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

作者: 李汝珍(约1550年-1626年),明代小说家,代表作《镜花缘》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寓意而闻名,书中充满了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对人性复杂的揭示。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镜花缘》是一部具有幻想色彩的长篇小说,书中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小说的主人公通过一面神奇的镜子进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镜子成为了故事中的重要元素,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性困境。通过这些奇幻冒险的故事,小说对封建社会的不公、女性的地位、权力的滥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镜花缘》不仅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还通过寓言式的方式探讨了道德、政治、哲学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原文

逞雄心挑战无火关启欲念被围巴刀阵

话说林烈前去挑战,同武七思斗了几合,武七思回马便走。

林烈道:‘你不过引我进阵,我倒要进去看看!’

来到阵前,武七思朝里一闪,早已不见。

林烈冲进阵内,只见里面轻云冉冉,簿雾漫漫,远峰忽隐忽现,疏林旋露旋藏。

把神宁了一宁,下马缓步前进。

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迎面有座冲天白石牌楼,上写‘不周山境’四个大字,穿过牌楼,路旁远远一座高岭,十分嵯峨。

遥见山下立著一条大汉,不知为甚暴跳如雷,喊了一声,把头直朝山上触去。

只听呱刺刺一声响亮,倒象起了霹雳一般,把林烈振的只觉满耳钟儿磐儿乱响;再看那山已被他触的缺陷了半边。

那缺陷处尘土飞空,烟雾迷漫,霎时天昏地暗,好不怕人。

慌忙跑开道:‘吓杀我了!从未见过这样铁头!我想此人之头即使纯钢铸的,也不能把山触通,大约总是这股怒气所使。可见孟子‘至大至刚’之话,并非无出而发。’

前面又有一条大汉立在那里,也是怒气冲冲。

忽见一只猛虎,比水牛还大,直向那汉奔去。

林烈道:‘此人手无寸铁,这却怎好!’

只见那虎离此人不远,正要迎头扑去;忽听那人大喊一声,圆睁二目,忽把眼角裂开,冒出几点热血,直朝虎面溅去。

那虎著了此血,身子幌了一幌,几乎跌翻,只听吼了一声,逃窜而去。

林烈道:‘刚才那人之头把山触通,业已奇极;那知此人眼角之血竟会打虎,可谓奇而又奇!莫非他眼中会放弹么?即使放弹,也不过替虎搔痒,虎又安能畏弹?可见此人眼角之血竟胜于弹,将来竟可叫做‘铁血’了。以此类推,原来气之为用,竟是无所不可。’

忽见那面有个妇人在那里燃火炼石。

林烈上前问道:‘请教大娘:炼这石块有何用处?’

妇人道:‘只因有个大汉把不周山触坏,天维被他振的也有微缺,我炼这石要去补天。’

林烈忖道:‘原来石可补天,无怪杞人要发愁了。’

又朝前进,道旁现出一座战场,有个黑面大将在那里杀的烟雾冲天。

忽听他喊了几声,就如霹雳一般,振的耳根嗡嗡乱响,内中只听得一句‘力拔山兮气盖世’。

林烈点头道:‘气能盖世,怪不得孟子有‘塞于天地之间’这句话哩。’

游了多时,甚觉腹饥。

路旁有许多店面,进前看时,那卖饮馔的只得酒肆、茶坊、蒸饼,馒头之类。

信步走到一个蒸饼铺。

正要进去,只见里面坐著一人,却是周朝打扮,不知为甚同人吵闹,气的头发根根直竖,把头上戴的冠都冲起来。

看罢吐舌道:‘这人如此硬发,若被他打上几发,如何受得住!离开他罢。’

走到间壁馒头铺。

又有一个周朝人坐在那里,倚著桌案,不知为甚气的胡须根根直竖,把桌案都戳翻了。

吓的连忙走开道:‘这人更惹不得!设或性子发作起来,把胡子朝你身上乱戳,还戳几个洞哩!’

又走到一个肉包铺。

里面蒸的肉包,热气腾腾;两旁坐著无数罪犯,都是披枷带锁,鸠形垢面,个个叹气唉声。

上前拱手道:‘诸位为何犯此重罪?我看你们人人嗟叹,莫非有甚冤枉,误犯此罪么?’

众人都叹口气道:‘这是自作自受,有何冤枉!’

因手指蒸笼道:‘我们的罪都是为他而起,以致弄出人命事来,此时身不由己,后悔无及。但愿将军奉劝世人把个‘忍’字时时放在心头:即使命运坎坷,只要有了忍字,无论何事总可逢凶化吉,不遭此祸了。’

林烈听了,正要答话,忽觉一股枣香扑鼻,那厢有个枣糕店。

行至跟前,把马拴在外面,走进去检张桌儿坐了。

再看那些吃糕之人,个个面黄肌瘦,都带病容,刚把糕吃了,忽又蹙额皱眉呕了出来,及至勉强重复吃进,少时仍旧呕出。

又有许多肚腹膨胀之人,也是骨瘦如柴,饮食费力,个个愁眉苦脸,极其可怜。

因拱手道:‘诸位为何染此重恙?莫非命运不济,患这孽病么?’

