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房玄龄(579年-648年),唐代著名历史学家和政治家,晋书的编纂工作大多是在唐代完成的。房玄龄是唐朝初期的功臣之一,也是《晋书》的主要作者之一,《晋书》是二十四史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晋书》是唐代的史学家房玄龄等编纂的关于晋朝历史的书籍,内容涵盖了晋朝从西晋到东晋的历史进程。全书记录了晋朝的开国历程、战争、宫廷斗争、经济、文化等方面,并对晋朝的许多重要人物进行了详细的传记。书中着重讲述了西晋的统一与灭亡以及东晋的建立与发展,对晋朝的历史变迁、政治风云与人物命运进行了深入探讨。《晋书》不仅是研究晋朝历史的主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经典之一,对后代的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晋书-载记-第十二章-原文
苻洪,字广世,略阳临渭氐人也。
其先盖有扈之苗裔,世为西戎酋长。
始其家池中蒲生,长五丈,五节如竹形,时咸谓之蒲家,因以为氏焉。
父怀归,部落小帅。
先是,陇右大雨,百姓苦之,谣曰:“雨若不止,洪水必起。”故因名曰洪。
好施,多权略,骁武善骑射。
属永嘉之乱,乃散千金,召英杰之士访安危变通之术。
宗人蒲光、蒲突遂推洪为盟主。
刘曜僭号长安,光等逼洪归曜,拜率义侯。
曜败,洪西保陇山。
石季龙将攻上邽,洪又请降。
季龙大悦,拜冠军将军,委以西方之事。
季龙灭石生,洪说季龙宜徙关中豪杰及羌戎内实京师。
季龙从之,以洪为龙骧将军、流人都督,处于枋头。
累有战功,封西平郡公,其部下赐爵关内侯者二千余人,以洪为关内领侯将。
冉闵言于季龙曰:“苻洪雄果,其诸子并非常才,宜密除之。”
季龙待之愈厚。
及石遵即位,闵又以为言,遵乃去洪都督,余如前。
洪怨之,乃遣使降晋。
后石鉴杀遵,所在兵起,洪有众十余万。
永和六年,帝以洪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
时有说洪称尊号者,洪亦以谶文有“草付应王”,又其孙坚背有“草付”字,遂改姓苻氏,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
洪谓博士胡文曰:“孤率众十万,居形胜之地,冉闵、慕容俊可指辰而殄,姚襄父子克之在吾数中,孤取天下,有易于汉祖。”
初,季龙以麻秋镇枹罕,冉闵之乱,秋归鄴,洪使子雄击而获之,以秋为军师将军。
秋说洪西都长安,洪深然之。
既而秋因宴鸩洪,将并其众,世子健收而斩之。
洪将死,谓健曰:“所以未入关者,言中州可指时而定。今见困竖子,中原非汝兄弟所能办。关中形胜,吾亡后便可鼓行而西。”言终而死,年六十六。
健僭位,伪谥惠武帝。
苻健,字建业,洪第三子也。
初,母姜氏梦大罴而孕之,及长,勇果便弓马,好施,善事人,甚为石季龙父子所亲爱。
季龙虽外礼苻氏,心实忌之,乃阴杀其诸兄,而不害健也。
及洪死,健嗣位,去秦王之号,称晋爵,遣使告丧于京师,且听王命。
时京兆杜洪窃据长安,自称晋征北将军、雍州刺史,戎夏多归之。
健密图关中,惧洪知之,乃伪受石祗官,缮宫室于枋头,课所部种麦,示无西意,有知而不种者,健杀之以徇。
既而自称晋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雍州刺史,尽众西行,起浮桥于盟津以济。
遣其弟雄率步骑五千入潼关,兄子菁自轵关入河东。
健执菁手曰:“事若不捷,汝死河北,我死河南,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济,焚桥,自统大众继雄而进。
杜洪遣其将张先要健于潼关,健逆击破之。
健虽战胜,犹修笺于洪,并送名马珍宝,请至长安上尊号。
洪曰:“币重言甘,诱我也。”
乃尽召关中之众来距。
健筮之,遇《泰》之《临》,健曰:“小往大来,吉亨。昔往东而小,今还西而大,吉孰大焉!”
是时众星夹河西流,占者以为百姓还西之象。
健遂进军,次赤水,遣雄略地渭北,又败张先于阴槃,擒之,诸城尽陷,菁所至无不降者,三辅略定。
健引兵至长安,洪奔司竹。
健入而都之,遣使献捷京师,并修好于桓温。
健军师将军贾玄硕等表健为侍中、大都督关中诸军事、大单于、秦王,健怒曰:“我官位轻重,非若等所知。”
既而潜使讽玄硕等使上尊号。
永和七年,僭称天王、大单于,赦境内死罪,建元皇始,缮宗庙社稷,置百官于长安。
立妻强氏为天王皇后,子苌为天王皇太子,弟雄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领雍州刺史,自余封授各有差。
初,杜洪之奔也,招晋梁州刺史司马勋。
至是,勋率步骑三万入秦川,健败之于五丈原。
八年,健僭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诸公进为王,以大单于授其子苌。
杜洪屯宜秋,为其将张琚所杀,琚自立为秦王,置百官。
健率步骑二万攻琚,斩其首。
健至自宜秋,遣雄、菁率众掠关东,并援石季龙豫州刺史张遇于许昌,与晋镇西将军谢尚战于颍水之上,王师败绩。
雄乘胜逐北,至于垒门,杀伤太半,遂虏遇及其众归于长安,拜遇司空、豫州刺史,镇许昌。
雄攻王擢于陇上,擢奔凉州,雄屯陇东。
张重华拜擢征东大将军,使与其将张弘、宋修连兵伐雄。
雄与菁率众击败之,获弘、修送长安。
初,张遇自许昌来降,健纳遇后母韩氏为昭仪,每于众中谓遇曰:“卿,吾子也。”
遇惭恨,引关中诸将欲以雍州归顺,乃与健中黄门刘晃谋夜袭健,事觉,遇害。
于是孔特起池阳,刘珍、夏侯显起鄠,乔景起雍,胡阳赤起司竹,呼延毒起霸城,众数万人,并遣使诣征西桓温、中军殷浩请救。
雄遣菁掠上洛郡,于丰阳县立荆州,以引南金奇货、弓竿漆蜡,通关市,来远商,于是国用充足,而异贿盈积矣。
十年,温率众四万趋长安,遣别将入淅川,攻上洛,执健荆州刺史郭敬,而遣 司马勋掠西鄙。
健遣其子苌率雄、菁等众五万,距温于尧柳城、愁思堆。
温转战而 前,次于灞上,苌等退营城南。
健以羸兵六千固守长安小城,遣精锐三万为游军以 距温。
三辅郡县多降于温。
健别使雄领骑七千,与桓冲战于白鹿原,王师败绩,又 破司马勋于子午谷。
初,健闻温之来也,收麦清野以待之,故温众大饥。
至是,徙 关中三千余户而归。
及至潼关,又为苌等所败,司马勋奔还汉中。
其年,西虏乞没军邪遣子入侍,健于是置来宾馆于平朔门以怀远人。
起灵台于 杜门。
与百姓约法三章,薄赋卑宫,垂心政事,优礼耆老,修尚儒学,而关右称来 苏焉。
新平有长人见,语百姓张靖曰:‘苻氏应天受命,今当太平,外面者归中而安 泰。’
问姓名,弗答,俄而不见。
新平令以闻,健以为妖,下靖狱。
会大雨霖,河、 渭溢,蒲津监冠登得一屐于河,长七尽三寸,人迹称之,指长尺余,文深一寸。
健 叹曰:‘覆载之中何所不有,张靖所见定不虚也。’赦之。
蝗虫大起,自华泽至陇 山,食百草无遗。
牛马相敢毛,猛兽及狼食人,行路断绝。
健自蠲百姓租税,减 膳撤悬,素服避正殿。
初,桓温之入关也,其太子苌与温战,为流矢所中死。
至是,立其子生为太子。
健寝疾,菁勒兵入东宫,将杀苻生自立。
时生侍健疾,菁以健为死,回攻东掖门。
健闻变,升端门陈兵,众皆舍杖逃散,执菁杀之。
数日,健死,时年三十九,在位 四年。
伪谥明皇帝,庙号世宗,后改曰高祖。
生字长生,健第三子也。
幼而无赖,祖洪甚恶之。
生无一目,为兒童时,洪戏 之,问侍者曰:‘吾闻瞎兒一泪,信乎?’
