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三十回

作者: 李汝珍(约1550年-1626年),明代小说家,代表作《镜花缘》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寓意而闻名,书中充满了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对人性复杂的揭示。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镜花缘》是一部具有幻想色彩的长篇小说,书中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小说的主人公通过一面神奇的镜子进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镜子成为了故事中的重要元素,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性困境。通过这些奇幻冒险的故事,小说对封建社会的不公、女性的地位、权力的滥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镜花缘》不仅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还通过寓言式的方式探讨了道德、政治、哲学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三十回-原文

觅蝇头林郎货禽鸟因恙体枝女作螟蛉

话说多九公将药方写了。

通使接过道:‘国主因敝邦水土恶劣,向来人民多患痈疽,意欲奉恳大贤赐一妙方,可肯赐教?’

多九公道:‘金银藤乃疮毒要药,不知贵处可有?’

通使道:‘敝地此物甚多,因过于寒凉,人皆不用。’

多九公道:‘这是医家不能深究药性,岂可尽情。昔人言:‘忍冬久服,长年益寿。’若果寒凉,岂能如此?况古本《本草》言‘忍冬味甘性温’,近世《本草》虽有‘微寒’之说,不过因其清热败毒,岂是泄火大凉之物。’

登时又写了两个药方:

忍冬汤

·金银藤(连枝带叶。)伍两(如无鲜的,或用干金银藤肆两伍钱、干金银花伍钱代之。)

·生甘草壹两将金银藤以木槌敲碎,用水两大碗,同甘草放砂锅内,煎至一大碗,加入无灰黄酒一大碗,再煎数沸,共成一大碗,去渣,分作三服,一日一夜吃尽。专治痈疽、发背、一切无名肿毒,不论发在头项腰脚等处,并皆治之。未溃即散,已溃败毒收口。病重者不过数剂即翕。忌钢铁器。

·全当归(要整的壹个,酒洗。)捌钱贰分·金银花陆钱·净连翘伍钱·生黄芪叁钱·蒲公英叁钱·生甘草壹钱捌分(病在上部加川芎壹钱,中部加桔梗壹钱,下部加牛腾壹钱。)

水对无灰黄酒各壹碗,煎至壹碗,去渣,温服。专治痈疽、发背、一切无名肿毒。初起者即消,已溃者收功。轻者五剂,重者十剂即愈。

多九公道:‘此二方专治一切肿毒,初起者速服即消,已溃者亦能败毒收口。大约古人痈疽各方,无出其右了。’

说罢拜辞,同唐敖乘了轿马回船。

国王又命大臣前来相送。

通使带领人夫,把银子送来。

多九公仍要推辞,通使再三不肯。

林之洋道:‘国王既实意送来,想来九公也实意要收的。与其学那俗态,半推半就,耽搁工夫;据俺主意:不如从实收了,倒也爽快。’

多九公只得道谢收下。

通使向三人打躬道:‘小子有个小女,乳名兰音,现年十四岁。自从幼年患了肚腹膨胀之病,服药无数,至今总未脱体。连日病势甚重。小子欲求大贤一看,恐劳大驾,特命小女乘舆而来,现在外面。求大贤细细诊视,可有几希之望?倘能救其一命,真是恩同再造!’

多九公道:‘既如此,何不请进?’

通使分付仆人。

不多时,有个老嬷,搀著兰音进舱,向众人拜了,一齐归坐。

多九公看那女子,生得蛾眉杏目,十分清秀,惟面带青黄,腹胀如鼓,看了多时,摸不著是何病症,只管呆呆发愣。

唐敖道:‘敝友素日不诸女科。小弟虽不知医,恰好祖上传有秘方,专治小儿肚腹膨胀。令爱此病,还是近日染的,还是自幼染的?若是近日染的。恐有无癸不调等症,小弟素于此道不精,不敢冒昧用药;如系自幼染的,尚可代为医治。’

通使道:‘小女此病,系五六岁染的,今已七八年了。’

唐敖道:‘既是五六岁染的,此系幼年停食不化,日久变为虫积,以致膨胀。医家不知,往往误用克食消导之药,徒伤脾胃,与病无益。令爱历年所服何药?可曾服过杀虫之剂?’