众人都叹口气道:‘这病何关命运,总是自作孽!’

因指蒸笼道:‘无非因他而起,以至日积月累,弄的食不下咽,无药可医,如今后悔已晚。但愿将军奉劝世人把个‘耐’字时时放在心头:即使命运不济,只要有了耐字,无论何事总可转祸为福,不染此患了。’

林烈把蒸笼望一望道:‘怎么此处蒸笼竟如此害人!那边被他害的都身犯重罪,这里又被他容的都不能饮食。如此可恶,等我吃了枣糕再同他算帐!’

一片声喊叫:‘快拿糕来!’

走堂虽然答应,却把糕拿到别桌去。

林烈喊道:‘你这囚徒!大约因我后到,不肯把糕拿在人前,难道我连露肘破肩的乞丐也不如么!再不拿来,你且吃我几拳!’

走堂见他喉急,只得招别桌剩的冷糕凑了一盘送来。

林烈一见,不由心头火起,拿起盘子,照著走堂脸上连糕一齐掼去,那盘子恰恰摘在走堂面上,喊了一声:‘打死我了!’浑身是血,早已跌翻。

只见四处蒸笼热气直朝外冒。

林烈道:‘我正要同你算帐,你还朝我冒气!索性给他一不做、二不休!’

双手举起大刀,照著那些蒸笼左五右六一阵乱砍;

登时自己无名火引起阵内邪火,四面热气都向口鼻扑来,一交跌倒,昏迷过去。

次日,谭太、叶洋进阵,也无消息。

文芸十分著急,暗暗命人把武七思兵丁捉了一个,细细搜检,胸前有一张黄纸,写著“皇唐娄师德之位”。

大家甚喜,立时沐浴焚香,写了许多分给众兵,照前说个“戒”字,带在胸前。

到晚,派魏武、尹玉、卞璧各带兵马一千进阵,余承志、洛承志带领接应众兵,只等号炮一响,就冲杀过去。

那知等之许久,竟似石沉大海。

文芸又将那兵丁提出再三拷问,受刑不过,才说出实情:原来身上虽带了黄纸,仍须写个“忍”字焚化,跪吞腹内,方能进阵出入自如;但不许动怒生气,一经误犯,更有性命之忧。

文芸命人把他打入囚笼。

即如法炮制,果然把阵破了。

攻进城内,武七思久已逃窜。

城上供著共工、霸王、蔺相如、朱亥诸人牌位,当即焚毁。

阵内所困谭太、叶洋、林烈三人均已无救,随即盛殓。

大兵陆续进关,宋素安抚百姓,秋毫无犯。

文芸把酉水关章氏弟兄分了两个来此镇守。

歇宿一宵,正要起兵,只见女营来报:文蒒之妻邵红英、林烈之妻林书香、谭太之妻谭蕙芳、叶洋之妻叶琼芳,俱投环殉节。

章、文两府弟兄听了,好不伤悲,只得装殓题和,同众人之柩寄在一处,并派兵丁看守。

这日来到巴刀关安营下寨。

次日阳衍出去挑战,同武五思斗了两合,即引进阵去。

阳衍进了巴刀阵,但觉香风习习,花气溶溶,林间鸣鸟宛转,池内游鱼盘旋,各处尽是画栋雕梁,珠帘绮户,那派艳丽光景,竟是别有洞天。

于是下马缓步前进,微闻环佩之声,只见有二女子远远而来,生得娇妍绝世,美丽无双。

那路旁的鸟儿见了这两个美人,早已高高飞了;池内游鱼,也都惊窜深入。

又有一个美人不知为甚忽然用手捧心,那种张目蹙额媚态,令人看著更觉生怜。

转到前面,顺步看去,接接连连尽是绝美妇女:也有手执柳絮的,也有手执椒花的,也有手执锦字的,也有手执团扇的,也有手执红拂的,也有手执鲜花的。

个个彬彬大雅,绰约绝伦。

意欲上前同他谈谈,无奈这些妇女都是正颜厉色,那敢冒昧唐突,惟有空怀羡慕,徒自垂涎。

看了多时,只得叹气另向别处走去。

行未数步,两旁俱是柳巷花街,其中美女无数,莫不俊俏风流。

正要上前谈谈,忽闻一阵花香,原来路旁一片芍药,开的甚觉烂漫。

花间走出一个美女,怀抱琵琶,手执一枝芍药,笑道:“郎君到此,即是奇缘;果蒙垂青,愿谐永好。”

阳衍正在心荡神迷,一闻此语,慌忙接过芍药道:“承女郎见爱,何福能消!但未识芳闺何处?”

