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警世通言-卷十九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明代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创作涉猎广泛,特别是在短篇小说和民间传说方面有所建树。《警世通言》是他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16年)。

内容简要:《警世通言》是冯梦龙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包含了诸多通过生动故事展示世间人情、道德与智慧的故事。全书共计六十篇,许多故事揭示了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教训与人性的复杂。这些故事情节有的是从古代历史中提炼的教训,也有些是以讽刺、幽默的方式揭示当时社会风气,警示人们在生活中谨言慎行,行事有德。冯梦龙通过这些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许多不公平和不正之风,强调了道德与智慧的价值。全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现了“警世”之意,至今仍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警世通言-卷十九-原文

崔衙内白鹞招妖

古本作《定山三怪》,又云《新罗白鹞》。

早退禾朝宠责妃,谏章争敢傍丹择。

蓬莱殿里迎薄驾,花尊楼前进荔枝。

揭鼓未终聋鼓动,羽衣犹在战衣追。

子孙翻作升平祸,不念先皇创业时。

这首诗,题著唐时第七帝,溢法谓之玄宗。

古老相传云:天上一座星,谓之玄星,又谓之金星,又谓之参星,又谓之长庚星,又谓之太白星,又谓之启明星。

世人不识,叫做晓星。

初上时,东方未明;夭色将晓,那座星渐渐的暗将来。

先明后暗,这个谓之玄。

唐玄宗自姚崇、宋琼为相,米麦不过三四钱,千里不馈行粮。

自从姚宋二相死,杨国忠、李林甫为相,教玄宗生出四件病来:

内作色荒,外作禽荒,耽酒嗜音,峻字雕墙。

玄宗最宠爱者,一个贵妃,叫做杨太真。

那贵妃又背地里宠一个胡儿,姓安名禄山,腹重三百六十斤,坐绰飞燕,走及奔马,善舞胡旋,其疾如风。

玄宗爱其骁健,因而得宠。

禄山遂拜玄宗为父,贵妃为母,杨妃把这安禄山头发都剃了,擦一脸粉,画两道眉,打一个白鼻儿。

用锦绣彩罗,做成栅褓,选粗壮宫蛾数人扛擡,绕那六宫行走。

当时则是取笑,谁知浸润之间,太真与禄山为乱。

一日,禄山正在太真宫’卜行乐。

宫娥报道:“驾到!”禄山矫捷非常,逾墙拌去。

贵妃伦惶出迎,冠发散乱,语言失度,错呼圣上为郎君。

玄宗驾即时起,使六宫大使高力士、高畦送太真归第,使其省过。

贵妃求见夭于不得,涕位出宫。

却说玄宗自离了贵妃三日,食不甘味,卧不安席。

高力士探知圣意,启奏道:“贵妃昼寝困倦,言语失次,得罪万岁御前。今省过三日,想已知罪,万岁爷何不召之?”

玄宗命高歼往看妃于在家作何事。

高计奉旨到杨太师私第,见过了贵妃,回奏天子,言:“娘娘容颜愁惨,梳沐俱废。一见奴婢,便问圣上安否,泪如而下。乃取妆台对镜,乎持并州剪刀,解散青丝,剪下一缕,用五彩绒绳结之,手自封记,托奴婢传语,送到御前。娘娘含泪而言:‘妾一身所有,皆出皇上所赐。只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以此寄谢圣恩,愿勿忘七夕夜半之约。’”

原来玄宗与贵妃七夕夜半,曾在沉香亭有私誓,愿生生世世同案同枕。

此时玄宗闻知高汁所奏,见贵妃封寄青丝,拆而观之,凄然不忍。

即时命高力士用香车细辇,迎贵妃入宫。

自此愈加宠幸。

其时四方贡献不绝:西夏国进月佯琵琶,南越国进五笛,西凉州进葡萄酒,新罗国进白鹞子。

这葡萄酒供进御前,琵琶赐与郑观音,玉笛赐与御弟宁王,新罗白鹞赐与崔丞相。

后因李白学士题沉香亭牡丹诗,将赵飞燕比著大真娘娘,暗藏讥刺,被高力士奏告贵妃,位诉天子,将李白黜贬。

崔丞相原来与李白是故交,事相连累,得旨令判河北定州中山府。

正是:

老龟烹不烂,遗祸及枯桑。

崔丞相来到定州中山府,远近接入进府,交割牌印了毕。

在任果然是如水之清,如秤之平,如绳之直,如镜之明。

不一月之间,治得府中路不拾遗。

时辽天宝春初:

春,春,柳嫩花新,梅谢粉;草铺茵、鸯啼北里,燕语南邻。

郊原嘶宝马,紫陌广香轮。

日暖冰消水绿,风和雨嫩烟轻。

东阁广排公子宴,锦城多少看花人。

崔丞相有个衙内,名唤崔亚,年纪二十来岁。

生得美大夫,性好败猎,见这春问天色,宅堂里叉手向前道:“告爹爹,请一日严假,欲出野外游猎。不知爹爹尊意如何?”

相公道:“吾儿出去,则索早归。”

衙内道:“领爹尊旨。则是儿有一事,欲取复慈父。”

相公道:“你有甚说“衙内道:“欲借御赐新罗白鹞同往。”

相公道:“好,把出去照管,休教失了。这件物是上方所赐,新罗国进到,世上只有这一只,万勿走失!上方再来索取,却是那里去讨?”

衙内道:“儿带出去无妨。但只要光耀州府,教人看玩则个。”

相公道:“早归,少饮。”

衙内借得濒罗白鹞,令一个五放家架著。

果然是那里去讨!牵将闹装银鞍马过来,衙内攀鞍上马出门。

名是说话的当时同年生,井肩长,劝住崔衙内,只好休去。

千不合,万不合,带这只新罗白鹞出来,惹出一场怪事。

真个是亘古未闻,于今罕有。

有诗为证:

外作禽荒内色荒,滥沾些子又何妨?

早晨架出苍鹰去,日暮归来红粉香。

崔衙内寻常好败猎。

当日借得新罗白鹞,好生喜欢。

教这五放家架著。

一行人也有把水磨角靶弹弓,雁木乌椿弩子,架眼圆铁爪嘴弯鹰,牵拾耳细腰深口犬。

出得城外,穿桃溪,过梅坞,登绿杨林,涉芳草渡,杏花村高悬俩望,茅诱畔低亚青帘。

正是:

不暖不寒天气,半村半郭人家。

行了二三十里,觉道各人走得辛苦,寻一个酒店,衙内推鞍下马,入店问道:“有甚好酒买些个?光犒赏众人助脚力。”

只见走一个酒保出来唱啼。

看那人时,生得:

身长八尺,豹头燕领,环眼骨浅,有如一个距水断桥张翼德,原水镇上王彦章。

衙内看了酒保,早吃一惊道:“怎么有这般生得恶相貌的人?”

酒保唱了暗,站在一边。

衙内教:“有好酒把些个来吃,就犒赏众人。”

那酒保从里面掇一桶酒出来。

随行自有带著底酒盏,安在卓上。

筛下一盏,先敬衙内:

酒,酒,酒,邀朋会友。

君莫待,时长久,名呼食前,礼于茶后。

临风不可无,对月须教有。

李白一饮一石,刘伶解醒五斗。

公子沾唇脸似桃,佳人入腹腰如柳。

衙内见筛下酒色红,心中早惊:“如何恁地红!”

