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

作者: 李汝珍(约1550年-1626年),明代小说家,代表作《镜花缘》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寓意而闻名,书中充满了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对人性复杂的揭示。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镜花缘》是一部具有幻想色彩的长篇小说,书中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小说的主人公通过一面神奇的镜子进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镜子成为了故事中的重要元素,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性困境。通过这些奇幻冒险的故事,小说对封建社会的不公、女性的地位、权力的滥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镜花缘》不仅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还通过寓言式的方式探讨了道德、政治、哲学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原文

遇强梁义女怀德遭大厄灵鱼报恩

话说唐敖听邻船妇女哭的甚觉惨切。

即命水手打听,原来也是家乡货船,因在大洋遭风,船只打坏,所以啼哭。

唐敖道:‘既是本国船只,同我们却是乡亲,所渭‘兔死狐悲’。今既被难,好在我们带有匠人,明日不妨略为耽搁,替他修理,也是一件好事。’

林之洋道:‘妹夫这话,甚合俺意。’随命本手过去,告知此意。

那边甚是感激,止了哭声。

因已晚了,命水手前来道谢。大家安歇。

天将发晓,忽听外面喊声不绝。

唐敖同多、林二人忙到船头,只见岸上站着无数强盗,密密层层,约有百人,都执器械,头戴浩然巾,面上涂著黑烟,个个腰粗膀阔,口口声声,只叫:‘快拿买路钱来!’

三人因见人众,吓的魄散魂飞!林之洋只得跪在船头道:‘告禀大王:俺是小本经纪,船上并无多货,那有银钱孝敬。只求大王饶命!’

那为首强盗大怒道:‘同你好说也不中用!且把你性命结果了再讲!’手举利刃,朝船上奔来。

忽见邻船飞出一弹,把他打的仰面跌翻。

只所得刷、刷、刷……弓弦响处,那弹子如雨点一般打将出去,真是‘弹无虚发’,每发一弹,岸上即倒一人。

唐敖看那邻船有个美女,头上束著蓝绸包头,身穿葱绿箭衣,下穿一条紫裤,立在船头,左手举著弹弓,右手拿著弹子,对准强人,只检身长体壮的一个一个打将出去,一连打倒十余条大汉。

剩下许多软弱残卒,发一声喊,一齐动手,把那跌倒的,三个抬著一个,两个拖著一个,四散奔逃。

唐敖同多、林二人走过邻船,拜谢女子拯救之恩,并问姓氏。

女子还礼道:‘婢子姓章,祖籍天朝。请问三位长者上姓?贵乡何处?’

唐敖道:‘他二人一姓多,一姓林。老夫姓唐名敖,也都是天朝人。’

女子道:‘如此说,莫非岭南唐伯伯么?’

唐敖道:‘老夫向住岭南。小姐为何这样相称?’

女子道:‘当日侄女父亲曾在长安同伯伯并骆、魏诸位伯伯结拜,难道伯伯就忘了?’

唐敖道:‘彼时结拜虽有数人,并无章姓,只怕小姐认差了。’

女子道:‘侄女原是徐姓,名唤丽蓉。父名敬功。因敬业叔叔被难,我父无处存身,即带家眷,改徐为章,逃至外洋,贩货为生。

三年前父母相继去世。侄女带著乳母,原想同回故乡,因不知本国近来光景,不敢冒昧回去,仍旧贩货度日。

不意前日在洋遭风,船只伤损。

昨蒙伯伯命人道及盛意,正在感激,适逢贼人行动,侄女因感昨日之情,拔刀相助,不想得遇伯伯。’

只见徐承志也跳过船来。

原来徐承志听见外面喧嚷,久已起来,正想动手,困见邻船有个女子,连发数弹,打倒多人,看其光景,似可得胜,不便出来分功。

俟贼人退去,这才露画,走到邻船。

唐敖将他兄妹之事。备细告知,二人抱头恸哭。

忽见岸上尘土飞空,远远有支人马奔来。

多九公道:‘不好了!此必贼寇约会多人前来报仇,这便怎好?’

徐承志道:‘我的兵器前在淑士国匆匆未曾带来,船上可有器械?’

徐丽蓉道:‘船上向有父亲所用长枪,不知可合哥哥之用?众水手都拿他不动,现在前舱,请哥哥自去一看。’

徐承志急忙进舱,把枪取出,恰恰合手,著实欢喜。

只见岸上人马已近。

个个身穿青杉,头戴儒巾,知是驸马差来兵马,连忙提枪上岸。

为首一员大将,手执令旗出马道:‘吾乃淑士国领兵上将司空魁。今奉驸马将令,特请徐将军回国,立时重用;如有不遵,即取首级回话。’

徐承志道:‘我在淑士三年之久,并未见用,何以才出国门,就要重用?虽承驸马美意,但我原是暂时避难,并非有志功名,即使国王让位,我亦不愿。

请将军回去,就将此话上覆驸马。此时承志匆匆回乡,他日如来海外,再到驸马眼前谢罪。’

司空魁大声说道:‘徐承志既不遵令,大小三军速速擒拿!’令旗朝前一摆,众军发喊齐上。

徐承志舞动长枪,略施英勇,把众兵杀的四散奔逃。

司空魁腿上早著了一枪,几乎坠马,众军簇拥而去。

徐承志等他去远,刚要回船,前面尘头滚滚,喊声渐近,又来许多草寇。

个个头戴浩然巾,手机器械,蜂拥而至,为首大盗,头上双插雉尾,手举一张雕弓,大声喊道:‘何处来的幼女,擅敢伤我偻罗!’

