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五代史-后周-列传十

作者: 薛居正(公元908年-976年),五代时期的历史学家,他为《旧五代史》的编纂做出了重要贡献。《旧五代史》详细记录了五代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对了解五代历史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年代:成书于五代十国时期(约10世纪)。

内容简要:《旧五代史》是五代时期的历史学家所编撰的关于五代历史的史书,内容涉及五代时期的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书中详细描述了各个朝代的兴起与灭亡、各朝帝王的治理方略、历史人物的事迹及内外战争。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记载,揭示了五代时期政治动荡、战争频繁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如何在复杂的局势中进行政治博弈。《旧五代史》是研究五代历史的基本资料之一,对于理解五代时期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至今具有重要意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五代史-后周-列传十-原文

王峻,字秀峰,相州安阳人也。

父丰,本郡乐营使。

峻幼慧黠善歌,梁贞明初, 张筠镇相州,怜峻敏惠,遂畜之。

及庄宗入魏州,筠弃镇南渡,以峻自随。

时租庸 使赵岩访筠于其第,筠召峻声歌以侑酒,岩悦,筠因以赠之,颇得亲爱。

梁亡,赵 氏族灭,峻流落无依,寄食于符离陈氏之家,久之弥窘,乃事三司使张延朗,所给 甚薄。

清泰末,延朗诛,汉祖尽得延朗之资产仆从,而峻在籍中,从历数镇,常为 典客。

汉祖践阼,授客省使,奉使荆南,留于襄、汉为监军,入为内客省使。

及赵 思绾作乱于永兴,汉隐帝命郭从义讨之,以峻为兵马都监。

从义与峻不协,甚如水 火。

未几,改宣徽北院使。

贼平,加检校太傅,转南院使。

太祖镇鄴,兼北面兵马,峻为监军,留驻鄴城。

隐帝萧墙变起,峻亦为群小所 构,举家见害。

从太祖赴阙,绸缪帷幄,赞成大事,峻居首焉。

京师平定,受汉太后令,充枢密使。

太祖北征,至澶州,为诸军拥迫,峻与王殷在京闻变,乃遣侍卫 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往宋州,前申州刺史马铎往许州,以防他变,二州安然,亦峻之 谋也。

太祖践阼,加平章事,寻兼右仆射、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

时朝廷初建,四方多故,峻夙夜奉事,知无不为,每侍太祖商榷军事,未尝不移时而退,甚 有裨益。

然为性轻躁,举措率易,以天下之事为己任,每有启请,多自任情。

太祖从而顺之,则忻然而退;稍未允可,则应声而愠,不逊之语随事辄发。

太祖素知其 为人,且以佐命之故,每优容之。

峻年长于太祖二岁,太祖虽登大位,时以兄呼之, 有时呼表字,不忘布衣之契也。

峻以此益自负焉。

广顺元年冬,刘崇与契丹围晋州,峻请行应援,太祖用为行营都部署,以徐州 节度使王彦超为副。

诏诸军并取峻节度,许峻以便宜从事,军行资用仰给于官,随行将吏得自选择。

将发之前,召宴于滋德殿,太祖出女乐以宠之。

奉辞之日,恩赐优厚,不拘常制。

及发,太祖幸西庄,亲临宴饯,别赐御马玉带,执手而别。

峻至陕驻留数夕,刘崇攻晋州甚急,太祖忧其不可支,议亲征,取泽州路入,与峻会合, 先令谕峻。

峻遣驿骑驰奏,请车驾不行幸。

时已降御札,行有日矣,会峻奏至,乃 止。

峻军既过绛郡,距平阳一舍,贼军燔营,狼狈而遁。

峻入晋州,或请追贼,必有大利,峻犹豫久之,翌日方遣骑军袭贼,信宿而还。

向使峻极力追蹑,则并、汾 之孽,无噍类矣。

峻亦深耻无功,因计度增修平阳故城而回。

时永兴军节度使李洪 信,汉室之密戚也,自太祖践阼,恆有忧沮之意,而本城军不满千,峻出征至陕州, 以救援晋州为辞,抽起数百人,及刘崇北遁,又遣禁兵千余人,屯于京兆,洪信惧, 遂请入朝。

峻军回,太祖厚加优赐。

时慕容彦超叛于兗州,已遣侍卫步军都指挥使 曹英、客省使向训率兵攻之。

峻意欲自将兵讨贼,累言于太祖曰:‘慕容剧贼,曹英不易与之敌耳。’

太祖默然。

未几亲征,命峻为随驾一行都部署,破贼之日,峻 督军在城南,其众先登,颇有得色。

从驾还京,未几贡表乞解枢机,即时退归私第。

峻贪权利,多机数,好施小惠,喜人附己。

太祖登极之初,务存谦抑,潜龙将佐未甚进用,其后郑仁诲、李重进、向训等稍迁要职,峻心忌之,至是求退,盖侦 太祖之意也。

未陈请之前,多发外诸侯书以求保证,旬浃之内,诸道驰骑进纳峻书,闻者惊骇其事。

峻连贡三章,中使宣谕无虚日,太祖严驾将幸其第,峻闻之,即驰 马入见,太祖慰劳久之,复令视事。

峻又于本院之东,别建公署,廓庑事,高广 华侈。

及土木之功毕,请太祖临幸,恩赐甚厚。

其后内园新起小殿,峻视之,奏曰:‘宫室已多,何用于此?’