踏著酒保脚跟,入去到酒缸前,扬开缸盖,只看了一看,吓得衙内:

顶门上不见三魂,脚底下荡散七魄。

只见血水里面浸著浮米。

衙内出来,教一行人且莫吃酒,把三两银子与酒保,还了酒钱。

那酒保接钱,唱喏谢了。

衙内攀鞍上马,离酒店,又行了一二里地,又见一座山冈。

原来门外谓之郭,郭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迫。

行了半日,相次到北岳恒山。

一座小峰在恒山脚下,山势果是雄勇:

山,山,突兀回环。

罗翠黛,列青蓝,洞云缥缈,涧水滑琴。

峦若乾山外,岚光一望间。

暗想云峰尚在,宜陪谢履重攀。

季世七贤虽可爱,盛时四皓岂宜闲。

衙内恰待上那山去,擡起头来,见山脚下立著两条木栓,柱上钉著一面版牌,牌上写著几句言语。

衙内立马看了道:“这条路上恁地利害!”

勒住马,叫:“回去休!”

众人都赶上来,衙内指著版牌,教众人看。

有识字的,读道:

“此山通北岳恒山路,名为定山。有路不可行。其中精灵不少,鬼怪极多。行路君子,可从此山下首小路来往,切不可经此山过。特预禀知。”

“如今却怎地好?”衙内道:“且只得回去。”

待要回来,一个屹膊上架著,一枚角畸,出来道:

“复衙内:男女在此居,上面万千景致,生数般跷溪作怪直钱的飞禽走兽。衙内既是出来败猎,不入这山去,从小路上去,那里是平地,有甚飞禽走兽?可惜闲了新罗白鹞,也可惜闲了某手中角鹰。这一行架的小鹞、猎狗、弹弓、弩子,都为弃物。”

衙内道:“也说得是,你们都听我说,若打得活的归去,到府中一个赏银三两,吃几杯酒了归;若打得死的,一人赏银一两,也吃几杯酒了归;若都打不得飞禽走兽,银子也没有,酒也没得吃。”

众人各应了赌。

衙内把马摔一鞭,先上山去。

众人也各上山来。

可煞作怪,全没讨个飞禽走兽。

只见草地里掉掉地响。

衙内用五轮八光左右两点神水,则看了一看,喝声彩!

从草里走出一只乾红兔儿来。

众人都向前,衙内道:于若捉得这红兔儿的,赏五两银子!

去马后立著个人,手探著新罗白鹞。

衙内道:“却如何不去勒?”

闲汉道:“告衙内:未得台旨,不敢擅便。”

衙内道一声:“快去!”

那闲汉领台旨,放那白鹞于勒红兔儿。

这白鹞见放了手,一翅箭也似便去。

这兔儿见那白鹞赶得紧,去浅草丛中便钻。

鹞子见兔儿走的不见,一翅迳飞过山嘴去。

衙内道:“且与我寻白鹞子!”

衙内也勒著马,转山去赶。

赶到山腰,见一所松林:

松,松。

节峻阴浓,能耐岁,解凌冬。

高侵碧汉,森耸青峰。

亿奚形如盖,虬幻势若龙。

茂叶风声瑟瑟,繁枝月影重重。

四季常持君子操,五株曾受大夫封。

一衙内手描著水磨角靶弹弓,骑那马赶。

看见白鹞子飞入林子里面去,衙内也入这林子里来。

当初白鹞子胄项上带著一个小铃儿。

林子背后一座峭壁悬崖,没路上去,则听得峭壁顶上铃儿响。

衙内擡起头来看时,吃了一惊,道:“不曾见这般跷蹊作怪底事!”

却那峭壁顶上,一株大树底下,坐著一个一丈来长短骷髅:

头上襄著鍁金蛾帽儿,身上锦袍的,金甲辉辉。

锦袍的,一条抹额荔枝红;金甲辉辉,靴穿一双鹦鹅绿。

看那骷髅,左手架著白鹞,右手一个指头,拨那鹞子的铃儿,口里喷喷地引这白鹞子。

衙内道:“却不作怪!我如今去讨,又没路上得去。”

只得在下面告道:“尊神,崔某不知尊神是何方神圣,一时走了新罗白鹞,望尊神见还则个!”

看那骷髅,一似佯佯不采。

似此告了他五七番,陪了七八个大赌。

这人从又不见一个人林于来,骷髅只是不采。

衙内忍不得,拿起手中弹弓,拽得满,觑得较亲,一弹于打去。

一声响亮,看时,骷髅也不见,白鹞子也不见了。

乘著马,出这林子前,人从都不见。

著眼看那林子,四下都是青草。

看看天色晚了,衙内慢慢地行,肚中又饥。

下马离鞍,吊缀牵著马,待要出这山路口。

看那天色:

却早红日西沉,鸦鹊奔林高嗓。

打鱼人停舟罢悼,望客旅贪程。

烟村縧绕。

山寺寂寥,玩银灯、佛前,点照。

月上东郊,孤村酒稀收了。

彩樵人回,攀古道,过前溪,时听旅啼虎啸。

深院佳人,望夫归、倚门斜靠。

衙内独自一个牵著马,行到一处,却不是早起入来的路。

星光之下,远远地望见数间草屋。

衙内道:“惭愧,这里有人家时,却是好了。”

迳来到跟前一看,见一座庄院:

庄,庄,临堤傍冈,青瓦屋,白泥墙。

桑麻映日,榆柳成行。

山鸡鸣竹坞,野犬吠村坊。

淡藩烟霭草舍,轻盈雾罩田桑。

家有馀粮鸡犬饱,户无谣投子孙康。

衙内把马系在庄前柳树上;便去叩那庄门。

衙内道:“过往行人,迷失道路,借宿一宵,来日寻路归家。庄里无人答应。

衙内又道:“是见任中山府崔丞相儿子,因不见了新罗白鹞,迷失道路,问宅里借宿一宵。”

敲了两三次,方才听得有人应道:“来也,来也!”鞋履响,脚步呜,一个人走将出来开门。

衙内打一看时,叫声苦!那出来的不是别人,却便是早间村酒店里的酒保。

衙内问道:“你如何却在这里?酒保道:“告官人:这里是酒保的主人家。我却人去说了便出来。”

酒保去不多时,只见几个青衣,簇拥著一个著乾红衫的女儿出来:

吴道子善丹青,措不出风流体段;

测文通能舌辨,说不尽许多精神。

衙内不敢擡头:“告娘娘,崔亚迷失道路,敢就贵庄借宿一宵。来日归家,丞相爹爹却当报效。”

只见女娘道:“奴等衙内多时,果蒙宠访。请衙内且入敝庄。”

衙内道:“岂敢辄入!”再三再四,只管相请。

衙内唱了赌,随著入去。

到一个草堂之上,见灯烛荧煌,青衣点将茶来。

衙内告娘娘:“敢问此地是何去处?娘娘是何姓氏?”

