

平章事:古代官职名称,是宰相的副手。

户部事:户部事即户部事务。

武静军防御使:武静军防御使是官职名,掌管武静军防御事务。

庆州刺史:庆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河潼军使:河潼军使是官职名,掌管河潼军。

十二月:农历一年中的第十二个月。

左金吾卫大将军:左金吾卫大将军是官职名,掌管左金吾卫军。

充街使:充街使是官职名,掌管街使事务。

华温琪:华温琪是人名。

右龙虎军统军:右龙虎军统军是官职名,掌管右龙虎军。

张彦勋:张彦勋是人名。

右威卫上将军:右威卫上将军是官职名,掌管右威卫军。

李周彝:李周彝是人名。

守太尉:守太尉是官职名,是虚职,无实际权力。

中书令:中书令是官职名,掌管中书省事务。

河南尹:河南尹是官职名,掌管河南地区事务。

判六军诸卫事:判六军诸卫事是官职名,掌管六军诸卫事务。

魏王:魏王是封号,指魏国国王。

张宗奭:张宗奭是人名。

天下兵马元帅:天下兵马元帅是官职名,掌管全国兵马。

尚书左丞:尚书左丞是官职名,掌管尚书省左丞事务。

工部尚书:工部尚书是官职名,掌管工部事务。

两浙官告使:两浙官告使是官职名,掌管两浙官告事务。

闰十月:农历一年中的闰月,即第十三个月。

徐珰:徐珰是人名。

郑珏:郑珏是人名。

周武:周武是人名。

窦廷琬:窦廷琬是人名。

幸洛阳:幸洛阳即皇帝亲临洛阳。

宣陵:宣陵是古代帝王陵墓之一。

赵岩:赵岩是人名。

郊天:郊天即举行郊祀天神的仪式。

敬翔:敬翔是人名。

刘鄩失律:刘鄩失律指刘鄩指挥失当。

府藏:府藏即国库。

箕敛:箕敛即搜刮民财。

晋人:晋人指晋国的军队。

杨刘城:古代城池名,位于今山东省。

车驾:车驾即皇帝的车队。

东京:指当时的首都。

《通鉴》:《通鉴》即《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朱温:朱温是人名,后梁的开国皇帝。

姚勍:姚勍是人名。

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是官职名,掌管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事务。

