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剪灯新话-卷四-龙堂灵会录

作者: 李汝珍(约1550年-1626年),明代小说家,尤以《剪灯新话》为人称道。李汝珍的作品多描写民间传说,小说中的情节富有浪漫色彩,人物形象多为民间典型,兼具文化性和娱乐性。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剪灯新话》是李汝珍所编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书中包含了多个民间故事,故事内容以爱情、奇遇、离奇事件为主,充满浪漫与奇幻色彩。李汝珍通过这些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人性中的光辉与阴暗面。小说的写作手法独特,通过细腻的语言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引人入胜。整部作品既具文学价值,又富有民俗色彩,是研究明代小说和民间文化的珍贵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剪灯新话-卷四-龙堂灵会录-原文

吴江有龙王堂,堂,盖庙也,所以奉事香火,故谓之堂。

或以为右崖陡出,若塘岸焉,故又谓之龙王塘。

其地左吴淞而右太湖,风涛险恶,众水听汇,过者必致敬于庙庭而后行,夙著灵异,具载于范石湖所编《吴郡志》。

元统间,闻生子述者,以歌诗鸣于吴下。

因过其处,适值龙挂,乃白龙也,毊鬣下垂,如一玉住,鳞甲照耀,如明镜数百片;转侧于乌云之内,良久而没。

子述自以为平生奇观,莫之能及。

雨止,登庙,周览既毕,乃题古风一章于庑下曰:

龙王之堂龙作主,栋宇青红照江渚,岁时奉事孰敢违,求晴得晴雨得雨。

平生好奇无与侔,访水寻山遍吴楚,扁舟一叶过垂虹,濯足沧浪浣尘土。

神龙有心慰劳苦,变化凤云快观睹,毊尾蜿蜒玉柱垂,鳞甲光芒银镜舞。

村中稽首朝翁姥,船上燃香拜商贾,共说神龙素有灵,降福除灾敢轻侮!

我登龙堂共龙语,至诚感格龙应许。

汲挽湖波作酒浆,采掇江花当肴脯。

大字淋漓写庭户,过者惊疑居者怒。

世间不识谪仙人,笑别神龙指归路。

题毕,回舟,卧于蓬下。

忽有鱼头鬼身者,自庙而来,施礼于前曰:‘龙王奉邀。’

子述曰:‘龙玉处于水府,贱子游于尘世,风马牛之不相及也。虽有严命,何以能至!’

鱼头者曰:‘君毋苦,但请瞑目,少顷即当至矣。’

子述如言,但闻风水声,久之,惭止,开目,则见殿宇峥嵘,仪卫森列,寒光逼人,不可睇视,真所谓水晶宫也。

王闻其至,冠眼剑珮而出,延之上阶,致谢曰:‘日间蒙惠高作,伺旨既佳,笔势又妙,庙庭得此,光彩倍增。是以屈君至此,欲得奉酬。’

坐未定,阍者传言客至,王遽出门迎接。

见有三人同入,其一高冠巨履,威仪简重;其一乌帽青裘,风度潇洒;其—则葛巾野服而已。

分次而坐。

王谓子迷曰:‘君不识三客乎?乃越范相国,晋张使君,唐陆处士耳,世所渭吴地三高是也。’

王对三客言子述题诗之事,俱各传观,称赞不已。

王曰:‘诗人远临,贵客偕至,赏心乐事,不期而同。’

即命左右设宴于中堂,凡铺陈之物,饮馔之味,皆非人世所有。

酒至,方欲饮,阍者奔入曰:‘吴大夫伍君在门。’

王急起迎之。

既入,范相国犹据首席,不能谦避。

伍君勃然变色而谓王曰:‘此地乃吴国之境,王乃吴地之神,吾乃吴国之忠臣,彼乃吴国之仇人也。吴俗无知,妄以三高为目,立亭馆以奉之。王又延之入室,置之上座,曩日吞吴之恨,宁忍忘之耶?’