女子道:“侬家离此甚近,穿过这条花街,过了那条柳巷,前面一带桑林便是。

婢子先去烹茶恭候,望郎君玉趾早临。”

即向桑林去了。

阳衍乐不可支,刚要举步,复又忖道:“莫非他要害我么?”

思忖多时,忽又笑道:“痴子,痴子!天下岂有美人而能害人之理!况如此绝色,即使不测,亦有何妨!”

于是急急赶去,欢欢喜喜,成其好事。

次日,章芹、文萁、文菘也冲进阵去。

隔了一日,武五思命人把阳衍、章芹、文萁、文菘四个尸首送到文营,并劝文芸、章荭“早早收兵;若再执迷不醒,这四人就是前车之鉴”。

文芸、章荭见兄弟被害,十分悲恸。

登时传到女营,阳墨香、戴琼英闻知此信,即到大营,抚著阳衍、文萁尸首恸哭一场,姑嫂两个,旋即自刎。

由秀英、田舜英得了丈夫凶信,把文菘宝剑每人各拿一把,暗暗骑了两匹马,来到阵前,口口声声只要武五思出来答话。

兵丁报进,武五思乘马出来,远远望见秀英、舜英,不觉喜道:“孤家正在鳏居寂寞,那知天送两个绝色女子与我!”

一面思想,已到阵前。

正要细细盘问,秀英、舜英早已右手执著宝剑,左手抖著丝缰,望前奔来。

武五思看见二人执剑放马,全不在部位上,纯是一团温柔袅娜样子。

看了又是好笑,又是可怜;意欲把两个活捉过来,又万万不能。

只得狠一狠道:“如今只好留个绝色,把那姿色略次的结果了罢。”

即举大斧,向著舜英迎头砍去,舜英马望旁边一撺,一斧砍空;随又一斧,才把舜英砍下马来。

秀英一见,那敢怠慢,双手举剑,用尽平生之力,趁势一剑刺去,恰中肋上。

武五思喊了一声,坐不住雕鞍,跌倒在地。

秀英慌忙也跳下马去,一连又是两剑,早已结果。

众兵见秀英如猛虎一般,谁敢上前,一齐放箭。

秀英跨上马去,身上业已中箭,仍催马上前,又伤了几人,登时死于乱箭之下。

及至文芸得信,带兵前来接应,秀英、舜英已经被喜,幸喜把尸首抢回。

来到营盘,谁知文菘因在阵内未受大伤,竟自苏醒过来,文芸喜出望外。

把众人殡殓,寄在庙内。

次日,宋素同卞璧也困在阵内。

这里四处派人捉拿武氏兵丁,偏偏一个也捉不著。

众公子正在发愁,恰好燕紫琼从小蓬莱回来。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译文

怀揣雄心挑战无火关,激发欲望被围巴刀阵。

话说林烈前去挑战,和武七思斗了几回合,武七思便转身逃跑。林烈说:‘你不过想引我进入阵中,我倒要进去看看!’来到阵前,武七思往里一闪,已经不见了。林烈冲进阵中,只见里面轻云缭绕,薄雾弥漫,远处的山峰时隐时现,稀疏的树林时而露出时而隐藏。他平复了一下心情,下马缓步前进。云雾渐渐淡去,阳光微弱地照进来,四面有人来来往往,各处花香鸟语,十分宜人。迎面有一座冲天的白色石牌楼,上面写着‘不周山境’四个大字,穿过牌楼,路旁远远地有一座高耸的山岭,非常险峻。远远地看到山下站着一个大汉,不知为什么暴跳如雷,喊了一声,把头直朝山上撞去。只听一声响亮,就像雷声一样,把林烈震得耳朵里钟声和磐声乱响;再看那山已经被他撞出一个大洞。那个洞口尘土飞扬,烟雾弥漫,瞬间天昏地暗,十分可怕。他慌忙跑开说:‘吓死我了!从未见过这样硬头的人!我想此人的头即使是用纯钢铸的,也不能把山撞通,大概总是这股怒气所使。可见孟子‘至大至刚’的话,并非无的放矢。’

前面又有一个大汉站在那里,也是怒气冲冲。忽然看到一只比水牛还大的猛虎,直向那汉奔去。林烈说:‘此人手无寸铁,这可怎么办!’只见那只虎离此人不远,正要迎头扑去;忽然听到那人大喊一声,圆睁双眼,忽然把眼角裂开,流出了几点热血,直朝虎脸上溅去。那只虎被这血溅中,身体晃了一下,几乎跌倒,只听一声吼叫,逃跑了。林烈说:‘刚才那人的头能撞通山,已经够奇了;没想到此人的眼角之血竟能打虎,可以说是奇上加奇!难道他眼中能放弹吗?即使能放弹,也不过替虎挠痒,虎又怎么会怕弹呢?可见此人的眼角之血竟胜于弹,将来可以叫做‘铁血’了。以此类推,原来气的用处,竟然是无所不能。’