黄贵:黄贵是人名。

右领军卫上将军:右领军卫上将军是官职名,掌管右领军卫军。

街使:街使是官职名,掌管街道事务。

遣将:派遣将领,指派军队的领导人。

帅众:率领众人,指领导一支军队。

迫:攻打,围攻。

行军司马:古代军事职务,负责军事行动的调度。

节度使:古代军事职务,负责一地区的军事、行政事务。

检校:古代官职名称,指对某官职进行检校,以确认其资格。

同平章事:同平章事是官职,表示高级官职。

宣徽院使:古代官职名称,掌管皇帝的机密事务。

右卫上将军:古代官职名称,掌管皇帝的近卫军。

银青光禄大夫:古代官职名称,是荣誉官职,无实际权力。

集贤殿大学士:古代官职名称,是集贤殿的大学士,负责文学、艺术等事务。

上柱国:古代官职名称,是荣誉官职,无实际权力。

荣阳郡开国侯:古代封号,表示贵族身份。

食邑:古代官职中的封地,官员可以从中获得收入。

崇德军使:古代军事职务,负责崇德军的军事事务。

右武卫大将军:古代官职名称,掌管右武卫军的军事事务。

灵武节度使:古代军事职务,负责灵武地区的军事、行政事务。

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是官职,表示高级官职。

渤海王:古代封号,表示贵族身份。

鄜州:古代州名,位于今陕西省。

司徒:古代官职名称,是三公之一,负责礼仪、教化等事务。

致仕:古代官员退休的制度。

宰臣:古代对宰相的尊称。

诸道盐铁使务:古代官职名称,负责管理盐铁事务。

太子宾客:古代官职名称,是太子的顾问。

国子祭酒:古代官职名称,是国子监的负责人,负责教育事务。

右谏议大夫:古代官职名称,是谏议大夫的一种,负责对皇帝的言行提出建议。

忠武军节度观察留后:古代军事职务,负责忠武军的军事、行政事务。

将作监:古代官职名称,负责建筑、工程等事务。

左监门卫将军:古代官职名称,掌管左监门卫军的军事事务。

商州:古代州名,位于今陕西省。

右卫大将军:古代官职名称,掌管右卫军的军事事务。

光禄大夫:古代官职,掌管宫廷膳食。

附马都尉:古代官职名称,是皇帝女婿的官职。

虢州:古代州名,位于今河南省。

宿州:古代州名,位于今安徽省。

泾原节度使:古代军事职务,负责泾原地区的军事、行政事务。

蔡州:古代州名,位于今河南省。

绛州:古代州名,位于今山西省。

房州:古代州名,位于今湖北省。

郢州:古代州名,位于今湖北省。

北面行营排阵:古代军事职务,负责北方战区的排兵布阵。

两京马军都军节度:古代军事职务,负责两京(长安和洛阳)的马军节度。

匡国军节度使:古代军事职务,负责匡国军的军事、行政事务。

宣徽院副使:古代官职名称,是宣徽院的副手。

濮州:古代州名,位于今山东省。

静胜军节度:古代军事职务,负责静胜军的军事、行政事务。

崇裕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古代军事职务,负责崇裕等州的观察处置。

洛苑使:古代官职名称,负责洛苑的事务。

安南静海节度使:古代军事职务,负责安南静海地区的军事、行政事务。

怀州:古代州名,位于今河南省。

十二月庚子朔:朔,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庚子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表示某年某月的第一天。

领军:率领军队。

迫行台寨:迫近行台(中央政府的临时办公地)所在的寨子。

十里结营而止:在距离寨子十里处扎营停止。

北面招讨使贺瑰:北面招讨使是官职,贺瑰是担任此职的人。

许州节度使谢彦章:许州节度使是官职,谢彦章是担任此职的人。

濮州刺史孟审澄:濮州刺史是官职,孟审澄是担任此职的人。

别将侯温裕:别将是官职,侯温裕是担任此职的人。

谋叛:图谋叛变。

行营马步都虞候硃圭:行营马步都虞候是官职,硃圭是担任此职的人。

曹州刺史:曹州刺史是官职,负责曹州的行政。

充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充任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即担任该职务。

癸丑: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日期。

诏:皇帝的命令。

克弭烟尘之患:平定战乱。

枭擒:捉拿。

雄籓:强大的藩镇。

沛国郡开国侯:沛国郡开国侯是封号。

陈州刺史:陈州刺史是官职,负责陈州的行政。

惠王友能:惠王是封号,友能是人名。

镇国军节度:镇国军节度是官职,负责镇国军的军事。

陕虢等州观察处置:陕虢等州观察处置是官职,负责陕虢等州的行政。

邵王友诲:邵王是封号,友诲是人名。

右羽林军统军:右羽林军统军是官职,负责羽林军的军事。

胡柳陂:胡柳陂是一个地名。

鄴:鄴是古代地名,今河北省临漳县。

德胜:德胜是地名,位于黄河以北。

宣徽院副使韦坚:宣徽院副使是官职,韦坚是担任此职的人。

徐州军事:徐州的军事事务。

华州节度使:华州节度使是官职,负责华州的行政。

兗州节度使张守进:兗州节度使是官职,张守进是担任此职的人。

兗州管内安抚制置使:兗州管内安抚制置使是官职,负责兗州的安抚和制置。

永平军节度使:永平军节度使是官职,负责永平军的军事。

大安府事:大安府的行政事务。

艨艟战舰:古代的大型战船。

津济之路:渡口和交通要道。

山南东道节度使:山南东道节度使是官职,负责山南东道的军事。

延州节度使:延州节度使是官职,负责延州的行政。

鄜延两道都制置:鄜延两道都制置是官职,负责鄜延两道的行政。

太原西面招讨应接等使:太原西面招讨应接等使是官职,负责太原西面的军事。

渤海郡王:渤海郡王是封号。

天骥院使:天骥院使是官职,负责天骥院的行政。

滑州节度使贺瑰:滑州节度使是官职,贺瑰是担任此职的人。

开封尹王瓚:开封尹是官职,负责开封的行政,王瓚是担任此职的人。

杨村:杨村是古代地名,今河南省封丘县。

广州节度使:广州节度使是官职,负责广州的行政。

南平王刘岩:南平王是封号,刘岩是担任此职的人。

天下兵马元帅钱镠:天下兵马元帅是官职,钱镠是担任此职的人。

魏州:魏州是古代地名,今河北省大名县。

兗州节度使:同上。

戚城:戚城是古代地名,今河南省滑县。

河南寨:河南寨是古代地名,位于河南省境内。

石家才:石家才是人名,晋将。

濮阳:濮阳是古代地名,今河南省濮阳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五代史-后梁-末帝纪中-评注

十二月庚子朔,晋王领军迫行台寨,距寨十里结营而止。

此句描述了晋王在十二月朔日,率领军队逼近行台寨,并在距离寨子十里处驻扎。‘朔’字体现了古代天文历法中对时间的精确把握,‘领军迫行台寨’则展现了晋王的军事行动迅速而果断,显示出其军事才能和决心。

