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七十九回

作者: 李汝珍(约1550年-1626年),明代小说家,代表作《镜花缘》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寓意而闻名,书中充满了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对人性复杂的揭示。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镜花缘》是一部具有幻想色彩的长篇小说,书中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小说的主人公通过一面神奇的镜子进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镜子成为了故事中的重要元素,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性困境。通过这些奇幻冒险的故事,小说对封建社会的不公、女性的地位、权力的滥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镜花缘》不仅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还通过寓言式的方式探讨了道德、政治、哲学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七十九回-原文

指迷团灵心讲射擅巧技妙算谈天

话说众才女听了丫环之话,正在不解,恰好卞滨也差家人把题目送来,告知此事。

原来太后因文隐平定倭寇,甚是欢喜,适值上官昭仪以此为题,做了四十韵五言排律,极为称颂。太后因诗句甚佳,所以特命众才女俱照原韵也做一首,明晨交卷。众人把原唱看了。

幽探道:“既如此,就请主人早些赐饭,大家赶回去,连夜做了,明早好交卷。”

宝云道:“众位姐姐何不就在此处一齐做了,岂不甚便?”颜紫绡道:“这比不得应酬诗,可以随便诌几句,咱要回去静静细想才做得出哩。”哀萃芳道:“妹子也有这个毛病。求姐姐快赐饭罢,设或回去迟了,还不能交卷哩。好在明日承兰芝姐姐见召,今日早些去,明日也好早些来。”众人齐道:“甚是。”宝云只得命人拿菜拿饭,道:“这总是妹子心不虔,所以如此。即如昨日教人扎了几百灯球,以备今日顽的,那知至今还未做成,岂非种种不巧么!”小春道:“即或做成,现在都要回去,也不能顽;都留著明日再来请教罢。”大家饭毕出席,命人到夫人跟前道谢。

宝云道:“家母所要药方,丽春姐姐不可忘了。”潘丽春道:“妹子记得。”闺臣道:“我托宝云姐姐请问师母之话,也不可忘了。”宝云连连点头。

当时匆匆别去。

次日把卷交了,陆续都到卞府,彼此把诗稿看了,互相评论一番。

用过早面,仍在园中各处散步。

游了多时,一齐步过柳阴,转过鱼池,又望前走了几步。

紫芝手指旁边道:“这里有个箭道,却与玉蟾姐姐对路。诸位姐姐可进去看看?”

张凤雏道:“此地想是老师射鹄消遣去处,我们进去望望。”一齐走进。

里面五间敞厅,架上悬著许多弓箭,面前长长一条箭道,迎面高高一个敞篷,篷内悬一五色皮鹄。

苏亚兰道:“这敞篷从这敞厅一直接过去,大约为雨而设?”香云道:“正是。家父往往遇著天阴下雨,衙门无事,就在这里射鹄消遣。恐湿了翎花,所以搭这敞篷。”

张凤雏见这许多弓箭,不觉技痒,因在架上取了一张小弓,开了一开。

玉蟾道:“姐姐敢是行家么?”凤雏道:“不满姐姐说:我家外祖虽是文职,最喜此道,我时常跟著顽,略略晓得。”紫芝道:“妹子也是时常跟著舅舅顽。我们何不同玉蟾姐姐射两条舒舒筋呢?”琼芝道:“苏家伯伯曾任兵马元帅,亚兰姐姐自然也是善射了?”亚兰道:“妹子幼时虽然学过,因身体过弱,没甚力量,所以不敢常射,胆此中讲究倒知一二。如诸位姐姐高兴,妹子在旁看看,倒可指驳指驳。”紫芝道:“如此甚好。”当时就同玉蟾、凤雏各射了三箭,紫芝三箭全中,玉蟾、凤雏各中了两箭。

紫芝满面笑容,望著亚兰道:“中可中了,但内中毛病还求老师说说哩,并且妹子从未请人指教。人说这是舒筋的,我射过之后,反觉胳膊疼;人说这是养心的,我射过之后,只觉心里发跳:一定力用左了,所以如此,姐姐自然知道的。”

