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金匮要略-卷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二十二

作者: 张仲景(150年-219年),字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誉为“医圣”。张仲景的医学成就深远,尤其是在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医书。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为后世医学奠定了基础。

年代:成书于东汉末年(约2世纪)。

内容简要:《金匮要略》是张仲景的经典医学著作之一,书中主要讨论了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以方剂为主的治疗方法。它分为数十篇,内容涵盖了常见的内科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包括心脏、胃肠、肝脏、肾脏等方面的疾病。《金匮要略》提出了许多经典的治疗方法与药方,为中医的药物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书中不仅有丰富的疾病治疗经验,还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内容至今仍被现代中医广泛应用,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金匮要略-卷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二十二-原文

(论一首 脉证五十四条 方十六首)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厚朴汤方(《千金》作胸满,心下坚,咽中占占,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干苏叶二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

甘草三两 小麦一斤 大枣十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妇人吐诞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诞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见肺痈)中

泻心汤方(见惊悸中)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来多,经候不匀,冷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郁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 当归二两 川穹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 生姜二两 牡丹皮二两(去心) 甘草二两 半夏半斤 麦门冬一升(去心)

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土瓜根散方(阴頹肿亦主之)

土瓜根 芍药 桂枝 .蟅虫各三两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复花汤主之。

旋复花汤方

旋复花三两 葱十四茎 新绛少许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臣亿等校请本无胶姜汤方,想是前妊娠中胶汤)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大黄甘遂汤方

大黄四两 甘遂二两 阿胶二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

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 虻虫三十个(熬、去翅足)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

右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妇人经水闭不利,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矾石丸方

矾石三分(烧) 杏仁一分

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枣核大,内藏中,剧者再内之。

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红蓝花酒方(疑非仲景方)

红蓝花一两

右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半,未止,再取。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芍药散方(见前妊娠中)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见前虚劳中)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肾气丸方

干地黄八两 薯蕷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三两 茯苓三两 牡丹皮三两 桂枝一两 附子(炮)一两

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蛇床子散方 温阴中坐药。

蛇床子仁

右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狼牙汤方

狼牙三两

右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绵缠筋如茧,浸汤沥明中,日四遍。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

膏发煎方(见黄疸中)

小儿疳虫蚀齿方(疑非仲景方)

雄黄 葶苈

右二味,末之,取腊月猪脂,熔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占药烙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金匮要略-卷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二十二-译文

妇女中风后七八天,接着出现寒热交替发作,月经刚好停止,这是热邪进入血室。血液会凝结,因此会出现类似疟疾的症状,发作有时间规律,可以用小柴胡汤来治疗。(方剂见呕吐篇中)

妇女患伤寒发热,月经刚好来潮,白天清醒,晚上则胡言乱语,仿佛见到鬼一样,这是热邪进入血室,治疗时不要伤害胃气及上焦,自然会痊愈。

妇女中风,发热怕冷,月经刚好来潮,过了七八天,热退脉象迟缓,身体凉爽舒适,胸胁部感到胀满,像结胸一样,胡言乱语,这是热邪进入血室,应该刺期门穴,根据实际情况来取穴。

阳明病,下血胡言乱语的人,这是热邪进入血室,只是头部出汗,应该刺期门穴,根据实际情况来泻火,大汗出后就会痊愈。

妇女感觉喉咙中像有烤肉一样的东西,可以用半夏厚朴汤来治疗。

半夏厚朴汤方(《千金》中作胸满,心下硬,喉咙有阻塞感,像有烤肉一样,吐不出来,吞不下去)

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这五味药,用水七升,煮取四升,分四次温服,每天三次,晚上一次。

妇女情绪烦躁,喜欢悲伤哭泣,好像是被神灵附体,经常伸懒腰,可以用甘麦大枣汤来治疗。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

甘草三两,小麦一斤,大枣十枚。

这三种药,用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三次。也有补脾气的功效。

妇女呕吐痰沫,医生反而给她泻下,心下立刻感到痞满,应该先治疗呕吐痰沫,用小青龙汤来治疗;痰沫止住后,再治疗痞满,用泻心汤来治疗。

小青龙汤方(见肺痈篇中)

泻心汤方(见惊悸篇中)

