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欧阳询(公元557年-641年),唐代杰出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后期参与《旧唐书》的编纂工作。《旧唐书》主要以唐朝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为主,详细记录了唐朝从开国到灭亡的全过程。
年代:成书于五代十国时期(约10世纪)。
内容简要:《旧唐书》是五代时期历史学家编写的关于唐朝的史书,它记录了唐朝的历史大事,包括唐朝的建立、政权更替、军事战事、外交往来等方面的内容。书中详细描述了唐朝历代皇帝的治国理念、军事策略与外交政策,体现了唐朝的盛世与衰败的全过程。通过对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分析,书中揭示了唐朝盛世的辉煌与衰退的原因。作为中国古代史学的经典之一,《旧唐书》为后代研究唐朝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五-原文
回纥,其先匈奴之裔也。
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
其象微小,其俗骁强,依托高车,臣属突厥,近谓之特勒。
无君长,居无恆所,随水草流移。
人性凶忍,善骑射,贪婪尤甚,以寇抄为生。
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
隋开皇末,晋王广北征突厥,大破步迦可汗,特勒于是分散。
大业元年,突厥处罗可汗击特勒诸部,厚敛其物。
又猜忌薛延陀,恐为变,遂集其渠帅数百人尽诛之,特勒由是叛。
特勒始有仆骨、同罗、回纥、拔野古、覆罗步,号俟斤,后称回纥焉。
在薛延陀北境,居娑陵水侧,去长安六千九百里。
随逐水草,胜兵五万,人口十万人。
初,有特健俟斤死,有子曰菩萨,部落以为贤而立之。
贞观初,菩萨与薛延陀侵突厥北边,突厥颉利可汗遣子欲谷设率十万骑讨之。
菩萨领骑五千与战,破之于马鬣山。
因逐北至于天山,又进击,大破之,俘其部众,回纥由是大振。
因率其众附于薛延陀,号菩萨为“活颉利发”,仍遣使朝贡。
菩萨劲勇,有胆气,善筹策,每对敌临阵,必身先士卒,以少制众,常以战阵射猎为务。
其母乌罗浑,主知争讼之事,平反严明,部内齐肃。
回纥之盛,由菩萨之兴焉。
贞观中,擒降突厥颉利等可汗之后,北虏唯菩萨、薛延陀为盛。
太宗册北突厥莫贺咄为可汗,遣统回纥、仆骨、同罗、思结、阿跌等部,回纥酋帅吐迷度与诸部大破薛延陀多弥可汗,遂并其部曲,奄有其地。
贞观二十年,南过贺兰山,临黄河,遣使入贡,以破薛延陀功,赐宴内殿。
太宗幸灵武,受其降款,因请回鹘已南置邮递,通管北方。
太宗为置六府七州,府置都督,州置刺史,府州皆置长史、司马已下官主之。
以回纥部为瀚海府,拜其俟利发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
时吐迷度已自称可汗,署官号皆如突厥故事。
以多览为燕然府,仆骨为金徽府,拔野古为幽陵府,同罗为龟林府,思结为卢山府,浑都为皋兰州,斛萨为高阙州,阿跌为鸡田州,契苾为榆溪州,跌结为鸡鹿州,阿布思为归林州,白为寘颜州。
又以回纥西北结骨为坚昆府,其北骨利干为玄阙州,东北俱罗勃为烛龙州。
于故单于台置燕然都护府统之,以导宾贡。
贞观二十二年,吐迷度为其侄乌纥所杀。
初,乌纥蒸其叔母,遂与俱陆莫贺达干俱罗勃潜谋杀吐迷度以归车鼻。
乌纥、俱罗勃,并车鼻之婿也,乌纥遂夜领骑十余劫吐迷度,杀之。
燕然副都护元礼臣遣人绐乌纥云:“将奏而为都督,替吐迷度也。”
乌纥轻骑至礼臣所,跪拜致谢;礼臣擒而斩之以闻。
太宗恐回纥部落携离,十月,遣兵部尚书崔敦礼往安抚之,仍以敦礼为金山道副将军。
赠吐迷度左卫大将军,赙物及衣服设祭甚厚。
以吐迷度子前左屯卫大将军翊、左郎将婆闰为左骁卫大将军、大俟利发、使持节回纥部落诸军事、瀚海都督。
后俱罗勃来朝,太宗留之不遣。
诏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统五啜、五俟斤二十余部,居多罗斯水南,去西州马行十五日程。
回纥不肯西属突厥。
永徽二年,贺鲁破北庭,诏将军梁建方、契苾何力领兵二万,取回纥五万骑,大破贺鲁,收复北庭。
显庆元年,贺鲁又犯边。
诏程知节、苏定方、任雅相、萧嗣业领兵并回纥大破贺鲁于阴山,再破于金牙山,尽收所据之地,西遂至耶罗川。
贺鲁西奔石国,婆闰随苏定方逐贺鲁至石国西北苏咄城,城主伊涅达干执贺鲁送洛阳。
以其地置濛池、昆陵府,以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为二府都督,统十姓左厢五弩失毕、右厢五咄陆。
以贺鲁种落分置州县,西尽波斯。
加婆闰右卫大将军、兼瀚海都督。
永徽六年,回鹘遣兵随萧嗣业讨高丽。
龙朔中,婆闰死,妹比粟毒主领回鹘,与同罗、仆固犯边。
高宗命郑仁泰讨平仆固等,比粟毒败走,因以铁勒本部为天山县。
永隆中,独解支,嗣圣中,伏帝匐。
开元中,承宗、伏帝难,并继为酋长,皆受都督号,以统蕃州,左杀右杀分管诸部。
开元中,回鹘渐盛,杀凉州都督王君掞,断安西诸国入长安路。
玄宗命郭知运等讨逐,退保乌德健山,南去西城一千七百里。
西城即汉之高阙塞也。
西城北去碛石口三百里。
有十一都督,本九姓部落:一曰药罗葛,即可汗之姓;二曰胡咄葛;三曰咄罗勿;四曰貊歌息讫;五曰阿勿嘀;六曰葛萨;七曰斛嗢素;八曰药勿葛;九曰奚耶勿。
每一部落一都督。
破拔悉密,收一部落,破葛逻禄,收一部落,各置都督五人,统号十一部落。
每行止斗战,常以二客部落为军锋。
天宝初,其酋长叶护颉利吐发遣使入朝,封奉义王。
三载,击破拔悉密,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
又遣使入朝,因册为怀仁可汗。
及至德元载七月,肃宗于灵武即位。
遣故邠王男承采,封为燉煌王,将军石定番,使于回纥,以修好征兵。
及至其牙,可汗以女嫁于承采,遣首领来朝,请和亲,封回纥公主为毗伽公主。
肃宗在彭原,遇之甚厚。
二载二月,回纥又使首领大将军多揽等十五人入朝。
九月戊寅,加承采开府仪同三司,拜宗正卿,纳回纥公主为妃。
回纥遣其太子叶护领其将帝德等兵马四千余众,助国讨逆。
肃宗宴赐甚厚。
又命元帅广平王见叶护,约为兄弟,接之颇有恩义。
叶护大喜,谓王为兄。
戊子,回纥大首领达干等一十三人先至扶风,与朔方将士见仆射郭子仪。
留之,宴设三日。
叶护太子曰:‘国家有难,远来相助,何暇食为!’
子仪固留之,宴毕便发。
其军每日给羊二百口、牛二十头、米四十硕。
及元帅广平王率郭子仪等至香积寺东二十里,西临澧水。
贼埋精骑于大营东,将袭我军之背。
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指回纥驰救之,匹马不归,因收西京。
十月,广平王、副元帅郭子仪领回纥兵马,与贼战于陕西。
初,次于曲沃,叶护使其将军车鼻施吐拨裴罗等旁南山而东,遇贼伏兵于谷中,尽殪之。
子仪至新店,遇贼战,军却数里。
回纥望见,逾山西岭上曳白旗而趋击之,直出其后,贼众大败,军而北坑,逐北二十余里,人马相枕藉,蹂践而死者不可胜数,斩首十余万,伏尸三十里。
贼党严庄驰告安庆绪,率其党背东京北走渡河,而叶护从广平王、仆射郭子仪入东京。
初,收西京,回纥欲入城劫掠,广平王固止之。
及收东京,回纥遂入府库收财帛,于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
财物不可胜计,广平王又赍之以锦罽宝贝,叶护大喜。
及肃宗还西京,十一月癸酉,叶护自东京至。
敕百官于长乐驿迎,上御宣政殿宴劳之。
叶护升殿,其余酋长列于阶下,赐锦绣缯彩金银器皿。
及辞归蕃,上谓曰:‘能为国家就大事成义勇者,卿等力也。’
叶护奏曰:‘回纥战兵,留在沙苑,今且须归灵夏取马,更收范阳,讨除残贼。’
己丑,诏曰:‘功济艰难,义存邦国,万里绝域,一德同心,求之古今,所未闻也。’
回纥叶护,特禀英姿,挺生奇略,言必忠信,行表温良,才为万人之敌,位列诸蕃之长。
属匈丑乱常,中原未靖,以可汗有兄弟之约,与国家兴父子之军,奋其智谋,讨彼凶逆,一鼓作气,万里摧锋,二旬之间,两京克定。
力拔山岳,精贯风云,蒙犯不以辞其劳,急难无以逾其分。
固可悬之日月,传之子孙,岂惟裂土之封,誓河之赏而已矣!
夫位之崇者,司空第一;名之大者,封王最高。
可司空、仍封忠义王,每载送绢二万匹至朔方军,宜差使受领。
乾元元年五月壬申朔,回纥使多亥阿波八十人,黑衣大食酋长阁之等六人并朝见,至阁门争长,通事舍人乃分为左右,从东西门并入。
六月戊戌,宴回纥使于紫宸殿前。
秋七月丁亥,诏以幼女封为宁国公主出降。
其降蕃日,仍以堂弟汉中郡王瑀为特进、试太常卿、摄御史大夫,充册命英武威远毗伽可汗使;以堂侄左司郎中巽为兵部郎中、摄御史中丞、鸿胪卿,副之,兼充宁国公主礼会使。
特差重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仆射、冀国公裴冕送至界首。
癸巳,以册立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上御宣政殿,汉中王瑀受册命。
甲午,肃宗送宁国公主至咸阳磁门驿,公主泣而言曰:‘国家事重,死且无恨!’上流涕而还。
及瑀至其牙帐,毗伽阙可汗衣赭黄袍,胡帽,坐于帐中榻上,仪卫甚盛,引瑀立于帐外,谓瑀曰:‘王是天可汗何亲?’
瑀曰:‘是唐天子堂弟。’又问:‘于王上立者为谁?’瑀曰:‘中使雷卢俊。’
可汗又报曰:‘中使是奴,何得向郎君上立?’雷卢俊竦惧,跳身向下立定。
瑀不拜而立。可汗报曰:‘两国主君臣有礼,何得不拜?’瑀曰:‘唐天子以可汗有功,故将女嫁与可汗结姻好,比者中国与外蕃亲,皆宗室子女,名为公主。今宁国公主,天子真女,又有才貌,万里嫁与可汗。可汗是唐家天子女婿,合有礼数。岂得坐于榻上受诏命耶!’
可汗乃起奉诏,便受册命。
翼日,册公主为可敦,蕃酋欢欣曰:‘唐国天子贵重,将真女来。’瑀所送国信缯彩衣服金银器皿,可汗尽分与衙官、酋长等。
及瑀回,可汗献马五百匹、貂裘、白赩。
八月,回纥使王子骨啜特勒及宰相帝德等骁将三千人助国讨逆。
肃宗嘉其远至,赐宴,命随朔方行营使仆固怀恩押之。
九月甲申,回纥使大首领盖将等谢公主下降,兼奏破坚昆五万人,宴于紫宸殿,赐物有差。
十二月甲午,回纥使三妇人,谢宁国公主之聘也,赐宴紫宸殿。
乾元二年,回纥骨啜特勒等率众从郭子仪与九节度于相州城下战,不利。
三月壬子,回纥王子骨啜特勒及宰相帝德等十五人自相州奔于西京,肃宗宴之于紫宸殿,赏物有差。
其月庚寅,回纥特勒辞还行营,上宴之于紫宸殿,赐物有差。
乙未,以回纥王子新除左羽林军大将军、员外置,骨啜特勒为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员外置。
夏四月,回纥毗伽阙可汗死。
长子叶护先被杀,乃立其少子登里可汗,其妻为可敦。
六月丙午,以左金吾卫将军李通为试鸿胪卿、摄御史中丞,充吊祭回纥使。
毗伽阙可汗初死,其牙官、都督等欲以宁国公主殉葬。
公主曰:‘我中国法,婿死,即持丧,朝夕哭临,三年行服。今回纥娶妇,须慕中国礼。若今依本国法,何须万里结婚。’
然公主亦依回纥法,剺面大哭,竟以无子得归。
秋八月,宁国公主自回纥还,诏百官于明凤门外迎之。
上元元年九月己丑,回纥九姓可汗使大臣俱陆莫达干等入朝奉表起居。
乙卯,回纥使二十人于延英殿通谒,赐物有差。
十一月戊辰,回纥使延支伽罗等十人于延英殿谒见,赐物有差。
宝应元年,代宗初即位,以史朝义尚在河洛,遣中使刘清潭征兵于回纥,又修旧好。
其秋,清潭入回纥庭,回纥已为史朝义所诱,云唐家天子频有大丧,国乱无主,请发兵来收府库。
可汗乃领众而南,已八月矣。
清潭赍敕书国信至,可汗曰:‘我闻唐家已无主,何为更有敕书?’