即数范相国:‘汝有三大罪,而人罔知,故千载之下,得以欺世而盗名。吾今为汝一白之,使大奸无所容,大恶不得隐矣!’

相国默然,请闻其说。

乃曰:‘昔勾践志于复仇,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以此战伐,孰能御之?何至假负薪之女,为诲淫之事,出此鄙计,不以为惭。吴既已亡,又不能除去尤物,反与共载而去。昔太公蒙面以斩妲己,高颎违令而诛丽华,以此方之,孰得孰失?是谋国之不臧也。既已灭吴,以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同逸乐,浮海而去,以书遗大夫种云:‘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子可以去矣。’夫自不能事君,又诱其臣与之偕去,令其主孤立于上,国空无人,于心安乎?昔鲍叔之荐管仲,萧何之追韩信,以此方之,轨是孰非?是事君之不忠也。既已去位,本求高蹈。何乃聚敛积实。耕于海滨,父子力作,以营千金,屡散而复积,此欲何为哉?昔鲁仲连辞金而不受,张于房辟谷而远引,以此方之,孰贤孰愚?是持身之不廉也。负此三大罪,安得居吾之上乎?’

相国面色如土,不敢出声。

久之,乃曰:‘子之罪我则然矣!愿闻子之所事。’

伍君曰:‘吾以家族之不幸。遍游诸国,不避艰险,终能用吴以复父兄之仇,又能为夫盖复父之仇,则孝为有余矣。事吴至死不去,以毕志于其君,虽遭属镂之惨,终无怨词,则忠为有余矣。君不终用,至于临死,又能逆料沼吴之祸,而为身后之忧,则智为有余矣。使吾尚在,则会稽之栖,下可以复振;欈李之战,不可以诡胜;而越之君臣将不暇于朝食,又焉能得志于吾国乎?盖尝论之,吴之亡不在于西子之进,而在于吾之被谗,越之霸不在于种、蠡之用,而在于吾之受戮。吾若不死,则苎萝之妹,适足为后宫之娱;荣楯之华,适足为前殿之夸,姑苏之台,麋鹿岂可得游;至德之庙,禾黍岂至于遽生哉!惟自残其骨骾,自害其股肱,故仇人得以乘其机,敌国得以投其隙,盖有幸而然耳。岂子代国之功,谋国之策乎?’

相国辞塞,乃虚位以让之。

伍君遂据其上,相国居第二位,第三、第四位则张使君、陆处士,子述居第五,王坐于末席。

已而酒行乐作。

王请坐客各赋诗歌以为乐。

伍君乃左抚剑,右击盆,朗朗而作歌曰:

驾艅艎之长舟兮,览吴会之故都。

怅馆娃之无人兮,麋鹿游于姑苏。

忆吴子之骤强兮,盖得人以为任。

战柏举而入楚兮,盟黄池而服晋。

何用贤之不终兮,乃自坏其长城。

洎雨东而乞死兮,始踯躅而哀鸣。

泛鸱夷于江中兮,驱白马于潮头。

眄胥山之旧庙兮,挟天风而远游。

龙宫鬱其嵯峨兮,水殿开而宴会。

日既吉而辰良兮,接宾朋之冠珮。

莫椒浆而酌桂醑兮,击金钟而戛鸣球。

湘妃汉女出歌舞兮,瑞雾霭而祥烟浮。

夜迢迢而未央兮,心摇摇而易醉。

抚忙剑而作歌兮,聊以泄千古不平之气。

歌竟,范相国持杯而咏诗曰:

霸越平吴,扁舟五湖,昂昂之鹤,泛泛之鳬。

功成身退,辞荣避位,良弓既藏,黄金曷铸?

万岁千秋,魂魄来游,今夕何夕,于此淹留!

吹笙击鼓,罗列樽俎,妙女娇娃,载歌载舞,

有酒如河,有肉如坡,相对不乐,日月几何?