妇女的病,因为虚弱、积冷、结气,导致月经断绝。有的已经多年,血液寒冷凝结在胞门,寒邪伤及经络,凝结在上:呕吐痰沫,长期可能导致肺痈,身体受损;在中:结块,绕着肚脐的寒疝,或者两侧胁肋疼痛,与内脏相连;或者结热在体内,疼痛在关元穴,脉象数而不见疮口,皮肤像鱼鳞一样,有时也会影响到男性,不仅仅是女性;月经量多,周期不规律,冷阴疼痛,小腹发冷,有时会牵引到腰脊,下至气街,气冲部位剧痛,膝盖和小腿疼痛,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像是昏厥或癫痫,或者情绪低落,悲伤易怒,这些都是带下病,不是有鬼神作祟。长期下去,身体消瘦,脉象虚弱多寒,有各种病症,千变万化,要审察脉象的阴阳、虚实、紧弦,运用针灸和药物,治疗危急病证,使其得以安宁。虽然病症相同,但脉象来源不同,你应该辨别并记住这些,不要认为这不是真的。

问曰:妇女五十岁,患下利数十天不止,晚上发热,小腹里急,腹部胀满,手掌心烦热,嘴唇和口腔干燥,是什么原因?师曰:这是带下病。为什么知道是带下病呢?因为曾经有过半产,瘀血留在小腹不去,为什么知道是瘀血呢?因为嘴唇和口腔干燥,所以知道是瘀血。应该用温经汤来治疗。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当归二两,川芎二两,芍药二两,人参二两,桂枝二两,阿胶二两,生姜二两,牡丹皮二两(去心),甘草二两,半夏半斤,麦门冬一升(去心)。

这十二味药,用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次温服。

带下经水不利,小腹满痛,月经一个月内两次来潮的,可以用土瓜根散来治疗。

土瓜根散方(阴颓肿也可以用)

土瓜根,芍药,桂枝,蟅虫各三两。

这四种药,研成末,用酒服方寸匕,一天三次。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这叫做革脉,妇女则会半产漏下,可以用旋复花汤来治疗。

旋复花汤方

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

这三种药,用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次服完。

妇女月经不通,漏下黑血不净,可以用胶姜汤来治疗。(臣亿等校对时,原本没有胶姜汤方,推测可能是前文妊娠中的胶汤)

妇女小腹满,像鼓胀一样,小便困难但不口渴,是产后病,这是水和血都凝结在血室,可以用大黄甘遂汤来治疗。

大黄甘遂汤方

大黄四两,甘遂二两,阿胶二两。

这三种药,用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次服完,血会下。

妇女月经不通,可以用抵当汤来治疗。(也可以治疗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的人)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个(熬、去翅足),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

这四种药,研成末,用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妇女月经不通,胞宫坚硬,出血不止,内有干血,下白物,可以用矾石丸来治疗。

矾石丸方

矾石三分(烧),杏仁一分。

这两种药,研成末,用炼蜜和丸,像枣核一样大,放入胞宫中,严重者再放一丸。

妇女有六十二种风邪,以及腹中血气刺痛,可以用红蓝花酒来治疗。

红蓝花酒方(疑似非仲景方)

红蓝花一两。

这味药,用酒一大升,煎至一半,一次服完,如果没有止住,再煎一次。

妇女腹中各种疾病疼痛,可以用当归芍药散来治疗。

当归芍药散方(见前妊娠篇中)

妇女腹中疼痛,可以用小建中汤来治疗。

小建中汤(见前虚劳篇中)

问曰:妇女病,饮食如常,但感到烦躁发热,不能安睡,反而倚靠呼吸,是什么原因?师曰:这是转胞不得溺的病。因为胞系扭曲,所以导致这种病,只要利小便就会痊愈,应该用肾气丸来治疗。

肾气丸方

干地黄八两,薯蓣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一两,附子(炮)一两。

这八味药,研成末,用炼蜜和丸,像梧子一样大,用酒送下十五丸,增加到二十五丸,一天两次。

蛇床子散方,温阴中坐药。

蛇床子仁。

这味药,研成末,用少许白粉调和,像枣一样大,用绵裹着放入阴部,自然感到温暖。

少阴脉滑而数的人,阴部就会生疮,阴部生疮溃烂的,可以用狼牙汤来清洗。

狼牙汤方

狼牙三两。

这味药,用水四升,煮取半升,用绵缠成茧状,浸在汤中,一天四次。

胃气下泄,阴吹而声音大,这是谷气实的表现,可以用膏发煎来导泻。

膏发煎方(见黄疸篇中)

小儿疳虫蚀齿方(疑似非仲景方)

雄黄,葶苈。

这两种药,研成末,取腊月猪脂,熔化后用槐枝绵裹着头部四五枚,沾药烙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金匮要略-卷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二十二-注解