通使摇头道:‘小女向来所服,总是神麴、山查、枳实、大黄之类,并未吃过甚么杀虫之药。’

唐敖道:‘今日幸遇小弟,也是令爱病要脱体。我家祖传秘方,只用雷丸、使君子二味,不过五六剂,虫下即愈。’

说罢,提笔开方。

吕氏将女子请进内舱献茶。

此女自幼跟著父亲学会三十六国番语,与婉如一见如故,言谈间十分相投。

唐敖把药方递给通使道:‘小弟这个药方,用雷丸伍钱同苍术贰钱煮熟,将苍术去了,只用雷丸去皮炒干,使君子去壳用肉伍钱炒干,共研细末,分作陆服,俟小儿吃饭时,用鸡蛋壹贰个打破去壳,用药末壹服放入碗内搅匀,照常加油盐葱蒜等物煎炒,给小儿吃了。那虫只知鸡蛋之香,那知却有药料在向。每日贰服。不过数日,虫随大解下来,自然痊愈。总而言之:凡小儿面黄肌瘦,肚腹膨胀,大约总因停食日久不化,变为虫积。雷丸、使君子,最能杀虫,故能立见其效。’

通使收了药方,十分欢喜,再三拜谢,即同兰音辞别而去。

多九公道:‘老夫只顾治病,忙了几日,不知林兄双头鸟儿究竟如何?’

林之洋道:‘俺正要拜谢。亏得九公把世子医好,俺的鸟儿才能出脱。虽有几分利息,就只可恨那个‘义仆’不肯真心待俺,务要扣俺半价,方肯付银。扳谈多时,讲他不过,只得回来,银子还存他处。就请二位同俺一走,相帮说说,倘得少扣几分,俺自做东相请。’

三人一齐上岸,到了大宦人家。

林之洋把那小厮唤出,同他讨价。

小厮拿出一封银子,仍是半价。

唐敖道:‘我们卖货,诸事劳动,自应重谢;但何至要分一半?未免太过了!’

小厮回答几句,唐敖不憧。

忽听多九公放开喉音,唧唧呱呱,大声喊叫。

小嘶吓的只管打躬,随即进内,又取出一封银了。

多九公打开,取出两锭,付给小厮;其余交给林之洋。

齐归旧路。

唐敖道:

刚才小厮所说之话,一字不懂。不知小弟同他所说之话,他可晓得?后来九公同他喊叫甚么,他竟如此害怕?

多九公道:‘我们天朝乃万邦之首,所有言谈,无人不知。那小厮因唐兄说‘何至要分一半’他道‘本处向例如此,一毫不能相让’。老夫因他‘一毫不让’之话,未免气恼,于是大声喊叫,说他私透消息,教我们增价,伙骗主人。他听这话,恐主人听见,急急将银取出。好在我们并不图他下次生意,那个还贩双头鸟儿再来货卖!乐得且多几两银子,大家多醉几日,也是好的。’

来到船上,正要开船,谁知通使忽又带著女儿,也不命人通报,匆匆忙忙,满眼滴泪,走进舱来。

唐敖见这光景,只当药用错了,吓的惊疑不止。

通使满眼垂泪,向唐敖下拜道:‘求大贤救我父女两命!’唐敖吓的忙还礼道:‘二位请起!为何行此大礼?’

通使同兰音起来归坐道:‘小女因这孽病纠缠年久,昼夜不安,屡寻自尽,俱亏乳母相救。小子正在束手无策,忽蒙大贤赐给秘方,我父女以为从此病可脱体。不意雷丸、使君于此处历来不产,虽出千金,亦不可得,问之医家,也都不知。小子因此惊慌,特带小女赶来。幸喜大贤尚未开船,想是他绝处逢生,惟求大贤,或将此药见赐两服,或另赐妙方。倘得身安,定以千金奉谢,决不食言。’

唐敖道:‘小弟如有此药,早已奉送,不过数十文之事,何须千金之赠。奈身边并未带来。至另开药方之说,小弟素不知医,从何开起?况令爱之症,细推病源,实系虫积,非雷丸、使君子不能见功;即另有良方,也难见效。与日有人患一怪症,每逢说话,腹中也照样说话;彼时虽有医家识得此症名唤‘应声虫’,及至用药,仍无效验。

后来遇一名医,付给《本草》一部,令病人将上面药名按次读去:病人每读一药,腹中也读一药;及至读到雷丸,腹中忽然无声;再读别药,仍旧有声。于是即用雷丸与病人连进数服,虫下而愈。可见杀虫无过于此。不意贵处竟无此药,这是令爱灾难未退,小弟安能另有别法!’

