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二十九回

作者: 李汝珍(约1550年-1626年),明代小说家,代表作《镜花缘》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寓意而闻名,书中充满了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对人性复杂的揭示。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镜花缘》是一部具有幻想色彩的长篇小说,书中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小说的主人公通过一面神奇的镜子进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镜子成为了故事中的重要元素,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性困境。通过这些奇幻冒险的故事,小说对封建社会的不公、女性的地位、权力的滥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镜花缘》不仅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还通过寓言式的方式探讨了道德、政治、哲学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二十九回-原文

服妙药幼子回春传奇方老翁济世

话说唐敖听了多九公之言,又是好笑,又是气闷道:‘看这光景,难道竟无一毫门路么?’

多九公道:‘今日我已筋疲力尽。如唐兄心犹不死,只好自去探问,老夫实无良策了。’

只见林之洋提著雀笼,笑嘻嘻回来。

唐敖道:‘舅兄今日为何这样欢喜?’

林之洋道:‘本地有位官长,连日向俺买这双头鸟儿,出的价钱,俺细细核算,比俺当日买价已有几十倍利息。俺今日原想要卖,因他小厮暗对俺说:‘我家主人买这鸟儿,要送世子的。你如不卖,他必添价。我今透个消息给你,俟交易后,分我几分彩头就是了。’俺得这个信息,那里肯卖,果然复又添价。刚才那小厮因天晚叫俺回来,明早再去,他家主人还要添阶。俺素日闻得有人谈论,奴仆好的叫做‘义仆’;这个小厮,恁般用情待俺,果真是个义仆!俺一路想来,因此欢喜。’

多九公道:‘他是那官长的小厮,林兄认作己仆,不独赖忝知己,过于脸厚;就让你身后跟上许多豪奴,带著无数俊仆,这个架子也熏不动谁,也吓不倒人,令人反觉肉麻!’

林之洋道:‘俺怎敢认他作仆,混摆架子?俺只恨这万世为奴的,他们总是见钱眼红,从不记得主人衣食恩养,一见了钱,就把主人恩情,撇在九霄云外。如今把俺林之洋待得倒象主人一般,他既这样,俺也只好把他认作奴才了。’

大家用饭安歇。

次日起个黑早提著雀笼去了。

唐敖因韵学无望,心中烦闷,睡到巳时方起。

正同多九公闲话,林之洋提著雀笼,愁眉不展,叹气而归。

唐敖道:‘舅兄为何这样?莫非那小厮有甚欺骗么?’

林之洋道:‘俺早间上去,那个官长果又添价。俺本意要卖,那小厮说他主人就要上朝,此时匆忙,莫若等他回来,还可慢慢增价。俺因这鸟他总是要买的,乐得多靠半日,再增几分利息,谁知这官长下朝,忽命小厮回俺不要了。俺暗暗打听,原来那个世子最喜骑射,今日出去打猎,那马失足从高处滚下,把世子跌伤,人事不知,现在只有呼吸之气,国王业已预备棺木。这位官长因得这信,那肯买这鸟儿,只说别处买了。后来随俺减价,他也不要,俺想这鸟惟在歧舌还有人出价,若到别处,有谁来买?只好饭后再会碰碰机会,看来要想昨日一半利息也不能了。’

用过饭,又提著雀笼,叹气而去。

唐敖把婉如做的诗赋改了几首,闷坐无聊,同多九公上去闲步。

来到闹市,只见许多人围著一道黄榜,在那里高声朗诵。

二人近前看时,原来因世子坠马跌伤,命在旦夕,如有名医高士疗治得生:本国之人,赐银五百;邻邦之人,赠银一千。

多九公看了,走到黄榜跟前,轻轻把榜揭了,看守兵役见多九公不是本处打扮,有几个飞忙去请通使,一面预备车马,将多九公送至迎宾馆。

唐敖茫然不解,只好跟在后面。

登时通使已到,三人见礼归坐。

多九公道:‘请教老兄尊姓?’

通使道:‘小子姓枝,名钟。二位尊姓?贵邦何处?来此有何贵干?’