手举弹弓,对准徐承志道:‘你这汉子同那女子想是一路,且吃我一弹!’

只听弓弦一响,弹子如飞而至。

徐承志忙用枪格落尘埃,挺身上前,大盗掣出利刃,斗在一处,众偻罗枪刀并举,喊声不绝。

那大盗刀法甚精,徐承志只能杀个平手。

正想设法取胜,忽见他弃刀跌翻,倒把徐承志吃了一吓。

原来徐丽蓉恐有疏虞,放了一弹,正中大盗面上。

随又连放数弹,打倒多人。

众偻罗将主将抢回,纷纷四窜。

徐承志这才回船。

丽蓉也到唐敖船上,与司徒妩儿姑嫂见面,并与吕氏及婉如见礼。

林之洋命人过去修理船只。

徐承志归心似箭,即同妹子商议,带著妩儿同回故乡。

唐敖意欲承志就在船上婚配,一路起坐也便。

承志因感妻子贤德,不肯草草,定要日后勤王得了功名,方肯合卺,唐敖见他立意甚坚,不好勉强。

过了两日,船只修好。

林之洋感念徐承志兄妹相救之德,因他夫妇俱是匆促逃出,并未带有行囊,嘱付吕氏做了衣帽被褥,并备路费送去。

承志因船上货财甚多,只将衣帽被褥收下,路费璧回。

当时换了衣帽,同妩儿、丽蓉别了众人,改为余姓,投奔文隐去了。

多九公收拾开船。

走了几日,过了穿胸国。

林之洋道:‘俺闻人心生在正中。今穿胸国胸都穿通,他心生在甚么地方?’

多九公道:‘老夫闻他们胸前当日原是好好的;后来因他们行为不正,每每遇事把眉头一皱,心就歪在一边,或偏在一边。今日也歪,明日也偏,渐渐心离本位,胸无主宰。因此前心生一大疔,名叫‘歪心疔’,后心生一大疽,名叫‘偏心疽’:日渐溃烂。

久而久之,前后相通,医药无效。

亏得有一祝由科用符咒将‘中山狼’、‘波斯狗’的心肺取来补那患处。

过了几时,病虽医好,谁知这狼的心,狗的肺,也是歪在一边、偏在一边的,任他医治,胸前竟难复旧,所以至今仍是一个大洞。’

林之洋:‘原来狼心狗肺都是又歪又偏的!’

行了几日,到了厌火国。

唐敖约多、林二人登岸。

走不多时,见了一群人,生得面如黑墨,形似猕猴,都向唐敖唧唧呱呱,不知说些甚么。

唐敖望著,惟有发愣。

一面说话,又都伸出手来,看其光景,倒象索讨物件一般。

多九公道:‘我们乃过路人,不过上来瞻仰贵邦风景,那有许多银钱带在船上。况贵邦被旱失收,将来国王自有赈济,我们何能周济许多!’

那些人听了,仍是七言八语,不自散去。

多九公又道:‘我们本钱甚小,货物无多,安能以货济人。’

林之洋在旁发躁道:‘九公!俺们千山万水出来,原图赚钱的,并不是出来舍钱的。任他怎样,要想分文,俺是不能!’

众人见不中用,也就走散。

还有数人伸手站著。

林之洋道:‘九公!俺们走罢,那有工夫同这穷鬼瞎编!’

话才说完,只听众人发一声喊,个个口内喷出烈火,霎时烟雾迷漫,一派火光,直向对面扑来。

林之洋胡须早已烧的一干二净。

三人吓的忙向船上奔逃,幸亏这些人行路迟缓,刚到船上,众人也都赶到,一齐迎著船头,口中火光乱冒,烈焰飞腾,众水手被火烧的焦头烂额。

正在惊慌,猛见海中撺出许多妇人,都是赤身露体,浮在水面,露著半身,个个口内喷水,就如瀑布一般,滔滔不断,一派寒光,直向众人喷去。

真是水能克火,霎时火光渐熄。

林之洋趁便放了两枪,众人这才退去。

再看那喷水妇人,原来就是当日在元股国放的人鱼。

那群人鱼见火已熄了,也就入水而散。

林之洋忙命水手收拾开船。

多九公道:‘春间只说唐兄放生积德,那知隔了数月,倒赖此鱼救了一船性命。古人云:‘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话果真不错。’

唐敖道:‘可恨水手还用鸟枪打伤一个。’

林之洋道:‘这鱼当日跟在船后走了几日,后来俺们走远,他已不见,怎么今日忽又跑来?俺见世人每每受人恩惠,到了事后,就把恩情撇在脑后,谁知这鱼倒不忘恩。这等看来:世上那些忘恩的,连鱼鳖也不如了!请问九公:难道这鱼他就晓得俺们今日被难,赶来相教么?’

多九公道:‘此鱼如果未卜先知,前在元股国也不校人网著了。总而言之:凡鳞、介、鸟、兽为四灵所属,种类虽别,灵性则一。如马有垂缰之义,犬有湿草之仁,若谓无知无识,何能如此?即如黄雀形体不满三寸,尚知衔环之报,何况偌大人鱼。’

林之洋道:‘厌火离元股甚远,难道这鱼还是春天放的那鱼么?’