女娘听得问,启一点朱唇,露两行碎玉,说出数句言语来。

衙内道:“这事又作怪!”茶罢,接过盏托。

衙内自思量道:先自肚里义饥,却教吃茶!”正恁沉吟间,则见女娘教安排酒来。

道不了,青衣掇过果卓。

顷刻之间,咄嗟而办:

幕天席地,灯烛荧煌。

筵排异皿奇杯,席展金毗王学。

珠吞壮成异果,玉盘簇就珍羞。

珊瑚筵上,青衣美丽捧霞饬;

硫刀杯中,粉面丫鬟斟玉液。

衙内叉手向前:“多蒙赐酒,不敢抵受。”

女娘道:“不妨。屈郎少饮。家间也是勋臣贵戚之家。”

衙内道:“不敢拜问娘娘,果是那一宅?”

女娘道:“不必问,他日自知。”

衙内道:“家间父母望我回去,告娘娘指路,令某早归。”

女娘道:“不妨,家间正是五伯诸侯的姻眷,衙内又是宰相之子,门户正相当。奴家见爹爹议亲,东来不就,西来不成,不想姻缘却在此处相会!”

渤听得说,愈加心慌,却不敢抗违,则应得咯。

一杯两盏,酒至数巡。

衙内告娘娘:“指一条路,教某归会。

女娘道:“不妨,左右明日教爹爹送衙内归。

衙内道:“男女不同席,不共食,自古‘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深恐得罪于尊前。

叫女娘道:“不妨,纵然不做夫妇,也待明日送衙内回去。”

衙内似梦如醉之间,则听得外面人语马嘶。

青衣报道:“将军来了。”

女娘道:“爹爹来了,请衙内少等则个。”

女娘轻移莲步,向前去了。

衙内道:“这里有甚将军?”捏手捏脚,尾著他到一壁厢,转过一个阁儿里去,听得有人在里面声唤。

衙内去黑处把舌尖娥开纸窗一望时,吓得浑身冷汗,动掸不得,道:“我这性命休了!走了一夜,却走在这个人家里。”

当时衙内窗眼里,看见阁儿里两行都摆列朱红椅子,主位上坐一个一丈来长短骷髅,却便是日间一弹子打的。

且看他如何说?那女孩儿见爹爹叫了万福,问道:“爹爹没甚事?”

骷髅道:“孩儿,你不来看我则个!我日间出去,见一只雪白鹞子,我见它奇异,捉将来架在手里。

被一个人在山脚下打我一弹子,正打在我眼里,好疼!我便问山神土地时,却是崔丞相儿子崔衙内。

我若捉得这厮,将来背剪缚在将军柱上,劈廖取心。

左手把起酒来,右手把著他心肝;吃一杯酒,嚼一块心肝,以报冤仇。

说犹未了,只见一个人,从屏风背转将出来,不是别人,却是早来村酒店里的酒保。

将军道:“班犬,你听得说也不曾?”

班犬道:“才见说,却不叵耐,崔衙内早起来店中向我买酒吃,不知却打了将军的眼!”

女孩儿道:“告爹爹,他也想是误打了爹爹,望爹爹饶恕他!”

班犬道:“妹妹,莫怪我多口。崔衙内适来共妹妹在草堂饮酒。”

女孩儿告爹爹:“崔郎与奴饮酒,他是五百年前姻眷。看孩儿面,且饶恕他则个!”

将军便只管焦躁,女孩儿只管劝。

衙内在窗于外听得,道:“这里不走;更待何时!”

走出草堂,开了院门,跳上马,摔一鞭,那马四只蹄一似翻盏撒钹,道不得个“慌不择路”,连夜胡乱走到天色将晓,离了定山。

衙内道:“惭愧!”

正说之间,林子里抢出十馀个人来,大喊一声,把衙内簇住。

衙内道:“我好苦!出得龙潭,又入虎穴!”

仔细看时,却是随从人等。

衙内道:“我吃你们一惊!”

众人间衙内:“一夜从那里去来?今日若不见衙内,我们都打没头脑恶官司。”

衙内对众人把上项事说了一遍。

众人都以手加额道:“早是不曾坏了性命!我们昨晚夜不敢归去,在这林子里等到今日。

早是新罗白鹞,原来飞在林于后面树上,方才收得。”

那养角鹰的道:“复衙内:男女在此土居,这山里有多少奇禽异兽,只好再人去出猎。

可惜担搁了新罗白鹞。”

衙内道:“这厮又来!”

众人扶策著衙内归到府中。

一行人离了犒设,却入堂里,见了爹妈,唱了暗。

相公道:“一夜你不归,那里去来?忧杀了妈妈。”

衙内道:“告爹妈儿子昨夜见一件诧异的事!”

把说过许多活,从头说了一遍。

相公焦躁:“小后生乱道胡说!且罚在书院里,教院子看著,不得出离!”

衙内只得入书院。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拈指间过了三个月。

当时是夏间天气:

夏,夏,雨馀亭厦,纨扇轻,煎风乍,散发披襟,弹棋打马。

古鼎焚龙涎,照壁名人画。

当头竹往风生,两行青松暗瓦。

最好沉李与浮瓜,对青搏旋开新鲜。

衙内过三个月不出书院门。

今日天色却热,且离书院去后花园里乘凉。

坐定,衙内道:‘三个月不敢出书院门,今日在此乘凉,好快活!’

听那更点,早是二更。

只见一轮月从东上来:

月,月,元休无歇,夜东生,晓西灭。

少见团圆,多逢呜缺。

偏宜午夜时,最称三秋节。

幽光解放严霜,皓色能欺瑞雪。

穿窗深夜忽清风,曾遣离人情惨切。

衙内乘著月色,闲行观看。

则见一片黑云起,云绽处,见一个人驾一轮香车,载著一个妇人。

看那驾车的人,便是前日酒保班大。

香车里坐著乾红衫女儿,衙内月光下认得是庄内借宿留他吃酒的女娘,下车来道:‘衙内,外日奴好意相留,如何不别而行?’

衙内道:‘好!不走,左手把著酒,右手把著心肝做下口。告娘娘,饶崔某性命!’

女孩儿道:‘不要怕,我不是人,亦不是鬼,奴是上界神仙,与衙内是五百年姻眷,今时特来效于飞之乐。’教班犬自驾香车去。

衙内一时被他这色迷了。

色,色,难离易惑,隐深闺,藏柳陌。

长小人志,灭君子德。

后主谩多才,纣王空有力。

伤人不痛之刀,对面杀人之贼。

方知双眼是横波,无限贤愚被沉溺。

两个同在书院里过了数日。

院子道:‘这几日衙内不许我们入书院里,是何意故?’

当夜张见一个妖媚的妇人。

院子先来复管家婆,便来复了相公。

相公焦躁做一片,仗剑入书院里来。

衙内见了相公,只得唱个噶。

相公道:‘我儿,教你在书院中读书,如何引惹邻舍妇女来?朝廷得知,只说我纵放你如此,也妨我儿将来仕路!’

衙内只应得暗:‘告爹爹,无此事。’

却待再问,只见屏风后走出一个女孩儿来,叫声万福。

相公见了,越添焦躁,仗手中宝剑,移步向前,喝一声道:‘著!’

剑不下去,万事俱休,一剑下去,教相公倒退三步。

看手中利刃,只剩得剑靶,吃了一惊,到去住不得。

只见女孩儿道:‘相公休焦!奴与崔郎五百年姻契,合为夫妇。不日同为神仙。’

相公出豁不得,却来与夫人商量,教请法官。

那里捉得住!