通使听了,默默无言,只管发愣。

兰音听见唐敖别无良方,不觉放声恸哭,十分惨切。

众人听著,莫不点头叹息。

通使在旁,满面愁容,只管搔首。

婉如把兰音请入内舱,再三劝解,这才止悲。

停了多时,通使不便久坐,因命乳母告知兰音,一同回去。

兰音听见要去,复又大放悲声,跪在唐敖面前,只求救命。

唐敖命乳母搀起,再三安慰。劝他回去好好将养,将来自然痊愈。

兰音那肯动身,啼哭不止。

哭了多时,因久病身弱,忽然晕倒,人事不知,亏得乳母极力解救,这才苏醒。

通使见女儿这般光景,明知凶多吉少,只急的连连顿足,泪落不止。

左思右想,踌躇多时,因向仆人耳边说了几句,即到唐敖面前跪下道:‘大贤在上。小子闻古人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今我父女两命皆悬大贤之手,只要大贤肯发慈心,我父女就可超生了。’

唐敖忙搀起道:‘尊驾此言,小弟不解,尚求明示。

倘可为力,岂肯袖手!’

通使立起道:‘小子今年业已六旬,跟前只此一女,自患病以来,费尽心力,百般医治,从无微效。

其母久已忧虑而亡。

前有异人,曾言此女必须投奔外邦,如遇唐氏大仙,或可冀其长年。

今遇大贤,虽传秘方,奈无此药;失此良缘,岂有病痊之日?所以他十分伤悲。

小于因思小女既已命定投奔外邦方能长年,难得大贤恰又姓唐,兼之作人慷慨,一见如故;不揣冒昧,意欲恳求大贤不弃微贱,将小女作为义女,带至天朝。

倘得病痊,俟其年长,即求大德代为婚配,完其终身。

小子生生世世,永感不忘!如大贤不肯带去:此地既少良医,又无妙药,多则一年,少则半载,无非命归泉路。

小子素以此女视为掌珠,数年来因其抱病,代为操劳,须发已白,寝食俱发。

若再睹其去世,何能为情?大约此女一死,小子也不能活了!’

说罢,不觉大哭。

兰音在旁,更是嚎啕不止,合船人无不怜悯。

林之洋道:‘妹夫素日最喜做好事,如今这样现成好事,你若不应承,俺替你应承了。’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三十回-译文

寻找蝇头小利、林郎的货物、禽鸟因疾病而枯萎,女子因为生病而消瘦。

话说多九公把药方写好了。使者接过来说:‘我国因为水土不好,人们常常患有痈疽,想要恳请您这位大贤赐予一个妙方,可以吗?’多九公说:‘金银藤是治疗疮毒的重要药材,不知道你们那里有没有?’使者说:‘我们这里有很多这种东西,因为太凉了,人们都不用。’多九公说:‘这是医家不能深入研究药性,怎么能随意使用。古人说:‘忍冬久服,可以延年益寿。’如果真的太凉,怎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何况古本的《本草》说‘忍冬味甘性温’,近世的《本草》虽然有‘微寒’的说法,但这只是因为它能清热解毒,难道是泄火大凉的东西吗?”

于是他又写了两个药方:忍冬汤,全当归,金银花,净连翘,生黄芪,蒲公英,生甘草等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煎煮,用于治疗痈疽、发背、各种无名肿毒等。

多九公说:‘这两个方子专门治疗各种肿毒,初起的疾病快速服用即可消散,已经溃烂的也能败毒收口。一般来说,古人的痈疽各方,没有超过这两个的。’说完就告辞,和唐敖一起乘轿马回到船上。国王又派大臣来送行。使者带领仆人,把银子送来。多九公还是想要推辞,使者再三不肯。

林之洋说:‘国王既然真心送来,想来九公也真心想要接受。与其学那些俗气的人,半推半就,耽误时间;依我的意思:不如直接接受,这样也爽快。’多九公只得道谢收下。

使者向三人鞠躬说:‘我有个女儿,乳名叫兰音,现在十四岁。自从幼年患有肚腹膨胀的病,服用了许多药,至今仍未痊愈。最近病情加重。我想请大贤看看,恐怕要麻烦您,特地派女儿乘坐轿子来,现在在外面。请您仔细诊断,有没有一线希望?如果能救她一命,那真是再造之恩!’

