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薛居正(公元908年-976年),五代时期的历史学家,他为《旧五代史》的编纂做出了重要贡献。《旧五代史》详细记录了五代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对了解五代历史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年代:成书于五代十国时期(约10世纪)。
内容简要:《旧五代史》是五代时期的历史学家所编撰的关于五代历史的史书,内容涉及五代时期的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书中详细描述了各个朝代的兴起与灭亡、各朝帝王的治理方略、历史人物的事迹及内外战争。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记载,揭示了五代时期政治动荡、战争频繁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如何在复杂的局势中进行政治博弈。《旧五代史》是研究五代历史的基本资料之一,对于理解五代时期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至今具有重要意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五代史-后唐-明宗纪五-原文
天成三年春正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式。
辛亥,前河阳节度使、检校太傅、兼侍中孔勍以太子太师致仕。
癸丑,诏取今月十七日幸鄴都。
甲寅,以国子祭酒硃守素卒废朝。
丙辰,以镇南军节度使袁建丰卒废朝,诏赠太尉。
丁巳,诏曰:“朕闻尧、舜有恤刑之典,贵务好生;禹、汤申罪己之言,庶明知过。今月十七日,据巡检军使浑公兒口奏称,有百姓二人,以竹竿习战斗之事。朕初闻奏报,实所不容,率尔传宣,令付石敬瑭处置。今旦重诲敷奏,方知悉是幼童为戏,载聆谠议,方觉失刑,循揣再三,愧惕非一。亦以浑公兒诳诬颇甚,石敬瑭详覆稍乖,致人枉法而殂,处朕有过之地。今减常膳十日,以谢幽冤。其石敬瑭是朕懿亲,合施极谏,既兹错误,宜示省循,可罚一月俸。浑公兒决脊杖二十,仍销在身职衔,配流登州。小兒骨肉,赐绢五十匹、粟麦各百石,便令如法埋葬。兼此后在朝及诸道州府,凡有极刑,并须子细裁遣,不得因循。”
百僚进表称贺。
己未,中书门下奏,国子祭酒,望令宰相兼判。乃诏崔协判之。
《五代会要》载原奏云:祭酒之资,历朝所贵,爰从近代,不重此官。况属圣朝,方勤庶政,须宏雅道,以振时风。望令宰臣一员,兼判国子祭酒。
辛酉,以前潞州节度使毛璋为右金吾上将军,以左骁卫上将军华温琪为右金吾大将军,以春州刺史张虔钊为郑州防御使。
契丹方陷平州。
癸亥,诏应庙讳文字,只避正文,其偏旁文字,不用亏缺点画。
契丹遣使托诺巴摩哩等贡献,帝遣指挥使奔托山押国信赐契丹王妻。
戊辰,以随驾马军都指挥使、富州刺史康义诚兼领镇南军节度使;以随驾步军都指挥使、潮州刺史杨汉章遥领宁国军节度使。
中书上言:“旧制,遇二月十五日为圣祖降圣节,休假三日。准会昌元年二月敕,休假一日,请准近敕。”从之。
吐蕃伊埒雅逊等六人、回鹘米里都督等四人,并授归德、怀远将军,悉放还蕃。
庚午,册赠故瀛州刺史李嗣頵为太尉。
壬申,册赠故皇子检校司空从諲为太保。
甲戌,制以楚国夫人曹氏为淑妃,以韩国夫人王氏为德妃,仍令所司择日册命。
二月丁丑朔,有司上言,太阳合亏,既而有云不见,群官表贺。
诏巡幸鄴都宜停。
庚辰,伪吴杨溥遣使贡献,贺诛硃守殷。
帝以荆南拒命,通连淮夷,不纳其使,遣还。
壬午,以光禄卿韦寂卒废朝,赠礼部尚书。
癸未,工部尚书卢文纪贬石州司马,员外安置。
文纪私讳“业”,时新除于鄴为工部郎中。
旧例,僚属名与长官讳同,或改其任。
文纪素与宰相崔协有隙,故中书未议改官。
于鄴授官之后,文纪自请连假。
鄴寻就位,及差延州官告使副未行,文纪参告,且言侯鄴回日终请换曹,鄴其夕遂自经而死,故文纪贬官。
以仓部郎中何泽为吏部郎中,奖伏阁谏巡幸鄴都也。
丁亥,天德军节度使郭承丰加检校司徒。
辛卯,以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筠为左骁卫上将军。
诏中外群臣父母亡没者,并与追封赠。
癸巳,以礼部尚书崔贻孙卒辍朝。
甲午,以吐浑宁朔、奉化两府都知兵马使李绍鲁为吐浑宁朔府都督。
乙未,以枢密使兼东都留守孔循为许州节度使兼东都留守,邓州节度使高行珪移镇安州,应州节度使李从璋移镇滑州,滑州节度使卢文进移镇邓州。
丁酉,以责授檀州刺史刘训为右龙武大将军。
己亥,回鹘可汗仁喻遣都督李阿尔珊等贡献。
壬寅,以左金吾大将军建罗周敬为同州节度使。
甲辰,以威塞军节度使张廷裕卒废朝,诏赠太保。
以耀州团练使孙岳为阆州团练使,以左监门上将军高允贞为右金吾卫大将军,以右金吾卫大将军华温琪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三月丁未朔,以久雨,诏文武百辟极言时政得失。
丁巳,以邢州节度使王景戡为华州节度使,以前北京副留守李从温为邢州节度使。
己未,以宰臣郑珏为开府仪同三司、左仆射致仕,加食邑五百户。
庚申,以前复州刺史翟章为新州威塞军留后。
中书奏:“孟夏荐飨,合宰相行事,在朝只有宰相二员,今东都留守孔循带平章事,宜令摄太尉行事。”
孔循称:“使相有戎机,不当司祠祭重事。”
癸亥,以前镇州节度使王建立为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判三司。
西方鄴上言,收复归州。
以前郑州刺史杨汉宾为洋州武定军留后。
戊辰,以前彰国军节度副使陈皋为凤州武兴军留后,以前蔡州刺史孙汉韶为应州彰国军留后,以宣徽南院使范延光为枢密使,以宣徽北院使、判三司张延朗为宣徽南院使,以前冀州刺史娄继英为耀州团练使,以怀州刺史张廷蕴为金州防御使。
己巳,命范延光权知镇州军府事。
西方鄴奏,于归州杀败荆南贼军数千人。
时有太白山道士解元龟自西川至,对于便殿,称年一百一岁。
既而上表乞西都留守兼西川制置使,要修西京宫阙。
帝谓侍臣曰:“此人老耄,自远来朝,方期别有异见,反为身名,甚可笑也。”
赐号为知白先生,赐紫,放归山。
甲戌,册回鹘可汗仁喻为顺化可汗。
夏四月戊寅,以汴州节度使石敬瑭为鄴都留守,充天雄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
以枢密使、权知镇州军府事、检校太保范延光为镇州节度使兼北面水陆转运使;
以司农卿郑缋为太仆卿。
壬午,夔州节度使、东南面副招讨使西方鄴加检校太保。
甲申,皇第三女石氏封永宁公主,第十三女赵氏封兴平公主,仍令所司择日册命。
幽州上言,契丹有书求乐器。
乙酉,达靼遣使朝贡。
以随驾马军都指挥使康义诚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