金樽翠爵,为君斟酌,后会未期,且此欢谑。

张使君亦倚席而吟侍曰:

驱车适故国,挂席来东吴。

西风旦夕起,飞尘满皇都。

人生在世间,贵乎得所图。

问渠华亭鹤,何似松江鲈?

岂意千年后,高名犹不孤。

鬱鬱神灵府,济济英俊徒。

华筵列玳瑁,美酝倾醍醐。

妙舞蹑珠履,狂吟扣金壶。

顾余复何人?亦得同歌呼。

作诗记胜事,流传遍江湖。

陆处士遂离席而陈诗曰:

生计萧条具一船,笔床茶灶共周旋。

但笼甫里能言鸭,不钓襄江缩项鳊。

鼓瑟吹笙传盛事,倒冠落珮预华筵。

何须温峤燃犀照,已被旁人作话传。

子述乃制长短句一篇,献于座间曰:

江湖之渊,神物所居,

珠宫贝阙,与世不殊。

黄金作屋瓦,白玉为门枢,

屏开玳瑁甲,槛植珊瑚珠。

祥云瑞霭相扶舆,上通三光下八区,

自非冯夷与海若,孰得于此久踌躇!

高堂开宴罗宾主,礼数繁多冠冕聚,

忙呼玉女捧牙盘,催唤神娥调翠釜。

长鲸鸣,巨蛟舞,鳖吹笙,鼍击鼓。

骊颔之珠照樽俎,虾须之帘挂廊庑。

八音迭奏杂仙韶,宫商响切逼云霄,

湘妃姊妹抚瑶瑟,秦家公主来吹萧。

麻姑碎擘麒麟脯,洛妃斜拂凤凰翘,

天吴紫凤颠倒而奔走,金支翠旗缥缈而动摇。

胥山之神余所慕,曾谒神祠拜神墓。

相国不改古衣冠,使君犹存晋风度。

座中更有天随生,口食杞菊骨骼清,

平生梦想不可见,岂期一旦皆相迎。

主人灵圣尤难测,驱驾风云归顷刻,

周游八极隘四溟,固知不是池中物。

鲰生何幸得遭逢,坐令槁朽生华风!

待以天厨八珍之异馔,饮以仙府九酝之深鍾。

唾壶缺,麇柄折,醉眼生花双耳热。

不來洲畔采明珠,不去波间摸明月,

但将诗旬写鲛绡,留向龙宫记奇绝。

歌咏俱毕,觥筹交错。

但闻水村喔喔晨鸡鸣,山寺隆隆晓钟击。

伍君先别,三高继往。

王以红珀盘捧照乘之珠,碧瑶箱盛开水之角,馈赠于子述,命使送还。

抵舟,则东方洞然,水路明朗,乃于中流稽首庙堂而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剪灯新话-卷四-龙堂灵会录-译文

吴江有一个龙王堂,这个堂实际上是庙,用来供奉香火,所以叫堂。也有人认为它右边峭壁陡峭,像堤岸一样,所以又称为龙王塘。这个地方左边是吴淞江,右边是太湖,风浪险恶,众多水流汇聚于此,经过的人必须先在庙里致敬才能继续前行,它自古以来就很有灵异,这些都被记载在范石湖编写的《吴郡志》中。

元统年间,听说有个叫子述的人,在吴地以诗歌闻名。他路过这里,正逢龙挂天际,那是一条白龙,鬣毛垂下,像一块玉,鳞片闪耀,像几百片明镜;它在乌云中翻滚,过了很久才消失。子述觉得自己一生中从未见过如此奇观。

雨停了,他登上庙宇,环顾四周后,在庑下题了一首古诗:

龙王之堂龙作主,栋宇青红照江渚,岁时奉事孰敢违,求晴得晴雨得雨。

平生好奇无与俦,访水寻山遍吴楚,扁舟一叶过垂虹,濯足沧浪洗尘土。

神龙有心慰劳苦,变化凤云快观睹,鬣尾蜿蜒玉柱垂,鳞甲光芒银镜舞。

村中稽首朝翁妪,船上燃香拜商贾,共说神龙素有灵,降福除灾敢轻侮!

