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三回

作者: 李汝珍(约1550年-1626年),明代小说家,代表作《镜花缘》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寓意而闻名,书中充满了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对人性复杂的揭示。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镜花缘》是一部具有幻想色彩的长篇小说,书中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小说的主人公通过一面神奇的镜子进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镜子成为了故事中的重要元素,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性困境。通过这些奇幻冒险的故事,小说对封建社会的不公、女性的地位、权力的滥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镜花缘》不仅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还通过寓言式的方式探讨了道德、政治、哲学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三回-原文

徐英公传檄起义兵骆主簿修书寄良友

话说麻姑闻百花仙子之言,不觉笑道:‘你既要骗我酒吃,又斗我围旗,偏有这些尖嘴薄舌的话说!我看你只怕未必延龄,反要促寿哩。若讲著棋,我虽喜同你著,却又嫌你……’

百花仙子道:‘这却为何?’

麻姑道:‘我喜你者:因你棋不甚高,臭的有趣,同我对著,可以无须用心,即可取胜,所谓‘杀屎棋以作乐’颇可借此消遣。无如你棋品平常,每每下到半盘,看势头不好,不是一掳,就想推故要走。古人云:‘未角智,先练品。’谁知你是未角智,先练掳,又练走。所以我又嫌你。我们今日预先讲定,或三盘五盘,必须见个胜负,不准半途而废。如果有事,请办过再来,免得临时闹诡。’

百花仙子笑道:‘小仙今拜南极仙翁为师,若论高手,大约除了敝老师就要轮到小仙,岂可与从前一例看待。——就下十盘我也不惧!且命贵仙女暖酒安枰,我两人好一饮一著,分个高下。’

麻姑道:‘仙姑休得夸强,到了终局,你才知利害,那才后悔不该同我时局哩!’

百花仙子道:‘仙姑今日如果得胜,小仙闻得下界高手甚多,我去凡间访求明师,就便将弈秋请来,看你可怕?’

麻姑道:‘那弈秋老先生,连孟夫子都佩服的,我如何不怕!但仙姑‘下凡访师’这句话,未免动了红尘之念,将来只怕下界有人聘你去做棋中高手哩。’

一面说笑,随命仙女摆设酒肴,安排棋局,登时各逞心思,对著起来。

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原来这位帝王并非须眉男子,系由太后而登大宝。乃唐中宗之母,姓武,名[上明下空],自号则天。按天星心月狐临凡。当日太祖、大宗本是隋朝臣子,后来篡了炀帝江山。

虽是天命,但杀戮过重,且涉于淫私,伤残手足;所以炀帝并各路烟尘趁他这个亏处,都在阴曹控告唐家父子种种暴戾荼毒之苦。冥官具奏。幸亏众神条陈:与其令杨氏出世报仇,又结来生不了之案,莫若令一天魔下界,扰乱唐室,任其自兴自灭,以彰报施。适有心月狐思凡获谴,即请敕令投胎为唐家天子,错乱阴阳,消此罪案。心月狐得了此信,欢喜非常,日盼下凡吉期。

这日来到广寒,与太阴告辞。嫦娥触动前事,因悄悄说道:‘星君此去下界为帝,享受玉食万方皆不足道。倘能于一日之中,使四季名花莫不齐放,普天之下尽是万紫千红,那才称得锦绣乾坤,花团世界。不独名传千古,也显得星君通天手段。’

心月狐笑道:‘这有何难?我既为帝,莫讲百花教他齐放,他不敢不尊,就是那从不开花的铁树,也要开朵花儿给我看看哩。此时说来无凭,日后便见明白。’

说罢作别。

一一后来下凡,脱生为则天皇帝,即唐中宗之母。

当时中宗在位,一切谨守彝训,天下虽然太平,无如做人仁慈,不合武太后之意。未及一载,废为庐陵王,贬在房州。武后自立为帝,改国号周,年号光宅,自中宗嗣圣元年甲申即位,赖唐家一点疵荫,天下倒也无事。