丙戌,枢密使安重诲兼河南尹;
以皇子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从厚为汴州节度使,判六军如故。
丁亥,复州奏,湖南大破淮贼于道人矶。
以西川马步军都指挥使赵廷隐兼汉州刺史,从孟知祥之请也。
《九国志·赵廷隐传》:知祥至蜀,康延孝陷汉州,遣廷隐率兵击破之,擒延孝,槛送阙下。
知祥奏加检校司空、汉州刺史,遂留屯成都。
洋州上言,重开入蜀旧路三百余里,比今官路较二十五程而近。
癸巳,殿中少监石知讷贬宪州司户,坐扇惑军镇也。
北面副招讨、宋州节度使王晏球以定州节度使王都反状闻。
庚子,制义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太原王王都削夺官爵。
壬寅,以王晏球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知定州行军州事;
以沧州节度使兼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安审通为副招讨使兼诸道马军都指挥使;
以左散骑常侍萧希甫兼判大理卿事。
西京奏,前枢密使张居翰卒。
五月乙巳朔,回鹘可汗仁喻封顺化可汗。
丁未,鄴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河阳节度使赵延寿并加驸马都尉。
以右仆射李琪为太子少傅。
辛亥,沙州节度使曹义金加爵邑。
王晏球上言,收夺得定州北西二关城。
癸丑,湖南马殷奏,二月中大破淮寇二万,生擒将士五百余人。
中书上言:诸道荐人,总与不可,全阻又难。
今后节度使每年许荐二人,带使相者许荐三人,团练、防御使各一人,节度、观察判官并听旨授,书记已下即许随府。
从之。
以六军判官、尚书司封郎中史圭为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诏州县官以三十月为考限,刺史以二十五月为限,以到任日为始。
己未,幽州奏,契丹托诺领二千骑西南趋定州。
以前同州节度使卢质行兵部尚书,判太常卿事。
辛酉,以天雄军节度副使、判兴唐府事赵敬怡为枢密使。
诏曰:上柱国,勋之极也。
近代已来,文臣官阶稍高,便授柱国,岁月未深,便转上柱国。
武资初官,便授上柱国。
今后凡加勋,先自武骑尉,十二转方授上柱国,永作成规,不令逾越。
丁卯,镇州奏,今月十八日,王师不利于新乐。
壬申,王晏球奏,今月二十一日,大破定州贼军及契丹于曲阳,斩获数千人,王都与托诺以数十骑复入于定州。
六月己卯,以右金吾上将军毛璋为左金吾上将军,以前安州节度使史敬镕为右金吾上将军,以前华州节度使刘彦琮为左武卫上将军。
壬午,放内园鹿七头于深山。
乙酉,皇子故金枪指挥使、检校左仆射从璟赠太保。
己丑,幽州赵德钧奏,杀契丹千余人于幽州东,获马六百匹。
壬辰,宰臣冯道率百僚上表,请上尊号曰圣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诏报不允。
丙申,冯道等再上尊号,不允。
戊戌,以西京副留守、知留守事张遵诲行京兆尹。
秋七月乙巳,诏故伪蜀主王衍追封顺正公,以诸侯礼葬。
丙午,以前武信军节度使李敬周为邠州节度使。
丁未,以沧州节度使安审通卒于师辍朝。
壬子,以朔方节度使韩洙卒废朝。
甲寅,王晏球奏,六月二十二日进攻逆城,将士伤者三千人。
时晏球知城中有备,未欲急攻,硃宏昭、张虔钊切于立功,促攻贼垒,晏球不得已而进兵,遂致伤痍者众。
乙卯,以太子少保李茂勋卒辍朝。
己未,诏弛曲禁,许民间自造,于秋苗上纳征曲价,亩出五钱。
时孔循以曲法杀一家于洛阳,或献此议,以为爱其人,便于国,故行之。
宗正卿李纾除名,刑部侍郎马缟贬绥州司马,刑部员外郎李慎仪贬阶州司户。
初,李纾差摄陵台令张保嗣等各虚称试衔,为奉先令王延朗所讼,大理寺断以诈假官论,刑部详覆,称非诈假。
大理执之,召两司廷议,刑部理屈,故有是贬。
纾续敕配陇州,徒一年。
未几,诏曰:天下州府,例是摄官,皆结试衔,或因勘穷,便关诈假。
已前或有称试衔,一切不问,此后并宜禁止。
曹州刺史成景宏贬绥州司户参军,续敕长流宥州,寻赐自尽,坐受本州仓吏钱百缗也。
齐州防御使曹廷隐以奏举失实,配流永州,续敕赐自尽。
甲子,王晏球奏,今月十九日契丹七千骑来援定州,王师逆战于唐河北,大破之。
案:《通鉴》:壬戌,王晏球破契丹于唐河。
追至满城,又破之,斩二千级,获马千匹。
戊辰,诏福建节度使王延钧依前检校太师、守中书令,进封闽王。
己巳,王晏球奏,此月二十一日,追契丹至易州,掩杀四十里,擒获甚众。
故朔方节度使韩洙赠太尉。
以兵部侍郎王权、御史中丞梁文矩并为吏部侍郎,以左谏议大夫吕梦奇为御史中丞。
八月癸酉朔,以翰林学士守中书舍人李怿、刘煦并为户部侍郎充职,以吏部侍 郎刘岳守秘书监,以吏部侍郎韩彦恽守礼部尚书,以户部侍郎归蔼守太子宾客,以 户部侍郎裴皞守兵部侍郎,以中书舍人张文宝守刑部侍郎。
诏凡有姓犯庙讳者,以 本望为姓。
丁丑,以检校尚书右仆射、守龙武大将军刘训为晋州节度使、检校太傅。
壬午,幽州赵德钧奏,于府西邀杀契丹败党数千人,生擒首领特哩衮及其属凡五十 余人。
是时,官军袭杀契丹,属秋雨继降,泥泞莫进,人饥马乏,散投村落,所在 村民持白梃殴杀之。
德钧出兵接于要路,惟奇峰岭北有马潜遁脱者数十余,无噍类。
帝致书谕其本国。
辛卯,以朔方军留后韩璞为朔方军节度使、灵武雄警甘肃等州观察使、检校司徒。
帝闻随、邓、复、郢、均、房之民,父母骨肉有疾,以长竿遥致 粥食而饷之,出嫁女,夫家不遣来省疾,乃下诏委长吏严加禁察。
房州奏,新开山路四百里,南通夔州,画图以献。
以前洋州节度使戴思远为太子太保致仕。
庚子,诏:“今后翰林学士入院,以先后为班次,承旨一员,不计官资先后,在学士之上。”
闰月丁未,两浙节度观察留后、清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钱元瓘加 杭州、越州大都督府长史,充镇东、镇海等军节度使。
戊申,赵德钧献戎俘于阙下, 其蕃将特哩衮五十人留于亲卫,余契丹六百人皆斩之。
乙卯,升楚州为顺化军。
以明州刺史钱元珦为本州节度使,以吏部尚书萧顷为太子少保。
契丹遣使来贡献。
契丹平州刺史张希崇上表归顺。
乙丑,陕州节度使李从敏移镇沧州。
以宣徽南院使张延朗为陕州节度使。
诏:“在京遇行极法日,宜不举乐,兼减常膳。诸州遇行极法 日,禁声乐。”
己巳,滑州掌书记孟升匿母服,大理寺断处流,特敕孟升赐自尽。
观察使、观察判官、录事参军硃其纠察,各行殿罚。
襄邑县民闻威,父为人所杀, 不雪父冤,有状和解,特敕处死。
是月二十七,大水,河水溢。
绛州地震。
九月乙亥,以捧圣左右厢副都指挥使索自通为云州节度使。
丁丑,以太府卿、 判四方馆事李郁为宗正卿。
壬午,以晋州节度使安崇阮为左骁卫上将军。
甲申,吐蕃、回鹘各遣使贡献。
壬辰,宰臣王建立进玉杯,上有文曰“传国万岁杯”。
乙未,诏德州流人温韬、辽州流人段凝、岚州司户陶、宪州司户石知讷、原州司马聂屿, 并宜赐死于本处,暴其宿恶而诛之也。
丙申,以邠州节度使梁汉颙为右威卫上将军。