我登龙堂共龙语,至诚感格龙应许。

汲取湖波作酒浆,采摘江花当菜肴。

大字淋漓写庭户,过者惊疑居者怒。

世间不识谪仙人,笑别神龙指归路。

写完诗后,他回到船上,躺在蓬下。

突然有一个鱼头鬼身的人从庙里出来,在前面向他行礼说:‘龙王请您。’子述说:‘龙在水中,我在尘世,风马牛不相及。即使有严命,我也无法到达!’鱼头鬼说:‘您不要苦恼,只需闭上眼睛,不久就会到了。’子述照他说的做了,只听到风水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声音停止了,他睁开眼睛,看到殿宇高耸,仪仗森严,寒光逼人,无法直视,真像是水晶宫。

龙王听说他到了,戴着冠,佩着剑,出来迎接,邀请他上台阶,表示感谢说:‘白天承蒙您的佳作,等待旨意已经很好,笔势又妙,庙庭有了这些,光彩倍增。因此委屈您来到这里,想得到您的报酬。’还没坐定,守门人报告说有客人来了。龙王急忙出门迎接。

进来后,范相国还坐在首席,不肯谦让。伍子胥脸色阴沉地对龙王说:‘这个地方是吴国的领土,您是吴地的神,我是吴国的忠臣,他是吴国的仇人。吴地的人无知,妄自把三高当作偶像,建立亭馆来供奉他们。您又邀请他们进屋,让他们坐在上座,我以前的吞吴之恨,怎能忘记?’他数落范相国:‘你有三大罪,人们不知道,所以千载之后,还能欺骗世人,盗取名声。我现在为你澄清,让大奸大恶无处藏身,大恶不得隐瞒!’相国默然,请他说明。

于是伍子胥说:‘以前勾践立志复仇,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用这样的军队作战,谁能抵挡?怎么会用负薪的女子,做诲淫的事情,出此下策,不以为耻。吴国已经灭亡,又不能除去祸害,反而和她们一起离开。以前太公蒙面斩杀妲己,高颎违令诛杀丽华,用这些来比,谁得谁失?这是治国的不善之举。既然已经灭亡吴国,以勾践的为人,长颈鸟喙,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享乐,他浮海而去,留下书信给大夫文种说:“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你可以走了。”他自己不能侍奉君主,又诱使他的臣子一起离开,让君主孤立无援,国家空虚无人,心里能安宁吗?以前鲍叔推荐管仲,萧何追韩信,用这些来比,谁是谁非?这是侍奉君主的不忠。既然已经离开,本想隐居。为什么还要聚敛财富,在海边耕种,父子劳作,想积累千金,屡次散尽又积累,这是想做什么呢?以前鲁仲连拒绝金钱,张良辟谷远离尘世,用这些来比,谁贤谁愚?这是持身的不廉洁。背负这三大罪,怎能居我之上呢?’相国面色如土,不敢出声。过了一会儿,才说:‘我罪有应得!请听我说。’伍子胥说:‘我因为家族的不幸,游历各国,不避艰险,最终能用吴国来复仇,又能为夫差复仇,那么孝就有余了。侍奉吴国到死不离开,以完成对君主的忠诚,即使遭受属镂之刑,也毫无怨言,那么忠诚就有余了。君主不始终信任我,直到临死,还能预见到灭吴的灾祸,为身后的事忧虑,那么智慧就有余了。如果我还活着,会稽的栖居之地,可以重新振兴;李之战,不能侥幸取胜;而越国的君主臣子将忙于朝食,又怎能在我国家得志呢?我曾经论述过,吴国的灭亡不在于西施的进宫,而在于我被诬陷,越国的霸业不在于文种、范蠡的辅佐,而在于我遭受杀戮。如果我未死,那么苎萝的妹妹,足以成为后宫的娱乐;荣华之花,足以成为前殿的夸耀,姑苏台,麋鹿怎能游荡;至德之庙,禾黍怎能突然生长呢!只有自毁骨肉,自伤手足,所以仇人得以乘机,敌国得以投隙,这是有幸才如此。难道是您的国家功绩,治国策略吗?’相国无言以对,只好空出位置让给他。伍子胥于是占据上座,相国居第二位,第三、第四位是张使君、陆处士,子述居第五,龙王坐在末席。