无奈武后一味尊崇武氏弟兄,荼毒唐家子孙。那时恼了一位豪杰,是英国公徐绩之孙徐敬业,在外聚集英雄,同骆宾王做了一道檄文,布告天下,以讨武后。

武后即发强兵三十万,命李孝逸率领众将征剿。

徐敬业手下虽有兵十万,究竟寡不敌众,兼之不听魏思温之言,误从薛仲璋之计,以致大败亏输。

后来被周兵追到至急之际,手下只剩千余人。

彼时徐敬业、骆宾王各有一子,跟在军前,都不满十岁。

徐敬业见事机万无挽回,即同骆宾王商议,选了四名精壮偏将,保护两位公子,暗暗奔逃。

并将所讨武氏檄文,割下袍襟,咬破手指,每人各书—张,交付两位公子,丁宁嘱付,教他日后务保主上复位,以承父志。——所以徐敬业之子取名徐承志,骆宾王之子取名骆承志。——当时骆宾王又割一幅袍襟,匆匆写了一封血书,送给儿子道:‘此信日后送到陇右节度使史伯伯处。此人名叫史逸,向日同我结拜至交。为人忠心赤胆,素谙天文,刻下虽有勤王之意,因兵微将寡,未敢妄动。将来首先起兵剿灭武氏,必是此人。我儿前去得能替我出得半臂之劳,我亦含笑九泉。切须勉力为之!’

徐敬业也写两封血书,递给儿子道:‘此信吾儿一送淮南节度使文伯伯处,一送河东节度使章伯伯处。文伯伯名隐,章伯伯名更。为人都是血心仗义。本欲起兵剿除内乱,迎主还朝,因兵马甚少,尚未举事。吾儿只要逃得性命,或在淮南,或在河东,投了此信,得能安身,将来自有出头之日。……’

丁宁未毕,后面追兵甚近,父子四人只得洒泪面别。

后来徐敬业被偏将王那相刺死,即持敬业首级投降,余党俱被擒捕,其兄徐敬功带领家眷,逃在外洋。

骆宾王竟无下落,其父骆龙带领孙女,亦逃海外。

余如唐之奇、杜求仁、魏思温、薛仲璋诸人,悉皆奔逃。

武后剿灭徐敬业,

惟恐城池不固,日与武氏弟兄计议,大兴土木,

于长城外,另起东西南北四座高关,把个长安团团围在居中,

真是水泄不通。

这四座关就命武氏弟兄把守,

武四思镇守北关:北方属水,兼之关下河道西通酉阳之水取名酉水关。

武五思镇守西关:西方属金,主肃杀之象,兼因地近巴蜀取名巴刀关。

武六思镇守东关:东方属木,又因关下河道向产紫贝,

——本名木贝关他因“木”字犯了武氏祖讳,却把“木”字少写一笔——名叫才贝关。

武七思镇守南关:南方属火,因造此关之后,关内屡遭回禄,

恐火太旺,取名无火关。

弟兄四个,都得异人传授,颇有妖术。

关前各设“迷魂阵”一座,极其利害。

因此四方闻风而惧。

当时虽有几家忠良欲为勤王之计,

因有此关阻隔,未敢冒昧兴师,暂且臣服于周,相时而动。

武后恃有高关,又仗武氏弟兄骁勇,自谓稳如泰山,十分得意。

一日,正值残冬,同太平公主在暖阁饮酒,

推窗赏雪,并与宫娥上官婉儿唱和吟诗。

武后因雪越下越大,不觉喜道:‘古人云:‘雪兆丰年。’朕才登极,就得如此佳兆,

明岁自然五谷丰登,天下太平了。’

