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四回

作者: 李汝珍(约1550年-1626年),明代小说家,代表作《镜花缘》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寓意而闻名,书中充满了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对人性复杂的揭示。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镜花缘》是一部具有幻想色彩的长篇小说,书中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小说的主人公通过一面神奇的镜子进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镜子成为了故事中的重要元素,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性困境。通过这些奇幻冒险的故事,小说对封建社会的不公、女性的地位、权力的滥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镜花缘》不仅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还通过寓言式的方式探讨了道德、政治、哲学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四回-原文

吟雪诗暖阁赌酒挥醉笔上苑催花

话说武后赏雪心欢,趁著酒兴,又同上官婉儿赌酒吟诗。

上官婉儿每做“雪兆丰年”诗一首,武后即饮一杯。

起初是一首诗一杯酒,后来从两首诗一杯酒慢慢加到十首诗一杯酒。

上官婉儿刚把诗机做的略略活了,诗兴还未一分,武后酒巳十分。

正饮得高兴,只觉阵阵清香扑鼻,武后朝外一望,原来庭前有几株腊梅开了。

不觉赞道:“这样寒天,腊梅忽然大放,岂非知朕饮酒,特来助兴?如此殷勤,自应懋赏!”

分付挂红、赏金牌。

宫娥答应,登时俱挂红绫、金牌。

武后醉眼朦胧,又分付宫女道:“此地蜡梅既来伺候,想来园中各花素知朕有爱花之癖,自然也都大放。即刻备辇,朕同公主往群芳圃、上林苑赏花去。”

众宫娥只得答应,传旨备辇。

公主道:“腊梅本系冬花,此时得了雪气滋润,所以大放。至别的花卉,开放各有其时,此刻离春令虽近,天气甚寒,焉能郁开呢?”

武后道:“各花都是一样草木,腊梅既不畏寒,与朕陶情,别的花卉,自然也都讨朕欢喜。

古人云:‘圣天子百灵相助。’我以妇人而登大宝‘自古能有几人?将来真可上得《无双谱》的。此时朕又岂止百灵相助,这些花卉小事,安有不遂朕心所欲?即便朕要挽回造化,命他百花齐放,他又焉能违拗!你们且随朕去,只怕园内各花早已伺侯开了。”

公主再三谏阻,武后哪里肯听,随即乘辇,命公主、上官婉儿同去赏花。

到了群芳圃,下得辇来,四处一望,各样花木,除腊梅、水仙、天竺、迎春之外,尽是一派枯枝,莫讲赏花,要求赏个青叶也是难的。

看了一遍,不觉面红过耳,真是众日之下,羞愧难当,几乎把酒都羞醒了。

正要到上林苑去,只见有个小太监走来奏道:“奴婢才到上苑看过,那边也同这边一样。

据奴婢看来,大约众位花仙还不晓得万岁要来赏花,所以未来伺候。

刚才奴婢已向各花宣过圣意,倘万岁亲自再下一道御旨,明日自然都来开花了。”

武后听罢,心中忽然动了一动,倒象触起从前一件事来。

再四寻思,却又无从捉摸。

不觉把头点了两点道:“也罢!今日已晚,权且施恩,限他明日开罢。”

分付预备金笺笔砚。

提起笔来,想了一想,在那笺纸上,醉笔草草写了四句: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

写罢,分付太监拿去用了御宝,即发上林苑张挂。

并命御膳房,明早预备赏花酒宴。

公主同上官婉儿听了,都不觉暗笑。

武后酒醉难支,即带众人乘辇回宫。

太监理旨,把金笺用了御宝,张挂上林苑内。

那上林苑腊梅仙子同水仙仙子见了这道御旨,忙到洞中送信。

谁知这日百花仙子正同麻姑著棋,因天晚落雪,尚未回洞。

当时牡丹仙子得了此信,不知洞主下落,即同兰花仙子冒雪分头到百草、百果各位仙姑洞中寻访,毫无踪迹。

天已夜晚,雪仍不止,只得回洞。

牧丹仙子道:“此旨限期又迫,偏偏洞主又无下落,这却怎好?”