正恁地烦恼,则见客将司来复道:‘告相公,有一司法,姓罗名公适,新到任来公参。’

客司说:‘相公不见客。’问:‘如何不见客?’客司把上件事说了一遍。

罗法司道:‘此间有一一修行在世神仙,可以断得。姓罗名公远,是某家兄。’客司复相公。

相公即时请相见。

茶汤罢,便问罗真人在何所。

得了备细,便修札子请将罗公远下山,到府中见了。

崔丞相看那罗真人,果是生得非常。

便引到书院中,与这妇人相见了。

罗真人劝谕那妇人:‘看罗某面,放舍崔衙内。’

妇人那里肯依。

罗真人既再三劝谕,不从。

作起法来,忽起一阵怪风:

风,风,荡翠飘红,忽南北,忽西东。

春开柳叶,秋谢梧桐。

凉入朱门内,寒添陋巷中。

似鼓声摇陆地,如雷响振晴空。

乾坤收拾尘埃净,现日移阴却有功。

那阵风过处,叫下两个道童来。

一个把著一条缚魔索,一个把著一条黑柱杖。

罗真人令道童捉下那妇女。

妇女见道童来捉,他叫一声班犬。

从虚空中跳下班大来,忿忿地擎起双拳,竟来抵敌。

原来邪不可以于正,被两个道童一条索子,先缚了班大,后缚了乾红衫女儿。

喝教现形,班大变做一只大虫,于红衫女儿变做一个红兔儿,道:‘骷髅神,原来晋时一个将军,死葬在定山之上。岁久年深,成器了,现形作怪。’

罗真人断了这三怪,救了崔衙内性命。

从此至今,定山一路太平无事。

这段话本,则唤做《新罗白鹞》、《定山三怪》。

有诗为证:

虎奴兔女活骷俱,作怪成群山上头。

一自真人明断后,行人但道永无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警世通言-卷十九-译文

崔衙内的白鹞招来妖怪,古本叫做《定山三怪》,又说《新罗白鹞》。早上退朝后宠爱妃子,上奏的谏章争敢靠近皇帝。蓬莱殿里迎接皇帝的车驾,花尊楼前献上荔枝。鼓声还没结束,聋鼓就动了起来,羽衣还在,战衣却在追逐。子孙却把升平变成了祸害,不记得先皇创业时的艰辛。

这首诗题写的是唐朝第七位皇帝,按照法号称为玄宗。古老相传,天上有颗星,叫做玄星,又叫做金星、参星、长庚星、太白星、启明星,世人不知道,就叫做晓星。它刚升起时,东方还没有亮;天色将亮时,那颗星渐渐暗淡下来。先亮后暗,这就是玄。唐玄宗在姚崇、宋璟为相的时候,米麦的价格不过三四钱,千里之外不需要带粮食。

自从姚宋两位宰相去世后,杨国忠、李林甫为相,让玄宗生出了四种病:内宠色荒,外宠禽荒,沉溺于酒和音乐,崇尚豪华的建筑。

玄宗最宠爱的是一位贵妃,名叫杨太真。贵妃私下宠爱一个姓安名禄山的胡人,他体重三百六十斤,坐姿像飞燕,走路像奔马,擅长跳胡旋舞,动作像风一样快。玄宗喜欢他的勇猛,因此他得到了宠爱。禄山于是把玄宗当作父亲,贵妃当作母亲,贵妃把禄山的头发都剃了,擦上粉,画上眉毛,点上白鼻。用锦绣彩罗做成衣裳,选几个强壮的宫女抬着,在六宫中行走。当时只是取笑,谁知道在潜移默化中,太真和禄山发生了关系。有一天,禄山正在太真宫享乐。宫女报告说:‘皇帝来了!’禄山非常敏捷,翻墙逃跑。贵妃慌忙出来迎接,头发散乱,说话不连贯,错误地称呼皇帝为郎君。玄宗立刻起身,让六宫大使高力士、高力士送太真回家,让她反省。贵妃想见皇帝却未能如愿,含泪出宫。

玄宗自从离开贵妃三天后,吃饭不香,睡觉不安。高力士了解到皇帝的心意,上奏说:‘贵妃白天睡觉困倦,说话不连贯,得罪了皇帝。现在反省了三天,应该知道自己的罪过,皇帝为什么不召见她呢?’玄宗命令高力士去看贵妃在家做什么。高力士奉旨到杨太师的私宅,见到了贵妃,回奏皇帝,说:‘娘娘面容愁苦,梳洗都荒废了。一见到奴婢,就问皇帝安好,泪如雨下。她拿起妆台上的镜子,拿起并州剪刀,剪下一缕头发,用五彩绒绳系住,亲手封好,托奴婢转达,送到皇帝面前。娘娘含泪说:“我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皇帝赐予的。只有身体和皮肤,是父母给的,以此表示对皇帝的感激,希望不要忘记七夕夜半的约定。”’原来玄宗和贵妃在七夕夜半,曾在沉香亭有私誓,愿生生世世同床共枕。这时玄宗听说高力士的报告,看到贵妃寄来的青丝,拆开来看,凄然不忍。立刻命令高力士用香车细辇,迎接贵妃回宫。从此更加宠爱。

当时四方进贡不断:西夏国进月佯琵琶,南越国进五笛,西凉州进葡萄酒,新罗国进白鹞子。这葡萄酒供进御前,琵琶赐给郑观音,玉笛赐给宁王,新罗白鹞赐给崔丞相。后来因为李白学士题写的沉香亭牡丹诗,把赵飞燕比作大真娘娘,暗含讥讽,被高力士告发贵妃,贵妃告诉皇帝,皇帝将李白贬官。崔丞相原本与李白是旧交,事情相连累,得到命令被派往河北定州中山府。

老龟煮不烂,遗祸及枯桑。崔丞相来到定州中山府,远近的人接入府中,交接牌印完毕。在任期间果然是像水一样清澈,像秤一样公平,像绳子一样笔直,像镜子一样明亮。不到一个月,治得府中路上不拾遗。当时辽天宝春初:春天,春天,柳树嫩绿,花朵新鲜;梅花凋谢,粉白;草地铺成茵席,鸳鸯在北里啼叫,燕子在南邻呢喃。郊外马嘶鸣,紫陌上香轮滚滚。阳光温暖,冰雪消融,水色碧绿,风雨柔和,烟雾轻盈。东阁广排公子宴,锦城多少看花人。

崔丞相有个儿子,名叫崔亚,二十多岁。长得英俊潇洒,喜欢打猎。这天春天,他对父亲说:“请给我一天假期,我想出去野外打猎。不知道父亲的意思如何?”父亲说:“你出去就早点回来。”崔亚说:“领父亲旨意。但我有一件事,想请父亲同意。”父亲说:“你有什么说?”崔亚说:“我想借御赐的新罗白鹞一起去。”父亲说:“好,出去要照看好,不要弄丢了。这件东西是皇帝赐予的,新罗国进贡的,世上只有这一只,千万不要丢失!如果皇帝再来索取,到哪里去讨?”崔亚说:“我带出去没问题。只要让州府的人看看,就成。”父亲说:“早点回来,少喝酒。”崔亚借到新罗白鹞,让一个五放家牵着。果然是哪里去讨!牵着一匹装饰华丽的银鞍马过来,崔亚骑上马出门。当时和我同年生,并肩长,劝住崔衙内,只好不去。千不该,万不该,带着这只新罗白鹞出来,惹出一场怪事。真是自古未闻,今世罕见。有诗为证:外宠禽荒内宠色荒,沾染一些又何妨?早晨架出苍鹰去,日暮归来红粉香。