多九公道:‘新旧固不可知。老夫曾见一人,最好食犬,后来其命竟丧众犬之口。以此而论:此人因好食犬,所以为犬所伤;当日我们放鱼,今日自然为鱼所救。

此鱼总是一类,何必考真新旧。以衔环、食犬二事看来,可见爱生恶死,不独是人之恒情,亦是物之恒情。人放他生,他既知感,人伤他生,岂不知恨?所以世人每因口腹无故杀生,不独违了上天好生之德,亦犯物之所忌。’

唐敖道:‘他们满口唧唧呱呱,小弟一字也不懂,好不令人气闷。’

多九公道:‘他这口音,还不过于离奇,将来到了歧舌,那才难懂哩。’

唐敖道:‘小弟正因音韵学问,盼望歧舌,为何总不见到?’

多九公道:‘前面过了结胸、长臂、翼民、豕喙、伯虑、巫咸等国,就是歧舌疆界了。’

林之洋道:‘今日把俺一嘴胡须烧去,此时嘴边还痛,这便怎处?’

多九公道:‘可惜老夫有个妙方,连年在外,竟未配得。’

唐敖道:‘是何药品?何不告诉我们,也好传人济世。’

多九公道:‘此物到处皆有,名叫‘秋葵’,其叶宛如鸡爪,又名‘鸡爪葵’。此花盛开时,用麻油半瓶,每日将鲜花用筋夹入,俟花装满,封口收贮,遇有汤火烧伤,搽上立时败毒止痛。伤重者连搽数次,无不神效。凡遇此患,加急切无药,或用麻油调大黄末搽上也好。此时既无葵油,只好以此调治了。’

唐敖道:‘天下奇方原多,总是日久失传。或因方内并无贵重之药,人皆忽略,埋没的也就不少。那知并不值钱之药,倒会治病。即如小弟幼时,忽从面上生一肉核,非疮非疣,不痛不痒,起初小如绿豆,渐渐大如黄豆,虽不疼痛,究竟可厌。后来遇人传一妙方,用乌梅肉去核烧存性,碾末,清水调敷,搽了数日,果然全消。又有一种肉核,俗名‘猴子’,生在面上,虽不痛痒,亦甚可嫌。若用铜钱套住,以祁艾灸三次,落后永不复发。可见用药不在价之贵贱,若以价值而定好丑,真是误尽苍生!’

多九公道:‘林兄已四旬以外,今日忽把胡须烧去,露出这副白脸,只得二旬光景,无怪海船朋友把他叫做‘雪见羞’。’

唐敖道:‘舅兄绰号虽叫‘雪见羞’,但面上无雪;谁知厌火国人,口中却会放火!’

多九公道:‘这怪老夫记性不好,只顾游玩,就把‘生火出其口’这话忘了。林兄现在嘴痛,莫把大黄又要忘了。’随即取出递给。

林之洋用麻油敷在面上,过了两天,果然痊愈。

这日大家正在舵楼眺望,只觉燥热异常,顷刻就如三伏一般,人人出汗,个个喘息不止。

唐敖道:‘此时业已交秋,为何忽然燥热?’

多九公道:‘此处近于寿麻疆界,所以觉热,古人云:‘寿麻之国,正立无影,疾呼无响,爰有大暑,不可以往。’亏得另有岔路可以越过,再走半日,就不热了。’

唐敖道:‘如此煖地,他们国人如何居住?’

多九公道:‘据海外传说:彼处白昼最热,每到日出,人伏水中;日暮热退,才敢出水。又有人说:其人自幼如此,倒不觉热,最怕离了本国,就是夏天也要冻死。据老夫看来:伏水之说,恐未尽然;至离本国就要冻死,此话倒还近理,即如花木有喜暖的,一经移植寒地,往往致死,就是此意。’

唐敖道:‘小弟闻得仙人与虚合体,日中无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无影。寿麻之人无影,不知何故?’

多九公道:‘大约他们受形之始,所禀阳气不足,以致代洲有火焰山;海中有沃焦山,遇水即燃。这都是老夫向日到过的。其余各书所载火山不能枚举,从前曾否走过,事隔多年,也记不清了。’

唐敖道:‘据小弟看来:天下既有五湖四海许多水,自然该有沃焦、炎洲许多火,也是天地生物,不偏不倚,水火既济之意。但小弟被这暑热熏蒸,头上只觉昏晕,求九公把街心土见赐一服。’

多九公道:‘唐兄不过偶尔受些暑气,只消嗅些‘平安散’就好了。’即取出了一个小瓶。

唐敖接过,揭开瓶盖,将药末倒在手中,嗅了许多,打了几个喷嚏,登时神情气爽,道:‘如此妙药,九公何不将药方赐我?日后传人,也是一件好事。’

多九公道:‘此方用西牛黄肆分,冰片陆分,麝香陆分,蟾酥壹钱,火硝叁钱,滑石肆钱,煅石膏贰两,大赤金箔肆拾张,共碾细末,越细越好,磁瓶收贮,不可透气。专治夏月受暑,头目昏晕,或不省人事,或患痧腹痛,吹入鼻中,立时起死回生。如骡马受热晕倒,也将此药吹人即苏,故又名‘人马平安散’。古方用朱砂配合,老夫恐他污衣,改用白色。’把方写了。

唐敖接过,再三致谢。

炎火山过去,路过长臂国。

有几个人在海边取鱼。

唐敖道:‘他这两臂伸出来竟有两丈,比他身子还长,倒也异样。’

多九公叹道:‘凡事总不可强求。即如这注钱财,应有我分,自然该去伸手,若非应得之物,混去伸手,久而久之,徒然把臂弄的多长,倒象废人一般,于事何济!’