多九公道:‘老夫姓多,乃天朝人氏,幼年忝列黉门。’

因指唐敖道:‘今同这位唐敝友贸易,路过贵处,特地上来瞻仰。因见国王张挂榜文,系为世子玉体跌伤之事。老夫于岐黄虽不深知,向来祖上传有济世良方,凡跌打损伤,立时起死回生。但药有外敷内服之不同,必须向看伤之轻重,方能斟酌用药。’

通使随即告知国王。

多九公托唐敖把药取来。

通使请二人来到王府,进了内室,只见世子睡在床上,两腿俱伤,头破血出,因跌的过重,昏迷不醒。

多九公托通使取了半碗童便,对了半碗黄酒,把世子牙关撬开,慢慢灌入。

又从怀中取出药瓶,将药末倒出,敷在头上破损处;随即取出一把纸扇,一面敷药。一面用力狠扇。

众宫人看见,都鼓噪喊叫起来。

通使道:“大贤暂停贵手!世子跌到如此光景,命在垂危,避风还恐避不来,如何反用扇扇?岂非雪上加霜么?”

多九公道:“老夫所敷之药,名叫‘铁扇散’,必须用扇扇之,方能立时结疤,可免破伤后患。此方乃异人所传,老夫用之年久。敷药时虽用铁扇扇他,也无妨碍,所以叫作‘铁扇散’。尊驾只管放心,老夫岂敢以人命为儿戏!”

一面说话,仍是手不停扇。

不多时,那些伤处果然俱已结疤,世子渐渐苏醒,口中呻吟不绝。

通使道:“大贤妙药,真是起死仙丹!此时头面破伤,虽医治无碍,但两腿俱已骨断筋折,有何妙药,尚求速为疗治。”

多九公道:“贵处可有鲜蟹?”

通使道:“此地向无此物,不知有何用处?”

多九公道:“凡跌打筋骨损伤,无论轻重,先取童便半碗,以醇黄酒半碗煎热冲服,虽昏述欲绝,亦能复苏。每日进二三服,伤轻的不过数日即愈。每见跃打损伤而至丧命者,皆出伤筋动骨,痛入肺腑,瘀血凝结,医治稍迟,往往无救。童便、黄酒、行瘀止痛,兼且固本,故有起死回生之妙。世人不知,良为可惜。但须早服,迟即难治。倘骨断筋折,损伤过重,服过童便、黄酒,即取生蟹捣烂,以好烧酒冲服,其渣敷在患处,日日服之,亦能接筋续骨。其童便、黄酒,每日仍不可缺。如无生蟹,或取干蟹烧灰,酒服亦可。此跌打损伤第一奇方。今贵处既无此物,幸老夫带有七厘散,也是一样。”

即将药瓶取出,把药秤了七厘,用烧酒冲调,给世子服了,又取许多七厘散,也用烧酒和匀,敷在两腿损伤处。

世子服药,略觉宁静,渐渐睡去。

少时睡醒,又将黄酒、童便服了一碗。

多九公见世子已有转机,因向通使道:“世子之病,业己无碍,请国王只管放心,大约不过数日,就可痊愈。如世子酒量能够多饮,可将黄酒、童便,时时冲服。老夫暂且告辞,明日再来用药。”

通使道:“刚才国王分付,意欲大贤在宾馆暂住几时,以便就近用药。现在酒饭俱已预备,就请二位过去。”

大家起身,来至迎宾馆,用过酒饭,就在宾馆宿了。

唐敖回船送信。

次日,多九公又替世子敷了许多药,又吃了一服七厘散。

好在世子酒量极大,就以黄酒、童便当茶,时时冲服。

每日仍旧吃药、敷药。

不多几日,渐渐平复,惟行路不便。

多九公原要留下药料,令他再服几日,就可好了;因要借此访访韵学消息,所以略为耽搁。

过了两日,世子虽已全好,韵学仍是杳然。

唐敖日日跟著,也因韵学一事,那知各处探听,依然无用,心内十分懊恼。

这日国王排宴,命诸臣替多九公饯行。

饭罢,捧出谢仪一千两;外银百两,求赐原方,以为润笔之费。

多九公向通使道:“老夫前者虽揭黄榜,因舟中带有药料,可治世子之病,原图济世,并非希图钱财。至于药方,顷刻可写,不过举笔之劳,何须厚赠。所有原银,即恳代为奉还。老夫别无他求,惟求国王见赐韵书一部,或将韵学略为指示,心愿已足,断不敢领厚赐。”

通使转奏。

谁知同王情愿再添厚赠,不肯传给韵学。

多九公又托通使转求,通使道:“韵学乃敝邦不传之秘,国主若在欢喜时,尚恐不肯轻易传人;何况此时二位王妃都在重恙,国主心绪不宁,小子何敢再去转求。”

多九公道:“王妃所患何病?”