侍者曰:‘然。’
生怒,引佩刀自刺出血,曰:‘此亦一泪也。’
洪大惊,鞭之。
生曰:‘性耐刀槊,不堪鞭捶。’
洪:‘汝为尔不已,吾将以汝为奴。’
生:‘可不如石勒也。’
洪惧,跣而掩其口, 谓健曰:‘此兒狂勃,宜早除之,不然,长大必破人家。’
健将杀之,雄止之曰:‘兒长成自当修改,何至便可如此!’
健乃止。
及长,力举千钧,雄勇好杀,手格 猛兽,走及奔马,击刺骑射,冠绝一时。
桓温之来伐也,生单马入阵,搴旗斩将者 前后十数。
苌既死,健以谶言三羊五眼应符,故立为太子。
健卒,僭即皇帝位,大赦境内, 改年寿光,时永和十二年也。
尊其母强氏为皇太后,立妻梁氏为皇后。
以吕婆楼为 侍中、左大将军,苻安领太尉,苻柳为征东大将军、并州牧,镇蒲坂,苻謏为镇东 大将军、豫州牧,镇陕城,自余封授有差。
初,生将强怀与桓温战没,其子延未及封而健死。
会生出游,怀妻樊氏于道上 书,论怀忠烈,请封其子。
生怒,射而杀之。
伪中书监胡文、中书令王鱼言于生曰:‘比频有客星孛于大角,荧惑入于东井。’
大角为帝坐,东井秦之分野,于占,不出 三年,国有大丧,大臣戮死。
愿陛下远追周文,修德以禳之,惠和群臣,以成康哉之美。
生曰:‘皇后与朕对临天下,亦足发塞大丧之变。毛太傅、梁车骑、梁仆 射受遗辅政,可谓大臣也。’
于是杀其妻梁氏及太傅毛贵,车骑、尚书令梁楞,左 仆射梁安。
未凡,又诛侍中、丞相雷弱兒及其九子、二十七孙。
诸羌悉叛。
弱兒, 南安羌酋也,刚鲠好直言,见生嬖臣赵韶、董荣乱政,每大言于朝,故荣等谮而诛 之。
生虽在谅闇,游饮自若,荒耽淫虐,杀戮无道,常弯弓露刃以见朝臣,锤钳锯 凿备置左右。
又纳董荣之言,诛其司空王堕以应日蚀之灾。
飨群臣于太极前殿,饮 酣乐奏,生亲歌以和之。
命其尚书辛牢典劝,既而怒曰:‘何不强酒?犹有坐者!’
引弓射牢而杀之。
于是百僚大惧,无不引满昏醉,污服失冠,蓬头僵仆,生以为乐。
生闻张祚见杀,玄靓幼冲,命其征东苻柳参军阎负、梁殊使凉州,以书喻之。
负、殊至姑臧,玄靓年幼,不见殊等。
其凉州牧张瓘谓负、殊曰:‘孤之本朝,世执忠节,远宗大晋,臣无境外之交,君等何为而至?’
负、殊曰:‘晋王以邻籓义好,有自来矣。虽拥阻山河,然风通道会,不欲使羊、陆二公独美于前。主上以钦明绍统,八表宅心,光被四海,格于天地。晋王思与张王齐曜大明,交玉帛之好,兼与君公同金兰之契,是以不远而来,有何怪乎!’
瓘曰:‘羊、陆一时之事,亦非纯臣之义也。本朝六世重光,固忠不贰,若与苻征东交玉帛之好者,便是上违先公纯诚雅志,下乘河右遵奉之情。’
负、殊曰:‘昔微去殷,项伯归汉,虽背君违亲,前史美其先觉。亡晋之余,远逃江会,天命去之,子故尊先王翻然改图,北面二赵,盖神算无方,鉴机而作。君公若欲称制河西,众旅非秦之敌,如欲宗归遗晋,深乖先君雅旨,孰若远踪窦融附汉之规,近述先王归赵之事,垂祚无穷,永享遐祉乎?’
瓘曰:‘中州无信,好食誓言。往与石氏通好,旋见寇袭。中国之风,诫在昔日,不足复论通和之事也。’
负、殊曰:‘三王异政,五帝殊风,赵多奸诈,秦以义信,岂可同年而语哉!张先、杨初皆擅兵一方,不供王贡,先帝命将擒之,宥其难恕之罪,加以爵封之荣。今上道合二仪,慈弘山海,信符阴阳,御物无际,不可以二赵相况也。’
瓘曰:‘秦若兵强化盛,自可先取江南,天下自然尽为秦有,何辱征东之命!’
负、殊曰:‘先帝以大圣神武,开构鸿基,强燕纳款,八州顺轨。主上钦明,道必隆世,慨徽号拥于河西,正朔未加吴会,以吴必须兵,凉可以义,故遣行人先申大好。如君公不能蹈机而发者,正可缓江南数年之命,回师西旆,恐凉州弗可保也。’
瓘曰:‘我跨据三州,带甲十万,西包昆域,东阻大河,伐人有余,而况自固!秦何能为患!’
负、殊曰:‘贵州险塞,孰若崤、函?五郡之众,何如秦、雍?张琚、杜洪因赵之成资,据天阻之固,策三秦之锐,藉陆海之饶,劲士风集,骁骑如云,自谓天下可平,关中可固,先帝神矛一指,望旗冰解,人咏来苏,不觉易主。燕虽武视关东,犹以地势之义,逆顺之理,北面称籓,贡不逾月。致肃慎楛矢,通九夷之珍;单于屈膝,名王内附。控弦之士百有余万,鼓行而济西河者,君公何以抗之?盍追遵先王臣赵故事,世享大美,为秦之西籓。’
瓘曰:‘然秦之德义加于天下,江南何以不宾?’
负、殊曰:‘文身之俗,负阻江山,道洚先叛,化盛后宾,自古而然,岂但今也!故《诗》曰:‘蠢尔蛮荆,大邦为仇。’言其不可以德义怀也。’
瓘曰:‘秦据汉旧都,地兼将相,文武辅臣,领袖一时者谁也?’
负、殊曰:‘皇室懿籓,忠若公旦者,则大司马、武都王安,征东大将军、晋王柳;文武兼才,神器秀拔,入可允厘百工,出能折冲万里者,卫大将军、广平王黄眉,后将军、清河王法,龙骧将军、东海王坚之兄弟;其耆年硕德,德侔尚父者,则太师、录尚书事、广宁公鱼遵;其清素刚严,骨鲠贞亮,则左光禄大夫强平,金紫光禄程肱、牛夷;博闻强识,探赜索幽,则中书监胡文,中书令王鱼,黄门侍郎李柔;雄毅厚重,权智无方,则左卫将军李威,右卫将军苻雅;才识明达,令行禁止,则特进、领御史中丞梁平老,特进、光禄大夫强汪,侍中、尚书吕婆楼;文史富赡,郁为文宗,则尚书右仆射董荣,秘书监王飏,著作郎梁谠;骁勇多权略,攻必取,战必胜,关、张之流,万人之敌者,则前将军、新兴王飞,建切将军邓羌,立忠将军彭越,安远将军范俱难,建武将军徐盛;常伯纳言,卿校牧守,则人皆文武,莫非才贤;其余怀经世之才,蕴佐时之略,守南山之操,遂而不夺者,王猛、朱肜之伦,相望于岩谷。济济多士,焉可罄言!姚襄、张平一时之杰,各拥众数万,狼顾偏方,皆委忠献款,请为臣妾。小不事大,《春秋》所诛,惟君公图之。’
瓘笑曰:‘此事决之主上,非身所了。’
负、殊曰:‘凉王虽天纵英睿,然尚幼冲,君公居伊、霍之任,安危所系,见机之义,实在君公。’
瓘新辅政,河西所在兵起,惧秦师之至,乃言于玄靓,遣使称籓,生因其所称而授之。
慕容俊遣将慕舆长卿等率众七千入自轵关,攻幽州刺史张哲于裴氏堡。
晋将军刘度等率众四千,攻青州刺史袁朗于卢氏。
生遣其前将军苻飞距晋,建节邓羌距燕。
飞未至而度退。
羌及长卿战于堡南,大败之,获长卿及甲首二千七百余级。
姚襄率众万余,攻其平阳太守苻产于匈奴堡,苻柳救之,为襄所败,引还蒲坂。
襄遂攻堡,克之,杀苻产,尽坑其众,遣使从生假道,将还陇西。
生将许之,苻坚谏曰:‘姚襄,人杰也,今还陇西,必为深害,不如诱以厚利,伺隙而击之。’
生乃止。
遣使拜襄官爵,襄不受,斩其使者,焚所送章策,寇掠河东。
生怒,命其大将军事张平讨之。
襄乃卑辞厚币与平结为兄弟,平更与襄通和。
生发三辅人营渭桥,金紫光禄大夫程肱以妨农害时,上疏极谏。
生怒,杀之。
长安大风,发屋拔树,行人颠顿,宫中奔扰,或称贼至,宫门昼闭,五日乃止。
生推告贼者,杀之,刳而出其心。
左光禄大夫强平谏曰:
元正盛旦,日有蚀之,
正阳神朔,昏风大起,
兼水旱不时,兽灾未息,
此皆由陛下不勉强于政事,乖和气 所致也。
愿陛下务养元元,平章百姓,
弃纤介之嫌,含山岳之过,
致敬宗社,爱礼 公卿,
去秋霜之威,垂三春之泽,
则奸回寝止,妖昆自消,
乾灵祗祐皇家,永保无穷之美矣。
生怒,以为妖言,凿其顶而杀之。
平之囚也,伪卫将军苻黄眉、前将军苻飞、建节邓羌侍宴禁中,叩头固谏,以 太后为言。
平即生母强氏之弟也。
生既弗许,强氏忧恨而死。
生下书曰:
朕受皇天之命,承祖宗之业,君临万邦,子育百姓,
嗣统已来,有何不善,而谤讟之音扇满天下。
杀不过千,而谓刑虐。
行者比肩,未足为稀。
方 当峻刑极罚,复如朕何!