公主同上官婉儿率领众宫娥都山呼叩贺。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三回-译文

徐英公传檄起义兵骆主簿修书寄良友

话说麻姑听到百花仙子的话,忍不住笑了:“你既要骗我喝酒,又要和我斗棋,偏偏这么多尖酸刻薄的话说!我看你恐怕不是延年益寿,反而要缩短寿命了。至于下棋,虽然我喜欢和你下,但又觉得你……”百花仙子问:“为什么?”麻姑说:“我喜欢你的原因:是因为你的棋艺不高,下得有趣,和我对弈,可以不用太用心,就能取胜,所谓‘杀屎棋以作乐’,很能借此消遣。但是你的棋品一般,常常下到半盘,看到势头不好,要么是想抢走,要么是想找借口要走。古人说:‘未角智,先练品。’谁知道你是未角智,先练抢,再练走。所以我又不喜欢你。我们今天先说好,要么三盘,要么五盘,必须分出胜负,不准半途而废。如果有事,请处理完再来,免得临时出花样。”百花仙子笑着说:“小仙现在拜南极仙翁为师,如果论高手,大概除了我的老师,就轮到我了,怎么可以和以前一样看待。——就算下十盘我也不怕!而且命令贵仙女暖酒摆棋,我们两人好好喝一杯,下一盘棋,分出高下。”麻姑说:“仙姑不要夸口,到了最后,你才知道厉害,那时才后悔不该和我下这盘棋!”百花仙子说:“仙姑今天如果赢了,小仙听说下界有很多高手,我去凡间寻找明师,顺便把弈秋请来,看你怕不怕?”麻姑说:“那个弈秋老先生,连孟子都佩服,我怎么会怕!但是仙姑‘下凡访师’这句话,未免动了红尘之念,将来只怕下界有人请你去做棋中高手呢。”一边说笑,一边命令仙女摆上酒菜,安排棋局,立刻各自思考,开始对弈。

百花仙子只顾在这里下棋,却不知道下界帝王突然有命令,要他让百花齐放。

原来这位帝王并不是男子,是由太后登基的。她是唐中宗的母亲,姓武,名曌,自号则天。按照天星心月狐下凡的说法。当日唐太祖、唐太宗本是隋朝的臣子,后来篡夺了隋炀帝的江山。

虽然这是天命,但杀戮过多,而且涉及私欲,伤害了手足;所以隋炀帝和各路烟尘趁着他的这个弱点,都在阴间控告唐家父子的种种暴行和虐待之苦。阴官上奏。幸亏众神提出建议:与其让杨氏出世报仇,又结来生不了之案,不如让一位天魔下凡,扰乱唐室,任其自兴自灭,以彰显报应。正好有心月狐思凡获罪,就请敕令投胎为唐家天子,错乱阴阳,消除这个罪案。心月狐得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天天盼望着下凡的吉日。

这一天来到广寒宫,向太阴告别。嫦娥被前事触动,悄悄地说:“星君此去下界为帝,享受玉食,万方皆不足道。如果能在一日之内,让四季名花都开放,普天之下都是万紫千红,那才称得上锦绣乾坤,花团世界。不仅名传千古,也显示出星君通天的手段。”心月狐笑着说:“这有什么难的?我既然为帝,不说让百花都开放,他们不敢不遵,就是那从不开花的铁树,也要为我开一朵花看看。现在说这些没有根据,日后便见分晓。”说完告别。

后来下凡,转世为则天皇帝,即唐中宗的母亲。

当时唐中宗在位,一切谨慎遵守古训,天下虽然太平,但因为他为人仁慈,不符合武太后的心意。不到一年,就被废为庐陵王,贬到房州。武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年号为光宅,从唐中宗嗣圣元年甲申即位,依靠唐家的一点余荫,天下倒也太平。