桃花仙子道:“据小仙愚见,为今之计,惟有各司本花,前去承旨。

况我们这座蓬莱,周围七万里,上面仙姑洞府,不计其数,焉能个个遍访。

设或逾限,违了圣旨,岂同儿戏!此时即找著洞主,禀知此事,除承旨之外,安能另有别见。

且洞主向来谨慎从不越分妄为,岂有违旨之理!”

杨花仙子在旁听了,不觉暗暗点头。

牡丹仙子道:“话虽如此,洞主究系众人领袖,——岂可不候号令,擅自前去。

不知兰、桂二位仙姑,可另有高见?”

兰花仙子道:“小仙同桂花仙姑所司之花,原有‘四季’之名,四时莫不可放。

此刻就去承旨,也无不合。

但细细忖度,自应找寻洞主,禀知为是。

况‘罚不责众’,如果立意都不承旨,谅那世主亦难遽将群芳尽废。

且众姊妹虽以花卉为名,并非独供玩赏,其中隶于药品济世的亦复不少,若都废了,何以疗疾?

以此看来,更可放心。

况时值隆冬,概令群花齐放,未免时序颠倒。

虽皇上圣谕,究竟于理不顺,即使违误,谅难加罪。

所谓‘言不顺则事不成’。——若‘名正言顺’,事在必行,我们一经闻命,自应即去承目,又何须禀知洞主。

现在行止在于两可,所以不能不候洞主之命。

小仙拙见如此。

桂花、梅花菊花、莲花四位仙子听了,莫不点头,都道:“仙姑所见极是。”

只见扬花、芦花、藤花、蓼花、萱花、葵花、苹花、菱花八值仙子,彼此交头接耳,商议多时,一齐说道:

诸位仙姑去不去,小仙也不敢勉强。

但我等虽忝列群芳,质极贱徽,道行本浅,位分又卑,即乏香艳之姿,兼无济世之用,何能当此违旨重谴?

一经被谪,区区微末,岂能保全?

再四斟酌,不能不筹‘且顾眼前’之计。

此时业经交丑,——那旨内说“莫待晓风催。——转瞬就要发晓,我们惟有各司本花,先去承旨。

日后即使洞主责备,亦当垂鉴下情。

且吾辈倘竟违旨,俱获重罪,洞主身为领袖,又安能置身事外?

今即循分承旨,彼此均无过失,洞主犒赏不暇,岂有责备之理!

因向桃花仙子道:“适才仙姑曾言,惟恐逾限获罪,何不趁此结伴同行?”

不由分说,即拉了桃花仙子,竟自一同而去。

九位仙子刚去,只见上林苑土地并值日功曹也来相催。

登时众仙子莫不纷纷前往。

那时天已渐晓,雪已住了,牡丹仙子向兰花仙子叹道:‘众心不齐,又将奈何!小仙惟有再去寻访。至于行止,只好悉听诸位。’说著去了。

兰花仙子等之许久,总无音信。功曹、土地、络绎来催。

转眼间,红日已升,众花仙十去八九。洞中只剩桂花、梅花、菊花、莲花、海棠、芍药、水仙、腊梅、玉兰、杜鹃、兰花,共十一位仙子。

大家商议多时,并无良策,只得勉强一同去了。

牡丹仙子又在四处访问,直到辰时,仍无影响。

回到洞中,只剩两个女童看守洞门。

呆了半晌,无计可施,惟恐违旨,只得也向上林苑而来。

武后自从上林苑回宫,睡到黎明,宿酒已消。

猛然想起昨日写诏之事,连忙起来,心内著实懊悔酒后举动,过于孟浪,倘群花竟不开放,将来传扬出去,这场羞愧,如何遮掩?