通使道:“据说一位身怀六甲,现在已有五六个月,不意昨日失于检点,偶持重物,以致胎动不安,此时微觉见红,并觉腹痈。那位王妃,因患乳痈,今已两日,虽未破头,极其红肿,也是痛苦呻吟不绝。因此园主甚为焦心。”

多九公道:“胎动最忌下血不止,今不过微觉见红,尚有五分可治。至乳痈最怕耽搁日久,虽未破头,若里面已溃,眼药也难消散;此时好在才起两日,里面尚未成脓,也有五分可治。老夫虽有秘方,不知国王可肯传授韵学?倘不吝教,老夫自当效劳。”

通使即对国王说了。

国王一心要治王妃之病,只得勉强应允。

通使回了多九公。

多九公甚喜,因向唐敖道:“前日林兄因他夫人胎动不安,曾向老夫要了一个安胎方子,就烦唐兄把这药方取来。倘能医好,我们也好得他韵学。”

唐敖点头,将药方取来。

多九公递给通使,只见上面写著:

保产无忧散

全当归壹钱伍分川厚朴(姜汁炒。)柒分生黄芪捌分川贝母(研。)壹钱兔丝子壹钱伍分川羌活壹钱伍分炙甘草伍分川芎壹钱伍分枳壳(麸炒。)陆分祁艾柒分荆芥捌分白芍(酒炒,春夏秋用,冬不用。)

壹钱伍分生姜叁片专治胎动不安,服之立见宁静。

如劳力见红,尚未十分伤动者,即妥数剂,亦可保胎。

通使道:“此是安胎之方;不知乳痈可有妙药?”

多九公道:“治乳痈,用葱白一斤捣烂取汁,以好黄酒分二次冲服。

外用麦芽壹两煎汤频洗。

加虾酱少许同煎尤妙,虽咸无妨;

益咸能软坚,虾能通乳,乳通其肿自消。

仍用旧梳时常轻轻梳之,自必痊愈。

这二方虽极奇效,奈已耽搁两日,此时须急煎服,或可疗治。

通使连连点头,将方拿去。

过了几日,王妃病皆脱体。

国王虽然欢喜,因想起音韵一事,甚觉后悔,意欲多送银两,不传韵学。

使往返说数遍,多九公那里肯依,情愿分文不要。

国王无法,只得与诸臣计议,足足议了三日,这才写了几个字母,密密封固,命通使交给多九公,再三丁嘱,千万不可轻易传人。

俟到贵邦再为拆看。

字虽无多,精华俱在其内,慢慢揣摹,自能得真三昧。

多九公把字母交唐敖收藏,随即提笔写方:

铁扇散

·象皮(切薄片,用铁筛微火焙黄色,以干为度。)肆钱

·龙骨(用上白者。)肆钱

·古石灰(须数百年者方佳。)肆两

·桔白矾(将生矾入锅熬透,以体轻方妙。)肆两

·寸柏香(即松香之黑色者。)肆两

·松香肆两(与寸柏香一同熔化,倾水中,取出晾干。)

共研极细末,收磁罐中。

遇刀石破伤,或食嗓割断,或腹破肠出,用药即敷伤口,以扇扇之,立时收口结疤。

忌卧热处。

如伤处发肿,煎黄连水以翎毛蘸涂之即消。

七厘散

·麝香伍分

·冰片伍分

·朱砂伍钱

·红花陆钱

·乳香陆钱

·没药陆钱

·几茶壹两

·血竭肆两

共为细末,磁瓶收贮,黄蜡封口。

随时皆可修制,五月五日午时更妙,总以虔心洁净为主。

专治金石跌打损伤,骨断筋折。

血流不止者,干敷伤处,血即止。

不破皮者,用烧酒调敷,并用药七厘,烧酒冲服。

亦治食嗓割断。

无不神效。

烧酒须用大麸佳者。

多九公把药方写了,付给通使,通使再三称谢。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二十九回-译文

