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汝珍(约1550年-1626年),明代小说家,代表作《镜花缘》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寓意而闻名,书中充满了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对人性复杂的揭示。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镜花缘》是一部具有幻想色彩的长篇小说,书中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小说的主人公通过一面神奇的镜子进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镜子成为了故事中的重要元素,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性困境。通过这些奇幻冒险的故事,小说对封建社会的不公、女性的地位、权力的滥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镜花缘》不仅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还通过寓言式的方式探讨了道德、政治、哲学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一百回-原文
建奇勋节度还朝传大宝中宗复位
话说文芸同众公子把红孩儿……四仙邀进大营,问了备细。
复又施礼道:“蒙四位大仙法驾光降,现在武六思抗拒义兵,肆其邪术,困我多人,以致我主久禁东宫,不能下慰臣民之望,惟求早赐手援!”
红孩儿道:“我们当日原与群芳有的,今因苦苦相招,不能不破杀戒,亦是天命,莫可如何。事不宜迟,将军就于今夜三更,带领人马前去破阵,我们自当助你一臂之力。”
文芸再三称谢道:“请教大仙:他这阵内是何邪术?”
金童儿道:“此阵名唤‘青钱阵’。钱为世人养命之源,乃人人所爱之物;故凡进此阵内,为其蛊惑,若稍操持不定,利欲熏心,无不心荡神迷,因而失据。”
文芸道:“请示大仙:晚间须由几路进兵?”
红孩儿道:“只消二枝人马。
到了夜间,将军命人预备香案,我等将王衍,崔钧二公灵魂请来,借其廉威,庶免‘阿堵’、‘铜臭’之患。少时百果仙姑就到。临期金童大仙同了百果仙姑即先进阵,以核桃先救被困各兵。那时将军领一枝人马随同小仙破他阵之正面,再发两枝人马,一随青女仙姑破他左面,一随玉女仙姑破他右面。好在武氏弟兄除摆‘自诛阵’之外,一无所能,此阵一破,其关不消费力,唾手可得了。”
文芸道:“请教核桃有何用处?”
青女儿道:“今夜凡去破阵之人,临期每人必须或食核桃或葧脐十数枚,方能避得那股铜毒。”
文芸道:“何以此二物就能解得铜毒?”
玉女儿道:“凡小儿误吞铜器,即多吃核桃,其铜即化为水,如无核桃,或葧脐也可。将军如不信,即取铜钱同核桃或葧脐慢慢嚼之,其钱立时粉碎。”
文芸随即命人多备核桃、葧脐,以为破阵之用,谁知城外并无此物。
忽报有位仙姑手提花篮来至大营,原来是百果仙子到了。
文芸慌忙迎接进内。
青女儿道:“仙姑为何来迟?”
百果仙产指著花篮道:“我恐此物不够将军之用,又去找了几个,因此略为耽搁。”
将花篮付给文芸道:“将军可将篮内核桃,凡进阵之兵,每人分结数枚;分散完毕,仍将此篮交还小仙,另有妙阿。”
文芸接过一看,只得浅浅半篮,不觉暗笑。
玉女儿道:“将军今晚要带多少兵丁进阵?”
文芸道:“共分三处,必须三千人马。”
玉女儿笑道:“莫讲三千,就是再添几倍,他这核桃也够用的。”
文芸即托魏武、薛选挑选精兵三千,每人十枝,按名分散。
薛选把花篮接了,走出营外,同魏武商议道:“刚才那位玉女仙姑说:‘再加几倍这核桃也够用的。’即如此,每人何不给他二十个,看他可够。况且多吃几个,走进阵去,更觉放心。”
于是按著营头分散。
及至把三千兵丁散完,再看篮内,仍是浅浅半篮。
魏武道:“据我愚见:这样不花钱的核桃,我们索性把那不进阵的众兵也犒劳犒劳罢。”
薛选道:“设或用完,怎么回去交令?”
魏武道:“倘或不够,我们给他剩几个也好交令了。”
二人随又按营分派,每名也是二十个。
那些兵丁一个个也有抬筐的,也有担箩的,乱乱纷纷,费了许多工夫。
才把二十万兵丁散完;再把篮内一看,不过面上去了簿簿一层。
薛选只管望著篮内发呆。
魏武道:“你思忖甚么?”