丁酉,河阳节度使、驸马都尉赵延寿为检校司徒。
己亥,诏徐州节度使房知温兼荆 南行营招讨使,知荆南行府事。
冬十月甲辰,制琼华长公主孟氏可册为福庆长公主。
丙午,以沧州节度使李从 敏兼北面招讨使。
戊申,帝临轩,命礼部尚书韩彦恽、工部侍郎任赞往应州奉册四 庙。
诏邠州节度使李敬周攻庆州,以刺史窦廷琬拒命故也。
戊午,契丹平州刺史张希崇已下八十余人见于元德殿,颁赐有差。
突厥首领张慕进等来朝贡。
甲子,安州 节度使高行珪奏,屯驻左神捷、左怀顺军士作乱,已逐杀出城。
诏升寿州为忠正军。
戊辰,以云州节度使索自通领寿州节度使,以前云州节度使张温复为云州节度使。
庚午夜,西南有彗星长丈余,在牛星五度。
十一月癸酉,日南至,帝御崇元殿受朝贺。
甲戌,捧圣指挥使何福进招收到安 州作乱兵士五百人,自指挥使已下至节级四十余人并斩,余众释之。
壬午,房知温 奏,荆南高季兴卒。
中书舍人刘赞奏:“请节度使及文班二品已上谢见通唤。”
从之。
是日,以契丹所署平州刺史、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张希崇为汝州刺史,加检校 太傅。
己丑,中书奏:“今后或有封册,请御正衙。”
从之。
青州奏,节度使霍彦 威卒,辍朝三日。
诏宰臣王建立权知青州军州事。
庚寅,礼部员外郎和凝奏:“应 补斋郎并须引验正身,以防伪滥。旧例,使廕一任官补一人,今后改官须转品即可, 如无子,许以亲侄继限,念书十卷,试可则补。”
从之。
甲午,以尚书左仆射、同 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判三司王建立为青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丙申,帝谓侍臣曰:“古铁券如何?”
赵凤对曰:“帝王誓文,许其子子孙长享爵禄。”
帝曰:“先朝所赐,惟朕与郭崇韬、李继麟三人尔,崇韬、继麟寻已族灭,朕之危 疑,虑在旦夕。”
于是嗟叹久之。
赵凤曰:“帝王执信,故不必铭金镂石矣。”
吏部郎中何泽奏:“流外官请不试书判之类。”
从之。
吐蕃遣使朝贡。
戊戌,前安州 节度副使范延荣并男皆斩于军巡狱,为高行珪诬奏故也。
十二月壬寅朔,诏真定府属县宜准河中、凤翔例升为次畿,真定县升为次赤。
甲辰,邠州节度使李敬周奏,收下庆州,刺史窦廷琬族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五代史-后唐-明宗纪五-译文
天成三年春天正月朔日,皇帝在崇元殿接受朝贺,仪仗队和卫士按照规定排列。
辛亥这天,前河阳节度使、检校太傅、兼侍中孔勍以太子太师的身份退休。
癸丑这天,下诏在十七日前往鄴都。
甲寅这天,因为国子祭酒朱守素去世,朝廷停止朝会。
丙辰这天,因为镇南军节度使袁建丰去世,朝廷停止朝会,并下诏追赠他为太尉。
丁巳这天,皇帝下诏说:‘我听说尧、舜有宽刑的典章,重视爱护生命;大禹、商汤有反省自己的言论,希望明白自己的过错。本月十七日,根据巡检军使浑公儿的奏报,有两位百姓用竹竿练习战斗。我最初听到这个报告时,实在无法容忍,就草率地传令给石敬瑭处理。今天早上听到详细汇报,才知道是小孩子在玩耍,仔细听取忠言,才觉得处罚不当,反复思考,感到非常愧疚和害怕。也因为浑公儿欺骗太严重,石敬瑭的详细汇报稍有偏差,导致有人无辜受罚而死,让我处于有过之地。现在减少十天的常膳,以谢罪于那些冤魂。石敬瑭是我的亲信,应该严厉劝谏,既然犯了错误,应该表示悔过,可以罚他一个月的俸禄。浑公儿鞭打二十下,取消他的官职,流放到登州。小孩子家属,赐绢五十匹、粟麦各一百石,按法律安葬。从今以后,在朝廷和各道州府,所有极刑案件,都必须仔细处理,不得草率从事。’百官上表祝贺。
己未这天,中书门下奏请,希望让宰相兼任国子祭酒。于是下诏让崔协负责。
《五代会要》记载原奏说:‘国子祭酒这一职位,历代都很重视,但从近代开始,不再重视这个官职。何况现在圣朝正忙于各种政务,需要弘扬高雅的道德,以振兴时代风气。希望让一位宰相兼任国子祭酒。’辛酉这天,以前潞州节度使毛璋被任命为右金吾上将军,左骁卫上将军华温琪被任命为右金吾大将军,春州刺史张虔钊被任命为郑州防御使。契丹刚刚攻陷平州。癸亥这天,下诏说,应避讳的文字只避开正文,偏旁文字不用减少笔画。
契丹派遣使者托诺巴摩哩等人进贡,皇帝派遣指挥使奔托山押送国信赐给契丹王的妻子。戊辰这天,以随驾马军都指挥使、富州刺史康义诚兼任镇南军节度使;以随驾步军都指挥使、潮州刺史杨汉章遥领宁国军节度使。中书上奏说:‘旧制规定,二月十五日为圣祖降圣节,休假三天。根据会昌元年二月的敕令,休假一天,请按照最近的敕令。’皇帝同意了。
吐蕃伊埒雅逊等六人、回鹘米里都督等四人,都被授予归德、怀远将军,全部放回本国。庚午这天,册封赠故瀛州刺史李嗣頵为太尉。壬申这天,册封赠故皇子检校司空从諲为太保。甲戌这天,下制以楚国夫人曹氏为淑妃,以韩国夫人王氏为德妃,并令有关部门选择日期册封。
二月丁丑朔,有关部门上奏,太阳将出现亏损,随后有云彩遮住,群官上表祝贺。皇帝下诏,巡视鄴都的事宜应该停止。庚辰这天,伪吴杨溥派遣使者进贡,祝贺诛杀朱守殷。皇帝因为荆南拒绝命令,与淮夷通好,不接受他的使者,将他遣返回去。壬午这天,因为光禄卿韦寂去世,朝廷停止朝会,追赠他为礼部尚书。癸未这天,工部尚书卢文纪被贬为石州司马,安置在员外。文纪私下忌讳‘业’字,当时新任命在鄴为工部郎中。按照旧例,僚属的名字与长官相同,或者改任其他职务。文纪与宰相崔协有矛盾,所以中书没有讨论改官的事。在鄴授官之后,文纪自己请求连续请假。鄴不久上任,等到派遣延州官告使副没有出发,文纪参加官告,并说等鄴回来后最终请求换曹,鄴当天晚上就自缢而死,所以文纪被贬官。以仓部郎中何泽为吏部郎中,奖励他闭门上谏巡视鄴都。
丁亥这天,天德军节度使郭承丰加封检校司徒。辛卯这天,以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筠为左骁卫上将军。下诏中外群臣,如果父母去世,都给予追封赠。
癸巳这天,礼部尚书崔贻孙去世,朝廷停止朝会。甲午这天,以吐浑宁朔、奉化两府都知兵马使李绍鲁为吐浑宁朔府都督。乙未这天,以枢密使兼东都留守孔循为许州节度使兼东都留守,邓州节度使高行珪移镇安州,应州节度使李从璋移镇滑州,滑州节度使卢文进移镇邓州。丁酉这天,以责授檀州刺史刘训为右龙武大将军。己亥这天,回鹘可汗仁喻派遣都督李阿尔珊等人进贡。壬寅这天,以左金吾大将军罗周敬为同州节度使。甲辰这天,以威塞军节度使张廷裕去世,朝廷停止朝会,追赠他为太保。以耀州团练使孙岳为阆州团练使,以左监门上将军高允贞为右金吾卫大将军,以右金吾卫大将军华温琪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三月丁未朔,因为连绵大雨,皇帝下诏文武百官极言时政得失。丁巳这天,以邢州节度使王景戡为华州节度使,以前北京副留守李从温为邢州节度使。己未这天,以宰臣郑珏为开府仪同三司、左仆射退休,加封食邑五百户。庚申这天,以前复州刺史翟章为新州威塞军留后。中书上奏:‘孟夏祭祀,应该由宰相主持,现在朝廷只有两位宰相,东都留守孔循兼任平章事,应该让他代理太尉行事。’孔循说:‘使相有军事机密,不适宜主持重要的祭祀活动。’癸亥这天,以前镇州节度使王建立为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判三司。西方鄴上奏,收复了归州。以前郑州刺史杨汉宾为洋州武定军留后。戊辰这天,以前彰国军节度副使陈皋为凤州武兴军留后,以前蔡州刺史孙汉韶为应州彰国军留后,以宣徽南院使范延光为枢密使,以宣徽北院使、判三司张延朗为宣徽南院使,以前冀州刺史娄继英为耀州团练使,以怀州刺史张廷蕴为金州防御使。己巳这天,命令范延光暂时管理镇州军府事务。西方鄴上奏,在归州击败了荆南贼军数千人。当时太白山道士解元龟从西川来到,在便殿上称自己一百一岁。之后上表请求担任西都留守兼西川制置使,要修建西京宫阙。皇帝对侍臣说:‘这个人年老体衰,从远方来朝,本期望有特别的见解,却只是为了自己的名声,非常可笑。’赐号为知白先生,赐紫袍,放他回山。甲戌这天,册封回鹘可汗仁喻为顺化可汗。