正在寻思,早有上林苑、群劳圃司花太监来报,各处群花大放。

武后这一喜非同小可!登时把公主宣来,用过早膳,齐到上林苑。

只见满园青翠萦目,红紫迎人,真是锦绣乾坤,花花世界。

天时甚觉和暖,池沼都巳解冻,陡然变成初春光景。

正是:

池鱼戏叶仍合冻,谷鸟啼花乍报春。

武后细细看去,只见众花惟牡丹尚未开放。

即查群芳圃,亦是如此。

不觉大怒道:‘朕自进宫以来,所有上林苑、群劳圃各花,每于早晚,俱令宫人加意浇灌,百般培养,自号‘督花天王’。

因素喜牡丹,尤加爱护:冬日则围布幔以避严霜,夏日则遮凉篷以避烈日。

三十余年,习以为常。

朕待此花,可谓深仁厚泽。

不意今日群芳大放,彼独无花。

负恩昧良,莫此为甚!’

分付太监:‘即将各处牡丹,逐根掘起,多架柴炭,立时烧毁。’

公主劝道:‘此时众花即放,牡丹为花中之王,岂敢不遵御旨。

但恐其花过大,开放不易。

尚望主上再宽半日限期。

倘仍无花,再治其罪,彼草木有知,谅亦无怨。’

武后道:‘你既替他恳求,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

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因问太监道:‘此处牡丹若干株?’

太监奏道‘上林苑共约二千余株,与群芳圃数目相仿。’

武后道:‘此时已交辰初,就以辰时为限。

尔等即烧炭火千盆,先把干株枝梗炙枯,不可伤根。

一一炙后如放叶开花,即将炭火撤去。

俟到巳时无花,再将所余千余株,也用炭火炙枯。

一交午时,如再不开,立将各处牡丹,一总掘起,用刀斧捶为齑粉。

那时朕再降旨,令天下尽绝其种。

所有群芳圃牡丹,亦照此处一例办理。’

太监答应,登时炭火齐备。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四回-译文

吟雪诗暖阁赌酒挥醉笔上苑催花

话说武后赏雪心欢,趁着酒兴,又和上官婉儿赌酒吟诗。上官婉儿每写一首‘雪兆丰年’的诗,武后就喝一杯酒。开始是一首诗一杯酒,后来逐渐增加到两首诗一杯酒,再到十首诗一杯酒。

上官婉儿刚开始把诗写得很流畅,诗兴还没完全发挥出来,武后的酒已经喝得十分醉了。正喝得高兴,突然闻到一阵阵清香扑鼻,武后朝外一看,原来庭前有几株腊梅开了。她不禁赞叹道:‘这样寒冷的天气,腊梅忽然盛开,难道不是知道我喝酒,特意来助兴的吗?如此热情,我自然应该好好奖赏!’于是下令挂红、赏金牌。宫女们答应后,立刻都挂上红绫、金牌。武后醉眼朦胧,又吩咐宫女们说:‘既然蜡梅都来伺候了,想来园中的其他花也知道我有爱花之癖,自然都会盛开。立刻准备车子,我和公主去群芳圃、上林苑赏花。’宫女们只得答应,传旨准备车子。公主说:‘腊梅本是冬花,现在得到了雪水的滋润,所以盛开。至于其他花卉,开放各有其时,现在离春天虽近,天气还很冷,怎么可能都盛开呢?’武后说:‘各种花都是一样的草木,腊梅都不怕寒冷,能和我一起陶冶情操,其他花卉自然也会让我喜欢。古人说:“圣天子百灵相助。”我作为妇人能登上皇位,‘自古能有几人?’将来真的可以上《无双谱》的。现在我不只是百灵相助,这些小事,怎么可能不遂我心愿?即使我想改变自然规律,让百花齐放,它们又怎么可能违抗!你们就跟着我去,只怕园中的花早已准备好了。’公主多次劝阻,武后哪里肯听,随即乘车,带着公主、上官婉儿一起去赏花。