亚兰道:“玉蟾、凤雏二位姐姐开放势子,一望而知是用过功的,不必说了。至妹妹毛病甚多,若不厌烦,倒可谈谈。”

绿云道:“如此甚妙,就请姐姐细细讲讲,将来我们也好学著顽,倒是与人有益的。”

亚兰道:“妹子当日学射,曾撮大略做了一首《西江月》。后来家父看见,道:‘人能依了这个,才算会射;不然,那只算个外行。’今念来大家听听:射贵形端志正,宽裆下气舒胸。

五平三靠是其宗,立足千斤之重。

开要安详大雅,放颊停顿从容。

后拳凤眼最宜丰,稳满方能得中。

刚才紫芝妹妹射的架势,以这《两江月》论起来,却样样都要斟酌。既要我说,谅未必见怪的。即如头一句‘谢贵形端志正’,谁知他身子却是歪的,头也不正,第一件先就错了。

至第二句‘宽裆下气舒胸’,他却直身开弓,并未下腰。腰既不下,胸又何得而舒?胸既不舒,气又安得而下?所以三箭射完,只觉嘘嘘气喘,无怪心要发跳了。

第三句‘五平三靠是其宗’,两肩、两肘、天庭,俱要平正,此之谓五平,翎花靠嘴、弓弦靠身、右耳听弦,此之谓三靠:这是万不可忽略的。

以五平而沦,他的左肩先已高起一块,有肘却又下垂,头是左高右低,五平是不全的,以三靠而论,翎花并不靠嘴,弓是直开直放,弓梢并未近身,所以弓弦离怀甚远,有耳歪在一边,如何还能听弦?三靠也是少的。

第四句‘立足千斤之重’,他站的不牢,却是我们闺阁学射通病,这也不必讲。

第五句‘开要安详大雁’,这句紫芝妹妹更不是了。刚才他开弓时,先用左手将弓推出,却用右手朝后硬拉,这不是开弓,竟是扯弓了。

所谓开者,要如双手开门之状,两手平分,方能四平,方不吃力,若将右手用扯的气力,自然肘要下垂,弄成茶壶柄样,最是丑态,不好看了。

第六句‘放须停顿从容’,我看他刚才放时并不大撒,却将食指一动,轻轻就放出去;虽说小撒不算大病,究竟箭去无力,样子也不好看。

射箭最要洒脱,一经拘板,就不是了。况大撒毫不费事,只要平时拿一软弓,时时撒放,或者手不执弓,单做撒放样子,撒来撒去,也就会了。

若讲停顿二字,他弓将开满,并不略略停留,旋即放了出去,何能还讲从容?

第七句‘后拳凤眼最宜丰’,他将大指并未挑起,那里还有凤眼?纵有些须凤眼,并不朝怀,弦也不拧,因此后肘更不平了。

第八句‘稳满方能得中’,就只这句,紫芝妹妹却有的,因他开的满,前手也稳,所以才中了两箭。

但这样射去,纵箭箭皆中,也不可为训。

紫芝道:‘姐姐此言,妹子真真佩服!当日我因人说射鹄子只要准头,不论样子,所以我只记了‘左手加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孩’这两句,随便射去,那里晓得有这些讲究。’

亚兰道:‘妹妹:你要提起‘在手如托泰山’这句,真是害人不浅!当日不知那个始作俑者,忽然用个‘托’字,初学不知,往往弄成大病,实实可恨!’

琼芝道:‘若这样说,姐姐何不将这‘托’字另换一字呢?’