夏四月戊寅日,任命汴州节度使石敬瑭为鄴都留守,担任天雄军节度使,并加封同平章事;任命枢密使、代理镇州军府事务、检校太保范延光为镇州节度使,兼任北面水陆转运使;任命司农卿郑缋为太仆卿。壬午日,夔州节度使、东南面副招讨使西方鄴加封检校太保。甲申日,皇上的第三女石氏被封为永宁公主,第十三女赵氏被封为兴平公主,并下令相关部门选择吉日册封。幽州上报,契丹有书信请求乐器。乙酉日,达靼派遣使者进贡。任命随驾马军都指挥使康义诚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丙戌日,枢密使安重诲兼任河南尹;任命皇子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从厚为汴州节度使,继续担任判六军诸卫事。丁亥日,复州上报,在道人矶大败淮贼。任命西川马步军都指挥使赵廷隐兼任汉州刺史,这是孟知祥的请求。《九国志·赵廷隐传》记载:孟知祥到蜀地后,康延孝攻陷汉州,孟知祥派遣赵廷隐率兵击败康延孝,将其擒获并押送回朝。孟知祥上奏加封赵廷隐检校司空、汉州刺史,于是赵廷隐留驻成都。洋州上报,重新开通入蜀旧路三百余里,比现在的官路缩短了二十五程。癸巳日,殿中少监石知讷因煽惑军镇被贬为宪州司户。北面副招讨、宋州节度使王晏球上报,定州节度使王都反叛的情况。庚子日,皇帝下令削夺义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太原王王都的官爵。壬寅日,任命王晏球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兼管定州行军州事;任命沧州节度使兼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安审通为副招讨使,兼诸道马军都指挥使;任命左散骑常侍萧希甫兼判大理卿事。西京上报,前枢密使张居翰去世。
五月乙巳朔日,回鹘可汗仁喻被封为顺化可汗。丁未日,鄴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河阳节度使赵延寿都被加封为驸马都尉。任命右仆射李琪为太子少傅。辛亥日,沙州节度使曹义金加封爵位和封地。王晏球上报,收复了定州北西二关城。癸丑日,湖南马殷上报,二月间大败淮寇二万,生擒将士五百余人。中书上报:‘各道推荐的官员,总体上都不合适,全部阻止又难以做到。今后节度使每年可推荐二人,带使相的节度使可推荐三人,团练、防御使各推荐一人,节度、观察判官由皇帝旨意任命,书记以下可随府任用。’皇帝同意了这个建议。任命六军判官、尚书司封郎中史圭为右谏议大夫,充任枢密直学士。下诏州县官员以三十个月为考核期限,刺史以二十五月为限,从到任之日起计算。己未日,幽州上报,契丹托诺率领二千骑兵向西南方向趋近定州。以前同州节度使卢质担任兵部尚书,兼判太常卿事。辛酉日,任命天雄军节度副使、判兴唐府事赵敬怡为枢密使。诏令:‘上柱国,是勋位的极致。近代以来,文臣官阶稍高,就授予柱国,时间不长,就转授上柱国。武官初官,就授予上柱国。今后凡是加封勋位,先从武骑尉开始,十二转之后才授予上柱国,永为定规,不允许超越。’丁卯日,镇州上报,本月十八日,王师在新乐不利。壬申日,王晏球上报,本月二十一日,在曲阳大败定州贼军和契丹,斩杀和俘获数千人,王都和托诺率领数十骑兵重新进入定州。
六月己卯日,任命右金吾上将军毛璋为左金吾上将军,以前安州节度使史敬镕为右金吾上将军,以前华州节度使刘彦琮为左武卫上将军。壬午日,将内园的七头鹿放归深山。乙酉日,皇子故金枪指挥使、检校左仆射从璟追赠太保。己丑日,幽州赵德钧上报,在幽州东杀契丹一千余人,获得马六百匹。壬辰日,宰臣冯道率领百官上表,请求皇帝加封尊号为‘圣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皇帝下诏不准。丙申日,冯道等人再次上表请求,皇帝仍不准。戊戌日,任命西京副留守、代理留守事张遵诲为京兆尹。
秋七月乙巳日,皇帝下诏,追封故伪蜀主王衍为顺正公,按照诸侯的礼仪安葬。丙午日,以前武信军节度使李敬周为邠州节度使。丁未日,沧州节度使安审通在军中去世,皇帝因此停止朝会。壬子日,朔方节度使韩洙去世,皇帝因此停止朝会。甲寅日,王晏球上报,六月二十二日进攻逆城,将士受伤者有三千人。当时王晏球知道城中有准备,不想急于攻城,朱宏昭、张虔钊急于立功,催促攻城,王晏球不得已而进攻,导致伤亡惨重。乙卯日,太子少保李茂勋去世,皇帝因此停止朝会。己未日,皇帝下诏放宽曲禁,允许民间自行酿造,在秋苗上纳征曲价,每亩出五钱。当时孔循因曲法在洛阳杀了一家,有人提出此议,认为这样做既爱民又利国,因此采纳。宗正卿李纾被除名,刑部侍郎马缟被贬为绥州司马,刑部员外郎李慎仪被贬为阶州司户。起初,李纾指使代理陵台令张保嗣等人虚称试衔,被奉先令王延朗告发,大理寺判决为诈假官,刑部复审,认为不是诈假。大理寺坚持原判,召集两司廷议,刑部理屈,因此有此贬谪。李纾继续被敕配陇州,流放一年。不久,皇帝下诏:‘天下州府,例是代理官,都结试衔,或因查究,便涉及诈假。以前如有称试衔的,一切不予追究,今后都应禁止。’曹州刺史成景宏被贬为绥州司户参军,后来又下敕流放宥州,不久赐死,是因为接受本州仓吏钱一百缗。壬戌日,齐州防御使曹廷隐因奏报失实,被流放永州,后来又下敕赐死。甲子日,王晏球上报,本月十九日,契丹七千骑兵来援定州,王师在唐河北迎战,大败契丹。根据《通鉴》:壬戌日,王晏球在唐河大败契丹。追击至满城,又大败契丹,斩杀二千级,获得马一千匹。戊辰日,皇帝下诏,福建节度使王延钧依前检校太师、守中书令,进封为闽王。己巳日,王晏球上报,本月二十一日,追击契丹至易州,掩杀四十里,擒获甚众。故朔方节度使韩洙追赠太尉。任命兵部侍郎王权、御史中丞梁文矩为吏部侍郎,任命左谏议大夫吕梦奇为御史中丞。