中使对曰:‘我唐家天子虽弃万国,嗣天子广平王天生英武,往年与回纥叶护兵马同收两京,破安庆绪,与可汗有故。又每年与可汗缯绢数万匹,可汗岂忘之耶?’
然回纥业已发至三城北,见荒城无戍卒,州县尽为空垒,有轻唐色,乃遣使北收单于兵马仓粮,又大辱清潭。
清潭发使来奏云:‘回纥登里可汗倾国自来,有众十万,羊马不知其数。’
京师大骇。
上使殿中监药子昂驰劳之。
及于太原北忻州南,子昂密数其丁壮,得四千人,老小妇人相兼万余人,战马四万匹,牛羊不纪。
先是,毗伽阙可汗请以子婚,肃宗以仆固怀恩女嫁之。
及是为可敦,与可汗同来,请怀恩及怀恩母相见。
上敕怀恩自汾州见之于太原。
怀恩又谏国家恩信不可违背。
初欲自蒲关入,取沙苑路,由潼关东向破贼,子昂说之云:‘国家频遭寇逆,州县虚乏,难为供拟,恐可汗失望,不如取土门路入,直取邢、洺、卫、怀。贼中兵马尽在东京,可汗收其财帛,束装南向,最为上策。’
可汗不从。
又说:‘取怀州太行路,南据河阴之险,直扼贼之喉,亦上策也。’
可汗又不从。
又说:‘取陕州太阳津路,食太原仓粟而东,与泽潞、河南、怀郑节度同入,亦上策也。’
可汗从之。
子昂因入奏,上以雍王适为兵马元帅,加怀恩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又以子昂兼御史中丞,与前潞府兼御史中丞魏琚为左右厢兵马使,以中书舍人韦少华充元帅判官、兼掌书记,给事中李进兼御史中丞,充元帅行军司马,东会回纥。
登里可汗营于陕州黄河北。
元帅雍王领子昂等从而见之。
可汗责雍王不于帐前舞蹈,礼倨。
子昂辞以元帅是嫡孙,两宫在殡,不合有舞蹈,回纥宰相及车鼻将军庭诘曰:‘唐天子与登里可汗约为兄弟,今可汗即雍王叔,叔侄有礼数,何得不舞蹈?’
子昂苦辞以身有丧礼,不合。
又报云:‘元帅即唐太子也,太子即储君也,岂有中国储君向外国可汗前舞蹈。’
相拒久之,车鼻遂引子昂、李进、少华、魏琚各搒捶一百,少华、琚因搒捶,一宿而死。
以王少年未谙事,放归本营。
而怀恩与回纥右杀为先锋,及诸节度同攻贼,破之,史朝义率残寇而走。
元帅雍王退归灵宝。
回纥可汗继进于河阳,列营而止数月。
去营百余里,人被剽劫逼辱,不胜其弊。
怀恩常为军殿。
及诸节度收河北州县,仆固瑒与回纥之众追蹑二千余里,至平州石城县,枭朝义首而归,河北悉平。
怀恩自相州西出崞口路而西,可汗自河阳北出泽、潞与怀恩会,历太原。
遣使拔贺那上表贺收东京,并进逆贼史朝义旌旗等物。
辞还蕃,代宗引见于内殿,赐彩二百段。
初,回纥至东京,以贼平,恣行残忍,士女惧之,皆登圣善寺及白马寺二阁以避之。
回纥纵火焚二阁,伤死者万计,累旬火焰不止。
及是朝贺,又纵横大辱官吏。
以陕州节度使郭英乂权知东都留守。
时东都再经贼乱,朔方军及郭英乂、鱼朝恩等军不能禁暴,与回纥纵掠坊市及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或有衣经者。
代宗御宣政殿,出册文,加册可汗为登里颉咄登密施含俱录英义建功毗伽可汗,可敦加册为婆墨光亲丽华毗伽可敦。
‘颉咄’,华言‘社稷法用’;‘登密施’,华言‘封竟’;‘含俱录’,华言‘娄罗’;‘毗伽’,华言‘足意智’。
‘婆墨’,华言‘得怜’。
以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王翊充使,就可汗行营行册命焉。
可汗、可敦及左右杀、诸都督、内外宰相已下,共加实封二千户,令王翊就牙帐前礼册。
左杀封为雄朔王,右杀封为宁朔王,胡禄都督封金河王,拔览将军封为静漠王,诸都督一十一人并封国公。
寻而怀恩叛,投灵武,有朔方旧将任敷、张韶等,收合余烬,众至数万。
广德二年秋,乃引吐蕃之众数万人至奉天县,朔方节度郭子仪率众拒之而退。
永泰元年秋,怀恩遣兵马使范至诚、任敷将兵,又诱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奴刺之众二十余万,以犯奉天、醴泉、凤翔、同州等处,被其逆命。
先以郭子仪屯泾阳,浑日进屯奉天,数摧其锋。
又闻怀恩死,吐蕃将马重英等十月初引退,取邠州旧路而归。
回纥首领罗达干等率其众二千余骑,诣泾阳请降。
子仪许之,率众被甲持满数千人。
回纥译曰:‘此来非恶心,要见令公。’
子仪曰:‘我令公也。’
回纥曰:‘请去甲。’
子仪便脱兜鍪枪甲,策马挺身而前。
回纥酋长相顾曰:‘是也。’
时太子太保李光进、兼御史大夫路嗣恭戎装介马在子仪之侧。
子仪指视回纥曰:‘此是渭北节度李太保。’
又曰:‘此是朔方军粮使路大夫。’
回纥便下马罗拜,子仪亦下马。
回纥之众为左右翼,各数百人,渐进;子仪麾下亦驰而至,子仪麾退之。
子仪命酒与之饮,赠之缠头彩三千匹。
子仪执回纥大将可汗弟合胡禄都督药罗葛等手,责让之曰:‘我国家知汝回纥有功,报汝大厚,汝何背约负信,犯我王畿?我须与汝战,何乃降为!我一身挺入汝营,任汝拘絷,我麾下将士,须与汝战。’
回纥又译曰:‘怀恩负心,来报可汗,云唐国天子今已向江淮,令公亦不主兵,我是以敢来。今知天可汗见在上郭,令公为将,怀恩天又杀之。今请追杀吐蕃,收其羊马,以报国恩。然怀恩子,可敦兄弟,请勿杀之。’
合胡禄都督等与宰相磨咄莫贺达干、宰相暾莫贺达干、宰相护都毗伽将军、宰相揭拉裴罗达干、宰相梅录大将军罗达干、平章事海盈阙达干等,子仪先执杯,合胡禄都督请咒,子仪咒曰:‘大唐天子万万岁!回纥可汗亦万岁!两国将相亦万岁!若起负心违背盟约者,身死阵前,家口屠戮。’
合胡禄都督等失色,及杯至,即译曰:‘如令公盟约。’
皆喜曰:‘初发本部来日,将巫师两人来,云:‘此行大安稳,然不与唐家兵马斗,见一大人即归。’今日领兵见令公,令公不为疑,脱去衣甲,单骑相见,谁有此心胆!是不战斗见一大人,巫师有征矣!’
欢跃久之。
子仪抚其背,首领等分缠头彩以赏巫师,请诸将同击吐蕃,子仪如其约。
翌日,使领回纥首领开府古野那等六人入京朝见。
又五日,朔方先锋兵马使、开府、南阳郡王白元光与回纥兵马合于泾州灵台县西五十里赤山岭,共破吐蕃等十余万众,斩首五万余级,生擒一万余人,驼马牛羊凡百里相继,不可胜纪,收得蕃落五千余人。
初白元光等到灵台县西,探知贼势,为月明,思少阴晦,回纥使巫师便致风雪。
及迟明战,吐蕃尽寒冻,弓矢皆废,披氈徐进,元光与回纥随而杀之蔽野。
仆固名臣,怀恩之侄,尤为骁将,亦领千余骑来降。
寻而子仪又使回纥宰相护地毗伽将军,宰相梅录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罗达干等一百九十六人来见。
上赐宴于延英殿,锡赍甚厚。
闰月,子仪自泾阳领仆固名臣入奏,回纥进马,及宴别,前后赍缯彩十万匹而还。
时帑藏空虚,朝官无禄俸,随月给手力,谓之资课钱。
税朝官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课以供之。
大历六年正月,回纥于鸿胪寺擅出坊市,掠人子女,所在官夺返,殴怒,以三百骑犯金光门、硃雀门。
是日,皇城诸门尽闭,上使中使刘清潭宣慰,乃止。
七年七月,回纥出鸿胪寺,入坊市强暴,逐长安令邵说于含光门之街,夺说所乘马将去。
说脱身避走,有司不能禁。
八年十一月,回纥一百四十人还蕃,以信物一千余乘。
回纥恃功,自乾元之后,屡遣使以马和市缯帛,仍岁来市,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动至数万马。
其使候遣继留于鸿胪寺者非一,蕃得帛无厌,我得马无用,朝廷甚苦之。
是时特诏厚赐遣之,示以广恩,且俾知愧也。
是月,回纥使使赤心领马一万匹来求市,代宗以马价出于租赋,不欲重困于民,命有司量入计许市六千匹。
十年九月,回纥白昼刺人于东市,市人执之,拘于万年县。
其首领赤心闻之,自鸿胪寺驰入县狱,劫囚而出,斫伤狱吏。
十三年正月,回纥寇太原,过榆次、太谷,河东节度留后、太原尹、兼御史大夫鲍防与回纥战于阳曲,我师败绩,死者千余人。
代州都督张光晟与回纥战于羊武谷,破之,回纥引退。
先是,辛云京守太原,回纥惧云京,不敢窥并、代,知鲍防无武略,乃敢凌逼,赖光晟邀战胜之,北人乃安。
德宗初即位,使中官梁文秀告哀于回纥,且修旧好,可汗移地健不为礼。
而九姓胡素属于回纥者,又陈中国便利以诱其心,可汗乃举国南下,将乘我丧。
其宰相顿莫贺达干谏曰:‘唐,大国也,且无负于我。前年入太原,获羊马数万计,可谓大捷矣。以道途艰阻,比及国,伤耗殆尽。今若举而不捷,将安归乎?’