亚兰道:‘据我愚见:‘左手如托泰山’六字,必须废而不用才好。若按此名,托字另换一字,惟有改做‘攥’字。虽说泰山不能下个攥字,但以左手而论,却非攥字不可。若误用托字,必须手掌托出;手掌既托,手背定然弯曲;手背既弯,时也因之而翻,肩也因之而努。托来托去,时也歪了,肩也高了,射到后来,不但箭去不准,并且也不能执弓,倒做了射中废人。这托字贻害一至于此!你若用了攥字,手背先是平正,由腕一路平直到肩,毫不勉强,弓也易合,弦也靠怀,不但终身无病,更是日渐精熟,这与托字迥隔霄壤了。’

玉蟾道:‘妹子也疑这个托字不妥,今听姐姐之言,真是指破迷团,后人受益不浅。’

绿云道:‘据妹子意思:只要好准头,何必讲究势子,倒要费事?’

亚兰道:‘姐姐这话错了。往往人家射箭消遣,原图舒畅筋骨,流动血脉,可以除痼疾,可以增饮食,与人有益的。若不讲究势子,即如刚才紫芝妹妹并不开弓,却用扯弓,虽然一时无妨,若一连扯上几天,肩肘再无不痛。倘不下腰,不下气,一股力气全堆胸前,久而久之,不但气喘心跳,并且胸前还要发痛,甚至弄成劳伤之症。再加一个托字,弄的肘歪肩努,百病丛生,并不是学他消遣,惆是讨罪受了。’

张凤雏道:‘姐姐这番议论,真可算得‘学射金针’。’

众人离了箭道,丫环请到百药圃吃点心。大家都走进坐了。

春辉道:‘昨日若个是紫芝妹妹耽搁半日,还可多对许多好花。’

紫芝道:‘我一心只想翡翠镯子,那知青钿妹妹同他们谈论算法,滔滔不断,再也说不完。’

闺臣道:‘适因算法偶然想起家父当日曾在智佳访问筹算,据说有一位姓米的精于筹算,又善笔算,久已带著女儿来到天朝,自然就是兰芬姐姐。可惜这一向匆忙,也未细细请教。’

米兰芬道:‘家父向在家乡,筹算、笔算,俱推独步;妹子自幼也曾习学,却不甚精。将来无事,大家谈谈,倒可解闷。’

青钿道:‘昨日那里知道却埋没这一位名公,真是瞎闹!’

因指面前圆桌道:‘请教姐姐:这桌周围几尺?’

兰芬同宝云要了一管尺,将对过一量,三尺二寸。

取笔画了一个‘铺地锦’:兰芬道:‘此用圆内容方算,每边二尺二寸六分。’

宝云指桌上一套金杯道:‘此杯大小九个,我且金一百二十六两打的,姐姐能算大小各重多少么?’

兰芬道:‘此是‘差分法’。法当用九个加一个是十个,九与十相乘,共是九十个,折半四十五个,作四十五分算;用‘四归五除’除一百二十六两,得二两八钱,此第九小杯,其重如此。’

因从丫环带的小算袋内取出二、八两筹摆下,用笔开出,大杯重二十五两二钱、次重二十二两四钱、三重十九两六钱、四重十六两八钱、五重十四两、六重十一两二钱、七重八两四钱、八重五两六钱。

宝云看那两筹,只见写著:

宝云道:‘据这二筹,自然是一二如二,至二九一十八;那八筹是一八如八,至八九七十二了。但姐姐何以一望就知各杯轻重呢?’

兰芬道:‘刚才我用四归五除,得了小杯二两八钱数目,所以将二、八两筹一看就知了。你看第一行‘二八’两字,岂非末尾小杯厅重么?第九行‘二五二’就是头一个大杯。其余七杯计重若干,都明明白白写在上面。’

宝云道:‘第九行是‘一八七二’,怎么说是‘二五二’呢?’

兰芬:‘凡两半圈上下相合,仍算一圈,即如第九行中间‘八七’二字,凑起来是‘一五’之数,把‘一’归在上面一圈,岂非‘二五二’么。’

宝云点头道:‘我见算书中差分法,有递减,倍减、三七、四六等名,纷纷不一,何能及得这个明白了当。筹算之精,即此可见。’

宋良箴指花盆所摆红白玛瑙两块道:‘此可算么?’