太祖曰:‘枢密院舍宇不少,公更自兴造何也?’

峻惭 默而退。

时峻以前事赵岩,颇承宠爱,至是欲希赠官立碑。

或谓峻曰:‘赵岩以谄 佞事君,破坏梁室,至今言者无不切齿,苟如所欲,必贻物议。’

乃止。

岩侄崇勋, 居于陈郡,峻为求官田宅以赐之,太祖亦从之。

三年春,修利河堤,大兴土功,峻 受诏检校。

既而世宗自澶州入觐,峻素惮世宗之聪明英果,闻其赴阙,即自河次归 朝。

居无何,邀求兼领青州,太祖不得已而授之。

既受命,求暂赴任,奏借左藏绫 绢万匹,从之。

是岁,户部侍郎赵上交权知贡举,上交尝诣峻,峻言及一童子,上交不达其旨, 榜出之日,童子不第,峻衔之。

及贡院申中书门下,取日过堂,峻知印,判定过日。

及上交引新及第人至中书,峻在政事堂厉声曰:‘今岁选士不公,当须覆试。’

诸 相曰:‘但缘已行指挥行过,临事不欲改移,况未敕下,覆试非晚。’

峻愈怒,诟 责上交,声闻于外。

少顷,竟令引过。

及罢,上交诣本谢峻,峻又延之饮酌从容。

翌日,峻奏上交知举不公,请致之于法,太祖颔之而已。

又奏请以颜愆、陈观代范 质、李穀为相。

太祖曰:‘进退宰辅,未可仓卒,待徐思之。’

峻论列其事,奏对 不逊。

太祖未食,日将亭午,诤之不已。

太祖曰:‘节假之内,未欲便行,已俟假 开,即依所奏。’

峻退至中书。

是月,吏部选人过门下,峻当其事,颇疑选部不公, 其拟官选人落下者三十余人。

次日寒食时节,臣僚各归私第。

午时,宣召宰臣、枢 密使,及入,幽峻于别所。

太祖见冯道已下,泣曰:‘峻凌朕颇甚,无礼太过,拟 欲尽去左右臣僚,剪朕羽翼。朕兒在外,专意阻隔,暂令到阙,即怀怨望。岂有既 总枢机,又兼宰相,坚求重镇,寻亦授之,任其襟怀,尚未厌足,如此无君,谁能 甘忍!’

即召翰林学士徐台符等草制。

其日,退朝宣制,贬授商州司马,差供奉官 蒋光远援送赴商州。

未几,死于贬所,时广顺三年三月也。

‘《通鉴》’: 峻至商州, 得腹疾,帝犹愍之,命其妻往视之,未几而卒。

初,峻降制除青州,有司制造旌节,以备迎授。

前一夕,其旄有声甚异,闻者 骇之。

主者曰:‘昔安重诲授河中节,亦有此异焉。’

又所居堂陛,忽然隐起如堆。

又梦被官府追摄入司簿院,既寤,心恶之,以是尤加狂躁。

峻才疏位重,轻躁寡谋, 听人穿鼻,既国权在手,而射利者曲为指画,乃啖饵虎臣,离间亲旧,加以善则称 己,无礼于君,欲求无罪,其可得乎!

‘《五代史阙文》’: 广顺初,河东刘崇引契丹 攻晋州。

遣王峻率师赴援,峻顿兵于陕。

周祖亲征,遣使谕之。

峻见使受宣讫,谓 使曰:‘与某驰还,附奏陛下,言晋州城坚,未易可破,刘崇兵锋方锐,不可与力 争,所以驻兵者,待其气衰耳,非臣怯也。陛下新即位,不宜轻举。今朝中受圣知者,惟李蒨、范质而已,陛下若车驾出汜水,则慕容彦超以贼军入汴,大事去矣。’

使还具奏,周祖自以手提其耳曰:‘几败吾事。’

慕容彦超,案:此下有阙文。

为兗州节度使,彦超即汉高祖之同产弟也。

尝冒姓阎氏,体黑麻面,故谓之阎昆仑。

彦超镇兗州,汉隐帝欲杀周太祖,召彦超,方食,释匕箸而就道。

周兵犯京师,隐帝出劳军,太后使彦超卫帝,彦超曰:‘北兵何能为,当于阵上唱坐使归营。’