时猛兽及狼大暴,昼则断道,夜则发屋,
惟害人而不食 六畜。
自生立一年,兽杀七百余人,百姓苦之,
皆聚而邑居。
为害滋甚,遂废农桑,
内外凶惧。
群臣奏请禳灾,生曰:
野兽饥则食人,饱当自止,
终不能累年为患也。
天岂不子爱群生,而年年降罚,
正以百姓犯罪不已,将助朕专杀而施刑教故耳。
但 勿犯罪,何为怨天而尤人哉!
生如阿房,遇兄与妹俱行者,逼令为非礼,不从,生怒杀之。
又宴群臣于咸阳 故城,有后至者,皆斩之。
尝使太医令程延合安胎药,问人参好恶并药分多少,
延 曰:
虽小小不具,自可堪用。
生以为讥其目,凿延目出,
然后斩之。
有司奏:
太白犯东井。
东井,秦之分也,
太白罚星,必有暴兵起于京师。
生 曰:
星入井者,必将渴耳,
何所怪乎!
姚襄遣姚兰、王钦卢待招动鄜城、定阳、北地、芹川诸羌胡,
皆应之,有众二 万七千,进据黄落。
生遣苻黄眉、苻坚、邓羌率步骑万五千讨之。
襄深沟高垒,固 守不战。
邓羌说黄眉曰:
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襄频为桓温、张平所败,锐气丧 矣。
今谋固垒不战,是穷寇也。
襄性刚很,易以刚动,
若长驱鼓行,直压其垒,
襄 必忿而出师,
可一战擒也。
黄眉从之,遣羌率骑三千军于垒门。
襄怒,尽锐出战。
羌伪不胜,引骑而退,
襄追之于三原,
羌回骑距襄。
俄而黄眉与坚至,
大战,斩之,
尽俘其众,
黄眉等振旅而归。
黄眉虽有大功,
生不加旌赏,
每于众中辱之。
黄眉怒,
谋杀生自立,
事发,
伏诛,
其王公亲戚多有死者。
初,
生梦大鱼食蒲,
又长安谣曰:
东海大鱼化为龙,
男便为王女为公。
问在 何所洛门东。
东海,
苻坚封也,
时为龙骧将军,
第在洛门之东。
生不知是坚,
以 谣梦之故,
诛其侍中、太师、录尚书事鱼遵及其七子、十孙。
时又谣曰:
百里望 空城,
郁郁何青青。
瞎兒不知法,
仰不见天星。
于是悉坏诸空城以禳之。
金紫光 禄大夫牛夷惧不免祸,
请出镇上洛。
生 曰:
卿忠肃笃敬,
宜左右朕躬,
岂有外镇之理。
改授中军。
夷惧,
归而自杀。
初,
生少凶暴嗜酒,
健临死,
恐其不能保全家业,
诫之曰:
酋师、大臣若不从汝命,
可渐除之。
及即伪位,
残虐滋甚,
耽湎于酒,
无复昼夜。
群臣朔望朝谒,
罕有见者,
或至暮方出,
临朝辄怒,
惟行杀戮。
动连月昏醉,
文奏因之遂寝。
纳奸佞之言,
赏罚失中。
左右或言陛下圣明宰世,
天下惟歌太平。
生 曰:
媚于我也。
引而斩之。
或言陛下刑罚微过。
曰:
汝谤我也。
亦斩之。
所幸妻妾小有忤旨,
便杀之,
流其尸于渭水。
又遣宫人与男子裸交于殿前。
生剥牛羊驴马,
活爓鸡豚鹅,
三五十为群,
放之殿中。
或剥死囚面皮,
令其歌舞,
引群臣观之,
以为嬉乐。
宗室、
勋旧、
亲戚、
忠良杀害略尽,
王公在位者悉以疾告归,
人情危骇,
道路以目。
既自有目疾,
其所讳者不足、
不具、
少、
无、
缺、
伤、
残、
毁、
偏、
只之言
皆不得道,
左右忤旨而死者不可胜纪,
至于截胫、
刳胎、
拉胁、
锯颈者动有千数。
太史令康权言于生曰:
昨夜三月并出,
勃星入于太微,
遂入于东井。
兼自去 月上旬沈阴不雨,
迄至于今,
将有下人谋上之祸,
深愿陛下修德以消之。
生怒,
以为妖言,
扑而杀之。
生夜对侍婢曰:
阿法兄弟亦不可信,
明当除之。
是夜清河王苻法梦神告之曰:
旦将祸集汝门,
惟先觉者可以免之。
寤而心悸。
会侍婢来告,
乃与特进梁 平老、
强汪等率壮士数百人潜入云龙门,
苻坚与吕婆楼率麾下三百余人鼓噪继进,
宿卫将士皆舍杖归坚。
生犹昏寐未寤。
坚众既至,
引生置于别室,
废之为越王,
俄而杀之。
生临死犹饮酒数斗,
昏醉无所知矣。
时年二十三,
在位二年,
伪谥厉王。
苻雄,
字元才,
洪之季子也。
少善兵书,
而多谋略,
好施下士,
便弓马,
有政术。
健僭位,
为佐命元勋,
权侔人主,
而谦恭奉法。
健常 曰:
元才,
吾姬旦也。
及卒,
健哭之欧血,
曰:
天不欲吾定四海邪?
何夺元才之速也!
子坚,
别有载 记。
王堕,字安生,京兆霸城人也。
博学有雄才,明天文图纬。
苻洪征梁犊,以堕 为司马,谓洪曰:‘谶言苻氏应王,公其人也。’
洪深然之。
及为宰相,著匪躬之称。
健常叹曰:‘天下群官皆如王令君者,阴阳曷不和乎!’
甚敬重之。
性刚峻疾恶,雅好直言。
疾董荣、强国如仇雠,每于朝见之际,略不与言。
人谓之曰:‘董尚书贵幸一时,公宜降意。’
堕曰:‘董龙是何鸡狗,而令国士与之言乎!’
荣闻而惭恨,遂劝生诛之。
及刑,荣谓堕曰:‘君今复敢数董龙作鸡狗?’