随后酒宴开始,音乐响起。龙王请坐客各自赋诗助兴。伍子胥左手抚剑,右手击盆,朗朗地唱道:

驾长舟之艅艎兮,览吴会之故都。

怅然若失馆娃之无人兮,麋鹿游于姑苏。

忆吴子之骤强兮,盖得人以为任。

战柏举而入楚兮,盟黄池而服晋。

何用贤之不终兮,乃自坏其长城。

及雨东而乞死兮,始踯躅而哀鸣。

泛鸱夷于江中兮,驱白马于潮头。

眄胥山之旧庙兮,挟天风而远游。

龙宫郁其嵯峨兮,水殿开而宴会。

日既吉而辰良兮,接宾朋之冠珮。

莫椒浆而酌桂酒兮,击金钟而戛鸣球。

湘妃汉女出歌舞兮,瑞雾霭而祥烟浮。

夜迢迢而未央兮,心摇摇而易醉。

抚剑而作歌兮,聊以泄千古不平之气。

歌声结束后,范相国手持酒杯吟诗说:

统一越国平定吴国,乘坐小船游历五湖,高傲的鹤,悠闲的鸭子。

功业完成后隐退,辞去荣耀避开高位,好的弓已经收藏,黄金又怎能铸成?

千秋万岁之后,魂魄再来游历,今晚是哪一天,在此停留!

吹奏笙,击打鼓,摆满了酒杯和食物,美丽的女子,载歌载舞。

有酒如河流,有肉如山丘,相对却不快乐,日月又过了多久?

金杯翠杯为我斟酒,未知的重逢,现在就尽情欢乐。

张使君也靠在席子上吟诗回应说:

驾车回到故国,挂帆来到东吴。西风早晚兴起,灰尘满布皇城。

人生在世,重要的是得到自己追求的东西。问那华亭的鹤,哪比得上松江的鲈鱼?

没想到千年之后,高名依然不孤单。神秘的府邸,众多的英才。

华丽的宴席摆满了玳瑁,美味的酒如同甘露。美妙的舞蹈踏着珠鞋,狂放的诗句敲击着金壶。

我又是谁呢?也能和你们一起欢歌。作诗记录这些盛事,流传在江湖。

陆处士于是离开座位吟诗说:

生计萧条,只有一艘船,笔和茶炉一起相伴。

只会说话的鸭子在笼子里,不钓鱼的缩颈鳊鱼在襄江。

弹琴吹笙传扬盛事,倒戴帽子,解开佩饰,预备着华丽的宴席。

何必像温峤那样用犀牛角照看,已经被旁人当作话题传颂。

子述于是创作了一篇长短句,献给在座的人说:

江湖深处,神物居住的地方,珠宫贝阙,与世无争。

黄金做成屋瓦,白玉作为门闩,屏风开启,门槛上种着珊瑚。

祥云瑞气相互扶持,上通三光,下至八极。

如果不是冯夷和海若,谁能在这样的地方久留!