彦超败,奔兗,隐帝遇弑。

周太祖时,彦超进呈郓州节度使高行周来书,其书意即行周毁讟太祖结连彦超之意,帝览之,笑曰:‘此必是彦超之诈也。’试令验之,果然。

其郓州印元有缺,文不相接,其为印即无缺处,帝寻令赍书示谕行周,行周上表谢恩。

先是,填星初至角、亢,占者曰:角,郑分,兗州属焉。

彦超即率军府宾佐,步出州西门三十里致祭,迎于开元寺,塑像以事之,谓之‘菩萨’,日至祈祷,又令民家竖黄幡以禳之。

及城陷,彦超方在土星院燃香,急乃驰去。

‘《五代史补》:慕容彦超素有钩距。兗州有盗者,诈为大官从人,跨驴于衢中,市罗十余匹,价值既定,引物主诣一宅门,以驴付之,曰:‘此本宅使,汝且在此,吾为汝上白于主以请值。’物主许之。

既而声迹悄然,物主怒其不出,叩门呼之,则空宅也。

于是连叫‘贼’,巡司至,疑其诈,兼以驴收之诣府。

彦超悯之,且曰:‘勿忧,吾为汝擒此贼。’乃留物主府中,复戒厩卒高系其驴,通宵不与水草,然后密召亲信者,牵于通衢中放之,且曰:‘此盗者之驴耳,自昨日不与水草,其饥渴者甚矣,放之必奔归家,但可蹑踪而观之,盗无不获也。’

亲信者如其言随之,其驴果入一小巷,转数曲,忽有兒戏于门侧,视其驴,连呼曰:‘驴归,驴归。’

盗者闻之,欣然出视,遂擒之。

高祖登极,改乾祐为广顺。

是年,兗州慕容彦超反。

高祖亲征,城将破,忽夜梦一人,状貌甚伟异,被王者之服,谓高祖曰:‘陛下明日当得城。’及觉,天犹未晓。

高祖私谓征兆如此,可不预备乎!于是躬督将士,戮力急攻,至午而城陷。

车驾将入,有司请由生方鸣鞘而进,遂取别巷,转数曲,见一处门墙甚高大,问之,云夫子庙。

高祖意豁然,谓近臣曰:‘寡人所梦,得非夫子乎?不然,何取路于此也。’因下马观之,方升堂,睹其圣像,一如梦中所见者,于是大喜,叩首再拜。

近臣或谏,以为天子不合拜异世陪臣。

高祖曰:‘夫子圣人也,百王取则,而又梦告寡人,得非夫子幽赞所及耶?安得不拜!’

仍以庙侧数十家为洒扫户,命孔氏袭文宣王者长为本县。

慕容彦超之被围也,乘城而望,见高祖亲临矢石,其势不可当,退而忧之,因勉其麾下曰:‘汝等宜为吾尽命,吾库中金银如山积,若全此城,吾尽以为赐,汝等勿患富贵。’

顷之,有卒私言曰:‘我知侍中银皆铁胎,得之何用?’

于是诸军闻之,稍稍解体,未几城陷。

及高祖之入也,有司阅其库藏,其间银铁胎者果十有七八。

初,彦超常令人开质库,有以铁胎银质钱者,经年后,库吏始觉,遂言之于彦超。

初甚怒,顷之谓吏曰:‘此易致耳,汝宜伪窦刂库墙,凡金银器用暨缣帛等,速皆藏匿,仍乱撤其余以为贼践,然后申明,吾当擒此辈矣。’

库吏如其教,于是彦超下令曰:‘吾为使长典百姓,而又不谨,遭贼窦刂去,其过深矣。今恐百姓疑彦超隐其物,宜令三日内各投状,明言质物色,自当陪偿之,不尔者有过。’

百姓以为然,于是投状相继,翌日铁胎银主果出。

于是擒之,置之深屋中,使教部曲辈昼夜造,用广府库,此银是也。

阎宏鲁者,后唐邢州节度使宝之子也。

宝,《唐书》有传。

宏鲁事唐明宗、晋高祖,累历事任。

家本鲁中,洎告疾归里,慕容彦超初临,礼待极厚。

及谋大逆,以宏鲁子希俊为镇宁军节度副使,在世宗幕下而恶之。

闻朝廷出兵堤防,即责宏鲁曰:‘尔教兒捍我于朝,将覆吾族耶!’故罹其祸。

崔周度者,父光表,举进士甲科,卢质节制横海,辟为支使。

周度有文学,起家长芦令,登朝历监察御史、右补阙,以家在齐州,欲谋葬事,恳求外任,除泰宁军节度判官。

而性刚烈,又以尝为谏官,睹凶帅之不法,不忍坐视其弊,因极言以谏彦超,故及斯祸。

太祖平兗州,诏曰:‘阎宏鲁、崔周度,死义之臣,礼加二等,所以渗漏泽而贲黄泉也。尔等贞节昭彰,正容肃厉,以从顺为己任,以立义作身谋,履此祸机,并罹冤横,宜伸赠典,以慰贞魂。宏鲁可赠左骁卫大将军,周度可赠秘书少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五代史-后周-列传十-译文