又走几日,到了翼民国。

将船泊岸。

三人上去,走了数里,并未看见一人。

林之洋惟恐过远,意欲回船;唐敖因闻此国人头长,有翼能飞不能远,并非胎生,乃是卵生,决意要去看看。

林之洋拗不过,只得跟著前进。

又走数里,才有人烟。

只见其人身长五尺,头长也是五尺;一张鸟嘴,两个红眼,一头白发,背生双翼;浑身碧绿,倒象披著树叶一般。

也有走的,也有飞的。

那飞的不过离地二丈。

来来往往,倒也好看。

林之洋道:‘他们个个身长五尺,头长也是五尺。他这头为甚主得恁长?’

多九公道:‘老夫闻说此处最喜奉承,北边俗语叫作‘爱戴高帽子,今日也戴,明日也戴,满头尽是高帽子,所以渐渐把头弄长了:这是戴高帽子戴出来的。’

唐敖道:‘怪不得古人说是卵生,果然象个四足鸟儿。’

林之洋道:‘若是卵生,这些女人自然都会生蛋了。俺们为甚不买些人蛋?日后到了家乡,卖与戏班,岂不发财么?’

多九公道:‘班中要他何用?’

林之洋道:‘俺看这些女人,也有年纪老的,也有年纪小的。

若会生蛋:那年纪老的,生的自然是老蛋;年纪小的,代如此。

即如这样煖地,他能居住,其阳气不足,可想而知,自然立日无影了。’

忽听船上人声喧哗,原来有个水手受了暑热,忽然晕倒。

众人发慌,特来讨药。

多九公忙从箱中取了一撮药末道:‘你将此药拿去,再取大蒜数瓣,也照此药轻重,不多不少,一齐捣烂,用井水一碗和匀,澄清去渣,灌入腹中,自然见效。’

众人接了。

恰好水舱带有并水,登时配好,灌了下去。

不多时,苏醒过来,平复如旧。

林之洋道:‘九公:这是甚药,恁般灵验?’

多九公道:‘你道是何妙药?’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译文

遇到强盗,义女心怀感激,遭遇大难,灵鱼报恩。

唐敖听到邻船妇女哭得很惨,就吩咐水手去打听,原来也是同乡的货船,因为在大洋里遇到风暴,船坏了,所以哭。唐敖说:‘既然是本国船只,跟我们是乡亲,所谓‘兔死狐悲’。现在既然遇到困难,我们这里有工匠,明天不妨稍微耽误一下,帮他修理,也是一件好事。’林之洋说:‘妹夫这话,很合我的意思。’于是吩咐水手过去,告诉他们这个意思。那边的人非常感激,哭声停止了。

因为天已经晚了,水手来道谢。大家都休息了。

天快亮了,忽然听到外面喊声不断。唐敖和多、林两个人急忙到船头,只见岸上站着很多强盗,密密麻麻,大概有一百人,都拿着武器,头戴浩然巾,脸上涂着黑烟,个个腰粗膀阔,大声喊叫:‘快拿买路钱来!’三个人因为看到人太多,吓得魂飞魄散!林之洋只得跪在船头说:‘禀告大王:我是小本生意人,船上没有多少货物,哪有银钱孝敬。只求大王饶命!’那为首的强盗大怒说:‘跟你好好说也不行!先把你杀了再谈!’举起利刃,朝船上冲来。忽然看到邻船飞出一弹,把他打得仰面倒下。只听得刷、刷、刷……弓弦响处,弹子如雨点般打将出去,真是‘弹无虚发’,每发一弹,岸上就倒下一个人。唐敖看到邻船有个美女,头上扎着蓝绸包头,身穿葱绿箭衣,下穿一条紫裤,站在船头,左手拿着弹弓,右手拿着弹子,瞄准强盗,一个个打倒,一连打倒十几个大汉。剩下的许多软弱残兵,大喊一声,一齐动手,把倒下的人,三个抬一个,两个拖一个,四散奔逃。

唐敖和多、林两个人走到邻船,感谢女子救命之恩,并问她的姓氏。女子行礼说:‘奴婢姓章,祖籍天朝。请问三位长者姓什么?贵乡在哪里?’唐敖说:‘他们两个一个姓多,一个姓林。我姓唐,名叫敖,也都是天朝人。’女子说:‘这么说,莫非是岭南的唐伯伯吗?’唐敖说:‘我以前住在岭南。小姐为什么这样称呼我?’女子说:‘当日我父亲曾在长安和伯伯以及骆、魏几位伯伯结拜,难道伯伯就忘了?’唐敖说:‘那时候结拜虽然有几个人,但没有姓章的,只怕小姐认错了。’

女子说:‘我本来姓徐,名叫丽蓉。父亲名叫敬功。因为敬业叔叔遇到困难,我父亲无处存身,就带着家眷,把徐改为章,逃到外洋,做买卖为生。三年前父母相继去世。我带着乳母,本来想回故乡,因为不知道本国最近的情况,不敢冒然回去,还是做买卖度日。没想到前天在洋里遇到风暴,船只损坏。

昨天承蒙伯伯派人表达了盛情,正在感激,正巧遇到贼人行动,我因为感激昨天的事,拔刀相助,没想到遇到伯伯。”只见徐承志也跳过船来。原来徐承志听到外面喧哗,早就起来了,正想动手,看到邻船有个女子,连发数弹,打倒多人,看那样子,好像可以取胜,不便出来分功。等贼人退去,这才露面,走到邻船。唐敖把兄妹的事情详细告诉他们,两人抱头痛哭。