兰芬道:‘加知长短,就可算出斤重。’

取尺一量,对方三寸,算一算道:‘红的五十九两四钱,白的六十二两二钱。’

宝云命人拿比子一秤,果然不错。

廖熙春道:‘一样玛瑙,为何两样斤重?’

兰芬:‘白的方一寸重二两三钱;红的方一寸重二两二钱,今对方三寸,照立方积二十七寸算的。凡物之轻重,各有不同,如白银方一寸重九两,红铜方一寸重七两五钱,白铜一寸重六两九钱八分,黄铜一寸只重六两八钱。’

熙春点头道:‘原来如此。’

说话间,阴云满天,雷声四起。

兰芝道:‘莫要落雨把今晚的灯闹掉,就白费宝云姐姐一片心了。’

兰芬道:‘如落几点,雨后看灯,似更清妙。’

说著,雨已大至,一闪亮过,又是一个响雷。

缁瑶钗道:‘算家往往说大话,偷天换日,只怕未必。’

兰芬道:‘此是诳话。但这雷声倒可算知里数。’

月辉道:‘怎样算法?’

兰芬指桌上自鸣钟道:‘只看钞针,就好算了。’

登时打了一闪,少刻又是一雷。

玉芝道:‘闪后十五秒闻雷,姐姐算罢。’

兰芬算一算道:‘定例一秒工夫,雷声走一百二十八丈五尺七寸。

照此计算,刚才这霄应离此地十里零一百二十八丈。’

阳墨香道:‘此雷既离十里之外,还如此大声,只怕是个‘霹雷’。’

毕全贞道:‘雷都算出几丈几里,这话未免欺人了。’

少时,天已大晴。

成氏夫人因宝云的奶公才从南边带来两瓶‘云雾茶’,命人送来给诸位才女各烹一盏。

盏内俱现云雾之状。

众人看了,莫不称奇。

宝云把奶公叫来问问家乡光景,并问南边有何新闻。

奶公道:‘别无新闻:只有去岁起了一阵大风,把我院内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

绿云道:‘如此大风,却也少见。’

奶公道:‘不瞒小姐说:我家是个篱笆墙。这日把篱笆吹过井来,所以倒象把井吹到墙外去。今日为何我说这活?只因府里众人都说我家乳了宝小姐十分发财,那知我还是照旧的篱笆墙。倒是人不可不行善,那恶事断做不得;若做恶行凶,人虽欺了,那知那雷惯会报不平。刚才我在十里墩遇雨,忽然起一响雷,打死一人,彼处人人念佛。原来是个无恶不作的坏人。’

素云道:‘十里墩离此多远?’

奶公道:‘离此只得十里。那打人的地方离墩还有半里多路。我在那里吃了一吓,也不敢停留,一直赶到十里墩才把衣服烘干。’

众人听了,这才佩服兰芬神算。

用过点心,来到白蒁亭。

大家意欲联句。

又因婉如、兰音韵学甚精,都在那里谈论‘双声、叠韵’。

兰芬又教众人‘空谷传声’。

谈了多时。

玉芝因昨日红珠说的‘言游过矣’甚好,只劝众人猜谜。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七十九回-译文

这里是一个指点迷津的灵心讲解射箭技巧和算计天时的地方。

话说众位才女听了丫鬟的话,正感到困惑,恰好卞滨也派人把题目送来,告诉了她们这件事。

原来太后因为文隐平定了倭寇,非常高兴,正好上官昭仪以此为题,做了四十韵的五言排律,太后非常赞赏。因为诗句写得很好,所以特别命令众位才女都按照原韵写一首,明天早上交卷。众人看完了原作。

幽探说:“既然这样,就请主人早点准备饭,大家赶回去,连夜写出来,明天早上好交卷。”