薛选道:“我想这位仙姑若把这篮核桃送我,我去开个核桃店,岂不比别的生意好么?”
魏武笑道:“你若开了核桃店,我还弄些大扁杏仁来托销哩。”
说著,一同来到人营交令,百果仙子把花篮看了,向文芸笑道:“今日营中有了小仙核桃,将军可省众兵一餐之费。”
文芸道:“这却为何?”
百果仙子道:“二十万兵丁每人都有二十个核桃,还算不得一顿饭么。”
魏武、薛选一面笑著,把分散众兵之话说了,文芸这才明白。
众公子听了,莫不吐舌称奇,赞叹不已。
少时,摆了素斋,人家略为吃些。
到了二更,营中设了香案。
文芸虔诚礼拜;
红孩儿焚了两道符,百果仙子提著花篮,同金童儿先进阵中去了。
魏武、章芝领了一千人马随在青女儿之后,薛选、章衡领了一千人马随在玉女儿之后,文芸带著一千人马跟著红孩儿,三路人马,一齐冲进阵去。
霎时邪气四散,纸人纸马,纷纷坠地。
魏武、薛选早已攻进关去,四处号炮冲天。
文芸方才进城,后面接应人马也都到了。
武六思早已逃窜。
他向无妻室,所有仆人也都四散。
家内供著和峤牌位,早被众公子击碎。
再查所困阵内之人,章荭、燕勇、宰玉蟾、燕紫琼在阵多日,均已无救,余皆无恙。
至宋素虽亦在阵多日,因他素于钱上甚为冷淡,所以来曾被害。
即将众人殡殓。
大队人马进关,众百姓都是焚香迎接,欢声载道。
文芸把武六思家内查过,正要前去拜谢众仙,忽有军校飞报:“那五位大仙未曾进关,忽然不见,连宋素、文菘二位公子也不知何处去了。”
文芸火速命人四处追寻,并无踪影。
这日略为安歇。
次日,又报四处勤王之兵刻日可到。
文芸又写了书信,暗暗通知张柬之等,于某日都在东宫会齐。
文芸查点人马,并未损伤一兵。
男营之中被害的是章荭、章芹、文蒒、文萁、文□、林烈、阳衍、燕勇、谭太、叶洋;
女营之中被害的是田秀英、田舜英、宰玉蟾、燕紫琼;
自尽的是邵红英、戴琼英、林书香、阳墨香、谭蕙芳、叶琼芳。
文芸想想当日起兵时原是好好弟兄五个,今二、三、五弟都没于王事,已觉伤痛;
及至大功垂成,四弟又复不见,只剩独自一人,手足连心,真是恸不欲生。
又恐章氏夫人悲伤成疾,只得勉强承欢。
每听半夜衰鸿,五更残角,军中警枕,泪痕何尝得干!
正要统领大兵前进,张易之闻知各关攻在消息,因太后抱病在宫,即假传敕旨,差了四员上将,带领十万大兵前来迎敌,被众公子带著精兵杀的四散逃生。
诸军齐集长安城下。
张柬之、桓彦范,李多祚、袁恕己,薛思行、崔元暐、李湛、敬晖得了此信,立即帅领羽林兵,同文芸、余承志、洛承志等把中宗迎至朝堂,斩张易之、张昌宗于庑下;
进军太后所寝长生殿。
太后病中惊起,问谁作乱。
李多祚道:‘易之、昌宗谋反,臣等本太子令,已除二患,惟恐漏泄,故未奏闻。
但臣等称兵宫禁,罪当万死!’