多九公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请进来?’使者吩咐仆人。不久,有个老妇人,搀扶着兰音进舱,向众人行礼,然后一起坐下。多九公看那女子,长得眉清目秀,十分清秀,只是脸色青黄,肚子像鼓一样,看了很久,摸不著是什么病,只是呆呆地发愣。

唐敖说:‘我平时不研究女科。我虽然不懂医,但恰好祖上传有秘方,专门治疗小儿肚腹膨胀。令爱得的这个病,是最近得的,还是从小就得的?

如果是最近得的,可能有无月经不调等症状,我对这方面不太精通,不敢冒昧用药;如果是从小就得的,我还可以为她治疗。”使者说:‘我女儿的这个病,是五六岁时得的,现在已经七八年了。’唐敖说:‘既然是五六岁时得的,这是幼年停滞不化,时间久了变成虫积,导致膨胀。医生不知道,常常误用克食消导的药,只会伤害脾胃,对病没有好处。令爱历年所服用的药有哪些?有没有服用过杀虫的药?’使者摇头说:‘我女儿一直以来所服用的,都是神麴、山查、枳实、大黄之类的药,没有吃过什么杀虫的药。’唐敖说:‘今天有幸遇到我,也是令爱病要痊愈。我家祖传秘方,只用雷丸、使君子这两种药,不过五六剂,虫子排出后就会痊愈。’说完,提笔开方。

吕氏把女子请进内舱献茶。这个女子自幼跟着父亲学会三十六国番语,和婉如一见如故,言谈间十分投缘。唐敖把药方递给使者说:‘我这个药方,用雷丸伍钱和苍术贰钱煮熟,把苍术去掉,只用雷丸去皮炒干,使君子去壳用肉伍钱炒干,共研成细末,分作六服,等到小儿吃饭时,用鸡蛋壹贰个打破去壳,用药末一服放入碗内搅匀,照常加油盐葱蒜等物煎炒,给小儿吃了。那些虫子只知道鸡蛋的香味,不知道里面有药。每天两次。不过几天,虫子就会随着大便排出,自然痊愈。总而言之:凡是小儿面黄肌瘦,肚腹膨胀,大概都是因为停滞不化,时间久了变成虫积。雷丸、使君子,最能杀虫,所以能立刻见效。’使者收了药方,非常高兴,再三拜谢,就带着兰音告辞而去。

多九公说:‘我光顾着治病,忙了几日,不知道林兄的双头鸟儿究竟怎么样了?’林之洋说:‘我正要道谢。多亏九公把世子医好,我的鸟儿才能脱手。虽然有些利润,但只可惜那个‘义仆’不肯真心待我,一定要扣我半价,才肯付银。商量了好久,讲不过他,只得回来,银子还存他那里。就请二位和我一起去,帮我说说,如果能少扣一些,我就请客。’三人一起上岸,到了大宦人家。林之洋把那个小厮叫出来,和他讨价。

小厮拿出一封银子,还是半价。唐敖说:‘我们卖货,方方面面都辛苦,自应重重感谢;但何至于要分一半?未免太过了!’小厮回答了几句,唐敖听不懂。突然听多九公放开喉咙,叽叽喳喳,大声喊叫。小厮吓得直打躬,随即进内,又取出一封银子。多九公打开,取出两锭,付给小厮;其余交给林之洋。一起回到原来的路上。唐敖说:

刚才那个小厮说的话,我一句都听不懂。不知道小兄弟跟他说的话,他能不能理解?后来九公跟他喊叫什么,他竟然这么害怕?

多九公说:“我们国家是天下的领袖,所有的言谈,没有人不知道。那个小厮因为唐兄说‘何至要分一半’,他就说‘我们这里向来都是这样,一分都不能让’。我因为他‘一分都不让’的话,有点生气,就大声喊叫,说他泄露了消息,让我们提高价格,欺骗主人。他听到这话,怕主人听见,就急忙拿出银子。好在我们并不想让他下次再来卖双头鸟,多赚几两银子,大家多喝几杯酒,也是好的。”