宝云说:“众位姐姐为什么不就在这里一起写呢?这样不是更方便吗?”颜紫绡说:“这可不是应酬诗,可以随便胡诌几句,我得回去静下心来才能写出来。”哀萃芳说:“妹妹也有这个毛病。求姐姐快准备饭吧,万一回去晚了,还交不上卷呢。好在明天兰芝姐姐有约,今天早点去,明天也好早点回来。”众人齐声说:“对。”宝云只得命人拿菜拿饭,说:“这总是妹妹心不诚,所以才会这样。比如昨天教人扎了几百个灯笼,准备今天玩,结果到现在还没做好,这不是种种不巧吗!”小春说:“就算做好了,现在也要回去,也不能玩;都留到明天再来玩吧。”大家吃完饭起身离开,派人去夫人那里道谢。宝云说:“家母要的药方,丽春姐姐别忘了。”潘丽春说:“妹妹记得。”闺臣说:“我托宝云姐姐问师母的话,也不可忘了。”宝云连连点头。当时匆匆离去。

次日交了卷后,陆续都到了卞府,彼此看了诗稿,互相评论一番。用过早餐后,仍在园中四处散步。游玩了许久,一起走过柳荫,转过鱼池,又向前走了几步。紫芝指着旁边说:“这里有个箭道,正好和玉蟾姐姐的路线相对。诸位姐姐可以进去看看?”张凤雏说:“这个地方应该是老师射箭消遣的地方,我们进去看看吧。”大家一起走了进去。

里面是一个宽敞的大厅,架子上挂着许多弓箭,前面是一条长长的箭道,箭道对面高高的地方有一个敞篷,篷内挂着一个五色皮制的靶子。苏亚兰说:“这个敞篷是从宽敞的大厅一直延伸过去的,大概是为了下雨而准备的吧?”香云说:“正是。我父亲经常遇到阴雨天气,衙门里没事,就会在这里射靶消遣。怕弄湿了羽毛,所以搭了这顶敞篷。”

张凤雏看到这么多弓箭,忍不住技痒,于是从架子上取了一张小弓,拉开了一下。玉蟾问:“姐姐是行家吗?”凤雏说:“不敢当姐姐说,我家的外祖父虽然是文职,但最喜欢这个,我经常跟着他玩,略知一二。”紫芝说:“妹妹也是经常跟着舅舅玩。我们不如和玉蟾姐姐一起射几箭,活动活动筋骨。”琼芝说:“苏家伯伯曾经担任过兵马元帅,亚兰姐姐自然也是擅长射箭了?”亚兰说:“妹妹小时候虽然学过,但因为身体虚弱,没什么力气,所以不敢经常射箭,不过对其中的讲究还是知道一些。如果诸位姐姐有兴趣,我在旁边看看,也可以指正一下。”紫芝说:“那太好了。”当时就与玉蟾、凤雏各射了三箭,紫芝三箭全中,玉蟾、凤雏各中了两箭。紫芝满脸笑容,看着亚兰说:“中了是中了,但其中的毛病还请姐姐指点一下,我从来没有请人指教过。有人说这是活动筋骨的,我射过之后,反而觉得胳膊疼;有人说这是养心的,我射过之后,只觉得心里发慌:一定是用力不对,姐姐自然知道的。”

亚兰说:“妹妹当年学射箭,曾经大致写了一首《西江月》。后来我父亲看了,说:‘人能依照这个,才算会射;不然,就只能算是个外行。’现在念给大家听听:射箭贵在姿势端正,意志坚定,宽裆下气,舒胸展怀。五平三靠是其根本,立足要像千斤重。开弓要安详大雅,放箭要停顿从容。后手要像凤眼一样饱满,才能稳稳命中。’刚才紫芝妹妹射的姿势,按照《西江月》的标准来看,方方面面都需要斟酌。既然要我说,我想你们也不会见怪。比如第一句‘射贵形端志正’,谁知她的身子却是歪的,头也不正,第一点就错了。至于第二句‘宽裆下气舒胸’,她却是直身开弓,没有下腰。腰既然没有下,胸怎么能够舒展?胸不舒展,气又怎么能够下沉?所以三箭射完,只觉得气喘吁吁,难怪心里会发慌了。”