八月癸酉初一日,任命翰林学士李怿、刘煦同时担任户部侍郎,刘岳担任秘书监,韩彦恽担任礼部尚书,归蔼担任太子宾客,裴皞担任兵部侍郎,张文宝担任刑部侍郎。下诏说,如果有姓氏触犯庙讳的人,可以保留本望作为姓氏。丁丑日,任命检校尚书右仆射、守龙武大将军刘训为晋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壬午日,幽州赵德钧上报,在府西拦截并杀死了数千名契丹败兵,生擒首领特哩衮及其属下五十余人。当时,官军袭击契丹,因秋雨连绵,道路泥泞,人马疲惫,散落在村落中,当地村民持棍棒击杀他们。赵德钧在要道上出兵接应,只有几十人马从奇峰岭北悄悄逃脱,没有留下活口。皇帝写信给其本国。
辛卯日,任命朔方军留后韩璞为朔方军节度使、灵武雄警甘肃等州观察使、检校司徒。皇帝听说随、邓、复、郢、均、房等地的人民,父母或亲人有病,用长杆远程送粥食给他们,出嫁的女儿,夫家不派人来看望疾病,于是下诏让地方官员严格禁止和检查。房州上报,新开辟山路四百里,通往夔州,画图献上。以前洋州节度使戴思远退休。
庚子日,下诏:‘今后翰林学士入院,以先后为班次,承旨一员,不计官资先后,在学士之上。’闰月丁未日,两浙节度观察留后、清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钱元瓘加授杭州、越州大都督府长史,充任镇东、镇海等军节度使。戊申日,赵德钧在朝廷献上战俘,其蕃将特哩衮五十人留在亲卫,其余契丹六百人都被斩首。乙卯日,楚州升为顺化军。以明州刺史钱元珦为本州节度使,以吏部尚书萧顷为太子少保。契丹派遣使者来进贡。
契丹平州刺史张希崇上表归顺。乙丑日,陕州节度使李从敏调任沧州。以宣徽南院使张延朗为陕州节度使。下诏:‘在京师遇到执行极刑的日子,应停止娱乐,并减少日常饮食。各州遇到执行极刑的日子,禁止音乐。’己巳日,滑州掌书记孟升隐瞒母亲去世的丧服,大理寺判决流放,特敕令孟升自尽。观察使、观察判官、录事参军朱其负责纠察,各行殿罚。襄邑县民闻威,其父被人杀害,未能为父报仇,有状和解,特敕处死。这个月二十七日,发大水,河水溢出。绛州发生地震。
九月乙亥日,以捧圣左右厢副都指挥使索自通为云州节度使。丁丑日,以太府卿、判四方馆事李郁为宗正卿。壬午日,以晋州节度使安崇阮为左骁卫上将军。甲申日,吐蕃、回鹘各自派遣使者进贡。壬辰日,宰臣王建立进献玉杯,上面有‘传国万岁杯’的字样。乙未日,下诏德州流人温韬、辽州流人段凝、岚州司户陶、宪州司户石知讷、原州司马聂屿,都应在本地赐死,公开他们的恶行而诛杀他们。
丙申日,以邠州节度使梁汉颙为右威卫上将军。丁酉日,河阳节度使、驸马都尉赵延寿为检校司徒。己亥日,下诏徐州节度使房知温兼荆南行营招讨使,知荆南行府事。
冬十月甲辰日,制命琼华长公主孟氏可册封为福庆长公主。丙午日,以沧州节度使李从敏兼北面招讨使。戊申日,皇帝登临宝座,命令礼部尚书韩彦恽、工部侍郎任赞前往应州接受册封四庙。下诏邠州节度使李敬周攻打庆州,因为刺史窦廷琬拒命。
戊午日,契丹平州刺史张希崇以下八十余人出现在元德殿,分别赐予不同的赏赐。突厥首领张慕进等人来朝贡。甲子日,安州节度使高行珪上报,驻扎在左神捷、左怀顺军的士兵发生叛乱,已经将他们逐出城外。下诏升寿州为忠正军。戊辰日,以云州节度使索自通兼任寿州节度使,以前云州节度使张温复为云州节度使。庚午夜,西南方出现一根长丈余的彗星,在牛星五度。
十一月癸酉日,冬至,皇帝在崇元殿接受朝贺。甲戌日,捧圣指挥使何福进招收到安州作乱的士兵五百人,从指挥使以下至节级四十余人一并斩首,其余的人释放。壬午日,房知温上报,荆南高季兴去世。中书舍人刘赞上报:‘请节度使及文班二品以上官员谢见通唤。’皇帝同意了。这一天,以契丹所署平州刺史、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张希崇为汝州刺史,加检校太傅。
己丑日,中书上报:‘今后或有封册,请御正衙。’皇帝同意了。青州上报,节度使霍彦威去世,停止朝会三天。下诏宰臣王建立暂时代理青州军州事。庚寅日,礼部员外郎和凝上报:‘应该补充的斋郎都必须引验正身,以防伪滥。旧例,使廕一任官补一人,今后改官须转品即可,如果没有儿子,允许以亲侄继任,念书十卷,考试合格则可以补充。’皇帝同意了。甲午日,以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判三司王建立为青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丙申日,皇帝对侍臣说:‘古代的铁券如何?’赵凤回答说:‘这是帝王的誓言,许诺其子子孙孙可以长享爵禄。’皇帝说:‘先朝所赐,只有我与郭崇韬、李继麟三人,崇韬、继麟不久已经族灭,我对自己的危险和怀疑,时刻都在。’于是感叹了很久。赵凤说:‘帝王执信,所以不必铭金镂石。’吏部郎中何泽上报:‘流外官请不试书判之类。’皇帝同意了。吐蕃派遣使者朝贡。
戊戌日,前安州节度副使范延荣及其儿子都在军巡狱中被斩首,是因为高行珪诬告的。
十二月壬寅初一日,下诏真定府属县应按照河中、凤翔的例子升为次畿,真定县升为次赤。甲辰日,邠州节度使李敬周上报,攻下庆州,刺史窦廷琬被族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五代史-后唐-明宗纪五-注解
天成三年:天成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天成三年即公元928年。
春正月戊申朔:春正月指的是农历正月,戊申朔表示这一天的干支纪年。
帝御崇元殿:帝指的是皇帝,御表示皇帝亲自前往,崇元殿是皇帝的宫殿。
仗卫如式:仗卫指的是宫廷的仪仗队,如式表示按照规定的仪式进行。
河阳节度使:河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节度使是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检校太傅:检校官职,太傅是古代的高级文官。
兼侍中孔勍:兼表示同时担任,侍中是古代的官职,孔勍是人名。
太子太师:太子太师是辅导太子的官职,致仕是退休。
国子祭酒:国子祭酒是古代教育机构国子监的负责人。
硃守素:硃守素是人名。
镇南军节度使:镇南军是地方军事行政单位,节度使是军事行政长官。
袁建丰:袁建丰是人名。
太尉:太尉是古代的官职,位高权重。
尧、舜:尧和舜是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圣贤君主。
禹、汤:禹和汤是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圣贤君主。
恤刑:恤刑是指宽恕刑罚。
好生:好生是指爱护生命。
申罪己之言:申罪己之言是指自我反省。
庶明知过:庶明知过是指希望明白自己的过错。
巡检军使:巡检军使是负责巡视和检查军队的官员。
浑公兒:浑公兒是人名。
石敬瑭: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开国皇帝,曾任汴州节度使。
懿亲:懿亲是指皇帝的亲戚。
常膳:常膳是指皇帝的日常饮食。
幽冤:幽冤是指被冤枉的人。
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是古代的中央行政机构。