来到船上,正要开船,谁知道通使突然带着女儿,也没有让人通报,匆匆忙忙,眼里都是泪,走进舱来。唐敖看到这情景,以为用药出了问题,吓得惊疑不定。通使眼里满是泪水,向唐敖跪拜道:“求大贤救我父女两命!”唐敖吓得连忙还礼道:“二位请起!为什么行这样的大礼?”通使和兰音起身回到座位上,说:“我女儿因为这种病纠缠了多年,日夜不安,多次想要自杀,多亏乳母救了她。我正束手无策,突然承蒙大贤赐予秘方,我们父女以为从此病就可以好了。没想到雷丸、使君子在这里从来不出产,即使出千金也买不到,问医生,他们也不知道。我因此慌张,特地带着女儿赶来。幸喜大贤还没有开船,我想是他绝处逢生,只求大贤,或者将此药赐予两服,或者赐予其他妙方。如果身体安康,我一定以千金相谢,决不食言。”唐敖说:“小弟如果有这种药,早就奉送了,这不过是几十文钱的事情,何必千金之赠。至于另开药方,小弟素来不懂医术,从何开起?何况令爱之症,细究病源,实际上是虫积,非雷丸、使君子不能见效;即使有其他良方,也难以见效。以前有人患了一种怪病,每当说话,腹中也会跟着说话;当时虽然有医生知道这种病名叫‘应声虫’,但用药后仍然无效。后来遇到一名名医,给了他一本《本草》,让他按照上面的药名依次读去:病人每读一药,腹中也会读一药;等到读到雷丸,腹中忽然无声;再读其他药,仍然有声。于是就用雷丸和病人连续服用几服,虫子排出后病就好了。可见杀虫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了。没想到贵处竟然没有这种药,这是令爱灾难未退,小弟怎能另有别法!”通使听了,默默无言,只是发愣。兰音听到唐敖没有其他良方,忍不住放声大哭,非常悲惨。众人听着,无不点头叹息。通使在一旁,满脸愁容,只是抓耳挠腮。婉如把兰音请到内舱,再三劝解,这才止悲。过了好一会儿,通使不便久坐,就让乳母告诉兰音,一起回去。兰音听到要去,又放声大哭,跪在唐敖面前,只求救命。唐敖让乳母扶起她,再三安慰。劝她回去好好休养,将来自然会好。兰音却不肯动身,一直哭泣。哭了很久,因为久病体弱,突然晕倒,人事不知,多亏乳母极力抢救,这才苏醒。通使看到女儿这样,明知凶多吉少,只是急得连连跺脚,泪流不止。左思右想,犹豫了许久,就对仆人耳边说了几句话,然后到唐敖面前跪下道:“大贤在上。小子听说古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今我父女两命都悬在大贤手中,只要大贤肯发慈悲心,我父女就可以超生了。”唐敖忙扶起他说:“尊驾此言,小弟不懂,还请明示。如果能为力,岂肯袖手旁观!”通使站起来说:“小子今年已经六十岁了,眼前只有一个女儿,自从她生病以来,费尽心力,百般医治,从未有效。她的母亲已经因为忧虑而去世。之前有位异人说过,这个女儿必须投奔外邦,如果遇到姓唐的大仙,或许可以长寿。如今遇到大贤,虽然传了秘方,但因为没有这种药;失去这个良缘,哪里还有病好的希望?所以他非常伤心。小子因为想到小女既然命中注定要投奔外邦才能长寿,难得大贤恰好姓唐,而且为人慷慨,一见如故;我不揣冒昧,想恳求大贤不嫌弃微贱,将小女收为义女,带到天朝。如果她病好了,等她长大成人,就请求大德代为婚配,完成她的终身大事。小子生生世世,永远感激不忘!如果大贤不肯带去:此地既少良医,又无妙药,多则一年,少则半年,无非是命归黄泉。小子一直把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多年来因为她生病,代为操劳,须发已白,饮食俱废。如果再看到她去世,怎能忍心?大概这个女儿一死,小子也不能活了!”说完,忍不住大哭起来。兰音在一旁,更是号啕大哭,船上的人无不怜悯。林之洋说:“妹夫平时最喜欢做好事,如今这样现成的好事,你如果不答应,我替你答应了。”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三十回-注解