妇人中风:指妇女感受风邪而引起的疾病,表现为发热、恶寒等症状。

续来寒热:连续出现寒战和发热的症状。

发作有时:症状发作有规律或定时。

经水适断:月经停止。

热入血室:中医术语,与上文同义。

小柴胡汤: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少阳病,具有和解少阳、疏肝解郁的功效。

妇人伤寒发热:妇女患伤寒病,伴有发热。

经水适来:月经来潮。

昼日明了,暮则谵语:白天清醒,晚上说胡话。

胃气:中医术语,指胃的机能和消化吸收功能。

上二焦:中医术语,指心肺。

半夏厚朴汤:中医方剂,用于治疗胸满、心下坚、咽中不适等症状。

甘麦大枣汤: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妇人藏躁、悲伤欲哭等症状。

小青龙汤: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有痰饮等症状。

泻心汤: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心火亢盛、心烦等症状。

妇人藏躁:中医术语,指妇女情绪不稳定、易怒等症状。

经候不匀:月经周期不规律。

带下:中医术语,指妇女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

瘀血:中医术语,指血液在体内停滞不通。

半产:指分娩时胎儿只出一半。

温经汤: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妇人下利、腹痛等症状。

土瓜根散: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带下、阴颓肿等症状。

寸口脉:中医术语,指手腕内侧的脉搏。

革脉:中医术语,指脉搏弦而大,为病危之征。

旋复花汤: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妇人半产漏下等症状。

胶姜汤: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妇人漏下黑不解等症状。

大黄甘遂汤: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妇人经水不利等症状。

抵当汤: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妇人经水闭不利等症状。

矾石丸: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妇人经水不利等症状。

红蓝花酒: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妇人六十二种风等症状。

当归芍药散: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妇人腹中诸疾痛等症状。

小建中汤: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妇人腹中痛等症状。

转胞不得溺:中医术语,指妇女小便不利。

肾气丸: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妇人转胞不得溺等症状。

蛇床子散: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妇人阴吹等症状。

狼牙汤: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妇人阴中蚀疮等症状。

膏发煎:中医方剂,用于治疗胃气下泄、阴吹等症状。

小儿疳虫蚀齿:中医术语,指小儿因虫蚀牙齿引起的疾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金匮要略-卷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二十二-评注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此句描述了妇人中风后,寒热交替发作,月经中断,这是热入血室的表现。血室指女性子宫,热入血室会导致血液凝结,症状类似于疟疾,小柴胡汤可以治疗。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此句说明了妇人伤寒发热,月经来潮时,白天清醒,晚上则胡言乱语,仿佛见到鬼神,这也是热入血室的症状。治疗时不要伤害胃气及上二焦,这样就能自然痊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此句描述了妇人中风后,发热、恶寒,月经来潮,经过七八天后,热退脉迟,身体凉爽,但胸胁部感到胀满,仿佛有结胸的感觉,伴有胡言乱语,这是热入血室的表现。治疗时应刺期门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穴。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

此句说明了阳明病导致的下血和谵语,也是热入血室的症状。患者头部出汗,治疗时应刺期门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泻法,使汗出后症状缓解。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此句描述了妇人咽部有炙肉样的感觉,半夏厚朴汤可以治疗。

半夏厚朴汤方(《千金》作胸满,心下坚,咽中占占,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干苏叶二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此方出自《千金要方》,用于治疗胸满、心下坚硬、咽中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等症状。

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此句描述了妇人情绪不稳定,喜欢悲伤哭泣,仿佛受到神灵的影响,频繁打哈欠,甘麦大枣汤可以治疗。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

甘草三两 小麦一斤 大枣十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此方具有补脾气的作用,用于治疗妇人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妇人吐诞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诞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此句说明了妇人吐出涎沫,医生反而使用下法,导致心下痞满,应先治疗吐涎沫,小青龙汤可以治疗;涎沫止后,再治疗痞满,泻心汤可以治疗。

小青龙汤方(见肺痈)中

泻心汤方(见惊悸中)

此两句分别引用了小青龙汤和泻心汤的方剂,用于治疗相应的病症。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来多,经候不匀,冷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郁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

此段详细描述了妇人疾病的多种原因和症状,包括虚、积冷、结气等,以及不同部位的病变表现,如胞门、经络、关元等,强调这些症状并非鬼神作祟,而是身体病变所致。

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此句强调了妇人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指出治疗时需仔细审脉,辨别阴阳虚实,以及脉象的紧弦等变化,才能准确施治,达到治疗危重疾病的目的。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此段对话说明了妇人五十岁,出现下利数十日不止,晚上发热,少腹疼痛,腹部胀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等症状,这是带下病的表现。由于曾经有过半产,瘀血留在少腹,导致这些症状。唇口干燥是诊断的依据,温经汤可以治疗。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 当归二两 川穹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 生姜二两 牡丹皮二两(去心) 甘草二两 半夏半斤 麦门冬一升(去心)