高堂上宴请宾客,礼节繁多,冠冕堂皇聚集。

急忙呼唤玉女捧着盘子,催促神女调弄翠色的锅。

长鲸鸣叫,巨蛟起舞,鳖吹奏笙,鼍击打鼓。

骊颔的珍珠照亮酒杯和食物,虾须的帘子挂在走廊。

八种乐器轮流演奏,夹杂着仙乐,宫商和声,直逼云霄。

湘妃姐妹弹奏瑶瑟,秦家公主吹奏箫。

麻姑撕开麒麟的肉,洛妃轻轻拂动凤凰的羽毛。

天吴紫凤奔跑,金枝翠旗飘扬。

我向往的胥山之神,曾经拜访过神祠,拜谒过神墓。

相国依旧穿着古时的衣冠,使君还保留着晋朝的风度。

座中还有天随生,口吃枸杞和菊花,骨骼清奇。

平生的梦想不可见,没想到一旦都得以实现。

主人灵圣难以测度,驾驭风云归去迅速。

周游八极,横跨四溟,确实知道不是池中之物。

我有幸得以遭遇,让枯朽的生命焕发新生。

用天厨的珍馐异馔招待,用仙府的九酝美酒款待。

酒杯破碎,酒勺折断,醉眼生花,双耳发热。

不来洲边采明珠,不去波中摸明月,只将诗句写在鲛绡上,留到龙宫记录奇绝。

歌声和诗篇都结束了,酒杯和酒筹交错。只听到水边的晨鸡喔喔叫,山寺的钟声隆隆敲。

伍君先离开,三高接着离去。王用红珀盘捧着照乘之珠,用碧瑶箱装着开水的角,赠送给子述,命令他送还。

到达船上,东方已经明亮,水路清晰,于是他在中流向庙堂鞠躬离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剪灯新话-卷四-龙堂灵会录-注解