可汗不听。
顿莫贺乘人之心,因击杀之,并杀其亲信及九姓胡所诱来者凡二千人。
顿莫贺自立号为合骨咄禄毗伽可汗,使其酋长建达干随文秀来朝。
命京兆尹源休持节册为武义成功可汗。
贞元三年八月,回纥可汗遣首领墨啜达干、多览将军合阙达干等来贡方物,且请和亲。
四年十月,回纥公主及使至自蕃,德宗御延喜门见之。
时回纥可汗喜于和亲,其礼甚恭,上言:‘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
又詈辱吐蕃使者,及使大首领等妻妾凡五十六妇人来迎可敦,凡遣人千余,纳聘马二千。
德宗令朔州、太原分留七百人,其宰相首领皆至,分馆鸿胪,将作。
癸巳,见于宣政殿。
乙未,德宗召回纥公主出,使者对于麟德殿,各有颁赐。
庚子,诏咸安公主降回纥可汗,仍置府官属视亲王例。
以殿中监、嗣滕王湛然为咸安公主婚礼使,关播检校右仆射、送咸安公主及册回纥可汗使。
贞元五年十二月,回纥汨咄禄长寿天亲毗伽可汗薨,废朝三日,文武三品已上就鸿胪寺吊其来使。
贞元六年六月,回纥使移职伽达干归蕃,赐马价绢三十万匹。
以鸿胪卿郭锋兼御史大夫,充册回纥忠贞可汗使。
是岁四月,忠贞可汗为其弟所杀而篡立。
时回纥大将颉干迦斯西击吐蕃未回,其次相率国人纵杀纂者而立忠贞之子为可汗,年方十六七。
及六月,颉干迦斯西讨回,将至牙帐,次相等惧其后有废立,不欲汉使知之,留锋数月而回。
颉干迦斯之至也,可汗等出迎郊野,陈郭锋所送国信器币,可汗与次将相等皆俯伏自说废立之由,且请命曰:‘惟大相生死之。’
悉以所陈器币赠颉干迦斯以悦之。
可汗又拜泣曰:‘兒愚幼无知,今幸得立,惟仰食于阿爹。’
可汗以子事之,颉干迦斯以卑逊兴感,乃相持号哭,遂执臣子之礼焉。
尽以所陈器币颁赐左右诸从行将士,己无所取,自是其国稍安,乃遣达比特勒梅录将军告忠贞可汗之哀于我,且请册新君。
使至,废朝三日,仍令三品已上官就鸿胪寺吊其使。
是岁,吐蕃陷北庭都护府。
初,北庭、安西既假道于回纥以朝奏,因附庸焉。
回纥征求无厌,北庭差近,凡生事之资,必强取之。
又有沙陀部落六千余帐,与北庭相依,亦属于回纥,肆行抄夺,尤所厌苦。
其先葛禄部落及白服突厥素与回纥通和,亦憾其侵掠。
因吐蕃厚赂见诱,遂附之。
于是吐蕃率葛禄、白服之众去冬寇北庭,回纥大相颉干迦斯率众援之,频败。
吐蕃急攻之,北庭之人既苦回纥,乃举城降焉,沙陀部落亦降。
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杨袭古将麾下二千余众出奔西州,颉干利亦还。
十年秋,悉其国丁壮五万人,召袭古,将复焉。
俄为所败,死者大半。
颉干利收合余烬,晨夜奔还。
袭古余众仅百六十,将复入西州,颉干迦斯绐之曰:‘第与我同至牙帐,当送君归本朝。’
既及牙帐,留而不遣,竟杀之。
自是安西阻绝,莫知存亡,唯西州之人,犹固守焉。
颉士迦斯败,葛禄乘胜取回纥之浮图川,回纥震恐,悉迁西北部落羊马于牙帐之南以避之。
贞元七年五月庚申朔,以鸿胪少卿庾铤兼御史大夫,册回纥可汗及吊祭使。
是月,回纥遣使律支达干等来朝,告小宁国公主薨。
废朝三日,故,肃宗以宁国公主降回纥,又以荣王女媵之;及宁国来归,荣王女为可敦,回纥号为小宁国公主,历配英武、英义二可汗。
及天亲可汗立,出居于外,生英武二子,为天亲可汗所杀。
无几薨。
七年八月,回纥遣使献败吐蕃、葛禄于北庭所捷及其俘畜。
先是,吐蕃入灵州,为回纥所败,夜以火攻,骇而退。
十二月,回纥遣杀支将军献吐蕃俘大首领结心,德宗御延喜门观之。
八年七月,以回纥药罗葛灵检校右仆射。
灵本唐人,姓吕氏,因入回纥,为可汗养子,遂以可汗姓为药罗葛灵,在国用事。
因来朝,宠赉甚厚,仍给市马绢七万匹。
九年九月,遣使来朝贡。
贞元十一年六月庚寅,册拜回纥腾里逻羽录没密施合禄胡毗迦怀信可汗。
元和四年,蔼德曷里禄没弭施合密毗迦可汗遣使改为回鹘,义取回旋轻捷如鹘也。
八年四月,回鹘请和亲,使伊难珠还蕃,宴于三殿,赐以银器缯帛。
是岁,回鹘数千骑至鹈泉,边军戒严。
十二月二日,宴归国回鹘摩尼八人,令至中书见宰臣。
先是,回鹘请和亲,宪宗使有司计之。
礼费约五百万贯,方内有诛讨,未任其亲,以摩尼为回鹘信奉,故使宰臣言其不可。
乃诏宗正少卿李孝诚使于回鹘,太常博士殷侑副之,谕其来请之意。
长庆元年,毗迦保义可汗薨,辍朝三日,仍令诸司三品已上官就鸿胪寺吊其使者。
四月,正衙册回鹘君长为登罗羽录密施句主录毗伽可汗,以少府监裴通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持节册立、兼吊祭使。
五月,回鹘宰相、都督、公主、摩尼等五百七十三人入朝迎公主,于鸿胪寺安置。
敕:‘太和公主出降回鹘为可敦,宜令中书舍人王起赴鸿胪寺宣示;以左金吾卫大将军胡证检校户部尚书,持节充送公主入回鹘及册可汗使;光禄卿李宪加兼御史中丞,充副使;太常博士殷侑改殿中侍御史,充判官。’
吐蕃犯青塞堡,以回鹘和亲故也。
盐州刺史李文悦发兵击退之。
回鹘奏:‘以一万骑出北庭,一万骑出安西,拓吐蕃以迎太和公主归国。’
其月敕:‘太和公主出降回鹘,宜持置府,其官属宜视亲王例。’
回纥自咸安公主殁后,屡归款请继前好,久未之许。
至元和末,其请弥切,宪宗以北虏有勋劳于王室,又西戎比岁为边患,遂许以妻之。
既许而宪宗崩。
穆宗即位,逾年乃封第十妹为太和公主,将出降,回纥登逻骨没密施合毗伽可汗遣使伊难珠、句录都督思结并外宰相、驸马、梅录司马,兼公主一人、叶护公主一人,及达干并驼马千余来迎。
太和公主发赴回纥国,穆宗御通化门左个临送,使百僚章敬寺前立班,仪卫甚盛,士女倾城观焉。
十一月,振武节度张惟清奏:‘准诏发兵三千赴蔚州,数内已发一千人讫,余二千人,待太和公主出界即发遣。’
又奏:‘天德转牒云:回鹘七百六十人将驼马及车,相次至黄芦泉迎候公主。’
丰州刺史李祐奏:‘迎太和公主回鹘三千于卿泉下营拓吐蕃。’
二年二月,赐回纥马价绢五万匹。
三月,又赐马价绢七万匹。
是月,裴度招讨幽、镇之乱,回鹘请以兵从度讨伐。
朝议以宝应初回纥收复两京,恃功骄恣难制,咸以为不可,遂命中使止回纥令归。
会其已上丰州北界,不从。
上诏发缯帛七万匹赐之,方还。
五月,命使册立登啰骨没密施合毗伽礼可汗,遣品官田务丰领国信十二车使回鹘,赐可汗及太和公主。
长庆二年闰十月,金吾大将军胡证、副使光禄卿李宪、婚礼使卫尉卿李锐、副使宗正少卿李子鸿、判官虞部郎中张敏、太常博士殷侑送太和公主至自回纥,皆云:‘初,公主去回纥牙帐尚可信宿,可汗遣数百骑来请与公主先从他道去。’
胡证曰:‘不可。’虏使曰:‘前咸安公主来时,去花门数百里即先去,今何独拒我?’证曰:‘我天子诏送公主以投可汗,今未见可汗,岂宜先往!’虏使乃止。
既至虏庭,乃择吉日,册公主为回鹘可敦。
可汗先升楼东向坐,设氈幄于楼下以居公主,使群胡主教公主以胡法。
公主始解唐服而衣胡服,以一妪侍,出楼前西向拜。
可汗坐而视,公主再俯拜讫,复入氈幄中,解前所服而披可敦服,通裾大襦,皆茜色,金饰冠如角,前指后出楼,俯拜可汗如初礼。
虏先设大舆曲扆,前设小座,相者引公主升舆,回纥九姓相分负其舆,随日右转于庭者九,公主乃降舆升楼,与可汗俱东向坐。
自此臣下朝谒,并拜可敦。
可敦自有牙帐,命二相出入帐中。
证等将归,可敦宴之帐中,留连号啼者竟日,可汗因赠汉使以厚贶。
太和元年,命中使以绢二十万匹付鸿胪寺宣赐回鹘充马价。
三年正月,中使以绢二十三万匹赐回鹘充马价。
七年三月,回纥李义节等将驼马到,且报可汗三月二十七日薨,已册亲弟萨特勒。
废朝三日,仍令诸司文武三品、尚书省四品以上官就鸿胪寺吊其使者。
以左骁卫将军、皇城留守唐弘实为金吾将军兼御史大夫,持节充入回鹘吊祭册立使。
九年六月,入朝回鹘进太和公主所献马射女子七人,沙陀小兒二人。
开成初,其相有安允合者,与特勒柴草欲篡萨特勒可汗,萨特勒可汗觉,杀柴草及安允合。
又有回鹘相掘罗勿者,拥兵在外,怨诛柴草、安允合,又杀萨特勒可汗,以馺特勒为可汗。
有将军句录末贺恨掘罗勿,走引黠戛斯领十万骑破回鹘城,杀馺,斩掘罗勿,烧荡殆尽,回鹘散奔诸蕃。
有回鹘相馺职者,拥外甥庞特勒及男鹿并遏粉等兄弟五人、一十五部西奔葛逻禄,一支投吐蕃,一支投安西,又有近可汗牙十三部,以特勒乌介为可汗,南来附汉。
初,黠戛斯破回鹘,得太和公主。
黠戛斯自称李陵之后,与国同姓,遂令达干十人送公主至塞上。
乌介途遇黠戛斯使,达干等并被杀。
太和公主却归乌介可汗,乃质公主同行,南渡大碛。
至天德界,奏请天德城与太和公主居。
有回鹘相赤心者,与连位相姓仆固者,与特勤那颉啜拥部众,不宾乌介。
赤心欲犯塞,乌介遣其属霡没斯先布诚于天德军使田牟,然后诱赤心宰相同谒乌介可汗,戮赤心于可汗帐下并仆固二人。
那颉战胜,全占赤心下七千帐,东瞰振武、大同,据室韦、黑沙、榆林,东南入幽州雄武军西北界。
幽州节度使张仲武遣弟仲至率兵大破那颉之众,全收七千帐,杀戮收擒老小近九万人。
那颉中箭,透驼群潜脱,乌介获而杀之。
乌介诸部犹称十万众,驻牙大同军北闾门山,时会昌二年秋,频劫东陕已北,天德、振武、云朔,比罹俘戮。
诏诸道兵悉至防捍,以河东节度使刘沔充南面招控回鹘使;以幽州节度使张仲武充东面招控回鹘使。
二年冬,三年春,回鹘特勒庞俱遮、阿敦宁二部,回鹘公主密羯可敦一部,外相诸洛固阿跌一部,及牙帐大将曹磨你等七部,共三万众,相次降于幽州,诏配诸道。
有特勒霡没斯、阿历支、习勿啜三部,回鹘相爱耶勿弘顺、回鹘尚书吕衡等诸部降振武,三部首领皆赐姓李氏,及名思忠、思贞、思惠、思恩,充归义使。
有特勒叶被沽兄李二部南奔吐蕃,有特勒可质力二部东北奔大室韦,有特勒荷勿啜东讨契丹,战死。
会昌三年,回鹘尚书仆固绎到幽州,约以太和公主归幽州,乌介去幽州界八十里下营。
其亲信骨肉及摩尼志净等四人已先入振武军。
是夜,河东刘沔率兵奄至乌介营,乌介惊走东北约四百里外,依和解室韦下营,不及将太和公主同走。
丰州刺史石雄兵遇太和公主帐,因迎归国。
乌介部众至大中元年诣幽州降,留者漂流饿冻,众十万,所存止三千已下。
乌介嫁妹与室韦,托附之。
为回鹘相美权者逸隐啜逼诸回鹘杀乌介于金山,以其弟特勒遏捻为可汗,复有众五千以上,其食用粮羊皆取给于奚王硕舍朗。
大中元年春,张仲武大破奚众,其回鹘无所取给,日有耗散。
至二年春,唯存名王贵臣五百人已下,依室韦。
张钟武因贺正室韦经过幽州,仲武却令还蕃,遣送遏捻等来向幽州,遏捻等惧,是夜与妻葛禄、子特勒毒斯等九骑西走,余众奔之不及,回鹘诸相达官老幼大哭。
室韦分回鹘余众为七分,七姓室韦各占一分。
经三宿,黠戛斯相阿播领诸蕃兵称七万,从西南天德北界来取遏捻及诸回鹘,大败室韦。
回鹘在室韦者,阿播皆收归碛北。
在外犹数帐,散藏诸山深林,盗劫诸蕃,皆西向倾心望安西庞勒之到。
庞勒已自称可汗,有碛西诸城。
其后嗣君弱臣强,居甘州,无复昔时之盛。
到今时遣使入朝,进玉马二物及本土所产,交易而返。
史臣曰:自三代以前,两汉之后,西羌、北狄,互兴部族,其名不同,为患一也。
蔡邕云:“边陲之患,为手足之疥;中国之困,为胸背之疽。
突厥为炀帝之患深矣,隋竟灭;中国之困,其理昭然。
自太宗平突厥,破延陀,而回纥兴焉。
太宗幸灵武以降之,置州府以安之,以名爵玉帛以恩之。
其义何哉?盖以狄不可尽,而以威惠羁縻之。
开元中,三纲正,百姓足,四夷八蛮,翕然向化,要荒之外,畏威怀惠,不其盛矣!
天宝末,奸臣弄权于内,逆臣跋扈于外,内外结衅而车驾遽迁,华夷生心而神器将坠。
肃宗诱回纥以复京畿。
代宗诱回纥以平河朔。
戡难中兴之功,大即大矣!