堕瞋目而叱之。
龙,荣之小字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晋书-载记-第十二章-译文
苻洪,字广世,是略阳临渭氐人。他的祖先可能是有扈氏的后代,世代担任西戎的酋长。起初,他家池塘中长出了五丈长的蒲草,分为五节,形状像竹子,当时的人都称他家为蒲家,因此就用蒲作为姓氏。他的父亲名叫怀归,是部落的小首领。在此之前,陇右地区下了大雨,百姓苦不堪言,有民谣说:‘雨若不停,洪水必起。’因此给他取名为洪。他喜欢施舍,多权谋,勇猛善骑射。在永嘉之乱时,他散尽千金,召集英才之士,寻求安危变通的策略。他的宗族蒲光、蒲突推举他为盟主。刘曜在长安称帝,蒲光等人逼迫苻洪归附刘曜,被封为率义侯。刘曜战败后,苻洪西迁至陇山。石季龙要攻打上邽,苻洪又请求投降。石季龙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冠军将军,委托他处理西方的事务。
石季龙灭掉石生后,苻洪建议石季龙把关中的豪杰和羌戎迁到京师,以充实国力。石季龙采纳了这一建议,任命苻洪为龙骧将军、流人都督,驻扎在枋头。苻洪累积战功,被封为西平郡公,他的部下有二千余人被封为关内侯,苻洪被封为关内领侯将。冉闵对石季龙说:‘苻洪英勇果断,他的儿子们并不都是非凡之才,应该秘密除掉他们。’石季龙对他更加优待。等到石遵即位,冉闵再次提出此事,石遵于是免去苻洪的都督职务,其他职务照旧。苻洪对此感到怨恨,于是派人向晋朝投降。后来石鉴杀死了石遵,各地纷纷起兵,苻洪拥有十多万军队。
永和六年,皇帝任命苻洪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当时有人建议苻洪称帝,苻洪也认为谶文中有‘草付应王’的说法,再加上他的孙子坚背上有‘草付’字样,于是改姓苻,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苻洪对博士胡文说:‘我率领十万大军,占据有利地形,冉闵、慕容俊可以一举消灭,姚襄父子也难逃我手,我夺取天下,比汉祖刘邦还要容易。’最初,石季龙派麻秋镇守枹罕,冉闵之乱时,麻秋回到鄴城,苻洪派儿子苻雄击败并俘虏了他,任命麻秋为军师将军。麻秋劝说苻洪迁都长安,苻洪深以为然。不久,麻秋在宴会上毒杀了苻洪,企图吞并他的军队,世子苻健收兵并杀死了麻秋。苻洪临死前对苻健说:‘之所以没有进入关中,是因为我说中原可以指日而定。现在看到这些竖子,中原不是你兄弟所能处理的。关中地形优越,我死后你们就可以鼓行西进。’说完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六岁。苻健篡位,伪谥为惠武帝。
苻健,字建业,是苻洪的第三个儿子。起初,他的母亲姜氏梦见一只大熊而怀孕,长大后,他勇敢果断,擅长射箭和骑马,喜欢施舍,善于待人,很受石季龙父子的喜爱。石季龙虽然表面上礼遇苻氏,但内心实际上很忌惮他们,于是暗中杀害了他的其他兄弟,但没伤害到苻健。苻洪死后,苻健继位,放弃秦王称号,称晋爵,派人向京城报告丧事,并表示听从晋王的命令。
当时京兆杜洪占据长安,自称晋征北将军、雍州刺史,许多戎夏人归附于他。苻健暗中图谋关中,担心杜洪知道,于是假装接受石祗的官职,在枋头修缮宫室,督促部下种植麦子,表示没有西进的意图,有知道却不种植的人,苻健就杀掉他们以儆效尤。不久,苻健自称晋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雍州刺史,率领全部军队西进,在盟津建造浮桥以渡河。他派弟弟苻雄率领五千步兵和骑兵进入潼关,哥哥的儿子苻菁从轵关进入河东。苻健握着苻菁的手说:‘如果事情不顺利,你死在河北,我死在河南,我们黄泉之下再也不能相见。’渡河后,烧毁浮桥,亲自率领大军继续前进。杜洪派他的将领张先在潼关拦截苻健,苻健迎击并击败了他。苻健虽然取得了胜利,还是给杜洪写信,并送上了名马和珍宝,请求到长安接受尊号。杜洪说:‘礼物重,言语甜,是在诱惑我。’于是召集关中所有军队来抵抗。苻健占卜,得到《泰》之《临》,苻健说:‘小往大来,大吉。以前往东而小,现在回西而大,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吉兆呢!’这时,众星在河西流,占卜者认为这是百姓返回西部的征兆。苻健于是进军,驻扎在赤水,派苻雄在渭北夺取土地,又在阴槃击败张先,俘虏了他,各个城池都投降了,苻菁所到之处无不降服,三辅地区基本平定。苻健率领军队到达长安,杜洪逃到司竹。苻健进入长安并定为都城,派人向京城报告胜利,并与桓温修好。
苻健的军师将军贾玄硕等人上表请求苻健担任侍中、大都督关中诸军事、大单于、秦王,苻健生气地说:‘我的官位轻重,不是你们所能知道的。’随后暗中派人劝说贾玄硕等人上尊号。永和七年,苻健僭越称天王、大单于,赦免境内死罪,建元皇始,修缮宗庙社稷,在长安设立百官。立妻子强氏为天王皇后,儿子苻苌为天王皇太子,弟弟苻雄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领雍州刺史,其他封授各有不同。
起初,杜洪逃走时,招募了晋梁州刺史司马勋。这时,司马勋率领三万步兵和骑兵进入秦川,苻健在五丈原击败了他。
八年,苻健在太极前殿僭越即位为皇帝,各位公侯进封为王,将大单于授予他的儿子苻苌。
杜洪驻扎在宜秋,被他的将领张琚所杀,张琚自立为秦王,设立百官。苻健率领两万步兵和骑兵攻打张琚,斩杀了他的首级。苻健从宜秋返回,派苻雄、苻菁率领军队掠夺关东,并援助石季龙在许昌的豫州刺史张遇,在颍水与晋朝镇西将军谢尚交战,晋军大败。苻雄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垒门,杀伤过半,于是俘虏了张遇和他的军队,回到长安,任命张遇为司空、豫州刺史,镇守许昌。苻雄在陇上攻打王擢,王擢逃到凉州,苻雄驻扎在陇东。张重华任命王擢为征东大将军,派他与他的将领张弘、宋修联合军队攻打苻雄。苻雄和苻菁率领军队击败了他们,俘虏了张弘、宋修并送到长安。
起初,张遇从许昌投降,苻健收留了张遇的后母韩氏为昭仪,经常在众人面前对张遇说:‘你,是我的儿子。’张遇感到羞愧和仇恨,联合关中诸将打算将雍州归顺,于是与苻健的中黄门刘晃密谋夜袭苻健,事情败露,张遇被杀。于是孔特在池阳起兵,刘珍、夏侯显在鄠起兵,乔景在雍起兵,胡阳赤在司竹起兵,呼延毒在霸城起兵,各有数万人,他们都派使者到征西将军桓温、中军将军殷浩请求救援。
苻雄派苻菁掠夺上洛郡,在丰阳县设立荆州,以吸引南方的金银奇货、弓箭、竹竿、漆蜡,开通市场,吸引远方商人,于是国库充实,异国珍宝堆积如山。
十年,苻温率领四万大军前往长安,派遣别将进入淅川,攻打上洛,逮捕了荆州刺史郭敬,并派遣司马勋掠夺西部边境。苻健派遣他的儿子苻苌率领苻雄、苻菁等五万大军,在尧柳城、愁思堆抵御苻温。苻温转战前进,驻扎在灞上,苻苌等人退守城南。苻健用六千老弱士兵固守长安小城,派遣三万精锐士兵作为游击军来对抗苻温。三辅郡县大多投降了苻温。苻健另外派遣苻雄率领七千骑兵,与桓冲在白鹿原交战,王师惨败,又在子午谷击败了司马勋。起初,苻健听说苻温来攻,收集麦子清理田野等待他们,所以苻温的军队非常饥饿。到这个时候,苻温迁移关中三千多户人家返回。到达潼关后,又被苻苌等人击败,司马勋逃回汉中。