唐敖听了多九公的话,又好笑又气闷地说:‘看这情形,难道真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机会了吗?’多九公说:‘今天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如果唐兄还有不死的心,那就只能自己去探查,老夫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只见林之洋提着鸟笼,笑眯眯地回来。唐敖问:‘舅兄今天怎么这么高兴?’林之洋说:‘本地有个官员,连续几天想买我这只双头鸟,给出的价钱,我仔细一算,已经比我当初买的时候高了几十倍。我今天本来想卖,因为他的仆人悄悄对我说:“我家主人买这只鸟是为了送给世子的。你要是不卖,他一定会再加价。我现在给你透个消息,等交易后,给我一点好处就可以了。”我得到这个消息,哪里肯卖,果然他又加了价。刚才那个仆人因为天晚了叫我回来,明天早上再去,他家主人还要再加价。我平时听说,好的仆人叫做“义仆”;这个小仆人这么关心我,确实是个义仆!我一路上想这个问题,所以很高兴。’多九公说:‘他是那个官员的仆人,林兄把他当作自己的仆人,不仅过分依赖知己,而且太过厚颜无耻;就算让你身后跟着很多豪奴,带着无数俊仆,这个排场也打动不了谁,也吓不倒人,反而让人觉得恶心!’林之洋说:‘我怎敢把他当作仆人,摆架子?我只恨那些万世为奴的人,他们总是见钱眼开,从不记得主人的恩养,一见到钱,就把主人的恩情抛到九霄云外。现在他把我林之洋当作主人一样对待,既然他这样,我也只好把他当作仆人了。’大家吃完饭就休息了。第二天一大早就提着鸟笼去了。

唐敖因为韵学的事情没有希望,心中烦闷,睡到巳时才起床。正和多九公闲聊,林之洋提着鸟笼,愁眉不展,叹气而归。唐敖问:‘舅兄怎么这样?难道那个仆人有欺骗你的事情吗?’林之洋说:‘我早上上去,那个官员果然又加了价。我本来想卖,那个仆人说他主人就要上朝了,现在很匆忙,不如等他回来,还可以慢慢加价。我因为这只鸟他肯定要买,所以想多靠一会儿,再增加几分利息,谁知道那个官员下朝后,突然命令仆人回来,说不要这只鸟了。我暗中打听,原来那个世子最喜骑射,今天出去打猎,马失足从高处滚下来,世子跌伤了,人事不知,现在只有呼吸之气,国王已经准备了棺木。这位官员因为得到这个消息,哪里肯买这只鸟,只说去别处买。后来我降价,他也不买,我想这只鸟只有在歧舌还有人出价,如果到别的地方,有谁来买?只好饭后再碰碰运气,看来想得到昨天的利息也不行了。’用过饭,又提着鸟笼,叹气而去。

唐敖把婉如做的诗赋改了几首,闷坐无聊,和多九公上去散步。来到闹市,只见很多人围着一张黄榜,在那里高声朗读。他们走近一看,原来是因为世子坠马跌伤,命在旦夕,如果有名医高士治疗得救:本国的人,赏银五百;邻国的人,赏银一千。多九公看了,走到黄榜前,轻轻把榜揭了,守卫士兵见多九公打扮不像本地人,有几个急忙去请使者,一面准备车马,把多九公送到迎宾馆。唐敖茫然不解,只好跟在后面。使者很快就到了,三人行礼后坐下。