然生灵之膏血已干,不能供其求取;朝廷之法令并弛,无以抑其凭陵。
忍耻和亲,姑息不暇。
仆固怀恩为叛,尤甚阽危;郭子仪之能军,终免侵轶。
比昔诸戎,于国之功最大,为民之害亦深。
及势利日隆,盛衰时变,冰消瓦解,如存若亡,竟为手足之疥焉。
僖、昭之世,黄、硃迭兴,竟为胸背之疽焉。
手疥背疽,诚为确论。
赞曰:土德初隆,比屋可封。
朝纲中否,边鄙兴戎。
安、史乱国,回纥恃功。
恃功伊何?咸议姑息。
民不聊生,国殚其力。
华夷有截,盛衰如织。
彼既长恶,我乃修德,疽疥之义,百代可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五-译文
回纥,是匈奴的后代。在北魏时期,被称为铁勒部落。他们的形象小巧,风俗勇猛,依附于高车,归顺突厥,人们称他们为特勒。没有首领,居住没有固定的地方,随着水草的流动迁徙。人性凶狠残忍,擅长骑射,贪婪特别严重,以抢劫为生。自从突厥建国以来,东西征讨,都依靠他们的力量,来控制北方荒凉之地。隋朝开皇末年,晋王杨广北征突厥,大败步迦可汗,特勒因此分散。大业元年,突厥处罗可汗攻击特勒各部,大量征收财物。又猜疑薛延陀,担心有变故,于是召集几百名首领全部杀死,特勒因此反叛。特勒最初有仆骨、同罗、回纥、拔野古、覆罗步等部落,称俟斤,后来称为回纥。在薛延陀的北境,居住在娑陵水边,距离长安六千九百里。随着水草流动,有精兵五万,人口十万人。
最初,特健俟斤去世,有儿子叫菩萨,部落认为他贤能,便立他为首领。贞观初年,菩萨与薛延陀侵犯突厥北边,突厥颉利可汗派儿子欲谷设率领十万骑兵讨伐他们。菩萨率领五千骑兵与他们交战,在马鬣山将其击败。于是追击到天山,又发起攻击,大败突厥,俘虏了他们的部众,回纥因此大振。于是率领部众归附薛延陀,称菩萨为‘活颉利发’,并派遣使者朝贡。
菩萨勇猛有力,有胆量,善于策划,每次与敌交战,必定身先士卒,以少胜多,常常以战斗和狩猎为业。他的母亲乌罗浑,主管处理争端,公正严明,部内秩序井然。回纥的强盛,是由于菩萨的兴起。
贞观年间,擒获并降服了突厥颉利等可汗之后,北方的敌人只有菩萨和薛延陀最为强大。唐太宗册封北突厥莫贺咄为可汗,派遣他统率回纥、仆骨、同罗、思结、阿跌等部落,回纥的首领吐迷度与其他部落大败薛延陀的多弥可汗,于是吞并了他的部众,占据了他们的土地。
贞观二十年,回纥南渡贺兰山,到达黄河边,派遣使者进贡,因为打败薛延陀的功绩,在内殿赐宴。唐太宗前往灵武,接受他们的降服,因此请求在回纥以南设立邮递,管理北方。唐太宗设立了六府七州,府设都督,州设刺史,府州都设长史、司马等官职来管理。以回纥部落为瀚海府,任命俟利发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任瀚海都督。当时吐迷度已经自称可汗,设置的官职都模仿突厥的旧例。以多览为燕然府,仆骨为金徽府,拔野古为幽陵府,同罗为龟林府,思结为卢山府,浑都为皋兰州,斛萨为高阙州,阿跌为鸡田州,契苾为榆溪州,跌结为鸡鹿州,阿布思为归林州,白为寘颜州。又以回纥西北的结骨为坚昆府,其北的骨利干为玄阙州,东北的俱罗勃为烛龙州。在旧单于台设立燕然都护府来统领,以引导宾客进贡。
贞观二十二年,吐迷度被他的侄子乌纥所杀。最初,乌纥与其叔母通奸,于是与俱陆莫贺达干俱罗勃暗中谋杀吐迷度,准备归附车鼻。乌纥、俱罗勃都是车鼻的女婿,乌纥于是夜晚率领十几个骑兵劫持吐迷度,将他杀死。燕然副都护元礼臣派人欺骗乌纥说:‘将要上奏朝廷,任命你为都督,代替吐迷度。’乌纥轻骑到元礼臣那里,跪拜表示感谢;元礼臣将他擒获并斩首上报。
唐太宗担心回纥部落离心离德,十月,派遣兵部尚书崔敦礼前往安抚,并任命敦礼为金山道副将军。追赠吐迷度为左卫大将军,赠送的财物和衣服以及祭祀非常丰厚。以吐迷度的儿子前左屯卫大将军翊、左郎将婆闰为左骁卫大将军、大俟利发、使持节回纥部落诸军事、瀚海都督。后来俱罗勃来朝,唐太宗留下他并未遣返。下诏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统领五啜、五俟斤二十多个部落,大多居住在多罗斯水南边,距离西州马行十五日程。回纥不愿归属西突厥。
永徽二年,贺鲁攻破北庭,唐太宗下诏将军梁建方、契苾何力率领两万士兵,夺取回纥五万骑兵,大败贺鲁,收复北庭。显庆元年,贺鲁再次侵犯边境。唐太宗下诏程知节、苏定方、任雅相、萧嗣业率领士兵与回纥在阴山击败贺鲁,再次在金牙山击败他,全部收复了所占之地,西边一直到达耶罗川。贺鲁向西逃到石国,婆闰随苏定方追击贺鲁到石国西北的苏咄城,城主伊涅达干抓住贺鲁送到洛阳。用他的土地设立濛池、昆陵府,任命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为两府都督,统领十姓左厢五弩失毕、右厢五咄陆。将贺鲁的部落分置州县,西边直至波斯。加封婆闰为右卫大将军、兼任瀚海都督。
永徽六年,回纥派遣士兵跟随萧嗣业讨伐高丽。龙朔年间,婆闰去世,他的妹妹比粟毒主持回纥,与同罗、仆固侵犯边境。唐高宗命令郑仁泰讨伐平定仆固等人,比粟毒败逃,因此将铁勒本部设立为天山县。永隆年间,独解支,嗣圣年间,伏帝匐。开元年间,承宗、伏帝难相继成为首领,都受到都督的称号,以统管蕃州,左杀右杀分管各部。
开元年间,回纥逐渐强盛,杀死凉州都督王君掞,切断安西各国通往长安的道路。唐玄宗命令郭知运等人讨伐驱逐,回纥退守乌德健山,南去西城一千七百里。西城即汉之高阙塞。
有十一都督,原本是九姓部落:一曰药罗葛,即可汗的姓氏;二曰胡咄葛;三曰咄罗勿;四曰貊歌息讫;五曰阿勿嘀;六曰葛萨;七曰斛嗢素;八曰药勿葛;九曰奚耶勿。每个部落设一个都督。击败拔悉密,收编一个部落,击败葛逻禄,收编一个部落,各设都督五人,统称十一部落。每次行军作战,常常以两个客族部落作为先锋。
天宝初年,回纥的首领叶护颉利吐发派遣使者入朝,被封为奉义王。三年,击败拔悉密,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又派遣使者入朝,因此被册封为怀仁可汗。到了至德元载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派遣原邠王男承采,封为敦煌王,将军石定番,出使回纥,以修好和征兵。到达回纥的牙帐,可汗将女儿嫁给承采,派遣首领来朝,请求和亲,封回纥公主为毗伽公主。肃宗在彭原,对他非常优待。二年二月,回纥又派遣首领大将军多揽等十五人入朝。九月戊寅,加封承采为开府仪同三司,任命为宗正卿,纳回纥公主为妃子。回纥派遣他们的太子叶护率领将领帝德等四千余士兵,帮助国家讨伐叛逆。肃宗设宴款待,赏赐丰厚。又命令元帅广平王与叶护约为兄弟,待遇非常优厚。叶护非常高兴,称广平王为兄长。
戊子年,回纥的大首领达干等十三人先到达扶风,与朔方的将士们见了仆射郭子仪。郭子仪留他们住了三天,设宴款待。叶护太子说:‘国家有难,我们远道而来相助,哪有时间吃饭!’郭子仪坚持留他们,宴会结束后便启程。他们的军队每天供应两百口羊、二十头牛、四十石米。等到元帅广平王李俶和郭子仪等人率军到达香积寺东二十里,西边靠近澧水。敌人将精锐骑兵埋伏在大营东边,打算偷袭我们的军队。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指挥回纥军队驰援,结果一去不回,因此收复了西京。十月,广平王和副元帅郭子仪率领回纥军队,在陕西与敌人交战。
起初,他们在曲沃驻扎,叶护派他的将军车鼻施吐拨裴罗等人沿着南山向东行进,在山谷中遭遇敌人的伏兵,将他们全部消灭。郭子仪到达新店,遭遇敌人交战,军队后退了几里。回纥军队看到后,越过西山岭,举着白旗猛攻敌人,直接从背后突破,敌人溃败,军队逃入北坑,追击敌人二十多里,人马相互践踏,死者无数,斩首十余万,尸体横陈三十里。敌人首领严庄急忙去告诉安庆绪,带着他的党羽从东京北边渡河逃跑,而叶护则跟随广平王和仆射郭子仪进入东京。
起初收复西京时,回纥想进城抢掠,广平王坚决阻止了他们。等到收复东京,回纥就进入府库抢夺财物,在市井村坊抢掠了三天才停止。抢来的财物数不胜数,广平王又用锦缎宝贝赏赐他们,叶护非常高兴。等到肃宗回到西京,十一月癸酉日,叶护从东京到达。皇帝下令百官在长乐驿迎接,亲自在宣政殿宴请慰劳他们。叶护登上殿堂,其他酋长排列在台阶下,皇帝赐给他们锦绣、缯彩、金银器皿。等到他们辞行回国,皇帝说:‘能为国家大事立下功勋,勇敢无畏的人,都是你们的功劳。’叶护上奏说:‘回纥的战兵留在沙苑,现在暂时需要回国灵夏去取马,再收复范阳,讨伐残余的敌人。’己丑日,皇帝下诏说:‘功绩在艰难时刻显现,义举存于邦国,万里之外,同心同德,这在古今都是未曾听闻的。回纥的叶护,具有非凡的英姿,有奇特的策略,言必信,行必善,才能足以敌万人,位居各蕃之首。正逢匈奴作乱,中原未得安宁,因为可汗有兄弟之约,与国家结成父子之军,发挥他们的智谋,讨伐那些凶恶叛逆,一鼓作气,万里摧毁敌锋,二十天内,两京得以收复。他们能够移山填海,精神穿透风云,不畏辛劳,不越份内之事。他们应当被悬挂在日月之间,传给子孙,岂止是裂土封赏,誓河之赏而已!地位崇高的人,司空位居第一;名声显赫的人,封王最为尊贵。可以封司空,仍然封为忠义王,每年送两万匹绢到朔方军,应派遣使者接收。’
乾元元年五月壬申日,回纥使者多亥阿波等八十人,黑衣大食酋长阁之等六人一同朝见,在阁门前争位次,通事舍人便将他们分为左右两队,从东西门进入。六月戊戌日,在紫宸殿前宴请回纥使者。
秋七月丁亥日,皇帝下诏,将幼女封为宁国公主出嫁。公主出嫁的那天,仍以堂弟汉中郡王李瑀为特进、试太常卿、摄御史大夫,充任册命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的使者;以堂侄左司郎中李巽为兵部郎中、摄御史中丞、鸿胪卿,辅佐他,并兼任宁国公主礼会使。特别派遣重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仆射、冀国公裴冕送到边界。癸巳日,为了册立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皇帝在宣政殿举行宴会,汉中王李瑀接受册命。甲午日,肃宗送宁国公主到咸阳磁门驿,公主哭着说:‘国家大事为重,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皇帝流泪而回。等到李瑀到达回纥的牙帐,毗伽阙可汗穿着赭黄色袍服,戴着胡帽,坐在帐中的榻上,仪仗非常盛大,引李瑀站在帐外,问李瑀:‘王是天可汗的亲戚吗?’李瑀说:‘是唐天子的堂弟。’又问:‘站在王上的人是谁?’李瑀说:‘中使雷卢俊。’可汗又问:‘中使是奴才,怎么敢向郎君站立?’雷卢俊惊恐,跳下身来站立。李瑀不拜而立。可汗说:‘两国君主臣子有礼,为什么不拜?’李瑀说:‘唐天子因为可汗有功,所以将真女嫁给可汗结为姻亲,以前中国与外蕃亲近,都是宗室子女,称为公主。现在的宁国公主,是天子的真女,又有才貌,万里嫁到可汗这里。可汗是唐家的天子女婿,应当有礼数。怎么能坐在榻上接受诏命呢!’可汗于是起身接受诏命,便接受了册命。第二天,册封公主为可敦,蕃族首领欢欣地说:‘唐国天子贵重,将真女嫁来。’李瑀所送的国信缯彩、衣服、金银器皿,可汗全部分给了衙官、首领等人。等到李瑀回来,可汗献上五百匹马、貂裘、白赩。八月,回纥使者王子骨啜特勒及宰相帝德等勇将三千人援助国家讨伐叛逆。肃宗赞赏他们远道而来,设宴款待,命令随朔方行营使仆固怀恩押送他们。九月甲申日,回纥使者大首领盖将等人感谢公主下嫁,并奏报破敌五万人,在紫宸殿设宴,赐物不等。十二月甲午日,回纥使者三位妇人,感谢宁国公主的婚事,在紫宸殿设宴。
乾元二年,回纥骨啜特勒等人率领军队跟随郭子仪与九节度在相州城下交战,但不利。三月壬子日,回纥王子骨啜特勒及宰相帝德等十五人从相州逃到西京,肃宗在紫宸殿宴请他们,赏赐物品不等。这月庚寅日,回纥特勒辞行回行营,肃宗在紫宸殿宴请他们,赏赐物品不等。乙未日,任命回纥王子为新任左羽林军大将军、员外置,骨啜特勒为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员外置。
夏四月,回纥毗伽阙可汗去世。他的长子叶护先被杀,于是立他的次子登里可汗,他的妻子为可敦。六月丙午日,任命左金吾卫将军李通为试鸿胪卿、摄御史中丞,充任吊祭回纥使者。毗伽阙可汗刚去世时,他的牙官、都督等人想让宁国公主殉葬。公主说:‘我们中国的法律,女婿去世,就要守丧,日夜哭泣,三年服丧。现在回纥娶妻,必须效仿中国的礼仪。如果现在按照本国的法律,何必万里结婚呢。’然而公主也依照回纥的法律,割面大哭,最终因为没有孩子得以返回。秋八月,宁国公主从回纥返回,皇帝下诏,百官在明凤门外迎接她。