这一年,西边的敌人乞没军邪派遣他的儿子入朝侍奉,苻健于是在建章宫设立来宾馆以怀柔远方之人。在杜门修建灵台。与百姓约定法律三条,减轻赋税,降低宫室规模,专心处理政事,优待老年人,崇尚儒学,因此关右地区称其为来苏。
新平出现了一个身材高大的怪人,对百姓张靖说:‘苻氏应当接受天命,现在应当太平,外面的人归附中间就会安宁。’询问姓名,他不回答,不久就不见了。新平令上报给苻健,苻健认为他是妖人,将张靖关进监狱。正逢大雨连绵,黄河、渭河泛滥,蒲津监冠登在河中捡到一只鞋,长七寸,宽三寸,人们称为长尺余,文深一寸。苻健感叹说:‘天地之间有什么是不存在的,张靖所见一定不假。’于是赦免了他。蝗虫大爆发,从华泽到陇山,吃尽了百草,牛马相咬毛,猛兽和狼吃人,道路断绝。苻健免除百姓的租税,减少饮食供应,穿着素服避居正殿。
起初,桓温进入关中时,他的太子苻苌与桓温作战,被流箭射中而死。到这时,立他的儿子苻生为太子。苻健卧病在床,苻菁率兵进入东宫,打算杀死苻生自立。当时苻生在照顾苻健的病,苻菁以为苻健已经死了,回攻东掖门。苻健听说变故,登上端门排列军队,众人纷纷放下武器逃散,抓住苻菁杀死。几天后,苻健去世,时年三十九岁,在位四年。追谥为明皇帝,庙号世宗,后来改为高祖。
苻生字长生,是苻健的第三个儿子。他小时候顽劣,祖父苻洪非常讨厌他。苻生只有一只眼睛,当他还是孩子时,苻洪开玩笑问他:‘我听说瞎孩子一哭就会流眼泪,是真的吗?’侍者说:‘是的。’苻生生气,拿起佩刀刺伤自己,流出血来,说:‘这也是一滴眼泪。’苻洪大惊,鞭打他。苻生说:‘我性格能忍受刀剑,不能忍受鞭打。’苻洪说:‘你这样下去,我将以你为奴。’苻生说:‘那不如石勒。’苻洪害怕,光着脚捂住他的嘴,对苻健说:‘这个孩子狂妄,应该早点除掉他,否则长大了必会毁家。’苻健打算杀他,苻雄阻止说:‘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改正,不至于如此。’苻健才作罢。长大后,他力大无穷,勇猛好斗,能徒手制服猛兽,奔跑能追上飞奔的马,击刺骑射,当时无人能及。桓温来攻时,苻生单骑冲入敌阵,前后斩杀将领十余人。
苻苌死后,苻健根据谶言认为三羊五眼是符应,所以立他为太子。苻健去世后,苻生僭越即位为皇帝,大赦境内,改年号为寿光,这是永和十二年。尊他的母亲强氏为皇太后,立妻子梁氏为皇后。任命吕婆楼为侍中、左大将军,苻安为太尉,苻柳为征东大将军、并州牧,镇守蒲坂,苻謏为镇东大将军、豫州牧,镇守陕城,其余的封授各有不同。
起初,苻生将强怀在与桓温的战斗中阵亡,他的儿子苻延还没有得到封赏,苻健就去世了。正逢苻生外出游玩,强怀的妻子樊氏在路上写信,论述强怀的忠诚和英勇,请求封赏她的儿子。苻生大怒,射杀了她。伪中书监胡文、中书令王鱼对苻生说:‘最近频繁有客星出现在大角星,火星进入东井星域。大角星代表皇帝的宝座,东井星域属于秦国,根据占卜,不出三年,国家将有大的丧事,大臣会被杀。愿陛下效仿周文王,修养德行来化解这种灾祸,恩惠和和群臣,以成就康泰之美。’苻生说:‘皇后与我共同治理天下,也足以防止大丧之变。毛太傅、梁车骑、梁仆射接受遗命辅佐政务,可以说是大臣。’于是杀了他的妻子梁氏和太傅毛贵,车骑将军、尚书令梁楞,左仆射梁安。不久之后,又诛杀了侍中、丞相雷弱儿及其九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所有羌人都叛变了。雷弱儿是南安羌族的首领,刚直不阿,喜欢直言,看到苻生的亲信赵韶、董荣扰乱朝政,常常在朝堂上直言不讳,因此被荣等人诬陷而被杀。
苻生虽然处于丧期,但仍然游宴饮酒如常,荒淫无度,杀戮无道,常常带着弓箭和刀剑接见朝臣,锤子、钳子、锯子、凿子都放在身边。他又采纳董荣的建议,杀死司空王堕来应对日食之灾。在太极前殿宴请群臣,饮酒作乐,苻生亲自唱歌以应和。命令他的尚书辛牢负责劝酒,后来他生气地说:‘为什么不强迫他们喝酒?还有坐着的人!’拿起弓箭射杀辛牢。于是百官都非常害怕,无不喝得大醉,衣服破烂,帽子掉落,头发散乱,苻生却以此为乐。
听说张祚被杀,玄靓年纪幼小,就命令征东将军苻柳的参军阎负、梁殊出使凉州,用书信告诉他们这件事。
阎负、梁殊到了姑臧,玄靓年纪小,没有见到阎负等人。凉州牧张瓘对阎负、梁殊说:“我本朝历代都忠诚于国家,远宗大晋,臣子没有与境外的人交往,你们为什么来?”
阎负、梁殊说:“晋王因为与我们是邻国,有很好的交情,这是由来已久的。虽然我们占据着山河,但风和道路相通,我们不想让羊、陆两位公独自在前边显得美好。主上因为明智地继承了皇位,心怀天下,光照四海,感动天地。晋王想要与张王一起闪耀光明,建立友好关系,并且与您建立深厚的友谊,所以不远万里而来,有什么可奇怪的!”
张瓘说:“羊、陆是当时的事情,这也不完全是臣子的忠诚。我们本朝六代都忠诚不二,如果与苻征东建立友好关系,那就违背了先公的纯真意愿,也违背了河右地区的忠诚。”
阎负、梁殊说:“以前微子离开殷朝,项伯归附汉朝,虽然背叛了君主,离开了亲人,但前史都赞美他们的先见之明。晋朝的残余势力逃到江会,天命已经离开,您因此尊重先王,改变计划,面向北方归附二赵,这显示了神机妙算,洞察时机。如果您想要在河西称霸,众军不是秦国的对手,如果您想要归附晋朝,这与先君的意愿大相径庭,不如远学窦融归附汉朝的例子,近效仿先王归附赵国的故事,这样您的基业可以长久,永远享受幸福。”
张瓘说:“中原没有诚信,喜欢食言。以前与石氏通好,转眼就被袭击。中原的风俗,教训在昔日,不值得再讨论通和的事情。”
阎负、梁殊说:“三王有不同的政治,五帝有不同的风俗,赵国多欺诈,秦国以义信为本,怎么能相提并论呢!张先、杨初都在一方拥有兵力,不供应贡品,先帝命令将领擒拿他们,宽恕了他们不可饶恕的罪行,还给予了爵位和荣誉。现在皇帝的道德与天地合一,慈爱无边,信符阴阳,治理万物无边无际,不能与二赵相提并论。”
张瓘说:“如果秦国兵力强大,自然可以先取江南,天下自然都是秦国的,何必羞辱征东将军的命令!”
阎负、梁殊说:“先帝以大圣神武,建立了宏伟的基业,强大的燕国归附,八州都遵循正道。皇帝明智,道德必将昌盛,河西地区的徽号已经拥立,正朔还未加于吴会,因为吴地必须用兵,凉州可以用义,所以派遣使者先表示友好。如果您不能抓住机会,那么正好可以延缓江南数年的命令,回师西征,恐怕凉州就保不住了。”
张瓘说:“我占据三州,有十万甲士,西边包围了昆域,东边阻挡了黄河,攻敌有余,自己巩固防御!秦国能做什么危害?”
阎负、梁殊说:“贵州虽然险要,但比不上崤山、函谷关?五郡的兵力,怎能与秦、雍相比?张琚、杜洪凭借赵国的力量,占据天险,利用三秦的锐气,借助陆海的资源,勇士聚集,骑兵如云,自认为可以平定天下,巩固关中,先帝的神矛一指,敌人望旗而降,人们歌颂来苏,不知不觉中易主。燕国虽然武力强大,但仍然以地势和道义为理由,向北称臣,贡品不超过一个月。贡献了肃慎的楛矢,通九夷的珍宝;单于屈膝,名王归附。控制着百万弓箭手,鼓行西河,您凭什么抵抗?为什么不遵循先王的臣赵旧例,世代享受大美,成为秦国的西藩。”
张瓘说:“然而秦国的德义遍布天下,江南为什么不来归附?”
阎负、梁殊说:“文身之俗,依仗江山,道义先叛后归,自古如此,岂止现在!所以《诗经》说:‘愚蠢的荆蛮,大邦为仇。’就是说他们不能以德义来怀柔。”
张瓘说:“秦国占据汉的旧都,地大物博,文武辅臣,一时之选有谁?”