崔衙内平时喜欢打猎。那天借到新罗白鹞,非常高兴。让这五放家牵着。一行人也有拿着水磨角靶弹弓,雁木乌椿弩子,架眼圆铁爪嘴弯鹰,牵拾耳细腰深口犬。出了城外,穿过桃溪,路过梅坞,登上绿杨林,渡过芳草渡,杏花村高挂两盏灯笼,茅草屋旁低垂青帘。正是:不冷不热天气,半村半郭人家。

走了二三十里,觉得大家都走得辛苦,找一家酒店,崔衙内下马,进店问道:“有什么好酒,买一些来让大家喝,慰劳一下脚力。”只见一个酒保出来唱喏。看那个人时,长得:身长八尺,豹头燕领,环眼骨浅,就像一个水断桥张翼德,原水镇上王彦章。

崔衙内看了酒保,吓了一跳,说:“怎么有长得这么丑的人?”酒保唱喏后,站在一边。崔衙内说:“有好酒拿一些来喝,就慰劳大家。”那酒保从里面端出一桶酒来。随行的人自有带着酒杯,放在桌上。倒了一杯,先敬崔衙内:

酒啊酒啊酒,邀请朋友聚会。不要等待太久,时间过得很快,名声在食物之前,礼仪在茶后。临风时不可无酒,对月时必须有酒。李白一饮能喝一石,刘伶解酒需要五斗。公子沾唇脸似桃,佳人入腹腰如柳。

衙内看到倒酒时酒色鲜红,心中惊异:“怎么这么红!”踩着酒保的脚跟,走进去到酒缸前,掀开缸盖,只看了一眼,吓得衙内:头顶上不见三魂,脚下七魄散去。只见血水里面浸泡着浮米。

衙内出来后,让一行人不要喝酒,给了酒保三两银子,付清酒钱。酒保接过钱,鞠躬道谢。衙内骑上马,离开酒店,又行了一二里地,又见一座山冈。原来门外叫郭,郭外叫郊,郊外叫野,野外叫迫。走了半天,依次到达北岳恒山。恒山脚下有一座小山峰,山势确实雄伟:山啊山,突兀回环。罗翠黛,列青蓝,洞云缥缈,涧水滑琴。峦若乾山外,岚光一望间。暗想云峰还在,宜陪谢履重攀。季世七贤虽可爱,盛时四皓岂宜闲。

衙内正要上山,擡头看见山脚下立着两条木柱,柱上钉着一面牌子,牌上写着几句言语。衙内立马看了道:“这条路上这么危险!”勒住马,说:“回去吧!”众人都赶上来,衙内指着牌子,让大家看。有识字的,读道:
“此山通北岳恒山路,名为定山。有路不可行。其中精灵不少,鬼怪极多。行路君子,可从此山下首小路来往,切不可经此山过。特预禀知。

如今怎么办?”衙内说:“只能回去了。”正要回去,一个胳膊上架着,一个角畸出来道:“复衙内:男女在此居,上面万千景致,生数般跷溪作怪直钱的飞禽走兽。衙内既是出来打猎,不入这山去,从小路上去,那里是平地,有甚飞禽走兽?可惜闲了新罗白鹞,也可惜闲了某手中角鹰。这一行架的小鹞、猎狗、弹弓、弩子,都为弃物。衙内说:“也说得是,你们都听我说,若打得活的归去,到府中一个赏银三两,吃几杯酒了归;若打得死的,一人赏银一两,也吃几杯酒了归;若都打不得飞禽走兽,银子也没有,酒也没得吃。”众人各应了赌。

衙内把马摔一鞭,先上山去。众人也各上山来。可煞作怪,全没讨个飞禽走兽。只见草地里掉掉地响。衙内用五轮八光左右两点神水,则看了一看,喝声彩!从草里走出一只乾红兔儿来。众人都向前,衙内说:于若捉得这红兔儿的,赏五两银子!”去马后立著个人,手探著新罗白鹞。衙内说:“却如何不去勒?”闲汉说:“告衙内:未得台旨,不敢擅便。”衙内说一声:“快去!”那闲汉领台旨,放那白鹞于勒红兔儿。这白鹞见放了手,一翅箭也似便去。这兔儿见那白鹞赶得紧,去浅草丛中便钻。鹞子见兔儿走的不见,一翅迳飞过山嘴去。衙内说:“且与我寻白鹞子!”衙内也勒著马,转山去赶。赶到山腰,见一所松林:松,松。节峻阴浓,能耐岁,解凌冬。高侵碧汉,森耸青峰。亿奚形如盖,虬幻势若龙。茂叶风声瑟瑟,繁枝月影重重。四季常持君子操,五株曾受大夫封一衙内手描著水磨角靶弹弓,骑那马赶。看见白鹞子飞入林子里面去,衙内也入这林子里来。当初白鹞子颈项上带著一个小铃儿。林子背后一座峭壁悬崖,没路上去,则听得峭壁顶上铃儿响。衙内擡起头来看时,吃了一惊,道:“不曾见这般跷踢作怪底事!”却那峭壁顶上,一株大树底下,坐著一个一丈来长短骷髅:头上襄著鍁金蛾帽儿,身上锦袍的的,金甲辉辉。锦袍的的,一条抹额荔枝红;金甲辉辉,靴穿一双鹦鹅绿。看那骷髅,左手架著白鹞,右手一个指头,拨那鹞子的铃儿,口里喷喷地引这白鹞子。衙内说:“却不作怪!我如今去讨,又没路上得去。”只得在下面告道:“尊神,崔某不知尊神是何方神圣,一时走了新罗白鹞,望尊神见还则个!”看那骷髅,一似佯佯不彩。似此告了他五七番,陪了七八个大赌。这人从又不见一个人林于来,骷髅只是不彩。衙内忍不得,拿起手中弹弓,拽得满,觑得较亲,一弹于打去。一声响亮,看时,骷髅也不见,白鹞子也不见了,乘著马,出这林子前,人从都不见。著眼看那林子,四下都是青草。看看天色晚了,衙内慢慢地行,肚中又饥。下马离鞍,吊缀牵著马,待要出这山路口。看那天色:却早红日西沉,鸦鹊奔林高嗓。打鱼人停舟罢悼,望客旅贪程,烟村縧绕。山寺寂寥,玩银灯、佛前,点照。月上东郊,孤村酒稀收了。彩樵人回,攀古道,过前溪,时听旅啼虎啸,深院佳人,望夫归、倚门斜靠。

衙内独自一个牵著马,行到一处,却不是早起入来的路。星光之下,远远地望见数间草屋。衙内说:“惭愧,这里有人家时,却是好了。”迳来到跟前一看,见一座庄院:庄,庄,临堤傍冈,青瓦屋,白泥墙。桑麻映日,榆柳成行。山鸡鸣竹坞,野犬吠村坊。淡藩烟冕草舍,轻盈雾罩田桑。家有馀粮鸡犬饱,户无谣投子孙康。