忽然看到那边有个妇女在那里炼石头。林烈上前问道:‘请教大娘,炼这些石头有什么用呢?’妇女说:‘只因有个大汉把不周山撞坏了,天维被他撞出了一些小缺口,我炼这些石头要去补天。’林烈想:‘原来石头可以补天,难怪古人会发愁了。’

又继续前进,路旁出现了一片战场,有一个黑脸的大将在那里杀得烟雾弥漫。忽然听到他喊了几声,就像雷声一样,震得耳朵嗡嗡作响,只听到一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林烈点头说:‘气能盖世,怪不得孟子有‘塞于天地之间’这句话呢。’

游玩了很长时间,觉得很饿。路旁有许多店铺,走进去看时,卖的食物只有酒馆、茶馆、蒸饼、馒头之类的。信步走到一个蒸饼铺。正要进去,只见里面坐着一个人,是周朝的打扮,不知道为什么和别人争吵,气得头发根根直竖,把头上戴的冠都顶起来了。

看罢吐舌说:‘这个人如此硬气,如果他打我几拳,我怎能受得住!还是离开他吧。’走到隔壁的馒头铺。又有一个周朝的人坐在那里,靠着桌案,不知道为什么气得胡须根根直竖,把桌案都顶翻了。吓得连忙走开说:‘这个人更惹不得!如果他性子发作起来,把胡子朝你身上乱戳,还能戳出几个洞呢!’

又走到一个肉包铺。里面蒸的肉包热气腾腾;两旁坐着无数囚犯,都是戴着枷锁,面容憔悴,个个唉声叹气。上前拱手问:‘诸位为何犯下如此重罪?我看你们个个唉声叹气,难道有什么冤屈,误犯了此罪吗?’众人都叹了口气说:‘这是自作自受,有什么冤屈!’指着蒸笼说:‘我们的罪都是因为他而起,以至于酿成人命,现在身不由己,后悔已晚。但愿将军劝世人把‘忍’字时时放在心上:即使命运坎坷,只要有了‘忍’字,无论何事总能逢凶化吉,不会遭遇这样的灾祸了。’林烈听了,正要回答,忽然闻到一股枣香扑鼻,那边有个枣糕店。走到跟前,把马拴在外面,走进去找了个桌子坐下。再看那些吃糕的人,个个面黄肌瘦,都带着病容,刚把糕吃了,又皱眉皱眉吐了出来,勉强再吃进去,不久又吐了出来。还有许多肚子膨胀的人,也是骨瘦如柴,吃饭费力,个个愁眉苦脸,十分可怜。于是拱手问:‘诸位为何染上如此重病?难道是命运不好,患上了这种恶病吗?’众人都叹了口气说:‘这病与命运无关,都是自作自受!’指着蒸笼说:‘无非是因为他而起,以至于日积月累,导致食不下咽,无药可医,现在后悔已晚。但愿将军劝世人把‘耐’字时时放在心上:即使命运不好,只要有了‘耐’字,无论何事总能转祸为福,不会染上这种病了。’

林烈望了望蒸笼说:‘怎么这里的蒸笼竟然如此害人!那边被他害的都犯了重罪,这里被他容的都不能吃饭。如此可恶,等我吃了枣糕再和他算账!’大声喊叫:‘快拿糕来!’跑堂虽然答应了,却把糕拿到别的桌子去了。林烈喊道:‘你这囚犯!大概因为我来得晚,不肯把糕拿到人前,难道我连露肘破肩的乞丐也不如吗!再不拿来,我就打你几拳!’跑堂见他急了,只得拿别的桌子剩下的冷糕凑了一盘送来。

林烈一见,不由心头火起,拿起盘子,朝跑堂的脸上连糕一起扔去,那盘子正好打在跑堂的脸上,喊了一声:‘打死我了!’浑身是血,已经跌倒了。只见四处蒸笼的热气直朝外冒。林烈说:‘我正要和你算账,你还朝我冒气!索性给他一不做二不休!’双手举起大刀,朝着那些蒸笼左砍右砍;顿时自己无名火引起阵内邪火,四面热气都朝口鼻扑来,一交跌倒,昏迷过去。