上元元年九月己丑日,回纥九姓可汗的使者大臣俱陆莫达干等人入朝进表问安。乙卯日,回纥使者二十人在延英殿觐见,赐物不等。十一月戊辰日,回纥使者延支伽罗等十人在延英殿觐见,赐物不等。
宝应元年,唐代宗刚即位,因为史朝义还在河洛地区,就派中使刘清潭去回纥那里征兵,并且修复了旧日的友好关系。那年的秋天,刘清潭进入回纥的宫廷,发现回纥已经被史朝义诱惑,史朝义说唐朝的天子频繁有丧事,国家混乱无主,请求发兵来夺取国库。回纥的可汗于是带领军队向南进发,已经过去了八月。刘清潭带着敕书和国家的信物到了,可汗问:“我听说唐朝已经没有主人了,为什么还有敕书?”中使回答说:“虽然我们的天子放弃了万国,但继承的天子广平王天生英武,往年曾与回纥的叶护一起收复两京,打败了安庆绪,与可汗有旧交。而且每年都给可汗数万匹的缯绢,可汗难道会忘记吗?”然而回纥的军队已经到达三城北,看到荒废的城市没有守军,州县都是空城,有人轻视唐朝,于是派人北上收集单于的兵马和粮食,还大大羞辱了刘清潭。刘清潭派人回来报告说:‘回纥的登里可汗带领全国军队前来,有十万大军,羊马的数量无法计算。’京城大为震惊。皇帝派殿中监药子昂快马去慰劳他们。到了太原北面的忻州南边,药子昂秘密地统计了他们的壮丁,共有四千人,加上老弱妇女有一万多人,战马四万匹,牛羊不计其数。
在此之前,毗伽阙可汗请求将女儿嫁给唐朝,肃宗就把仆固怀恩的女儿嫁给了他。等到这个时候,她已经是可敦了,和可汗一起回来,请求见怀恩和怀恩的母亲。皇帝下令怀恩从汾州到太原去见他们。怀恩又劝告国家不能违背恩信。最初他想要从蒲关进入,走沙苑路,从潼关向东攻打敌人,药子昂劝他说:‘国家频繁遭遇敌寇,州县空虚,难以供应,恐怕可汗会失望,不如走土门路进入,直接攻打邢、洺、卫、怀。敌军的主力都在东京,可汗夺取他们的财物,准备装备,向南进军,这是上策。’可汗没有听从。药子昂又说:‘走怀州太行路,向南占据河阴的险要,直接扼住敌人的咽喉,也是上策。’可汗还是不听。药子昂又说:‘走陕州太阳津路,吃太原的粮食然后向东,与泽潞、河南、怀郑节度使一起进入,也是上策。’可汗这才同意。药子昂因此入宫上奏,皇帝任命雍王为兵马元帅,加封怀恩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任命药子昂为兼御史中丞,和前潞府兼御史中丞魏琚为左右厢兵马使,中书舍人韦少华担任元帅判官、兼掌书记,给事中李进兼御史中丞,担任元帅行军司马,向东与回纥会合。登里可汗在陕州黄河北边扎营。
元帅雍王带领药子昂等人跟随他见到登里可汗。可汗责备雍王不在帐前跳舞,礼节傲慢。药子昂以元帅是嫡孙,两宫还在殡中为理由推辞,回纥的宰相和车鼻将军在庭上质问说:‘唐天子与登里可汗约为兄弟,现在可汗是雍王的叔叔,叔侄之间有礼节,为什么不能跳舞呢?’药子昂苦苦推辞,说自己正在服丧,不合礼节。又有人说:‘元帅就是唐太子,太子就是储君,哪有中国的储君在外国可汗面前跳舞的。’争论了很久,车鼻最终把药子昂、李进、韦少华、魏琚各自鞭打了一百下,韦少华、魏琚因为鞭打,过了一夜就死了。因为雍王年纪轻,不懂得事情,就被放回本营。而怀恩和回纥的右杀作为先锋,和其他节度使一起攻打敌人,打败了他们,史朝义率领残兵败将逃跑。元帅雍王退回到灵宝。回纥可汗继续进军到河阳,列营驻扎了几个月。离开营地一百多里,人们遭受抢劫和侮辱,痛苦不堪。怀恩经常作为军队的后卫。等到其他节度使收复了河北的州县,仆固瑒和回纥的军队追击了二千多里,直到平州石城县,斩首史朝义后返回,河北全部平定。怀恩从相州西边的崞口路向西行军,可汗从河阳北边的泽、潞与怀恩会合,经过太原。派使者上表祝贺收复东京,并进献了史朝义旌旗等物品。请求返回自己的国家,代宗在内殿接见了他,赐予彩缎二百匹。
最初,回纥到达东京,因为平定了贼军,肆意残暴,士人和妇女都害怕他们,都登上圣善寺和白马寺的两座阁楼来躲避。回纥放火烧毁了这两座阁楼,死伤的人不计其数,连续几十天的火焰都没有停止。到了朝贺的时候,又横行无忌地侮辱官吏。任命陕州节度使郭英乂暂时担任东都留守。当时东都再次遭受贼军的扰乱,朔方军和郭英乂、鱼朝恩等军队无法制止暴行,和回纥一起在坊市以及汝、郑等州掠夺,房屋被洗劫一空,人们都只能用纸做衣服,有的甚至穿经书。
代宗在宣政殿,拿出册文,加封可汗为登里颉咄登密施含俱录英义建功毗伽可汗,可敦加封为婆墨光亲丽华毗伽可敦。‘颉咄’是华言‘社稷法用’;‘登密施’是华言‘封竟’;‘含俱录’是华言‘娄罗’;‘毗伽’是华言‘足意智’。‘婆墨’是华言‘得怜’。任命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王翊为使者,到可汗的行营进行册封。可汗、可敦以及左右杀、各都督、内外宰相以下,一共加封实封两千户,命令王翊在牙帐前举行册封仪式。左杀被封为雄朔王,右杀被封为宁朔王,胡禄都督被封为金河王,拔览将军被封为静漠王,其他十一个都督都被封为国公。
李怀恩寻找机会叛变,投奔灵武,有朔方旧将任敷、张韶等人,收集残余势力,人数达到数万。广德二年秋天,他带领吐蕃的数万军队到达奉天县,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领军队抵抗,但吐蕃军队撤退。永泰元年秋天,李怀恩派遣兵马使范至诚、任敷带领军队,又诱使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奴刺等二十余万军队,进攻奉天、醴泉、凤翔、同州等地,违背了他们的命令。
最初,郭子仪驻扎在泾阳,浑日进驻扎在奉天,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后来听说李怀恩死了,吐蕃将领马重英等人在十月初撤退,取道邠州旧路返回。回纥首领罗达干等率领两千余骑兵,来到泾阳请求投降。郭子仪同意了,率领数千全副武装的士兵。回纥翻译说:‘我们来的目的不是恶意,只是想见一见令公。’郭子仪说:‘我就是令公。’回纥说:‘请你们去掉盔甲。’郭子仪就脱下头盔和枪甲,骑马挺身而出。回纥首领互相看了看,说:‘是的。’当时太子太保李光进、兼御史大夫路嗣恭身穿战甲,骑马站在郭子仪身边。郭子仪指着回纥说:‘这位是渭北节度使李太保。’又说:‘这位是朔方军粮使路大夫。’回纥就下马跪拜,郭子仪也下马。
回纥的士兵分为左右两翼,各有数百人,逐渐靠近;郭子仪的部下也骑马赶到,郭子仪挥手让他们退下。郭子仪命令士兵与他们饮酒,并赠送了三千匹彩色的丝带。郭子仪握住回纥大将可汗的弟弟合胡禄都督药罗葛等人的手,责备他们说:‘我国知道你们回纥有功,给予了你们丰厚的回报,你们为何背弃盟约,侵犯我国的王畿?我必须与你们战斗,为何反而投降呢?我独自一人冲入你们的营地,任凭你们拘禁,我的部下将士,必须与你们战斗。’回纥翻译说:‘李怀恩背信弃义,来报告可汗,说唐国的天子现在已经前往江淮,令公也不再掌管军队,因此我们才敢来。现在知道天可汗在上郭,令公担任将领,李怀恩又被天杀死了。现在请求追杀吐蕃,收缴他们的羊马,以报答我国的恩情。但是李怀恩的儿子,可敦的兄弟,请不要杀他们。’合胡禄都督等人与宰相磨咄莫贺达干、宰相暾莫贺达干、宰相护都毗伽将军、宰相揭拉裴罗达干、宰相梅录大将军罗达干、平章事海盈阙达干等人,郭子仪先举杯,合胡禄都督请求发誓,郭子仪发誓说:‘大唐天子万万岁!回纥可汗也万万岁!两国将相也万万岁!如果有人背弃盟约,将死在阵前,家族也会被屠杀。’合胡禄都督等人脸色大变,等到酒杯传到他们面前,就翻译说:‘如同令公的盟约。’大家都高兴地说:‘最初从本部出发时,带来了两位巫师,说:“这次行动非常安全,但是不要与唐家的军队战斗,见到一个大人物就回去。”今天带领军队见到令公,令公没有怀疑,脱去衣甲,单骑相见,谁有如此的心胆!这是不战斗就见到一个大人物,巫师的话应验了!”大家欢欣鼓舞了很久。郭子仪拍拍他们的背,首领们分赠彩色的丝带给巫师,请求各位将领一同攻击吐蕃,郭子仪按照约定行事。第二天,派遣回纥首领开府古野那等六人入京朝见。
又过了五天,朔方先锋兵马使、开府、南阳郡王白元光与回纥军队在泾州灵台县西五十里的赤山岭会合,共同击败吐蕃等十余万军队,斩首五万余级,生擒一万余人,驼马牛羊连绵百里,数不胜数,收缴了五千余人的吐蕃部落。最初白元光等人到达灵台县西,探知敌军情况,因为月光明亮,他们希望天气阴晦,回纥派遣巫师便制造风雪。等到天亮战斗时,吐蕃士兵都冻得无法使用弓箭,穿着毛毯缓慢前进,白元光和回纥随后将他们杀得尸横遍野。仆固名臣,是李怀恩的侄子,也是一位勇猛的将领,也率领一千余骑兵前来投降。不久,郭子仪又派遣回纥宰相护地毗伽将军、宰相梅录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罗达干等一百九十六人来朝见。皇帝在延英殿设宴款待,赏赐非常丰厚。闰月,郭子仪从泾阳带领仆固名臣入朝奏报,回纥进献马匹,在宴别时,前后赠送了十万匹丝绸彩带而回。当时国库空虚,朝官没有俸禄,每月发放手力,称为资课钱。在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征税以供给他们。
大历六年正月,回纥在鸿胪寺擅自进入坊市,抢夺人子女,所到之处官员夺回,愤怒之下,率领三百骑兵冲击金光门、朱雀门。那天,皇城所有城门都关闭了,皇帝派遣中使刘清潭安抚,才平息了事态。
大历七年七月,回纥从鸿胪寺出来,进入坊市强暴,将长安令邵说赶出含光门街,夺走了他骑的马。邵说脱身逃跑,官员无法阻止。
大历八年十一月,回纥一百四十人返回,带着一千余件信物。回纥依仗功劳,从乾元年间开始,多次派遣使者用马匹换取丝绸布匹,每年都来市场,用一匹马换取四十匹丝绸,动辄数万匹马。他们的使者留在鸿胪寺的并非一个,回纥得到的丝绸没有满足,而我们得到的马匹没有用处,朝廷非常苦恼。这时特别下诏厚赐他们,以示广施恩惠,并且让他们感到羞愧。这个月,回纥使者赤心领着一万匹马来请求交易,代宗因为马匹的价格来自租税,不想再加重百姓的负担,命令官员根据收入情况允许交易六千匹。
大历十年九月,回纥在白天在东市刺杀人,市民抓住他,将他关押在万年县。回纥首领赤心听说后,从鸿胪寺骑马赶到县狱,劫持囚犯出来,打伤了狱吏。
大历十三年正月,回纥侵犯太原,经过榆次、太谷,河东节度使留后、太原尹、兼御史大夫鲍防在阳曲与回纥战斗,我国军队战败,死伤一千余人。代州都督张光晟在羊武谷与回纥战斗,击败了他们,回纥撤退。在此之前,辛云京守卫太原,回纥害怕辛云京,不敢窥视并州、代州,知道鲍防没有军事才能,才敢侵犯,多亏了张光晟邀战取胜,北方人才得以安宁。
德宗刚即位,派遣宦官梁文秀向回纥报丧,并且修复旧好,可汗移地健没有以礼相待。而九姓胡原本属于回纥,又向他们陈述中国的便利之处来诱使他们,可汗于是举国南下,打算趁我国的丧事进攻。他的宰相顿莫贺达干劝谏说:‘唐,是大国,而且对我们没有负义。前年进入太原,获得羊马数万,可以说是大胜。因为道路崎岖,等到回国,损失几乎全部。现在如果进攻而不得胜,将如何回去呢?’可汗不听。顿莫贺乘人之心,趁机将他杀死,并杀了他的亲信以及九姓胡诱骗来的人共计二千人。
顿莫贺自立为合骨咄禄毗伽可汗,派他的酋长建达干随文秀来朝见。命令京兆尹源休拿着节杖册封为武义成功可汗。贞元三年八月,回纥可汗派首领墨啜达干、多览将军合阙达干等人来进贡,并请求和亲。贞元四年十月,回纥公主及使者从番地来到,德宗在延喜门接见他们。当时回纥可汗对和亲感到高兴,礼节非常恭敬,说:‘以前是兄弟,现在是女婿,算是半个儿子了。’还侮辱了吐蕃的使者,以及五位大首领的妻子和妾共五十六人前来迎接可敦,一共派了千余人,送了二千匹马作为聘礼。德宗命令朔州、太原分别留下七百人,宰相和首领都到了,分别安排在鸿胪寺和将作寺。癸巳日,在宣政殿接见他们。乙未日,德宗召回纥公主,使者在麟德殿,各有赏赐。庚子日,下诏咸安公主下嫁回纥可汗,并设立府官属,按照亲王的例子。以殿中监、嗣滕王湛然为咸安公主婚礼使,关播检校右仆射,送咸安公主及册封回纥可汗的使者。贞元五年十二月,回纥汨咄禄长寿天亲毗伽可汗去世,朝廷停朝三天,文武三品以上的官员到鸿胪寺向他的使者致哀。