阎负、梁殊说:“皇室有贤能的亲王,如大司马、武都王安,征东大将军、晋王柳;文武双全,才华出众,在内可以治理百工,在外可以折冲万里,卫大将军、广平王黄眉,后将军、清河王法,龙骧将军、东海王坚的兄弟;年高德重,德行与尚父相媲美,太师、录尚书事、广宁公鱼遵;清正廉洁,刚直不阿,左光禄大夫强平,金紫光禄程肱、牛夷;博学多才,探究深奥,中书监胡文,中书令王鱼,黄门侍郎李柔;雄毅厚重,权谋多变,左卫将军李威,右卫将军苻雅;才识明达,令行禁止,特进、领御史中丞梁平老,特进、光禄大夫强汪,侍中、尚书吕婆楼;文采丰富,成为文宗,尚书右仆射董荣,秘书监王飏,著作郎梁谠;骁勇多谋,攻必克,战必胜,关、张之流,万人之敌,前将军、新兴王飞,建切将军邓羌,立忠将军彭越,安远将军范俱难,建武将军徐盛;常伯纳言,卿校牧守,都是文武全才,没有一个是平庸之辈;其余有经世之才,怀揣辅佐时政之策,坚守南山之操,始终不渝的,有王猛、朱肜等人,如山岩中的松树,相互映衬。这么多人才,怎么能一一列举!姚襄、张平都是一时之杰,各自拥有数万军队,各自占据一方,都表示忠诚,请求成为臣子。小的不服从大的,《春秋》中都有记载,请您考虑。”
张瓘笑着说:“这件事由主上决定,不是我自己能决定的。”
阎负、梁殊说:“凉王虽然天资聪颖,但还年轻,您担任伊、霍的重任,安危所系,看到时机的重要性,完全取决于您。”
张瓘刚刚辅政,河西地区到处都在发生战争,担心秦军的到来,就对玄靓说,派遣使者称臣,生就接受了他的称臣。
慕容俊派遣将领慕舆长卿等人率领七千人从轵关进入,在裴氏堡攻打幽州刺史张哲。
晋将军刘度等人率领四千人,在卢氏攻打青州刺史袁朗。生派遣他的前将军苻飞去抵抗晋军,建节将军邓羌去抵抗燕军。苻飞还没到,刘度就撤退了。邓羌和慕舆长卿在堡南交战,大败敌军,俘虏了慕舆长卿和两千七百多个敌人。
姚襄率领一万多人,在匈奴堡攻打平阳太守苻产,苻柳去救援,却被姚襄打败,带领军队返回蒲坂。姚襄于是攻打堡,攻克了它,杀了苻产,杀死了他的全部士兵,派遣使者向生请求借道,准备返回陇西。生准备答应他,苻坚劝阻说:“姚襄是个人才,如果他返回陇西,一定会成为我们的大害,不如用厚利引诱他,等待机会再攻击他。”生于是停止了。派遣使者授予姚襄官职和爵位,姚襄不接受,杀了使者,烧掉了送来的文书,掠夺了河东。生生气,命令他的大将军张平去讨伐他。姚襄于是用谦卑的语言和丰厚的礼物与张平结为兄弟,张平又与姚襄和解。
生征召三辅地区的人去修建渭桥,金紫光禄大夫程肱因为妨碍农业,耽误了农时,上疏极谏。生生气,杀了他。
长安城刮起了大风,把房屋吹倒,树木被拔起,行人都被吹得跌跌撞撞,宫中也乱成一团,有人说有贼人来了,宫门白天也关闭了,直到五天后才停止。
生推告发贼人,杀了他,挖出他的心脏。左光禄大夫强平进谏说:‘元正盛旦,太阳被蚀,正阳神朔,傍晚大风大起,加上水旱不时,兽灾未息,这都是因为陛下不勤勉于政事,违背了和气所致。愿陛下务养元元,平章百姓,放弃微小的嫌隙,包容山岳般的过错,致敬宗社,爱护公卿,去除秋霜般的威严,施以三春的恩泽,那么奸邪之徒就会停止,妖邪也会自行消散,乾灵神祗会保佑皇家,永远保持无穷的美誉。’生怒,认为这是妖言,凿开他的头顶杀了他。
强平被囚禁时,伪卫将军苻黄眉、前将军苻飞、建节邓羌在宫中宴会上,叩头坚决进谏,提到了太后。强平就是生的母亲强氏的弟弟。生不答应,强氏忧愁怨恨而死。
生下旨说:‘我受皇天之命,继承祖宗的事业,统治万邦,养育百姓,自从继承皇位以来,有什么不善之处,竟然有诽谤的声音传遍天下。杀的人不超过一千,却说是刑罚残酷。行走的人肩并肩,也不算稀奇。正应该严厉惩罚,我还能怎么样!’当时猛兽和狼非常猖獗,白天阻断道路,晚上破坏房屋,只伤害人而不吃牲畜。自从生登基以来,野兽杀害了七百多人,百姓苦不堪言,都聚集在城里居住。灾害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废弃了农桑,内外都感到恐惧。群臣上奏请求消除灾害,生说:‘野兽饿了就吃人,吃饱了自然会停止,总不能连续多年成为祸害。天难道不慈爱众生,却年年降罚,正是因为百姓犯罪不止,才会帮助我专杀而施行刑罚教育他们。只要不犯罪,为什么要抱怨天而责怪人呢!’
生前往阿房宫,遇到哥哥和妹妹一起行走,强迫他们做非礼之事,他们不从,生怒而杀之。又在咸阳故城宴请群臣,有后到的人都被斩首。曾经让太医令程延配制药,问他人参的喜好和药剂的分量,延说:‘虽然小小的不全,但完全可以使用。’生认为他在讽刺自己的眼睛,凿掉延的眼睛,然后杀了他。
有关部门上奏:‘太白星侵犯东井星。东井是秦的分野,太白星是罚星,必有暴兵起于京师。’生说:‘星入井,必将口渴,有什么好奇怪的!’
姚襄派姚兰、王钦卢招揽鄜城、定阳、北地、芹川的羌胡,他们都响应了,共有两万七千人,进占黄落。生派苻黄眉、苻坚、邓羌率领一万五千步兵和骑兵讨伐他们。姚襄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坚守不出战。邓羌劝说黄眉说:‘受过箭伤的鸟,落在空旷的地方。姚襄多次被桓温、张平打败,锐气已经丧失。现在他固守壁垒不战,这是困兽之斗。姚襄性格刚烈,可以用刚烈的手段对付他,如果长驱直入,直接压向他壁垒,姚襄一定会愤怒而出战,可以一战擒获他。’黄眉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邓羌率领三千骑兵驻扎在壁垒门口。姚襄愤怒,倾巢而出。邓羌假装战败,带领骑兵撤退,姚襄追到三原,邓羌回马抵抗。不久,黄眉和坚赶到,大战,斩杀了姚襄,俘虏了他的全部士兵,黄眉等人凯旋而归。黄眉虽然立了大功,生却不加表彰,常常在众人面前侮辱他。黄眉愤怒,密谋杀害生自立,事情败露后,被处死,他的王公亲戚也有很多人被杀。
起初,生梦见大鱼吃蒲草,长安城有谣言说:‘东海大鱼化为龙,男子为王女子为公。问在何处洛门东。’东海是指苻坚,当时是龙骧将军,府邸在洛门之东。生不知道是苻坚,因为谣言和梦的缘故,杀了他的侍中、太师、录尚书事鱼遵和他的七个儿子、十个孙子。当时又有谣言说:‘百里望空城,郁郁何青青。瞎儿不知法,仰不见天星。’于是毁坏了所有的空城来消除灾祸。金紫光禄大夫牛夷害怕免不了灾祸,请求出镇上洛。生说:‘你忠诚严肃,应该在我身边,哪有外镇的道理。’改任为中军。夷害怕,回家后自杀。
起初,生年少时凶暴好酒,健临死时,担心他不能保全家业,告诫他说:‘如果酋长、大臣不听你的命令,可以逐渐除掉他们。’等到生登基后,残暴更加严重,沉迷于酒,不分昼夜。群臣在朔望朝见,很少能见到他,有时到傍晚才出来,上朝时总是发怒,只进行杀戮。动不动连续几个月醉酒,文书奏章因此被搁置。他接纳奸佞之言,赏罚不公。左右的人说陛下圣明治理世界,天下只有歌颂太平。生说:‘这是在讨好我。’拉出去杀了。有人说陛下刑罚过于严厉。说:‘你是在诽谤我。’也杀了。所宠幸的妻妾稍有违背旨意,就被杀掉,尸体被流放到渭水。他还派宫女与男子在殿前裸体交合。生剥牛羊驴马,活活烧煮鸡猪鹅,三五十只一群,放在殿中。有时剥去死囚的面皮,让他们跳舞,引群臣观看,以此为乐。宗室、功臣、亲戚、忠良几乎都被杀害,在位的王公们都以生病为由告退,人心惶惶,路上只能以目示意。他自己有眼疾,所忌讳的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等词语都不能说,左右的人违背旨意而被杀的数不胜数,至于砍断腿骨、剖腹、撕裂胸胁、锯断脖颈的动不动就有上千。
太史令康权对生说:‘昨晚三月并出,勃星进入太微,接着进入东井。再加上上个月上旬阴沉不雨,一直到现在,将有下人谋上之祸,我深切地希望陛下修养德行来消除它。’生怒,认为这是妖言,打死了他。
生在夜里对侍婢说:‘阿法兄弟也不可信任,明天就要除掉他们。’这天夜里,清河王苻法梦见神告诉他:‘明天将有灾祸降临到你家,只有先意识到的人才能免于灾祸。’醒来后心有余悸。恰逢侍婢来报告,苻法就和特进梁平老、强汪等人率领几百名壮士悄悄进入云龙门,苻坚和吕婆楼率领手下三百多人喧哗着跟进,守卫将士都放下武器归顺了坚。生还在沉睡未醒。坚的部队一到,就把生安置在另一个房间,废掉他的王位,不久后杀了他。生临死前还喝了数斗酒,醉得什么都不知晓了。当时他二十三岁,在位两年,伪谥号为厉王。
苻雄,字元才,是苻洪的小儿子。他年轻时就擅长兵书,多谋略,喜欢施舍下人,擅长骑射,有政治才能。健篡位时,他是辅佐的元勋,权力相当于君主,但他谦恭守法。健经常说:‘元才,你就是我的姬旦。’等到健去世,健哭着吐血,说:‘天不想要我统一四海吗?为什么这么快就夺走了元才!’他的儿子苻坚,另有记载。
王堕,字安生,是京兆霸城人。他博学多才,具有卓越的才华,对天文图纬有深刻的理解。苻洪征讨梁犊时,任命王堕为司马,并对苻洪说:‘预言说苻氏应当称王,您就是那个人。’苻洪深以为然。
等到王堕担任宰相时,人们称赞他毫不自私。苻健常常感叹说:‘如果天下所有的官员都像王令君这样,阴阳怎么可能不和谐呢!’他非常尊敬和看重王堕。
王堕性格刚直,疾恶如仇,喜欢直言不讳。他痛恨董荣和强国,每次在朝会上见到他们,都很少与他们交谈。有人对他说:‘董尚书当时权势很大,您应该降低姿态。’王堕回答说:‘董龙是什么东西,竟然让国家的人才与他交谈!’
董荣听说后感到羞愧和愤怒,于是劝说苻生杀掉王堕。等到王堕被判处刑罚时,董荣对王堕说:‘您现在还敢再称呼董龙为鸡狗吗?’王堕瞪大了眼睛,怒斥他。
‘龙’是董荣的小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晋书-载记-第十二章-注解