忽然看到岸上尘土飞扬,远远有支人马奔来。多九公说:‘不好了!这肯定是贼寇约了很多人来报仇,这怎么办?’徐承志说:‘我的兵器前在淑士国匆匆未曾带来,船上可有武器?’徐丽蓉说:‘船上向来有父亲用的长枪,不知道可合哥哥之用?现在前舱,请哥哥自己去看一下。’徐承志急忙进舱,把枪取出,恰恰合手,非常高兴。只见岸上人马已经靠近。

个个身穿青杉,头戴儒巾,知道是驸马派来的兵马,连忙提枪上岸。为首的大将,手持令旗出马说:‘我是淑士国领兵上将司空魁。现在奉驸马之命,特请徐将军回国,立即重用;如果不遵从,就取了首级回报。’徐承志说:‘我在淑士住了三年,并未被重用,怎么一出国门就要重用?虽然承蒙驸马的好意,但我原本是暂时避难,并非有志于功名,即使国王让位,我也不愿意。请将军回去,就把这些话转告驸马。我现在急于回乡,他日如果再来海外,再到驸马面前谢罪。’司空魁大声说:‘徐承志如果不遵从命令,大小三军,立刻擒拿!’令旗向前一摆,众军喊叫着一起冲上。徐承志舞动长枪,略施英勇,把众兵杀得四处奔逃。司空魁腿上被枪打了一枪,差点儿掉下马来,众军簇拥着退去。

徐承志等人看到他们走远了,正要回船,前面尘土飞扬,喊声越来越近,又来了很多草寇。个个头戴浩然巾,手持武器,蜂拥而至,为首的大盗,头上双插雉尾,手持一张雕弓,大声喊道:‘哪里来的小女孩,敢伤我倭罗!’举起弹弓,瞄准徐承志说:‘你这汉子跟那女子想是一路的,且吃我一弹!’只听弓弦一响,弹子如飞而至。徐承志忙用枪格落尘埃,挺身上前,大盗抽出利刃,两人斗在一起,众倭罗枪刀并举,喊声不绝。那大盗刀法很精,徐承志只能杀个平手。正想设法取胜,忽然看到他弃刀倒下,把徐承志吓了一跳。原来徐丽蓉担心有闪失,放了一弹,正中大盗脸上。随后又连放数弹,打倒多人。众倭罗把主将抢回,纷纷四散。

徐承志这才回船。丽蓉也来到唐敖的船上,和司徒妩儿姑嫂见面,并与吕氏及婉如行礼。林之洋派人过去修理船只。徐承志归心似箭,就和妹妹商量,带着妩儿一起回故乡。唐敖想让承志在船上结婚,一路上也方便。承志因为感激妻子的贤德,不肯草率,一定要等日后勤王得了功名,才肯成婚,唐敖看他心意坚决,不好勉强。

过了两天,船只修好了。林之洋感激徐承志兄妹救命之恩,因为他们夫妇都是匆忙逃出来的,并没有带行李,嘱咐吕氏做了衣服被褥,并准备了路费送去。

承志因为船上货物很多,只收下了衣帽被褥,路费就原封不动地退回。当时换了衣帽,和妩儿、丽蓉告别了众人,改姓余,投奔文隐去了。多九公整理好船只准备出发。

过了几天,船经过了穿胸国。林之洋说:‘我听说人心长在正中。可是穿胸国的人胸都穿通了,他们的心又长在哪里呢?’多九公回答:‘我听说他们以前胸上原本是好的;后来因为行为不正,遇到事情总是皱着眉头,心就歪到一边,或者偏到一边。今天歪,明天偏,渐渐地心就偏离了本位,胸中没有主宰。因此,胸前生了一个大疔疮,叫作“歪心疔”,后来又生了一个大痈疮,叫作“偏心疽”:日渐溃烂。

时间久了,前后相通,医药无效。幸好有一个祝由科的人用符咒把“中山狼”和“波斯狗”的心肺取来补那个患处。过了一段时间,病虽然好了,但是谁知道这狼的心和狗的肺也是歪的、偏的,不管怎么治疗,胸前还是难以恢复原状,所以至今还是一个很大的洞。”林之洋说:“原来狼心狗肺都是又歪又偏的!”

又过了几天,船到了厌火国。唐敖邀请多九公和林之洋上岸。走了一会儿,他们看见一群人,脸色像黑墨一样,形状像猕猴,都对着唐敖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唐敖看着,只是发愣。他们一边说话,一边伸手,看起来像是想要讨要东西。多九公说:‘我们只是过路人,上来只是看看贵国的风景,并没有带很多钱在船上。而且贵国因为干旱收成不好,将来国王自然会有救济,我们怎么能够帮助这么多人!’那些人听了,还是七嘴八舌,不肯散去。多九公又说:‘我们的本钱很少,货物也不多,怎么能够用货物来帮助别人。’林之洋在一旁生气地说:‘九公,我们千辛万苦出来,是为了赚钱的,不是出来施舍的。不管他们怎么要求,如果想要分文,我是不可能给的!’那些人见状,也就散去了,还有几个人站在那里伸手。林之洋说:‘九公,我们走吧,哪有时间和这些穷鬼胡搅蛮缠!’话音刚落,只听众人一声喊,个个嘴里喷出烈火,瞬间烟雾弥漫,一片火光,直扑过来。林之洋的胡须已经被烧得干干净净。三人吓得急忙往船上跑,幸好这些人行动迟缓,刚到船上,那些人也赶到了,一起冲着船头,嘴里喷出火光,火焰腾空,船上的水手被火烧得焦头烂额。

正在惊慌失措的时候,突然海里冒出许多妇人,都是赤身露体,浮在水面上,露出半身,个个嘴里喷出水来,就像瀑布一样,源源不断,一片寒光,直喷向众人。真是水能克火,瞬间火光渐熄。