贞元六年六月,回纥使者移职伽达干返回番地,赏赐马价绢三十万匹。以鸿胪卿郭锋兼任御史大夫,担任册封回纥忠贞可汗的使者。这一年四月,忠贞可汗被他的弟弟杀害并篡位。当时回纥的大将颉干迦斯在西边攻打吐蕃还未回来,他的次相率领国人杀死了篡位者,立忠贞的儿子为可汗,当时年仅十六七岁。到了六月,颉干迦斯西征回纥,将至牙帐,次相等害怕他废立君主,不想让汉使知道,留下郭锋几个月才回去。颉干迦斯到达时,可汗等人出郊野迎接,展示郭锋所送的国信器物,可汗与次将相等都跪拜自述废立的原因,并请求说:‘只求大相能保佑我们的生死。’将所展示的器物全部赠给颉干迦斯以取悦他。可汗又哭着说:‘我年幼无知,现在幸得立为可汗,只希望依靠阿爹。’可汗把他当作儿子一样对待,颉干迦斯以谦卑的态度感动了大家,于是相互拥抱哭泣,并遵循臣子的礼节。将所展示的器物全部赏赐给左右随行的将士,自己一无所得,从此该国逐渐安定,于是派遣达比特勒梅录将军来告知忠贞可汗的死讯,并请求册封新君。使者到达后,朝廷停朝三天,仍令三品以上的官员到鸿胪寺向他的使者致哀。这一年,吐蕃攻陷了北庭都护府。
起初,北庭、安西通过回纥向朝廷上奏,因此成为附庸。回纥无休止地索取,北庭离得近,所有生活物资都必须强行夺取。又有沙陀部落六千余帐,与北庭相依,也属于回纥,肆意抢劫,特别让人苦恼。他们之前的葛禄部落和白服突厥一向与回纥友好,也怨恨他们的侵略。因为吐蕃丰厚的贿赂引诱,于是归附了吐蕃。于是吐蕃率领葛禄、白服的军队去年冬天进攻北庭,回纥大相颉干迦斯率领军队支援,连续战败。吐蕃紧急进攻,北庭的人已经苦于回纥,于是举城投降,沙陀部落也投降了。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杨袭古带领手下两千余人逃往西州,颉干利也返回。十年秋天,召集全国壮丁五万人,召回袭古,准备重新夺回北庭。不久被打败,死伤大半。颉干利收集残余力量,日夜奔逃回来。袭古的余部仅有一百六十人,准备重新进入西州,颉干迦斯骗他说:‘只要你跟我一起到牙帐,我就送你回本国。’到了牙帐后,留他没放,最后杀了他。从此安西隔绝,无人知道其存亡,只有西州的人,仍然坚守。
颉干迦斯战败后,葛禄乘胜攻占了回纥的浮图川,回纥震惊恐惧,将西北部落羊马全部迁移到牙帐南边以躲避。贞元七年五月庚申朔,以鸿胪少卿庾铤兼任御史大夫,担任册封回纥可汗及吊祭使。这月,回纥派使者律支达干等人来朝,报告小宁国公主去世。朝廷停朝三天,因为她是肃宗以宁国公主的身份嫁给回纥的,又以荣王的女儿作为陪嫁;及至宁国公主回来,荣王的女儿成为可敦,回纥称她为小宁国公主,先后嫁给了英武、英义两位可汗。等到天亲可汗即位,她被安置在外,生有英武两个儿子,都被天亲可汗杀害。不久去世。贞元七年八月,回纥派使者献上在北庭战胜吐蕃、葛禄的捷报及其俘虏和牲畜。在此之前,吐蕃攻入灵州,被回纥打败,夜间用火攻,惊慌而退。贞元八年七月,任命回纥药罗葛灵为检校右仆射。药罗葛灵本是唐人,姓吕,因为进入回纥,成为可汗的养子,于是以可汗的姓氏为药罗葛灵,在国中处理事务。因为来朝见,受到优厚的赏赐,还给了七万匹马绢。贞元九年九月,派使者来朝贡。
贞元十一年六月庚寅,册封回纥腾里逻羽录没密施合禄胡毗迦怀信可汗。元和四年,蔼德曷里禄没弭施合密毗迦可汗派使者请求改为回鹘,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元和八年四月,回鹘请求和亲,使者伊难珠返回番地,在三殿设宴款待,赐予银器丝绸。这一年,回鹘数千骑兵来到汜泉,边境军队戒备。十二月二日,宴请归国的回鹘摩尼八人,命令他们到中书省见宰相。在此之前,回鹘请求和亲,宪宗让有关部门计算费用。礼物的费用大约五百万贯,因为国内有征讨之事,不便安排和亲,以摩尼教为回鹘信仰,所以让宰相说明此事不可行。于是下诏宗正少卿李孝诚出使回鹘,太常博士殷侑为副使,告知他们来请求和亲的意思。
长庆元年,毗迦保义可汗去世,朝廷停朝三天,仍令各司三品以上的官员到鸿胪寺向他的使者致哀。四月,正衙册封回鹘君长为登罗羽录密施句主录毗伽可汗,以少府监裴通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持节册封、兼吊祭使。五月,回鹘宰相、都督、公主、摩尼等五百七十三人入朝迎接公主,在鸿胪寺安置。敕令:‘太和公主出嫁回鹘成为可敦,应令中书舍人王起到鸿胪寺宣示;以左金吾卫大将军胡证为检校户部尚书,持节充送公主入回鹘及册封可汗的使者;光禄卿李宪加兼御史中丞,充副使;太常博士殷侑改为殿中侍御史,充判官。’吐蕃侵犯青塞堡,是因为回鹘和亲的缘故。盐州刺史李文悦发兵击退了他们。回鹘上奏:‘派一万骑兵出北庭,一万骑兵出安西,以迎接太和公主回国。’这个月敕令:‘太和公主出嫁回鹘,应安置在府中,其官属应按照亲王的例子。’
回纥自从咸安公主去世后,多次请求恢复过去的友好关系,但长时间没有得到允许。到了元和末年,他们的请求更加迫切,宪宗因为北方的敌人对王室有功,又因为西边的戎族每年都给边境带来麻烦,于是答应将公主嫁给回纥的可汗。答应之后,宪宗就去世了。穆宗即位后,过了一年才封他的第十个妹妹为太和公主,准备出嫁。回纥的可汗登啰骨没密施合毗伽派遣使者伊难珠、句录都督思结以及外宰相、驸马、梅录司马,还有公主本人和叶护公主,以及达干和一千多匹骆驼马前来迎接。太和公主出发前往回纥国,穆宗在通化门左边的小亭子送行,让百官在章敬寺前排列,仪仗队非常壮观,男女老少都来看热闹。
十一月,振武节度使张惟清上奏说:‘按照诏令,派遣三千人去蔚州,其中已经出发了一千人,剩下的二千人,等太和公主出界后即刻出发。’他又上奏说:‘天德转送文书说:回鹘有七百六十人带着骆驼马和车辆,陆续到达黄芦泉迎接公主。’丰州刺史李祐上奏说:‘迎接太和公主的回纥三千人在卿泉下扎营,开拓吐蕃地区。’
二年二月,赐给回纥五万匹马价绢。三月,又赐给七万匹马价绢。这个月,裴度招募幽州、镇州的叛军,回纥请求派兵跟随裴度讨伐。朝廷讨论后认为,回纥在宝应初年收复两京,依仗功劳傲慢难以控制,大家都认为不可以,于是命令使者阻止回纥,让他们回去。但是当他们已经到达丰州北界时,他们不听从。皇帝下诏发放七万匹缯帛赐给他们,他们才回去。五月,皇帝派遣使者册封登啰骨没密施合毗伽为礼可汗,派遣官员田务丰带领国信十二车使回纥,赐予可汗和太和公主。
长庆二年闰十月,金吾大将军胡证、副使光禄卿李宪、婚礼使卫尉卿李锐、副使宗正少卿李子鸿、判官虞部郎中张敏、太常博士殷侑送太和公主从回纥回来,他们都说是:起初,公主离开回纥的牙帐时,还可以在那里暂时住宿,可汗派遣数百骑兵来请求和公主先从其他道路离开。胡证说:‘不可以。’敌方的使者说:‘以前咸安公主来的时候,离开花门几百里就先离开了,现在为什么只拒绝我们?’证说:‘我们天子下诏送公主去投奔可汗,现在还没有见到可汗,怎么可以先去呢!’使者才停止。到了敌方的朝廷,就选择吉日,册封公主为回鹘可敦。可汗先登上楼,面向东坐,在楼下设帐篷让公主居住,让一群胡人教公主胡人的习俗。公主开始脱下唐服穿上胡服,有一个老妇人服侍她,出楼前向西拜。可汗坐着看,公主两次鞠躬拜礼后,又回到帐篷中,脱下之前所穿的衣服,穿上可敦的衣服,穿着宽大的裙子,都是红色,金饰的帽子像角一样,前面指向后面走出楼,像最初一样鞠躬拜见可汗。
敌方的使者先设置了大的轿子和曲屏风,前面设置了小座位,相者引导公主上轿,回纥的九姓分批抬着轿子,在庭院中跟随太阳右转九次,公主才下轿上楼,和可汗一起面向东坐。从此以后,臣下朝见,都拜见可敦。可敦有自己的牙帐,命令两位宰相进出帐中。胡证等人准备回去,可敦在帐中设宴款待他们,留连不舍地哭泣了一整天,可汗因此赠送给汉使者丰厚的礼物。
太和元年,皇帝命令使者用二十万匹绢交给鸿胪寺,宣赐给回鹘作为马价。三年正月,使者用二十三万匹绢赐给回鹘作为马价。七年三月,回鹘的李义节等人带着骆驼马来到,并且报告可汗在三月二十七日去世,已经册封亲弟弟萨特勒为可汗。朝廷停止上朝三天,仍然命令各司文武三品、尚书省四品以上的官员到鸿胪寺向他们的使者致哀。任命左骁卫将军、皇城留守唐弘实为金吾将军兼御史大夫,持节充任入回鹘吊祭册立使。九年六月,回鹘进献太和公主所献的七名马射女子和两名沙陀小孩给朝廷。
开成初年,他们的宰相安允合和特勒柴草想要篡位,萨特勒可汗察觉后,杀了柴草和安允合。又有回鹘的宰相掘罗勿,带兵在外,怨恨杀了柴草和安允合,又杀了萨特勒可汗,立了骨咄特勒为可汗。有将军句录末贺恨掘罗勿,逃走并引诱黠戛斯带领十万骑兵攻破回鹘城,杀了骨咄,斩杀了掘罗勿,几乎将回鹘全部消灭,回鹘散奔到各个部落。有回鹘的宰相馺职,带着外甥庞特勒和儿子鹿以及兄弟五人、十五部向西逃到葛逻禄,一支投奔吐蕃,一支投奔安西,又有靠近可汗牙帐的十三部,立特勒乌介为可汗,向南归附汉朝。
起初,黠戛斯攻破回鹘,得到了太和公主。黠戛斯自称是李陵的后代,与国家同姓,于是派遣十个人送公主到塞上。乌介在路上遇到黠戛斯的使者,十个人都被杀了。太和公主回到乌介可汗那里,于是带着公主同行,向南渡过大沙漠。到了天德界,上奏请求在天德城让太和公主居住。有回鹘的宰相赤心,和姓连位的宰相仆固,和特勤那颉啜带领部众,不服从乌介。赤心想要侵犯边塞,乌介派遣他的属下霡没斯先向天德军使田牟表明诚意,然后引诱赤心宰相同去拜见乌介可汗,在可汗帐下杀了赤心和仆固。
那颉战胜,完全占据了赤心下的七千帐,向东窥视振武、大同,占据了室韦、黑沙、榆林的地区,向东南进入幽州雄武军西北界。幽州节度使张仲武派遣他的弟弟张仲至率领军队大败那颉的军队,完全收复了七千帐,杀死了将近九万人。那颉中箭,穿透驼群偷偷逃脱,乌介抓住了他并杀了他。
乌介的各个部落仍然声称有十万大军,驻扎在大同军北闾门山,当时会昌二年秋天,频繁地劫掠东陕以北,天德、振武、云朔等地,都遭受了损失。皇帝下诏命令各道军队全部到达防御,任命河东节度使刘沔为南面招抚回鹘使;任命幽州节度使张仲武为东面招抚回鹘使。
二年冬天,三年春天,回纥的特勒庞俱遮、阿敦宁两部,回鹘公主密羯可敦一部,外相诸洛固阿跌一部,以及牙帐大将曹磨你等七部,共有三万人,陆续在幽州投降,皇帝下诏分配到各个道。有特勒霡没斯、阿历支、习勿啜三部,回鹘的爱耶勿弘顺、回鹘尚书吕衡等各个部落投降振武,三部首领都被赐姓李,取名思忠、思贞、思惠、思恩,担任归义使。有特勒叶被沽兄李二部向南逃到吐蕃,有特勒可质力二部向东北逃到大室韦,有特勒荷勿啜向东讨伐契丹,战死。
会昌三年,回鹘的尚书仆固绎来到幽州,约定让太和公主回到幽州,乌介离开幽州界八十里外扎营。他的亲信、家人以及摩尼教的志净等四人已经先期进入振武军。那天晚上,河东的刘沔率领军队突然来到乌介的营地,乌介惊慌地向东北方向逃跑了大约四百里,依靠和解室韦部族扎营,没有来得及带着太和公主一起逃跑。丰州刺史石雄的军队遇到了太和公主的帐篷,于是将她迎回本国。乌介的部众在大中元年到达幽州投降,留下的四处流浪受饿受冻,原来有十万之众,现在只剩下三千人以下。乌介将妹妹嫁给室韦,托庇于他们。回鹘的宰相美权者逸隐啜逼迫其他回鹘人杀害了乌介于金山,用乌介的弟弟特勒遏捻作为可汗,又聚集了五千以上的部众,他们的食物和粮草都取自奚王硕舍朗。
大中元年春天,张仲武大败奚族军队,回鹘人无处获取补给,每天都有损耗。到了第二年春天,只剩下名义上的王和贵族五百人以下,依靠室韦。张仲武在去室韦贺正时经过幽州,仲武却命令他们返回本族,派人送遏捻等人来幽州,遏捻等人害怕,那天晚上带着妻子葛禄、儿子特勒毒斯等九人骑马向西逃走,其他部众来不及追赶,回鹘的各位宰相、达官和老人小孩都大哭。室韦将回鹘的剩余部众分为七份,七个姓的室韦各占一份。经过三天的行程,黠戛斯宰相阿播率领各部落军队号称七万,从西南天德北界来攻打室韦,大败室韦。在室韦的回鹘人,阿播都收归碛北。在外的回鹘人还有几个部落,散藏在深山密林中,抢掠其他部落,都向西倾心期待安西庞勒的到来。庞勒已经自称可汗,拥有碛西的各个城市。后来的君主弱小,大臣强大,居住在甘州,不再有过去的强盛。到现在还派遣使者入朝,进献两匹玉马和本土的特产,交易后返回。
史臣评论说:从夏商周三代以前,到两汉之后,西羌、北狄,各自兴起部族,他们的名字不同,但带来的祸患是一样的。蔡邕说:‘边疆的祸患,就像手和脚上的疥疮;中国的困境,就像胸背上的疽疮。突厥对隋炀帝的祸患很深,隋朝最终被灭;中国的困境,其道理是明显的。’自太宗平定突厥,打败延陀,回纥兴起。太宗幸灵武降服回纥,设立州府安抚他们,用名爵和财物来恩赐他们。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狄人不能全部消灭,只能用威力和恩惠来羁縻他们。开元年间,三纲正,百姓富足,四夷八蛮,都纷纷归化,边疆之外,敬畏威严,怀念恩惠,多么兴盛啊!天宝末年,奸臣在内把持权力,逆臣在外横行,内外结怨,皇帝匆忙迁都,汉族和少数民族都生出了异心,神器将要失落。肃宗引诱回纥来恢复京畿。代宗引诱回纥来平定河朔。平定灾难,中兴国家的大功,是非常伟大的!然而百姓的膏血已经枯竭,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朝廷的法令都松弛了,无法抑制他们的傲慢。忍辱求和,姑息迁就,已经没有时间考虑别的了。仆固怀恩叛变,尤其危险;郭子仪虽然能征善战,最终避免了侵犯。比起过去的各个民族,对国家的功绩最大,对百姓的祸害也最深。等到势力强大,盛衰更迭,就像冰消瓦解,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最终成为手和脚上的疥疮。僖宗、昭宗时期,黄巢、朱温交替兴起,最终成为胸背上的疽疮。手上的疥疮和背上的疽疮,确实是确切的比喻。