无奈武后一味推崇武氏兄弟,残害唐家子孙。那时有一位豪杰,是英国公徐绩的孙子徐敬业,在外聚集英雄,和骆宾王一起写了一篇檄文,布告天下,以讨伐武后。武后立即派出三十万精兵,命令李孝逸率领众将征剿。徐敬业手下虽然有十万兵,但终究寡不敌众,再加上不听魏思温的建议,误从薛仲璋的计策,以至于大败亏输。后来被周兵追到危急关头,手下只剩下一千多人。当时徐敬业、骆宾王各有两个儿子,跟在军前,都不满十岁。徐敬业见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就和骆宾王商量,选了四名精壮的偏将,保护两位公子,偷偷逃跑。并将讨伐武氏的檄文,割下衣襟,咬破手指,每人各写一张,交给两位公子,叮嘱他们日后务必保护君主复位,以继承父志。——所以徐敬业的儿子取名徐承志,骆宾王的儿子取名骆承志。——当时骆宾王又割下一幅衣襟,匆匆写了一封血书,给儿子说:“这封信日后送到陇右节度使史伯伯那里。这个人名叫史逸,以前和我结拜为兄弟。为人忠心耿耿,素来精通天文,现在虽然有勤王之意,但因为兵力很少,不敢轻举妄动。将来首先起兵剿灭武氏,一定是这个人。你去了能替我出一份力,我也能含笑九泉。一定要努力为之!”徐敬业也写了两封血书,交给儿子说:“这封信你给我送到淮南节度使文伯伯那里,一封送到河东节度使章伯伯那里。文伯伯名叫隐,章伯伯名叫更。他们都是血性仗义的人。本想起兵剿灭内乱,迎主还朝,但因为兵力很少,尚未行动。你只要逃得性命,无论是在淮南,还是在河东,投了这封信,就能安身,将来自有出头之日……”话还没说完,后面的追兵已经很近,父子四人只得含泪分别。

后来徐敬业被偏将王那相刺死,拿着徐敬业的头颅投降,其余党羽都被擒获,徐敬业的哥哥徐敬功带领家眷,逃到海外。骆宾王下落不明,他的父亲骆龙带着孙女,也逃到海外。其他如唐之奇、杜求仁、魏思温、薛仲璋等人,也都逃跑了。

武后消灭了徐敬业,担心城池不够稳固,于是每天都和武家的兄弟们商议,大力修建土木工程,在长城之外,另外建造了四座高大的关卡,将长安城围在中间,真是四面八方都严密防守。

这四座关卡就由武家的兄弟们负责守卫,武四思镇守北关:因为北方属水,再加上关卡下的河道向西通向酉阳的水,所以取名酉水关。

武五思镇守西关:西方属金,象征着肃杀,再加上地处巴蜀附近,所以取名巴刀关。

武六思镇守东关:东方属木,又因为关卡下的河道出产紫贝,原来的名字叫木贝关,但因为‘木’字触犯了武氏祖先的名讳,所以把‘木’字少写一笔,改名才贝关。

武七思镇守南关:南方属火,因为建造了这个关卡之后,关卡内多次遭受火灾,担心火势太旺,所以取名无火关。

这四个兄弟都得到了异人的传授,颇有妖术。在关卡前各自设有一座‘迷魂阵’,非常厉害。因此,四方的人都听闻后感到恐惧。

当时虽然有几位忠良之士想要策划勤王之事,但因为这些关卡阻隔,不敢轻举妄动,暂时臣服于周朝,等待时机。

武后依仗有这些高大的关卡,又依靠武家兄弟的勇猛,自认为稳如泰山,非常得意。

一天,正值残冬时节,武后和太平公主在暖阁里饮酒,推窗赏雪,并与宫女上官婉儿对诗。

武后因为雪越下越大,不由得高兴地说:‘古人说:“雪兆丰年。”我刚刚登基,就得到了这样的好兆头,明年肯定五谷丰登,天下太平了。’

公主和上官婉儿带领众宫女都高声欢呼,向武后祝贺。

具体情况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三回-注解

传檄起义兵:传檄:传递檄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宣布命令或声讨的文书。起义兵:指组织起来的起义军队。

骆主簿修书寄良友:骆主簿:指骆宾王,唐代文学家,此处的‘主簿’可能是指他的官职。修书:写信。寄良友:寄给好朋友。

麻姑:道教传说中的仙人,相传居住在麻姑山。

百花仙子: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掌管百花。

弈秋:古代著名的围棋高手。

唐中宗:唐朝皇帝,名李显,武周时期被立为皇帝。

则天:武则天,唐朝女皇帝,名武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心月狐:道教传说中的神兽,此处指武则天。