苻洪:苻洪,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开国君主,字广世,氐族人。他建立了前秦政权,并曾征讨梁犊。
西戎:古代对西部边疆少数民族的统称,这里指苻洪所属的氐族。
蒲家:因为苻洪家族池塘中长出了形状像竹子的蒲草,所以被称为蒲家,后来以蒲为姓。
怀归:苻洪的父亲,部落的小首领。
陇右:古代指陇山以西的地区,这里是苻洪活动的地区。
永嘉之乱:指西晋末年,由于八王之乱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导致中原地区社会动荡不安的事件。
英杰之士:指有才能和勇武的人。
刘曜:十六国时期汉国的建立者。
石季龙: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皇帝。
上邽:古代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
关中:地区名,指今陕西省中部地区,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龙骧将军:古代军职,掌管军事。
流人都督:古代官职,负责管理流民。
枋头: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滑县。
西平郡公:古代封号,表示贵族身份。
关内侯:古代爵位,表示一定的地位和荣誉。
冉闵: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将领,后来自立为帝,建立冉魏。
石遵: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皇帝。
晋:指东晋,苻洪后来向晋朝投降。
征北大将军:古代官职,掌管北方军事。
冀州刺史:古代官职,负责冀州的行政和军事。
广川郡公:古代封号,表示贵族身份。
谶文:古代预言性的文字,这里指有关苻洪将统一天下的预言。
大将军:古代官职,掌管军事,是高级武官。
大单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对首领的称呼。
三秦王:指苻洪自称的三个地区的王。
博士:古代官职,负责教育和学术研究。
胡文:人名,苻生时期的官员。
枹罕:古代地名,位于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麻秋: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将领。
鸩:古代一种毒药,可以致命。
世子:古代对太子或继承人的称呼。
关中形胜:指关中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
石鉴: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皇帝。
京兆杜洪: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将领,曾占据长安。
雍州刺史:古代官职,负责雍州的行政和军事。
戎夏:指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
盟津: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孟津县。
潼关:关名,位于今陕西省潼关县,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地。
轵关:古代关隘,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市。
河东:古代地区,位于今山西省南部。
司竹: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太极前殿:宫殿名,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秦王:古代封号,表示贵族身份。
司马勋:人名,古代将领。
五丈原: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
宜秋: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市。
张遇: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将领。
颍水:古代河流,位于今河南省。
王擢: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将领。
凉州:凉州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甘肃省一带。
张重华:十六国时期前凉的皇帝。
张弘:十六国时期前凉的将领。
宋修:十六国时期前凉的将领。
上洛郡:古代郡名,位于今陕西省商洛市。
丰阳县:古代县名,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
荆州:古代州名,位于今湖北省。
通关市:古代对边境贸易市场的称呼。
异贿:指不同地区的珍贵财物。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今陕西省西安市,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
淅川:地名,位于今河南省西部,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地。
上洛: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荆州刺史:官职,古代地方行政长官,负责一州的军事、行政、司法等事务。
尧柳城: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愁思堆: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灞上: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古代重要关口。
三辅:三辅指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郡,是汉朝的京畿地区。
来宾馆:古代供外国使节或贵宾居住的宾馆。
灵台: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祖宗的场所。
三辅郡县:指三辅地区的郡县。
关右:地区名,指今陕西省西部及甘肃省东部地区。
新平: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部。
长人:传说中的巨人。
苻氏:指苻坚家族,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建立者。
谶言:谶言,指预言性的言论或文字,通常被认为是由神或先知传达的。
寿光:年号,苻坚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
永和:年号,东晋时期使用的年号。
强怀:人名,苻坚的将领。
王鱼:人名,苻生时期的官员。
周文:指周文王,周朝的开国君主,以德行著称。
大角:星宿名,古代天文观测中的一部分。
东井:星宿名,位于天空西南方向。
大丧:指皇帝或皇室成员的丧事。
毛太傅:人名,苻生时期的官员。
梁车骑:人名,苻生时期的官员。
梁仆射:人名,苻生时期的官员。
雷弱儿:人名,苻生时期的官员。
赵韶:人名,苻生时期的宠臣。
董荣:董荣,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官员,王堕对他非常痛恨。
王堕:王堕,字安生,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著名人物,京兆霸城(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他博学多才,擅长天文图纬(一种占卜之术),曾任前秦苻洪的司马。
尚书:官职,古代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负责文书处理和政务。
辛牢:人名,苻生时期的官员。
张祚:张祚是十六国时期前凉国的君主,因暴政被杀。
玄靓:玄靓是前凉国君主张祚的侄子,继位时年幼。
征东苻柳参军阎负、梁殊:征东苻柳是前秦苻坚的将领,阎负和梁殊是他的参军,被派往凉州进行外交。
姑臧:姑臧是凉州的治所,即今天的武威市。
凉州牧张瓘:凉州牧是凉州的地方行政长官,张瓘是当时的凉州牧。
世执忠节:世执忠节指世代保持忠诚和节操。
大晋:大晋指的是晋朝,是汉朝之后的一个朝代。
羊、陆二公:羊、陆二公指的是前凉国的两位老臣,此处可能指代忠诚的老臣。
玉帛之好:玉帛之好指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玉和帛是古代的贵重礼品。