龙王堂:龙王堂是供奉龙王的庙宇,位于吴江,因其供奉对象为龙王而得名。

栋宇:栋宇指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此处指龙王堂的建筑。

香火:香火原指供佛用的香和火,此处指庙宇中的宗教活动。

塘岸:塘岸指堤岸,此处指龙王堂位于陡峭的崖壁上,如同塘岸。

吴淞:吴淞是长江入海口的一段,此处指吴江地区。

太湖: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

庙庭:庙庭指庙宇的庭院。

灵异:灵异指神奇、异常的现象。

范石湖:范石湖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的别称,此处指范成大编纂的《吴郡志》。

元统间:元统间指元朝元统年间,即公元1333年至1335年。

歌诗:歌诗指吟唱诗歌。

龙挂:龙挂指龙的形象悬挂在空中。

毊鬣:毊鬣指龙鳞的边缘。

玉:玉指美玉,此处比喻龙挂的美丽。

明镜:明镜指明亮的镜子,此处比喻龙鳞的闪耀。

乌云:乌云指乌黑的云朵。

庑下:庑下指屋檐下。

古风:古风指古代的风格,此处指子述所作的诗歌。

扁舟:扁舟指小船。

垂虹:垂虹指垂虹桥,位于吴江。

沧浪:沧浪指沧浪江,此处比喻江水。

谪仙人:谪仙人指被贬谪的仙人,此处指子述自比。

水府:水府指龙王的居所。

水晶宫:水晶宫指用水晶建造的宫殿,此处比喻龙王的居所。

剑珮:剑珮指剑和佩剑的带子。

高作:高作指高超的书法作品。

笔势:笔势指书法的笔法。

光彩:光彩指美好的形象或效果。

阍者:阍者指守门人。

吴大夫伍君:吴大夫伍君指吴国的大夫伍子胥。

越范相国:越范相国指越国的相国范蠡。

晋张使君:晋张使君指晋朝的张翰。

唐陆处士:唐陆处士指唐朝的陆羽。

吴地三高:吴地三高指越范相国、晋张使君、唐陆处士。

吞吴:吞吴指吴国被越国吞并。

负薪之女:负薪之女指越王勾践的妻子西施。

诲淫之事:诲淫之事指诱导淫乱的事情。

负薪:负薪指背着柴草,此处指西施。

尤物:尤物指特别美丽或特别有才华的人。

蒙面以斩妲己:蒙面以斩妲己指商朝太公望蒙面斩杀妲己的故事。

高颎违令而诛丽华:高颎违令而诛丽华指晋朝高颎违抗命令诛杀丽华的故事。

鲍叔之荐管仲:鲍叔之荐管仲指鲍叔牙推荐管仲的故事。

萧何之追韩信:萧何之追韩信指萧何追捕韩信的故事。

鲁仲连辞金而不受:鲁仲连辞金而不受指鲁仲连拒绝接受金钱的故事。

张于房辟谷而远引:张于房辟谷而远引指张于房辟谷隐居的故事。

属镂:属镂指古代的一种刑具。

鸱夷:鸱夷指古代的一种皮船。

胥山:胥山指吴国的胥山。

龙宫:指神话中的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仙境。

湘妃汉女:湘妃汉女指传说中的湘妃和汉女。

瑞雾霭而祥烟浮:瑞雾霭而祥烟浮指吉祥的云雾缭绕。

忙剑:忙剑指忙碌的剑,此处指伍子胥的剑。

千古不平之气:千古不平之气指千古以来不公平的怨气。

霸越平吴:指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灭吴国,成为霸主的故事,象征着统一和胜利。

扁舟五湖:五湖指中国南方的太湖、鄱阳湖、洪泽湖、巢湖和丹阳湖,扁舟表示小船,这里用来形容隐逸的生活。

昂昂之鹤:昂昂是鹤飞翔的姿态,比喻高洁的品格。

泛泛之鳬:泛泛是鸭子游水的样子,比喻平庸。

功成身退:指功业成就后,主动退隐,避免居功自傲。

辞荣避位:辞去荣耀和地位,指放弃名利。

良弓既藏,黄金曷铸:良弓藏于壁,黄金铸为器,比喻功成身退,不再追求功名利禄。

万岁千秋:指极久的时间,也用来表示对某人的敬仰。

魂魄来游:指灵魂或精魂来此游历。

今夕何夕,于此淹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吹笙击鼓:笙和鼓都是古代乐器,这里指演奏音乐。

