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汝珍(约1550年-1626年),明代小说家,尤以《剪灯新话》为人称道。李汝珍的作品多描写民间传说,小说中的情节富有浪漫色彩,人物形象多为民间典型,兼具文化性和娱乐性。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剪灯新话》是李汝珍所编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书中包含了多个民间故事,故事内容以爱情、奇遇、离奇事件为主,充满浪漫与奇幻色彩。李汝珍通过这些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人性中的光辉与阴暗面。小说的写作手法独特,通过细腻的语言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引人入胜。整部作品既具文学价值,又富有民俗色彩,是研究明代小说和民间文化的珍贵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剪灯新话-序-序二-原文
昔陈鸿作《长恨传》并《东城老父传》,时人称其史才,咸推许之。
及观牛僧孺之《幽怪录》,刘斧之《青琐集》,则又述奇纪异,其事之有无不必论,而其制作之体,则亦工矣。
乡友瞿宗吉氏著《剪灯新话》,无乃类是乎?
宗吉之志确而勤,故其学也博,具才充而敏,故其文也赡。
是编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
矧夫造意之奇,措词之妙,粲然自成一家言,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自非好古博雅,工于文而审于事,曷能臻此哉!
至于《秋香亭记》之作,则犹元稹之《莺莺传》也,余将质之宗吉,不知果然否?
洪武三十年夏四月,钱塘凌云翰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剪灯新话-序-序二-译文
从前陈鸿写了《长恨传》和《东城老父传》,当时的人都说他有史学才华,都对他表示推崇。
等到看到牛僧孺的《幽怪录》和刘斧的《青琐集》,他们又记载了一些奇异的事情,这些事情是否真实不必去讨论,但他们的写作风格也很精巧。
我的同乡瞿宗吉先生写了《剪灯新话》,难道不是和这些书类似吗?宗吉先生的志向坚定且勤奋,所以他的学问很广博,才华充沛且敏捷,所以他的文章也很丰富。
这部作品虽然是边缘的官方文献,但它劝善惩恶,经常含有鉴戒之意,不能说对世道没有帮助。
而且,构思奇特,用词巧妙,显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读起来让人高兴得手舞足蹈,悲伤得掩卷流泪的人也不少。
如果不是对古文化有爱好,对文学有造诣,对事情有洞察力,怎么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至于《秋香亭记》这篇文章,就像是元稹的《莺莺传》一样,我打算向宗吉先生请教,不知道是否确实如此。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夏天四月,钱塘的凌云翰为这本书写了序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剪灯新话-序-序二-注解
陈鸿:陈鸿,唐代文学家,以史才著称,著有《长恨传》和《东城老父传》等作品。
史才:指撰写历史的能力或才能。
咸推许之:大家一致推崇和赞赏。
牛僧孺:牛僧孺,唐代文学家,著有《幽怪录》。
刘斧:刘斧,唐代文学家,著有《青琐集》。
述奇纪异:记载奇异的事物和离奇的故事。
乡友瞿宗吉氏:瞿宗吉,作者的朋友,著有《剪灯新话》。
稗官之流:指文学作品中记录琐事的小官吏,此处指《剪灯新话》。
劝善惩恶:劝导人们行善,惩罚恶行。
鉴戒:以过去的事情作为教训,以防止将来再犯。
博雅:博学而文雅。
元稹:元稹,唐代文学家,著有《莺莺传》。
《秋香亭记》:指某篇作品,具体内容不详。
质之:向某人请教或核实。
洪武三十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即1397年。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古代称钱塘。
凌云翰:凌云翰,明代文学家,为《秋香亭记》作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剪灯新话-序-序二-评注
昔陈鸿作《长恨传》并《东城老父传》,时人称其史才,咸推许之。
此句开篇即点明陈鸿的文学成就,以《长恨传》和《东城老父传》两部作品为例,彰显其史才之高,时人对其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及观牛僧孺之《幽怪录》,刘斧之《青琐集》,则又述奇纪异,其事之有无不必论,而其制作之体,则亦工矣。
此句将陈鸿的作品与牛僧孺的《幽怪录》和刘斧的《青琐集》进行比较,指出这些作品虽然记载的是奇异之事,但其文学制作之精巧,亦不逊色。
乡友瞿宗吉氏著《剪灯新话》,无乃类是乎?宗吉之志确而勤,故其学也博,具才充而敏,故其文也赡。
此句将瞿宗吉的《剪灯新话》与上述作品相提并论,称赞瞿宗吉的志向坚定、勤奋,因此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文采斐然。
是编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
此句评价《剪灯新话》虽为稗官野史,但其内容劝善惩恶,具有鉴戒意义,对社会有益,不可小觑。
矧夫造意之奇,措词之妙,粲然自成一家言,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此句进一步赞美《剪灯新话》的创意独特,用词精妙,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读后能引起读者的强烈情感共鸣。
自非好古博雅,工于文而审于事,曷能臻此哉!
此句反问,强调要达到这样的文学成就,必须具备好古博雅的素养,以及文学和事理的精湛造诣。
至于《秋香亭记》之作,则犹元稹之《莺莺传》也,余将质之宗吉,不知果然否?
此句将《秋香亭记》与元稹的《莺莺传》相提并论,表达了作者对《秋香亭记》的期待和疑问,希望得到瞿宗吉的回应。
洪武三十年夏四月,钱塘凌云翰序。
此句为文章的落款,注明了作者和成文时间,体现了古文写作的严谨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