王峻,字秀峰,是相州安阳人。他的父亲王丰,原本是本郡乐营的使臣。王峻小时候聪明机智,擅长唱歌。梁贞明初年,张筠镇守相州,怜悯王峻的敏捷和智慧,就收养了他。等到庄宗进入魏州,张筠放弃镇守南渡,带着王峻一起走。当时租庸使赵岩到张筠的家中拜访,张筠叫王峻唱歌来陪酒,赵岩很高兴,张筠因此把王峻赠送给他,王峻颇得宠爱。梁朝灭亡后,赵氏家族被灭,王峻流落无依,寄食于符离陈氏家中,时间久了越发窘迫,于是投靠了三司使张延朗,但得到的供给很少。清泰末年,张延朗被杀,汉祖得到了张延朗的财产和仆从,而王峻也在名单中,他随从汉祖历任数镇,常常担任典客。汉祖登基后,任命王峻为客省使,奉命出使荆南,留在襄、汉担任监军,后来回到朝廷担任内客省使。

等到赵思绾在永兴作乱,汉隐帝命令郭从义去讨伐他,任命王峻为兵马都监。郭从义和王峻关系不和,就像水火一样。不久后,王峻改任宣徽北院使。叛贼被平定后,加封检校太傅,转任南院使。

太祖镇守鄴,兼任北面兵马,王峻担任监军,留在鄴城。隐帝萧墙之变发生,王峻也被一些小人陷害,全家被杀害。跟随太祖到朝廷,参与策划,赞成大事,王峻居功至伟。京师平定后,接受汉太后的命令,担任枢密使。太祖北征,到澶州,被各路军队逼迫,王峻和王殷在京城听说变故,于是派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前往宋州,前申州刺史马铎前往许州,以防备其他变故,这两个州因此安然无恙,这也是王峻的计谋。

太祖登基后,加封王峻为平章事,不久又兼任右仆射、门下侍郎平章事,负责监修国史。当时朝廷刚刚建立,四方多有变故,王峻日夜辛勤工作,知无不言,每次陪太祖商讨军事,从不拖延时间,非常有帮助。然而他性格轻躁,行事草率,把天下大事当作自己的责任,每次有请示,都随意而为。太祖顺从他,他就高兴地退下;稍微不满意,就会应声而怒,不逊之语随之而出。太祖一直了解他的为人,并且因为他是辅佐自己登基的人,所以总是优待他。王峻比太祖大两岁,太祖虽然登上了大位,但有时还称他为兄,有时称他的表字,不忘他们曾经的平民之交。

王峻因此更加自负。广顺元年冬天,刘崇和契丹围攻晋州,王峻请求出兵支援,太祖任命他为行营都部署,以徐州节度使王彦超为副手。下诏让各军都听王峻节制,允许王峻相机行事,军队行军所需的物资由官府提供,随行的将吏可以自行选择。出发前,在滋德殿设宴款待,太祖派出女乐来宠幸他。出发那天,赏赐优厚,不拘常规。出发时,太祖亲自到西庄设宴饯行,另外赐给他御马和玉带,握着他的手告别。王峻到陕州停留数晚,刘崇攻打晋州非常急迫,太祖担心他无法支撑,讨论亲自出征,取泽州路进入,与王峻会合,先派人通知王峻。王峻派遣驿骑快马加急上奏,请求皇帝不必亲自前往。当时已经下达了御令,出征已有数日,正好遇到王峻的奏报,于是停止了。

王峻的军队过了绛郡,距离平阳只有一舍的距离,敌军焚烧营帐,狼狈逃走。王峻进入晋州,有人建议追击敌人,必有大利,王峻犹豫了很久,第二天才派遣骑兵袭击敌人,过了一个晚上就回来了。如果王峻全力追击,那么并州和汾州的敌人,就没有活口了。王峻也深感耻辱没有立功,于是计划修复平阳的旧城后返回。当时永兴军节度使李洪信,是汉室的亲信,自从太祖登基以来,一直有忧虑沮丧之意,而本城军队不满千人,王峻出征到陕州,以救援晋州为借口,抽调了几百人,等到刘崇北逃,又派遣禁军一千多人,驻扎在京兆,李洪信害怕,于是请求入朝。王峻的军队返回,太祖给予他丰厚的赏赐。当时慕容彦超在兖州叛乱,已经派遣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曹英、客省使向训率兵攻打他。王峻想亲自率兵讨伐叛贼,多次对太祖说:“慕容彦超是凶恶的叛贼,曹英难以与他对抗。”太祖沉默不语。不久后亲自出征,任命王峻为随驾一行都部署,攻破叛贼那天,王峻督军在城南,他的部队先攻上城头,颇有得意之色。随太祖返回京城,不久后上表请求解除枢密使职务,立即返回私宅。