林之洋趁机开枪,众人这才退去。再看那些喷水的妇人,原来就是之前在元股国放生的人鱼。

那些人鱼见火已经熄了,也就回到水中散去。林之洋急忙命令水手整理船只准备出发。多九公说:‘春天的时候只说唐兄放生积德,没想到几个月后,竟然靠着这条鱼救了一船人的性命。古人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句话果然没错。’唐敖说:‘可恨水手还打伤了一个。’林之洋说:‘这条鱼当时跟在船后走了几天,后来我们走远了,它就看不见了,怎么今天忽然又跑来了?我看世人常常受人恩惠,事后就把恩情抛在脑后,谁知道这条鱼倒还记得恩。从这个角度看:世上那些忘恩的人,连鱼鳖都不如了!请问九公:难道这条鱼就知道了我们今天遇到困难,赶来帮助我们吗?’多九公说:‘如果这条鱼真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之前在元股国的时候也不会被网捕了。总之:凡是鳞、介、鸟、兽都属于四灵,虽然种类不同,但灵性是一样的。比如马有拉缰绳的义气,狗有湿润草地的仁爱,如果说它们无知无识,怎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就像黄雀身体不满三寸,还知道衔环报恩,何况这么大的鱼。’林之洋说:‘厌火国离元股国很远,难道这条鱼还是春天放的那条鱼吗?’多九公说:‘新旧无法分辨。我见过一个人,最喜欢吃狗肉,后来他的命竟然丧在众狗的口中。从这一点来看:这个人因为喜欢吃狗肉,所以被狗咬伤;我们当时放鱼,今天自然被鱼救。

这条鱼总是一类,何必去考证它的新旧。从衔环和吃狗肉这两件事来看,可以看出爱生恶死,不仅是人的常情,也是动物的常情。人放生,它知道感激,人伤害它的生命,难道它不知道仇恨?所以世人常常因为口腹之欲无故杀生,不仅违背了上天好生之德,也触犯了动物的忌讳。”

唐敖说:‘他们叽叽喳喳地说,我一个小字也不懂,真是让人气闷。’多九公说:‘他们的口音虽然奇怪,但是将来到了歧舌,那才更难懂呢。’唐敖说:‘我正是因为音韵学问,才期待着去歧舌,为什么总不见到呢?’多九公说:‘前面过了结胸、长臂、翼民、豕喙、伯虑、巫咸等国,就是歧舌的边界了。’

林之洋说:‘今天我的胡子被烧掉了,现在嘴边还疼,这该怎么办呢?’多九公说:‘可惜我有个好办法,但多年来在外,一直没有准备好。’唐敖问:‘是什么药?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也好传给后人,帮助世人。’多九公说:‘这种东西到处都有,叫作“秋葵”,叶子像鸡爪,也叫“鸡爪葵”。当花开的时候,用半瓶麻油,每天把鲜花用筋夹起来,等花装满了,封口保存,遇到汤火烧伤,涂上立刻解毒止痛。伤重的人连续涂几次,都非常有效。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加急找药,或者用麻油和大黄末调匀涂上也好。现在既没有葵油,只好用这个方法来治疗。’唐敖说:‘天下有很多奇方,但往往因为时间久了而失传。或许是因为方子里没有贵重的药,人们都忽略了,所以埋没了不少。没想到不值钱的药,反而能治病。就像我小时候,突然在脸上长了一个肉瘤,既不是疮也不是疣,不痛不痒,开始小得像绿豆,渐渐大得像黄豆,虽然不痛,但还是很讨厌。后来遇到一个传来的好方子,用乌梅肉去核烧成灰,磨成粉末,用清水调匀敷上,涂了几天,果然全消了。还有一种肉瘤,俗称“猴子”,长在脸上,虽然不痛不痒,也很讨厌。如果用铜钱套住,用艾草灸三次,以后就不会再长了。可见用药不在乎贵贱,如果以价值来评判好坏,真是误尽了苍生!’

多九公说:‘林兄已经四十多岁了,今天忽然把胡子烧掉了,露出这张白脸,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难怪海上的朋友们叫他“雪见羞”。’唐敖说:‘舅兄的绰号虽然叫“雪见羞”,但脸上并没有雪;谁知讨厌火的人,嘴里却会放火!’多九公说:‘这怪我记性不好,只顾游玩,就把“生火出其口”这句话忘了。林兄现在嘴痛,别又把大黄忘了。’随即拿出递给他。林之洋用麻油敷在脸上,过了两天,果然痊愈了。

这天大家正在舵楼眺望,只觉得非常热,转眼间就像三伏天一样,每个人都出汗,喘不过气来。唐敖问:‘现在已经进入秋天,为什么突然这么热?’多九公说:‘这里靠近寿麻国的边界,所以觉得热。古人说:“寿麻之国,正立无影,疾呼无响,爰有大暑,不可以往。”幸亏有另一条路可以绕过去,再走半天,就不热了。’唐敖问:‘这样热的地方,那里的居民怎么生活?’多九公说:‘据海外传说,那里的白天最热,每天日出时,人们都躲进水里;日落后热退了,才敢出来。又有人说,那里的人从小就这样,不觉得热,最怕离开本国,就是夏天也要冻死。据我看,潜水避暑的说法可能不完全准确;至于离开本国就要冻死,这话倒还合理,就像花木有喜欢暖的,一旦移植到寒冷的地方,往往就会死去,就是这个道理。’唐敖问:‘我听说仙人能与虚合体,白天没有影子;又听说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也可能白天没有影子。寿麻的人没有影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多九公说:‘大概他们从形成之初,所接受的阳气不足,所以代洲有火焰山;海中有沃焦山,遇水即燃。这些都是我以前去过的。其他书籍所记载的火山无法一一列举,以前是否走过,隔了这么多年,也记不清了。’唐敖说:‘据我看,天下既然有五湖四海那么多的水,自然应该有沃焦、炎洲那么多的火,这也是天地生物,不偏不倚,水火既济的意思。但我被这暑热熏蒸,头上只觉得晕,求九公把街心土给我一服。’多九公说:‘唐兄只是偶尔受到一些暑气,只需要闻一闻“平安散”就好了。’随即取出一小瓶。