次日,谭太、叶洋进入阵中,也没有了消息。

文芸非常着急,暗地里派人抓了一个武七思的士兵,仔细搜查,发现他胸前有一张黄色的纸条,上面写着‘皇唐娄师德之位’。大家都很高兴,立刻洗澡焚香,写下许多分给众士兵,按照之前说的‘戒’字,戴在胸前。到了晚上,派魏武、尹玉、卞璧各自带领一千士兵进入阵地,余承志、洛承志带领接应的士兵,只等号炮一响,就冲杀过去。但是等了很长时间,却像石头沉入大海一样没有动静。文芸又把那个士兵提出来反复拷问,他忍受不住酷刑,才说出真相:原来虽然身上带了黄纸,还必须写个‘忍’字烧掉,跪着吞下,才能在阵地上自由出入;但不许生气,一旦犯错,就有生命危险。文芸让人把他关进囚笼。按照这个方法去做,果然攻破了阵地。攻进城内,武七思早已逃走。城上供奉着共工、霸王、蔺相如、朱亥等人的牌位,立刻被焚毁。阵内被困的谭太、叶洋、林烈三人已经无法救治,随即被妥善安葬。大军陆续进入城关,宋素安抚百姓,秋毫无犯。文芸把酉水关的章氏兄弟分了两个来此镇守。

过了一夜,正要起兵,只见女营来报:文蒒的妻子邵红英、林烈的妻子林书香、谭太的妻子谭蕙芳、叶洋的妻子叶琼芳,都选择了投环殉节。章、文两家的兄弟听了,非常伤心,只能把她们的尸体装殓好,和众人的尸体一起安葬,并派士兵看守。

这天来到巴刀关安营扎寨。次日阳衍出去挑战,和武五思打了两个回合,就被引到阵中。阳衍进入巴刀阵,只觉得香气四溢,花香浓郁,林中的鸟儿鸣叫婉转,池塘里的鱼儿游动自如,到处都是雕梁画栋,珠帘绮户,那般艳丽景象,简直像是另一个世界。于是他下马缓步前进,隐隐听到环佩的声音,只见有两个女子远远走来,她们美得无与伦比,美丽无双。路旁的鸟儿见了这两个美人,早已飞得老高;池塘里的鱼儿,也都惊慌逃窜。又有一个美人不知为何忽然用手捂心口,那种瞪眼皱眉的娇媚姿态,让人看了更觉得怜爱。转到前面,顺着路看去,接连不断都是绝美的女子:有的手拿柳絮,有的手拿花椒花,有的手拿锦字,有的手拿团扇,有的手拿红拂,有的手拿鲜花。个个举止优雅,美丽非凡。他想要上前和她们交谈,但这些女子都是严肃的面容,他不敢唐突,只能空怀羡慕,徒自垂涎。看了很久,只能叹气,转向别处。

走了几步,两旁都是柳巷花街,美女无数,个个都俊俏风流。正要上前交谈,忽闻一阵花香,原来路旁有一片芍药,开得十分繁盛。花间走出一个美女,怀抱琵琶,手拿一枝芍药,笑道:‘公子来到此地,就是奇缘;如果真的看得上我,愿意结为永好。’阳衍正在心神不宁,一听到这句话,急忙接过芍药说:‘承蒙姑娘青睐,我何德何能!但不知芳闺在何处?’女子说:‘我家离这里很近,穿过这条花街,走过那条柳巷,前面一片桑林就是。我先去泡茶恭候,希望公子能早日到来。’随即向桑林走去。阳衍欣喜若狂,正要举步,又想:‘莫非她要害我吗?’想了很久,忽然又笑着说:‘傻瓜,傻瓜!天下哪有美人会害人的道理!何况她如此绝色,即使有什么不测,又有什么关系!’

于是他急忙赶去,欢欢喜喜,成就了好事。

次日,章芹、文萁、文菘也冲进了阵地。

隔了一天,武五思让人把阳衍、章芹、文萁、文菘四个人的尸体送到文营,并劝文芸、章荭‘早早收兵;如果再执迷不悟,这四人就是前车之鉴’。文芸、章荭看到兄弟被害,非常悲痛。消息立刻传到女营,阳墨香、戴琼英得知后,立刻到大营,抚摸着阳衍、文萁的尸体痛哭一场,姑嫂二人随即自刎。

由秀英、田舜英得知丈夫的噩耗,每人拿了一把文菘的宝剑,暗中骑了两匹马,来到阵地前,大声喊叫只要武五思出来答话。士兵报告进去,武五思骑马出来,远远看到秀英、舜英,不禁高兴地说:‘我正孤独寂寞,没想到天赐两个绝色女子给我!’