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温经汤方剂由多种药材组成,具有温经散寒、养血调经的作用,用于治疗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崩中去血、月水过多等症状。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此句说明了带下病导致经水不利,少腹疼痛,每月再次发作的症状,土瓜根散可以治疗。

土瓜根散方(阴頹肿亦主之)

土瓜根 芍药 桂枝 .蟅虫各三两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土瓜根散方剂由土瓜根、芍药、桂枝、蟅虫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于治疗带下病、阴頹肿等症状。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复花汤主之。

此句描述了寸口脉弦而大,弦为减,大为芤,减为寒,芤为虚,寒虚相搏,称为革脉,妇人表现为半产漏下,旋复花汤可以治疗。

旋复花汤方

旋复花三两 葱十四茎 新绛少许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旋复花汤方剂由旋复花、葱、新绛等药材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妇人半产漏下等症状。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臣亿等校请本无胶姜汤方,想是前妊娠中胶汤)

此句说明了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的症状,胶姜汤可以治疗。胶姜汤方剂的具体组成不详,可能是前文提到的妊娠中胶汤。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此句描述了妇人少腹膨胀如敦状,小便困难但不口渴,生后出现这些症状,是因为水和血都凝结在血室,大黄甘遂汤可以治疗。

大黄甘遂汤方

大黄四两 甘遂二两 阿胶二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

大黄甘遂汤方剂由大黄、甘遂、阿胶等药材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妇人少腹满、血不下等症状。

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

此句说明了妇人经水不利下的症状,抵当汤可以治疗。抵当汤方剂也用于治疗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的症状。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 虻虫三十个(熬、去翅足)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

右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抵当汤方剂由水蛭、虻虫、桃仁、大黄等药材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妇人经水不利下、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等症状。

妇人经水闭不利,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此句描述了妇人经水闭不利,藏坚癖不止,体内有干血,下白物的症状,矾石丸可以治疗。

矾石丸方

矾石三分(烧) 杏仁一分

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枣核大,内藏中,剧者再内之。

矾石丸方剂由矾石、杏仁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于治疗妇人经水闭不利、藏坚癖不止等症状。

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此句说明了妇人患有六十二种风,以及腹中血气刺痛的症状,红蓝花酒可以治疗。

红蓝花酒方(疑非仲景方)

红蓝花一两

右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半,未止,再取。

红蓝花酒方剂由红蓝花和酒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妇人六十二种风、腹中血气刺痛等症状。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此句说明了妇人腹中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当归芍药散可以治疗。

当归芍药散方(见前妊娠中)

此句引用了当归芍药散方剂,用于治疗妇人腹中诸疾痛。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此句说明了妇人腹中疼痛,小建中汤可以治疗。

小建中汤(见前虚劳中)

此句引用了小建中汤方剂,用于治疗妇人腹中痛。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此段对话说明了妇人饮食如常,但感到烦热、无法入睡,反而倚息的症状,这是转胞不得溺的表现。由于胞系扭曲,导致这些症状。治疗时应利小便,肾气丸可以治疗。

肾气丸方

干地黄八两 薯蕷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三两 茯苓三两 牡丹皮三两 桂枝一两 附子(炮)一两

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蛇床子散方 温阴中坐药。

蛇床子仁

右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

此段描述了肾气丸方剂,用于治疗妇人转胞不得溺等症状。蛇床子散方剂用于温阴中坐药,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此句描述了少阴脉滑而数,阴部即生疮,阴部疮烂的症状,狼牙汤可以治疗。

狼牙汤方

狼牙三两

右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绵缠筋如茧,浸汤沥明中,日四遍。

此句说明了狼牙汤方剂的组成和用法,用于治疗阴部疮烂等症状。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

此句描述了胃气下泄,导致阴吹而声音洪亮,这是谷气实的表现,膏发煎可以治疗。

膏发煎方(见黄疸中)

此句引用了膏发煎方剂,用于治疗胃气下泄、阴吹等症状。

小儿疳虫蚀齿方(疑非仲景方)

雄黄 葶苈

右二味,末之,取腊月猪脂,熔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占药烙之。

此句说明了小儿疳虫蚀齿方剂的组成和用法,用于治疗小儿疳虫蚀齿等症状。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金匮要略-卷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二十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25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