到了群芳圃,下了车,四处一看,除了腊梅、水仙、天竺、迎春之外,其他的花木都是枯枝,别说赏花,就连看到绿叶也是困难的。看了一圈,不禁脸红过耳,真是羞愧难当,几乎把酒都羞醒了。正要往上林苑去,只见一个小太监走来禀报:‘奴才刚到上苑看过,那边的情况也和这边一样。据奴才看来,可能是众位花仙还不知道万岁要来赏花,所以还没来伺候。刚才奴才已经向各花传达了圣意,如果万岁再下一道御旨,明天自然都会开花。’武后听后,心中忽然一动,好像触起了从前的一件事。反复思考,却又无从捉摸。不由得点了点头说:‘好吧!今天已经晚了,就暂且施恩,限他们明天开花。’下令准备金笺、笔、砚。拿起笔来,想了一会儿,在笺纸上随意写了四句诗: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

写完后,下令太监拿去盖了御宝,发到上林苑张贴。并命令御膳房,明天早上准备赏花的酒宴。公主和上官婉儿听了,都不禁暗笑。武后酒醉难支,带着众人乘车回宫。太监接受命令,把盖了御宝的金笺张贴在上林苑。

那上林苑的腊梅仙子和水仙仙子看到这道御旨,急忙到洞中送信。谁知这天百花仙子正和麻姑下棋,因为天晚下雪,还没回洞。当时牡丹仙子得到这个消息,不知道洞主在哪里,就同兰花仙子冒雪分头到百草、百果各位仙姑的洞中寻找,但没有找到任何踪迹。天已经晚了,雪还在下,只能回洞。

牡丹仙子说:‘这道旨限期又迫,偏偏洞主又找不到,这怎么办呢?’桃花仙子说:‘根据我浅薄的意见,现在只有各司其职,前去领旨。我们这座蓬莱,周围七万里,上面仙姑的洞府不计其数,怎么可能一个个都去找。如果超过了期限,违背了圣旨,岂能当儿戏!现在即使找到洞主,禀报此事,除了领旨之外,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而且洞主一向谨慎,从不越位妄为,怎么可能违抗旨意!’杨花仙子在旁边听了,不由得暗暗点头。牡丹仙子说:‘话虽如此,洞主毕竟是众人的领袖,——怎么能不等待号令,就擅自行动呢?不知道兰、桂二位仙姑,有没有什么高见?’兰花仙子说:‘我和桂花仙姑所管的花,原本有“四季”之称,四季都可以开放。现在就去领旨,也没有什么不合适。但仔细考虑,还是应该去找洞主,禀报此事。况且“罚不责众”,如果大家都不同意领旨,恐怕那世主也难以将群芳全部废除。

而且我们虽然以花卉为名,但并非只是供人观赏,其中很多都用于药品救济世人,如果都废了,怎么治疗疾病呢?从这个角度看,更可以放心。况且现在是隆冬时节,让所有花都开放,未免违背了自然规律。虽然皇上有圣旨,但从道理上讲并不合适,即使违背了,也难以受到惩罚。所谓“言不顺则事不成”——如果“名正言顺”,事情就必然会发生,我们一旦接到命令,自然应该立刻行动,又何必禀报洞主。现在我们的行动处于两难之间,所以不能不等待洞主的命令。我的拙见就是这样。’桂花、梅花、菊花、莲花四位仙子听了,都点头称是。只见杨花、芦花、藤花、蓼花、萱花、葵花、苹花、菱花八位值日仙子,彼此交头接耳,商量了好久,一齐说:‘诸位仙姑去不去,小仙也不敢勉强。但我们虽然位列群芳,身份低微,道行浅薄,地位又低,既没有美丽的姿态,也没有济世之用,怎么能承担违抗圣旨的重罪?一旦被贬,我们这些微不足道的人,怎么能够保全自己?经过反复考虑,我们只能采取‘先顾眼前’的策略。现在已经到了深夜,——那圣旨里说“莫待晓风催”——转眼就要天亮了,我们只能各司其职,先去领旨。日后即使洞主责备,也可以体谅我们的苦衷。而且如果我们违抗圣旨,都将受到重罪,洞主作为领袖,又怎能置身事外?现在我们按照职责领旨,彼此都没有过错,洞主忙于赏赐,哪里还会责备我们!’于是对桃花仙子说:‘刚才仙姑你说,担心超过了期限会获罪,为什么不趁此机会结伴同行呢?’不容分说,就拉着桃花仙子一同离去。九位仙子刚走,只见上林苑的土地和值日功曹也来催促。立刻,众仙子纷纷前往。