一边想着,已经来到阵地前。正要仔细盘问,秀英、舜英早已右手握剑,左手挥舞马缰,向着他冲来。武五思看到她们手握剑,放马冲来,完全不像会武的样子,完全是温柔柔弱的样子。看了又好笑,又觉得可怜;想要活捉她们,但又实在不能。只得狠狠心说:‘现在只好留下一个绝色,把那个姿色稍差的解决了。’举起大斧,向舜英迎头砍去,舜英的马向旁边一跳,斧头砍空;随后又一斧,才把舜英砍下马来。秀英一见,那敢怠慢,双手举剑,用尽全身力气,趁机一剑刺去,恰好刺中肋骨。武五思喊了一声,从马上跌落。秀英急忙跳下马,接连又是两剑,早已将武五思杀死。士兵们看到秀英像猛虎一样,谁敢上前,一齐放箭。秀英骑上马,身上已经中箭,还是催马冲上前,又伤了几个士兵,立刻死于乱箭之下。等到文芸得到消息,带兵前来接应,秀英、舜英已经被杀死,幸亏把尸体抢了回来。来到营地,没想到文菘因为在阵中未受重伤,竟然苏醒过来,文芸喜出望外。把众人安葬,寄放在庙里。

次日,宋素和卞璧也被困在阵中。这里四处派人捉拿武家的士兵,偏偏一个也捉不到。众公子正在发愁,恰好燕紫琼从小蓬莱回来。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注解

无火关:指没有火源的地方,这里可能是一个比喻,表示一个难以攻克的难关或挑战。

巴刀阵:古代兵法中的一种阵法,以巴刀为武器,巴刀是一种古代的短兵器,这种阵法强调快速和突然的攻击。

不周山:在中国神话中,不周山是支撑天的山,传说中女娲补天的地方,这里可能象征着强大的力量或难以逾越的障碍。

至大至刚: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指极其伟大和刚强,这里用来形容人的意志或力量。

铁血:比喻极其坚强不屈的意志或精神。

天维:指支撑天的柱子或结构,这里用来比喻支撑整个天地的力量。

力拔山兮气盖世: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形容项羽英勇无比,气势盖世。

塞于天地之间: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指气势磅礴,充满天地之间。

忍:指忍耐,这里是一种处世哲学,强调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和耐心。

耐:指耐心,这里也是一种处世哲学,强调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意志。

孽病:指因前世所作恶业而导致的疾病,这里用来比喻因自身原因导致的疾病。

蒸笼:一种用来蒸食物的器具,这里可能被用来象征某种造成人们苦难的原因。

皇唐娄师德之位:皇唐指的是唐朝,娄师德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这里的‘皇唐娄师德之位’可能是指一张写有娄师德官职的黄色纸张,可能是某种特殊的符咒或信物,用于证明身份或获得某种特权。

沐浴焚香:沐浴是指洗澡,焚香是指点燃香料。这里可能是指进行一种宗教仪式或净化仪式,以示对某种神圣事物的尊敬或祈求神灵的庇佑。

共工、霸王、蔺相如、朱亥:这些名字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人物、历史人物和著名将领。在这里,他们可能是指某种神祇或被崇拜的英雄,供奉在城上。

投环殉节:投环是指女子用丝带绕颈自尽,殉节是指为了保持节操或忠诚而牺牲生命。这里描述的是几位女子为了忠贞不渝而选择自杀。

画栋雕梁:画栋是指雕刻着彩绘的栋梁,雕梁是指雕刻精美的梁木。这里形容的是建筑物的华丽装饰。

珠帘绮户:珠帘是指用珍珠串成的帘子,绮户是指装饰华丽的窗户。这里形容的是室内装饰的华丽。

芍药:芍药是一种花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芍药常常象征着爱情和美丽。

琵琶:琵琶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这里可能是指怀抱琵琶的女子。

桑林:桑林是指桑树成林的地区,可能在这里指的是一个地点。

绝色女子:绝色是指极其美丽的女子,这里形容的是阳衍遇到的几位女子。

鳏居寂寞:鳏居是指男子丧偶后独自居住,寂寞是指孤独无聊。这里形容武五思的心情。

大斧:大斧是一种重型武器,这里指武五思使用的武器。

丝缰:丝缰是指马的缰绳,这里指秀英和舜英骑马时使用的缰绳。

绝伦:绝伦是指无与伦比,这里形容女子的美丽。

袅娜:袅娜是指轻盈柔美的样子,这里形容秀英和舜英的动作。

雕鞍:雕鞍是指装饰华丽的马鞍,这里指武五思骑的马。

庙内:庙内是指寺庙里面,这里可能是指文菘被安置的地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评注

文芸十分著急,暗暗命人把武七思兵丁捉了一个,细细搜检,胸前有一张黄纸,写著“皇唐娄师德之位”。

这一段描写了文芸在战事中的焦急与决断,通过捉拿敌军士兵并搜查其随身物品,展现了文芸的机智和对战局的敏锐洞察。‘皇唐娄师德之位’这张黄纸的出现,暗示了敌军中可能存在的某种神秘力量或信仰,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大家甚喜,立时沐浴焚香,写了许多分给众兵,照前说个“戒”字,带在胸前。

此段描述了文芸对黄纸的解读和应对策略,通过仪式化的行为,如沐浴焚香,将黄纸上的信息转化为一种信仰或咒语,分发给士兵,强化了士兵们的战斗力,同时也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