衙内把马系在庄前的柳树上,然后去敲庄门。衙内说:‘过路的行人,迷路了,想借宿一晚,明天再找路回家。庄里没有人回应。’衙内又说:‘我是任中山府崔丞相的儿子,因为不见了新罗的白鹞,迷路了,想在贵庄借宿一晚。’敲了两次三次之后,才听到有人应声说:“来了,来了!”脚步声响起,有人开门出来。衙内一看,叫声苦,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早上在村酒店里的酒保。

衙内问酒保:‘你怎么在这里?’酒保说:‘官人,这里是酒保的家。我进去说了就出来了。’酒保没过多久,只见几个青衣人簇拥着一个穿红衫的女儿出来。

吴道子擅长绘画,却画不出流畅的画风;测文通能言善辩,却说不尽许多精神。衙内不敢抬头,说:‘告娘娘,崔亚迷失道路,敢在贵庄借宿一晚。明天回家,我父亲会报答您。’只见女娘说:‘我们衙内多时了,确实受到了您的宠爱。请衙内进来。’衙内说:‘岂敢擅自进入!’反复推辞,但还是被邀请进去。

到了一个草堂,灯烛明亮,青衣人端来茶水。衙内问娘娘:‘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娘娘的姓氏是什么?’女娘听到问,微微一笑,露出两排白玉般的牙齿,说出了几句话。衙内说:‘这件事真奇怪!’茶喝完后,接过茶托。衙内心想:先肚子饿了,却先喝茶!正在沉思时,女娘叫人准备酒来。

话音未落,青衣人端来果盘。转眼间,一切准备就绪:席地而坐,灯烛辉煌。酒席上摆满了奇异的杯盘,席上展示着金色的瓷器。珠子般大小的果实,玉盘上堆满了美食。珊瑚般的酒席上,美丽的青衣人捧着酒杯;粉面丫鬟在玉液杯中斟酒。

衙内叉手向前说:‘多谢赐酒,不敢接受。’女娘说:‘没关系。少喝一点。我家也是勋臣贵戚之家。’衙内说:‘不敢问娘娘,您是哪一家的?’女娘说:‘不必问,将来自然知道。’衙内说:‘家中的父母盼望我回去,请娘娘指路,让我早日回家。’女娘说:‘没关系,我家正是五伯诸侯的姻亲,衙内又是宰相之子,门当户对。我看到父亲在谈论婚事,东边的亲事不成,西边的亲事也不成,没想到姻缘却在这里相遇!’听到这里,衙内更加慌张,但不敢违抗,只能答应。

一杯两杯,酒过数巡。衙内对娘娘说:‘请指一条路,让我回家。’女娘说:‘没关系,明天我会让父亲送你回去。’衙内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自古‘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深怕得罪了您。请娘娘放心,即使不做夫妻,也请明天送我回去。’

衙内像梦游一样,突然听到外面人声和马嘶。青衣人报道:‘将军来了。’女娘说:‘爹爹来了,请衙内稍等一下。’女娘轻盈地走去。衙内问:‘这里有什么将军?’他偷偷地跟着女娘到了一堵墙边,转过一个阁楼,听到里面有声音。

衙内躲在黑暗中,用舌尖舔开纸窗一看,吓得全身冷汗,动弹不得,说:‘我的命休了!走了一夜,却来到了这个人家里。’当时,衙内从窗眼里看到阁楼里摆满了朱红色的椅子,主位上坐着一个一丈来长的骷髅,正是白天被打的那个人。

那女孩儿见父亲叫了万福,问:‘爹爹有什么事?’骷髅说:‘孩子,你不来看我吗?我白天出去,看到一只雪白的鹞子,我觉得它很奇特,就抓在手里。被一个人在山脚下打了一弹子,正好打在我眼睛上,好疼!我问山神土地,说是崔丞相的儿子崔衙内。如果我抓住这个人,就把他背绑在将军柱上,割开他的肚子取心。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着他的心肝;喝一杯酒,吃一块心肝,以报冤仇。’

话还没说完,只见一个人从屏风后面转出来,不是别人,正是早上在村酒店里的酒保。将军问:‘班犬,你听到了吗?’班犬说:‘刚听到,却很生气,崔衙内早上在店里向我买酒喝,不知道却打了将军的眼睛!’女孩儿说:‘告爹爹,他可能是误打了爹爹,希望爹爹能宽恕他!’班犬说:‘妹妹,别怪我多嘴。崔衙内刚才和妹妹在草堂喝酒。’女孩儿对父亲说:‘崔郎和奴喝酒,他是五百年前的姻亲。看在孩儿面上,请爹爹宽恕他!’将军一直很烦躁,女孩儿一直在劝。

衙内在窗外听到,说:‘这里不走,更待何时!’走出草堂,打开院门,跳上马,抽了一鞭,那马四蹄翻飞,就像翻盆撒钹,说不得‘慌不择路’,连夜胡乱走到天快亮,离开了定山。衙内说:‘惭愧!’

正说着,林子里突然冲出十几个人来,大喊一声,把衙内围住。衙内说:‘我好苦!出了龙潭,又入虎穴!’仔细一看,原来是随从人等。衙内说:‘我吓了你们一跳!’众人问衙内:‘一夜你去哪里了?今天如果不见你,我们都得打没头脑的恶官司。’衙内把昨晚的事情说了一遍。众人都拍手称快:‘幸好没有出事!我们昨晚不敢回去,就在林子里等到今天。原来新罗的白鹞飞到了林子后面的树上,刚才才找到。’那养角鹰的人说:‘崔衙内,我们在这里居住,这山里有那么多奇禽异兽,我们只好再去出猎。可惜耽误了新罗的白鹞。’衙内说:‘这东西又来了!’众人扶着衙内回到府中。

一行人离开了宴会,进了堂屋,见到了父母,行了礼。父亲说:‘一夜你没有回来,你去哪里了?妈妈担心死了。’衙内说:‘告父母,儿子昨晚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把说过的话从头到尾说了一遍。父亲焦急地说:‘小后生胡说八道!罚你在书院里,让院子看着,不得离开!’衙内只能进入书院。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当时是夏天:

夏天啊,夏天,雨后的亭台楼阁,手持轻扇,热风突然吹起,头发散开,衣襟敞开,下棋打马。古旧的鼎炉中燃烧着龙涎香,墙壁上挂着名人的画作。头顶上的竹子随风摇曳,两行青松在暗瓦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幽深。最好的是沉香李子和浮瓜,对饮其中,感觉清新爽口。

衙内已经三个月没有出过书院的门。今天天气很热,于是离开书院去后花园乘凉。坐下来后,衙内说:‘三个月不敢出书院的门,今天在这里乘凉,真是太愉快了!’听那更鼓声,已经是二更天了。只见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

月亮啊,月亮,永不停歇,夜晚在东方升起,清晨在西方落下。很少见到圆满,更多的时候是残缺。特别适合在午夜时分,最适宜在秋天这个时节。幽暗的光芒能驱散严霜,洁白的光芒能欺骗瑞雪。深夜穿窗的清风,曾让离人的心情变得痛苦。