北面招讨使贺瑰杀许州节度使谢彦章、濮州刺史孟审澄、别将侯温裕等于军,以谋叛闻,为行营马步都虞候硃圭构之也。

此句描绘了北面招讨使贺瑰在军中杀死了谢彦章、孟审澄、侯温裕等人,原因是以谋叛之名,由行营马步都虞候硃圭所构陷。这里的‘构之’揭示了古代政治斗争中的阴谋与权谋,同时也反映了军事将领间的权力斗争。

晋王闻之,喜曰:‘彼将帅不和,亡无日矣。’

晋王听闻此事后,喜悦地说出‘彼将帅不和,亡无日矣’。这句话体现了晋王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力,他认为敌军将帅不和,是敌军即将灭亡的征兆,显示了其政治眼光和军事战略的远见。

丁未,以行营诸军马步都虞候、光禄大夫、检校太保、曹州刺史硃圭为检校太傅,充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依前行营诸军马步都虞候。

这句话讲述了晋王任命硃圭为检校太傅,并担任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继续担任前行营诸军马步都虞候。这一举措显示了晋王对硃圭的信任和重用,同时也反映了晋王在用人方面的智慧和策略。

癸丑,诏曰:‘行营诸军马步都虞候、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硃圭,昨以寇戎未灭,兵革方严,所期朝夕之间,克弭烟尘之患,每于将帅,别注忧劳。’

此诏书表明了皇帝对硃圭的嘉奖和信任,称其‘克弭烟尘之患’,体现了对硃圭在军事上的贡献的认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军事将领的期望和重视。

乙巳,起复云麾将军、检校太保、陈州刺史、惠王友能,镇国军节度、陕虢等州观察处置等使、起复云麾将军、检校太保、邵王友诲,并落起复,加检校太傅。

这句话描述了皇帝对惠王友能和邵王友诲的任命和晋升,以及对其前任的免职。这反映了古代皇权对军事将领的任免权,同时也体现了皇权对军事力量的控制。

以前房州刺史牛知业为右羽林军统军。

此句说明了牛知业被任命为右羽林军统军,这表明了皇帝对牛知业的信任和重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对军事将领的选拔标准。

癸亥,北面招讨使贺瑰率大军与晋人战于胡柳陂,晋人败绩。

这句话记录了北面招讨使贺瑰率领大军与晋军在胡柳陂的战斗,晋军战败。这场战役反映了当时军事力量的对比和战争策略的运用。

是日既晡,复为晋人所败。

此句说明在当日晡时,晋军再次战败。这进一步强调了晋军在此次战役中的劣势。

初,晋人起军将袭东京,乃下令军中老弱悉归于鄴。

这句话描述了晋军起兵企图袭击东京,但考虑到军中老弱,下令将他们安置于鄴城。这反映了古代军事行动中对士兵的关怀和保障。

是月二十二日,晋王次临濮,贺瑰、王彦章自行台寨率军蹑之。

此句描绘了晋王在一个月的二十二日抵达临濮,贺瑰和王彦章从行台寨率领军队追击晋军。这里的‘蹑之’体现了追击的紧迫感和军队的机动性。

二十四日,至胡柳陂,晋王领军出战,瑰军已成列,晋王以骑突之,王彦章一军先败,彦章走濮阳。

这句话记录了晋军在胡柳陂与瑰军的战斗,晋王以骑兵突袭,导致王彦章的军队先败,王彦章逃往濮阳。这展现了晋军在战斗中的灵活战术和战斗力。

晋人辎重在阵西,瑰领军薄之,晋人大奔,自相蹈籍,死者不可胜计,晋大将周德威殁于阵。

此句描述了晋军在战斗中的溃败,辎重被瑰军逼近,导致晋军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惨重,晋军大将周德威也在战斗中阵亡。这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瑰军乃登土山,列阵于山之下,晋王领兵复来战,瑰军遂败。

这句话说明了瑰军登土山列阵,晋王领兵再次来战,最终瑰军战败。这展现了晋军在战斗中的坚韧和决心。

翼日,晋人攻濮阳,陷之,京师戒严。

此句描述了晋军攻陷濮阳,京师戒严。这反映了战争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皇帝对局势的重视。

贞明五年春正月,晋人城德胜,夹河为栅。

这句话讲述了贞明五年正月,晋军在德胜城建立栅栏,以夹河为防御。这反映了晋军在防御上的策略和布局。

二月乙巳,以宣徽院副使韦坚权知徐州军事。

此句说明了宣徽院副使韦坚被任命为徐州军事的负责人,这体现了古代对军事将领的选拔和任命机制。

三月己卯,以华州感化军留后尹皓为华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

这句话描述了尹皓被任命为华州节度使,并加封检校太保、同平章事,这反映了皇帝对尹皓的信任和重用。

癸未,制削夺兗州节度使张守进在身官爵,以其叛故也。

此句说明了兗州节度使张守进因叛变而被削夺官爵,这体现了古代对叛变行为的严厉打击。

仍命刘鄩为兗州管内安抚制置使,领兵以攻之。

这句话描述了皇帝任命刘鄩为兗州管内安抚制置使,并领兵攻打张守进,这反映了皇帝对刘鄩的信任和对其军事才能的认可。

夏四月壬寅,以永平军留后兼判大安府事张筠为永平军节度使、检校太保,行大安尹。

此句说明了张筠被任命为永平军节度使,并加封检校太保,这体现了皇帝对张筠的信任和重用。

庚戌,以镇海军北面水陆都指挥使、湖州刺史、检校太傅钱传璟遥领宣州宁国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