多九公问:‘请教老兄贵姓?’使者说:‘我姓枝,名钟。二位尊姓?贵国何处?来此有何贵干?’多九公说:‘我姓多,是天朝人,年轻时曾在学府学习。’指着唐敖说:‘现在和这位唐朋友做生意,路过贵地,特地上来瞻仰。因为看到国王挂出榜文,是为了世子跌伤的事情。我在岐黄之术虽然不是很精通,但祖上传有治疗跌打损伤的良方,可以立刻起死回生。但药有外敷和内服的不同,必须根据伤势的轻重来决定用药。’使者立刻告诉了国王。多九公让唐敖把药取来。使者请他们二人来到王府,进了内室,只见世子躺在床上,两条腿都受了伤,头部出血,因为跌得太重,昏迷不醒。多九公让使者取了半碗童子尿,对半碗黄酒,慢慢撬开世子的牙关,慢慢灌入。

他又从怀中拿出药瓶,倒出药末敷在头上破损的地方;随即拿出一把纸扇,一边敷药,一边用力猛扇。众宫人看到,都喧哗地喊叫起来。通使说:‘大贤请暂停贵手!世子跌得这么严重,生命垂危,避风还怕避不过来,怎么反而用扇子扇风呢?这不是雪上加霜吗?’多九公说:‘老夫所敷的药叫做“铁扇散”,必须用扇子扇,才能立刻结疤,避免破伤后的麻烦。这个方子是异人传授的,老夫用了很久。敷药时虽然用铁扇扇,也没有妨碍,所以叫作“铁扇散”。您尽管放心,老夫岂敢拿人命当儿戏!”一边说话,一边还是不停地扇着。不久,那些伤口果然都结了疤,世子渐渐苏醒,嘴里不停地呻吟。

通使说:‘大贤的妙药,真是起死回生的仙丹!现在头面虽然有破伤,虽然治疗没有问题,但两条腿都断了筋,有什么妙药,还请快快治疗。’多九公说:‘贵处有新鲜螃蟹吗?’通使说:‘这里没有这种东西,不知道有什么用。’多九公说:‘对于跌打损伤,不管轻重,先取童便半碗,用半碗黄酒煎热冲服,即使口渴得要命,也能恢复。每天吃两三次,轻的几天就能好。常常看到跌打损伤而丧命的人,都是因为伤筋动骨,痛入骨髓,瘀血凝结,治疗稍晚,往往无法救治。童便、黄酒可以活血止痛,还能固本,所以有起死回生的效果。世人不知道,实在可惜。但必须尽早服用,晚了就难治。如果骨头断了,筋断了,损伤过重,服过童便、黄酒后,就取生螃蟹捣碎,用好的烧酒冲服,剩下的渣敷在患处,天天服用,也能接筋续骨。童便、黄酒每天都不能缺少。如果没有生螃蟹,或者取干螃蟹烧灰,用酒服也可以。这是跌打损伤的第一奇方。现在贵处没有这种东西,幸亏老夫带了七厘散,也是一样的。’随即拿出药瓶,称了七厘药,用烧酒冲调,给世子服了,又取了许多七厘散,也用烧酒和匀,敷在两条腿的损伤处。

世子服药后,稍微安静了一些,渐渐入睡。过了一会儿醒来,又喝了一碗黄酒和童便。多九公见世子已经有了好转,就对通使说:‘世子的病已经没有问题了,请国王放心,大概几天就能痊愈。如果世子的酒量能多喝,可以把黄酒和童便随时冲服。老夫暂时告辞,明天再来用药。’通使说:‘刚才国王吩咐,想让大贤在宾馆暂住几时,以便就近用药。现在酒饭都已经准备好了,请二位过去。’大家起身,来到迎宾馆,用过酒饭,就在宾馆住下了。

唐敖回去船上送信。次日,多九公又给世子敷了许多药,又吃了一服七厘散。幸好世子的酒量很大,就把黄酒和童便当茶,随时冲服。每天还是吃药、敷药。没过多久,世子渐渐恢复了,只是走路不方便。多九公原本要留下药料,让他再服几日,就能好了;但因为要借此机会打听韵学消息,所以稍微耽搁了一下。过了两天,世子虽然已经完全好了,但韵学的事情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唐敖每天都跟着,也因为韵学的事情,到处打听,但依然没有用,心里非常烦恼。