宰相:宰相是古代的官职,是皇帝的重要辅佐。
崔协:崔协是人名,是当时的宰相。
国子监:国子监是古代的最高学府。
原奏:原奏是指最初的奏章。
圣朝:圣朝是指当时的朝廷。
庶政:庶政是指国家的各种政务。
宏雅道:宏雅道是指高尚的道德。
平州:平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
庙讳:庙讳是指对已故皇帝的尊称。
偏旁文字:偏旁文字是指汉字的组成部分。
契丹:契丹是古代的一个民族,后来建立了辽朝。
富州刺史:富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宁国军节度使:宁国军是地方军事行政单位,节度使是军事行政长官。
圣祖降圣节:圣祖降圣节是指纪念圣祖的节日。
会昌元年:会昌元年是唐武宗李炎的年号,即公元841年。
准会昌元年二月敕:准会昌元年二月敕是指按照会昌元年二月的敕令。
吐蕃:吐蕃是古代的一个民族,后来建立了吐蕃王朝。
回鹘:回鹘是古代的一个民族,后来建立了回纥国。
怀远将军:怀远将军是古代的官职。
瀛州刺史:瀛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太保:太保是古代的官职,位高权重。
楚国夫人:楚国夫人是古代的官职,位高权重。
韩国夫人:韩国夫人是古代的官职,位高权重。
册赠:册赠是指用册书的形式追赠官职。
太阳合亏:太阳合亏是指太阳被遮挡,出现日食。
伪吴:伪吴是指后梁的敌对势力。
朱守殷:朱守殷是人名。
光禄卿:光禄卿是古代的官职,负责宫廷饮食。
石州司马:石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司马是地方行政长官。
员外:员外是指不在编制内的官员。
何泽:何泽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官员。
天德军节度使:天德军是地方军事行政单位,节度使是军事行政长官。
山南西道节度使:山南西道是地方行政区域,节度使是军事行政长官。
左骁卫上将军:左骁卫是古代的军种,上将军是高级将领。
枢密使:枢密使,古代官职,负责军事。
许州节度使:许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节度使是军事行政长官。
安州:安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湖北省。
滑州:滑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右龙武大将军:右龙武是古代的军种,大将军是高级将领。
回鹘可汗:回鹘,古代民族;可汗,古代民族的首领。
同州节度使:同州,古地名,今属陕西省;节度使,古代官职,负责军事。
威塞军节度使:威塞军是地方军事行政单位,节度使是军事行政长官。
耀州团练使:耀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团练使是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左监门上将军:左监门是古代的军种,上将军是高级将领。
阆州团练使:阆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团练使是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镇州军府事:镇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军府事是指军事行政事务。
西川制置使:西川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制置使是地方行政长官。
太白山道士:太白山是古代的一座山,道士是修道的僧侣。
解元龟:解元龟是人名。
洋州武定军留后:洋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武定军是地方军事行政单位,留后是指代理职务。
凤州武兴军留后:凤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武兴军是地方军事行政单位,留后是指代理职务。
应州彰国军留后:应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彰国军是地方军事行政单位,留后是指代理职务。
宣徽南院使:宣徽南院使是宣徽院的官员,负责宣徽院的事务。
宣徽北院使:宣徽是古代的官职,北院使是官职名。
判三司:判三司是负责审判三司(户部、刑部、工部)事务的官员。
金州防御使:金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防御使是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权知:权知是指暂时负责。
归州:归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
荆南:荆南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是后梁的敌对势力。
淮夷:淮夷是古代的一个民族。
邢州节度使:邢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节度使是军事行政长官。
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是古代的官职,位高权重。
左仆射:左仆射是古代的官职,位高权重。
复州刺史:复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新州威塞军留后:新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威塞军是地方军事行政单位,留后是指代理职务。
孟夏荐飨:孟夏是指农历四月,荐飨是指祭祀。
平章事:平章事是古代的官职,位高权重。
西京:西京,古代指长安,今属陕西省西安市。
太白山:太白山是古代的一座山。
道士:道士是修道的僧侣。
顺化可汗:可汗的封号。
夏四月戊寅:夏四月,农历四月,戊寅为干支纪年中的地支第三位,代表年份的序号。此处指具体的某年农历四月。
汴州节度使:汴州,古地名,今属河南省开封市。节度使,古代官职,负责一定地区的军事和行政。
鄴都留守:鄴都,古地名,今属河北省邯郸市。留守,古代官职,负责一地的军事和行政。
天雄军节度使:天雄军,古代军事编制,节度使负责该地区的军事和行政。
同平章事:同平章事,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镇州:镇州,古地名,今属河北省正定县。
司农卿:司农卿,古代官职,负责农业。
太仆卿:太仆卿,古代官职,负责宫廷车马。
夔州:夔州,古地名,今属重庆市。