太后见光景不好,只得说道:‘叛臣既除,可命太子仍回东官。’
桓彦范道:‘昔日天皇以爱子托陛下,今年齿已长,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
当即收张昌期等立斩于市。
次日,太后归政。
中宗复位,上太后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大赦天下,诸臣序功进爵。
中宗因此事虽赖张柬之等剪除内息,但外面全是文芸一干众将血战之功,故将起兵三十四人尽封公爵,妻封一品夫人,追赠三代,赐第京师。
其有被害以及尽节者,男人贤良祠,女人节孝祠,所有应得公爵,令其子孙承袭。
并又派官换回镇守四关各将。
众公子谢恩退朝,暂归私邸。
地方官带领夫役起造府第,卞滨见了卞璧,喜出望外。
各家欢庆,自不必说。
过了几时,太后病愈,又下一道懿旨,通行天下:来岁仍开女试,并命前科众才女重赴红文宴,预宴者另赐殊恩。
此旨一下,早又轰动多少才女,这且按下慢慢交代。
却说那个白猿本是百花仙子洞中多年得道的仙猿。
他因百花仙子谪入红尘,也跟著来到凡间,原想等候尘缘期满,一同回山。
那知百花仙子忽然命他把那泣红亭的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去做稗官野史;
他捧了这碑记日日寻访,何能凑巧?转眼唐朝三百年过去,到了五代晋朝,那时有一位姓刘的可以承当此事,仙猿把碑记交付他,并将来意说了。
他道:‘你这猴子好不晓事,也不看看外面光景!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
仙猿只得唯唯而退。
及至到了宋朝,访著一位复姓欧阳的,还有一位姓宋的,都是当时才子,也把碑记送给他们看了,二人道:‘我们被这一部《新唐书》闹了十七年,累的心血殆尽,手腕发酸,那里还有精神弄这野史!’
这仙猿访来访去,一直访到圣朝太平之世,有个老子的后裔,略略有点文名;
那仙猿因访的不耐烦了,没亲何,将碑记付给此人,径自回山。
此人见上面事迹纷坛,补叙不易。
恰喜欣逢圣世,喜戴尧天,官无催科之扰,家无徭役之劳,玉烛长调,金瓯永奠;
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
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这《镜花缘》一百回,而仅得其事之半。
其友方抱幽忧之疾,读之而解颐、而喷饭,宿疾顿愈。
因说道:‘子之性既懒而笔又迟,欲脱全稿,不卜何时;何不以此一百回先付梨枣,再撰续编,使四海知音以先睹其半为快耶?’
嗟乎!小说家言,何关轻重!消磨了三十多年层层心血,算不得大千世界小小文章。
自家做来做去,原觉得口吻生花;他人看了又看,也必定拈花微笑:是亦缘也。
正是:镜光能照真才子,花样全翻旧稗官。
若要晓得这镜中全影,且待后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一百回-译文
建立了奇功勋绩,节度使返回朝廷,传位给大宝中宗,中宗复位。
话说文芸和众公子们把红孩儿……四位仙人邀请进大营,询问了详细情况。然后又行礼说:‘承蒙四位仙人降临,现在武六思抵抗义军,施展邪术,困住了我们很多人,以至于我主久居东宫,不能安抚臣民,只求早日得到您的援助!’红孩儿说:‘我们当初本与群芳有约,如今因为苦苦相邀,不能不破杀戒,这也是天命,无法改变。事情不宜拖延,将军今晚三更时分,带领人马前去破阵,我们自然会助你一臂之力。’文芸再三道谢说:‘请教大仙:这个阵法里是什么邪术?’金童儿说:‘这个阵法叫做“青钱阵”。钱是世人生活的源泉,是人人喜爱的东西;所以凡是进入这个阵法的人,都会被它迷惑,如果稍有动摇,利欲熏心,无不心神不宁,因而失去控制。’
文芸说:‘请教大仙:晚上需要从哪几路进攻?’红孩儿说:‘只需要两支人马。
到了晚上,将军让人准备香案,我们将会请来王衍、崔钧两位公子的灵魂,借助他们的威严,以免‘阿堵’、‘铜臭’之害。不久百果仙姑就会到来。到时候金童大仙和百果仙姑先进入阵中,用核桃先救出被困的士兵。那时将军带领一支人马跟随我破阵正面,再派两支人马,一支跟随青女仙姑破阵左边,一支跟随玉女仙姑破阵右边。好在武氏兄弟除了摆‘自诛阵’之外,别的什么都不会,这个阵法一破,关口自然不费吹灰之力,轻易就能得到。’文芸问:‘请教核桃有什么作用?’青女儿说:‘今晚凡是去破阵的人,临阵每人必须吃核桃或者葧脐十几颗,才能避开那股铜毒。’文芸问:‘为什么这两样东西就能解铜毒?’玉女儿说:‘凡是小孩误吞铜器,多吃核桃,铜就会化为水,如果没有核桃,葧脐也可以。将军如果不信,可以拿铜钱和核桃或者葧脐慢慢嚼,铜钱立刻就会碎成粉末。’
文芸随即命令多准备核桃和葧脐,作为破阵之用,但城外并没有这些物品。
突然有人报告说,有位仙姑手提花篮来到大营,原来是百果仙子到了。文芸慌忙迎接她进营。
青女儿问:‘仙姑为什么来晚了?’百果仙子指着花篮说:‘我担心这东西不够将军用,又去找了几个,所以稍微耽误了一些时间。’把花篮交给文芸说:‘将军可以将篮子里的核桃分给进阵的士兵,每人几颗;分完后,将这个篮子还给我,我还有妙计。’文芸接过一看,只见篮子里只有浅浅半篮,不禁暗笑。玉女儿问:‘将军今晚要带多少士兵进阵?’