赞曰:土德初兴,家家户户可以封侯。朝纲混乱,边疆兴起战乱。安史之乱,回纥依仗功绩。依仗功绩又是什么?大家都说是姑息迁就。百姓无法生活,国家耗尽力量。汉族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盛衰如同织布。他们既然已经作恶多端,我们却修养德行,疥疮和疽疮的意义,百代都可以效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五-注解
回纥:古代民族,即回纥国,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曾经是唐朝的属国。
铁勒部落:铁勒部落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与突厥相邻,曾依附于突厥。
高车:高车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以游牧为生,活动范围广泛。
突厥:突厥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曾建立强大的突厥汗国,对周边地区有重大影响。
特勒:古代对可汗兄弟的尊称。
俟斤:俟斤是突厥语中的一种官职,相当于部落首领。
薛延陀:薛延陀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曾建立薛延陀汗国,与唐朝有频繁的交往。
颉利可汗:颉利可汗是突厥汗国的可汗,唐朝时期与唐朝有多次战争。
马鬣山:马鬣山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蒙古国境内。
天山:天山是亚洲中部山脉,东西走向,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瀚海府:瀚海府是唐朝设立的行政区划,位于今蒙古国境内。
可汗:古代游牧民族对君主的称呼,相当于“皇帝”或“汗”。
左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是唐朝的官职,负责宫廷警卫。
瀚海都督:瀚海都督是唐朝设立的行政区划,位于今蒙古国境内。
西突厥:西突厥是突厥的一支,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天的中亚地区。
北庭:北庭是唐朝设在西域的军事行政机构。
阴山:阴山是亚洲中部山脉,东西走向,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
金牙山:金牙山是古代地名,位于今蒙古国境内。
石国:石国是古代中亚国家,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拔悉密:拔悉密是古代中亚民族,曾建立拔悉密汗国。
葛逻禄:古代民族,与回纥相邻。
药罗葛:药罗葛是回纥部落之一,后来成为回纥可汗的姓氏。
胡咄葛:胡咄葛是回纥部落之一。
咄罗勿:咄罗勿是回纥部落之一。
貊歌息讫:貊歌息讫是回纥部落之一。
阿勿嘀:阿勿嘀是回纥部落之一。
葛萨:葛萨是回纥部落之一。
斛嗢素:斛嗢素是回纥部落之一。
药勿葛:药勿葛是回纥部落之一。
奚耶勿:奚耶勿是回纥部落之一。
叶护:叶护是回纥的一种官职,相当于军事首领。
奉义王:奉义王是唐朝封给回纥首领的爵位。
怀仁可汗:怀仁可汗是唐朝封给回纥首领的称号。
燉煌王:燉煌王是唐朝封给回纥太子的爵位。
广平王:唐代宗室,曾任广平王。
戊子:干支纪年法中的一种,戊子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年份,此处指某年。
大首领:指回纥部族中的高级首领。
达干:回纥的官员。
扶风: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
朔方:指中国古代北方边疆地区,朔方道是唐代的一个行政区划,覆盖今天的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区。
仆射: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郭子仪:唐朝的名将。
叶护太子:回纥首领叶护的儿子。
国家有难:指国家面临危机或困难。
远来相助:指从远方来帮助。
食为:吃饭。
精骑:精锐的骑兵。
香积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座古寺。
澧水:位于今陕西省的一条河流。
曲沃:古代地名,位于今山西省临汾市。
南山:指陕西省南部山脉。
殪:杀死。
朔方左厢兵马使:朔方节度使左厢的兵马指挥官。
仆固怀恩:唐朝的将领,曾叛变。
西京:唐代都城长安。
东京:古代指国都,此处指长安。
府库:古代指国家或官府的仓库。
锦罽宝贝:锦缎和珍贵的宝物。
肃宗:唐朝皇帝李亨。
灵夏:古代地名,指回纥的统治区域。
范阳: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
匈丑:古代对匈奴的贬称。
中原:指中国北方地区。
绝域:极远的地方。
司空:古代官职,位列三公之一,掌管工程和土木建设。
裂土之封:分封土地给予功臣。
誓河之赏:在河边发誓给予的奖赏。
紫宸殿:唐代皇宫中的大殿。
宁国公主:唐肃宗的女儿,嫁给了回纥的可汗。
界首:古代边界上的标志。
开府仪同三司:古代官职,掌管军事。
行尚书右仆射:尚书省的右仆射,相当于副宰相。
冀国公:唐代的一种爵位。
多亥阿波:回纥使者。
黑衣大食:古代对阿拉伯地区的称呼。
阁之:阿拉伯地区的酋长。
紫宸殿前:紫宸殿的前面。
宁国公主出降:宁国公主出嫁。
堂弟:父亲的弟弟的儿子。
汉中郡王:唐代的一种封号。
特进:古代官职,是一种荣誉职位。
试太常卿:太常卿的试用期官职。
摄御史大夫:代理御史大夫。
册命:皇帝对官员的任命。
英武威远毗伽可汗:回纥的可汗。
咸阳磁门驿: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的一座驿站。
牙帐:古代军队的营帐,此处指可汗的营帐。
赭黄袍:红色的袍子。
胡帽:古代北方民族的帽子。
中使:朝廷的使者。
雷卢俊:中使的名字。
郎君:古代对贵族或显贵男子的尊称。
册公主为可敦:册封公主为可敦,即可汗的妻子。
国信:古代指国家间的信使。
缯彩:丝绸和彩缎。
银青光禄大夫:古代的一种荣誉官职。
鸿胪卿:古代官职,掌管外交。
相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
不利:战事不顺利。
左金吾卫将军:古代官职,掌管宫廷警卫。
吊祭:表示哀悼和祭奠。
殉葬:古代的一种丧葬习俗,指随葬死者生前的物品。
上元元年:唐代宗室,即唐上元元年。
俱陆莫达干:回纥使者。
延英殿:唐代皇宫中的大殿。
延支伽罗:回纥使者。
谒见:拜见。
赐物:赐予的礼物。
宝应元年:唐肃宗李亨的年号,即公元762年。
代宗:唐朝皇帝李豫。
河洛:古代指黄河和洛河之间的地区,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
史朝义:唐朝末年叛军领袖,曾一度控制中原地区。
唐家天子:指唐朝的皇帝。
敕书: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缯绢:古代指丝织品。
三城北:指三座城池的北方。
单于:古代北方民族对君主的称呼,此处指回纥的可汗。
朔方军:唐代驻守北方边疆的军队。
毗伽阙可汗:回纥的可汗。
可敦:古代对公主的尊称。
中书门下平章事:唐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御史中丞:唐代官职,负责监察百官。
元帅:古代军事指挥官的称呼。
雍王:唐代宗李豫的儿子,即后来的唐德宗李适。
太子:皇帝的儿子,继承皇位的人选。
储君:太子或王位继承人的别称。
京师:古代指国都,此处指长安。
帐前舞蹈:古代对上级或尊贵人物表示尊敬的一种礼仪。
庭诘:在法庭上质问。
枭:悬挂首级示众。
陕州:古代州名,位于今河南省西部。
册文:皇帝加封官员或赐予荣誉的文书。
散骑常侍: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日常事务。
御史大夫:古代官职,掌管监察事务。
怀恩:指唐朝将领李怀恩,曾叛变投敌,后又被召回唐朝。
灵武:唐朝的一个军事重镇。
吐蕃: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位于今天的西藏地区。
奉天县: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乾县。
吐谷浑: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位于今天的青海省。
党项:古代民族,后建立了西夏国,位于今天的宁夏、甘肃、陕西等地区。
奴刺:古代民族,具体位置和历史背景不详。
浑日进:指郭子仪的部将浑日进。
邠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
回纥首领罗达干:回纥汗国的首领之一。
太子太保:古代官职,为太子的辅佐官。
渭北节度:唐代的一个军事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北部。
朔方军粮使:朔方节度使的下属官职,负责军粮供应。
缠头彩:古代赠送的礼物,通常指彩缎。
鸿胪寺:古代官署,负责接待外国使者。
坊市:古代城市中的居住区和商业区。
含光门:唐代长安城(今西安)的城门之一。
万年县: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东市:唐代长安城内的一个市场。
太原:太原是唐朝的一个州名。
榆次: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晋中市。
太谷: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晋中市。
河东节度:唐代的一个军事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代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代县。
辛云京:唐朝将领,曾任太原尹。
顿莫贺达干:回纥汗国的宰相。
九姓胡:古代中亚地区的一个民族群体,与回纥有联系。
顿莫贺:顿莫贺是回纥可汗的名字,回纥是古代游牧民族,后来成为强大的帝国。
合骨咄禄毗伽可汗:合骨咄禄毗伽可汗是顿莫贺的称号,‘可汗’是突厥语中的君王之意。
建达干:建达干是回纥的一个官职,类似于将军。
京兆尹:京兆尹是唐朝的地方行政官职,负责管理京兆(今西安)地区。
源休:源休是唐朝的官员,担任京兆尹。
武义成功可汗:武义成功可汗是源休册封的可汗称号。
贞元三年:贞元是唐朝德宗的年号,贞元三年指的是公元787年。
墨啜达干:墨啜达干是回纥的可汗。
多览将军:多览将军是回纥的将军。
合阙达干:合阙达干是回纥的将军。
和亲:和亲是指通过婚姻联姻来维护两国之间的和平。
德宗:德宗是唐朝的皇帝,名李适。
延喜门:延喜门是唐朝皇宫的城门。
朔州:朔州是唐朝的一个州名。
宰相:宰相是唐朝的官职,相当于现代的总理。
将作:将作是唐朝的官职,负责宫室、宗庙、陵寝的建造。
宣政殿:宣政殿是唐朝皇宫中的殿堂。
麟德殿:麟德殿是唐朝皇宫中的殿堂。