那时天已经快亮了,雪也停了,牡丹仙子对兰花仙子叹息说:‘大家的心思不一致,这可怎么办呢!我只能再去寻找。至于接下来的行动,就完全听从大家的意见了。’说完就离开了。兰花仙子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功曹、土地神不断地催促。转眼间,太阳已经升起,大部分花仙都离开了。洞里只剩下桂花、梅花、菊花、莲花、海棠、芍药、水仙、腊梅、玉兰、杜鹃、兰花,一共十一个仙子。大家商量了很久,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勉强一起出发了。牡丹仙子又四处寻找,直到辰时,仍然没有结果。回到洞中,只剩下两个女童守着洞门。愣了半天,没有办法,又担心违背了命令,只能也来到上林苑。

武后从上林苑回到宫中,睡到黎明,酒劲已经消散。突然想起昨天写诏书的事情,连忙起身,心里非常后悔酒后冲动,如果群花都不开放,将来传出去,这种羞愧如何遮掩?正在思考的时候,上林苑和群劳圃的司花太监来报告,各处的花都盛开了。武后非常高兴!立刻召来公主,用过早膳后,一起来到上林苑。只见园中满眼青翠,红紫相间,真是美不胜收,花的世界。天气非常暖和,池塘里的冰都融化了,突然变成了初春的景象。正是:

池塘里的鱼儿还在冰上嬉戏,山谷中的鸟儿在花间啼鸣,报告春天的到来。

武后仔细观察,只见所有的花只有牡丹还没有开放。她查看了群芳圃,也是这样。她不禁大怒,说:‘自从我进宫以来,所有的上林苑和群劳圃的花,每天早晚都让宫人精心浇灌,百般呵护,我自称为“督花天王”。我特别喜欢牡丹,更加爱护它:冬天用布幔围起来以避严寒,夏天则用凉棚遮阳。

三十多年来,已经习以为常。我对这朵花,可以说是仁至义尽。没想到今天群花都盛开了,它却一朵花都没有。辜负了恩情,没有良心,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她吩咐太监:‘立刻把各处的牡丹都挖起来,多准备些柴炭,立刻烧掉。’公主劝道:‘现在众花都已经开放,牡丹是花中之王,怎么敢不遵从圣旨。只是担心它的花朵太大,开放起来不容易。还请主上再宽限半日。如果还是不开,再处理也不迟,这样草木有灵,也应该不会怨恨。’武后说:‘既然你为他求情,就暂且施恩,再宽限两个时辰。如果再不开,那就怪不得我了。’她问太监:‘这里有多少株牡丹?’太监回答说‘上林苑大约有两千多株,和群芳圃的数量差不多。’武后说:‘现在已经是辰初了,就以辰时为限。你们立刻准备一千盆炭火,先把干枯的枝条烧焦,但不能伤到根。烧焦后如果开花,就撤掉炭火。等到巳时如果没有花,再将剩下的千余株也用炭火烧焦。到了午时,如果再不开,就把各处的牡丹全部挖起来,用刀斧砸成粉末。那时我再下旨,让天下都绝种。所有群芳圃的牡丹,也按照这里的处理方式办理。’太监答应后,立刻准备好了炭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四回-注解