文芸说:‘总共分三处,必须三千人马。’玉女儿笑着说:‘不必说三千,就是再增加几倍,这核桃也足够用。’
文芸就委托魏武、薛选挑选三千精兵,每人分十颗,按名单分发。薛选接过花篮,走出营外,和魏武商议说:‘刚才那位玉女仙姑说:“再加几倍这核桃也够用的。”既然这样,每人为什么不给他二十颗,看他够不够。而且多吃几个,进入阵中,会更放心。’
于是按照营头分发。等到把三千士兵分完,再看篮子里,仍然是浅浅半篮。魏武说:‘据我看来:这样免费的核桃,我们干脆把那些不进阵的士兵也赏赐一下。’薛选说:‘如果用完了,怎么回去交差?’魏武说:‘如果不够,我们给他剩下几个也好交差。’两人又按照营头分发,每人也是二十颗。那些士兵有的抬筐,有的挑箩,乱糟糟的,费了很多功夫。才把二十万士兵分完;再看篮子里,不过是表面上薄薄的一层。薛选只是望着篮子发呆。魏武问:‘你在想什么?’薛选说:‘我想这位仙姑如果把这篮核桃送给我,我去开个核桃店,难道不比别的生意好吗?’魏武笑着说:‘你如果开了核桃店,我还弄些大扁杏仁来托销呢。’说着,一起来到军营交令,百果仙子看了看花篮,对文芸笑着说:‘今日军营里有我的核桃,将军可以省去士兵的一顿饭费。’文芸问:‘这是为什么?’百果仙子说:‘二十万士兵每人都有二十颗核桃,还不算一顿饭吗。’魏武、薛选一边笑着,一边把分发士兵的事情说了,文芸这才明白。众公子听了,无不惊讶不已,赞叹不已。
过了一会儿,摆上了素斋,大家简单地吃了一些。到了二更,军营里设了香案。文芸虔诚地祈祷;
红孩儿烧了两道符,百果仙子提着花篮,和金童儿先进了阵。魏武、章芝带领一千人马跟随青女儿,薛选、章衡带领一千人马跟随玉女儿,文芸带领一千人马跟随红孩儿,三路人马一齐冲进阵中。瞬间邪气四散,纸人纸马纷纷坠落。魏武、薛选早已攻进关口,四处炮声震天。文芸刚进城,后面的接应人马也都到了。武六思早已逃走。他没有妻子,所有的仆人也四散而去。家中供奉的和峤牌位,早被众公子击碎。再查被困阵中的人,章荭、燕勇、宰玉蟾、燕紫琼在阵中多日,均已无救,其他人安然无恙。至于宋素,虽然也在阵中多日,因为他向来对金钱看得很淡,所以没有被伤害。即将众人安葬。大队人马进入城关,众百姓都是焚香迎接,欢声载道。
文芸查看了武六思的家,正要前去感谢众仙,突然有军校飞报:‘那五位大仙未曾进城,忽然不见了,连宋素、文菘两位公子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文芸立刻派人四处寻找,但毫无踪影。
这天稍微休息了一下。第二天,又报告说各地的勤王之兵即将到来。文芸又写了信,暗中通知张柬之等人,在某一天都在东宫会合。
文芸查点人马,并未损伤一兵。
男营之中被害的是章荭、章芹、文蒒、文萁、文□、林烈、阳衍、燕勇、谭太、叶洋;女营之中被害的是田秀英、田舜英、宰玉蟾、燕紫琼;自尽的是邵红英、戴琼英、林书香、阳墨香、谭蕙芳、叶琼芳。
文芸想想当日起兵时原是好好弟兄五个,今二、三、五弟都没于王事,已觉伤痛;及至大功垂成,四弟又复不见,只剩独自一人,手足连心,真是恸不欲生。又恐章氏夫人悲伤成疾,只得勉强承欢。每听半夜衰鸿,五更残角,军中警枕,泪痕何尝得干!