王峻贪图权利,机智多变,喜欢施小恩小惠,喜欢别人依附自己。太祖登基之初,力求谦逊,对辅佐他的大臣没有大力提拔,后来郑仁诲、李重进、向训等人逐渐升任要职,王峻心生嫉妒,到了这时请求退职,这是在试探太祖的意思。在提出请求之前,他多次向外地诸侯写信寻求保证,十天内,各道骑马送来王峻的信件,听说的人都感到惊讶。王峻连续上奏三篇,使者每天宣读,太祖准备亲自前往他的宅邸,王峻听说后,立即骑马进见,太祖慰劳了他很久,又让他继续任职。王峻又在本院的东边,另外建造了官署,扩大了堂庑,非常华丽。等到土木工程完成后,他请求太祖亲临,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后来内园新建了小殿,王峻看了后,上奏说:“宫室已经很多了,为什么还要建这个?”太祖说:“枢密院的房屋已经不少了,你为什么还要自己建造呢?”王峻惭愧地退下。当时王峻因为以前的事情受到赵岩的宠爱,这时想要请求赠官和立碑。有人对王峻说:“赵岩因为谄媚君主,破坏了梁朝,至今提起他都让人咬牙切齿,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一定会招致物议。”于是作罢。赵岩的侄子赵崇勋,住在陈郡,王峻为他请求官职和住宅,太祖也同意了。三年春天,修筑利河堤,大规模进行土木工程,王峻受命负责。

不久后,世宗从澶州入朝觐见,王峻一直害怕世宗的聪明果断,听说他来朝廷,就立即从河次返回朝廷。不久后,他请求兼任青州,太祖无奈之下只得答应。王峻接受了任命后,请求暂时赴任,上奏请求借左藏绫绢一万匹,太祖同意了。

这一年,户部侍郎赵上交被任命为权知贡举,赵上交曾经拜访过王峻,王峻提到了一个童子,赵上交没有理解他的意思。在榜单公布的那天,那个童子没有被录取,王峻对他怀恨在心。等到贡院向中书门下报告,需要过堂审阅时,王峻知道印信,判定要延迟一天。等到赵上交带着新及第的人到中书省,王峻在政事堂大声说:“今年选拔士人很不公平,应当重新考试。”众宰相说:“既然已经发布了命令,事情已经进行,不希望改变,何况敕令还未下达,重新考试不算晚。”王峻更加愤怒,责骂赵上交,声音传到了外面。过了一会儿,最终还是让赵上交带人过去。等到事情结束后,赵上交去拜访王峻表示感谢,王峻又邀请他喝酒。第二天,王峻上奏说赵上交主持贡举不公,请求依法处理,太祖只是点头而已。王峻又上奏请求用颜愆、陈观代替范质、李穀担任宰相。太祖说:“提拔和罢免宰相,不可仓促决定,待我慢慢考虑。”王峻论述此事,回答时态度傲慢。太祖还没吃饭,时间快到中午,王峻不停地劝谏。太祖说:“节假期间,不想立即行动,等假期结束后,就按照你的建议办。”王峻退回中书省。这个月,吏部选拔人才经过门下省,王峻负责此事,很怀疑吏部选拔不公,他拟定的官员选拔名单中有三十多人被淘汰。第二天是寒食节,官员们各自回到私宅。中午时分,皇帝召唤宰臣、枢密使,等到他们进来后,将王峻幽禁在别处。太祖见到冯道以下官员,哭着说:“王峻欺凌我太过分了,无礼到了极点,想要全部罢免左右大臣,剪除我的羽翼。我的儿子在外地,专门阻隔,暂时让他回来,他就心怀怨恨。哪有既掌握枢机,又担任宰相,还坚决要求担任重要镇守,不久也授予了他,但他仍然不知足,这样无君无道,谁能忍受!”于是召来翰林学士徐台符等人起草诏书。那天,退朝后宣布诏书,贬王峻为商州司马,派供奉官蒋光远送他到商州。不久,王峻在贬所去世,那时是广顺三年三月。《通鉴》记载:王峻到商州后,得了腹病,皇帝还同情他,派人去看望他,不久就去世了。