暖阁:指室内温暖的小阁楼,常用于休息或娱乐。

赌酒:指以饮酒为赌,通常用于娱乐或比赛。

挥醉笔:指在醉酒状态下挥毫泼墨,形容酒后创作。

上苑:古代指皇家园林,此处指上林苑。

催花:指促使花朵开放,此处指武后命令花朵提前开放。

腊梅:一种冬季开花的植物,耐寒,常用于象征坚韧不拔。

懋赏:指给予丰厚的奖赏。

金牌:古代的一种奖赏物品,象征荣誉。

宫娥:指宫廷中的女官。

辇:古代的一种车,此处指皇家车辆。

群芳圃:指种植各种花草的园子。

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此处指武后居住的宫殿。

造化:指自然界的变化和规律。

无双谱:古代传说中记载英雄豪杰的书籍。

百灵:指各种神灵,此处比喻武后受到众多神灵的庇护。

大宝:指帝位,此处指武后作为女皇帝的地位。

金笺:指用金粉装饰的纸张,用于书写重要文书。

御宝:指皇帝的印玺,用于加盖在重要文书上。

上林苑腊梅仙子:神话传说中的角色,掌管腊梅。

百花仙子:神话传说中的角色,掌管百花。

麻姑:神话传说中的角色,长寿仙人,常与棋类游戏相关。

百草、百果:神话传说中的角色,掌管各种草木和果实。

罚不责众:指惩罚时不会责怪所有人,此处指百花仙子认为如果违抗圣旨,不会对所有花卉进行惩罚。

道行:指修行者的道德和修为。

值日功曹:古代官职,负责值日和记录事务。

牡丹仙子:牡丹仙子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牡丹花神,象征着富贵和繁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

兰花仙子:兰花仙子是指神话传说中的兰花花神,兰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谦逊和文雅。

众心不齐:指众人意见不一致,无法达成共识。

功曹:古代官名,负责记录功过,此处可能指负责记录仙子行踪的官职。

土地:指地方神,此处可能指负责管理山川土地的神灵。

络绎:形容连续不断,此处指功曹和土地不断催促。

红日:指太阳,此处指时间已到早晨。

辰时:古代时间单位,指上午七点到九点。

公主:指皇室成员中的女性,此处可能指武后的女儿。

宿酒:指前一天的酒,此处指武后昨晚喝的酒。

孟浪:指轻率、冒失的行为。

督花天王:指武后自称的称号,表示她非常重视花木的培养。

严霜:指非常寒冷的霜,对植物生长有害。

烈日:指非常炎热的太阳,对植物生长有害。

深仁厚泽:指深厚的仁爱和恩泽。

负恩昧良:指忘恩负义,品行不端。

公主劝道:公主在这里可能是指武后的女儿或其他皇室成员,她在这里劝解武后。

两个时辰:古代时间单位,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

交辰初:指时间到了辰时初刻,即上午七点。

炭火:用木炭燃烧产生的火,此处指用来炙烤牡丹的火源。

炙枯:用火烤干,此处指用炭火烤干牡丹的枝梗。

齐备:指准备齐全,此处指炭火已经准备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四回-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场景,通过牡丹仙子的形象,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崇拜,以及对生命力的赞美。

文中的‘那时天已渐晓,雪已住了’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景象,与牡丹仙子的出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仙子形象的神秘。

牡丹仙子向兰花仙子叹道:‘众心不齐,又将奈何!’这句话体现了仙子们的无奈与无力,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群体和谐的追求。

‘小仙惟有再去寻访。至于行止,只好悉听诸位。’牡丹仙子的这句话展现了她的谦逊与随和,同时也暗示了她对解决问题的执着。

‘转眼间,红日已升,众花仙十去八九。’这里的‘转眼间’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牡丹仙子寻找的艰辛。

‘大家商议多时,并无良策,只得勉强一同去了。’这句话揭示了仙子们的无助,也反映了古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

‘武后自从上林苑回宫,睡到黎明,宿酒已消。’这里的武后形象生动,展现了其酒后的沉醉与醒来后的悔恨。

‘猛然想起昨日写诏之事,连忙起来,心内著实懊悔酒后举动,过于孟浪。’这句话体现了武后的果断与悔过之心。

‘各处群花大放’与‘众花惟牡丹尚未开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牡丹的特殊地位。

‘负恩昧良,莫此为甚!’这句话体现了武后的愤怒与失望,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恩怨观念的重视。

‘你既替他恳求,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这句话展现了武后对公主的宽容,同时也体现了她对牡丹的期待。

‘此时已交辰初,就以辰时为限。’这句话体现了武后的果断与决策力,同时也反映了她对时间的重视。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这句话为故事留下了悬念,也体现了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四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70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