衙内趁着月光,闲逛观赏。只见一片乌云升起,云散之处,看到一个驾着香车的人,车上载着一个妇人。看那驾车的人,就是前几天的酒保班大。香车里坐着身穿红衫的女儿,衙内在月光下认出她是之前在庄上借宿并留她喝酒的妇人。妇人下车来说:‘衙内,之前我是好意相留,你怎么不告而别呢?’衙内说:‘好!不走,左手拿着酒,右手拿着心肝当美食。求娘娘,饶了我崔某的性命!’女孩儿说:‘不用怕,我不是人,也不是鬼,我是上界神仙,与衙内是五百年前订下的姻缘,今天特意来享受这飞升之乐。’她让班大驾驶香车离开。衙内一时被这美色迷住了。

色啊,色,难以离开又容易迷惑,隐藏在深闺,藏在柳树小道。它会助长小人的志气,灭掉君子的品德。后主虽然多才多艺,但纣王却徒有力气。它是一把不痛的刀,对面杀人的贼。才知道双眼是横波,无数的贤愚都被它沉溺。

他们两个在书院里过了几天。院子说:‘这几日衙内不允许我们进入书院,这是为什么?’当夜,张管家看到一位妖媚的妇人。院子先去告诉管家婆,然后又去告诉了相公。相公非常焦虑,拿着剑进入书院。衙内看到相公,只得唱个曲子。相公说:‘我儿,我让你在书院里读书,你怎么引来了邻居家的妇女?如果朝廷知道了,会说我也放纵你这样,会妨碍你将来的仕途!’衙内只能暗自答应:‘爹爹,没有这样的事。’正要再问,只见屏风后走出一个女孩儿,叫声万福。相公看到,更加焦虑,手持宝剑,向前一步,喝道:‘住手!’剑没有下去,如果下去,那就一切都结束了。一剑下去,相公后退了三步。看手中的剑,只剩下了剑柄,他吃了一惊,剑也停不下来了。只见女孩儿说:‘相公别急!我与崔郎有五百年前的姻缘,我们应该成为夫妻。不久后我们都会成为神仙。’相公无法拒绝,只能回来和夫人商量,让请来法师。但哪里能捉得住她!

正当他们烦恼不已时,客将司来报告说:‘相公,有一位姓罗名公适的司法新到任,客将司说您不见客。’问:‘为什么不见客?’客将司把上面的事情说了一遍。罗法司说:‘这里有一位在世修行成仙的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姓罗名公远,是我的兄长。’客将司回来报告相公。”相公立即请罗真人相见。茶水喝完后,便问罗真人住在何处。得知详情后,便修书一封请罗公远下山,到府中相见。崔丞相看到罗真人,果然长得非常特别。便领着他到书院中,与那位妇人相见。罗真人劝告那位妇人:‘看在我的面子上,放过崔衙内。’妇人哪里肯听。罗真人再三劝告,她也不从。于是他施展法术,突然刮起一阵怪风:

风啊,风,吹动翠绿飘落红花,时而南,时而北,时而西,时而东。春天吹开柳叶,秋天使梧桐落叶。凉风进入朱门之内,寒风增添在简陋的巷中。像鼓声摇撼陆地,像雷声震撼晴空。天地间收起尘埃变得干净,太阳移动,阴影也随之改变。

那阵风过后,叫来两个道童。一个手持一条缚魔索,一个手持一条黑柱杖,罗真人命令道童捉拿那妇女。妇女看到道童来捉,她叫了一声班大。从虚空中跳下班大,愤怒地举起双拳,前来抵抗。原来邪恶不能战胜正义,被两个道童用一条索子先绑住了班大,然后绑住了穿红衫的女儿。喝令她们现出原形,班大变成了一只大虫,红衫女儿变成了一个红兔儿,说:‘骷髅神,原来晋朝的一个将军,死后葬在定山之上。时间久了,变成了妖怪。’罗真人斩断了这三个妖怪,救了崔衙内的性命。从此以后,定山一路太平无事。这段故事叫做《新罗白鹞》、《定山三怪》。有诗为证:

虎奴兔女活骷髅,成群作怪山上头。自从真人明断后,行人但道永无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警世通言-卷十九-注解

崔衙内白鹞招妖:崔衙内指的是崔亚,是崔丞相的儿子。白鹞是一种猛禽,这里指的是新罗国进贡给崔丞相的珍贵白鹞。招妖可能指的是招来了不祥之事。

定山三怪:这是《崔衙内白鹞招妖》的另一个名称,可能是指故事发生地的某种神秘或超自然现象。

新罗白鹞:新罗是古代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白鹞是一种珍贵的鸟类,这里可能是指崔衙内丢失的珍贵物品。

早退禾朝宠责妃:早退禾朝指的是早退朝,宠责妃则是指宠爱妃子。

蓬莱殿里迎薄驾,花尊楼前进荔枝:蓬莱殿是皇宫中的宫殿,薄驾指皇帝轻车简从而来,花尊楼和荔枝则是指皇宫中的奢华。

揭鼓未终聋鼓动,羽衣犹在战衣追:揭鼓可能是指击鼓,聋鼓动则是指鼓声震耳欲聋,羽衣和战衣分别指古代的轻便服装和战时服装。

子孙翻作升平祸,不念先皇创业时:子孙翻作升平祸意味着子孙的行为导致了原本和平繁荣的局面出现了祸患,不念先皇创业时则是指忘记了先皇的创业艰辛。

玄宗:指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第七位皇帝。

姚崇、宋琼:姚崇和宋琼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

杨国忠、李林甫:杨国忠和李林甫是唐玄宗晚期的宰相,他们的执政期间被认为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内作色荒,外作禽荒,耽酒嗜音,峻字雕墙:这四句话是对唐玄宗晚年荒淫无度生活的描述,内作色荒指沉迷女色,外作禽荒指荒废朝政,耽酒嗜音指沉溺于酒色,峻字雕墙则是指奢侈无度。

杨太真:指杨贵妃,唐玄宗的宠妃。

安禄山:安禄山是唐朝末年的叛乱领袖,曾攻占长安,建立了短暂的政权。

高力士:高力士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宦官,曾协助唐玄宗处理朝政。

新罗:古代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与唐朝有外交关系。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因诗歌中的讽刺而遭到贬官。

定州中山府:唐朝的一个州府,故事发生地。

五放家:指善于放鹰的人。

水磨角靶弹弓,雁木乌椿弩子,架眼圆铁爪嘴弯鹰,牵拾耳细腰深口犬:这些都是古代狩猎时使用的工具和猎犬。

张翼德:即张飞,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以勇猛著称。

王彦章: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名将,以勇猛和善于用箭著称。

酒:酒在古代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常用于宴请宾客、表达情感。在古代,酒是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欢乐、友谊和尊贵。