这天国王设宴,让大臣们为多九公送行。饭吃完后,拿出谢礼一千两银子;另外一百两银子,请求赐予原方,作为润笔之费。多九公对通使说:‘老夫之前虽然揭了黄榜,因为船上带有药料,可以治疗世子的病,原图救世,并不是为了钱财。至于药方,立刻就能写出来,不过是举手之劳,何必如此厚赠。所有的原银,请代为退还。老夫别无他求,只求国王赐予一部韵书,或者对韵学略加指点,心愿已足,决不敢领受厚赐。’通使转告国王。国王一心想治好王妃的病,只得勉强答应。通使告诉了多九公。多九公非常高兴,就对唐敖说:‘前天林兄因为他的夫人胎动不安,曾向老夫要了一个安胎方子,就麻烦唐兄把这份药方取来。如果能治好,我们也可以得到韵学。’唐敖点头,取来了药方。多九公递给通使,只见上面写着:保产无忧散。

通使说:‘这是安胎的方子;不知道乳痈有没有好药?’多九公说:‘治疗乳痈,用葱白一斤捣烂取汁,用好的黄酒分两次冲服。外用麦芽一两煎汤频洗。加虾酱少许同煎尤妙,虽然咸也没有关系;盐能软坚,虾能通乳,乳汁通畅,肿胀自然会消。仍然用旧梳子轻轻梳,自然会痊愈。这两个方子虽然非常有效,但因为已经耽误了两天,现在必须紧急煎服,或许可以治疗。’通使连连点头,把方子拿走。过了几天,王妃的病都好了。

国王虽然很高兴,但因为想起了音韵的事情,非常后悔,想要多送一些银子,但是不传授韵学。让使者来回说了好几遍,多九公都不肯接受,甚至一分钱都不要。国王没有办法,只能和众大臣商量,讨论了整整三天,这才写下了几个字母,严严实实地封好,交给使者交给多九公,再三叮嘱,千万不能轻易地传授给别人。等到了贵国再打开来看。这些字母虽然不多,但是精华都在里面,慢慢揣摩,自然能领会到真正的三昧。多九公把字母交给唐敖收藏,随即提笔写下药方:

铁扇散:

象皮(切成薄片,用铁筛子微微加热烤成黄色,烤干为止。)四钱,龙骨(使用上好的。)四钱,古石灰(必须是数百年的。)四两,桔白矾(将生矾放入锅中熬透,以身体轻巧为妙。)四两,寸柏香(就是黑色的松香。)四两,松香四两(和寸柏香一起熔化,倒入水中,取出晾干。)

将这些药研成极细的粉末,收在磁罐中。遇到刀石割伤,或者食道割断,或者腹部破裂肠子流出,用药敷在伤口上,用扇子扇风,立刻就能收口结疤。忌讳躺在热的地方。如果伤处发肿,可以用黄连水煎煮,用羽毛蘸着涂在伤处就能消肿。

七厘散:

麝香五分,冰片五分,朱砂五钱,红花六钱,乳香六钱,没药六钱,几茶一两,血竭四两,总共研成细末,用磁瓶收好,用黄蜡封口。随时都可以制作,五月初五午时制作最好,总之以虔诚和清洁为主。专门治疗金石跌打损伤,骨折筋断。血流不止的,干敷在伤处,血就会止住。如果不破皮的,用烧酒调匀后敷上,并服用七厘散,用烧酒冲服。也可以治疗食道割断。效果都非常神奇。烧酒要使用大麸子的上好烧酒。

多九公写好了药方,交给使者,使者再三表示感谢。

具体情况,下回再详细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二十九回-注解

唐敖: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角色,或者是某个故事中的角色。

多九公: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角色,或者是某个故事中的角色。

林之洋:林之洋,小说《镜花缘》中的角色,是唐敖和唐敖的朋友多九公的旅伴。

雀笼:雀笼,用于装鸟的笼子,这里指林之洋所养的鸟。

世子:世子,古代对诸侯王或亲王的长子的尊称。

岐黄:岐黄,指古代著名的医学家黄帝和岐伯,这里代指医学。

童便:指儿童的尿液,古代医学中常用作药物成分,认为有治疗跌打损伤、活血化瘀的功效。

黄酒:一种酿造酒,古代常用于烹饪和作为药物成分,具有温中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