这句话描述了钱传璟被任命为宣州宁国军节度使,并加封同平章事,这反映了皇帝对钱传璟的信任和对其军事才能的认可。

是月,贺瑰攻德胜南城,以艨艟战舰横于河,以扼津济之路。

此句说明了贺瑰攻打德胜南城,以艨艟战舰横于河上,以阻断津济之路。这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水战策略。

晋人断其艨艟,济军以援南城,瑰等退军。

这句话描述了晋军切断贺瑰的艨艟,使援军得以抵达南城,贺瑰等人被迫退军。这展现了晋军在战斗中的灵活战术和应对能力。

五月己巳,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孔勍加同平章事。

此句说明了孔勍被任命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并加封同平章事,这反映了皇帝对孔勍的信任和重用。

丁亥,以延州节度使、鄜延两道都制置、太原西面招讨应接等使、渤海郡王高万兴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充保大忠义等军节度、鄜延管内观察等使。

这句话描述了高万兴被任命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并担任保大忠义等军节度、鄜延管内观察等使,这反映了皇帝对高万兴的信任和重用。

是月,以行营诸军左厢马军都指挥使、郑州防御使王彦章为许州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依前行营诸军左厢马军都指挥使。

此句说明了王彦章被任命为许州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并继续担任前行营诸军左厢马军都指挥使,这反映了皇帝对王彦章的信任和重用。

六月壬戌,以天骥院使李随权知登州军州事。

这句话描述了李随被任命为登州军州事的负责人,这体现了古代对军事将领的选拔和任命机制。

秋七月,晋王自魏州还太原。

此句说明了晋王从魏州返回太原,这反映了晋王在军事行动中的指挥调度。

八月乙未朔,滑州节度使贺瑰卒,辍视朝三日,诏赠侍中。

这句话描述了滑州节度使贺瑰去世,皇帝辍朝三日,并追赠其侍中,这反映了皇帝对贺瑰的尊重和对其贡献的认可。

是月,命开封尹王瓚为北面行营招讨使。

此句说明了王瓚被任命为北面行营招讨使,这体现了皇帝对王瓚的信任和对其军事才能的认可。

瓚乃与许州留后王彦章等率大军自黎阳济,营于杨村,造浮梁以通津路。

这句话描述了王瓚与王彦章等率领大军从黎阳渡河,在杨村驻扎,并建造浮桥以通行津路。这反映了古代军事行动中的后勤保障和战略布局。

九月丙寅,制削夺广州节度使、南平王刘岩在身官爵,以其将谋僭号故也。

此句说明了广州节度使刘岩因谋反被削夺官爵,这反映了皇帝对叛变行为的严厉打击。

仍诏天下兵马元帅钱镠指挥攻讨。

这句话描述了皇帝命令天下兵马元帅钱镠指挥攻打刘岩,这反映了皇帝对钱镠的信任和对其军事才能的认可。

冬十月,晋王复至魏州。

此句说明了晋王再次前往魏州,这反映了晋王在军事行动中的指挥调度。

是月,刘鄩攻下兗州,擒张守进,夷其族。

这句话描述了刘鄩攻下兗州,擒获张守进,并诛灭其族,这反映了古代对叛变行为的严厉打击。

十一月丁丑,以兗州安抚制置使、特进、检校太傅、大彭郡开国公刘鄩为兗州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同平章事,赏平兗之功也。

此句说明了刘鄩因平定兗州有功而被任命为兗州节度使,并加封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同平章事,这反映了皇帝对刘鄩的信任和对其贡献的认可。

辛卯,王瓚帅师至戚城,遇晋军。交绥而退。

这句话描述了王瓚率领军队到达戚城,与晋军交战,但最终退军。这反映了战争中的军事策略和战术运用。

十二月戊戌,晋王领军迫河南寨,王瓚率师御之,获晋将石家才。

此句说明了晋王领军逼近河南寨,王瓚率军抵抗,并俘获晋将石家才。这反映了战争中的军事对抗和战略布局。

既而瓚军不利,瓚退保杨村寨,晋人陷濮阳。

这句话描述了王瓚的军队不利,退守杨村寨,而晋军攻陷了濮阳。这反映了战争中的军事变化和局势的紧张。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五代史-后梁-末帝纪中》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905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