邀朋会友:指邀请朋友聚会,古代文人墨客常以此方式交流思想,增进友谊。

君莫待,时长久,名呼食前,礼于茶后:这是一句劝酒词,意为不要等待太久,时间不等人,应该在吃饭前先喝点酒,茶后行礼。

李白一饮一石,刘伶解醒五斗:李白和刘伶都是唐代著名诗人,这里用他们的饮酒量来比喻饮酒豪放。

公子沾唇脸似桃,佳人入腹腰如柳:形容饮酒后人的面容和姿态,公子饮酒后脸色红润如桃,佳人饮酒后腰肢柔软如柳。

衙内:古代对官家子弟的称呼,这里指崔衙内。

筛下酒色红:筛酒时酒液呈现出红色,形容酒的颜色。

三魂七魄:中国古代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概念,指人的精神和灵魂。

浮米:酒中漂浮的米粒,可能是酒糟。

郭、郊、野、迫:古代对地域的划分,郭指城外,郊指郊外,野指野外,迫指逼近。

北岳恒山:恒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山西省,有“人迹罕至”之称。

罗翠黛,列青蓝,洞云缥缈,涧水滑琴:形容山景的美丽,罗翠黛指山色,列青蓝指天空,洞云缥缈指云雾,涧水滑琴指涧水流动的声音。

季世七贤,盛时四皓:古代指有才德的人,季世七贤指唐代七位才子,盛时四皓指春秋时期的四位贤人。

屹膊上架著,一枚角畸:屹膊指强壮的臂膀,角畸指角鹰。

新罗白鹞,角鹰:新罗白鹞和角鹰都是古代的猎鹰品种,用于狩猎。

五轮八光左右两点神水:古代传说中的神秘之物,这里可能指某种特殊的箭矢。

乾红兔儿:指红色的野兔。

水磨角靶弹弓:一种古代的弹弓,角靶指弹弓的把手。

骷髅:指死者的骨架,这里可能指某种神灵或妖怪。

鍁金蛾帽儿,锦袍,金甲:古代服饰,鍁金指金色的金属,蛾帽儿指一种帽子,锦袍指华丽的衣服,金甲指金色的铠甲。

彩樵人回,攀古道,过前溪,时听旅啼虎啸,深院佳人,望夫归、倚门斜靠:描绘了一幅山林深处的宁静景象,彩樵人指伐木的人,旅啼指旅人的哭泣,虎啸指老虎的吼叫,佳人指美丽的女子,望夫归指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

庄前柳树:庄院前的柳树,古代常用来系马。

借宿:借别人的地方过夜。

乾红衫:乾红衫,可能是指红色的干练的衣衫,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服饰。

丹青:指绘画艺术。

措不出风流体段:形容画技高超,难以用言语表达。

测文通能舌辨:指善于言辞,能言善辩。

精神:指精神风貌,这里可能是指崔衙内的精神状态。

娘娘:古代对女性尊称,这里可能是指那位乾红衫的女儿。

勋臣贵戚之家:指有功勋的官员及其家族。

幕天席地:形容宴会非常丰盛,如同在露天举行。

金毗王学:可能是指精美的酒杯。

珊瑚筵上:珊瑚制成的宴席。

硫刀杯中:硫磺制成的酒杯。

粉面丫鬟:面容白皙的年轻女仆。

玉液:美酒。

五伯诸侯:古代的五个诸侯国。

班犬:可能是酒保的名字。

定山:地名,位于今浙江省。

犒设:宴席。

院子:指家中的仆人。

拈指间: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日月如梭: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夏:指夏季,一年四季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夏季象征着生长和繁荣。

雨馀亭厦:雨后剩余的亭台楼阁,指雨后景象。

纨扇轻:纨扇,古代的一种扇子,用丝绸制成,轻便。

煎风乍:煎,形容风热,乍,突然,形容风突然变得炎热。

散发披襟:散发,不束发,披襟,敞开衣襟,形容自由自在。

弹棋打马:弹棋,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打马,古代的一种游戏,指骑马。

古鼎焚龙涎:古鼎,古代的铜鼎,龙涎,龙涎香,一种香料。

照壁名人画:照壁,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名人画,名人的画作。

当头竹往风生:当头,正对着,竹,竹子,风生,风吹起。

两行青松暗瓦:青松,青色的松树,暗瓦,暗色的瓦片。

沉李与浮瓜:沉李,成熟的李子,浮瓜,漂浮的瓜,指新鲜水果。

对青搏旋开新鲜:对青,对着青色,搏旋,旋转,开新鲜,指新鲜出炉。

书院:古代读书人学习的地方,也是科举考试的场所。

乘凉:在凉爽的地方休息,避暑。

更点: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月:月亮,夜晚天空中的卫星。

元休无歇:元,最初,休,休息,无歇,不停歇。

团圆:团圆,家人团聚,比喻完整。

呜缺:呜,悲伤,缺,不完整,指月亮不完整。

三秋节: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节日,指中秋节。

幽光:微弱的光芒。

皓色:洁白的光色。

瑞雪:好兆头的雪,常用来比喻吉祥。

离情:离别之情。

色:美色,指女色。

隐深闺:深闺,指深居简出的女子。

藏柳陌:柳陌,指柳树成荫的道路,这里指美女的居所。

长小人志:长,增长,小人志,小人的野心。

灭君子德:灭,消灭,君子德,君子的品德。

后主:指南朝陈的末代皇帝陈叔宝,以荒淫著称。

纣王:指商朝末代君主纣王,以暴虐著称。

横波:指美女的眼神,如水波般流转。

贤愚:贤能和愚笨的人。

色迷:被美色迷惑。

妖媚:妖艳而吸引人的女子。

法官:古代的司法官。

罗真人:罗真人,指罗公远,传说中的仙人。

缚魔索:用来束缚魔怪的绳索。

黑柱杖:黑色的柱形法器。

道童:道教的徒弟。

骷髅神:骷髅神,传说中的鬼怪。

白鹞:一种猛禽,比喻勇猛的人。

断:解决,处理。

太平无事:没有战乱和灾难,非常安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警世通言-卷十九-评注

夏日的炎热中,亭厦之下一场雨后,纨扇轻摇,煎风乍起,诗人散发披襟,弹棋打马,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古鼎中焚着龙涎香,照壁上挂着名人画作,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竹子随风摇曳,青松隐于暗瓦之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之美。

衙内三个月不出书院门,今日却因天热而前往后花园乘凉,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引发诗人对月亮的感慨。月亮的圆缺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而午夜时分,月亮的光辉最为明亮,三秋节时,月亮也最为圆满,这种对比突显了月亮的神秘与美好。

衙内偶遇一位美丽的女子,原来她是上界神仙,与衙内有着五百年姻缘。这种奇幻的情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学中常见的神仙传说。

文中对“色”的描写,既有对美色的赞美,也有对沉迷美色的警示。‘色’难离易惑,隐于深闺,藏于柳陌,长小人志,灭君子德,这种对比揭示了美色对人的诱惑与危害。

崔丞相对儿子的教育十分严格,不允许他沉迷于美色。然而,当神仙女子出现时,崔丞相也感到了无奈。这种情节既展现了神仙的神秘力量,也反映了现实世界中人性的复杂。

罗真人出现,用道法制服了妖怪,救了崔衙内的性命。这段情节充满了奇幻色彩,同时也体现了道教文化在古代文学中的影响。

文末的诗句,既是对故事情节的总结,也是对神仙传说的肯定。‘虎奴兔女活骷俱,作怪成群山上头’描绘了妖怪的形态,‘一自真人明断后,行人但道永无忧’则表现了神仙的力量,使得人们从此无忧无虑。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警世通言-卷十九》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57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