东南面副招讨使:东南面副招讨使,古代官职,负责东南地区的军事。
西方鄴:西方鄴,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皇第三女石氏:皇帝的第三个女儿,石氏。
永宁公主:公主的封号,表示皇帝的女儿。
兴平公主:公主的封号,表示皇帝的女儿。
册命:古代皇帝对公主的正式封号仪式。
幽州:幽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北京地区。
达靼:达靼,古代民族,与契丹有交往。
随驾马军都指挥使:随驾马军都指挥使,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骑兵。
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侍卫。
枢密使安重诲:枢密使,负责军事;安重诲,人名。
河南尹:河南尹,古代官职,负责河南省的行政。
皇子:皇帝的儿子。
判六军诸卫事:判六军诸卫事,古代官职,负责宫廷六军的军事。
从厚:人名。
复州:复州,古地名,今属湖北省。
湖南大破淮贼于道人矶:湖南军队在道人矶大败淮贼。
西川马步军都指挥使:西川,古地名,今属四川省;马步军都指挥使,古代官职,负责军事。
赵廷隐:人名。
汉州刺史:汉州,古地名,今属四川省;刺史,古代官职,负责一州的行政。
孟知祥:人名。
洋州:洋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殿中少监:殿中少监,古代官职,负责宫廷事务。
宪州司户:宪州,古地名;司户,古代官职,负责户籍。
北面副招讨:北面副招讨,古代官职,负责北方地区的军事。
宋州节度使:宋州,古地名,今属河南省;节度使,古代官职,负责军事。
王晏球:人名。
定州节度使:定州,古地名,今属河北省;节度使,古代官职,负责军事。
王都:人名。
北面行营招讨使:北面行营招讨使,古代官职,负责北方地区的军事。
沧州节度使:沧州,古地名,今属河北省;节度使,古代官职,负责军事。
左散骑常侍:左散骑常侍,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顾问。
大理卿:大理卿,古代官职,负责司法。
枢密使张居翰:枢密使,负责军事;张居翰,人名。
驸马都尉:驸马都尉,古代官职,负责皇帝女婿的官职。
太子少傅:太子少傅,古代官职,负责太子的教育。
沙州节度使:沙州,古地名,今属甘肃省;节度使,古代官职,负责军事。
曹义金:人名。
定州北西二关城:定州,古地名,今属河北省;北西二关城,具体的关城名称。
马殷:人名。
淮寇:淮寇,指淮河流域的敌军。
中书:中书,古代官职,负责中央政府的文书工作。
史圭:人名。
右谏议大夫:右谏议大夫,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和建言。
枢密直学士:枢密直学士,古代官职,负责枢密院的文书工作。
州县官:州县官,古代官职,负责州县的行政。
幽州赵德钧:幽州,古地名,今属北京市;赵德钧,人名。
天雄军节度副使:天雄军,古代军事编制;节度副使,古代官职,负责军事。
判兴唐府事:兴唐府,古地名,今属河北省;判,古代官职,负责行政。
上柱国:上柱国,古代官职,勋位的一种。
武骑尉:武骑尉,古代官职,勋位的一种。
镇州奏:镇州,古地名,今属河北省;奏,古代官职,负责军事。
王师:指朝廷的军队。
新乐:新乐,古地名,今属河北省。
曲阳:曲阳,古地名,今属河北省。
逆城:逆城,古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太子少保:太子少保是太子东宫的官员。
曲禁:曲禁,古代对酒类的禁令。
宗正卿:宗正卿,古代官职,负责皇室宗族的事务。
刑部侍郎:刑部,古代官职,负责司法;侍郎,古代官职,副职。
绥州司马:绥州,古地名,今属陕西省;司马,古代官职,负责军事。
阶州司户:阶州,古地名,今属陕西省;司户,古代官职,负责户籍。
摄官:摄官,古代官职,代理官职。
奉先令:奉先令,古代官职,负责宫廷事务。
王延朗:人名。
大理寺:大理寺是古代的最高司法机构。
陇州:陇州,古地名,今属甘肃省。
曹州刺史:曹州,古地名,今属山东省;刺史,古代官职,负责一州的行政。
永州:永州,古地名,今属湖南省。
朔方节度使:朔方,古地名,今属内蒙古自治区;节度使,古代官职,负责军事。
朱宏昭:人名。
张虔钊:人名。
孔循:人名。
刑部员外郎:刑部,古代官职,负责司法;员外郎,古代官职,副职。
摄陵台令:摄陵台令,古代官职,负责陵墓。
大理寺断:大理寺,古代官职,负责司法;断,判决。
刑部详覆:刑部,古代官职,负责司法;详覆,详细审查。
大理执之:大理寺,古代官职,负责司法;执,逮捕。
两司廷议:两司,指大理寺和刑部;廷议,朝廷会议。
理屈:理屈,理亏。
绥州司户参军:绥州,古地名,今属陕西省;司户参军,古代官职,负责户籍。
长流宥州:长流,流放;宥州,古地名,今属河南省。
赐自尽:赐死,皇帝赐予自杀。
齐州防御使:齐州,古地名,今属山东省;防御使,古代官职,负责军事。
唐河:唐河,古地名,今属河南省。
易州:易州,古地名,今属河北省。
王延钧:人名。
闽王:王延钧的封号。
兵部侍郎:兵部是掌管国家军事的部门,侍郎是兵部中的高级官员。
御史中丞:御史中丞,古代官职,负责监察。
八月癸酉朔:八月癸酉日为朔日,即农历八月的第一个月相为朔,指月初的第一天。
翰林学士:唐代及以后,翰林学士是皇帝的文学顾问,负责起草诏令、制诰等。
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官员,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户部侍郎:户部是掌管国家财政的部门,侍郎是户部中的高级官员。
吏部侍郎:吏部是掌管官吏选拔、考核的部门,侍郎是吏部中的高级官员。
秘书监:秘书监是掌管国家图书、档案的官员。
礼部尚书:礼部是掌管国家礼仪、科举的部门,尚书是礼部中的高级官员。
太子宾客:太子宾客是太子东宫的官员,负责辅佐太子。
检校尚书右仆射:检校尚书右仆射是检校官职,尚书右仆射是尚书省的高级官员。
龙武大将军:龙武大将军是唐代及以后的高级武官。
晋州节度使:节度使是唐代及以后的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赵德钧:赵德钧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将领。
朔方军:朔方军是唐代及以后的一个军事编制。
随、邓、复、郢、均、房:这些是古代的州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省、河南省等地。
长吏:长吏是地方行政官员的统称。
房州:房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湖北省。