当初,王峻被任命为青州,有关部门制作旌节,准备迎接授予。前一天晚上,他的旗帜发出异常的声音,听到的人都感到害怕。负责人说:“以前安重诲授予河中节,也有这样的异象。”又在他居住的殿堂台阶上,忽然出现隆起的形状。他还梦见被官府追捕带到司簿院,醒来后,心里很讨厌这个梦,因此变得更加狂躁。王峻才能不足,地位却很高,轻率急躁,没有谋略,听任别人摆布,一旦掌握国家大权,那些贪图利益的人就曲意迎合,引诱他成为虎臣,离间他的亲信,加上他善于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对君主无礼,想要免除罪责,这可能吗!《五代史阙文》记载:广顺初年,河东刘崇引契丹攻打晋州。派遣王峻率军支援,王峻在陕州驻军。周祖亲自出征,派人去告诉王峻。王峻见到使者,接受宣读完毕后,对使者说:“我马上骑马回去,向您奏报陛下,说晋州城池坚固,不容易攻破,刘崇的军队士气正盛,不能与之争斗,所以驻军在此,是等待他们士气衰退,并不是我胆怯。陛下新即位,不应轻举妄动。现在朝中只有李涛、范质受到圣上的信任,陛下如果亲自出汜水,慕容彦超就会以贼军进入汴京,大事就完了。”使者回去后详细报告,周祖亲自拉住他的耳朵说:“差点坏了我的大事。”

担任兖州节度使的慕容彦超,是汉高祖刘秀的同胞弟弟。他曾经冒用姓阎,因为皮肤黑且脸上有麻点,所以被称为阎昆仑。慕容彦超镇守兖州时,汉隐帝想要杀害周太祖,召唤慕容彦超,慕容彦超正在吃饭,放下筷子就出发了。周军侵犯京师,隐帝外出慰劳军队,太后让慕容彦超保卫皇帝,慕容彦超说:‘北方的士兵能做什么,我们应当在阵上高呼让他们回去营地。’慕容彦超战败,逃回兖州,隐帝被杀害。周太祖时期,慕容彦超呈上郓州节度使高行周的书信,信中的意思是高行周诽谤周太祖并与慕容彦超勾结,皇帝看了信笑着说:‘这一定是慕容彦超的欺诈。’于是让人查验,果然如此。原来郓州的印章原本有缺失,文字不连贯,现在印章的缺失处没有了,皇帝随即命令带着书信告知高行周,高行周上表表示感谢。在此之前,填星刚刚出现在角、亢星宿,占星者说:角宿属于郑国,兖州就在其下。慕容彦超就率领军府宾客和助手,步行出州西门三十里进行祭祀,在开元寺迎接,塑造了佛像来供奉,称之为‘菩萨’,每天进行祈祷,还让民间竖立黄幡来驱邪。等到城池被攻陷时,慕容彦超正在土星院烧香,情况紧急就急忙离开。《五代史补》记载:慕容彦超平时有钩距。兖州有盗贼,假装是大官的随从,骑在驴上走在街道上,买了十几匹罗,价格谈定后,带着物品的主人来到一户人家门前,把驴交给他,说:‘这是本宅的主人,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向上级报告请求钱款。’物品的主人答应了他。不久之后,他声音消失,物品的主人愤怒地敲门呼唤他,却发现是个空宅。于是大声呼喊‘贼’,巡逻的官吏到了,怀疑他是在欺诈,加上驴子,一起带到府上。慕容彦超同情他,并且说:‘不要担心,我会为你抓住这个盗贼。’于是留下物品的主人府中,再次警告马厩的士兵要紧紧系住驴子,整夜不给水草,然后秘密召集亲信,把驴子牵到大街上放开,并且说:‘这个盗贼的驴子,从昨天晚上就没有水草,它非常饥饿和口渴,放开它一定会跑回家,你只需要跟踪它,盗贼一定会被抓住。’亲信按照他的话去跟踪,那头驴果然进入了一条小巷,拐了几个弯,突然有孩子在门边玩耍,看到驴子,连声呼喊:‘驴子回来,驴子回来。’盗贼听到声音,高兴地出来看,于是被抓住了。高祖登基后,将乾祐年号改为广顺。那年,兖州的慕容彦超反叛。高祖亲自出征,城池即将被攻破,忽然夜里梦见一个人,样子非常奇特,穿着王者的衣服,对高祖说:‘陛下明天将会得到城池。’醒来时,天还没有亮。高祖私下认为这是征兆,难道不应该做好准备吗!于是亲自监督将士,全力以赴地急攻,到了中午城池被攻陷。皇帝的车队即将进入,官员请皇帝在生方鸣鞘而进,于是改走另一条小巷,拐了几个弯,看到一处高大的门墙,询问得知是夫子庙。高祖顿时豁然开朗,对近臣说:‘我梦到的,难道不是孔子吗?不然,为什么走这条路呢。’于是下马观看,刚登上厅堂,看到孔子的圣像,和梦中所见的一模一样,于是非常高兴,跪拜两次。近臣中有人劝谏,认为皇帝不应该拜见异世的陪臣。高祖说:‘孔子是圣人,历代帝王都以此为榜样,而且又梦到告诉我,难道不是孔子暗中帮助我吗?怎么能不拜呢!’于是将庙旁的几十家作为洒扫户,命令孔氏继承文宣王的长子成为本县的继承人。慕容彦超被围困时,站在城墙上眺望,看到高祖亲自射箭投石,那种气势无法抵挡,退下后非常忧虑,于是勉励他的部下说:‘你们应该为我拼尽全力,我库中的金银像山一样堆积,如果保全这个城池,我会全部赏赐给你们,你们不要担心富贵。’不久,有一个士兵私下说:‘我知道侍中的银子都是铁制的,得到它有什么用呢?’于是各军听到这个消息,逐渐开始松懈,不久城池被攻陷。等到高祖进城时,官员检查他的库藏,其中果然有七八成的银子是铁制的。最初,慕容彦超常常让人打开质库,有人用铁制的银子抵押,过了一年后,库吏才察觉,于是告诉了慕容彦超。最初慕容彦超非常愤怒,不久对库吏说:‘这很容易解决,你应该假装挖墙,把所有的金银器物和丝绸等,都迅速藏匿起来,然后故意弄乱其他东西,假装是被贼人破坏,然后上报,我将会抓住那些人。’库吏按照他的指示去做,于是慕容彦超下令说:‘我作为节度使,管理百姓,却不小心,遭到贼人挖墙,这个过错很严重。现在担心百姓怀疑我隐瞒了财物,应该命令三日内各自上交报告,明确说明抵押的物品,我会赔偿,否则有过错。’百姓认为这是正确的,于是纷纷上交报告,第二天铁制银子的主人果然出现了。于是抓住了他,关在深屋中,让他教部下日夜制造,用来充实府库,这些银子就是这样来的。