到晚,派魏武、尹玉、卞璧各带兵马一千进阵,余承志、洛承志带领接应众兵,只等号炮一响,就冲杀过去。

这段描述了文芸的军事部署,通过派遣不同的将领和兵马,展现了文芸的用兵之道和战略眼光。号炮一响,预示着战斗的开始,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避免。

那知等之许久,竟似石沉大海。

此句通过对比文芸的期待与实际的等待结果,表现了战争的不可预测性和残酷性,同时也反映了文芸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文芸又将那兵丁提出再三拷问,受刑不过,才说出实情:原来身上虽带了黄纸,仍须写个“忍”字焚化,跪吞腹内,方能进阵出入自如;但不许动怒生气,一经误犯,更有性命之忧。

这段揭示了黄纸背后的秘密,‘忍’字成为士兵们能否在战场上生存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考验。

文芸命人把他打入囚笼。即如法炮制,果然把阵破了。

文芸采取果断措施,将泄露秘密的士兵囚禁,并按照其描述的方法进行尝试,最终成功破解了敌军的阵法,展现了文芸的智谋和勇气。

攻进城内,武七思久已逃窜。城上供著共工、霸王、蔺相如、朱亥诸人牌位,当即焚毁。

这段描述了文芸攻入城内的情景,焚毁城上供着的牌位,象征着对旧有秩序的破坏和对新秩序的建立,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破坏性和对文化的冲击。

阵内所困谭太、叶洋、林烈三人均已无救,随即盛殓。

此段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即使是对敌军,也免不了伤亡,展现了战争的悲剧性。

大兵陆续进关,宋素安抚百姓,秋毫无犯。

文芸的军队进城后,宋素负责安抚百姓,体现了军队的纪律性和对民众的关爱,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

文芸把酉水关章氏弟兄分了两个来此镇守。

此段描述了文芸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通过安排章氏兄弟镇守酉水关,为后续的和平生活奠定了基础。

歇宿一宵,正要起兵,只见女营来报:文蒒之妻邵红英、林烈之妻林书香、谭太之妻谭蕙芳、叶洋之妻叶琼芳,俱投环殉节。

这段描述了战争的牺牲,女人们为了丈夫和家族的荣誉,选择了以死明志,展现了女性的坚韧和忠诚。

章、文两府弟兄听了,好不伤悲,只得装殓题和,同众人之柩寄在一处,并派兵丁看守。

此段反映了战争对家庭的影响,章、文两府的兄弟们面对亲人的牺牲,只能默默承受悲痛,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亲人的怀念和对战争的反思。

这日来到巴刀关安营下寨。

此段描述了文芸军队的行军路线,展现了军队的行进和战略部署。

次日阳衍出去挑战,同武五思斗了两合,即引进阵去。

阳衍的挑战行为,既展现了士兵的英勇,也为后续的战斗埋下了伏笔。

阳衍进了巴刀阵,但觉香风习习,花气溶溶,林间鸣鸟宛转,池内游鱼盘旋,各处尽是画栋雕梁,珠帘绮户,那派艳丽光景,竟是别有洞天。

这段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为阳衍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于是下马缓步前进,微闻环佩之声,只见有二女子远远而来,生得娇妍绝世,美丽无双。

此段描写了阳衍在巴刀阵中的遭遇,两位女子的出现,为阳衍的命运带来了新的变数。

那路旁的鸟儿见了这两个美人,早已高高飞了;池内游鱼,也都惊窜深入。

此段通过鸟儿和游鱼的反应,进一步强调了两位女子的美丽和神秘。

又有一个美人不知为甚忽然用手捧心,那种张目蹙额媚态,令人看著更觉生怜。

此段通过美人的动作和表情,展现了女性的柔弱和娇媚,同时也为阳衍的后续行为埋下了伏笔。

转到前面,顺步看去,接接连连尽是绝美妇女:也有手执柳絮的,也有手执椒花的,也有手执锦字的,也有手执团扇的,也有手执红拂的,也有手执鲜花的。

此段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巴刀阵中女子的多样性和美丽,同时也为阳衍的最终选择提供了背景。

个个彬彬大雅,绰约绝伦。

此句再次强调了巴刀阵中女子的美丽和气质,为阳衍的遭遇增添了神秘色彩。

意欲上前同他谈谈,无奈这些妇女都是正颜厉色,那敢冒昧唐突,惟有空怀羡慕,徒自垂涎。

此段反映了阳衍面对美丽女子的矛盾心理,既羡慕又不敢接近,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看了多时,只得叹气另向别处走去。

阳衍的无奈和失望,为他的后续行为埋下了伏笔。

行未数步,两旁俱是柳巷花街,其中美女无数,莫不俊俏风流。

此段通过环境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巴刀阵的神秘和美丽。

正要上前谈谈,忽闻一阵花香,原来路旁一片芍药,开的甚觉烂漫。

此段通过芍药的描写,为阳衍的邂逅提供了契机。

花间走出一个美女,怀抱琵琶,手执一枝芍药,笑道:“郎君到此,即是奇缘;果蒙垂青,愿谐永好。”

此段描述了阳衍与美女的邂逅,美女的话语既展现了她的热情,也为阳衍的命运带来了新的转机。

阳衍正在心荡神迷,一闻此语,慌忙接过芍药道:“承女郎见爱,何福能消!但未识芳闺何处?”