五平三靠是其宗,两肩、两肘、天庭,都要平正,这叫做五平,翎花靠嘴、弓弦靠身、右耳听弦,这叫做三靠:这些都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以五平而言,他的左肩已经高高抬起,有肘却又下垂,头是左高右低,五平是不完整的。以三靠而言,翎花并不靠嘴,弓是直开直放,弓梢并未近身,所以弓弦离怀很远,耳朵歪在一边,怎么还能听弦?三靠也是不齐全的。

立足千斤之重,他站得不够稳,这是我们女子学射的通病,这也不必多说了。

开弓要安详如大雁,这句紫芝妹妹更做不到了。刚才他开弓时,先用左手将弓推出,却用右手朝后硬拉,这不是开弓,竟是扯弓了。所谓开弓,要像双手开门一样,两手平分,才能四平,才不吃力。如果用扯的力气,自然肘要下垂,弄成茶壶柄的样子,最是难看。

放箭要停顿从容,我看他刚才放箭时并不大撒,却将食指一动,轻轻就放出去;虽说小撒不算大病,但箭去无力,样子也不好看。射箭最重要的是洒脱,一旦拘谨,就不是射箭了。何况大撒毫不费力,只要平时拿一把软弓,时时撒放,或者手不拿弓,单做撒放的样子,反复练习,也就会了。若说停顿二字,他弓开到最大,并不稍微停留,立刻就放了出去,怎么能说从容呢?

后拳凤眼最宜丰,他将大拇指并未挑起,哪里还有凤眼?即使有些许凤眼,也不朝怀中,弦也不拧,因此后肘更不平了。

稳满方能得中,就只有这句,紫芝妹妹做到了,因为他开弓开得满,前手也稳,所以才射中了两箭。

但这样射箭,即使每一箭都射中,也不能作为典范。

宝云说:‘根据这二筹,自然是一二如二,到二九就是一十八;那八筹是一八如八,到八九就是七十二了。但姐姐你怎么一眼就能知道每个杯子有多重呢?’兰芬说:‘刚才我用四归五除,算出小杯的重量是二两八钱,所以一看二、八两筹就知道了。你看第一行的‘二八’两个字,难道不是最轻的小杯吗?第九行的‘二五二’就是最大的大杯。其余七杯的重量,都明明白白地写在上面。’宝云说:‘第九行是‘一八七二’,你怎么说是‘二五二’呢?’兰芬说:‘凡是有两个半圆上下相合的,仍然算作一个圆,比如第九行中间的‘八七’两个字,合起来就是‘一五’的数,把‘一’放在上面一圈,不就是‘二五二’吗。’宝云点头说:‘我见过算书中的差分法,有递减、倍减、三七、四六等名称,各式各样,但都不及这个明白易懂。筹算的精妙,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了。’

宋良箴指着花盆里摆放的红白玛瑙两块说:‘这可以算吗?’兰芬说:‘知道了长短,就可以算出斤重。’取来尺子量了量,对方三寸,算了一下说:‘红的五十九两四钱,白的六十二两二钱。’

宝云让人拿秤一称,果然没错。廖熙春说:‘一样的玛瑙,为什么重量不一样呢?’兰芬说:‘白的方一寸重二两三钱;红的方一寸重二两二钱,现在对方三寸,按照立方积二十七寸来算。所有物品的轻重,都有所不同,比如白银方一寸重九两,红铜方一寸重七两五钱,白铜一寸重六两九钱八分,黄铜一寸只重六两八钱。’熙春点头说:‘原来如此。’

说话间,天空乌云密布,雷声四起。兰芝说:‘不要下雨把今晚的灯都弄湿了,就白费了宝云姐姐的一片心了。’兰芬说:‘如果下几滴雨,雨后看灯,似乎更妙。’说着,雨已经很大,一道闪电划过,接着又是响雷。缁瑶钗说:‘算家常常说大话,偷天换日,只怕未必。’兰芬说:‘这是胡说。但这雷声倒可以算出距离。’月辉问:‘怎样算呢?’兰芬指着桌上的自鸣钟说:‘只看秒针,就可以算出来了。’立刻打了一个闪,过了一会儿又是雷声。玉芝说:‘闪电后十五秒听到雷声,姐姐算一下吧。’兰芬算了一下说:‘按照规定,一秒钟雷声可以走一百二十八丈五尺七寸。按照这个计算,刚才那雷应该离这里十里零一百二十八丈。’阳墨香说:‘这个雷既然离十里之外,还这么响,只怕是个‘霹雷’。’毕全贞说:‘雷算出几丈几里,这话未免太夸张了。’