唐敖接过,打开瓶盖,将药末倒在手中,闻了许多,打了几个喷嚏,立刻感觉精神爽快,说:“这么好的药,九公为什么不把药方给我?以后传给后人,也是一件好事。”多九公说:“这个方子用西牛黄四分,冰片四分,麝香四分,蟾酥一钱,火硝三钱,滑石四钱,煅石膏二两,大赤金箔四十张,共同磨成粉末,越细越好,用磁瓶收好,不能透气。专门治疗夏天中暑,头昏眼花,或者昏迷不醒,或者患痧腹痛,吹入鼻中,立刻起死回生。如果骡马中暑晕倒,也将此药吹入鼻中,立刻苏醒,所以又称“人马平安散”。古方用朱砂配合,我担心弄脏衣服,改用白色的。’然后把方子写了下来。唐敖接过,再三表示感谢。

炎火山过去后,经过长臂国。有几个人在海边捕鱼。唐敖说:‘他们的两条手臂伸出来有两丈长,比身体还长,真是不寻常。’多九公叹道:‘凡事总不能强求。就像这注钱财,应该有我的一份,自然应该伸手去拿,如果不是应该得到的东西,乱伸手,久而久之,只会把手臂伸得越来越长,就像废人一样,对事情有什么帮助!’

又过了几天,到了翼民国。把船靠岸,三人上岸,走了几里路,没看到一个人。林之洋担心走得太远,想回船;唐敖因为听说那里的人头长,有翅膀能飞但不能飞得太远,不是胎生的,而是卵生的,决定去看看。林之洋拗不过,只好跟着前进。又走了几里路,才有人烟。只见那里的人身高五尺,头也长五尺;一张鸟嘴,两个红眼睛,一头白发,背上有翅膀;全身碧绿,就像披着树叶一样。有的在走,有的在飞。飞的只在离地两丈高的地方。来来往往,很漂亮。林之洋说:‘他们个个身高五尺,头也长五尺。他们的头为什么这么长?’多九公说:‘我听说这里的人最喜欢被人奉承,北方俗语叫作“爱戴高帽子,今天戴,明天戴,满头都是高帽子,所以渐渐把头弄长了:这是戴高帽子戴出来的。’唐敖说:‘难怪古人说是卵生的,果然像四足鸟一样。’林之洋说:‘如果是卵生的,这些女人自然都会下蛋了。我们为什么不去买一些人蛋?以后回到家乡,卖给戏班,岂不发财吗?’多九公说:‘戏班要他们有什么用?’林之洋说:‘我看这些女人,有老的,有小的。如果会下蛋,那年纪大的,下的自然是老蛋;年纪小的,自然是这样。就像这样热的地方,他们能住,说明阳气不足,可以想象,自然白天没有影子了。’

突然听到船上人声鼎沸,原来有一个水手因为中暑,突然晕倒了。大家都很慌张,特地来请求用药。多九公急忙从箱子中取出一撮药粉说:‘你拿着这药,再取几瓣大蒜,按照药的分量,不多也不少,一起捣碎,用一碗井水调和均匀,澄清去掉杂质,然后灌进肚子里,自然会有效果。’大家接过药来。恰好船上的水舱里有井水,立刻调配好了,灌给了水手。不久,水手就苏醒了过来,恢复了正常。林之洋问道:‘九公,这是什么药,这么神奇有效?’多九公问道:‘你以为这是什么神奇的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注解