牙关:牙关,指人的下颌关节,这里指世子的嘴巴。

起死回生:起死回生,形容医术高明,能救活濒临死亡的人。

铁扇散:一种药物名称,可能是一种外用药物。

生蟹:活着的螃蟹,古代医学中认为其具有活血化瘀、续筋接骨的功效。

七厘散:一种药物名称,可能是一种外用或内服药物。

韵书:古代的一种字典,按照韵母分类排列字词,帮助人们学习读音和韵律。

胎动不安:孕妇在怀孕期间,胎儿在子宫内活动,孕妇感到腹部不适的症状。

乳痈:乳房发炎,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葱白:葱的白色部分,古代医学中认为其具有解毒、散寒、通乳的功效。

麦芽:小麦发芽后的一部分,古代医学中认为其具有消食、回乳、散结的功效。

虾酱:用虾制成的调味品,古代医学中认为其具有软坚散结、通乳的功效。

音韵:指音律和韵律,是中国古代文学和音乐的重要概念,涉及诗歌、戏曲、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

银两:古代货币单位,指银制的货币,用于交易和储存财富。

韵学:研究音韵规律的学科,包括声韵、音律等。

往返:来回往返,表示多次来回。

密密封固:非常严密地封存,确保内容不被泄露。

通使:使者,指派遣出去传达信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贵邦:古代对别国的尊称,相当于现代的‘贵国’。

揣摹:仔细观察、揣摩,指深入理解。

真三昧:佛教用语,指真正的禅定境界。

象皮:象的皮,用于制作药物。

龙骨:古代指某些动物的骨骼,用于入药。

古石灰:古代使用的石灰,用于制作药物。

桔白矾:一种矿物,用于制作药物。

寸柏香:一种香料,用于制作药物。

松香:松树的树脂,用于制作药物。

研极细末:将药物研磨成极细的粉末。

磁罐:用磁器制成的罐子,用于储存药物。

刀石破伤:被刀或石头割伤。

食嗓割断:喉咙被割断。

腹破肠出:腹部破裂,肠子流出。

敷伤口:将药物涂抹在伤口上。

收口结疤:伤口愈合,形成疤痕。

忌卧热处:避免在热的地方躺卧,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煎黄连水:将黄连煎煮成水。

翎毛:鸟的羽毛,用于蘸取药物。

麝香:一种香料,用于入药,有强烈的香气。

冰片:一种矿物,用于入药,具有清凉作用。

朱砂:一种矿物,用于入药,具有镇静作用。

红花:一种植物,其花用于入药,有活血作用。

乳香:一种树脂,用于入药,有镇痛作用。

没药:一种树脂,用于入药,有活血化瘀作用。

几茶:一种茶叶,用于入药。

血竭:一种矿物,用于入药,有止血作用。

磁瓶:用磁器制成的瓶子,用于储存药物。

黄蜡:一种蜡,用于封存药物。

修制:制作、调制。

金石跌打损伤:指因跌打而导致的金石(指金属和石头)类的损伤。

骨断筋折:骨头断裂,筋脉受损。

血流不止:出血不止。

干敷伤处:将药物干燥后敷在伤口上。

烧酒:一种酒精饮料,用于调制药物。

大麸:指大麦的麸皮,用于制作烧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二十九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国王与多九公之间的故事,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首先,国王的欢喜与后悔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人性中复杂的一面。国王的欢喜源于对音韵的喜爱,但后悔则是因为想起音韵一事,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其次,国王的多送银两与多九公的分文不要,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多九公的坚持表明了他对音韵的珍视,以及对物质利益的淡泊。

再者,国王与诸臣计议三日的情节,体现了古代政治决策的严谨性。这种集体决策的方式,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古文的后半部分,多九公提供的药方‘铁扇散’和‘七厘散’,不仅展示了古代医学的智慧,还蕴含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药方的制作过程和功效描述,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古代医馆之中。

‘铁扇散’和‘七厘散’的配方中,各种药材的名称和用途,体现了古代中医药的丰富性和实用性。同时,药方的制作方法和使用禁忌,也反映了古代人对生命健康的重视。

最后,通使对多九公的感谢,体现了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这种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精神,是古代社会的一大特色。

综上所述,这段古文通过国王与多九公的故事,展现了古代文化、医学、政治、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的特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二十九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64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