正要统领大兵前进,张易之闻知各关攻在消息,因太后抱病在宫,即假传敕旨,差了四员上将,带领十万大兵前来迎敌,被众公子带著精兵杀的四散逃生。
诸军齐集长安城下。张柬之、桓彦范,李多祚、袁恕己,薛思行、崔元暐、李湛、敬晖得了此信,立即帅领羽林兵,同文芸、余承志、洛承志等把中宗迎至朝堂,斩张易之、张昌宗于庑下;进军太后所寝长生殿。太后病中惊起,问谁作乱。李多祚道:‘易之、昌宗谋反,臣等本太子令,已除二患,惟恐漏泄,故未奏闻。但臣等称兵宫禁,罪当万死!’太后见光景不好,只得说道:‘叛臣既除,可命太子仍回东官。’桓彦范道:‘昔日天皇以爱子托陛下,今年齿已长,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当即收张昌期等立斩于市。次日,太后归政。中宗复位,上太后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大赦天下,诸臣序功进爵。中宗因此事虽赖张柬之等剪除内息,但外面全是文芸一干众将血战之功,故将起兵三十四人尽封公爵,妻封一品夫人,追赠三代,赐第京师。其有被害以及尽节者,男人贤良祠,女人节孝祠,所有应得公爵,令其子孙承袭。并又派官换回镇守四关各将。众公子谢恩退朝,暂归私邸。地方官带领夫役起造府第,卞滨见了卞璧,喜出望外。
各家欢庆,自不必说。
过了几时,太后病愈,又下一道懿旨,通行天下:来岁仍开女试,并命前科众才女重赴红文宴,预宴者另赐殊恩。此旨一下,早又轰动多少才女,这且按下慢慢交代。
却说那个白猿本是百花仙子洞中多年得道的仙猿。他因百花仙子谪入红尘,也跟著来到凡间,原想等候尘缘期满,一同回山。那知百花仙子忽然命他把那泣红亭的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去做稗官野史;他捧了这碑记日日寻访,何能凑巧?转眼唐朝三百年过去,到了五代晋朝,那时有一位姓刘的可以承当此事,仙猿把碑记交付他,并将来意说了。他道:‘你这猴子好不晓事,也不看看外面光景!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仙猿只得唯唯而退。及至到了宋朝,访著一位复姓欧阳的,还有一位姓宋的,都是当时才子,也把碑记送给他们看了,二人道:‘我们被这一部《新唐书》闹了十七年,累的心血殆尽,手腕发酸,那里还有精神弄这野史!’
这仙猿访来访去,一直访到圣朝太平之世,有个老子的后裔,略略有点文名;
那仙猿因访的不耐烦了,没亲何,将碑记付给此人,径自回山。此人见上面事迹纷坛,补叙不易。恰喜欣逢圣世,喜戴尧天,官无催科之扰,家无徭役之劳,玉烛长调,金瓯永奠;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这《镜花缘》一百回,而仅得其事之半。其友方抱幽忧之疾,读之而解颐、而喷饭,宿疾顿愈。因说道:‘子之性既懒而笔又迟,欲脱全稿,不卜何时;何不以此一百回先付梨枣,再撰续编,使四海知音以先睹其半为快耶?’