过了一会儿,天空已经大晴。成氏夫人因为宝云的奶公才从南边带来两瓶‘云雾茶’,让人送来给各位才女各泡一盏。杯中均出现了云雾的样子。众人看了,无不称奇。宝云把奶公叫来问问家乡的情况,并问南边有什么新闻。奶公说:‘没有别的新闻:只有去年起了一阵大风,把我家院子里的一口井忽然吹到了墙外。’绿云说:‘这么大的风,也少见。’奶公说:‘不瞒小姐说:我家是个篱笆墙。那天把篱笆吹过来,所以看起来像是把井吹到了墙外。今天为什么我说这件事?因为府里的人都说我家养育了宝小姐,十分发财,那知道我还是那个篱笆墙。倒是人不可不行善,那恶事断做不得;若做恶行凶,人虽能欺骗,但那雷会报不平。刚才我在十里墩遇雨,忽然响起一声雷,打死一个人,那里的人都在念佛。原来是个无恶不作的坏人。’

素云问:‘十里墩离这里多远?’奶公说:‘离这里只有十里。被打死的地方离墩还有半里多路。我在那里吓了一跳,也不敢停留,一直赶到十里墩才把衣服烘干。’众人听了,这才佩服兰芬的神算。

用过点心后,来到白蒁亭。大家想要联句。又因为婉如、兰音的韵学非常精深,都在那里谈论‘双声、叠韵’。兰芬又教众人‘空谷传声’。谈了很长时间。玉芝因为昨日红珠说的‘言游过矣’很好,只劝众人猜谜。

未知后续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七十九回-注解

指迷团:指迷团,指能指引迷津、答疑解惑的人或团体。在古文中,常用来形容有智慧、有见识的人。

灵心:灵心,指心灵手巧,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创造力。

讲射:讲射,指谈论射箭技艺。

擅巧技:擅巧技,指擅长技巧和技艺。

妙算:妙算,指高明的计谋或策略。

谈天:谈天,指闲聊,闲谈。

倭寇:倭寇,指古代中国沿海地区遭受的日本海盗。

上官昭仪:上官昭仪,古代宫廷中的女官,此处可能指某位才女。

四十韵五言排律:四十韵五言排律,指一首有四十个韵脚、每句五个字的律诗。

幽探:幽探,指寻找幽深之处。

赐饭:赐饭,指请客吃饭。

应酬诗:应酬诗,指为了应酬而写的诗。

诌几句:诌几句,指随意凑几句。

明晨交卷:明晨交卷,指明天早上交上作品。

原唱:原唱,指原作,即最初创作的作品。

扎了几百灯球:扎了几百灯球,指制作了许多灯笼。

顽:顽,指玩耍。

翎花:翎花,指鸟类的羽毛,此处可能指装饰品。

箭道:箭道,指射箭的场地。

敞篷:敞篷,指无顶的帐篷。

射鹄消遣:射鹄消遣,指射箭作为娱乐活动。

势子:势子,指姿势。

舒筋:舒筋,指放松筋骨。

养心:养心,指修身养性。

外祖:外祖,指母亲的父亲。

兵马元帅:兵马元帅,古代军事中的高级将领。

指教:指教,指给予指导或建议。

撮大略:撮大略,指简要地概括。

西江月:西江月,指古代词牌名。

形端志正:形端志正,指姿势端正,意志坚定。

宽裆下气舒胸:宽裆下气舒胸,指身体放松,呼吸顺畅。

五平三靠:五平三靠是古代射箭时的基本姿势,指的是五平(两肩、两肘、天庭要平正)和三靠(翎花靠嘴、弓弦靠身、右耳听弦)。这是射箭时必须注意的姿势,有助于提高射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立足千斤之重:形容站立姿势要稳固,如同脚下有千斤重物一般。