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太子东宫的高级官员。
翰林学士入院:翰林学士入院是指翰林学士被任命为翰林院官员。
两浙节度观察留后:两浙节度观察留后是两浙地区的军事行政长官。
清海军节度使:清海军节度使是负责清海军区的军事行政长官。
检校太师:检校官职,太师是古代的最高文官。
中书令:中书令是中书省的最高长官。
钱元瓘:钱元瓘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官员。
杭州:杭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浙江省。
越州:越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浙江省。
大都督府长史:大都督府的长史是负责管理大都督府事务的官员。
镇东、镇海等军节度使:镇东、镇海等军节度使是负责管理这些军区的军事行政长官。
戎俘:戎俘是指战败被俘的敌军。
楚州:楚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江苏省。
顺化军:顺化军是楚州的一个军事编制。
明州:明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浙江省。
钱元珦:钱元珦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官员。
陕州:陕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李从敏:李从敏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官员。
张延朗:张延朗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官员。
掌书记:掌书记是地方官员的文书官员。
硃其:硃其是古代的一位官员。
襄邑县:襄邑县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彗星:彗星是一种天体,由冰、尘埃和岩石组成。
牛星:牛星是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
日南至:日南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指太阳到达南回归线。
崇元殿:崇元殿是古代皇宫中的大殿。
捧圣指挥使:捧圣指挥使是负责捧持皇帝御驾的官员。
高行珪:高行珪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官员。
寿州:寿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安徽省。
云州:云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元德殿:元德殿是古代皇宫中的大殿。
突厥:突厥是古代的一个民族,后来建立了突厥汗国。
青州:青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霍彦威:霍彦威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官员。
王建立:王建立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官员。
集贤殿大学士:集贤殿大学士是集贤殿的官员,负责皇帝的文学顾问。
铁券:铁券是古代帝王赐予功臣的一种凭证,象征永享爵位。
郭崇韬:郭崇韬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官员。
李继麟:李继麟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官员。
赵凤:赵凤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官员。
范延荣:范延荣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官员。
真定府:真定府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河中:河中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凤翔:凤翔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五代史-后唐-明宗纪五-评注
此段古文记录了唐朝中后期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文化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格局和皇帝的治国策略。
首句‘八月癸酉朔’表明了事件的起始时间,癸酉为干支纪年法中的某一天,朔指每月的第一天,表明了事件的正式开始。
‘以翰林学士守中书舍人李怿、刘煦并为户部侍郎充职’等句子,描绘了朝廷对官员的任命和调动,体现了朝廷对人才的重视和利用。
‘诏凡有姓犯庙讳者,以本望为姓’体现了对宗族和姓氏的尊重,庙讳是指对祖先的尊称,本望是指本来的姓氏,这种规定避免了因姓氏相同而引起的混淆。
‘幽州赵德钧奏,于府西邀杀契丹败党数千人’等句子,记录了军事行动,反映了当时边疆战事的紧张和皇帝对边疆地区的重视。
‘帝闻随、邓、复、郢、均、房之民,父母骨肉有疾,以长竿遥致粥食而饷之’等句子,展现了皇帝对百姓的关怀,体现了儒家仁政的思想。
‘以前洋州节度使戴思远为太子太保致仕’等句子,记录了官员的退休和任命,反映了朝廷对官员的管理和选拔。
‘闰月丁未,两浙节度观察留后、清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钱元瓘加杭州、越州大都督府长史’等句子,描绘了地方官员的晋升和调动,反映了地方政治的动态。
‘契丹遣使来贡献’等句子,记录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体现了唐朝对外开放的态度。
‘诏徐州节度使房知温兼荆南行营招讨使’等句子,记录了军事行动的部署,反映了朝廷对军事的重视。
‘冬十月甲辰,制琼华长公主孟氏可册为福庆长公主’等句子,记录了皇室的婚姻和封号,反映了皇室的权力和地位。
‘十一月癸酉,日南至,帝御崇元殿受朝贺’等句子,记录了皇帝的日常活动,反映了皇帝的权威和朝廷的仪式。
‘十二月壬寅朔,诏真定府属县宜准河中、凤翔例升为次畿’等句子,记录了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反映了朝廷对地方管理的细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