罗列樽俎:樽是古代酒器,俎是古代食器,罗列表示摆设整齐。

妙女娇娃:指美貌的女子。

载歌载舞: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形容欢乐的场面。

金樽翠爵:金樽和翠爵都是指精美的酒器。

为君斟酌:为某人倒酒,表示敬酒。

驱车适故国,挂席来东吴:适指前往,这里指驾车前往故国,乘船来到东吴。

华亭鹤,松江鲈:华亭鹤指华亭的鹤,松江鲈指松江的鲈鱼,都是古代著名的美食。

鬱鬱神灵府,济济英俊徒:鬱鬱形容神灵居住的地方,济济形容英俊的人才。

玳瑁:一种珍贵的甲壳类动物,其壳可制作装饰品。

美酝倾醍醐:美酝指美酒,醍醐是佛教用语,指最纯净的牛奶,这里比喻美酒。

妙舞蹑珠履,狂吟扣金壶:蹑珠履指穿着装饰有珍珠的鞋子跳舞,狂吟扣金壶指狂放地吟诗。

子述:人名,这里指诗作者。

珠宫贝阙:指华丽的宫殿。

冯夷与海若:冯夷是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海若是海神。

高堂开宴:高堂指高大的厅堂,开宴指举行宴会。

礼数繁多冠冕聚:礼数指礼节,冠冕指贵族的冠帽,聚指聚集。

玉女捧牙盘,神娥调翠釜:玉女和神娥都是神话中的女神,捧牙盘和调翠釜指她们在宴会上服务。

长鲸鸣,巨蛟舞,鳖吹笙,鼍击鼓:这里用各种动物的比喻来形容宴会上的热闹场景。

湘妃姊妹,秦家公主:湘妃是古代传说中的女神,秦家公主指秦朝的公主,这里都是用来形容宴会上的贵宾。

麻姑,洛妃:麻姑和洛妃都是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里用来形容宴会的盛况。

天吴紫凤,金支翠旗:天吴和紫凤都是神话中的神兽,金支和翠旗指装饰华丽的旗帜。

胥山之神:胥山之神指胥山山神,这里指作者向往的神灵。

周游八极隘四溟:周游八极指周游世界,隘四溟指横渡四大海洋。

鲰生:鲰生指平凡的人。

天厨八珍,仙府九酝:天厨八珍指天上的美食,仙府九酝指仙界的美酒。

唾壶缺,麇柄折:唾壶指呕吐时用来盛唾液的壶,麇柄指酒杯的把手,这里形容醉酒后的样子。

鲛绡:一种轻柔的丝织品,这里指诗篇。

觥筹交错:觥指酒杯,筹指酒筹,交错指相互敬酒。

水村,山寺:指水边的村庄和山上的寺庙,这里用来形容清晨的宁静。

红珀盘,碧瑶箱:红珀盘和碧瑶箱都是指珍贵的器物。

馈赠:赠送礼物。

东方洞然,水路明朗:东方天空明亮,水路清晰可见,形容清晨的景象。

稽首庙堂:稽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庙堂指庙宇。

中流:河流的中央,这里指船在河中停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剪灯新话-卷四-龙堂灵会录-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通过诗人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文化氛围和诗人们的高雅情趣。

首句‘歌竟,范相国持杯而咏诗曰’中的‘歌竟’意味着歌声结束,此时范相国拿起酒杯,开始吟咏诗歌,表现出一种宴会高潮之后的宁静与沉思。

‘霸越平吴,扁舟五湖,昂昂之鹤,泛泛之鳬’这一句通过四字成语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范相国对功成身退、隐逸生活的向往。‘霸越平吴’指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灭吴的故事,‘扁舟五湖’则是指隐逸江湖的生活,‘昂昂之鹤’和‘泛泛之鳬’则是对隐逸生活的生动描绘。

‘功成身退,辞荣避位,良弓既藏,黄金曷铸?’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的思想,‘良弓既藏’和‘黄金曷铸’则是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万岁千秋,魂魄来游,今夕何夕,于此淹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吹笙击鼓,罗列樽俎,妙女娇娃,载歌载舞’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笙鼓声、美酒佳肴、歌女舞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宴会画面。

‘金樽翠爵,为君斟酌,后会未期,且此欢谑’中的‘金樽翠爵’和‘欢谑’表现出诗人对当下生活的享受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张使君的诗歌‘驱车适故国,挂席来东吴’通过‘驱车’和‘挂席’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东吴之行的期待。

‘问渠华亭鹤,何似松江鲈?’中的‘华亭鹤’和‘松江鲈’是对故乡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陆处士的诗歌‘生计萧条具一船,笔床茶灶共周旋’描绘了自己清贫的生活,但仍然能够自得其乐。

‘何须温峤燃犀照,已被旁人作话传’中的‘温峤燃犀照’是一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名声的淡泊。

子述的诗歌‘江湖之渊,神物所居’通过‘江湖之渊’和‘神物所居’两个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金支翠旗缥缈而动摇’中的‘金支翠旗’是对宴会场面的华丽描绘,‘缥缈而动摇’则表现出一种仙界般的氛围。

‘相国不改古衣冠,使君犹存晋风度’中的‘古衣冠’和‘晋风度’是对古代文化的推崇。

‘座中更有天随生,口食杞菊骨骼清’中的‘天随生’是对一位隐士的赞美,‘口食杞菊骨骼清’则是对其高洁品格的赞扬。

‘主人灵圣尤难测,驱驾风云归顷刻’中的‘主人灵圣’是对宴会主人的尊敬,‘驱驾风云’则是对其能力的高度评价。

‘待以天厨八珍之异馔,饮以仙府九酝之深鍾’中的‘天厨八珍’和‘仙府九酝’描绘了宴会的奢华。

‘不來洲畔采明珠,不去波间摸明月’中的‘明珠’和‘明月’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但将诗旬写鲛绡,留向龙宫记奇绝’中的‘鲛绡’和‘龙宫’则是对诗歌创作的高度评价。

最后‘歌咏俱毕,觥筹交错。但闻水村喔喔晨鸡鸣,山寺隆隆晓钟击’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宁静,与开头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觉。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剪灯新话-卷四-龙堂灵会录》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22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