觅蝇头:觅蝇头,比喻极小的利益或财富。

林郎:林郎,指年轻的男子,此处可能指某位年轻人。

货禽鸟:货禽鸟,指市场上的商品,此处可能指某种货物。

因恙体枝女作螟蛉:因恙体枝女作螟蛉,恙,病痛;体枝女,指女子身体有病;螟蛉,一种害虫,比喻疾病。

痈疽:痈疽,古代医学用语,指皮肤和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忍冬:忍冬,即金银花,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忍冬汤:忍冬汤,以忍冬为主要成分的汤剂,用于治疗痈疽等疾病。

金银藤:金银藤,即忍冬的藤蔓,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生甘草:生甘草,一种药用植物,具有调和药性、解毒的功效。

黄酒:黄酒,一种酿造酒,常用于中药的煎煮。

痈疽、发背、一切无名肿毒:痈疽、发背、一切无名肿毒,指各种皮肤和软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全当归:全当归,即当归,一种药用植物,具有补血调经的功效。

金银花:金银花,即忍冬,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净连翘:净连翘,即连翘,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生黄芪:生黄芪,即黄芪,一种药用植物,具有补气固表的功效。

蒲公英:蒲公英,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牛膝:牛膝,即牛膝,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

癸不调:癸不调,指月经不调。

雷丸:一种中药材,有驱虫作用。

使君子:一种中药材,有驱虫作用。

克食消导:克食消导,指消食导滞的药物。

神麴:神麴,即神曲,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消食导滞的功效。

山查:山查,即山楂,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消食导滞的功效。

枳实:枳实,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消食导滞的功效。

大黄:大黄,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泻下通便的功效。

双头鸟儿:传说中的奇异鸟类,此处可能指珍稀鸟类。

义仆:义仆,指忠诚的仆人,此处可能指某位仆人。

东相请:东相请,指请客东道主。

小厮:指年轻的家仆或仆人,古代家庭中负责日常事务的仆役。

天朝:指中国,古代中国的自称。

万邦之首:古代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万邦朝贡,因此称为万邦之首。

唐兄:对姓唐的兄长或朋友的称呼。

本处:指本地,此处。

向例:按照惯例,传统做法。

一毫不让:形容毫不妥协,一点也不让步。

私透消息:偷偷泄露消息。

增价:提高价格。

伙骗:合谋欺骗。

主人:指雇主或家主。

银:古代货币单位,此处指银子。

贩双头鸟儿:买卖双头鸟儿。

货卖:出售货物。

通使:古代派往他国或他地区的使者。

女儿:指通使的女儿。

通报:通知,报告。

满眼滴泪:眼泪从眼中流下,形容极度悲伤。

惊疑不止:非常惊讶和怀疑,无法停止。

大贤:对有德行或有才能的人的尊称。

绝处逢生:形容在绝望的情况下突然遇到希望。

秘方:指保密的药方或治疗方法。

虫积:中医术语,指体内有寄生虫。

应声虫:古代传说中的疾病,患者说话时腹中也有声音。

《本草》:指《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所著的药物学著作。

掌珠:比喻极珍贵的人或物,此处指女儿。

义女:指收养的女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三十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幅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人物性格、情感以及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首先,多九公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自豪和傲慢。他提到‘我们天朝乃万邦之首’,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他对自己国家的自豪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优越感。他对小厮的言语一无所知,表现出一种对下层人民的轻视。

接着,多九公对‘一毫不让’的气愤,反映出古代社会中对于规则和秩序的重视。他因为小厮的坚持而生气,并大声喊叫,指责他私透消息,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常见的。

唐敖的出场,则展现了他的善良和仁慈。面对通使的求助,他不仅没有拒绝,反而表示愿意帮助。这种态度与多九公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唐敖的人物性格。

通使的求助和兰音的病情,揭示了当时社会医疗条件的落后。通使虽然寻求唐敖的帮助,但最终因为药物不可得而感到绝望。这种情节反映了古代社会医疗资源的匮乏。

通使的请求将兰音作为义女,带至天朝,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家族延续的重视。通使的这种想法,既是对女儿生命的渴望,也是对家族血脉的传承。

林之洋的插科打诨,为这段古文增添了一丝轻松的气氛。他的话语‘妹夫素日最喜做好事,如今这样现成好事,你若不应承,俺替你应承了’,既是对唐敖性格的调侃,也是对故事情节的推动。

最后,‘未知如何,下回分解’这一句,预示着故事还有后续发展,增加了读者的期待感。整个段落通过对话和人物描写,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三十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61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