金兰之契:金兰之契指深厚的友情。
羊、陆一时之事:羊、陆一时之事可能指代历史上的某些事件,此处可能指代前凉国历史上的某些忠诚行为。
河右:河右是指黄河以西的地区,此处指凉州。
微去殷,项伯归汉:微去殷,项伯归汉是指古代人物的历史事件,微去殷指微子启离开商朝,项伯归汉指项羽的叔父项伯归附汉朝。
江会:江会指长江和会稽(今浙江绍兴)地区,此处可能指代东晋的领土。
窦融附汉:窦融附汉是指窦融归附汉朝的历史事件。
秦:秦指前秦,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
江南: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此处可能指代东晋的领土。
大圣神武:大圣神武是对君主的一种赞誉,意为非常英明神武。
八州顺轨:八州顺轨指八个州都遵循正道,即政治清明。
吴会:吴会指吴郡和会稽地区,此处可能指代东晋的领土。
关东:关东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此处可能指代前秦的领土。
单于:单于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称号。
控弦之士:控弦之士指善于射箭的士兵。
西河:西河指黄河以西的地区,此处可能指代前秦的领土。
伊、霍之任:伊、霍之任指伊尹和霍光那样的辅政重任。
金紫光禄大夫:古代官职,掌管礼仪和教化。
妨农害时:妨农害时指妨碍农业生产和时令。
上疏极谏:上疏极谏指上书朝廷,极力争谏。
大将军张平:大将军是古代的一种高级武官,张平是当时的武将。
发屋拔树:形容风势极大,能够吹倒房屋和拔起树木。
行人颠顿:行人跌跌撞撞,形容风势之猛。
宫中奔扰:宫中的人们奔走呼喊,表示宫中出现了混乱。
或称贼至:有人称贼人将至,表示有人误以为有贼人入侵。
宫门昼闭:宫门在白天也关闭,表示宫中采取了紧急措施。
元正盛旦: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盛旦表示新的一年刚开始。
日有蚀之:日食,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正阳神朔:正阳神,指太阳的神灵,朔表示月初。
昏风大起:黄昏时分刮起大风。
兽灾未息:野兽灾害尚未停止。
元元:百姓。
平章百姓:安抚百姓。
弃纤介之嫌:放弃微小的嫌疑。
含山岳之过:包容如山岳般重大的过错。
致敬宗社:尊敬祖先和社稷。
爱礼公卿:爱护礼遇公卿。
去秋霜之威:去除严酷的秋霜般的威严。
垂三春之泽:降下春天般的恩泽。
奸回:邪恶之人。
妖昆:妖怪。
乾灵:天神。
祗祐:庇佑。
皇家:皇室。
永保无穷之美:永远保持美好的状态。
猛兽:凶猛的野兽。
兽杀:野兽伤害。
六畜:家畜。
嗣统:继承帝位。
谤讟:诽谤和诋毁。
扇满天下:传播到全国各地。
猛兽及狼:猛兽和狼。
发屋:破坏房屋。
阿房:指阿房宫,秦始皇的宫殿。
咸阳:古代中国的一个都城,位于陕西省咸阳市。
后至者:迟到的人。
太医令:古代官职,负责宫廷医药事务。
人参:一种中药材,具有补气养阴的功效。
讥其目:讽刺他的眼睛。
凿延目出:用凿子挖出他的眼睛。
太白犯东井:太白星侵犯东井星宿,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太白罚星:太白星是主罚的星宿。
京师:国都,即长安。
姚襄: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将领。
鄜城: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定阳: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北地: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芹川: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羌胡:古代对羌族和胡人的统称。
洛门东:洛阳市东门以东。
侍中:古代官职,皇帝的亲信。
太师:古代官职,掌管礼仪和教化。
录尚书事:古代官职,负责记录皇帝的政事。
瞎兒:瞎眼的人,这里指苻坚,因他左眼瞎了一只,所以被称为瞎儿。
酋师:古代对军事首领的称呼。
大臣: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奸佞:奸诈狡猾的人。
宰世:治理世界。
媚于我:讨好我。
剥牛羊驴马:剥去牛羊驴马的皮。
爓鸡豚鹅:活活烧死鸡、猪、鹅。
宗室:皇室成员。
勋旧:有功勋的旧臣。
亲戚:皇室成员的亲属。
忠良:忠诚善良的人。
疾告归:因病辞职回家。
道路以目:路上的人们不敢交谈,只能用眼神交流。
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指一些不吉利的词语。
扑而杀之:用拳头打死他。
阿法兄弟:指苻坚的兄弟。
云龙门:古代宫殿的门口。
越王:古代王爵,表示贬谪。
僭位:篡位。
佐命元勋:辅助建立国家的大功臣。
姬旦:周公旦,古代贤臣,这里比喻苻雄的才华。
欧血:吐血。
洪之季子:洪的第三个儿子。
政术:政治才能。
权侔人主:权力与君主相当。
司马:司马,古代官名,通常为军事或地方行政的长官。
公其人也:公其人也,意思是‘你正是那个人’。在这里,指苻洪是预言中应该成为王的那个‘公’。
宰相:宰相,古代官名,指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
匪躬之 称:匪躬之 称,指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尽忠职守的行为。
健:健,指苻坚,是苻洪的儿子,继位后成为前秦的第二位君主。
天下群官:天下群官,指天下的所有官员。
阴阳曷不和乎:阴阳曷不和乎,意指如果所有官员都像王堕这样,那么天地间的阴阳之气就不会不和,即国家会和谐稳定。
性刚峻疾恶:性刚峻疾恶,形容王堕性格刚烈,痛恨邪恶。
雅好直言:雅好直言,意思是王堕喜欢直言不讳。
强国:强国,指强国,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官员,与董荣齐名,也被王堕痛恨。
鸡狗:鸡狗,在这里是贬义词,用来侮辱对方。
国士:国士,指国家的贤士,有才德的人。
董龙:董龙,董荣的小名,王堕用这个称呼来侮辱董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晋书-载记-第十二章-评注
王堕,字安生,京兆霸城人也。此句开篇点明人物背景,王堕,字安生,是京兆霸城(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京兆’为古代行政区划,‘霸城’为地名,表明王堕的出身与籍贯,为后文对其性格和事迹的描述奠定基础。
博学有雄才,明天文图纬。‘博学’和‘雄才’形容王堕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明天文图纬’则指他精通天文和图谶,‘图纬’是古代的一种预言书籍,表明王堕在文化知识和神秘领域都有深入研究。
苻洪征梁犊,以堕 为司马,谓洪曰:‘谶言苻氏应王,公其人也。’洪深然之。此句讲述王堕在苻洪征讨梁犊时,因才学被任命为司马,并向苻洪指出‘谶言’中苻氏应王的预言,苻洪对此深信不疑。‘谶言’体现了古代的神秘主义和预言文化,王堕的预言能力得到了认可。
及为宰相,著匪躬之 称。‘及’表示到了某个阶段,‘匪躬之’形容王堕担任宰相后,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和责任感。‘著’字强调了他的这种品质被广泛认可。
健常叹曰:‘天下群官皆如王令君者,阴阳曷不和乎!’甚敬重之。‘健常’指苻洪,他赞叹王堕若能成为天下官员的典范,则阴阳(指天地间的和谐)自然和睦。‘甚敬重之’表明苻洪对王堕的敬重之情。
性刚峻疾恶,雅好直言。‘性刚峻’描述王堕性格刚烈,‘疾恶’表示他痛恨邪恶,‘雅好直言’则说明他喜欢直言不讳。这一性格特点在古代官员中较为罕见,体现了王堕的正义感和勇气。
疾董荣、强国如仇雠,每于朝见之际,略不与言。‘疾’字再次强调王堕对董荣和强国的痛恨,‘如仇雠’形容他们之间的矛盾之深。‘略不与言’说明王堕在朝会上对这两位官员保持沉默,不与他们交流。
人谓之曰:‘董尚书贵幸一时,公宜降意。’堕曰:‘董龙是何鸡狗,而令国士与之言乎!’‘人谓之曰’表示有人劝王堕降低姿态,与董荣交往。王堕的回答‘董龙是何鸡狗,而令国士与之言乎!’体现了他对董荣的蔑视和对自己身份的坚持。
荣闻而惭恨,遂劝生诛之。及刑,荣谓堕曰:‘君今复敢数董龙作鸡狗?’堕瞋目而叱之。‘荣闻而惭恨’说明董荣因王堕的蔑视而感到羞愧和愤怒,‘及刑’表示董荣劝说苻生诛杀王堕。王堕在面临生死关头时的反应‘瞋目而叱之’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
龙,荣之小字也。此句说明‘龙’是董荣的小名,王堕在称呼董荣时用其小名,进一步表现出他对董荣的轻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