强梁:指强盗,意指强横无理的人。

义女:指有义气的女子,这里可能指那位用弹弓射杀强盗的女子。

怀德:怀有美德,这里可能指那位女子心怀感激之情。

大厄:大难,指遭遇的严重困难或灾难。

灵鱼: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鱼,这里可能比喻那位女子像灵鱼一样报恩。

浩然巾:古代士人戴的一种头巾,这里指强盗们的装扮。

黑烟:这里可能指强盗们的脸涂有黑色,以掩盖身份。

兔死狐悲:比喻因同类的遭遇不幸而感到悲伤。

匠人:指手艺人,这里指船上带有的能够修理船只的人。

买路钱:指过路费,这里指强盗们索要的钱财。

弹无虚发:形容射箭或射击准确无误,没有落空。

蓝绸包头:古代女子戴的头巾,这里指那位女子的装饰。

箭衣:古代士兵或武士穿的短衣。

紫裤:古代的裤子,这里指那位女子的服装。

弹弓:古代的一种射击工具,用弹丸射击。

雉尾:古代装饰在帽子或武器上的雉鸡羽毛,这里指强盗头领的装饰。

雕弓:古代的一种弓,这里指强盗头领所使用的弓。

偻罗: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指强盗。

淑士国:小说中的虚构国家,这里指徐承志曾经避难的地方。

驸马:皇帝的女婿,这里指淑士国的国王。

司空魁:淑士国的领兵上将。

令旗:古代将领指挥军队用的旗帜。

合卺:古代结婚的仪式,这里指结婚。

行囊:旅行时携带的包裹或行李。

承志:指某人的名字,这里指文中的人物。

船上货财:指船上装载的货物和财富。

衣帽被褥:指衣物、帽子、被子等生活用品。

路费:指旅途中所需的花费。

璧回:指将财物归还。

衣帽:指衣物和帽子。

妩儿:指女性名字,这里指文中的人物。

丽蓉:指女性名字,这里指文中的人物。

余姓:指改姓为余。

文隐:指某人的名字,这里指文中的人物。

多九公:指某人的名字,这里指文中的人物。

收拾开船:指整理好船只准备出发。

穿胸国:指一个虚构的国家,这里用于比喻人心不端正。

歪心疔:指一种虚构的病症,比喻人心不正。

偏心疽:指一种虚构的病症,比喻人心偏颇。

祝由科:古代医学的一个分支,以符咒治病。

中山狼:指一种虚构的动物,这里用于比喻人心狠。

波斯狗:指一种虚构的动物,这里用于比喻人心狠。

厌火国:指一个虚构的国家,这里用于描述其居民有喷火的能力。

唐敖:指某人的名字,这里指文中的人物。

元股国:指一个虚构的国家,这里用于描述放生的事情。

人鱼: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半人半鱼。

鸟枪:指一种早期的枪械。

四灵:指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种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衔环之报:指古代传说中黄雀为了报恩而衔环的故事。

上天好生之德:指上天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物之所忌:指动物对某些行为的忌讳。

歧舌:指一个虚构的国家,这里用于描述其语言难以理解。

秋葵:一种植物,其叶形似鸡爪,故又名‘鸡爪葵’。在文中,秋葵被描述为一种可以治疗烧伤的草药,具有止痛和败毒的功效。

鸡爪葵:秋葵的别称,见上。

麻油:一种植物油,常用于烹饪和药用,具有润肤、止痛等作用。

大黄: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等功效。

乌梅:一种果实,可入药,具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

祁艾:一种艾草,常用于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作用。

铜钱:古代货币,文中提到用铜钱套住肉核进行艾灸。

街心土:一种传统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

平安散:一种中药方剂,用于治疗夏月受暑、头目昏晕等症状。

西牛黄: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安神等作用。

冰片: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

麝香:一种香料,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等作用。

蟾酥: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止痛等作用。

火硝:一种化学物质,具有强氧化性,用于火药等。

滑石: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等作用。

煅石膏: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作用。

大赤金箔: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

卵生:指动物通过产卵而非胎生的方式繁殖。

高帽子:比喻奉承的话语,文中指翼民国人喜欢听奉承话,导致头部长大。

船上人声喧哗:形容船上的人们声音很大,可能是由于有人晕倒引起了恐慌和骚动。

水手:指在船上工作的船员,负责驾船、装卸货物等工作。

暑热:指夏季的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中暑。

晕倒:由于身体不适或受到强烈刺激而突然失去意识,倒在地上。

众人发慌:指周围的人因为有人晕倒而感到紧张和慌乱。

讨药:请求别人给予药物,以治疗或缓解病情。

药末:指药物研磨成粉末的形式,便于服用。

大蒜: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和药用植物,具有消炎、杀菌等作用。

捣烂:将物质用杵和臼等工具捣碎成糊状。

井水:从井中取出的水,通常被认为是干净、清凉的。

澄清去渣:将混合物静置,让杂质沉淀下来,只取清澈的上层液体。

灌入腹中:将药物或液体通过口服的方式送入体内。

见效:指药物或治疗方法开始起作用,病情得到改善。

林之洋:可能是一个人名,但在这里没有具体的背景信息。

九公:可能是一个人名,指多九公,这里是对他的尊称。

妙药:指非常有效的药物,有神奇的疗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古代航海场景,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展现了水手因暑热晕倒,众人慌乱求药,以及多九公的医术高超。以下是对这段古文的逐行赏析:

‘忽听船上人声喧哗’开篇点明了场景的突然性,船上的喧哗声打破了平静,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

‘原来有个水手受了暑热,忽然晕倒’揭示了喧哗声的原因,水手因暑热晕倒,这一情节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

‘众人发慌,特来讨药’表现了众人对水手晕倒的担忧,以及他们急于寻求解决办法的心态。

‘多九公忙从箱中取了一撮药末道’通过多九公的紧急行动,展现了其医术高明和临危不乱的形象。

‘你将此药拿去,再取大蒜数瓣,也照此药轻重,不多不少,一齐捣烂,用井水一碗和匀,澄清去渣,灌入腹中,自然见效’这段话详细介绍了多九公的药方,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医的用药原则和治疗方法。

‘众人接了’表明了众人对于多九公药方的信任,以及他们愿意尝试的态度。

‘恰好水舱带有并水,登时配好,灌了下去’这里的‘恰好’和‘登时’强调了事情发生的迅速和顺利,也反映了水手苏醒的及时。

‘不多时,苏醒过来,平复如旧’这一情节说明了多九公药方的效果,也让人对多九公的医术更加敬佩。

‘林之洋道:“九公:这是甚药,恁般灵验?”’林之洋的提问既表达了对多九公药方的惊讶,也引出了下文对药方的揭秘。

‘多九公道:“你道是何妙药?”’多九公的回答既是对林之洋提问的回应,也暗示了药方的神秘性,为下文埋下了悬念。

整段古文通过生动的对话和紧凑的情节,展现了古代航海生活中的医疗场景,同时也体现了中医的神奇疗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医学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64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