嗟乎!小说家言,何关轻重!消磨了三十多年层层心血,算不得大千世界小小文章。自家做来做去,原觉得口吻生花;他人看了又看,也必定拈花微笑:是亦缘也。正是:‘镜光能照真才子,花样全翻旧稗官。’若要晓得这镜中全影,且待后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一百回-注解
节度:古代官职,掌管一地区的军事、政治、财政大权。
还朝:指官员或将领返回朝廷。
大宝:指帝位,皇帝的宝座。
中宗:中国古代帝号,指唐朝的睿宗李旦。
文芸:文芸在此处指一个人物的名字,可能是某位将领或官员。
公子: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
红孩儿: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此处可能指具有神奇力量的人物。
四仙:指四位仙人,具有超自然能力。
大营:古代军队的指挥中心,此处可能指军队的临时指挥所。
备细:详细情况。
武六思:文中人物名,可能指某位使用邪术的将领或敌人。
义兵:指正义的军队,此处可能指反抗武六思的军队。
邪术:指邪恶的法术或手段。
东宫:古代皇帝的儿子居住的地方,此处可能指皇帝被软禁的地方。
手援:伸出援手,提供帮助。
杀戒:佛教术语,指杀害生命的行为。
天命:指天意,天命所在。
青钱阵:文中提到的某种阵法,具体内容未详细描述。
阿堵:古代对钱币的别称。
铜臭:比喻钱币的腥味,此处可能指金钱的诱惑。
金童儿:文中人物名,可能指某位仙人。
百果仙姑:文中人物名,可能指某位仙人。
王衍,崔钧:文中人物名,可能指某位已故的官员或将领。
廉威:廉洁的威望。
妙阿:此处可能指某种神奇的物品或方法。
魏武,薛选:文中人物名,可能指两位将领。
青女仙姑,玉女仙姑:文中人物名,可能指两位仙人。
自诛阵:文中提到的某种阵法,具体内容未详细描述。
和峤:文中人物名,可能指某位已故的官员或将领。
牌位:供奉祖先或已故亲人牌位的神位。
殡殓:为死者准备丧葬事宜。
勤王之兵:指前来支援朝廷的军队。
张柬之:文中人物名,可能指某位官员或将领。
人马:人马指的是军队,这里指文芸所率领的军队。
章荭、章芹、文蒒、文萁、文□、林烈、阳衍、燕勇、谭太、叶洋:这些名字可能是文中提到的受害者或牺牲者的名字。
田秀英、田舜英、宰玉蟾、燕紫琼:这些名字也是文中提到的受害者或牺牲者的名字。
自尽:自尽是指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
邵红英、戴琼英、林书香、阳墨香、谭蕙芳、叶琼芳:这些名字同样是文中提到的受害者或牺牲者的名字。
太后:太后是指国家的母后,这里可能指唐朝的武则天。
敕旨:敕旨是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张易之:张易之是唐朝末年的权臣之一。
张昌宗:张昌宗是张易之的兄弟,也是唐朝末年的权臣。
张柬之、桓彦范、李多祚、袁恕己、薛思行、崔元暐、李湛、敬晖:这些名字是唐朝末年的官员,参与了政变。
羽林兵:羽林兵是唐朝的禁卫军。
庑下:庑下指的是殿堂的两侧。
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帝是武则天的尊号。
公爵:公爵是古代的一种爵位。
一品夫人:一品夫人是古代的一种封号,指妻子的尊称。
四库奇书:四库奇书是指中国古代四大部书,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
稗官野史:稗官野史是指非官方的历史记载或传说。
圣朝太平之世:圣朝太平之世指的是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期。
尧天:尧天是指古代传说中的尧帝治理下的理想社会。
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是指宇宙间的一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镜花缘-第一百回-评注
文芸查点人马,并未损伤一兵。此句开篇即点明文芸军队的胜利,‘查点人马’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并未损伤一兵’则凸显了文芸军队的强大与胜利的来之不易。
男营之中被害的是章荭、章芹、文蒒、文萁、文□、林烈、阳衍、燕勇、谭太、叶洋;女营之中被害的是田秀英、田舜英、宰玉蟾、燕紫琼;自尽的是邵红英、戴琼英、林书香、阳墨香、谭蕙芳、叶琼芳。此段详细列举了被害者的名单,通过具体的人名,展现了战争的惨烈和牺牲的巨大。