阎宏鲁,是后唐邢州节度使阎宝的儿子。《唐书》中有阎宝的传记。阎宏鲁侍奉唐明宗和晋高祖,历任多个职务。他家原本在鲁中,等到生病回家后,慕容彦超刚到任,对他礼遇非常优厚。等到慕容彦超图谋大逆,任命阎宏鲁的儿子阎希俊为镇宁军节度副使,在世宗幕下却不喜欢他。听说朝廷出兵防备,就责备阎宏鲁说:‘你教你的儿子在朝廷中抵抗我,是要灭我全族吗!’因此遭受了祸害。

崔周度,父亲是崔光表,考中进士甲科,卢质节制横海,任命他为支使。崔周度有文学才能,从长芦令起家,进入朝廷历任监察御史、右补阙,因为家在齐州,想要安排葬事,恳求外任,被任命为泰宁军节度判官。他性格刚烈,又因为曾经担任谏官,看到凶恶的将领不守法纪,不忍坐视其弊端,因此极力劝谏慕容彦超,因此遭遇了这场灾祸。

太祖平定兖州后,下诏说:‘阎宏鲁、崔周度,是死于大义的忠臣,应当给予高于常人的礼遇,以此来渗透恩泽,安慰他们的灵魂。你们的忠贞节烈显赫,正容严肃,把顺从作为自己的责任,把立义作为自己的谋略,面临这场灾祸,都遭受了冤屈和横祸,应该给予适当的赠典,以安慰他们的忠魂。阎宏鲁可以追赠为左骁卫大将军,崔周度可以追赠为秘书少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五代史-后周-列传十-注解

相州:相州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一带,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

安阳:安阳是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历史上曾是商朝的都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租庸使:租庸使是唐代设立的官职,负责征收租税和征收军役。

赵岩:赵岩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官员,曾任租庸使。

庄宗:庄宗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皇帝,名为朱温。

三司使:三司使是唐代设立的官职,负责财政、兵器、工程等事务。

清泰末:清泰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年号,清泰末指的是清泰年号的末期。

汉祖:汉祖是指五代十国时期后汉的开国皇帝刘知远。

郭从义:郭从义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汉的将领。

宣徽北院使:宣徽北院使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汉的官职,负责宫廷礼仪和内务。

太祖:太祖是指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皇帝,名为郭威。

萧墙变:萧墙是指宫廷内的墙,萧墙变指的是宫廷内部的变故或政变。

枢密使:枢密使是古代中国的官职,负责军事事务。

澶州:澶州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市。

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官职,负责宫廷侍卫和马军。

平章事:平章事是五代十国时期至宋代的官职,相当于宰相。

右仆射:右仆射是古代的官职,负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门下侍郎:门下侍郎是古代的官职,负责处理皇帝的日常事务。

国史:国史是指国家的历史记载。

广顺元年:广顺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年号,广顺元年指的是广顺年号的第一个年份。