阳衍的回应,既表达了他的喜悦,也展现了他的谦逊和礼貌。

女子道:“侬家离此甚近,穿过这条花街,过了那条柳巷,前面一带桑林便是。婢子先去烹茶恭候,望郎君玉趾早临。”

此段描述了美女的引导,为阳衍的下一步行动提供了方向。

即向桑林去了。

美女的离去,为阳衍的旅程画上了句号,同时也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于是急急赶去,欢欢喜喜,成其好事。

此段描述了阳衍的喜悦和兴奋,为他的命运带来了新的希望。

次日,章芹、文萁、文菘也冲进阵去。

此段描述了其他士兵的加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牺牲。

隔了一日,武五思命人把阳衍、章芹、文萁、文菘四个尸首送到文营,并劝文芸、章荭“早早收兵;若再执迷不醒,这四人就是前车之鉴”。

此段描述了武五思的残忍和狡猾,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考验。

文芸、章荭见兄弟被害,十分悲恸。

此段描述了文芸和章荭的悲痛,展现了战争的悲剧性。

登时传到女营,阳墨香、戴琼英闻知此信,即到大营,抚著阳衍、文萁尸首恸哭一场,姑嫂两个,旋即自刎。

此段描述了女营中的悲痛和绝望,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摧残。

由秀英、田舜英得了丈夫凶信,把文菘宝剑每人各拿一把,暗暗骑了两匹马,来到阵前,口口声声只要武五思出来答话。

此段描述了秀英和舜英的英勇行为,展现了女性的坚韧和勇敢。

兵丁报进,武五思乘马出来,远远望见秀英、舜英,不觉喜道:“孤家正在鳏居寂寞,那知天送两个绝色女子与我!”

此段描述了武五思的虚伪和残忍,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的荒谬性。

一面思想,已到阵前。正要细细盘问,秀英、舜英早已右手执著宝剑,左手抖著丝缰,望前奔来。

此段描述了秀英和舜英的决绝和勇敢,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坚韧。

武五思看见二人执剑放马,全不在部位上,纯是一团温柔袅娜样子。

此段描述了武五思对秀英和舜英的观察,展现了战争的荒谬和荒诞。

看了又是好笑,又是可怜;意欲把两个活捉过来,又万万不能。

此段描述了武五思的矛盾心理,既想捉拿秀英和舜英,又不能这么做,展现了战争的荒谬和无奈。

只得狠一狠道:“如今只好留个绝色,把那姿色略次的结果了罢。”

此段描述了武五思的残忍和狡猾,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考验。

即举大斧,向著舜英迎头砍去,舜英马望旁边一撺,一斧砍空;随又一斧,才把舜英砍下马来。

此段描述了武五思对舜英的攻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秀英一见,那敢怠慢,双手举剑,用尽平生之力,趁势一剑刺去,恰中肋上。

此段描述了秀英的反击,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勇气。

武五思喊了一声,坐不住雕鞍,跌倒在地。

此段描述了武五思的落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秀英慌忙也跳下马去,一连又是两剑,早已结果。

此段描述了秀英的决绝和勇敢,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坚韧。

众兵见秀英如猛虎一般,谁敢上前,一齐放箭。

此段描述了秀英的英勇和牺牲,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秀英跨上马去,身上业已中箭,仍催马上前,又伤了几人,登时死于乱箭之下。

此段描述了秀英的英勇和牺牲,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坚韧。

及至文芸得信,带兵前来接应,秀英、舜英已经被喜,幸喜把尸首抢回。

此段描述了文芸的及时救援,展现了军队的团结和英勇。

来到营盘,谁知文菘因在阵内未受大伤,竟自苏醒过来,文芸喜出望外。

此段描述了文菘的奇迹般苏醒,展现了战争的荒谬和不可预测性。

把众人殡殓,寄在庙内。

此段描述了文芸对牺牲者的悼念和尊重,展现了军队的纪律和对生命的尊重。

次日,宋素同卞璧也困在阵内。

此段描述了宋素和卞璧的困境,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这里四处派人捉拿武氏兵丁,偏偏一个也捉不著。

此段描述了文芸军队的困境,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性。

众公子正在发愁,恰好燕紫琼从小蓬莱回来。

此段描述了燕紫琼的归来,为文芸军队带来了希望。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此句为故事的悬念,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62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