文芸想想当日起兵时原是好好弟兄五个,今二、三、五弟都没于王事,已觉伤痛;及至大功垂成,四弟又复不见,只剩独自一人,手足连心,真是恸不欲生。此段通过文芸的内心独白,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亲情的珍贵,‘手足连心’四个字更是深刻地描绘了文芸的悲痛。
又恐章氏夫人悲伤成疾,只得勉强承欢。每听半夜衰鸿,五更残角,军中警枕,泪痕何尝得干!此句通过‘衰鸿’、‘残角’、‘警枕’等意象,渲染了战争的紧张氛围,同时也表达了文芸对家人的担忧和对战争的无奈。
正要统领大兵前进,张易之闻知各关攻在消息,因太后抱病在宫,即假传敕旨,差了四员上将,带领十万大兵前来迎敌,被众公子带著精兵杀的四散逃生。此段描述了战争的转折点,‘假传敕旨’和‘四散逃生’揭示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战争的残酷。
诸军齐集长安城下。张柬之、桓彦范,李多祚、袁恕己,薛思行、崔元暐、李湛、敬晖得了此信,立即帅领羽林兵,同文芸、余承志、洛承志等把中宗迎至朝堂,斩张易之、张昌宗于庑下;进军太后所寝长生殿。太后病中惊起,问谁作乱。李多祚道:‘易之、昌宗谋反,臣等本太子令,已除二患,惟恐漏泄,故未奏闻。但臣等称兵宫禁,罪当万死!’此段通过激烈的宫廷斗争,展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忠诚的代价。
昔日天皇以爱子托陛下,今年齿已长,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当即收张昌期等立斩于市。次日,太后归政。中宗复位,上太后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大赦天下,诸臣序功进爵。中宗因此事虽赖张柬之等剪除内息,但外面全是文芸一干众将血战之功,故将起兵三十四人尽封公爵,妻封一品夫人,追赠三代,赐第京师。其有被害以及尽节者,男人贤良祠,女人节孝祠,所有应得公爵,令其子孙承袭。并又派官换回镇守四关各将。众公子谢恩退朝,暂归私邸。地方官带领夫役起造府第,卞滨见了卞璧,喜出望外。各家欢庆,自不必说。此段通过政治斗争的胜利,展现了忠诚和正义的胜利,同时也展现了功臣的荣耀和家族的欢庆。
过了几时,太后病愈,又下一道懿旨,通行天下:来岁仍开女试,并命前科众才女重赴红文宴,预宴者另赐殊恩。此旨一下,早又轰动多少才女,这且按下慢慢交代。此句通过太后的懿旨,展现了女性在古代社会的地位和才女的才华得到认可。
却说那个白猿本是百花仙子洞中多年得道的仙猿。他因百花仙子谪入红尘,也跟著来到凡间,原想等候尘缘期满,一同回山。那知百花仙子忽然命他把那泣红亭的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去做稗官野史;他捧了这碑记日日寻访,何能凑巧?转眼唐朝三百年过去,到了五代晋朝,那时有一位姓刘的可以承当此事,仙猿把碑记交付他,并将来意说了。他道:‘你这猴子好不晓事,也不看看外面光景!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仙猿只得唯唯而退。及至到了宋朝,访著一位复姓欧阳的,还有一位姓宋的,都是当时才子,也把碑记送给他们看了,二人道:‘我们被这一部《新唐书》闹了十七年,累的心血殆尽,手腕发酸,那里还有精神弄这野史!’此段通过仙猿寻找碑记的故事,展现了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延续。
这仙猿访来访去,一直访到圣朝太平之世,有个老子的后裔,略略有点文名;那仙猿因访的不耐烦了,没亲何,将碑记付给此人,径自回山。此人见上面事迹纷坛,补叙不易。恰喜欣逢圣世,喜戴尧天,官无催科之扰,家无徭役之劳,玉烛长调,金瓯永奠;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这《镜花缘》一百回,而仅得其事之半。其友方抱幽忧之疾,读之而解颐、而喷饭,宿疾顿愈。因说道:‘子之性既懒而笔又迟,欲脱全稿,不卜何时;何不以此一百回先付梨枣,再撰续编,使四海知音以先睹其半为快耶?’此段通过仙猿的故事,展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小说创作的艰辛。
嗟乎!小说家言,何关轻重!消磨了三十多年层层心血,算不得大千世界小小文章。自家做来做去,原觉得口吻生花;他人看了又看,也必定拈花微笑:是亦缘也。正是:镜光能照真才子,花样全翻旧稗官。若要晓得这镜中全影,且待后缘。此段以感慨的语气,总结了小说创作的意义和价值,‘镜光能照真才子’和‘花样全翻旧稗官’更是点明了小说的特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