开要安详大雅:开要安详大雅,指开弓时要稳重而优雅。

放颊停顿从容:放颊停顿从容,指放箭时要从容不迫。

后拳凤眼最宜丰:后拳指的是射箭时的大拇指,凤眼是指大拇指和食指形成的空隙,最宜丰满,表示射箭时手指的姿势要正确。

稳满方能得中:射箭时弓要拉满,才能保证箭矢射中目标。

万不可忽略:表示非常重要,绝对不能忽视。

开要安详大雁:开弓时要像大雁展翅一样平稳、从容。

放须停顿从容:放箭时要停顿一下,保持从容不迫。

托泰山:古代射箭时的一个姿势,指的是左手托弓,如同托起泰山,形容力度大。

攥:与‘托’相对,指的是左手握弓,如同握住婴儿。

差分法:一种数学计算方法,通过比较大小来计算数值。

铺地锦:一种古代的数学问题,通过几何图形来计算数值。

宝云:宝云,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此处指文中的一位角色。

兰芬:兰芬,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此处指文中的一位角色,擅长算术。

筹算:筹算,古代中国的一种计算方法,使用竹签或木棍作为计算工具。

二筹:二筹,指两个计算用的筹。

归:归,在古代数学中,指将一个数分解为几个数的和或积。

四归五除:四归五除,可能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方法,指用四去除以五。

小杯:小杯,可能指一种小型的容器。

斤重:斤重,指物体的重量,古代中国常用的重量单位。

玛瑙:玛瑙,一种宝石,古代常用于装饰。

雷声:雷声,指打雷时产生的声音。

里数:里数,古代中国的一种距离单位。

云雾茶:云雾茶,一种茶叶,因泡出的茶水似云雾而得名。

双声、叠韵:双声、叠韵,古代汉语韵律学中的概念,指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的词语。

空谷传声:空谷传声,指声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增强声音的传播效果。

言游过矣:言游过矣,可能是一句话的意思,指言语游戏已经结束。

谜:谜,一种智力游戏,通过描述或暗示某个事物,让其他人猜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七十九回-评注

宝云与兰芬的对话揭示了古代中国数学的精妙之处,尤其是筹算法的运用。宝云提到的‘一二如二,至二九一十八’和‘一八如八,至八九七十二’体现了古代中国数学中的乘法原理,即一与任何数相乘等于该数本身,而九与任何数相乘则等于该数的九倍。这种对乘法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古代中国数学教育的基础。

兰芬的‘四归五除’则是一种数学运算技巧,通过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可以用来推断其他数的重量。这种技巧的运用,体现了古代中国数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兰芬对‘二八’和‘二五二’的解释,揭示了古代中国数学中的筹算法。通过将数字与筹算板上的筹对应,可以直观地看出数字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的运用,使得数学运算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宋良箴提出的玛瑙重量问题,展示了古代中国数学在测量和计算重量方面的应用。通过测量玛瑙的长短,并利用立方体积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玛瑙的重量。这种方法的运用,体现了古代中国数学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兰芬对雷声距离的推算,展现了古代中国数学在物理现象解释中的应用。通过观察闪电和雷声的时间差,结合雷声的传播速度,可以计算出雷声的来源距离。这种方法的运用,体现了古代中国数学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探索精神。

成氏夫人带来的‘云雾茶’和奶公讲述的风吹井的故事,不仅丰富了文本内容,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释。这些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众人谈论的‘双声、叠韵’和‘空谷传声’,展示了古代中国对语言音韵学的重视。这些讨论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语言和音乐的审美追求。

玉芝提出的猜谜活动,则体现了古代中国文化的娱乐性和智慧。通过猜谜,可以锻炼思维,增进友谊,同时也展现了古代中国文化的趣味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七十九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59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