咸安公主:唐朝公主,曾嫁给回纥可汗,后因故被杀。
嗣滕王湛然:嗣滕王湛然是唐朝的皇室成员。
关播:关播是唐朝的官员。
右仆射:右仆射是唐朝的官职,相当于副宰相。
汨咄禄长寿天亲毗伽可汗:汨咄禄长寿天亲毗伽可汗是回纥的可汗。
北庭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是唐朝设在西域的军事行政机构。
沙陀部落:沙陀部落是古代游牧民族之一。
葛禄部落:葛禄部落是古代游牧民族之一。
白服突厥:白服突厥是古代突厥的一个分支。
灵州:灵州是唐朝的一个州名。
药罗葛灵:药罗葛灵是回纥的可汗,本姓吕。
宪宗:唐朝皇帝,名李纯,在位期间实行一系列改革。
长庆元年:长庆是唐朝穆宗的年号,长庆元年指的是公元821年。
毗迦保义可汗:毗迦保义可汗是回纥的可汗。
登罗羽录密施句主录毗伽可汗:登罗羽录密施句主录毗伽可汗是回纥的可汗。
少府监:少府监是唐朝的官职,负责宫廷的财政。
左金吾卫大将军:左金吾卫大将军是唐朝的官职,负责宫廷的安全。
光禄卿:光禄卿是唐朝的官职,负责宫廷的饮食。
太和公主:唐朝的公主,嫁给了回鹘的可汗。
青塞堡:青塞堡是唐朝的一个军事要塞。
安西:古代地名,指今天的新疆地区。
元和末:元和是唐朝宪宗的年号,元和末即宪宗在位末年。
北虏: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泛称,此处指回纥。
西戎:古代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处可能指吐蕃。
登逻骨没密施合毗伽可汗:回纥的可汗,即回纥国的最高统治者。
伊难珠:回纥使者。
句录都督思结:回纥官员。
外宰相:回纥的宰相。
驸马:公主的丈夫。
梅录司马:回纥的官员。
叶护公主:回纥的公主。
驼马:古代用于运输和骑乘的动物。
缯帛:古代的一种丝织品,此处指赐予回纥的丝绸。
裴度:唐朝官员,曾任宰相,参与平定藩镇之乱。
幽、镇之乱:唐朝时期幽州和镇州的叛乱。
回鹘:古代民族,即回纥,是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
宝应初:唐朝宝应年间的初期。
两京:唐朝的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
朝议:朝廷的议论。
金吾将军:古代官职,负责宫廷安全和仪仗队。
宗正少卿:古代官职,负责宗室事务。
判官:古代官职,负责文书工作。
太常博士:古代官职,负责礼乐事务。
乌介:回鹘的可汗。
萨特勒:回纥的可汗。
黠戛斯:古代民族,位于中亚。
近可汗牙:靠近可汗牙帐的地方。
特勒乌介:回纥的可汗。
天德:古代地名,指今天的内蒙古地区。
会昌二年:唐朝会昌年间的第二年。
陕:古代地名,指今天的陕西省。
河东节度使:古代官职,负责河东地区的军事和政治。
幽州节度使:古代官职,负责幽州地区的军事和政治。
特勒庞俱遮:回纥的官员。
阿敦宁:回纥的官员。
密羯可敦:回纥的公主。
阿跌:回纥的官员。
曹磨你:回纥的官员。
张仲武:唐朝的将领。
李二:回纥的官员。
大室韦:古代民族,与回纥相邻。
契丹:古代民族,与回纥相邻。
会昌三年:唐朝年号,公元843年。
尚书仆固绎:回鹘的官员。
幽州:古代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北京地区。
振武军:唐朝的军事行政区划。
河东刘沔:唐朝的将领。
和解室韦:古代民族,室韦的一支。
丰州刺史石雄:唐朝的地方官员。
大中元年:唐朝年号,公元847年。
奚王硕舍朗:奚族的首领。
阿播:黠戛斯的首领。
碛北:沙漠以北的地区。
太宗:唐朝皇帝李世民。
开元中:唐朝年号,唐玄宗时期,公元713-741年。
天宝末:唐朝年号,唐玄宗末年,公元755-762年。
诸戎:古代对北方各民族的泛称。
僖、昭之世:唐朝的僖宗和昭宗时期。
黄、硃:古代对北方民族的泛称。
安、史乱国:指唐朝安史之乱。
恃功:依仗功劳。
姑息:迁就宽容。
土德初隆:指唐朝初期的繁荣。
比屋可封:家家户户都有封号,形容社会稳定。
朝纲中否:朝廷政治混乱。
边鄙兴戎:边境发生战事。
华夷有截: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盛衰如织:国家的兴衰如同织布一样有规律。
长恶:坚持邪恶。
修德:修养德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五-评注
会昌三年,回鹘尚书仆固绎到幽州,约以太和公主归幽州,乌介去幽州界八十里下营。
此句描述了回鹘尚书仆固绎到幽州,并约定以和亲的方式,将太和公主送回幽州,乌介则退至幽州界外八十里处安营。这里的‘和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外交手段,通过婚姻联姻来缓解或解决民族间的矛盾,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
其亲信骨肉及摩尼志净等四人已先入振武军。
此句提到了仆固绎的亲信和摩尼教徒已经先期到达振武军,摩尼教是波斯的一种宗教,在中国传播后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是夜,河东刘沔率兵奄至乌介营,乌介惊走东北约四百里外,依和解室韦下营,不及将太和公主同走。
此句描述了河东节度使刘沔率军突袭乌介的营地,乌介惊慌失措,逃至东北方向约四百里外,依靠和解室韦安营,未能将太和公主一同带走。这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的军事冲突和民族间的矛盾。
丰州刺史石雄兵遇太和公主帐,因迎归国。
此句讲述了丰州刺史石雄的军队遇到了太和公主的营帐,并因此迎她回国。这体现了对公主的尊重和保护,同时也展现了地方官员的责任感和忠诚。
乌介部众至大中元年诣幽州降,留者漂流饿冻,众十万,所存止三千已下。
此句说明了乌介的部众在大中元年到达幽州后投降,而留下的部众则在边疆漂流,饥饿寒冷,人数从十万减少到三千以下。这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
乌介嫁妹与室韦,托附之。
此句讲述了乌介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室韦部族,以此寻求庇护。这体现了民族间的联姻关系和相互依赖。
为回鹘相美权者逸隐啜逼诸回鹘杀乌介于金山,以其弟特勒遏捻为可汗,复有众五千以上,其食用粮羊皆取给于奚王硕舍朗。
此句描述了回鹘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美权者逸隐啜逼迫回鹘人杀死乌介,并立乌介的弟弟特勒遏捻为新可汗。新可汗的部众恢复到五千以上,生活所需粮食和羊都是从奚王硕舍朗那里获取的。
大中元年春,张仲武大破奚众,其回鹘无所取给,日有耗散。
此句讲述了大中元年春天,张仲武大败奚众,导致回鹘人失去了粮食来源,每日都有消耗。
至二年春,唯存名王贵臣五百人已下,依室韦。
此句说明了到了第二年春天,回鹘人只剩下名王和贵臣五百人以下,他们依附于室韦。
张钟武因贺正室韦经过幽州,仲武却令还蕃,遣送遏捻等来向幽州,遏捻等惧,是夜与妻葛禄、子特勒毒斯等九骑西走,余众奔之不及,回鹘诸相达官老幼大哭。
此句描述了张仲武在贺正室韦经过幽州时,命令他们返回,同时遣送遏捻等人前往幽州。遏捻等人因恐惧而逃走,其余部众未能及时追赶,导致回鹘的官员和民众悲痛大哭。
室韦分回鹘余众为七分,七姓室韦各占一分。
此句说明了室韦将回鹘的余众分为七份,分别由七个室韦姓氏的部族分别领有。
经三宿,黠戛斯相阿播领诸蕃兵称七万,从西南天德北界来取遏捻及诸回鹘,大败室韦。
此句描述了黠戛斯相阿播率领众多蕃兵,号称七万,从西南天德北界前来击败室韦,并捕捉了遏捻及诸回鹘。
回鹘在室韦者,阿播皆收归碛北。
此句说明了阿播将回鹘在室韦的人收归碛北。
在外犹数帐,散藏诸山深林,盗劫诸蕃,皆西向倾心望安西庞勒之到。
此句描述了部分回鹘人散居在各个山林中,进行盗劫,他们向西面倾心期待安西庞勒的到来。
庞勒已自称可汗,有碛西诸城。
此句说明了庞勒已经自称可汗,拥有碛西的各个城池。
其后嗣君弱臣强,居甘州,无复昔时之盛。
此句描述了庞勒的后代君主虽然软弱,但臣子强大,他们居住在甘州,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强盛。
到今时遣使入朝,进玉马二物及本土所产,交易而返。
此句说明了现在庞勒的后代派遣使者入朝,进贡玉马等物,进行交易后返回。
史臣曰:自三代以前,两汉之后,西羌、北狄,互兴部族,其名不同,为患一也。
此段史臣的评论指出了自三代以来,西羌、北狄等部族交替兴起,虽然名称不同,但给中原地区带来的祸患是相同的。
蔡邕云:“边陲之患,为手足之疥;中国之困,为胸背之疽。”
蔡邕的这句话用生动的比喻,将边疆的祸患比作手足的疥疮,而中原的困境则比作胸背的疽痈,形象地说明了边疆问题对国家的严重影响。
自太宗平突厥,破延陀,而回纥兴焉。
此句回顾了唐太宗时期平定突厥、击败延陀的历史事件,指出回纥的兴起。
太宗幸灵武以降之,置州府以安之,以名爵玉帛以恩之。
此句描述了唐太宗在灵武设州府,安置回纥,并以名爵、玉帛等方式予以恩赐,体现了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
开元中,三纲正,百姓足,四夷八蛮,翕然向化,要荒之外,畏威怀惠,不其盛矣!
此句描述了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百姓富足,四夷八蛮纷纷归附,边疆地区也畏惧唐朝的威严,怀念其恩惠,反映了唐朝的强盛。
天宝末,奸臣弄权于内,逆臣跋扈于外,内外结衅而车驾遽迁,华夷生心而神器将坠。
此句描述了天宝末年,奸臣在内弄权,逆臣在外跋扈,内外矛盾激化,导致皇帝不得不逃离京城,国家处于危亡之中。
肃宗诱回纥以复京畿。代宗诱回纥以平河朔。
此句说明了唐朝的肃宗和代宗利用回纥的力量来恢复京畿地区和平定河朔地区的战乱。
戡难中兴之功,大即大矣!然生灵之膏血已干,不能供其求取;朝廷之法令并弛,无以抑其凭陵。
此句评价了唐朝利用回纥恢复国家的功绩,但同时也指出,由于连年战乱,百姓疲惫,国家财力耗尽,无法满足回纥的需求,导致朝廷的法令松弛,无法抑制回纥的侵扰。
忍耻和亲,姑息不暇。
此句说明了唐朝在对待回纥问题上采取了忍辱负重、姑息迁就的态度。
仆固怀恩为叛,尤甚阽危;郭子仪之能军,终免侵轶。
此句描述了仆固怀恩叛变对唐朝的威胁,以及郭子仪军事才能的高超,最终避免了对国家的侵扰。
比昔诸戎,于国之功最大,为民之害亦深。
此句比较了历史上的各个戎族,认为他们对国家的贡献最大,但对人民的危害也最深。
及势利日隆,盛衰时变,冰消瓦解,如存若亡,竟为手足之疥焉。
此句用‘手足之疥’比喻戎族对国家的威胁,说明了戎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安危。
僖、昭之世,黄、硃迭兴,竟为胸背之疽焉。
此句用‘胸背之疽’比喻僖、昭时期戎族的威胁,说明了戎族对国家的危害。
手疥背疽,诚为确论。
此句总结了前面的论述,认为戎族对国家的威胁如同‘手疥背疽’,是确实存在的。
赞曰:土德初隆,比屋可封。朝纲中否,边鄙兴戎。
此段赞语用‘土德初隆’来形容国家的强盛,‘比屋可封’表示百姓安居乐业。而‘朝纲中否’则指国家政治出现问题,‘边鄙兴戎’则表示边疆地区的战乱。
安、史乱国,回纥恃功。
此句说明了安史之乱期间,回纥依靠战功而傲慢无礼。
恃功伊何?咸议姑息。
此句质问回纥为何倚仗战功而如此傲慢,实际上是因为唐朝的姑息迁就。
民不聊生,国殚其力。
此句描述了由于回纥的侵扰,导致百姓生活困苦,国家财力耗尽。
华夷有截,盛衰如织。
此句说明了华夷之间的界限分明,国家的盛衰如同织布一样,有起有落。
彼既长恶,我乃修德,疽疥之义,百代可则。
此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认为回纥之所以长恶,是因为他们不修德行,而唐朝则应该修德以正其身,这是百代都可以效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