刘崇:刘崇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汉的皇帝。

契丹:契丹是古代东北亚的一个民族,建立了辽朝。

晋州:晋州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市。

泽州:泽州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晋城市。

枢机:枢机是指枢密使,负责军事事务。

兗州: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州府。

左藏绫绢:左藏绫绢是指朝廷的仓库中储存的绫绢,用于赏赐或军需。

河次:河次是指河流的某个位置,此处指河的某个渡口。

青州:青州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淄博市。

户部侍郎:户部侍郎是古代中国的官职,属于六部之一,负责管理国家财政、户籍等事务。

贡举:贡举是古代中国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进入官场。

峻:峻在此处指王峻,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重要官员。

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是古代中国的官署名称,相当于现代的国务院,负责处理国家政务。

政事堂:政事堂是古代中国的官署,是宰相办公的地方。

覆试:覆试是对已经通过考试的人再次进行考试,以验证其能力。

宰辅:宰辅指宰相及其辅佐官员,是古代中国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旌节:旌节是古代中国官员出行时携带的标志,代表其身份和权力。

腹疾:腹疾指腹部疾病。

手提其耳:手提其耳是一种表示愤怒或责备的举止,此处指周祖对王峻的责备。

车驾:车驾指皇帝的车队,此处指皇帝亲自出征。

慕容彦超: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将领,曾任兗州节度使。

汉高祖:指汉高祖刘邦,即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誉为‘千古一帝’。

阎氏:阎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源自古代的姬姓,是中华民族的姓氏之一。

汉隐帝:指五代十国时期后汉的皇帝刘承祐,是后汉的第二位皇帝。

周太祖:指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建立者郭威,即周太祖。

京师:指古代中国的首都,此处指后汉的都城。

太后:指皇帝的母亲,此处指后汉的太后。

北兵:指来自北方的军队,此处可能指后周的军队。

郓州: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

高行周: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将领。

填星:古代天文学中的一种星象,指某些特定的星宿。

角、亢:中国古代星宿名,属于二十八宿中的角宿和亢宿。

开元寺:古代佛教寺庙名,此处指兗州的开元寺。

菩萨:佛教用语,指修行达到一定程度的佛教徒或佛教神祇。

钩距:古代一种捕鸟的器具,此处可能比喻慕容彦超的计谋。

乾祐:后汉的年号。

广顺:后汉的年号,由乾祐改元而来。

夫子:指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侍中:古代官职,是皇帝的高级顾问。

窦刂:古代一种盗窃行为,指挖墙洞进行盗窃。

质库:古代的一种典当行,指可以抵押物品换取资金的机构。

卢质:唐代官员,曾任横海节度使。

支使:古代官职,是节度使的属官。

监察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地方官员的官职。

右补阙:古代官职,是皇帝的高级顾问。

泰宁军节度判官:古代官职,是节度使的属官。

凶帅:指凶恶的将领。

郭威: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建立者,即周太祖。

左骁卫大将军:古代官职,是军事高级官职。

秘书少监:古代官职,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中的官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五代史-后周-列传十-评注

此段古文描述了慕容彦超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事件,通过他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一位节度使的忠诚与智谋,以及他与朝廷之间的复杂关系。

彦超自称阎昆仑,这一别名揭示了其身份的特殊性,同时也带有一种神秘色彩。他的镇兗州时期,面对汉隐帝的召见和周兵的威胁,他展现出了果断和冷静,这种性格特点在他的行为决策中得到了体现。

彦超在周兵犯京师时,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有信心地说出‘北兵何能为’,这体现了他对自己军事实力的自信和对敌人的轻视。然而,他的失败也表明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彦超在处理郓州节度使高行周的书信事件中,展现了他的机智和洞察力。他通过分析书信中的细节,识破了彦超的欺诈,这表明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家,也是一位政治家。

彦超对天文占卜的重视,体现了古代中国士人对天象的敬畏和对预兆的重视。他通过占卜来预测未来,并在实际行动中加以运用。

彦超在处理盗贼事件时,展现了他的仁慈和智慧。他没有选择直接逮捕盗贼,而是通过巧妙的方法,让盗贼自己暴露出来,这体现了他的智慧和策略。

慕容彦超在城破之际,仍然保持镇定,这体现了他作为一军统帅的勇气和责任感。他激励士兵,用自己的财富来激励他们,但最终因为士兵的士气动摇而失败。

慕容彦超的失败,也与他对待金银的态度有关。他利用假银来掩盖真相,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财富与道德的冲突。

阎宏鲁和崔周度作为忠臣,他们的死义行为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嘉奖。这表明在古代中国,忠诚和义气是受到尊重和推崇的品质。

太祖对阎宏鲁和崔周度的追赠,体现了朝廷对忠诚和义气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牺牲的哀悼。这种表彰方式,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具有重要作用。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五代史-后周-列传十》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91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