隋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存在于公元581年至618年。

炀帝:隋朝第二位皇帝,名杨广。

阴曹:道教和佛教中指阴间的官府。

冥官:阴间的官员。

广寒:指月亮,古代神话中月亮的别称。

太阴:指月亮,道教中太阴星君。

嫦娥: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月神。

玉食万方:指丰富的食物。

彝训:古代的礼法教训。

庐陵王:唐中宗被废后的封号。

房州: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湖北省境内。

周:指唐朝,因为武则天篡位后,国号改为周。

光宅:武则天建立武周时的年号。

嗣圣:唐中宗即位时的年号。

疵荫:指瑕疵或缺点。

武氏弟兄:指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武崇训、武攸宁四兄弟。

暴戾:凶暴残忍。

荼毒:残害,伤害。

英国公徐绩:指徐绩,唐代名将,被封为英国公。

徐敬业:唐朝初期的一位将领,因反对武则天篡位而起义。

骆宾王:唐代文学家,参与徐敬业的起义。

檄文:古代的一种公文,用于宣布战争、征召等。

李孝逸:唐朝将领,受命征剿徐敬业起义军。

魏思温:徐敬业起义军中的谋士。

薛仲璋:徐敬业起义军中的将领。

偏将:副将,指军队中的次要将领。

四名精壮偏将:四位身体强健、勇猛的副将。

袍襟:衣服的前襟。

陇右节度使史伯伯:指史逸,曾任陇右节度使,与骆宾王是好友。

勤王:指支持或帮助皇帝平定内乱。

文伯伯:指文隐,曾任淮南节度使。

章伯伯:指章更,曾任河东节度使。

外洋:指海外,即指国外。

唐之奇:徐敬业起义军中的将领。

杜求仁:徐敬业起义军中的将领。

武后:指唐朝女皇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城池:指城墙和城池,古代军事防御的重要设施。

土木:指建筑和工程,这里指大规模的建筑工程。

长城: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东西长达数千公里。

长安:唐朝的都城,即今天的西安。

水泄不通:形容道路或空间被严密封锁,无法通行。

酉阳: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四川省。

酉水关:因关下河道西通酉阳之水而得名。

巴蜀:古代地名,指今天的四川地区。

巴刀关:因西方属金,主肃杀之象,且地处巴蜀而得名。

木贝关:因关下河道向产紫贝而得名。

才贝关:因“木”字犯了武氏祖讳,将“木”字少写一笔而得名。

回禄:古代对火灾的称呼。

无火关:因造此关之后,关内屡遭火灾,为避免火势过旺而得名。

异人传授:指从非同寻常的人那里学到的技艺或法术。

迷魂阵:古代战争中的一种迷幻阵法,用以迷惑敌人。

勤王之计:指忠诚于王室,准备帮助皇帝恢复权力或地位的计谋。

残冬:指冬季的最后一段时间。

暖阁:古代宫室中的一种房间,冬天用来取暖。

上官婉儿:唐朝著名女诗人,武则天的女官,以才情著称。

雪兆丰年:古代认为大雪预示着来年丰收,是一种吉祥的征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三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武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包括修建四座高关以围困长安。从文化、历史和宗教的角度来看,这些细节都富含深意。

首先,武后剿灭徐敬业后,担心城池不固,大兴土木修建四座高关,这一行为体现了古代帝王对于城池防御的重视。在中国古代,城池不仅是政治权力的象征,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四座高关的命名,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北关名为酉水关,酉属金,代表肃杀;西关名为巴刀关,巴蜀地区多金属矿产,故取金之意;东关名为才贝关,东方属木,产紫贝,但避讳‘木’字,改为‘才’;南关名为无火关,南方属火,因关内屡遭火灾,故取‘无火’以示安宁。这种命名方式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元素的崇拜和敬畏。

武氏弟兄把守四关,并各自设下‘迷魂阵’,这一情节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道教认为,通过修炼可以掌握妖术,从而达到控制自然、影响人心的目的。武氏弟兄的妖术和迷魂阵,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四方闻风而惧,忠良不敢兴师,这说明武后的权力已经深入人心,使得人们对其产生敬畏。这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权威的崇拜。

武后与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人在暖阁饮酒赏雪,吟诗唱和,这一场景体现了中国古代宫廷生活的奢华和文雅。雪兆丰年的说法,则是古代中国对于自然现象的解读,认为雪是吉祥的象征,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和太平。

整个段落通过对武后巩固权力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帝王的权谋和手段,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三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61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